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什么是經濟?
物質生產活動和活動中人們結成的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什么是政治?
作為上層建筑,是指階級統(tǒng)治和階級斗爭及其實現方式。核心是政權。*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 廣義: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狹義:精神層面創(chuàng)造的成果,包括哲學、科技、文學、藝術、教育等。
作為上層建筑,它被一定時代、地區(qū)的經濟和政治發(fā)展所決定。同時反映著一定時代、地區(qū)的經濟和政治發(fā)展特征。 比如……文學。繪畫。2008奧運會開幕式展現的中國文化有哪些?四大發(fā)明\服裝\瓷器\繪畫\音樂\航海\服裝\思想…三千孔子子弟-峨冠博帶漢服,手捧韋編竹簡,高頌孔子語錄。第一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時期特征歸納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
漢武帝即位后儒家思想正統(tǒng)魏晉隋唐傳統(tǒng)儒學受到挑戰(zhàn)兩宋時期程朱理學形成(深化了、進一步鞏固和凸顯了)明清之際早期啟蒙(批判、倡導、開創(chuàng))【課標要求】1.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一課“百家爭鳴”和思想儒家的形成“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所謂“百家”:是泛指,意為數量多,主要分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十家。
所謂“爭鳴”:指當時不同思想流派的學者或思想家針對當時社會上和學術上的各種問題,著書立說,廣收徒,爭相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諸侯兼并戰(zhàn)爭,重視網絡人才;(2)經濟上: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的形成和初步發(fā)展;(3)階級關系:士階層的崛起;(4)思想文化: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1.背景:社會原因:社會大變革時期(春秋戰(zhàn)國)思維拓展:從這一原因的分析中你得到哪些認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反映“百家爭鳴”出現的社會原因牛耕和鐵器的推廣生產力發(fā)展社會大變革土地制度階級關系政治制度奴隸制瓦解封建制確立思想文化空前發(fā)展百家爭鳴2.主要流派道家:老子莊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韓非子李斯3、“百家爭鳴”的歷史影響“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基礎。思想解放:將人從神秘和蒙昧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確立了中國古代樸素的人文主義思想。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基礎。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先秦時期)
1、春秋時期孔子的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鬃颖缓笕俗鸱Q為“至圣”。孔子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其身世對他的思想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貴族的身份決定了他希望恢復周朝的“禮”;家族的“沒落”,地位的下降,則促使他希望以“仁”作為處理社會人際關系的原則。
曲阜是春秋時期魯國的都城,是我國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故鄉(xiāng)。這里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孔廟——杏壇1、孔子的思想主張(1)、哲學思想:
①
“仁”的學說(核心)子曰:“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弊釉唬骸澳苄形逭哂谔煜?,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要求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要待人寬容
②
人性論:性相近,習相遠。(2)政治思想:“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薄墩撜Z·為政》“……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薄墩撜Z·顏淵》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①以德治民。統(tǒng)治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進步)②希望恢復周禮,維護等級制度。(保守)孔子路過泰山,見一婦女在墳邊痛哭。詢問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兒子都被虎吃了,孔子問她為什么不早些搬遷,婦女回答:因為這里沒有苛政??鬃痈锌貙Φ茏觽冋f:“苛政猛于虎也!”因此,他提倡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而不仁,如禮何C、為政以德D、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C子曰:“有教無類?!保ㄕ撜Z·衛(wèi)靈公)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ㄕ撜Z·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保ㄕ撜Z·學而)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ㄕ撜Z·為政)(3)教育思想:①有教無類主要貢獻:以“有教無類”的思想創(chuàng)辦私學,擴大了教育的范圍,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②重視對文化典籍的整理
文學貢獻:其言論《論語》,編訂整理出《詩》、《書》、《禮》、《易》、《樂》、《春秋》等。
孔子開創(chuàng)了儒家學說,儒家思想后來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也成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合作探究:在春秋時期,孔子為安定社會秩序,開出了“仁”的處方,但他周游列國十四載,積極推銷他的政治方案,為什么未被諸侯們采納?社會背景:春秋時期分封制崩潰,諸侯割據,社會秩序相當混亂,統(tǒng)治者為在兼并戰(zhàn)爭中取勝,熱衷于強化中央集權和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儒家自身:雖然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當時未能適應形勢,滿足統(tǒng)治者兼并戰(zhàn)爭的需要。2、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想的繼承發(fā)展:
——孟子、荀子①“仁政”②“民貴君輕”(民本思想)③倫理觀:“性本善”A、“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B、“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保?)孟子的思想思想主張:“亞圣”(2)荀子的思想A、“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C、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D、“天行有常,不為堯舜,不為桀亡”。思想主張:①“仁義”和“王道”
②“君舟民水”
③倫理觀:“性本惡”
④樸素的唯物思想
比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異同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異人性論愛人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仁義王道民貴君輕君舟民水性善論性惡論
