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含各單元分析_第1頁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含各單元分析_第2頁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含各單元分析_第3頁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含各單元分析_第4頁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含各單元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含各單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從學生已知的表內除法引入,通過分蘋果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除法的意義,經歷用豎

式表示除法的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引出有余數(shù)的除法。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體會到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

小,從而主動探索試商的方法。教材還注重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豎式除法的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以及有余

數(shù)除法的應用。具體包括六節(jié)內容:“分蘋果”“搭一搭(一)”“搭一搭(二)”“分草莓”“租船”和“練

習一

★學情分析/

學生己經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除法的方法,為進一步學習用豎式計算表內除法做好了

充分的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遇到能夠正好分完和分不完的情況,這些問題為有余數(shù)除法

的教學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

★教學要求

1.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過程,初步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能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應

用。

2.經歷用豎式表示除法的過程,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3.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教學意議/

1.自主操作、體驗感悟。

通過設計擺小棒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探索新知,讓學生在擺的過程中體會余

數(shù)的產生,以及余數(shù)的意義。

2.反思交流、應用提高。

通過多次動手操作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會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數(shù)的情況,引導學生用豎式來表

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和余數(shù)。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首先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余數(shù)要比

除數(shù)小的道理,突破教學難點;然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

在生活中的應用,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課時?安排

1分蘋果1課時

2搭一搭(一)1課時

3搭一搭(二)1課時

4分草莓1課時

5租船1課時

6練習一1課時

6""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分蘋果。(教材第2、第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分蘋果”的實際操作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在分蘋果的活動中,學會用豎式計算除法,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3.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從中體會

到探究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豎式計算除法的方法。

難點:理解和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

教具學具

課件。

******崇泰**興柒來**611Hl^泰家祭******奈興米***豢*廉*家寮嘲親****柒*奈米我索*家*親家祭**崇泰(家*興家**海*^19|6**得家崇*

教學過程

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觀察這幅情景圖,說一說你們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出示課件:教材第2頁情景圖)

生:有18個蘋果,小朋友們正在商量著分蘋果。

師:根據圖上的信息,提出與除法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說:

?每盤放6個蘋果,18個蘋果可以放幾盤?

?把18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幾個?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教師從中提煉與本課相關的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并

板書。

【設計意圖:由學生感興趣的看圖活動引入新課,從學生的問題中提煉與本課教學相關的問題,激

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p>

自主探究

師:每盤放6個蘋果,18個蘋果可以放幾盤?你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好嗎?

學生可能會說:

?我想1盤放6個蘋果,2盤就可以放12個蘋果,那么3盤就可以放18個蘋果,所以放了3盤。

?我是通過觀察直尺知道的,先找到直尺上18的位置,然后從18開始往前數(shù),每數(shù)6個,就用箭頭

表示出來,這樣有幾個6就可以放幾盤,最后數(shù)出了3個6,也就是放了3盤。

我們還可以根據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其實這個問題就是求18里面有幾個6,用除法計算,算式是

18+6,因為乘法口訣是“三六十八”,所以商是3。

學生的想法可能多種多樣,只要是合理的教師就要給予肯定。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除法還可以用豎式表示呢!大家認真看老師是怎樣寫的。(邊講解邊板書)

十位個位

每盤放6個3

6,

18

18

0.......放了3盤

……要分的18個蘋果

.......3和6的乘積

……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師:如果要把18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到幾個蘋果呢?你能這樣列豎式計算嗎?試一試。

學生嘗試完成除法豎式的計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師:請同學們打開教材第2頁,完成最下面的兩道練習題。

學生自主計算,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最后交流訂正。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在此基

礎上促使學生學會用豎式計算除法?!?/p>

總結提升

師:學完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呢?跟大家說說吧!

