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知識點整理(完整)_第1頁
兒童文學知識點整理(完整)_第2頁
兒童文學知識點整理(完整)_第3頁
兒童文學知識點整理(完整)_第4頁
兒童文學知識點整理(完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文學考點基本原理1、兒童文學的概念:(1)兒童文學是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各類文學作品的總稱(2)兒童文學是具有獨特藝術和審美價值的語言藝術(3)兒童文學是適合于兒童接受并作為他們所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4)兒童文學對兒童具有審美、認識、娛樂、教育等多種功能和價值綜上所述,兒童文學是專為兒童創(chuàng)作并適合他們閱讀的、具有獨特藝術性和豐富價值的各類文學作品的總稱。2、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既兒童文學的基本審美特征或藝術品性。主要表現(xiàn)在純真、稚拙、歡愉、變幻、質樸這幾個方面。3、兒童文學在美學特質方面,如何與成人文學相區(qū)別:(1)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是指那些對于成人文學而言,在兒童文學中表現(xiàn)得更為普遍、更為集中、更為典型的藝術品性。(2)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的某些具體審美要素的構成具有共同性。4、從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fā),在小學教育中實施兒童文學的審美教育應該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直覺性原則、非功利性原則、情感性原則5、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1)兒童文學為小學語文教育提供了寶貴的教材資源(2)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6、兒童文學與小學生素質培養(yǎng):(1)兒童文學有助于指導小學生的人格養(yǎng)成(2)兒童文學有助于推動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3)兒童文學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4)兒童文學有助于小學校園文化的建設童話寓言童話概念:童話是文學中一種特殊藝術形態(tài)的題材。它是以奇異的幻想、極度的夸張、多彩的象征色調(diào)構成的一種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虛幻故事。童話是兒童文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文學樣式。童話的一切虛幻都依附于生活的土壤。2、童話的文學特征:(一)傳統(tǒng)童話的文學特征:(1).固定的敘事程式(2).鮮明的主題(二)現(xiàn)代童話的文學特征:(1).日常生活進入幻想世界(2).個性化、多樣化的趣味和風格(3).兒童與成人共享童年夢想3、童話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擬人、夸張、顛倒、象征。4、童話的三種形象類型:(一)超人體童話形象(二)擬人體童話形象(三)常人體童話形象5、寓言的概念:“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訓寄托在簡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種文學樣式。6、寓言的特征:(一)寓意于言的教訓性(二)連類比物的比喻性(三)犀利幽默的譏刺性(四)精練簡潔的概括性7、寓言與童話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聯(lián)系:寓言和童話都來自于民間,受到神話、傳說的直接影響,同時又在長期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相互滲透、借鑒與融合,所以二者從內(nèi)容到形式存在不少相近之處。它們的故事情節(jié)都充滿幻想色彩,比較廣泛地采用擬人、夸張、象征等藝術手法差異:首先,寓言和童話主題設置的重心有所不同。寓言的訓誡意味十分明確,能夠在實現(xiàn)中找到直接投射的目標。童話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折射則是間接的。其次,寓言和童話的虛構、幻想的思維方式不同。寓言重視的是對現(xiàn)實的諷喻和影射,多著眼于現(xiàn)實事物與虛構事物中找到某點相同之處,因而其虛構與幻想的展開經(jīng)常受到理性邏輯的限制。而童話的幻想是主題提煉、故事發(fā)展、人物行動的根本驅動力,它根植于現(xiàn)實又超越于現(xiàn)實,具有真幻結合、似真似幻的特質再次,主題呈現(xiàn)以及幻想方式的差異,最終造成了寓言和童話在文體特質上的不同。