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說課設計_第1頁
《伯牙絕弦》說課設計_第2頁
《伯牙絕弦》說課設計_第3頁
《伯牙絕弦》說課設計_第4頁
《伯牙絕弦》說課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伯牙絕弦》說課設計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走近藝術,感受藝術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恫澜^弦》被定為本組教材的開篇之作,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借助解釋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積存中華優(yōu)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觀賞的純真友情;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伯牙絕弦》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只有短短77個字,敘述了春秋時期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中俞伯牙與鐘子期真摯的情感令人感動,故事蕩氣回腸,耐人尋味。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在五年級已經學過第一篇文言文《楊氏之子》,這一課是學生其次次接觸文言文,所以對于本課來說,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對學生來說并不難,只要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進展復習、并在課上適當點撥即可。依據學生的學情,指導學生去在課堂上品文、思意、悟情,并從中感受藝術的魅力,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

三、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單元導讀、教材特點及班里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讀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依據解釋、查閱的相關資料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存中華經典詩文,學生能從文中體會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觀賞的真摯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妙。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學生能憑借解釋、搜集的相關資料和聯(lián)系上下文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根底上背誦積存。

2、教學難點:

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觀賞的真摯友情。

五、說教法、學法:

1、教法:“以讀促悟”,“情境感悟”,和“點撥引導”。

2、學法: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全文,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悟相結合。

六、課前預備:

搜集有關交友的古詩名句、背景音樂、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流程:

依據學生的實際學情,我設計了四大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初讀課文識知音;二、深讀課文悟知音;三、破琴絕弦祭知音;四、熟讀成誦悟情感

八、說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識知音。

1、(1)詩詞導入,提醒課題。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不少的古詩詞了,咱們來對詩,好不好?

有朋自遠方來,________________。

海內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

四海之內___________________。

酒逢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學們,你們發(fā)覺我們剛剛對的詩句都和什么有關?(友情)今日,我們要學的課文敘述的也是關于朋友間真摯情感的動人故事。齊讀課題。

(2)解題質疑:

同學們,你們知道課題中的伯牙是何許人也?(簡介俞伯牙:俞伯牙是春秋時代聞名的琴師,既是彈琴高手,又是出名的作曲家,被人們尊為“琴仙”。)

“絕弦”是什么意思?俞伯牙這樣一位琴技超群的聞名琴師為什么要弄斷琴弦,從今不再彈琴了呢?請同學們先讀課文。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對詩導入,引導學生發(fā)覺剛剛吟誦的都是描寫朋友情深的詩句,這樣導入,不僅增加孩子的詩詞積存,也提醒了本課學習的內容與友情有關。接下來引導學生在理解課題的根底上進展質疑,激發(fā)學生探究課文的興趣。)

2、初讀感知,體會古文節(jié)奏和韻味。

出示課件:

(1)字正腔圓讀通順。

初讀:讀準字音,把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通課文。(2分鐘)(指名讀課文。)

(2)停頓恰當出韻味。

同學們,我們已經在短短的兩分鐘內讀通了課文,你們真了不起!文言文我們不僅要讀正確、流利,更要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學習文言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讀,所以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醋x書溫馨提示。

出示課件:停頓恰當出韻味。

再讀:留意停頓恰當,讀出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2分鐘)。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先指名讀再齊讀)

(3)自讀自悟知大意。

同學們,我們在五年級已經學習了文言文楊氏之子,對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已經有所了解,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看解釋、聯(lián)系上下文、查閱相關資料。同學們,教師特殊想知道這篇文言文究竟講了怎樣一個動人的故事?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待會兒講給教師和同學們聽,好嗎?

