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課標18個文言文虛詞解析課件_第1頁
廣東新課標18個文言文虛詞解析課件_第2頁
廣東新課標18個文言文虛詞解析課件_第3頁
廣東新課標18個文言文虛詞解析課件_第4頁
廣東新課標18個文言文虛詞解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新課標18個文言文虛詞解析幻燈片PPT本課件PPT僅供大家學習使用學習完請自行刪除,謝謝!本課件PPT僅供大家學習使用學習完請自行刪除,謝謝!本課件PPT僅供大家學習使用學習完請自行刪除,謝謝!本課件PPT僅供大家學習使用學習完請自行刪除,謝謝!廣東新課標18個文言文虛詞解析幻燈片PPT本課件PP積累古文語法常見實詞常見虛詞句式和用法積累古常見實詞常見虛詞句式和用法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文言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代詞。常見虛詞

一、熟悉《考試說明》中要求掌握的常見的文言虛詞。18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二、對這18個虛詞的基本用法應有所了解,并結(jié)合課文例句,比較它們意義和用法的異同。文言虛詞包括副詞、常見虛詞一、熟悉《考試虛詞1、分清虛實。文言虛詞大多是從實詞借用和虛化而來的,許多詞既可作虛詞用也可作實詞用。例如,“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虛詞“把”或“用”來解釋顯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據(jù)語境講成“率領”才符合當時諸侯之間的實情。虛詞1、分清虛實。2、辨明詞義和用法。虛詞大多是多義的,要根據(jù)它在句中的作用來確定它的詞義。例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前后兩個“乎”都相當于介詞“于”,但前一個應翻譯為“在”,后一個應翻譯為“比”。2、辨明詞義和用法。3、通曉古今。有的文言虛詞雖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來,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漢語里,但其意義和作用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據(jù),現(xiàn)在則用來表示結(jié)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兩個單詞,現(xiàn)在則是一個雙音詞。因此,只有通曉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釋古”。

3、通曉古今。虛詞的特點1、同一用法的虛詞,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文字形式來表示。(虛詞的一義多詞)例如,同一個范圍副詞“都”,在文言文中可寫作“皆、悉、舉、咸”等不同形式;同一個否定副詞“不”,可以用“否、弗、未、勿、無、亡、非、匪、靡、微”等來表示。虛詞的特點1、同一用法的虛詞,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文字形式來表2、多數(shù)虛詞,一個詞可以當現(xiàn)代漢語好幾個虛詞用。(虛詞的一詞多義)A、得復見將軍于此。在

B、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向C、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到D、青,出之于藍。從E、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與F、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對G、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于侍臣。給H、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比I、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被2、多數(shù)虛詞,一個詞可以當現(xiàn)代漢語好幾個虛詞用。(虛詞的一詞1、了解古今變化2、關注代詞3、辨明意義用法4、注意特殊情況1、了解古今變化2、關注代詞3、辨明意義用法4、注意特殊情況1、了解古今變化文言虛詞的古今變化情況大致有以下四種:(1)有的消失了。如: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夫”作為發(fā)語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了。

用作發(fā)語詞的“夫、蓋”,起停頓作用的“者”,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之”等。(2)少數(shù)沿用下來。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坝谑恰爆F(xiàn)在還用。1、了解古今變化文言虛詞的古今變化情況大致有以下四種:(1)(3)有的用法發(fā)生了變化。如“所以”在文言中表原因和憑借,現(xiàn)在則表結(jié)果;“也”在文言里作助詞,表陳述、判斷、停頓等語氣,現(xiàn)作副詞,表同樣、并且等意義。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耙病笔钦Z氣助詞,起舒緩語氣的作用,而現(xiàn)代漢語的“也”是表示重復的副詞。(4)有的已被別的詞所代替。如語氣助詞“矣”現(xiàn)在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嗎、呢”;“于”則分別被“在、向、對、到、同、比、被”等介詞代替。如:無能為也矣。助詞“矣”已被現(xiàn)代漢語中的語氣助詞“了”(“呢”、“啊”)所代替。(3)有的用法發(fā)生了變化。如“所以”在文言中表原因和憑借,2、關注代詞對于代詞以外的文言虛詞的詞性,特別是一些不典型的或很難區(qū)分的詞的詞性,如果不能分辨,不要糾纏,因為高考不考文言詞的詞性這類專門的語言學知識。當然,對于一些典型的比較容易辯識的并且與理解文句關系比較密切的虛詞的詞性,如能區(qū)分,對答題還是有幫助的,因為正確分辨詞性,有助于把握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代詞在虛詞中比較特殊,因為它畢竟有比較實在的意思,容易被選來命題。2、關注代詞對于代詞以外的文言虛詞的詞性,特2、關注代詞例下列各句中“之”字稱代內(nèi)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答案[]CA、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稱代前文的(廣軍)“解鞍”、“士皆縱馬臥“。B、避之數(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稱代前文的(李)“廣”。C、飲食與士共之稱代前文的“賞賜”。D、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稱代前文的李廣。稱代前文的“飲食”2、關注代詞例下列各句中“之”字稱代內(nèi)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3、辨明意義用法高考試題中往往是“意義和用法”并提,考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較多。