寓言情節(jié)單純,敘述簡潔凝練,人物形象鮮明而單一,不一定個性豐富,但具有概括性。而童話的情節(jié)比較曲折豐富,結構也復雜多變,更注重細節(jié)的描寫,角色性格的刻畫。安徒生童話的出現(xiàn),標志著作家專為兒童創(chuàng)造童話的意識的覺醒,童話發(fā)展由此進入另一個階段,開始了藝術實踐的現(xiàn)代之路。真正的把“童話”作為一種特殊的幻想故事,并使其成為獨立的文體是五四時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后。兒童故事兒童小說1、兒童故事的概念:故事是一種敘事述性文學體裁。側重于事件過程的描述,強調(diào)故事的完整性,連貫性,生動性,趣味性,適合口頭講述。兒童故事則指具有故事基本特征的內(nèi)容單純、篇幅短小,與兒童的接受相適應,供兒童閱讀或聆聽的敘事性文學體裁。2、兒童故事的特征:(一)完整連貫(二)生動有趣(三)語言口語化和生活化3、兒童故事的類型:(一)民間故事(二)改編故事(三)生活故事在書中作者提出了“什么是童年”,“童年是怎么產(chǎn)生的”和“童年是怎么逐步消逝”等問題,通過教育,閱讀能力,家庭,羞恥心,媒介等方面來闡述童年的消逝。波茲曼認為,童年理念能否存在主要取決于當時社會的大眾媒介形式,印刷媒介有效地將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相隔離,由此發(fā)明了童年;以電視為中心的媒介環(huán)境模糊了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的界限,由此導致童年的消逝。《湯姆·索亞歷險記》——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說主人公湯姆·索亞幼年失去父母被姑媽收養(yǎng)。聰明頑皮的他富有正義感還愛冒險,因為不堪忍受束縛個性和枯燥乏味的生活,于是幻想干一番英雄事業(yè)。小說情節(jié)緊湊,含義深刻,以歡快的筆調(diào)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并與小市民庸俗保守的生活加以對照,突出了那種生活的枯燥與沉悶。作者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jīng)歷,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手法,深刻諷刺了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湯姆·索亞歷險記》以其濃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對人物敏銳觀察,一躍成為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一首美國“黃金時代”的田園牧歌。《愛麗絲夢游仙境》——劉易斯·卡羅爾《愛麗絲夢游仙境》是英國作家查爾斯·路德維?!さ榔嫔?865年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故事敘述一個名叫愛麗絲的女孩從兔子洞進入一處神奇國度,遇到許多會講話的生物以及像人一般活動的紙牌。在這個喝一口水就能縮得如同老鼠大小的奇幻瘋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愛麗絲是唯一清醒的人。她不斷探險,同時又不斷追問“我是誰”,在探險的同時不斷認識自我,不斷成長,終于成長為一個“大”姑娘。但就在這時候她猛然驚醒,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一切都只是自己的一個夢境。書中以豐富的想象力和種種隱喻,描繪了心地善良、純潔、樂于助人、堅強勇敢的愛麗絲不被世俗及外界的束縛所左右,堅持自己心中所想,并在夢境中找回了自己,堅持做自己的故事。《夜鶯與玫瑰》——王爾德《夜鶯與玫瑰》這篇童話收錄于王爾德1888年出版的《快樂王子及其他童話》。作品中的夜鶯一直在歌頌愛情,當她聽到青年學生的故事時,堅信其終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了真愛。所以她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換取一朵紅玫瑰,幫助青年學生實現(xiàn)其愛情。然而當年輕學生的表白遭到女孩的拒絕時,這朵珍貴的紅玫瑰在那一刻變得黯然失色,毫無價值。這是一篇對愛情的嘲諷之作,也是一篇對唯美主義愛情的追求之作。作者運用形象化的比喻、色彩艷麗的詞匯、多感性的語言來描繪一個帶有悲劇色彩的愛情故事。作品中夜鶯為愛而死這一意象,表達了作者理想中的“愛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最高主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為了愛,我們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生命是有限的,愛的精神卻是永恒的”這種因為至愛而變得極美的形象?!?12小蕾小魚小蛋小旭小色小白附:兒童文學復習資料一、填空1、中國民間文學的四大經(jīng)典作品是《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2、貝洛夫人的《鵝媽媽故事集》是西方兒童文學自覺形態(tài)的開始。