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銜接研究的任務書_第1頁
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銜接研究的任務書_第2頁
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銜接研究的任務書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銜接研究的任務書任務書題目: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銜接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銜接表達能力及其影響因素,進而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表達質量,促進英語學習的有效進行。研究內容:1.確定研究對象及樣本。本研究以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選取不同等級的學生作為樣本,并對其英語寫作中的銜接表達能力進行測試。2.收集相關文獻。收集和整理關于英語寫作中銜接表達的相關文獻,包括國內外相關研究、英語教材等。旨在對本研究進行背景概述與理論支持。3.分析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銜接表達能力狀況。通過對樣本的測試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分析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銜接表達問題及其成因,發(fā)現(xiàn)其表達缺陷的類型,以及可能影響其表達的心理因素和語言因素。4.探究有效的英語寫作教學策略。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歸納總結和對樣本的訪談,確定最有效的英語寫作教學策略,包括教學材料的編寫、課堂教學和個性化輔導等。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分析法,收集、整理和分析相關文獻。2.問卷調查法,設計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銜接表達的問題。3.實驗法,將樣本分為干預組和控制組,實行教學干預,并對兩組學生的英語寫作進行比較分析,來確定哪些教學干預措施對提高學生的銜接表達能力最為有效。4.訪談法,根據(jù)測試和問卷調查的結果,對部分樣本進行訪談,深入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和寫作表達方面的困惑及其原因。研究進度安排:任務時間預計成果1.論文選題、計第1-2周論文題目、任務書劃、起步2.文獻資料收集第3-4周收集、整理、閱讀與篩選3.文獻綜述寫作第5-6周文獻綜述4.問卷調查第7-8周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收集5.樣本測試第9-10周測試題目、數(shù)據(jù)收集6.實驗設計第11-12周設計實驗方案7.教學干預實施第13-14周實施教學干預8.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第15-16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9.結果討論和總結第17-18周討論結論與寫作參考文獻:1.AlejandraL.(2015).OntheUseofDiscourseMarkersasCohesionDevicesinEnglishasaSecondLanguageStudentWriters.ForeignLanguageAnnals,48(4),695-711.2.Bloor,T.andBloor,M.(2004).ThefunctionalanalysisofEnglish.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3.Gu,Y.(2018).WhatFactorsAffectChineseStudents’WritinginEnglish?InternationalJournal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6(2),119-129.4.Halliday,M.A.K.,&Hasan,R.(1985).Language,context,andtext:Aspectsoflanguageinasocial-semioticperspective.OxfordUniversityPress.5.Li,C.,&Xia,Z.(2010).EnglishWritinginChina:AnOverviewofResearch.JournalofAsianPacificCommunication,20(2),357-376.6.Xu,B.(2018).IntegratingCohesionandCoherenceinTeachingEFLWriting.EnglishLanguageTeaching,11(11),64-70.7.Zhang,H.(2017).Cohesion,coherenceandtheirrelationship: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