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江蘇省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10文言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
1.(2022?無錫)閱讀回答問題。
盧象昇,宜興人。象昇雖文士,善射,嫻將略。崇禎六年,賊流入畿輔,據(jù)西山,象昇擊卻之。
象昇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斗,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zhàn)。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昇額,象昇提
刀戰(zhàn)益疾。賊駭走,相戒曰:‘'盧廉使遇即死,不可犯?!?/p>
十年九月,清兵駐于牛蘭。上賜象昇尚方劍,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師及郊。當是時,
嗣昌、起潛①主和議。象昇聞之,頓足嘆日:“予受國恩,偎不得死所,有如萬分一不幸,寧捐軀斷腹②耳?!?/p>
決策議戰(zhàn),然事多為嗣昌、起潛撓。疏請分兵,則議宣、大、山西三帥屬象昇,關(guān)、寧諸路屬起潛。象昇
名督天下兵,實不及二萬,次順義。
象昇將中軍,大威帥左,國柱帥右,遂戰(zhàn)。旦日,騎數(shù)萬環(huán)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戰(zhàn),呼聲動天,
自辰迄未,炮盡矢窮。奮身斗,后騎皆進,手擊殺數(shù)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一軍盡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財,募滇軍隨象昇討賊。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撫王夢尹以擾驛聞。象
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節(jié)選自《明史?盧象昇傳》,有刪改)
【注】①嗣昌、起潛:人名,指楊嗣昌、高起潛。②腹:頸,脖子。
(1)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刃及鞍勿顧(顧念、考慮)
BJ展不得死所(遺憾)
C.次順義(編次)
D.巡撫王夢尹以擾驛回(使……聽到)
(2)下列句中的“之”與“象昇擊卻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下車引石
B.何陋之有
C.已而多細柳軍
D.益慕圣賢之道
(3)翻譯下列句子。
①決策議戰(zhàn),然事多為嗣昌、起潛撓。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4)文中的盧象昇具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請筒要概括。
第1頁共34頁
二、文言實詞(共1小題)
2.(2022?鎮(zhèn)江)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列各題。
節(jié)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負,及守一方,專以持重①中安邊為務,常日:“太平之將,但當撫循②訓
練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國之力以邀功名。”軍中日夜思戰(zhàn),忠嗣多遣諜人伺其間隙,見可勝,然后興師,
故出必有功.每互市,高估馬價,諸胡爭賣馬于唐,皆買之。由是胡馬少,唐兵益壯。與吐蕃戰(zhàn),皆大捷。
以部將哥舒翰為副使,李光弼為兵馬使。
上③欲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險固,非殺數(shù)萬人不能克,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俟其有釁④,
然后取之?!鄙弦獠豢臁④姸庸庾哉垖⒈∈び?,上命忠嗣助之。不得已奉詔,而不盡副⑤延光所欲,
延光怨之。李光弼曰:“大夫⑥雖迫于制⑦書,實奪其謀也。然此天子意也,彼無功,必歸罪于大夫?!敝宜?/p>
B:“忠嗣豈以數(shù)以人之命易一官乎!吾志決矣,子勿復言。"光弼曰:“向者恐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
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彼熠叧?。延光過期不克,言忠嗣沮⑥撓軍計。上怒,貶忠嗣漢陽太
守。
上以哥舒翰帥兵,攻石堡域,獲吐蕃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數(shù)萬,果如王忠嗣之言。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有改動)
【注釋】①持重;謹慎,穩(wěn)重。②撫循:安托慰問。③上:指唐玄宗。④釁:縫隙,間隙,破綻。⑤
副:相稱,符合。⑥大夫:中唐以前,稱將帥為大夫。⑦制:帝王的命令。⑧沮:阻止。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唐兵旗壯
②不如俟其有釁
③實守其謀也
④何者恐為大夫之累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
①諸胡爭賣馬于唐,皆買之。
②忠嗣豈以數(shù)萬人之命易一官乎!
