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教學理論及其主要流派_第1頁
第六章教學理論及其主要流派_第2頁
第六章教學理論及其主要流派_第3頁
第六章教學理論及其主要流派_第4頁
第六章教學理論及其主要流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教學理論及其主要流派1第1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本編詳細介紹教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教學的概念與流派、教學過程、教學模式、教學原則、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及其改革等。第2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大綱內容

(一)教學概述

1.教學的概念教學的定義;教學與教育、智育、上課的區(qū)別。

2.教學的意義

3.教學的主要任務(二)教學理論及其主要流派

1.教學理論概述教學理論的概念;教學理論與學習理論、課程理論的區(qū)別;教學理論形成和發(fā)展的脈絡。

2.當代主要教學理論流派行為主義教學理論;認知教學理論;情感教學理論。第3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要求學習者明確教學的概念、意義和主要任務,了解教學理論的概念及與學習理論、課程理論的區(qū)別,理清教學理論形成和發(fā)展的脈絡,認識和掌握當代主要教學理論流派。第4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jié)教學概述

[討論]教學不是指學生的活動,是教師的活動,教學指的是老師怎樣講課。這樣講對嗎?下面三位教師的教學,你認為哪一種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教學內容“水可以蒸發(fā)”。第一位教師告訴學生水加熱可以蒸發(fā),并要求學生記住水蒸發(fā)的原理;第二位教師給學生做了個實驗,讓學生看到水加熱后變成水蒸氣,然后讓學生記住水蒸發(fā)原理;第三位教師問學生水杯子里的水干了,是什么原因?學生議論紛紛,有的說被小動物喝了,于是教師引導他們證明是否被小動物喝了,學生在杯子旁放上許多沙子,看有無動物腳印,結果證明不是。另外一個學生提出是蒸發(fā)了,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證明是蒸發(fā),把水加熱....第5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教學的概念

(一)教學一詞的來源在我國,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現(xiàn)了“教”與“學”二字。把這兩個字連接為一體,成為“教學”,最早出現(xiàn)于《書·商書·兌命》,“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边@里的“教”與“學”實際上都是指教師的行為,是說教師的“教”與“學”是辯證的、對立統(tǒng)一的,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真正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教學”一詞,出現(xiàn)在宋朝歐陽修的文獻中。歐陽修在為胡瑗先生作墓表時曾這樣寫道:“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學,弟子來去常數百人,各以其經傳相傳授,其教學之法最備,行之數年,東南之士,莫不以仁義禮樂為學?!边@里“教學之法”中的“教學”與我們今天的涵義接近。第6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在西方,“教學”是由不同的英文詞表征的:teach、learn、instruct、teachandlearn。盡管在形式上并未像漢語那樣連接得那樣緊密,成為一個詞,但由于二者在意義上密不可分,所以在英文教育文獻中經常見到二者的合成形式。教育學者史密斯說:“教學這個詞自古以來就同學習結下不解之緣?!苯虒W的定義有多少種恐怕是很難說清楚,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教學的定義對我們科學地認識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啟示。近年來出版的許多教學論專著對教學這一概念作了探討。這些概念從不同角度,不同價值關注,甚至是不同指稱事實對教學概念作了見仁見智的闡述。當不同的觀點放在一起時,我們可能從不同觀點的碰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為進一步認識教學的概念提供認識階梯,導致我們對教學的內涵的更深入的認識。但可能也不總是這樣,眾多定義也給我們帶來了無所適從的尷尬和價值追隨的兩難。第7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教學的涵義

中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和出發(fā)點來探討教學概念,因此理解也不一致。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概念。(1)蘇聯(lián)教育家斯卡特金認為,“教學是一種傳授社會經驗的手段,通過教學傳授的是社會活動中各種關系的模式、圖式、總的原則和標準?!保?)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J.S.Bruner)認為,“教學是通過引導學習者對問題或知識體系循序漸進的學習來提高學習者正在學習中的理解、轉換和遷移能力?!保?)我國教育家王策三認為,“所謂教學,乃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tǒng)一活動;在這個統(tǒng)一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fā)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保?)我國教育家李秉德認為,“教學就是指教的人指導學的人進行學習活動。進一步說,指的是教和學相結合或相統(tǒng)一的活動。”