【設計意圖:課末總結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思考的

方法。】

板書設計

分蘋果

18^6=3(盤)

十位個位

每盤放6個……3

6

18

18

0.......放了3盤

要分的18個蘋果

3和6的乘積

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5+7=63+9=28+4=

72?8=814-9=64+8=

49+7=63+7二564-8=

(考查知識點:用豎式計算除法;能力要求:掌握豎式的書寫格式,并會用豎式計算除法。)

B類

媽媽買來20個橘子,平均分給家里的4個人,每人分到幾個橘子?

(考查知識點:用豎式計算除法;能力要求:掌握豎式的書寫格式,并會用豎式計算除法。)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豎式略577998797

B類:

20+4=5(個)

教材習題

第3頁“練一練”

1.答案不唯一。12根煙花平均分給3個小伙伴,每人分到幾根?12+3=4(根)

2.圈一圈略(1)624+4=6(支)(豎式略)

(2)636+6=6(束)(豎式略)

3.28984669

6第二課時

5頁)

1.經歷“搭一搭”的實際操作過程,初步了解余數(shù)的含義,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結合實際操作,經歷用豎式表示有余數(shù)除法的過程,體會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3.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感知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難點: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教具學具

課件、小棒。

家柒*率**4(崇*柒巔4(※柒※常家舶柒耳柒柒崇崇廉熊出*柒*****米嵌*興柒柒柒京※家米)1(家祭興興(親崇崇柒柒*1((柒余祭*柒*,*柒柒*柒柒***51!率*3|(柒崇崇**家崇柒

[教學過程]

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擺小棒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玩擺小棒的游戲吧!(出示課件:教材第4頁情景

圖)

師:現(xiàn)在每人有13根小棒,13根小棒可以搭幾個正方形,還剩幾根?

學生動手操作,嘗試用小棒搭正方形。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生:通過動手擺小棒,我知道了13根小棒可以搭成3個正方形,還剩1根。

師:你能列出式子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有13根小棒,搭一個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求可以搭幾個正方形,就是計算13里面有幾個4,用

除法計算,列式為13+4。

師:搭了3個正方形,還剩1根小棒,這個結果該怎樣表示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有

余數(shù)的除法。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喜歡擺小棒的游戲,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擺小棒的過程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

平均分時分不完的情況,從而產生迫切的求知欲J

自主探究

師:我們已經學過用豎式計算除法了,那么請大家試著用豎式計算13+4。

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13+4,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重點說清余數(shù)的含義。

師:在平均分且不能正好分完時,剩余的數(shù),我們就叫它余數(shù)。在書寫除法算式時,先在商的后面點

上六個點,然后寫上余數(shù)。

板書:13+4=3(個)……1(根)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合作,搭一搭,填一填,完成教材第4頁上面的表格,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分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學生可能會說:

?余數(shù)一會兒大一會兒小。怎么回事呢?

?余數(shù)都比除數(shù)小。為什么?

師:余數(shù)為什么要比除數(shù)小呢?

生1:余數(shù)總是比除數(shù)小。如果剩余的根數(shù)和除數(shù)一樣大,就說明還能再搭一個正方形,這樣就是沒

有余數(shù)的除法了。

生2:如果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就說明還能繼續(xù)搭正方形,所以余數(shù)必須小于除數(shù)。

師: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特殊情況呢?請同學們再分別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把你的結

果告訴大家。

生1:如果用25根小棒搭正方形,能搭成6個正方形,還剩余1根小棒,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

生2:如果用31根小棒搭正方形,可以搭成7個正方形,還剩余3根小棒,余數(shù)也小于除數(shù)。

師:通過這一系列的操作活動,我們知道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余數(shù)必須小于除數(shù)。

【設計意圖:通過組織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加深理解余數(shù)的含義。在探究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時,

讓學生交流討論,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充分理解"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二】

總結提升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收獲了什么呢?跟大家說說吧!