(3)哪些事情表現(xiàn)了王忠嗣以“持重安邊”為首要任務?請簡要概括。
(4)本文多處使用對比或襯托的寫法來突出人物形象。請舉一例并加以說明。
三、文言斷句(共2小題)
3.(2022?宿遷)文言文閱讀。
王輿,合漉人。輿初為小校,從周本攻危全諷①。臨戰(zhàn),本視賊水柵②,部分諸將,指旁山頭一小
營,謂輿曰:“爾往為我取彼?!陛浳ㄎá?,而色不欲行。本日:“爾憚往耶?”輿曰:“公必不以輿為不武,
第2頁共34頁
請得此柵破之,舍而趨彼何為?”本大喜日:“爾亦知此為必爭之地耶?吾本自行,今為爾功,勞而遣之?!?/p>
輿乘輕舟,襲破其前鋒,遂排柵入,諸軍繼進,賊大潰。
與監(jiān)軍甄廷堅不相得,會廷堅被誣告有貳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堅。輿刺知之,密告廷堅,因為謀
日:“今獨可即日乘輕舟,歸闕待罪,毋與中使⑥遇?!蓖钥謶郑幌逓樗\,即從其計。至金陵,遇赦
得免。
輿少從軍攻潤州,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猶立死。輿扶歸營,臥百余
日復起耳至老不■亦無瘢痍⑦。攻潁州,倚營門,仗劍驅(qū)士卒登城。城上機石發(fā),中營門及鎧之半,皆糜
碎,而輿不傷,莫不異之。
(選自陸游《南唐書》,南京出版社,有刪節(jié))
[注]①周本、危全諷:均為人名。②柵:設置水寨時插在水中的木樁。③唯唯:應答聲。④烈祖:指
南唐皇帝李鼻(bidn)?⑤械:特指枷鎖、鐐一類的刑具。此處作動詞。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
痍(banyi):創(chuàng)傷后留下的瘢痕。
(1)給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文博拿不準,請你用“/”標出來。(限三處)
臥百余日復起耳至老不腿亦無瘢痍
(2)文中有三個詞語,文棟不理解,請你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只寫出詞義)
方法指引文中語句字詞解釋
【借助工具書】《古代漢語詞典》憚:l.ddn①畏難,爾憚往耶憚:A____
害怕。②敬,敬畏。③通“瘴”,勞苦。2.da④驚懼。
【課內(nèi)遷移】“莫不異之”中的“異”,根據(jù)《桃花單排柵入遂:B____
源記》中“漁人甚異之”的“異”,可理解為“對……
感到驚異”的意思。
【成語推斷】“舍而趨彼何為"中的“趨”,可以根不暇為他暇:C____
據(jù)成語“趨之若鷲”中的“趨”推斷為“奔向,奔赴”謀
的意思。
(3)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文雅覺得不大好懂,請你翻譯。
輿少從軍攻潤州,為巨弩所射,中右耳。
(4)文棟認為文中王輿個性鮮明,請你結(jié)合選文簡析其形象特征。
4.(2022?揚州)文言文閱讀。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樂①中,父亮為金山衛(wèi)百戶。祥年十四,被倭掠。國王知為中國人,召侍
左右,改名元貴。遂仕其國,有妻子,然心未嘗一日忘中國也。屢颯王入貢。宣德②中,與使臣偕來。上
第3頁共34頁
疏言:“臣夙遭俘掠,抱釁痛心,流離困頓,艱苦萬狀。今獲生還中國,夫豈由人。伏乞賜歸侍養(yǎng),不勝
至愿?!碧熳臃綉讶徇h人,不從其請,但許給驛暫歸,仍還本國。
祥抵家,獨其母在,不能識,曰:“果吾兒,則耳陽有赤痣?!彬炛?,抱持痛哭。木幾別去至日本肩
以帝意"國王允之,仍令入貢。祥乃復申前請,詔許襲職歸養(yǎng)。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華夷之限,竟得遂
其初志,聞者號之。
(選自《明史?孝義》)
[注]①永樂,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號。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父亮為金山衛(wèi)百戶
②屢以王入貢
③則耳陽有赤痣
④聞者異之
(2)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未幾別去至日本啟以帝意
(3)翻譯句子。
遂仕其國,有妻子,然心未嘗一日忘中國也。
(4)作者肯定了麹祥的哪些品質(zhì)?
四、文言翻譯(共3小題)
5.(2022?徐州)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問題。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①亦無恙邪?民亦無恙邪?王亦無恙邪?”
使者不說,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
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邪?”
乃進而問之日:“齊有處士曰鐘離子,無恙邪?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
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yǎng)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
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邪?徹②其環(huán)琪③至老不嫁以
養(yǎng)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業(yè),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
(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四》)
[注]①歲:收成。②徹:除,摘下。③環(huán)琪(tian):古代垂掛在冠冕兩側(cè)的玉質(zhì)飾物。
(1)用斜線“/”給下面句子斷句。(限兩處)
徹其環(huán)琪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
(2)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第4頁共34頁
A.①節(jié)未發(fā)②無從致書以觀
B.①使者不說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C.①臣奉使使威后②使內(nèi)外異法也
D.①何以下齊國②陳涉乃立為手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語的解釋。
①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君生賤而后尊貴者乎?