3、成人文學的美學取向是“以真為美”,兒童文學的基本美學特征是“以善為美”。4、親子共讀是幼兒文學獨一無二的特性。5、盧梭在其著述的《愛彌兒》中提出了“歸于自然”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6、兒童文學的四大藝術母題是成長、幻想、愛、自然的母題7、1835年,世界童話大師安徒生發(fā)表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標志著近代兒童文學的誕生。8、葉圣陶1923年出版的童話集《稻草人》和1931年的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是中國現(xiàn)代童話創(chuàng)作的精品。9、1909年孫毓秀編譯的《童話》是首次在中國出版物上使用“童話”一詞。10、30年代童話作家張?zhí)煲碛每鋸堄哪姆绞街S刺揭露現(xiàn)實黑暗的三部長篇童話是《大林和小林》《禿禿大王》《金鴨帝國》。11、寓言的兩大要素是故事性和寄托性。(寓體和寓意)12、寓言的寓意根據(jù)內(nèi)容可分為諷刺型和經(jīng)驗教訓型。13、世界寓言的三大發(fā)源地是古希臘、古印度、中國14、在歐洲最早以“童年歲月”為書寫重心的童年小說是1553年西班牙出版的《小癩子》二、名詞解釋1、稻草人主義:“稻草人主義”借用了1923年出版的葉圣陶的短篇童話集《稻草人》的篇名。“稻草人主義”注重的是文學的審美認知功能及其在讀者身上引起的反響,即作品的“實用因素”。“稻草人主義”是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即從客觀的實際出發(fā),來實現(xiàn)作品的價值尺度。2、盧梭主義:盧梭主義對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提出了審美自由度的要求:第一,順應兒童。必須順應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應當脫去嚴肅、厚重的外套,換上輕便活潑的童裝,走出深沉,走出沉重。第二,愉快原則。認為兒童文學是使兒童感到愉快、滿足的藝術品。第三,反對灌輸。重在啟發(fā)、引導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主張采用實物教育和直觀教育的方法,讓孩子在切身體驗和生活實踐中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堅決反對抽象的死啃書本,反對強迫灌輸與系統(tǒng)說教。3、搖籃歌:搖籃歌又稱搖籃曲、催眠曲,是成人哄嬰幼兒入睡時所吟唱的兒歌。搖籃曲通常表現(xiàn)為母親對孩子的愛撫、安慰,對孩子前途命運的祝福和希望。在藝術傳達上,內(nèi)容通俗淺顯,節(jié)奏柔和舒緩,語言柔美流暢。4、顛倒歌:也稱滑稽歌、古怪歌,是一種使用夸張、顛倒的手法來描述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現(xiàn)象的情狀,達到以表面的荒誕揭示事物本相和實質的目的的傳統(tǒng)兒歌形式。5、熱鬧派童話:“熱鬧派”一詞出于任溶溶的《外國童話漫談》。其特點是想象豐富,使用極度夸張、變形、象征等藝術手法制造鬧劇效果,追求一種洋溢著流動美的運動感,快節(jié)奏、大幅度地轉換場景,用漫畫似的幽默使讀者獲得快感,以豐富奇妙的想象力來讓“種種天馬行空的無羈行動和人物組合,作種種玩忽現(xiàn)實的時空安排?!边@類童話看似熱鬧荒誕,卻蘊含著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且故事性強,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6、科學童話:科學童話又稱為知識童話,注重文學性和科學性,常以童話的寫作手法向兒童讀者傳授科學知識。7、哲理童話:類似于寓言,但比寓言更注重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的刻畫,并在故事中蘊含哲理,啟迪智慧。8、寓言:文學領域中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學樣式,它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來闡發(fā)人生哲理、寄托道德訓誡9、兒童故事:兒童故事是指適合于低幼兒童聆聽、閱讀的敘事性文學樣式,內(nèi)容單純、篇幅短小,具有口頭性、生動性和完整性的特征。10、動物小說:以動物為主角,通過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描寫來塑造形象、傳遞思想的敘事性文學作品。11、成長小說:廣義的成長小說是指一切以“成長”為書寫主題的小說樣式,包括少年小說。狹義的成長小說,是一種展現(xiàn)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歷經(jīng)各種挫折、磨難,或迷茫依舊,或若有所悟,或得以頓悟的心路歷程的一種文學樣式。