【設計意圖:課末總結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思考的

方法J

板書設計

搭一搭(一)

13+4=3(個)...小根)

余數(shù)

3

力——

13

12

14+4=3(個)......2(根)、

15+4=3(個)......3(根)

16+4=4(個)......0(根)

余數(shù)(除數(shù)17+4=4(個)……1(根),

18+4=4(個)......2(根)

19+4=4(個)......3(根)

20+4=5(個)......0(根)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小明買來13個蘋果,平均分給奶奶、爸爸、媽媽,余下的給自己,小明自己還有多少個蘋果?

(考查知識點:有余數(shù)的除法;能力要求:正確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B類

(考查知識點:有余數(shù)的除法;能力要求:正確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13+3=4(個)……1(個)小明自己還有1個蘋果。

B類:

17+3=5(個)……2(個)

教材習題

第5頁“練一練”

1.3116+5=3(個)...1(根)4327+6=4(個)....3(個)

2.

小棒小棒

搭成的小樹算式搭成的小樹算式

根數(shù)根數(shù)

14圖形略1497=2(棵)18圖形略18+7=2(棵)……4(根)

15圖形略15+7=2(棵)……1(根)19圖形略19+7=2(棵)……5(根)

16圖形略16+7=2(棵)……2(根)20圖形略20+7=2(棵)……6(根)

17圖形略17+7=2(棵)……3(根)21圖形略21+7=3(棵)

3.33+4=8(個)...1(根)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搭一搭(二)。(教材第6、第7頁)

[教學目標]■■LJ

1.進一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和余數(shù)的意義。

2.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體驗成功的樂趣。

重點難點■■口

重點:進一步理解“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

難點: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具學具■■LJ

課件、小棒。

**米/奈米/泰柒裾**宗崇興奈米崇泰柒崇*祭興興*崇豪*興興※家*泰?泰泰*泰泰家.崇恭案奈泰奈米米系祭崇崇崇*崇**泰泰*家布宗豪家*柒家家、*米柒來朱來梅**索泰*

教學過程I[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有余數(shù)的除法。誰能說一說在做有余數(shù)除法的題目時我們應該注意

哪些問題?

指定學生回答問題。(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

【設計意圖: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再一次強調做這類題目時應該注意的問題,為本課學習奠定基

師: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出示課件:教材第6頁情景圖)

生:小朋友們正在用小棒搭房子,6根小棒可以搭一個房子.

師:如果有16根小棒,那么可以搭幾個房子,還剩幾根?搭一搭,算一算。

學生自主動手擺小棒搭房子并列式計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交流訂正:16+6=2(個)……4(根)

師:結合剛才搭房子的過程,你能列豎式計算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1:根據“二六十二”,說明我們搭2個房子用了12根小棒,剩余4根小棒,剩余的小棒不夠再搭

1個房子了.這也正好說明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生2:我覺得是除數(shù)和兒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shù),且比被除數(shù)小,商就是幾。

師:說得都有道理?,F(xiàn)在請大家再看一看下面這幅情景圖,說一說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課件:教

材第6頁最下面的圖)

生1:有13輛玩具坦克,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人分到2輛,還剩3輛,所以13+5=2(輛)……3(輛)。

生2:有13片樹葉,每5片樹葉粘成一朵花,可以粘成2朵花,還剩3片樹葉,所以13+5=2(朵)……

3(片)。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對。有余數(shù)的除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會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可

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的實際問題。試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①除數(shù)和幾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shù)且小于

被除數(shù),商就是幾;②余數(shù)一定要小于除數(shù)。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和教師適當講解,使學生明確剩下的不夠再分一份,理解"余數(shù)"

的實際意義,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p>

總結提升

師: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余數(shù)必須小于除數(shù))

【設計意圖:課末總結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思考的

方法。】

搭一搭(二)

16+6=2(個)……4(根)

6,—

16

12

4……商(除數(shù)6和2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shù)16,且小于16)

……被除數(shù)

.......6和2的乘積

……余數(shù)(余數(shù)必須小于除數(shù))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算一算。

3

3,-----

73

5)——

223

27---------

173

6

40

(考查知識點:有余數(shù)的除法;能力要求:理解并掌握“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的道理。)

B類

有30本書,每個小朋友分4本,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還剩幾本?

