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積累重要文言詞語,并把握其詞義,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3)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懂得戰(zhàn)爭中“人和”的重要作用。二、教學重點: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三、教學難點:論證結構的把握。四、教學方法:以讀為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五、教具準備:多媒體六、課時安排:1課時七、教學過程:第一板塊(認讀)一、情景導入山東自古以來就有“孔孟之鄉(xiāng),禮儀之邦”的美譽,其中的“孔”同學們都知道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那么“孟”指的是誰呢?學生答:“孟子”。那么,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很能代表孟子主張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資料助讀(多媒體展示)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并有“亞圣”之稱?!睹献印肥侨寮覍W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全書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計261章,約35000字。。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后世散文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三、在教師的指導下朗讀課文。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教師播放本課泛讀帶。多媒體展示一些字詞讀音。郭(guō)粟(sù)親戚(qīngqi)2、復讀課文,注意讀出語句的停頓。3、教師指導學生分組朗讀4、學生按要求齊讀課文。第二板塊(譯讀)四、整體把握文意,譯讀課文。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得流暢,能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2、對抗賽。(1)第一輪:翻譯全文(看誰又對又快)兩人分別翻譯課文,相互質疑、解疑、扣分。(2)第二輪:文言知識大比拼。甲乙兩組互出題回答。①通假字:寡助之至,親戚畔之②古今異義詞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委而去之親戚畔之池非不深也③一詞多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三里之城以天下之所順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兵革非不堅利也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天時不如地利然而不勝者④加點詞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⑤翻譯句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3)教師點撥(多媒體展示)第一輪略第二輪:①畔:畔通“叛”,背叛②城:內城;郭:外城去:離開。今義:往、到親戚: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池:護城河。今指水塘。③憑;用。的;代詞;到。精良;有利順接連詞可不譯;轉折連詞,譯為卻。④域:名詞用作動詞,限制固: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威: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⑤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施行“仁政”的君主會得到眾人的幫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幫助的人就不多。包圍起來攻打它,一定有得到天氣時令的原因,可是這樣卻不能夠取勝,這是因為有利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勢呀!憑著天下歸順這一點,去攻打那連親戚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9、學生根據教師所點撥的內容,作出最后的判定,得出分數,并把錯誤的地方訂正。第三板塊(思讀)四、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觀點(多媒體展示相關題目)(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本篇在論證方面的特點是什么?(3)本文反應了作者什么樣的政治思想?(4)本文主要是談戰(zhàn)爭還是政治?為什么?教師最后明確:(1)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本篇論證的主要特點是采取“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別舉例論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從道理上論證中心論點。(3)“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4)借戰(zhàn)爭談政治,孟子想借戰(zhàn)爭的取勝條件來談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施行仁政,才會得到多助,才會天下順之,國家才會治理好。第四板塊(背誦)結合板書背誦全文板書設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學情分析這篇文章,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難易程度適中,初三的學生已經學過了不少的文言文,積累了不少的文言詞語,在熟讀的基礎之上理解文章大意不是難事,需要進一步加深的就是對個別重點文言詞語的精確理解與把握,使學生能精準的把握文章。對于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這篇短論,從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強化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拓展?!兜玫蓝嘀У拦阎沸Ч治鲈谶@節(jié)課上我狀態(tài)一般:課堂教學語言表達不怎么順暢,課堂組織一般,引導不到位。由此,我想到備課不但包括備教材、備學生,而且還應該包括備自己——以最好的狀態(tài)進入課堂。不管是穿著、心情還是精神氣質,都要使自己達到最理想的狀態(tài)。因為課堂是神圣的,師者的形象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竇桂梅老師說:“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币粋€舉止從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師肯定會贏得學生敬佩和愛戴。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課堂開始時導語沒有做好。開頭很重要,它甚至影響著一節(jié)課的質量。大凡成功的教師都善于調節(jié)自己。根據實際情況調節(jié)教學進度,調節(jié)教學策略,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這是教學機智,唯有在實踐中不斷地鍛煉才能養(yǎng)成。我串講了課文以后,讓學生討論了以下幾個問題:1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作者是怎樣一步步論證中心論點的?3文中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和修辭方法?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4孟子的政治主張對今天有什么指導意義?這幾個問題只要略動腦筋都能回答上來。