意義是指詞義,主要是指某個虛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什么詞。用法包含內(nèi)容較多,詞性、在句中表示的各種關系、詞語在句中擔當?shù)某煞?、詞類活用、“之”字取消主謂短語的獨立性、“之”字起湊足音節(jié)的作用、一些虛詞作為發(fā)語詞等等,均屬用法的范疇。在用法中,只考一般用法,不考特殊用法。3、辨明意義用法高考試題中往往是“意義和用法2004廣東卷文言虛詞題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于)魯定公問于顏回曰勾踐說于國人曰B(之)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則)善則善矣此則國人之罪也D(其)舜不窮其民力樊噲側(cè)其盾一撞【答案】C【解析】A中的都是介詞,可譯為“對”。B中的“之”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句子獨立的作用。C中前面的“則”是連詞,表示并列關系,后面的“則”是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D中的“其”都是代詞,指代前面的人物。2004廣東卷文言虛詞題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1、有些虛詞在句中只是用來代替標點符號?!胺蛭┥w故者,發(fā)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夫”作為發(fā)語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意義了。

——《文心雕龍·章句》劉勰2、有些虛詞在句中用來作兼詞。所謂兼詞,是指那些形式上是一個單音詞,而從內(nèi)容上看,卻兼有兩個詞的意義和作用的詞語。如:穆公訪諸蹇叔。(諸=之于)“諸”是“之”和“于”的合音。如: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焉=于此)4、注意特殊情況文言虛詞中的特殊情況主要指以下幾類:1、有些虛詞在句中只是用來代替標點符號。4、注意特殊情況文言4、注意特殊情況3、虛詞連用。如: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4、雙音單音。如: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焉”、“耳”、“矣”三個語氣詞連用,起到了加強語氣的作用,語氣的重點落在最后一個“矣”上?!耙驗椤笔莾蓚€詞,“因”解為“于是”,“為”解為“寫”。4、注意特殊情況3、虛詞連用。如: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5、古今用法和意義都有差別的虛詞?!耙颉爆F(xiàn)代漢語表因果關系的連詞,在先秦兩漢主要作表順承關系的連詞,相當于“于是、就”。如:相如因持璧卻立。作介詞,表示“憑借、趁著、通過”等如: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5、古今用法和意義都有差別的虛詞。復習方法(一)分類整理,同義歸納對同類虛詞進行分類整理:表程度的副詞表范圍的副詞表時間的副詞表肯定的副詞表否定的副詞表反詰的副詞表謙敬副詞用于句首和句末的語氣詞復習方法(一)分類整理,同義歸納常見虛詞歸類1、表程度的副詞:A、最、極、至、殊、尤B、益、彌、滋(茲)C、稍、頗2、表范圍的副詞:A、悉、皆、咸、盡、畢、并、具(俱)、舉、凡B、唯(惟)、但、特、徒、獨、直、弟(第)常見虛詞歸類1、表程度的副詞:3、表時間的副詞:A、既、已、嘗B、素、雅C、方、適D、將、且、行將、方且E、立、即、遂、亟F、亟、驟、數(shù)G、旋、尋H、終、卒、竟3、表時間的副詞:4、表肯定的副詞:A、表堅決肯定:“必、誠、信、固”等B、表委婉肯定:“殆、蓋”等5、表否定的副詞:A、不、弗、罔、靡、非B、毋、勿、莫C、未、未嘗4、表肯定的副詞:6、表反詰的副詞:豈、寧、詎jù、獨等7、謙敬副詞:A、請、敬、謹B、幸、惠、辱C、敢、竊、伏6、表反詰的副詞:豈、寧、詎jù、獨等8、常見介詞:于(於)、以、為、與9、常見連詞:而、以、則、雖、雖然、然、然而、然則10、常見語氣詞:A、者、也B、矣、耳、焉C、乎、邪(耶)、歟(與)D、哉E、其、夫11、常見兼詞:諸(之乎、之于)盍(何不)焉(于此)叵(不可)8、常見介詞:于(於)、以、為、與1.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余、予、朕例: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12、文言代詞①、人稱代詞1.第一人稱代詞12、文言代詞①、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例: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汝識之乎?

若毒之乎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注:在古代,第二人稱代詞常被某些名詞或短語所代替,如“子,夫子、陛下、足下、王、公、君、卿、先生”等。例:君何以知燕王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這些詞不能看作代詞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例:三歲貫女,莫我肯顧注3.第三人稱代詞其、之例:備南走,肅徑迎之

臣從其計,大王亦赦臣他(劉備)他的(藺相如的)“其”往往作定語,極少做主語;“之”主要用作賓語3.第三人稱代詞例:備南走,肅徑迎之他(劉備)他的(藺相如的此、斯、是、茲、之、彼、夫、其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有似于此微斯人,吾誰與歸非獨賢者有是心總此十思,宏茲九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土“之”很少當指示代詞用例:之子于歸“彼”有時也是人稱代詞例:彼與彼年相若也譯:他跟他年紀差不多②、指示代詞此、斯、是、茲、之、彼、夫、其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有似于此“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吾與徐公孰美豫州今欲何至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誰、孰、何、曷、胡、奚、焉、安、惡孰:哪一個,哪一樣孰與:與……比,哪一個……例: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曷,何:什么胡:什么,為什么③、疑問代詞且行千里,其誰不知誰、孰、何、曷、胡、奚、焉、安、惡孰:哪一或、莫不定代詞例句不定代詞釋義

或(表肯定)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有的人、有的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有時

莫(表否定)權以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沒有誰④、不定代詞或、莫不定代詞例句不定代詞釋義者、所特殊代詞例句特殊代詞釋義

者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的人雖欲言,無可進者……的事用葉者,取葉初張足時……的物今者,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代時間⑤、特殊代詞者、所特殊代詞例句特殊代詞釋義善始者實繁,克終者復習方法(二)分組比較,強化記憶

考綱規(guī)定的18個虛詞:而何乎乃其

若所為焉也以

因于與

則者之復習方法(二)分組比較,強化記憶而何乎乃其且2005廣東卷文言虛詞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與外氏家屬從田間奔入宛城

試與他蟲斗,蟲盡靡

B.