出示課件:(自讀自悟明大意。)

四人小組合作再讀課文,運用看解釋、聯(lián)系上下文、查閱相關資料的方法,試讀懂每句話的意思,不懂的詞句請教教師或同學,并說說文章的大意,(5分鐘后溝通)

(此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字正腔圓讀通順、停頓恰當出韻味、自讀自悟知大意這三讀課文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從讀通課文到讀得有節(jié)奏、有韻味再到第三次的讀中明大意,每次朗讀都是有明確目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提升,做到了多層次、多元化的朗讀。本環(huán)節(jié)還回憶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讓學生既聯(lián)系了舊知,又明確了學習本課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了每個學生自由表達的時機。)

小組推選代表說說課文的大意。

(二)深讀課文悟知音。

同學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課文除了題目還有一句話也提到了伯牙絕弦,同學們找出這句話讀一讀,(學生能很快找到文章最終一句話: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接著連續(xù)質疑,何為知音?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讀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依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用”____”畫出來。

此環(huán)節(jié)我預設了三個教學點:

(1)出示課件:“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當學生匯報這句話時引導學生:這句話中的兩個“善”字,是“擅長”的意思,,短文中還有兩個“善”字:“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引導學生理解這兩個善有贊美之意:太好了!太妙了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明白學習文言文要學會變通。)

(2)出示課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當學生找出這句話時,我會引導學生綻開想象:假設你就是子期,聽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你會發(fā)出怎樣的贊美?”

學生溝通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通過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綻開聯(lián)想和想象初步體會伯牙和子期的真摯情感,并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讀課文,到達以讀促悟的目的。)

(3)“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同學們,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聲只志在高山流水嗎?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哪些動人的場景呢?同學們,讓我們也試著用文言文把你想象的場景表達出來。

出示課件:

想象情景,拓展語言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鐘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

皚皚白雪裊裊炊煙依依楊柳蒙蒙細雨緩緩清風隆隆雷聲

學生溝通過程指導學生反復有感情朗讀:這正是:

出示課件: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接著連續(xù)引導:同學們,讓我們靜下心來,再想一想,伯牙的琴聲只是在表現(xiàn)這些美妙的事物嗎?我們已經學過許多古詩詞,古人常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伯牙在他的琴聲中還表達了什么?

學生爭論溝通后小結:如此理解伯牙的心愿,志向也懂,情懷也懂,志趣相投,心愿相通,這就叫——知音!同學們,音樂藝術多奇妙啊!他可以讓兩個不同階層的人心心相通,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此環(huán)節(jié)是對課文的拓展延長,是學生對課文更深入的挖掘,不僅訓練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力量,而且更深一層地感受伯牙與子期間真摯的友情,也初步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三)破琴絕弦祭知音。

1、放背景音樂《伯牙悼子期》。

同學們,知音相遇讓伯牙和子期相見恨晚,他們商定其次年中秋再來相見,然而當伯牙滿懷欣喜趕來與子期相見時,面對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時高山無語,流水無聲,天地之間也為伯牙的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在子期墓前,伯牙寫下了一首短歌,來追悼自己的知音鐘子期。誰來讀讀伯牙的心聲?(指名讀)

課件出示: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難過難過復難過,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同學們,伯牙痛失知音,你了解伯牙此時此刻是怎樣一種心情呢?學生溝通后連續(xù)引導:是啊!從今,沒有人知伯牙之志,沒有人知伯牙之念,更沒有人能知伯牙之心,子期已逝,知音不再,所以(學生齊讀)

出示課件: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2、伯牙斷絕的只是琴弦嗎?他還斷絕了什么?

在學生溝通后,了解伯牙絕弦的真正原由,讓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升華學生的情感。在一遍遍朗讀中,學生也體會到絕弦二字不僅僅是不再彈琴的意思,更表現(xiàn)了伯牙、子期的深厚情意,課文難點此環(huán)節(jié)得以突破。)

(四)熟讀成誦悟情感。

1、子期死后,伯牙曾到他的墓前道別,在墓前,伯牙回憶起和子期在一起的歡樂時間:(學生有感情的齊讀)

出示課件: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而如今,子期已死,(生齊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2、子期一死,再無知音,面對伯牙的苦痛和無望,你最想對他說些什么?請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3、同學們,子期雖死,但是關于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奇卻流傳于民間,我國古詩曾有這樣的記載:

課件出示:(指名讀)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絕弦已無聲。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正是由于這個傳奇,人們就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方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同學們,文章不厭百回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千古絕唱,再次感受古代藝術的魅力吧!能背下來的學生可以嘗試著背一背。

伴著《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