(考查知識點:有余數(shù)的除法;能力要求:理解并掌握“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的道理。)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32

6

1154

5

22

20

1238

2)——

17

16

1136

6)——

40

36

14

B類:

384=7(個)...2(本)

教材習題

第7頁“練一練”

1.(1)62

56

3)——

20

18

⑵有20塊積木,平均分給3名同學,每人分到6塊,“三六十八”這樣一共分了18塊,還剩下2塊。

2?⑴

自行車三輪車小推車

可裝幾輛車753

還剩幾個車輪103

(2)57

2)-

15

14

155

37

15

15

053

15

12

3

3.34........15.......24.......1

4.484486

5.答案不唯一。如:把10塊糖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幾塊,還剩幾塊?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分草莓。(教材第8、第9頁)

教學目標

1.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積累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經驗。

2.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體驗成功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

難點: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具學具

課件。

海壽崇/奈米^1^|^^|^奉上舉柒裾淮岑崇■宗興崇興宗崇崇泰柒崇*祭興興*崇聚*※*※家*泰■泰泰京興*泰*親家崇興泰米*親奉崇崇崇■崇※來^0f歲奈米柒興家家一柒柒家祭聿?家豪“泰米***承

教學過程■■口

H問題情境

師洞學們,看圖中的小猴子在干什么?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課件:教材第8頁情景圖)

生:兩只小猴子正準備分草莓。一共有55個草莓和8個盤子。

師:很好,同學們都發(fā)現(xiàn)了有價值的數(shù)學信息。

自主探究

師:如果把這些草莓平均分,那么平均每盤放幾個草莓,還剩幾個?同學們自己試著列式算一算。

學生嘗試自己列式計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算得對嗎?同學們可以在教材第8頁的圖上圈一圈,然后與小組里的其他同學討論一下如何運

用乘法口訣試商。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學生可能會說?

:根據乘套口錠“七八五十六”,我們知道得出的數(shù)比55大了,實際沒有那么多草莓,顯然不行;

那就“六八四十八”,比55小,這樣商就是6,也就是每盤放6個草莓,8個盤子一共放了48個草莓,還

剩7個草莓。

?這樣其實就是尋找除數(shù)和幾相乘的積更接近被除數(shù),并且比被除數(shù)小,那么商就是幾。

?還要注意所得的余數(shù)必須小于除數(shù)。

只要學生回答得合理,教師就要給予肯定。

師:還是這些草莓,如果每7個草莓放1盤,需要幾個盤子,還剩幾個?自己列式計算,看誰算得又對

又快。

學生嘗試自己解答后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然后組織

學生交流匯報。

生1:第一個豎式中,除數(shù)7與商8的乘積是56,比被除數(shù)55大,這擇就不夠減了,怎么還會剩余1

呢?所以錯了。

生2:第二個豎式中,余數(shù)是7,比除數(shù)6大了,應該是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所以商應該是9,這樣余數(shù)是1?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彼此交流各自的想法,體會試商的

策略,在每個學生都能索身經歷試商的過程?!?/p>

總結提升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試商有什么小竅門嗎?