第8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在這些不同的認識也能找到一些共同點:第一,都強調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結合或統(tǒng)一;第二,都明確了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地位;第三,都指出了教學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促進功能。第9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現(xiàn)在我們認為,教學的定義中應該明確地或隱含地從兩個方面給以說明:教學應該怎樣;教學應該如何。因此,教學是一種尊重學生理性思維能力,尊重學生自由意志,把學生看作是獨立思考和行動的主體,在與教師的交往和對話中,發(fā)展個體的智慧潛能、陶冶個體道德性格,使每一個學生都達到自己最佳發(fā)展水平的活動。廣義的教學包括著人類在所有情況下教和學的共同活動,無論是有組織的還是無組織的人與人之間的傳授與學習的活動,都可稱之為教學。狹義的教學,它是專指在學校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組織的教和學的活動。教學是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的發(fā)展。教學是以課程內容為中介的師生雙方教和學的共同活動。其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并獲得身心各方面良好的發(fā)展。第10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教學涵義的特點1.教學是教與學的統(tǒng)一首先,教不同于學。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教主要是教師的行為,學主要是學生的行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教與學之間也存在差異。教主要是一種外化過程,學主要是一種內化過程。正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之間存在差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才有價值。其次,教與學互相依賴。教與學之間互為基礎、互為方向。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的教就意味著學生的學,學生的學也內含著教師的教,這是同一個過程。在教學情境中,不存在沒有教的學,也不存在沒有學的教。就是說如果“教”的行為未達成有效的“學”,那么這種“教”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第三,教學過程是師生間的交往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而且是人格平等的主體。教師與學生兩類主體之間的交往過程,構成了教學。學生有獨立的人格,獨特的精神世界,獨特的認知、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學生自愿地、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教學過程,對教學過程有選擇的權利。教師“聞道在先”,擔負著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促進者的職責??傊?,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復雜的多向的交往關系。第11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教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統(tǒng)一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一種觀點認為,教學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主要原因是教學涉及人、人的感情和人的價值觀念,而這些方面是科學鞭長莫及的。另一種觀點認為,教學應當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行為科學,可以將教學的諸種因素、變量分析出來,揭示變量間的關系和規(guī)律,以有效控制教學過程。其實,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一方面,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促進人的身心的充分發(fā)展。教學必須建立在對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必須遵循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構成了教學的科學基礎。另一方面,教學又是一種藝術化的存在。充滿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認知的、情感的和價值觀念的沖突??傊?,教學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僅靠科學還不能充分把握教學的本質的,教學還需要藝術的基礎。在教學中,當教師與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出來的時候,教學就成為科學與藝術的統(tǒng)一。第12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批判幾種錯誤的教學觀1.教學就是傳授知識:固然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傳授知識,但絕非是唯一任務,同時教學是包括教和學的雙邊活動,而傳授知識只反映了教的方面活動,卻未能反映學的活動。

2.教學就是上課:這種觀點是從教學的組織形式來給教學下定義的,但這也不完整。因為,教學除了以課堂教學為基本組織形式外,還有其他的組織形式。所以,教學也不能等同于上課。第13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教學與相關概念的關系(1)教學與教育

教學與教育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兩者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一方面,教育包括教學,教學是學校進行全面教育的一個基本途徑;另一方面,教學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他們的關系所示。教學與教育這兩個概念的關系,是一種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教育包括教學,教學只是學校進行教育的一個基本途徑。除教學外,學校還通過課外活動、生產勞動、社會活動等途徑向學生進行教育。教育教學第14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教學與智育

一方面,教學是智育的主要途徑,但卻不是惟一途徑,智育也需要課外活動等途徑才能全面實現(xiàn);另一方面,教學要完成智育任務,但智育卻不是教學的惟一任務,教學也要完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的任務。

作為教育途徑的教學智育的途徑第15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教學與自學教學還與學生在教學中的自學相緊密聯(lián)系。教學由教與兩方面組成,其中,學既包括學生在教師的直接教授下的學習,也包括學生為配合教師上課而進行的預習、獨立作業(yè)等自學活動,而教學的目的就是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能獨立自主地自學。但是教學與學生在教學之外獨立進行的自學有嚴格的區(qū)別,后者是學生獨立自主進行的學習,根本不同于教學中的預習、復習和作業(yè)。教學不包括這種學生自主進行的自學。第16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教學的意義1.

教學是嚴密組織起來的傳授系統(tǒng)知識、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學是一門專門組織起來進行傳授知識的活動。因而,通過教學能較簡捷地將人類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轉化為學生個人的精神財富,有力地促進他們的身心發(fā)展,使青少年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人類發(fā)展的一般水平,從而保證社會的延續(xù)和發(fā)展。第17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從教學的育人作用上看,教學是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途經。教學能夠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智育、德育、美育、體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的基本知識傳授給學生,促進他們在智、德、體、美、勞等方面按預期的要求發(fā)展。因而,教學成了學校對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徑。只有以教學為主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只有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提高教育質量,從而保證人才質量。建國以來,我國教育實踐的經驗和教訓,從正反兩方面證明: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主的辦學思想,教育質量就能提高;反之,教育質量就必然下降。3.從教學的日常工作看,教學是學校中心工作。學校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以教學為主,是指學校應將大部分時間用于教學;在內容上,以學習書本知識為主;在組織形式上,以課堂教學為主,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第18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教學的主要任務1.傳授和學習系統(tǒng)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稱“雙基”教學?;A知識:是指構成各門科學的基本事實及其相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統(tǒng)。技能:是指學生運用所掌握知識去完成某種實際任務的能力?;A技能:各門學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技巧:是指一種操作或動作的自動化。第19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我國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實施普通基礎知識和專業(yè)基礎知識教育,因此,學生在學校學習各門科學的基本知識是教學要完成的主要任務。這些基本知識要求反映人類知識的全部成果,包括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哲學各個領域,是完成學校德、智、體、美、勞必備的知識基礎,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和參加勞動并在勞動實踐中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知識的基礎。我國的學校教學工作必須要求學生在學習期間獲得必要的基本技能、技巧。這些技能技巧不應該僅僅理解為使學生獲得一些讀、寫、計算和操作實驗儀器等方面的技能技巧,也包括體育運動、審美活動和從事勞動實踐方面的技能和技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使學生獲得人際交往方面的技能和技巧,這里主要是指學生口頭語言和非語言交流方面的技能技巧,這是長期被忽視的一項任務。第20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非智力,培養(yǎng)能力,教會學生學習。