②不然,草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
(4)下列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
A.趙威后先問齊國的收成如何,老百姓情況如何,最后才問到齊王是否無恙。這充分顯示了趙威后
作為一位政治家的民本思想。
B.從趙威后對齊國使者的批評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她的重用賢人、賞罰分明的政治文化見解。
C.全文圍繞一個“民”字,以趙威后對齊國使者的問話一貫到底,卻問而不答,問而無答,問而不
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勢。
D.鐘離子、葉陽子和嬰兒子這三位賢士孝女是幫助齊國治理的有德之人,卻沒有得到重用。趙威后
以“無恙邪(乎)”發(fā)問,弦外之音是對齊王的指責。
6.(2022?蘇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留園記
出閶門外三里而近,有劉氏寒碧莊焉,而問寒碧莊無知者,問有劉園乎,則皆曰有。蓋電園也,在嘉
慶初為劉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園而日劉園也。咸豐中余往游焉,其泉石之勝、花木之美、亭榭之
幽深,誠足為吳中名園之年。及庚申、辛酉間,大亂游至①,吳下名園半為墟莽。而所謂劉園者則堪然獨
存。同治中,羊種不治,至光緒二年,為比陵②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樹羊
而佳卉茁,奇石顯而清流通,涼臺^館,風亭月榭,高高下下,年尊相屬。春秋佳日,方伯與賓容順啄其
中,而都人士女亦或持裳連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閶門者又無不曰劉園劉園云。方伯求余文為之記。余曰:
“仍其舊名乎,抑肇錫③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則名之易而稱之難也。
吾不如從其所稱而稱之。人曰劉園,吾則日留園,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陛名而為吾之新名?!庇鄧@
日:美矣哉斯名乎,稱其實矣!夫大亂之后、醫(yī)攀之余,高臺傾而曲池平,不知凡幾,而此園乃幸而無恙,
豈非造物者留此名園以待賢者乎?吾知留園之名常留于天地間矣!
(選自《中華百年經(jīng)典散文》,作者清代俞施,有刪節(jié))
【注】①海(jidn)至:相繼而至。②毗(pi)陵:今江蘇常州市。③肇:開始;錫:通“賜二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第5頁共34頁
A.蓋號園也/斯逑陋室(《陋室銘》)
B.誠足為吳下名園之役/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
C.嘉樹羊而佳卉茁/清笨峻茂(《三峽》)
D.即以其改名而為吾之新名/公問其跳《曹劌論戰(zhàn)》)
(2)下面括號內(nèi)對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芳科不治(污濁)
B.申迪相屬(曲折連綿)
C.方伯與賓客隨啄其中(飲酒賦詩)
D.為贊之余(戰(zhàn)火焚毀破壞)
(3)把文中的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故即以其姓姓其園而日劉園也。
②而此園乃幸而無恙,豈非造物者留此名園以待賢者乎!
(4)文中哪句話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留園的景致之美?
(5)如果你陪同外地的親戚去留園游玩,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向他們介紹
留園。
7.(2022?連云港)“曠達豪放蘇東坡”專題學習活動,老師選擇了蘇軾的三篇作品進行專題閱讀,
請完成問題。
【甲】
和董傳留別
粗縉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尸,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
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未明,水中藻、中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
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游》)
【丙】臣自潁移揚,過濠、壽、楚、泗等州,所至麻麥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不入村落。訪問父老,
皆有憂色,云:“豐年不如兇年。天災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jié)口,猶可以生。若豐年舉催積欠,胥徒在
門,枷棒在身,則人戶求死不得?!毖杂櫆I下,臣亦不覺流涉。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聞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蔽舫2恍牌溲砸越裼^之殆有甚者。水旱殺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
第6頁共34頁
乃甚于水旱?臣竊摩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
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節(jié)選自《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版)
(1)下列對甲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蘇軾自夸身上雖穿著粗衣劣布,但因為飽讀詩書而氣質(zhì)高雅。
B.頷聯(lián)“踏槐花”源自“槐花黃,舉子忙”俗語,指學子忙于春游活動。
C.頸聯(lián)寫董傳身處失意和困窘,意志消沉,不再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D.尾聯(lián)意為相信董傳定能金榜題名,春風得意,表達了對董傳的期許和祝愿。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①月色入廣
②本入村落
③臣亦不覺流涉
④臣竊度之
(3)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觀之殆有甚者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芳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天災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jié)口,猶可以生。