三、簡述1、兒童文學在題材內(nèi)容上應當堅持的審美取向:堅持四個“遠離”(遠離暴力、遠離成人社會的惡俗游戲與刺激、遠離成人社會的政治權力斗爭、遠離成年人的性與兩性關系)2、兒歌的審美特點:A、天機活潑的稚趣。兒歌是生動活潑、稚趣盎然的。篇幅短小、內(nèi)容淺顯,但卻極富感染力。它用白描的手法,淺顯簡潔的語言,真切地表現(xiàn)幼兒熟悉的生活,表現(xiàn)幼兒眼中的世界。B、節(jié)奏明朗、富于音樂美。兒歌音樂性的最突出特點是明快自然。富于節(jié)奏感的兒歌,朗讀時清亮悅耳,音韻流暢、節(jié)奏明快。語音的強弱、長短和輕重有規(guī)律的交替,以及詩句的押韻和停頓都是構成兒歌音韻節(jié)奏的重要因素。C、歌戲互補,富于情趣美。兒歌最早是從游戲中發(fā)展起來的,在傳統(tǒng)兒歌中,除了那些跳繩歌、踢毽歌、拍手歌等明確意義上的游戲歌,其他兒歌也都具有廣義上的游戲與可操作性。兒歌是最適宜親子兩代嬉戲的文體。3、賞析兒童詩歌4、傳統(tǒng)童話的文學特征:傳統(tǒng)童話的內(nèi)容和形式簡潔樸素,在主題設置和語言概述上具有程式化、公式化、便于記憶和復述的特點。A、固定的敘事程式。首先表現(xiàn)在開頭和結尾上。一般以“從前”“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等開頭,使讀者在遙遠的、充滿距離感的敘述基調(diào)中找到一種神秘的認同感,這種時間上的疏離所設定的陌生感能制造驚異的閱讀效果。童話一般是以主人公的大團圓作為結局,將人們從非現(xiàn)實中回到現(xiàn)實之中,暗合了讀者的閱讀期待,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其次,重復性的敘事模式。一般是三段式的重復、三兄弟、三姐妹、三頭熊、三只小豬的類型故事,在重復中使讀者獲得一種經(jīng)驗上似曾相識的感覺。B、鮮明的主題。傳統(tǒng)童話主要是在二元對立的模式中建立一切都和諧、協(xié)調(diào)的理想情景,主題直接鮮明。用二元對立,描繪出一個清晰而又純凈的世界,采用極端和對立的方式來呈現(xiàn)善與惡的斗爭,確信罪惡必定受到懲罰更加有效的威懾力量,最終達到抑惡揚善的鮮明主題。5、寓言的特征:寓言往往虛構一個淺顯的以人或動物為主角的故事,傳遞較為深刻的人生道理,對人們有勸誡或諷喻的作用。優(yōu)秀的寓言是故事性與教訓性的完美結合。6、童年小說中的四類主人公形象特征:主人公多為七八歲至十一二歲的男孩和女孩,大致有四類主人公形象,即“好孩子型”、“頑童型”、“問題型”和“常態(tài)型”。A、“好孩子型”是指學習好、思想好和品德好的“三好學生”。B、“頑童型”主人公多屬不守規(guī)矩的孩子,往往聰慧過人,富于奇思妙想,具有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把握了孩子童年時期的頑皮、淘氣、活潑、好動的天性。C、“問題型”主人公大多是處于弱勢地位或者遭逢了各種磨難而被“異化”的孩子。D、“常態(tài)型”主人公大多是學習等各方面非常普通的孩子,是對傳統(tǒng)“好孩子”形象的補充。7、成長小說的藝術特征:A、主人公多為未成年人。B、多展現(xiàn)成長主人公的心靈史,大都具有親歷性,帶有自傳色彩。C、大致遵循“天真——受挫——迷惘——頓悟——長大成人”的敘述模式,具有一定的程式化傾向。D、敘事目的主要在于引導青少年克服“同一性危機”,即成長者確認了自我,找到了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最終長大成人。8、動物小說的特點:動物小說嚴格遵循動物的生態(tài)習性和行為準則,把動物看成是有感情、有思想的生命個體,描寫動物的生活、動物的世界、動物的命運并由此反映豐富的叢林法則,其思想內(nèi)涵藝術地折射人類生活,引發(fā)讀者對人生、生命、社會,進而對宇宙的思考。動物小說主要采取第二、三人稱的手法,動物小說中的動物是獨立的,不是擬人體,通過描寫它們的生活和性格來傳遞象征意義。附2:5、彼得·潘這個形象是誰塑造的?試簡述這一形象的特點及其意義。①巴里②彼得、潘是個永葆童真的幻想的人物。他身上帶著仙氣,是那個童話國度——永無島上的主宰和英雄,有著過人的機智和勇敢,是個超人形象,但同時又是一個十分可愛的的男孩子。他天真爛漫,頑皮任性,時時刻刻不忘淘氣孩子的惡作劇。③這一形象是“永恒的童年”、永不衰老的精神的象征。巴里通過這個形象禮贊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和純真可愛的童心。2、簡述安徒生童話創(chuàng)作的三個時期及其重要作品。論述其主要藝術風格。(1)1838~1845早期重要作品:《拇指姑娘》《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丑小鴨》(2)1846~1852中期重要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3)1853~1873晚期重要作品:《她是一個廢物》《沙丘的故事》《柳樹下的夢》《單身漢的睡帽》主要藝術風格:以飽和感情和想象的詩意的美,潛移默化地給人以心靈上的感染與啟迪。詩意美首先來自藝術形象及其表達的作家對真善美的執(zhí)著的追求。安徒生通過童話人物的美好心靈、美麗動人的外形來體現(xiàn)作者之愿望和追求,如《海的女兒》中的人魚公主。其次來自構思中的奇異的想象和幻想,第三來自它的詩一般的濃郁之抒情色彩。