漏且盡,而求璧不可得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C.暉尋以病去,卒業(yè)于太學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D.我數(shù)聞璧而未嘗見,試請觀之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

詳解:A.都為介詞,“和”、“與”之意。B.分別是副詞,“將要”;連詞,“就”。C.都是連詞,“因為”。D.連詞,表轉(zhuǎn)折。2005廣東卷文言虛詞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命題規(guī)律【規(guī)律總結(jié)】1.句子選材:每個選項中,課內(nèi)課外各選一句。2.考查范圍:只考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18個文言虛詞。3.難度設置:考查虛詞的一般用法和主要用法。4.設題方法:比較兩句中同一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5.考查頻率:一般上一年考過虛詞下一年不考。

命題規(guī)律【規(guī)律總結(jié)】命題規(guī)律2004年:于、之、則、其2005年:與、且、以、而2006年:以、因、乃、為2007年:而、以、所、于2008年:與、因、以、于2009年:以、其、乃、之2010年:之、為、所、于2011年:其、以、之、且命題規(guī)律2004年:于、之、則常見文言虛詞十八個例析常見文言虛詞十八個例析辨明意義用法高考試題中往往是“意義和用法”并提,考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較多。

意義是指詞義,主要是指某個虛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什么詞。用法包含內(nèi)容較多,詞性、在句中表示的各種關系、詞語在句中擔當?shù)某煞?、詞類活用。如“之”字取消主謂短語的獨立性、“之”字起湊足音節(jié)的作用、一些虛詞作為發(fā)語詞等等,均屬用法的范疇。辨明意義用法高考試題中往往是“意義和用法”并1.連詞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而1.連詞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1)表并列,今譯為:而且、又。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譯文:螃蟹有六只腳又有兩只大鉗子,(但是)如果沒有蛇、蟮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2.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譯文:劍閣高峻崎嶇而且突兀不平,一個人守住關口,萬人也打不開。

1)表并列,今譯為:而且、又。3.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譯文:向北解救趙國,向西擊退秦國,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樣的功業(yè)。3.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2)表順承,今譯為:就、才、接著。4.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hú之祿(《陳情表》)譯文:因此我離開你接著寄食于長安,來尋求微薄的俸祿。

5.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譯文:放在地上,拔出劍接著砍碎了它。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譯文:人不是生下來就懂道理的,誰能夠沒有疑難問題呢?斛hú: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斗,后來改為五斗。2)表順承,今譯為:就、才、接著。7.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石鐘山記》。譯文:我正心驚想要回去,接著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

7.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石鐘山記》。3)表遞進,譯為:并且、而且。8.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師說》。譯文: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自己多次檢查反省。4)表轉(zhuǎn)折,今譯為:卻、但。9.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駥W》。譯文: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3)表遞進,譯為:并且、而且。10.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譯文: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

11.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sì乎(《祭十二郎文》)。譯文:確實,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會使他的兒子短命嗎?

嗣:sì1.接續(xù),繼承:2.子孫10.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12.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歸去來兮辭》。譯文:天天在園子里散步自成樂趣,盡管設有園門卻常常閉關。

13.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石鐘山記》。譯文:酈道元見到和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說得不詳細。12.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歸去來兮辭》。14.“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譯文:“大宦官魏忠賢作亂時,能不改變自己志節(jié)的官吏,中國這么大,能有幾人呢!

縉紳:縉,也寫作“搢”,插。紳,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帶子。士大夫或做官14.“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5)表假設,今譯為:如果、假使。15.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譯文:諸位如果有意,看我馬頭的指向(通俗說就是聽從我來指揮)就好了。

5)表假設,今譯為:如果、假使。16.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廉頗閵相如傳》。譯文:秦國用城池來求換和氏璧如果趙國不應許,理屈(的一方)在于趙國。

16.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廉頗閵相如傳》。6)表因果,今譯為:因而、所以。

17.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譯文:我也后悔自己跟隨他們出來,因而不能盡情享受那種游覽的樂趣。18.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zhàn)》)。譯文:劉表妒忌他的才能因而不能重用(他)。6)表因果,今譯為:因而、所以。19.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秳駥W》。譯文:美玉藏在山中因而使草木豐茂,明珠藏在淵中因而使崖岸不枯。

19.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秳駥W》。7)表修飾,今譯為:著、地。20.吾嘗【跂】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譯文:我曾經(jīng)踮著(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2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譯文:咚咚地敲起戰(zhàn)鼓(填:象聲詞,形容鼓聲),兵器刀鋒相交撞擊,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

之:音節(jié)助詞。7)表修飾,今譯為:著、地。23.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遙游》。譯文:它奮起地飛,那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云。24.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幽州臺歌》。譯文:想起天地的無窮無盡,我就感傷得獨自流下淚來。悠悠:無窮無盡的意思。愴然:悲痛傷感的樣子。23.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遙游》。8)表示目的關系。25.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譯文:(她們)久久地佇立著,遠遠地眺望,希望皇帝能寵幸她們。26.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譯文:登記官吏,人民的戶籍,封閉了(收藏財物的)府庫,以等待將軍(的到來)。

8)表示目的關系。9)表方位,今譯為:以。27.三代而下,有學而不問?!秵栒f》譯文:三代以后,有“學”卻沒有提問的。28.由孔子而來,至今百有余歲《孟子》譯文:從孔子以來到現(xiàn)在已有一百多年。9)表方位,今譯為:以。(2)代詞1)第二人稱,今譯為:你(們)、你(們)的。1.嫗每謂予曰:“某所,而母立于茲?!薄俄椉管幹尽贰Wg文:老太太常對我說:“某個地方,你母親站在這里?!?.業(yè)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譯文:“禍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爸爸回來,自然會跟你算帳!”