(5)“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廣為傳誦,請你談談“氣”和“詩書”的關(guān)系。
(6)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請你結(jié)合
乙、丙兩文寫出對“樂天派”和“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的理解。
五、人物傳記(共2小題)
8.(2022?常州)閱讀兩則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藁衣
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碰,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
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罩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p>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
第7頁共34頁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綺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
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①,書蠹詩魔②,勞碌半生,皆成夢幻。
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shù)帙③,缺硯一方而已。
布衣蔬甚,常至斷炊?;厥锥昵?,真如隔世。
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發(fā)婆娑,猶視息人世⑤??忠坏┝飨瘸盯?,
與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陶淵明、徐渭等,皆自作墓銘,余亦故粵為之。甫構(gòu)思,覺人與文俱不佳,輟筆
者再。雖然,盡言吾之癖錯,則亦可傳也已。
(節(jié)選自張岱《自為墓志銘》)
[注釋]①茶淫橘虐:指喜愛品茶和下象棋。②書蠹詩魔:迷戀書籍和詩歌。③帙:本,冊。④甲申:
本文中指1644年,明朝在這一年滅亡。⑤視息人世:茍活于人世。⑥溢先朝露:生命比朝露還短暫,即
過早死亡。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人鳥聲俱繼:
②厚得更有此人:
③布衣疏食:
④余亦旗攀為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
①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②盡言吾之癖錯,則亦可傳也。
(3)《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懷舊散文,表面上雖沒有說孤獨,但卻處處讓人感覺到作者的孤獨。請聯(lián)
系同樣寫于明朝滅亡后的乙文加以分析。
(4)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痕”“一芥,,“兩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取得了以少勝多、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B.“見余大喜”一句表面上寫金陵人高興,實際上也寫出了張岱本人的興奮心情。
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寫出了張岱貪飲,包含趣味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悅。
D.《自為墓志銘》選段主要表達了悼己傷懷、世事消亡、感念故國的哀傷之情。
9.(2022?南通)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題目。
李少翁傳(節(jié)選)
李少翁者,名蔚,字德春,豫章人。翁家世受醫(yī),精脈法。翁乃沉默長者,入門無流視,未嘗預問病
者病,第令伸臂出示,手指一著腕上,形神忽往①。久之,指離于腕,徐以一二語病者隱結(jié)②,少焉投藥,
第8頁共34頁
猶掇③之耳。余嘗謂翁診脈甚苦,而投藥甚快。
余始不甚識翁,會余弟婦病風眩,狀類尸蹶④,舉家喧言“瞑矣”!翁至,視其脈:“治也!”進一匙而
蘇。期以逾月,法當病如前,再進一匙,乃愈。余始奇其言,神其術(shù)。后余數(shù)患奇疾,法當死,翁數(shù)起之。
已而,友得綿疾,翁起如之,以是益神翁醫(yī)。
于是,人爭家之,念緩急可立應。翁赴人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門,不以家累為解,不以風雨寒
暑為辭。會歲兩大禊⑤,翁煮藥如池,積片成丘。翁所醫(yī)者莫知其名,安問精⑥?
翁性不忤物⑦,不以人所不能而愧人,不以人所不知而傲人。翁足跡半朱門,不傳言,對主人未嘗暴
僮仆之過。所游病者家,酒法食單,豐約優(yōu)劣之數(shù),不掛齒牙。其為長者如此。
翁為人診脈,思慮與病者相通。與人處,不相疑。余以知李翁,幾乎道者也,非醫(yī)者也。
(選自《鐘惺散文選集》,有刪改)
【注】①形神忽往:全身心迅速投入到診斷病情上。②隱結(jié):隱伏的病根。③掇(duo):拾取。④尸
蹶:一種病癥,類似休克。⑤裱(jin):瘟疫。⑥精(xti):糧食。這里指報酬。⑦忤物:沖撞人。
(1)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
余嘗謂翁診脈甚苦
(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期以逾月
②余藜患奇疾
③會歲兩大裱
④匆,可精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余始奇其言,神其術(shù)。
(4)文中有多件事能體現(xiàn)李少翁醫(yī)術(shù)高明,請概括其中的兩件事。
(5)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李少翁作為醫(yī)者的“仁心”。
六、議論說理(共1小題)
10.(2022?淮安)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問題。
[甲]
《傅子》①曰:“言出于口,結(jié)②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惫蕿槌疾恍挪蛔阋?/p>
奉君;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忠其君,則君臣之道事睦;子以信孝其父,則父子之情更隆。夫仁
者不妄為,知③者不妄動。擇是④而為之,計⑤義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⑥也,身沒而名足稱也。雖有仁智,
必以誠信為本。蓋以誠信為本者,謂之君子;以詐偽為本者,謂之小人。君子雖殞⑦,善名不減;小人雖
第9頁共34頁