(除數(shù)和幾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shù)目小于被除數(shù),商就是幾;余數(shù)要小于除數(shù)。

【設計意圖:課末總結藉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孥J生學會數(shù)學思考的

方法。

板書設計■■口

分草莓

55+8=6(個)...7(個)

56

87

55

48

77x8=56,比55大

6x8=48,比55小

商是6

余數(shù)是7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73+884+952+753+623+4314-5

(考查知識點:有余數(shù)除法試商的方法;能力要求:掌握試商的方法。)

B類

的|余數(shù)是1的算式齡|余數(shù)是3的算式的|沒有余數(shù)的融

(考查知識點:有余數(shù)除法試商的方法;能力要求:掌握試商的方法。)

參考答嗓?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9....19....37....38....55....36....1豎式略

B類:

教材習題

第9頁“練一練”

1.⑴22+3=7(枝)……1(枝)

⑵22+5=4(個)……2(枝)

2.667964

3.3..28....24....29豎式略

4.改正:

59

6)——

54

54

055

6)—

35

30

556

8)——

50

48

2

5.略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租船。(教材第10~12頁)

教學目標

1.靈活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合作與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合作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成功

的樂趣。

3.在觀察思考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解決問題中

獲得成功的體驗。

重點難點■■口

重難點:結合實際,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及相關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HI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劃船嗎?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解決劃船時可能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

自主探究

i.教學例題。

師:請同學們先看圖。說一說,你們從中知道了些什么?(出示課件:教材第10頁情景圖)

生1:我知道了有22人想要劃船。

生2:我知道每條船“限乘4人”的意思就是每條船可以坐1人、2人、3人或4人,但是不能超

過4人。

師:那這些人至少要租幾條船呢?你們知道“至少”是什么意思嗎?

生:至少的意思是說,如果再少一條船就會有人不能坐船,也就是說要每人都能坐上船,而且船數(shù)又

最少。

師: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會說:

?我畫了22個圓圈表示這22人,然后把每4個圓圈圈在一起,表示這4人坐1條船,結果圈了5

次后,還剩下2個圓圈,也就是還有2人沒有坐上船,這2人也要租1條船,所以至少需要租6條船。

?我是想1條船坐4人,2條船坐8人,3條船坐12人,4條船坐16人,5條船坐20人,22人里面還

剩下2人,也需要租1條船,所以至少需要租6條船。

師:這些想法都對,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求要租幾條船,就是求22里面有幾個4,用除法計算,列式是22+4=5(條)……2(人)。

師:那余下的這2人該怎么辦呢?

生:這多出的2人,應該再租1條船,這樣至少需要租6條船。

師:這個答案對嗎?

生:每條船最多坐4人,5條船最多能坐20人,6條船肯定能坐22人,所以答案是正確的。

師:同學們講得很有道理。我們在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就應該這樣結合實際

情況來確定答案。

2.教學“試一試”。

師:下面請同學們結合實際情況想想這個問題該怎樣解決?(出示課件:教材第11頁“試一試")

學生可能會說:

?三九二十七,劃完3小時后還剩下3元錢,所以最多可以劃4小時。

?不對,剩下的3元錢是不夠再劃1小時的,所以最多只能劃3小時。

師:想一想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在錢不夠劃1小時的時候,還能再讓劃1小時嗎?究竟哪個答案是正

確的?

生:剩下的3元錢不夠劃1小時,所以最多只能劃3小時。

師:你能列式解決問題嗎?

生:因為每小時的租金一樣,所以可以用除法計算:30+9=3(時)……3團)。

【設計意圖: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探索也是課程標準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在探究

中學生不斷提升認知水平才是高自主學習能力?!?/p>

國總結提升

師:同學們,跟大家說一說你們今天的收獲吧!

【設計意圖:課末總結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思考的

方法J

[板書設計]■■■

租船

22+4=5(條)……2(人)

5+3=6(條)

多出的2人應該再租1條船

30+9=3(時)……3(元)

剩下的3元不夠再劃1小時

答:至少要租6條船。

答:租1條船最多可以劃3小時。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一個帳篷最多可以住7個小朋友,有36個小朋友,5個這樣的帳篷能住下嗎?

