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云南省陸軍講武堂心得體會_第1頁
參觀云南省陸軍講武堂心得體會_第2頁
參觀云南省陸軍講武堂心得體會_第3頁
參觀云南省陸軍講武堂心得體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參觀云南省陸軍講武堂心得體會縱觀中國的現代史,偉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戰(zhàn)爭,可歌可泣的臺兒莊血戰(zhàn)和催生了無數中國將領的黃埔軍校,無不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綻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這些風云歲月的背后我們不能不提及一個地方--云南陸軍講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國最早的現代軍校。懷著一種敬仰的心情,我身臨其境,感受著歷史的還原。說到軍校,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黃埔軍校及以羅卓英、杜聿明、陳賡為代表的黃埔系將領。其實早在清朝末年,清廷為維護其搖搖欲墜的腐朽統治,仿效西方軍隊打造現代新軍,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培養(yǎng)適應現代戰(zhàn)爭指揮人才的陸軍官校。學校共設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騎兵科等四個陸軍學科,仿效西方軍隊的課程設置,以德械武器為裝備,按照日本軍隊的訓練模式訓練學員,這對于當時的中國武裝力量而言,無疑是巨大的革新和進步,從而開創(chuàng)了中國軍隊建立現代武裝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師從日本和蘇聯而建立的保定軍校和黃埔軍校也深深地留著云南講武堂的烙印。在參觀其內務設置和訓練生活時,有一點令人感觸頗深,那就是學校對正規(guī)化建設的重視和其所具備的較高水平。思去想來,直到今天,部隊各項秩序的正規(guī)化建設仍是我軍治軍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充分說明,按綱抓建、規(guī)范秩序,對于部隊而言,決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是建設一支強大軍隊的基礎。精良的裝備固然不可或缺,但從生活、訓練的細節(jié)之處重視和規(guī)范,才是一支軍隊強大戰(zhàn)斗力的體現,更是提升部隊打贏能力的根本所在。講武堂學員多為崇尚革命的愛國青年,許多人成為日后滇軍的中堅力量。在中國歷史的進程中,不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和解放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都出自這里。這其中就有為共和國的誕生和發(fā)展立下蓋世功勛的開國元帥朱德和葉劍英同志;有為反對袁世凱倒行逆施、復辟帝制而發(fā)起“護國戰(zhàn)爭”的蔡鍔將軍;有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并在抗戰(zhàn)時期率領國軍第六十軍浴血臺兒莊重創(chuàng)日軍、打出國威的盧漢將軍;還有在遼沈戰(zhàn)役中為爭取長春和平解放,積極率部起義的曾澤生軍長……走在這所曾為捍衛(wèi)我中華而誕生無數英雄的的校園里,我的思緒不由地跟隨著歷史的車輪回到那個戰(zhàn)火紛飛卻激情燃燒的歲月,當年訓練場上沖天的殺聲仿佛就在我耳邊陣陣地回蕩;一張張為中華崛起而習文尚武、熱血報國的堅毅臉龐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現,我似乎聽見臺兒莊陣地上血染征衣的將士那“驅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壯烈誓言;我似乎看見在炮火和硝煙中誕生的八一軍旗在南昌城頭迎風飄揚!踏著先輩們曾經走過的足跡,我不禁為生活在那個風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為尋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義,視天下為己任的豁達胸襟而感動。放眼今日,在這個紙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們當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誘惑,拒腐防變?我想,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燈紅酒綠和物欲橫流的沖擊下,讓最初的那份熱血與激情去守住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份堅持,是我們作為一名中國軍人對祖國義不容辭的責任。報國忠魂應猶在,雖說時境遷。問君能有幾多情,恰似一腔熱血獻軍營。隨著講武堂若隱若現地消失在視線里,我忽然得出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憶,但變得只是時間,而那份堅持卻將永遠地駐守在我們的精神高地。2023年9月18日,我走進云南省陸軍講武堂,重溫革命先烈遺志。云南陸軍講武堂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朱德元帥曾把母校稱為“中國革命的熔爐”。在這里,走出了朱德和葉劍英兩位元帥,二十幾位上將;有三個國家軍隊的總司令和一個國家的國防部長出自這里,培養(yǎng)了數百名將軍,中將以上的高級將領有數十人。