(2)代詞3.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勾踐滅吳》。譯文:哪有像我們這樣的國君,你們哪能不愿戰(zhàn)死在疆場上呢?

⊙蚤繅而緒,蚤織而縷《種樹郭橐駝傳》。譯文:早些煮你們的蠶抽你們的絲,早些織你們的布。“蚤”通“早”縷:lǚ1.線:千絲萬~。不絕如~。2.泛指線狀物。3.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勾踐滅吳》。2)近指代詞,今譯為:此、這樣。4.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犊兹笘|南飛》譯文:哪里想到(你會)說出這種話來!同是被逼迫,你這樣我也這樣。2)近指代詞,今譯為:此、這樣。3)用作動詞,譯為“如、好像、像”。

5.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察今》。(表:設立標記)

譯文:澭水突然暴漲,楚國人不知道,仍然照著設立標志在深夜中涉渡。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驚呼的聲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樣。循表夜涉——不知時異刻舟求劍——不知地異引嬰投江——不知人異察今3)用作動詞,譯為“如、好像、像”。察今▲▲白頭而新,傾蓋而故,何則?知與不知也《新序》。(傾蓋:途中相遇,停車交談,雙方車蓋往一起傾斜。形容一見如故或偶然的接觸)譯文:雙方相識已久,雖頭發(fā)都白了仍如剛認識的一樣,偶然結(jié)識的新朋友卻像友誼深厚的舊故交一樣。這是為什么呢?相知還是不相知。▲▲白頭而新,傾蓋而故,何則?知與不知也《新序》。4)語氣詞,用在句尾,今譯為:啊、吧。

6.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蹲髠鳌ば哪辍?若敖鬼餒: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餒:餓。若敖氏的鬼受餓了。比喻沒有后代,無人祭祀。)譯文:若敖氏以后沒有子孫供飯,鬼魂都要挨餓了

4)語氣詞,用在句尾,今譯為:啊、吧。5)通“耐”、“能”,今譯為:能夠、才能。7.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亦若此矣?!肚f子·逍遙游》譯文: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授給一個官職,品行可以適合一鄉(xiāng)人的心意,道德符合一個君主的心意,才能取信于一國的,他們看待自己,也象小雀這樣自視很高。5)通“耐”、“能”,今譯為:能夠、才能。(3)與“而”有關的復合虛詞。【而已】:罷了1.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譯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藝和學問各有專門的研究,如此罷了。2.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譯文;我一下子起飛,碰到榆樹、檀樹之類的樹木就停下來,有時如果飛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罷了。(3)與“而”有關的復合虛詞。3.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径蟆坎牛讲?。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3.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而況】:何況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譯文:現(xiàn)在把鐘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風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音,何況石頭呢?②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譯文:臣雖然愚笨,(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像陛下這樣)明智的人呢?【而況】:何況【既而】:不久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譯文:不久(后來)以“吳地民眾暴亂”事由向朝廷報告,查察誅殺了這五個人。

【既而】:不久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譯文:不久從井中打撈上來尸體,(那些人)才轉(zhuǎn)怒為悲,開始哭天搶地,傷心欲絕

。③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譯文:不久(后來)我把這情況告訴了公婆,公婆溺愛自己的兒子,管束不住他。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一)用作疑問代詞。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1.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為什么呢?尊重(你們)大國的威嚴以表示敬意啊。

何(一)用作疑問代詞。何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譯文:我曾經(jīng)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跟上面說的兩種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不同,為什么呢?3.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譯文:齊國人從沒有賄賂秦國,但最后還是在五國滅亡之后被消滅了,為什么呢?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4.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譯文:劉備現(xiàn)在想去什么地方。

5.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譯文:大王來的時候拿來什么。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C.將置陛下與皇太后于何地何為只若是行遣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6.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譯文:萬一你百年之后,長安君又憑什么在趙國自立?

7.閣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閣序》譯文:高閣中的滕王李元嬰如今在哪里呢?6.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8.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譯文: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么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9.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譯文:既然這樣,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10丞相祠堂何處尋?《蜀相》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二)用作疑問副詞。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11.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譯文: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鎧甲,向他面北朝拜稱臣呢?。ǘ┯米饕蓡柛痹~。12.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13.何敢助婦語《孔雀東南飛》。譯文:怎么敢?guī)湍阆眿D說話!12.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14.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譯文:到了割下頭發(fā)來對天發(fā)誓,抱頭痛哭,眼淚沾濕衣襟的可憐地步,怎么這樣的衰敗呢!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15.作計何不量《孔雀東南飛》。作計:決定、打算。譯文:你作這樣打算怎么不好好考慮!16.入門兩眼何悲涼《貧士嘆》

15.作計何不量《孔雀東南飛》?!铩铩铮ㄈ┳髡Z助詞,相當于“啊”。17.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譯文:劉蘭芝的車行在后面,車子發(fā)出隱隱甸甸的響聲