貴,惡名不除。
(節(jié)選自《臣軌?誠信章》)
[注釋]①《傅子》:西晉傅玄所著政論著作。②結(jié):牢記。③知:同“智、④是:正確。⑤計;考慮,
謀劃。⑥恃:依賴。⑦殞:死。
[乙]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寺,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p>
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陳太丘與友期行》)
(1)請用“/”標出下面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標一處)
此君子之信也
(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①守以不移
②則君臣之道至睦
③太丘舍去
④元方入門不廖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蓋以誠信為本者,渭之君子。
②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4)請根據(jù)[甲]文內(nèi)容理解其論述層次,將下面的圖表補充完整。
念樣“以財為本”—>10
“以誠信為本“2嬴事業(yè)成功千古甯名|
①_______
②_______
(5)[乙]文中“友人”的言行,可以證明[甲]文中“以誠信為本”的觀點。請談談你的理解。
七、山水游記(共1小題)
第10頁共34頁
11.(2022?泰州)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問題。
【甲】萬歷辛丑年,父叔輩張燈龍山。沿山襲谷,枝頭樹杪①無不燈者,自城隍廟門至蓬萊崗上下,
亦無不燈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山無不燈,燈無不席,席無不人,人無不歌唱鼓吹。男女看
燈者,一入廟門,頭不得顧,踵不得旋,只可隨勢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聽之而己。父叔輩臺于大
松樹下,亦席,亦聲歌,每夜鼓吹笙簧與宴歌弦管,沉沉昧旦②。
【注】①樹杪(mido):樹梢。②沉沉昧旦:不知不覺中天已經(jīng)亮了。
(選自張岱《陶庵夢憶?龍山放燈》,有刪減)
【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1)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
A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山下望如星河倒注
②頭不得顧
③其岸勢犬牙拳耳
④乃記之而去
B下列各句與例句中“于”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父叔輩臺于大松樹下
A.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十二章》)
B.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岳陽樓記》)
C.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鄒忌諷齊王納諫》)
D.所欲有甚于生者(《魚我所欲也》)
(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
父叔輩張燈龍山
(3)翻譯下列句子。
①自城隍廟門至蓬萊崗上下,亦無不燈者。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4)【甲】文描繪龍山放燈的盛況,【乙】文描寫小石潭環(huán)境的清冷,請結(jié)合下面的文言小貼士,說
說【甲】【乙】兩文各自寄寓的情感。
【文言小貼士】張岱在《陶庵夢憶?序》中說:“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p>
第11頁共34頁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
1.(2022?無錫)閱讀回答問題。
盧象昇,宜興人。象昇雖文士,善射,嫻將略。崇禎六年,賊流入畿輔,據(jù)西山,象昇擊卻之。
象昇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斗,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zhàn)。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昇額,象昇提
刀戰(zhàn)益疾。賊駭走,相戒曰:‘'盧廉使遇即死,不可犯?!?/p>
十年九月,清兵駐于牛蘭。上賜象昇尚方劍,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師及郊。當是時,
嗣昌、起潛①主和議。象昇聞之,頓足嘆日:“予受國恩,偎不得死所,有如萬分一不幸,寧捐軀斷腹②耳?!?/p>
決策議戰(zhàn),然事多為嗣昌、起潛撓。疏請分兵,則議宣、大、山西三帥屬象昇,關(guān)、寧諸路屬起潛。象昇
名督天下兵,實不及二萬,次順義。
象昇將中軍,大威帥左,國柱帥右,遂戰(zhàn)。旦日,騎數(shù)萬環(huán)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戰(zhàn),呼聲動天,
自辰迄未,炮盡矢窮。奮身斗,后騎皆進,手擊殺數(shù)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一軍盡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財,募滇軍隨象昇討賊。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撫王夢尹以擾驛聞。象
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節(jié)選自《明史?盧象昇傳》,有刪改)
【注】①嗣昌、起潛:人名,指楊嗣昌、高起潛。②腹:頸,脖子。
(1)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C
A.刃及鞍勿顧(顧念、考慮)
BJ展不得死所(遺憾)
C.次順義(編次)
D.巡撫王夢尹以擾驛回(使……聽到)
(2)下列句中的“之”與“象昇擊卻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A.下車引石
B.何陋之有
C.已而多細柳軍
D.益慕圣賢之道
(3)翻譯下列句子。
①決策議戰(zhàn),然事多為嗣昌、起潛撓。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4)文中的盧象昇具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請筒要概括。
第12頁共34頁
【解答】(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
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