講武堂師生在護國戰(zhàn)爭、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以及解放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筆者游走于各個展廳,眼前浮現的是當年的恢宏畫面,心中充斥著的是對革命先輩們的感激與贊美!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里成長成才。講武堂里陳列著當年學員們睡過的床鋪和穿過的軍服等等,這些東西簡單而樸素,卻有著歷史的厚重與真實。講武堂的辦學條件在現代人看來已經是簡陋至極,學生們卻不以為苦,他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同時在新思想的不斷熏陶之中收獲著從未有過的快樂。朱德元帥出生于佃農家庭,家中只靠租種地主家的薄田和押來的幾間破屋度日,其他學員家庭條件和生活水平同樣不寬裕,但是正是這份清苦,讓他們看到了底層老百姓生活的艱辛與不易,他們更愿意以自身所學、戎馬一生去改變那個黑暗的時代和社會。在堅忍刻苦的磨礪下不斷進步?!皥匀炭炭唷笔顷戃娭v武堂的校訓,有別于清末練兵的散漫與毫無章法,學員們采用現代化的練兵方法,早上有體操和跑步,白天有軍事課程,晚上有自習,夜間還需要緊急集合訓練,正是因為嚴苛的訓練,最終才促進了自己的成長進步。學員們更是在戰(zhàn)爭中不斷地磨礪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終成長為中國革命的有生力量。他們告別學校、家鄉(xiāng),在萬里長征中,在抗日戰(zhàn)爭中,在解放戰(zhàn)爭中,冒著生命的危險,不斷前進、前進、在前進,奏響了民族的最強音。那些打不倒我們的,終將讓我們強大,他們也終于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梁。在為理想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民族英雄岳飛曾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眮y世選擇當兵的人,要么是為了生計,要么是為了心中的理想。顯然,講武堂里的師生是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為了讓積貧積弱的中國不再受到欺負,他們?yōu)榱诉@一份理想信念來到了這里,更是從這兒出發(fā)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個華夏大地,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希望的光亮。盡管他們很多人無法見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百年里這份拳拳愛國之心始終指引著我們前進,讓我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对颇详戃娭v武堂軍歌》唱到:“練鐵肩,擔重擔,壯哉中國心!正當中!”1909年開辦的講武堂距今已經百年有余,當歷史已然成為過去的追憶,當英雄早已離我們遠去,愿我們秉承這份壯志豪情,不斷錘煉自己的本領,扛起肩上的重擔,繼續(xù)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不懈奮斗!2023年11月30日下午,我有幸參觀了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在參觀其舊址與了解其歷史背景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這所軍事院校的不凡,它為中華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它的每一個部分都閃耀著難以遮蓋的革命精神!走進大門,一股濃烈的西洋建筑氣息撲面而來,這所百余年前所建立的軍校,黃墻紅窗,在那一時期必是顯得與眾不同。講解員姐姐告訴我們,這所軍校原系清朝為編練新式陸軍,加強邊防而設的一所軍事學校。開辦于1909年,聘用了一批在日本士官學校留學歸來的中國學生任教,他們接受各種新思想,并應用到了對這所學校的建設中。所以,這所軍校才在教學課程、教學用具等方面顯得十分的先進與優(yōu)良。果不其然,隨著參觀的腳步,我們看到了當時學生使用的課本、圖書館、食堂與實驗室。雖然在今天看來,這些設施用具并不先進,甚至有些落后老土,可在當時,已經達到了全省乃至全國的領先水平。而在其中,也不難發(fā)現學校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與熱切期望。正是因為有著這樣優(yōu)越的條件與對學生的嚴格教育,才造就了它在革命歷史上的輝煌。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勝利的消息使云南的革命黨人深受鼓舞。蔡鍔、李根源等學校師生幾次舉行秘密會議,決定10月30日晚在昆明發(fā)動起義。是日晚,準備充分的起義軍向總督署、五華山等要地發(fā)動攻擊,經過10多小時的激烈戰(zhàn)斗,起義軍占領了昆明,這就是著名的“重九起義”。它不僅支援了武昌起義,還預示了云南脫離長達兩百多年的清朝封建統治。這足以體現講武堂對革命的巨大貢獻。了解完了這一歷史大事件,參觀還在繼續(xù)。而接下來的一幕,可是讓我大吃一驚。原來,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位列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元帥,竟也是講武堂的一名學生。他在1909年初到昆明考進了云南陸軍講武堂,學習了豐富的文化與軍事方面的知識。在講武堂老師的領導下,積極參與革命,在無數次戰(zhàn)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