3.發(fā)展學生的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4.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發(fā)展審美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5。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第21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一個整體,是在統(tǒng)一的教學過程中完成的,這一點應特別注意。諸項任務之間有著互為前提和基礎,并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要求在教學工作中,要把各項任務落實到每一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去,全面考慮,統(tǒng)一計劃,不可以有所偏廢。只有這樣做,才可以說具有了正確的教學任務觀點。第22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jié)教學理論

一、教學理論的概念幾個代表性的標志二、教學理論與學習理論、課程理論的區(qū)別(一)與學習理論(二)與課程理論代表性標志第23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教學理論形成和發(fā)展的脈絡(一)古代的教學思想(1)中國古代的《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系統(tǒng)地論述教育教學思想的專著,它提出了比如“不凌節(jié)而施”、“教學相長”、“循序漸進”、“溫故知新”等教學思想。(2)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曾先后出現(xiàn)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昆體良等著名思想家和著作。第24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蘇格拉底強調完善人格的道德教育,并在講學中采用啟發(fā)性教學方法——“產婆術”;柏拉圖主要從構建他的所謂“理念世界”出發(fā),主張寓教于樂、重視思想訓練,并根據培養(yǎng)軍人和哲學家目的,提出較為完整的教學思想體系;亞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了兒童成長過程的年齡分期,主張體育、德育、智育的和諧教育思想;昆體良從自己的實踐經驗出發(fā),對古希臘以來的教育思想作了系統(tǒng)總結,在他的《論演說家的教育》(又稱《演說術原理》、《雄辯術原理》)一書中,主張對兒童進行早期訓練,教學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因材施教和量力而行,要勞逸結合和給學生以獎勵、反對體罰。第25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近現(xiàn)代教學論的發(fā)展

教學作為一個獨立研究領域,早在17世紀就確立起來,這要比課程領域的獨立早了整整300年。但是,教學研究科學化進程的長足發(fā)展還是在20世紀。第26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傳統(tǒng)教學論的形成17世紀的歐洲是理性時代,是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并推動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的時代,處于這樣一個時代的教育領域自然需要努力探求合乎規(guī)律的、有效的提高人們的科學知識、技能和能力的手段與方法,這就促成了理論化的、系統(tǒng)化的教學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再者,當時新興資產階級迅速發(fā)展壯大,對“自由、平等、博愛”的追求必然要求教育向一般民眾普及,而不再把教育視為少數人的特權。為了有效提高全體公民的知識和能力,就需要探討教育教學的手段和方法,這必然會促進教學論的發(fā)展。第27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夸美紐斯,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教學論的創(chuàng)立者。1632年,夸美紐斯用捷克語出版了《大教學論》一書,目的是闡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本書標志著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教學論的確立。在《大教學論》中,夸美紐斯提出了其教育目的論。他開宗明義:“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有三重屬性:第一,“理性的動物”;第二,“一切造物的主宰”;第三,“造物主的形象和愛物”??涿兰~斯由此引申出其教育目的:第一,“博學”:即人要“熟悉萬物”,能“喚出萬物的名字并推考世間的一切事物”。第二,“德行或恰當的道德”。即人要“具有管束萬物和自己的能力”。第三,“宗教或虔信”:即人要“使自己與萬物均歸于萬有之源的上帝”。為了達到這種教育目的,夸美紐斯確立起了其教學原理。后來,赫爾巴特把教學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提出了教學階段理論,被杜威稱為“傳統(tǒng)教學論”。第28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實用主義教學論

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約翰·杜威(1859---1952)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哲學家。他的教學論是建立在其實用主義或經驗自然主義哲學的基礎之上的。杜威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氣魄總結了西方自古希臘、古羅馬以來的教育遺產,創(chuàng)造性地確立了四個教育哲學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