ABD.正確;
C.有誤,“次順義”的意思是:軍隊駐扎在順義。次:駐扎。不是“編次”。
故選:Co
(2)本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跋髸N擊卻之”中的“之”,代詞,他,他們。
A.代詞,他;
B.賓語前置標志,不譯;
C.動詞,到,往;
D.助詞,的。
故選:A,
(3)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
合。
①中重點詞語有:為,被;撓,阻撓。句意為:(盧象昇)定出計策討論作戰(zhàn)方案,然而事情再三被
楊嗣昌、高起潛阻撓。
②中重點詞語有:由是,因此;惜,惋惜。句意為:老百姓因此為侯弘文的(遭遇)感到遺憾而贊嘆
盧象昇的(義舉)。
(4)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結(jié)合人物的言行舉止和事件分析概括作答。
從第一段“象昇雖文士,善射,嫻將略”可以看出,盧象昇是一個文武雙全,善于謀略之人;從“象昇每
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斗,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zhàn)”可以看出盧象昇是一個身先士卒,作戰(zhàn)英勇之人;
從第二段“予受國恩,恨不得死所,有如萬分一不幸,寧捐軀斷腹耳和第三段“象昇麾兵疾戰(zhàn),呼聲動天,
自辰迄未,炮盡矢窮。奮身斗,后騎皆進,手擊殺數(shù)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可以看出盧象昇是一個
不怕犧牲,舍身愛國之人;從第四段敘寫盧象昇上書想要救奇士侯弘文,可以看出,盧象昇是一個不畏權(quán)
貴,正直重義之人;據(jù)此可概括作答。
答案:
(1)C
(2)A
(3)①(盧象昇)定出計策討論作戰(zhàn)方案,然而事情再三被楊嗣昌、高起潛阻撓。
②老百姓因此為侯弘文的(遭遇)感到遺憾而贊嘆盧象昇的(義舉)。
(4)先士卒,作戰(zhàn)英勇;怕犧牲,舍身愛國;不畏權(quán)貴,正直重義。
二、文言實詞(共1小題)
第13頁共34頁
2.(2022?鎮(zhèn)江)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列各題。
節(jié)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負,及守一方,專以持重①中安邊為務,常日:“太平之將,但當撫循②訓
練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國之力以邀功名?!避娭腥找顾紤?zhàn),忠嗣多遣諜人伺其間隙,見可勝,然后興師,
故出必有功。每互市,高估馬價,諸胡爭賣馬于唐,皆買之。由是胡馬少,唐兵益壯。與吐蕃戰(zhàn),皆大捷。
以部將哥舒翰為副使,李光弼為兵馬使。
上③欲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險固,非殺數(shù)萬人不能克,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俟其有釁④,
然后取之?!鄙弦獠豢?。將軍董延光自請將兵取石堡域,上命忠嗣助之。不得已奉詔,而不盡副⑤延光所欲,
延光怨之。李光弼曰:“大夫?雖迫于制⑦書,實奪其謀也。然此天子意也,彼無功,必歸罪于大夫?!敝宜?/p>
曰:“忠嗣豈以數(shù)萬人之命易一官乎!吾志決矣,子勿復言。"光弼曰:“向者恐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
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彼熠叧?。延光過期不克,言忠嗣沮?撓軍計。上怒,貶忠嗣漢陽太
守。
上以哥舒翰帥兵,攻石堡域,獲吐蕃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數(shù)萬,果如王忠嗣之言。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有改動)
【注釋】①持重;謹慎,穩(wěn)重。②撫循:安托慰問。③上:指唐玄宗。④釁:縫隙,間隙,破綻。⑤
副:相稱,符合。⑥大夫:中唐以前,稱將帥為大夫。⑦制:帝王的命令。⑧沮:阻止。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唐兵至壯更加
②不如俟其有釁等候,等待
③實李其謀也改變
④何者恐為大夫之累從前,往昔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
①諸胡爭賣馬于唐,皆買之。
②忠嗣豈以數(shù)萬人之命易一官乎!
(3)哪些事情表現(xiàn)了王忠嗣以“持重安邊”為首要任務?請簡要概括。
(4)本文多處使用對比或襯托的寫法來突出人物形象。請舉一例并加以說明。
【解答】(1)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
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①句意:唐朝的軍隊更加強壯。益:更加;
②句意:不如等有機可乘時。俟:等候,等待;
③句意:實際上改變了他的決策。奪:改變;
第14頁共34頁
④句意:以前我是恐怕因你而受到連累。向:從前,往昔。
(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
合。
①中重點詞語有:于,給;皆都。句意為:這各地胡人都爭著把馬賣給唐軍,唐軍把馬全都買下。
②中重點詞語有:豈,怎么;以,用。句意為:我怎么能夠用幾萬人的生命來換取我一個人的官位呢。
(3)本題考查對文章的內(nèi)容的概括。結(jié)合“石堡險固,非殺數(shù)萬人不能克,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俟
其有釁,然后取之”可以概括出:伺機興師,出必有功;結(jié)合“軍中日夜思戰(zhàn),忠嗣多遣諜人伺其間隙,
見可勝,然后興師,故出必有功。每互市,高估馬價,諸胡爭賣馬于唐,皆買之。由是胡馬少,唐兵益壯。
與吐蕃戰(zhàn),皆大捷”可以概括出:高價買馬,唐兵益壯;結(jié)合“將軍董延光自請將兵取石堡域,上命忠嗣
助之。不得已奉詔,而不盡副延光所欲,延光怨”可以概括出:反對攻打吐蕃,認為得不償失。
(4)本題考查對比的作用。解答此題,在文中找出對比的地方,分析即可。示例:王忠嗣反對攻打
石堡城與董延光主動請求率兵攻打形成對比,體現(xiàn)出王忠嗣對士兵生命的關(guān)愛。示例:哥舒翰率兵攻打的
結(jié)果,襯托王忠嗣預估攻打石堡城會損失巨大、得不償失的正確,突出王忠嗣高瞻遠矚,料敵如神。示例:
李光強對王忠嗣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側(cè)面襯托王忠嗣始終不愿用數(shù)萬人的生命來保全官職,突出王忠嗣的正直善
良。
答案:
(1)①更加;②等候,等待;③改變;④從前,往昔。
(2)①各地(或“許多”)胡人都爭著把馬賣給唐軍(或“唐朝”“唐人”),唐軍(或“唐朝”“唐人”)
把馬全都買下。
②我怎么能夠用幾萬人的生命來換取我一個人的官位呢!