(四)何:通“呵”,喝問。

18.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譯文:忠心的官員、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三)作語助詞,相當于“啊”?!竞稳纭俊灸魏巍俊救艉巍浚涸趺崔k、怎么樣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譯文;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來恥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說他膽子太小),怎么樣?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視:比、比較)譯文:他們這種可恥的人格,卑賤的行為,比起這五個人的死來,輕重之別到底怎么樣呢?【何如】【奈何】【若何】:怎么辦、怎么樣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譯文:劉邦大驚,說:“對這件事怎么辦?"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譯文:為什么搜刮人民的財物一分一厘都不放過,揮霍時卻象泥沙一樣毫不珍惜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何以】:憑什么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譯文:不去做和沒有能力做到的這種情形有什么不一樣呢?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譯文: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憑什么能夠在此奏樂呢?【何以】:憑什么【無何】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不久)自:由來譯文:巡撫不忘記好處是從哪來的,不久縣官也憑才能卓越而聞名了??h官一高興,就免了成名的差役。

【無何】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何乃】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孔雀東南飛》)(怎么能)何乃太區(qū)區(qū)

區(qū)區(qū):見識小感君區(qū)區(qū)懷區(qū)區(qū):(誠摯)【何必】“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辈槐亍竞文恕堪⒛钢^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孔雀東南飛》)【何許】“大鐵椎,不知何許人?!焙翁?、什么地方【何其】“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怎么這樣【何許】“大鐵椎,不知何許人?!?/p>

3.【乎】(一)用作語氣助詞。1)表疑問語氣??勺g為“嗎”“呢”。1.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譯文:孩子冷嗎?想吃東西了么?

2.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罚┥w,通“盍”:何。譯文:你的技術怎么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3.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zhàn)》)安所歸即所歸安

3.【乎】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4.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鴻門宴》)

譯文: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大國呢?5.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譯文:我學習的是知識道理,又何必理會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6.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zhàn)》)譯文:然而在劉豫州敗仗后,怎么能頂?shù)米〈舜谓匐y呢?7.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鐘山記》譯文:事情如果不是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而是根據(jù)主觀臆想而判斷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你覺得)可行么?

6.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zhàn)》)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8.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ā肚f暴見孟子》)譯文:大王非常喜愛音樂的話,那么齊國大概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吧?(庶幾①大概②幾乎、差不多;③表可能或期望。④或許、也許)9.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譯文:圣人成為圣人,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10.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譯文:您每天的飲食該不會減少吧

11.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譯文:現(xiàn)在逃跑是死,發(fā)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好嗎?

12.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譯文:如果一定要說,請讓我談談實行王道統(tǒng)一中國的道理吧!10.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13.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應該啊,百姓認為我很吝嗇。是一個主謂倒裝句。14.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譯文;長劍啊,咱們回去吧!我們連車都沒有。

5)用在形容詞后,含有贊嘆意味。

15.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論語·泰伯》。譯文:“舜和禹真是崇高得很呀!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一點也不為自己!”

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16.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譯:向西望見夏口,向東望見武昌,這兒山水環(huán)繞,草木茂盛蒼翠??姡和ā翱潯?,繚繞,糾結(jié)。形容山與河流相互交錯。6)用在句中的停頓處。17.秦于是乎輸粟于晉《左傳·僖公十五年》。

16.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二)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1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于:在、在……中譯文;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19.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譯文:現(xiàn)在我即使死在這差事上,比起那些死去的鄉(xiāng)鄰已經(jīng)是要晚了(二)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20.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譯文: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21.吾嘗疑乎是。譯文:我曾經(jīng)懷疑過這話。2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論語》)23.亦無怪乎其私之也。譯文:難怪對于天下他們當作私有。20.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24.進乎技矣。(《庖丁解?!罚┖酰槐茸g文:(已經(jīng))比技術進了一層。25.以吾一日長乎爾。譯文:因為我比您們年齡大一點24.進乎技矣。(《庖丁解?!罚ㄈ┛勺髟~尾,譯為“……的樣子”“……地”。

26.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譯文: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jié)),寬寬綽綽地,對刀刃的運轉(zhuǎn)必然是有余地的??!27.浩浩乎如馮(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譯文:浩浩蕩蕩地像騰空駕風而行,不知道將要飛向何方;我們輕快地飄起啊,象脫離塵世,無牽無掛,飛升到仙境的神仙。(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乃(廼、迺)nai(《古代漢語常用字典》)①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漢書·翟義傳》:“今欲發(fā)之,一肯從我乎?”(發(fā):發(fā)兵。)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翁:父親。)②副詞。于是,這才。《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乃三顧亮于草廬之中。”柳宗元《三戒·黔之驢》:“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盡:吃盡。)③副詞。卻,竟然?!妒酚洝峭蹂▊鳌罚骸澳艘骝溡纭蹦?廼、迺)nai(《古代漢語常用字典》)④副詞,只,僅僅,僅?!秴问洗呵铩ちx賞》:“天下勝者眾而霸者乃五。”⑤副詞。是,就是。《史記·張儀傳》:“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雹拚Z氣詞,《尚書·大禹謨》:“乃武乃文?!雹摺灸藸枴咳绱??!度龂尽な駮蝿P傳》:“臣不意永昌風俗敦直乃爾?!?意:料想。永昌地名。敦直:淳樸。)今有熟語“何其相似乃爾”。④副詞,只,僅僅,僅?!秴问洗呵铩ちx賞》:“天下勝者眾而霸者

