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成型土綱系列-潛育土_第1頁
水成型土綱系列-潛育土_第2頁
水成型土綱系列-潛育土_第3頁
水成型土綱系列-潛育土_第4頁
水成型土綱系列-潛育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主要土綱特征

7.3.3水成型土綱系列潛育土地理分布與成土條件主導成土過程主要診斷層和診斷特征分類與應用潛育土的概念

在地下水或地表水影響下形成的,在礦質土表至50cm范圍內出現厚度至少10cm、并具有潛育特征土層的土壤。一、地理分布和成土條件1、地理分布從世界上看:歐亞大陸北部的苔原帶北美大陸北部的阿拉斯加加拿大中北部地區(qū)中國東北地區(qū)為代表在中國:(1)東北地區(qū):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山間谷地、三江平原、松遼平原的河漫灘及湖濱低洼地;(2)西部地區(qū):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麓積水處;

(3)其他地區(qū):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珠江中下游及東南濱海地區(qū)。2、成土條件(1)地形平原或洼地因接受地表水匯集使得地下水位較高。導致土壤剖面中下部或整個土體滯水,還原過程得以發(fā)生。(2)氣候濕冷的氣候條件。降水是水分來源的重要方式,氣候通過決定植物生長狀況來影響。(3)母質質地黏重、滲透不良的母質。(4)植物與時間土壤過濕為苔蘚及其他各種濕性植物繁盛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這些植物的生長無疑會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甚至形成泥炭。二、主導成土過程1、強烈的土壤還原過程在土壤水分飽和的條件下,由于土壤空隙中的氧氣迅速被消耗,土壤中的氧化還原體系相繼經歷還原反應過程,導致土體中高價態(tài)鐵、錳化合物被還原成易溶型的低價態(tài)錳、鐵化合物,而隨水淋濕。

2、有機質的積累與分解(1)有機質分解產物:氣態(tài)產物:CH4、C2H4、NH3、H2S等;不揮,發(fā)性殘留物:纖維、脂肪。(2)有機質分解的促進作用

a.在分解的過程中常伴隨Fe+、Mn4+被移動的Fe2+、Mn2+;

b.提供微生物生長所需能量;c.降低土壤的氧化還原地位。

有機質的積累雖是漬水的結果。但也具有反作用,促進淹水條件下土壤的還原和潛育層的形成。三、主要診斷層和診斷特征A—腐殖質層P—代表經耕翻或其他耕作措施擾動B—沉積層G—代表氧化還原變化的銹紋繡斑BG—沉積層中沉積的是氧化還原、氧化錳構成的銹紋繡斑層土壤色調:

比7.5Y更綠或更藍,或為無彩色,并有少量的銹斑紋、鐵錳凝團、結核或鐵錳管狀物。濕態(tài)彩度小于2土壤結構體內或基質中在較高彩度的斑紋四、分類與運用根據土壤溫度狀況或土壤水分來源及運行特點分:永凍潛育層滯水潛育層正常潛育層形成原因永凍潛育土(凍融有關):永凍層上部季節(jié)融化時,可積聚過量的土壤水分。滯水潛育土:上層滯水影響下形成的,其土壤水分狀況是土體中存在緩透水層或石質接觸面。正常潛育土:長時間受地下水飽和的影響,土壤有機質分解緩慢,積累較多。利用:可墾耕地的后備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維護生五多樣性的重要基地。開發(fā)利用的措施

修建排水體系、降低地下水位、阻擊測滲和地表徑流滯水潛育土:消除地表水的匯集條件,采取高水高排,分段節(jié)流;治理土壤內部過濕的狀況。正常潛育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