(3)伺機興師,出必有功;高價買馬,唐兵益壯;反對攻打吐蕃,認為得不償失。
(4)示例一:軍中士卒為了功名,求戰(zhàn)心切與王忠嗣派人反復偵察、見機出兵形成對比,突出王忠
嗣的謹慎穩(wěn)重。
三、文言斷句(共2小題)
3.(2022?宿遷)文言文閱讀。
王輿,合觀人。輿初為小校,從周本攻危全諷①。臨戰(zhàn),本視賊水柵②,部分諸將,指旁山頭一小
營,謂輿曰:“爾往為我取彼?!陛浳ㄎá?,而色不欲行。本曰:“爾憚往耶?”輿曰:“公必不以輿為不武,
請得此柵破之,舍而趨彼何為?”本大喜曰:”爾亦知此為必爭之地耶?吾本自行,今為爾功,勞而遣之?!?/p>
輿乘輕舟,襲破其前鋒,承排柵入,諸軍繼進,賊大潰。
與監(jiān)軍甄廷堅不相得,會廷堅被誣告有貳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堅。輿刺知之,密告廷堅,因為謀
日:“今獨可即日乘輕舟,歸闕待罪,毋與中使?遇。"廷堅恐懼,不暇為他謀,即從其計。至金陵,遇赦
第15頁共34頁
得免。
輿少從軍攻潤州,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猶立死。輿扶歸營,臥百余
日復起耳至老不瞋亦無瘢痍久攻潁州,倚營門,仗劍驅(qū)士卒登城。城上機石發(fā),中營門及鎧之半,皆糜
碎,而輿不傷,莫不異之。
(選自陸游《南唐書》,南京出版社,有刪節(jié))
[注]①周本、危全諷:均為人名。②柵:設置水寨時插在水中的木樁。③唯唯:應答聲。④烈祖:指
南唐皇帝李鼻(bidn)。⑤械:特指枷鎖、鐐一類的刑具。此處作動詞。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
痍(banyi):創(chuàng)傷后留下的瘢痕。
(1)給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文博拿不準,請你用“/”標出來。(限三處)
臥百余日復起耳至老不日貴亦無瘢痍
(2)文中有三個詞語,文棟不理解,請你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只寫出詞義)
方法指引文中語句字詞解釋
【借助工具書】《古代漢語詞典》憚:1.ddn①畏難,爾憚往耶憚:A害怕
害怕。②敬,敬畏。③通“瘴”,勞苦。2.da④驚懼。
【課內(nèi)遷移】“莫不異之”中的“異”,根據(jù)《桃花承排柵入遂:B就,于是
源記》中“漁人甚異之”的“異”,可理解為“對……
感到驚異”的意思。
【成語推斷「'舍而趨彼何為"中的“趨。可以根不暇為他暇:C空閑,閑
據(jù)成語“趨之若鷲”中的“趨”推斷為“奔向,奔赴”謀暇
的意思。
(3)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文雅覺得不大好懂,請你翻譯。
輿少從軍攻潤州,為巨弩所射,中右耳。
(4)文棟認為文中王輿個性鮮明,請你結(jié)合選文簡析其形象特征。
【解答】(D本題考查句子停頓。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根據(jù)前后詞語之間
的語義聯(lián)系來劃分停頓。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后可以根據(jù)語感直接作答。這個句子的意思是:躺了一百多天,
又起來,耳朵到老了也不聾,也沒有留下瘢痕。故停頓應為:臥百11/復起/耳至老不陵/亦無瘢痍。
(2)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
句子的意思來判斷。
A句意為:你害怕前去嗎?憚:害怕。
B句意為:于是排除水柵進入敵營。遂:就,于是。
第16頁共34頁
c句意為:沒有閑暇制定其它謀略。暇:空閑,閑暇。
(3)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
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
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重點詞語:從軍,跟隨軍隊。中,射中。為……所,表被動。句意:王輿年少時跟隨軍隊攻打潤州,
被巨大的弓弩射傷,射中右邊耳朵。
(4)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根據(jù)“公必不以輿為不武,請得此柵破之,舍而趨彼何為”“輿乘
輕舟,襲破其前鋒,遂排柵入,諸軍繼址,賊大潰”的內(nèi)容可知,王輿發(fā)現(xiàn)水柵重要性,并乘舟襲破,可
見其勇武有謀略;根據(jù)“與監(jiān)軍甄廷堅不相得,會廷堅被誣告有貳志”“輿刺知之,密告廷堅,因為謀”“至
金陵,遇赦得免”的內(nèi)容可知,雖然王輿與甄廷堅不和,但是得知對方被誣陷,還是幫助出謀劃策,助其
脫罪,可見他明辨是非、胸懷寬廣.