4.【乃】本義闡析:乃字和“汝”、“爾”、“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當?shù)诙朔Q代詞,屬于假借義。(一)用作副詞。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這才”“于是”“就”等。

1.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jié),我這才敢獻上和氏璧。

4.【乃】本義闡析:乃字和“汝”、“爾”、“若”、“而”等2.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zhàn)》)譯文:(曹操)就命令體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騎兵這才得以通過。3.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譯文:請(你)估計我回到了軍營,你這才進去(見項王)。4.斷其喉,盡其肉,乃去《黔之驢》。2.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zhàn)》)2)強調(diào)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譯文:問(他們)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譯文:現(xiàn)在士大夫們的智慧(竟然)反而趕不上他們。2)強調(diào)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譯文:知識淺薄的人,竟然用斧頭去敲擊(湖岸邊水下有空穴的石頭)去考證石鐘的來由。8.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趙國強而燕國弱,可您又被趙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F(xiàn)在您卻是從趙國逃跑去投靠燕國。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9.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譯文:項王就又帶領士兵往東而去,到了東城,只有28個騎士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10.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譯文:如果事情不成功,這便是天意了。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11.(侯)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譯文:侯嬴是東門的守門人。12.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沒有關系!這也是仁術,是因為看見了牛發(fā)抖的樣子卻沒有看見羊發(fā)抖的樣子啊

13.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队伟U山記》譯文:人們所說的華山洞,是因為它在華山南面來命名的。

11.(侯)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二)用作代詞。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14.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15.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譯文:給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意愿。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16.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想不出是為什么。(二)用作代詞。3)還可作連詞用,表銜接或轉(zhuǎn)折,解釋為“至于”“如果”等。

17.非獨政(聶政)能也,乃其姊亦烈也《史記·刺客列傳》。譯文:不單是聶政能這樣,至于他姐姐也是烈性女子【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澳恰?8.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滅吳》)譯文:現(xiàn)在您大王退守到會稽山之后,這才來尋求有謀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3)還可作連詞用,表銜接或轉(zhuǎn)折,解釋為“至于”“如果”等。19.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譯文:恐怕要責備你吧20.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剌là謬乎(《報任安書》)譯文:如今少卿卻教導我推薦賢能之士,難道不是和我的本意相違背嗎亦作“剌繆”:違背;悖謬。19.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乃爾】譯為“這樣”。21.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譯文:焦仲卿向母親拜了兩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長聲嘆息,自殺的打算就這樣決定了

【乃爾】譯為“這樣”。(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shù))”。

1.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我按照他的辦法去做,大王果然赦免了我的罪。

2.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譯文:現(xiàn)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

其(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其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shù))”。3.秦王恐其破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怕他撞破寶玉,4.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5.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zhàn)》)譯文:現(xiàn)在我魯肅投降曹操,曹操想必會把我送還鄉(xiāng)里,品評我的名位,還少不了(讓我做一個)低級的從事。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6.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我也后悔自己跟隨那些人出來,以致沒能盡享那出游的樂趣。

7.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觸龍說趙太后》)譯文:老臣認為太后為長安君考慮得太短淺了,所以認為你愛他不如愛燕后(深).

觸龍以趙后愛女賢于愛子,未旋踵而長安君出質(zhì)子貢以內(nèi)憂教田常,而齊不得伐魯6.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8.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9.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zhàn)》)如今曹操占領了荊州,并且擁有塊區(qū)域

10.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孔雀東南飛》)不嫁給這樣仁義的公子,那往后你打算怎么辦?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這”“這個”“這些”。

11.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12.今存其本不忍廢。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這”“這個”“這些”。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13.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例:2002年翻譯題①其李將軍之謂也!——(這)大概說的是李將軍吧?。ㄙe語前置)②其夫子之謂也!——(這)大概說的是夫子您吧!(賓語前置)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一定”“還是”。1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譯文:我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

(二)用作副詞。15.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ā稜T之武退秦師》)譯文:攻它又攻不下來,包圍它又沒有后續(xù)部隊,我們還是回去吧。16.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ā读婀賯餍颉罚┳g文:給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意愿。15.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ā稜T之武退秦師》)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17.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18.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譯文:大王非常喜愛音樂的話,那么齊國大概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吧?

其:大概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19.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20.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譯文:用盡了我的主觀努力卻不能達到,也可以無所悔恨了,難道誰還能譏笑我嗎?21.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三)用作連詞。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2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譯文: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呢,還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呢?23.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譯文:確實是這樣嗎?是夢嗎?還是傳說的不像它真實的樣子???

(三)用作連詞。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

24.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譯文:他們學業(yè)(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心思不像我那樣專注罷了。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25.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沛然:充盛貌;盛大貌。譯文: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烏云,嘩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長起來了。國君如果能這樣,又有誰能抵御他呢?