(考查知識點:有余數(shù)的除法;能力要求:能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B類

(考查知識點:有余數(shù)的除法;能力要求:能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36+7=5(個)……1(人)5個這樣的帳篷住不下。

B類:

44+6=7(輛)……2(人)最多可以坐滿7輛車,剩余2人。

44+5=8(條)……4(人)8+1=9(條)該租9條船。

教材習題

第11、第12頁“練一練”

1.(1)我們班有46人,一張桌子最多圍6人。

(2)46+6=7(張)……4(人)7+1=8(張)至少需要8張桌子。(畫圖略)

2.40+7=5(片)……5(只)5+1=6(片)至少需要6片樹葉。(畫圖略)

3.25+3=8(套)……1(米)最多能做8套衣服。

70+9=7(顆)……7(厘米)最多能折7顆支。

4.38+9=4(瓶)...2(杯)4+1=5(瓶)至少需要5瓶水。

5.5........24........45.......176........37........2豎式略

6.(1)25+7=3(輛)……4(人)3+1=4(輛)至少需要4輛大車。

(2)25+4=6(輛)……1(人)6+1=7(輛)至少需要7輛小車。

(3)3輛大車和1輛小車正好。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一。(教材第13、第14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除法意義的理解。

2.進一步促使學生正確解答簡單的有余數(shù)除法的問題,并能正確寫出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3.在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難點: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課件。

6Yb—***KMff7K/FhV+74▼F小mMdMM穿f個ff*ef斥-****:W¥K^~

教學過程

□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有余數(shù)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看一看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哪些

問題。

自主探究

師:瞧!大家喜歡的小雪豹來了。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出示課件:教材第14頁第6⑴題]

生:每輛小雪車限乘3只小雪豹,一共有19只小雪豹,至少需要多少輛小雪車?

師:這個問題該怎么解答呢?說說你的想法。

生:其實就是計算19里面有幾個3,就需要幾輛小雪車,如果除不盡,剩余的小雪豹也需要1輛小雪

車,所以正確的計算是19-3=6(輛)……1(只),剩余的1只小雪豹也需要1輛小雪車,所以至少需要7輛

小雪車。

師:是不是在所有除不盡的情況下,結果都是比商多1呢?看下面的問題,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

【出示課件:教材第14頁第6(2)題]

學生嘗試自己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從圖中我們可以知道,每件上衣需要釘5??圩?,一共有27??圩?,求最多可以釘幾件上衣,其

實就是計算27里面有幾個5,用除法計算是27+5=5(件)……2(粒),剩余的2??圩硬粔蛟籴斠患弦?

所以最多可以釘5件上衣。

師:這樣看來有余數(shù)的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但并不是什么情況下,最后結果都是比商

多1,我們要結合生活實際去靈活地應用。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余數(shù)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解決問題時,

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聯(lián)系實際情況決定答案是“進一"還是"去尾"J

總結提升

師:學完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呢?跟大家說說吧!

【設計意圖:課末總結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思考的

方法J

19+3=6(輛)……1(只)27+5=5(件)……2(粒)

6+1=7(輛)答:最多可以釘5件上衣。

答:至少需要7輛小雪車。

A類

一根絲帶長50分米,捆一個大禮品盒用去了12分米,剩下的絲帶還夠捆()個小禮品盒。

剩下的每7分米能

捆一個小禮品盒。

(考查知識點:有余數(shù)的除法;能力要求: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B類

森林餐廳有9張空桌,每桌能坐4人,35只小動物去吃飯,都有座嗎?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試著解

答出來。

(考查知識點:有余數(shù)的除法;能力要求:運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35+4=8(張)……3(人)8+1=9(張)9張空桌夠用了。

提問題并解答略

教材習題

第13、第14頁“練習一”

1.圈一圈略5121+4=5(張)……1(張)3419+5=3(袋)……4(張)豎式略

2.(1)34567

⑵50十8=6(盒)……2(塊)