9、童話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其中主要有超人形象、擬人形象、常人形象三大類,也包括寶物形象和環(huán)境形象1、列舉格林童話五個重要作品?!栋籽┕鳌?、《狼和七只小山羊》《灰姑娘》、《貓和老鼠做朋友》《小紅帽》、《狐和貓》《大拇指》、《青蛙王子》6、兒童文學的四大藝術母題是成長、幻想、愛、自然的母題9、1909年孫毓秀編譯的《童話》是首次在中國出版物上使用“童話”一詞。12、寓言的寓意根據(jù)內(nèi)容可分為諷刺型和經(jīng)驗教訓型。13、世界寓言的三大發(fā)源地是古希臘、古印度、中國5、盧梭在其著述的《愛彌兒》中提出了“歸于自然”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11、寓言的兩大要素是故事性和寄托性。(寓體和寓意)2、盧梭主義:盧梭主義對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提出了審美自由度的要求:第一,順應兒童。必須順應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應當脫去嚴肅、厚重的外套,換上輕便活潑的童裝,走出深沉,走出沉重。第二,愉快原則。認為兒童文學是使兒童感到愉快、滿足的藝術品。第三,反對灌輸。重在啟發(fā)、引導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主張采用實物教育和直觀教育的方法,讓孩子在切身體驗和生活實踐中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堅決反對抽象的死啃書本,反對強迫灌輸與系統(tǒng)說教。7、成長小說的藝術特征:A、主人公多為未成年人。B、多展現(xiàn)成長主人公的心靈史,大都具有親歷性,帶有自傳色彩。C、大致遵循“天真——受挫——迷惘——頓悟——長大成人”的敘述模式,具有一定的程式化傾向。D、敘事目的主要在于引導青少年克服“同一性危機”,即成長者確認了自我,找到了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最終長大成人。24.馬克·吐溫(寫出其國籍、兒童小說代表作兩部)P497答:美國著名作家,出生于美密蘇里州佛羅里達的一個地方法官家庭。他的代表作《湯姆索耶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29.簡述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的故事梗概。P171答:安徒生以優(yōu)美的筆調(diào),塑造了一個感人的人魚公主形象,小人魚貌似嬌小柔弱,卻具有非凡的勇氣和毅力,為了追求王子的愛情,更為追求一個人類不滅的靈魂,她放棄了海底三百年的壽命,放棄了自己優(yōu)美的聲音,為了換得人類的雙腿,她忍受著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的劇痛。同時,小人魚又極富有自我犧牲的精神,在她的愛情以失敗告終,同時,她面臨化成泡沫的危險時,她的姐姐們用美麗的長發(fā)換來了海底婆的一把尖刀,只要小人魚用這把尖刀殺死王子,她就可以回到海底世界,重新享受海的女兒的一切待遇,但她不愿意把自己幸福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最終化成了海面上的泡沫。在《海的女兒》中,安徒生用詩意的想像,描繪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海底世界,把幻想和現(xiàn)實,情與景,意與理交融一體,一下子就把讀者帶進了一個詩情蕩漾的童話世界,以此為背景刻畫小人魚形象,環(huán)境和人物互相映襯相得益彰,讀者不僅能從中午到美的熏陶,還能得到愛的啟華和教育。海的女兒這一形象已經(jīng)成為一種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征,成為善良和美好的化身。5.試分析童話和寓言的區(qū)別。P26答:1、從篇幅上看,寓言結構簡單,篇幅短小,簡練,語言幽默凝練,老辣。而童話篇幅較長,有的甚至成為中長篇敘事故事,結構曲折復雜,甚至包括幾條線索,語言風格形象、流暢,更近似小說。2、從敘述特色上看,童話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如美人魚,小紅帽,皮皮魯?shù)?,每一個都個性鮮明,從他們誕生時起,活靈活現(xiàn)的描述,生動的語言幽默感人的故事就使他們活在一代又一代兒童心里。3、從敘事效果看,童話的故事為其自身而存在,敘事是為表達生動的故事,很多童話也并不需要表達什么經(jīng)驗,哲理,比如《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等。而寓言簡單敘事的主要目的便在寓意,因此故事一定要緊緊圍繞寓意,否則故事便沒有存在意義35.結合具體作品,試分析寓言的藝術特色。P49答:1、寓意性。2、結構簡單,語言精練。3、比喻和象征的手法。4、多層次的寓意表達。22.《愛麗絲漫游奇境記》(寫出國籍、作者、文體)答:卡洛爾,英國童話作家,童話。29.在童話創(chuàng)作中,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