25.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四)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

26.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27.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譯文:我的佩飾如花團錦簇五彩繽紛,吐出令人心醉的清香。章:顯著(好聞)【何其】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多么(四)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一)用作連詞。1)遞進關系,而且,并且。

1.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2.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赤壁之戰(zhàn)》)3.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zhàn)》)且(一)用作連詞。且2)遞進關系,況且,再說。

4.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5.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zhàn)》)6.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7.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2)遞進關系,況且,再說。3)讓步關系,尚且,還。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ā而欓T宴》)

譯文:我死尚且不逃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辭呢?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3)讓步關系,尚且,還。4)并列關系:又,又……又……,一邊……,一邊……。

A.連接兩個形容詞:又……又……10.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11.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直:手腳硬朗4)并列關系:又,又……又……,一邊……,一邊……。B.連接兩個動詞:一邊……,一邊……。

1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鐘山記》)

又有像老人一樣,在山谷中一邊咳嗽一邊笑的。13.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B.連接兩個動詞:一邊……,一邊……。5)表選擇關系,譯為“還是,或者”。14.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戰(zhàn)國策·齊策》(二)用作副詞。1)表示動作行為即將出現(xiàn):將,將要。

15.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16.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17.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5)表選擇關系,譯為“還是,或者”。2)用于數(shù)詞前,表示接近某一個數(shù):將近、大約。18.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队薰粕健罚?)表示動作行為時間狀態(tài):暫且,姑且。19.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ā妒纠簟罚?0.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2)用于數(shù)詞前,表示接近某一個數(shù):將近、大約?!厩曳颉烤涫字~,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2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22.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23.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報任安書》)譯文:再說奴隸婢妾尚且懂得自殺,何況像我到了這樣不得已的地步!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且如】:就像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

【且如】:就像(一)動詞,像,好像。

1)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2.吾不忍其觳觫húsù,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我不忍心看它驚懼哆嗦的樣子,像這么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若(一)動詞,像,好像。若3.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見梁襄王》)4.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2)動詞,及,比得上。

5.“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薄多u忌諷齊王納諫》。3.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見梁襄王》)(二)用作代詞。1)表對稱,相當于“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6.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7.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8.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9.予我千金,吾生若《獄中雜記》。(二)用作代詞。2)表近指,相當于“這”“這樣”“如此”。

10.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譯文:以您這樣的作法滿足您這樣的欲望,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

2)表近指,相當于“這”“這樣”“如此”。(三)用作連詞。1)表假設,相當于“如果”“假設”等。

11.若據(jù)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zhàn)》)12.若備與彼協(xié)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jié)盟好。(《赤壁之戰(zhàn)》)13.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ā冻啾谥畱?zhàn)》)2)表選擇,相當于“或”“或者”。

14.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帶領一萬人或者一個郡投降的,封為萬戶侯

(三)用作連詞。3)連詞,至,至于。

15.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齊桓晉文之事》)

譯文: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長久維持生計的產(chǎn)業(yè),就會動搖一貫向善的思想。

4)表并列,譯為“和”、“與”。16.愿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仇《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3)連詞,至,至于?!救舴颉渴怯迷谝欢卧挼拈_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17.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1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游》)至于遵循宇宙萬物的規(guī)律,把握“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在無邊無際的境界中遨游的人

,他還仰賴什么呢!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若定】心中有數(shù),從容不迫。①指揮若定。(《赤壁之戰(zhàn)》)【若何】怎么樣。①以閑敝邑,若何?(《崤之戰(zhàn)》)【若干】約計之詞,相當于“幾許”、“多少”。①車后若干遞送夫?!救舳ā啃闹杏袛?shù),從容不迫。【所】(一)名詞,處所,地方。

1.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譯文:又暗中讓吳廣到戍卒們停留的處所旁的祠堂中

2.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譯文:這莫非是指給捉蟋蟀的地方嗎

3.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所】(二)助詞1)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4.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促織》)5.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二)助詞6.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譯文: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優(yōu)厚,怎敢猶豫不決,另有所圖呢?

7.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6.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2)“所”和動詞結(jié)合,后面再有名詞性結(jié)構(gòu),則所字結(jié)構(gòu)起定語的作用。

8.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后序》)9.臣【所過】屠者朱亥(《信陵君竊符救趙》)2)“所”和動詞結(jié)合,后面再有名詞性結(jié)構(gòu),則所字結(jié)構(gòu)起定語的【為……所】“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10.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11.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以污辱先人(《報任安書》)

我因為多說了幾句話遭到了這次災禍,深深地被故鄉(xiāng)人恥笑,侮辱了祖先?!緸椤俊盀椤焙汀八焙魬M成“為……所……”的格式,【所以】1)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相當于“用來……的方法”、“是用來……的”等。12.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信陵君竊符救趙》)1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所以】2)表示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14.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15.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16.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17.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傳序》譯文:推究莊宗得天下的原因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2)表示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廣東新課標18個文言文虛詞解析課件古詩文背誦篇目新增加4篇文言文,6首詩詞曲,但2010高考不作考查要求。文言文(4篇)8、蘭亭集序王羲之10、歸去來兮辭陶潛12、滕王閣序王勃18、六國論蘇洵

詩詞曲(6首)7、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陶潛9、春江花月夜張若虛12、山居秋暝王維20、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高適34、雨霖鈴(寒蟬凄切)柳永41、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古詩文背誦篇目新增加4篇文言文,6首詩詞曲,但2010高考不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兜赖陆?jīng)》天地不仁愛,把萬物看作“芻狗”;國君也不仁愛,把卿大夫看作“芻狗”,“芻狗”是古代祭祀時使用所用茅草扎成的狗,祭后則棄去。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所謂】所說的。

18.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19.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所在】1.到處。2.所在之處,處所。

20.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21.原來有這等一個所在,且回衙去(《閨塾》)22.急趨之,折過墻隅,迷其所在。(《促織》)【所謂】所說的?!緸椤浚ㄒ唬﹦釉~。(wéi)1.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做,干2.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作為,當作3.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成為,變成4.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制成5.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廉頗藺相如列傳》)演奏6.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竊符救趙》)為難【為】7.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過秦論》)劃成8.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論語》)引申為“治理”“管理”