因此,我沒有讓學生討論,而是引導大家把答案說出來。這也是課堂上做得不足之處。這節(jié)課最大的遺憾就是小組間的互動不夠活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材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是先秦諸子散文,其代表性著作闡述的思想和主張系統(tǒng)、完備、深刻,因此可看作哲學著作,而從文學角度看,它們又具有一定的文學魅力,被尊為難以企及的文學典范?!兜玫蓝嘀?,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確,突出強調“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具體地說,就是闡明戰(zhàn)爭的勝敗主要取決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于統(tǒng)治者是否“得道”。從戰(zhàn)爭談起,最終歸結到如何治國平天下。文章開頭提出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運用頂針修辭格指明“人和”事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這里的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評測練習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1)兵革非不堅利也兵:(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說的()A.正確的道理B.作戰(zhàn)的規(guī)律C.施行“仁政”D.統(tǒng)治的方法3.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論點.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寫地理條件雖優(yōu)越而守城失利,來論證“天時不如地利”.C.第四段深入論證“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則“戰(zhàn)必勝”.D.本文所論述的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4.哪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相同?()和()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木蘭詩》)B.委而去之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D.固國不以山溪之險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E.多助之至余人各復延至其家(《桃花源記》)5.“得道者”的意思是;文中與它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6.用文中語句填空.從上文看,得“人和”的實質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課后反思文言文的學習應該有著豐富的內容。它不只是理解詞義、句義,不只是積累文言文的實詞、虛詞和學習幾個句式。它既是語言的學習,又是文學的欣賞,更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我就先談談我在這次教學中的“得”。1、在學習課文之前,我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來了解孟子生活的年代和他思想的精髓。并指導他們分類整理。這樣活動就能為文本服務,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2、讓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在小組交流中可以質疑,互相解決問題,交流閱讀文言文的方法。3、在問題的探究中理解課文。引導學生對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這些都是我覺得自己在設計過程比較合理的,但課堂只有四十分鐘,想面面俱到確實很難,通過上這節(jié)課,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失”。1、學生在匯報自己的翻譯情況時沒能注意形式的變化,使得氣氛較沉悶,學生注意力沒能高度集中。2、文言文應該在誦讀中理解,但我考慮到課堂的完整性沒有充分的讓學生接觸文本,朗讀不到位。3、在學生討論中心論點時,沒有緊緊圍繞論點和論據的關系展開討論,使得學生的理解還不夠到位。新課程標準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用一位老師的話說:“教師課堂設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應該是為學生服務的,應該務實,把每個問題都要講透,這樣學生才會有所得?!甭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兜玫蓝嘀У拦阎氛n標分析對于經典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設定了如下目標:(1)通過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積累重要文言詞語,并把握其詞義,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3)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懂得戰(zhàn)爭中“人和”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做詳細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地拉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雙變大修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變電站電壓無功智能控制裝置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五菱汽車電噴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漁用單絲繩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電力行業(yè)安全培訓勞務合同范本
- 中國游戲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學課時分層作業(yè)17概率的基本性質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3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一二節(jié)人類影響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人與自然的和諧知能演練輕巧奪冠含解析蘇教版必修3
- 中國聚丙烯絲網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期末復習試題(試題)-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JJF 2161-2024焊接檢驗尺校準規(guī)范
- 《實踐論》(原文)毛澤東
- 2024年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試卷一)客觀題試卷與參考答案
-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課件微專題19 電解質溶液圖像分析
-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分類必刷: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含答案解析)
- 全國川教版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3節(jié)《打印展示作品》教學設計
- 課件:舉手意識課件講解
- 中考體育培訓合同
- 固定式、車載式、便攜式反無人機實施方案
- 美術基礎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