3.6....45........15.......54豎式略

4.余數(shù)是2的:8+317+510+4

余數(shù)是3的:15+421+615+68+5

5.422

6.(1)19+3=6(輛)……1(只)6+1=7(輛)至少需要7輛小雪車。

(2)27+5=5(件)……2(粒)最多可以釘5件上衣。

7.第18顆是藍色的珠子;第25顆是藍色的珠子;第34顆是藍色的珠子。

二方向與住置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設計的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它為學生提供了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在

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會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本單元將進一步學

習如何描述物體的方向與位置,并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本單元包括“東南西北”和“辨認方向”兩

節(jié),前者是認識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后者是結合具體的事物來辨認方向,認識東南西北是學會辨認方

向的前提。

★學情分析/

學生雖然已經會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詞語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但是能正確辨認現(xiàn)實

生活中的東南西北方向的這一要求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重要的是學好這部分內容會

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很有幫助,而且為學生后續(xù)學習“認識簡單的路線圖”等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要求

1.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方向,能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來描述物體

所在的方向。

2.知道地圖上的方向,并能辨認物體所在的方向。

3.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建議/

1.要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辨認方向。

教材創(chuàng)設到操場上辨認方向的實踐活動,通過“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在認定了東方之后,再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把四個方向與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聯(lián)系起來。再通過說

一說“東、南、西、北各有什么",進一步把四個方向與操場四周具體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將抽象的方向

概念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現(xiàn)實的情境建立起有意義的聯(lián)系。

2.讓學生體會地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讓學生把在操場四周看到的事物記錄下來,帶回教室進行展示與交流,目的是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記

錄方式的不同會給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帶來不便,從而體會到統(tǒng)一規(guī)定地圖上方向的必要性。

3.引導學生感受辨認方向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課時安排/

1東南西北1課時

2辨認方向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O

東南西北。(教材第15、第16頁)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辨認方向,體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yǎng)方向感,發(fā)展空間觀念。

2.在指出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的條件下,會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

3.體會“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規(guī)定的必要性,會在地圖上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重點難點■■O

重點:在指出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的條件下,會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

難點:在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辨認方向,體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yǎng)方向感,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

課件。

6Yb—***KMff7K/FhV+74▼F小mWfMdMM穿f個ff*ef斥-***:W¥K"V^~

教學過程

HI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有過迷路的經歷嗎?你們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嗎?

生1: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不會迷路。

生2:迷路的時候可以向別人問路。

生3:出門的時候要用心觀察,記住路上有哪些事物,這樣就不會迷路了。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不錯。其實只要我們學會了辨認方向,走到哪里都不會迷路。你們愿意學這種

辨認方向的方法嗎?

生:愿意!

師: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東南西北”。一起來認一認方向。

【設計意圖:從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讓學生體會到辨認方向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

趣,為新課的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p>

□自主探究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到操場上去認一認方向,好嗎?

(組織學生去操場)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太陽從哪個方向升起嗎?

生:東方。

師:你能用手指一指東方嗎?

(學生用手指向東,眼睛看著東方)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學校操場的東邊有什么呀?

(學生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觀察后回答)

師:同學們真能干!通過太陽升起的方向,大家很快找到了東方,而且觀察得非常認真,找到了操場

東邊的許多事物,真了不起!你還聽說過哪些方向?怎樣找到這些方向呢?

生I:唐僧到西方取經,我知道了西方。我們還可以通過看太陽落下去的方向找到西方,因為太陽是

從西邊落下去的。

生2:我還聽說過南方和北方。冬天冷了,燕子飛到南方去過冬;春天暖了,燕子又飛回北方來了。

師:說得真好!剛才我們知道了太陽落下去的方向是西方,那么大家用手指一指西方,學校的西邊都

有什么?

(學生用手指向西方,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學校西邊的事物)

師:東方和西方可以根據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方向去找,那么怎樣才能找到南方和北方呢?

生:我知道一首兒歌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南方和北方?!霸缟掀饋?,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

面是北,右面是南”。

師:說得真好!我們大家一起邊做動作邊學這首兒歌吧!