9.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為積威”,被積威。引申為“治理”“管理”10.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有11.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yǎng)。做7.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過秦論》)2)動詞:以為、認為12.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13.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3)動詞:是14.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廉頗藺相如列傳》)15.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孔雀東南飛》)2)動詞:以為、認為(二)介詞。1)表被動,讀wéi,有時跟“所”結(jié)合,構(gòu)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16.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17.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促織》)就被刁詐的小吏報到縣里,叫他擔任里正的差事。

18.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過秦論》)(二)介詞。19.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20.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赤壁之戰(zhàn)》)蹈藉:踐踏。

19.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

21.慎勿為婦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譯文:千萬不要為了(一個)婦人去尋死,

(你和她)貴濺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

22.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莊暴見孟子》)23.今為宮室之美為之。(《莊暴見孟子》)24.“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3)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

25.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26.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廉頗藺相如列傳》)27.臣請為王言樂。(《莊暴見孟子》)譯文:請讓我給君王談談關于欣賞音樂的事吧。

3)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4)表示動作行為的朝向:對,向。

28.如姬為公子泣(《信陵君竊符救趙》)29.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勺g為“當”“等到”等。

30.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譯文: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綁著一個人從您面前走過。4)表示動作行為的朝向:對,向。(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31.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3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33.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譯文:為什么要保持高潔美好的節(jié)操志向使自己被放逐呢?(見:被)(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狙伞浚ㄒ唬┘嬖~。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ā墩撜Z》)2.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3.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記》)4.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代詞:哪里)5.見賢思齊焉。

【焉】例:風雨興焉。(于+彼:在哪里)必有我?guī)熝伞#ㄓ冢耍涸谶@里)見賢思齊焉。(于+之:向(對)他)例:風雨興焉。(二)代詞。1)相當于“之”。6.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7.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8.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2)哪里,怎么。

9.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哪里有仁愛的人坐朝,卻做出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

10.未知生,焉知死(《論語》)②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二)代詞。(三)語氣詞。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11.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譯文:到太子丹把荊軻刺秦王當作辦法,才招致禍患了。12.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13.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那么宰牛與宰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三)語氣詞。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于“也”。1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15.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于“也”。(四)助詞,作詞尾,相當于“然”,譯為“……的樣子”“……地”。

16.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譯文:那曲折盤結(jié)的,環(huán)繞回旋的,像蜂房,像水渦。17.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石鐘山記》)

譯文:在亂石中間選其中的一兩塊來敲打,發(fā)出硿硿的響聲。(四)助詞,作詞尾,相當于“然”,譯為“……的樣子”“……地【也】(一)句末語氣詞,1)表示判斷語氣。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2.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

3.即不忍其觳觫húsù,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我不忍心看它驚懼哆嗦的樣子,像這么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

4.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也】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5.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過秦論》)6.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7.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8.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9.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10.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譯文:(秦統(tǒng)一后)如果也能愛惜六國的百姓,那就可以傳位到三世以至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滅亡他呢?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11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ā夺胖畱?zhàn)》)12.當相與共謀之,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13.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14.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師說》)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尽^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說的就是……?。ò桑?。

15.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薄蜃又^也(《齊桓晉文之事》)16.其李將軍之謂也!(高考翻譯題)①其李將軍之謂也!——這大概說的是李將軍吧?。ㄙe語前置)②其夫子之謂也!——這大概說的是夫子您吧?。ㄙe語前置)【……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說的就是…【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16.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后》)17.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ā恫∶佛^記》)18.豈獨伶人也哉?。ā读婀賯餍颉罚疽苍铡空Z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也歟】表疑問,相當“么”。19.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也夫】表肯定兼感嘆的語氣。相當于“啊”、“呀”。20.“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也歟】表疑問,相當“么”?!疽浴浚ㄒ唬┙樵~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1.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2.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鐘山記》)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垛叶〗馀!返搅爽F(xiàn)在,我只用精神去接觸而不是用眼睛去看

【以】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4.以勇氣聞于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5.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6.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3)表示動作行為憑借的身份:憑……身份7.以資政殿學士行?!吨改箱浐笮颉?)表示憑借。譯為:憑,靠。4)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8.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赤壁之戰(zhàn)》)9.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秦也不把城給趙國,趙也始終沒有把寶玉給秦國。10.先以書遺操,詐云欲降《赤壁之戰(zhàn)》。

4)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5)表示時間、處所。譯為:于,在,從。11.以八月十三斬于市。12.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13.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5)表示時間、處所。譯為:于,在,從。6)表示發(fā)生的原因。譯為:因為,由于。14.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15.卒以吾郡這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16.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17.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6)表示發(fā)生的原因。譯為:因為,由于。7)表示依據(jù)。譯為:按照,依照,根據(jù)。18.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zhàn)》)19.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zhàn)》)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①以一當十(成語)②夜以繼日(成語)③秋以為期(《詩經(jīng)·氓》)

7)表示依據(jù)。譯為:按照,依照,根據(jù)。(二)連詞。1)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勺g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0.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21.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2)表示承接關系,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后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勺g為“而”或省去。

22.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石鐘山記》)②樊噲側(cè)其盾以撞。(《鴻門宴》)23.各各竦立以聽。(《促織》)(二)連詞。3)表示目的關系,后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勺g“而”“來”“用來”“以致”等。

24.請立太子為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