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成份,使儒學體系更加完善,儒學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戰(zhàn)國后期發(fā)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巍然大宗。三、道家1.老子的思想(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1)、“道”為世界萬物的本原;(2)、政治主張:“無為而治”(3)、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認為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在不停的運動,事物具有相反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又相互依存,不斷轉化。
老子:生平介紹2.莊子的思想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闡發(fā)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fā)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1)、把世間萬物都看作是相對的。(繼承與發(fā)展)(2)、崇尚自然,主張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傾向(3)、社會批判精神
韓非其人,也稱韓非子(約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戰(zhàn)國末期韓國人,韓王室諸公子之一,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韓非子》一書中。韓非是戰(zhàn)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1、韓非子:法家集大成者。(1)認為歷史是發(fā)展的,統(tǒng)治者應因時而變(2)以法治國(3)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君主利用權術駕御大臣,以權威震懾臣民。迎合大一統(tǒng)專制國家發(fā)展趨勢四、法家2、評價:
法家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后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極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強調用重刑來治理國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對輕罪實行重罰,迷信法律的作用。他們認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沒有什么道德的標準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榮譽來誘導人民去做。2、主張:1、代表人物:墨翟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節(jié)葬、……五、墨家1、春秋戰(zhàn)國的“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tǒng)思想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們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3、“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后來社會的發(fā)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意義課堂小結
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在經濟、政治、法律、哲學、軍事、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等眾多領域內所形成的思想理論,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tǒng)思想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
古為今用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異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國”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國”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素質教育、職業(yè)教育等墨家的兼愛、非攻——
平等博愛、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認識:“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一啟蒙運動時期德國哲學家康德曾提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的觀點,即主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哲學家的觀點與康德最為接近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王夫之BBC1.孔子生活的時代是A.春秋初期B.春秋末期C.戰(zhàn)國時期D.戰(zhàn)國末期5.孔子的經歷有①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②做過地方官,政績顯著③曾做過魯國的最高司法長官④晚年周游列國,潛心辦學和著述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孟子的“仁政”是對孔子“仁”學說的繼承與發(fā)展,這主要表現再①把孔子的“仁”具體化②進一步明確了君與民之間的關系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張“君權神授,天人感應”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④A
假若你是諸侯國君,你最有可能采納哪派主張?請說明理由
有學者把各種思想主流進行整理將它們分別描述為:“全面歸服自然的隱士派”,“專制君主的參謀集團”,“勞苦大眾的行動幫會”,“擁有無限同情心與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學派”按順序它們分別應代表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感恩節(jié)主題創(chuàng)意活動策劃方案
- 教師培訓講座材料
- FIB-4與PLR預測肝部分切除術后肝功能衰竭的價值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責任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材料銷售聘用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間借貸債務催收代理合同3篇
- 多水下機器人編隊自適應行為控制方法研究
- 雙十一吃龍蝦活動策劃案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藝術品委托拍賣協議書3篇
- 酒店管理工作實操指南
- 國家職業(yè)大典
- 2024版房產代持協議書樣本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qū)中考二診物理試題
- 2024年3月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數據庫技術筆試真題及答案
- 公眾號運營實戰(zhàn)手冊
- 科研倫理與學術規(guī)范(研究生)期末試題庫及答案
- 2024中考地理必考試卷含解析
- GB/T 43803-2024科研機構評估指南
- (高清版)DZT 0282-2015 水文地質調查規(guī)范(1:50000)
- 《紅樓夢》禮儀研究
- 熱帶雨林植被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