(學生邊做動作邊學兒歌)

師:現(xiàn)在大家轉一下身體,面朝北,再指指看,你的右面還是南嗎?如果面向西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轉動身體后,雖然我們前、后、左、右的位置變了,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始終沒有改變。

師:說得真好!這說明只要我們認準了一個方向,就能找出其余的三個方向了?,F(xiàn)在請大家把操場

的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在教材附頁1的圖1上記下來,并標明方向,然后準備回教室。

(組織學生回教室)

師:大家看,這是老師選取的三名同學記錄的結果,說一說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課件教材第15

頁記錄紙)

生1:記錄的事物是相同的,都是操場的南邊是大門;北功是教室;西邊是沙坑;東邊是宣傳欄。

生2:這三張記錄紙呈現(xiàn)出來的結果是不同的,他們畫出來的圖也不一樣。

生3:他們有的南邊在上面,有的南邊在右面,有的南邊在下面。

師:為什么同一個地方、相同的事物,卻畫出了不同結果的圖呢?問題出在哪兒?你有什么辦法解決

嗎?

學生可能會說:

?因為這幾名同學選擇了不同的位置表示南邊,所以其他方向的位置也就不同了。

?我們應該規(guī)定好上、下、左、右分別表示東、南、西、北其中的一個方向,這樣就不會亂了,

畫出來的結果才會一樣。

師:生活中我們也的確對表示地圖上的方向做了規(guī)定,可以概括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意思就是上面表示實際生活中的北方,下面表示實際生活中的南方,左面表示實際生活中的西方,右面

表示實際生活中的東方?,F(xiàn)在大家按這個規(guī)定,把上面圖中的事物重新填寫在教材第15頁最下面的

表格中。

學生嘗試自己填寫,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以活動為課堂的基本組成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合理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

學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p>

總結提升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設計意圖:課末總結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思考的

方法J

板書設計

東南西北

西東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

----I東

①□的南面填“紅”;

②□的北面填“黃”;

③□的西面填“綠”;

④匚的東面填“藍工

(考查知識點:辨認方向;能力要求:能夠正確地辨認方向。)

B類

得數(shù)大于8的朝東走,得數(shù)小于8的朝西走,得數(shù)等于8的朝北走。

線以^5X3

36?432?8

(考查知識點:辨認方向與計算融合;能力要求:能夠正確地辨認方向并計算。)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東

A類:

B類,

得數(shù)大于8的:5x33x89x536+4

得數(shù)小于8的:25+535+732+8

得數(shù)等于8的:8xl

教材習題

第16頁“練一練”

1、2.略

3.朝北走的算式有2x9=184x6=243x6=183x8=246x3=188x3=24

朝西走的算式有8+1=820+4=5104-2=52x5=10254-5=524+3=8

16+2=8

4、5.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口

辨認方向。(教材第17、第18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2.能運用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

的聯(lián)系。

9連制作方向板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重點難點■■LJ

重難點:能運用所學方向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pn問感情境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還記得那首兒歌嗎?大家一起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好

嗎?

學生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師: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與溝通,我們是怎樣規(guī)定地圖上的方向的?

生:地圖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設計意圖:復習上一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為本節(jié)課描述事物所在的方向做準備。】

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你們從中知道了什么?(出示課件:教材第17頁情景圖)

生1:這幅圖的正中間是學校,學校的周圍有商場、電影院、郵局、動物園、體育館、圖書館、醫(yī)

院、少年宮。

生2:我知道了在這幅圖上也是上面表示北,下面表示南,左面表示西,右面表示東,因為圖的右上角

有方向標。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完成教材第17頁上面的填空嗎?

學生嘗試獨立作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師:把你填的結果告訴大家,好嗎?

生:體育館在學校的北面;商場在學校的南面;醫(yī)院在學校的西面;郵局在學校的東面。

師:你還能描述哪些地方的位置呢?

學生可能會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