答案:
(1)臥百日/復起/耳至老不瞄/亦無瘢痍。
(2)A害怕;B就,于是;C空閑,閑暇。
(3)王輿年少時跟隨軍隊攻打潤州,被巨大的弓弩射傷,射中右邊耳朵。
(4)勇武有謀略:王輿發(fā)現(xiàn)水柵重要性,并乘舟襲破。明辨是非、胸懷寬廣:王輿雖然與甄廷堅關(guān)
系不和,但依然堅信他的清白,并為他獻計脫險。
4.(2022?揚州)文言文閱讀。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樂①中,父亮為金山衛(wèi)百戶。祥年十四,被倭掠。國王知為中國人,召侍
左右,改名元貴。遂仕其國,有妻子,然心未嘗一日忘中國也。屢颯王入貢。宣德②中,與使臣偕來。上
疏言:“臣夙遭俘掠,抱釁痛心,流離困頓,艱苦萬狀。今獲生還中國,夫豈由人。伏乞賜歸侍養(yǎng),不勝
至愿?!碧熳臃綉讶徇h人,不從其請,但許給驛暫歸,仍還本國。
祥抵家,獨其母在,不能識,曰:“果吾兒,則耳陽有赤痣?!彬炛牛С滞纯?。未幾別去至日本啟
以帝意"國王允之,仍令入貢。祥乃復申前請,詔許襲職歸養(yǎng)。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華夷之限,竟得遂
其初志,聞者號之。
(選自《明史?孝義》)
[注]①永樂,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號。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父亮為金山衛(wèi)百戶是
②屢胡王入貢規(guī)勸
③則耳陽有赤痣指耳朵背面,耳后
第17頁共34頁
④聞者號之以……為異
(2)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未凡別去至日本啟以帝意
(3)翻譯句子。
遂仕其國,有妻子,然心未嘗一日忘中國也。
(4)作者肯定了麹祥的哪些品質(zhì)?
【解答】(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
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①句意為:他的父親麹亮是金山衛(wèi)的百戶長。為:是。
②句意為:屢次勸諫大王納貢。諷:規(guī)勸。
③句意為:耳朵的背面就有一顆紅色的痣。陰:指耳朵背面,耳后。
④句意為:聽說的人都覺得很奇異。異:以……為異。
(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
誦讀加以驗證。
這個句子的大意是:不久告辭離開,回到日本后,把明朝皇帝的旨意匯報給大王。據(jù)此斷句為:未幾
別去/至日本/啟以帝意。
(3)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
&口O
句中重點詞語有:遂,于是,就。嘗,曾經(jīng)。句意為:就在日本做官,有了妻子兒女,然而他的心里
一直牽掛著中國。
(4)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概括。根據(jù)“遂仕其國,有妻子,然心未嘗一日忘中國也”“母子相失二十
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北京酒店行業(yè)市場調(diào)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涂裝粉末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電器安裝維護修理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中國旅游度假村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環(huán)保局“十三五”規(guī)劃中期評估報告
- 2025年半導體封裝用引線框架行業(yè)市場調(diào)研報告
- 中小微企業(yè)調(diào)研報告-1
- 蕪湖橡膠助劑項目經(jīng)營分析報告
- 2025年電機轉(zhuǎn)子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臺式繁用表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模糊多屬性決策方法及其在物流服務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 2024年廣東省《輔警招聘考試必刷500題》考試題庫含答案
- 國家科技安全教學課件
- DB3301T 1088-2018 杭州龍井茶栽培技術(shù)規(guī)范
- 2010浙G22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 安徽省部分省示范中學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工程機械租賃服務方案及保障措施 (二)
- 國網(wǎng)基建安全管理課件
- 部編版初中語文7-9年級教材必背古詩詞、古文99篇詳細解析及欣賞
- DB36T 1393-2021 生產(chǎn)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通則
- 檔案三合一制度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