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24課愚公移山》2021年同步練習卷(11)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翼州山北之搴
出入之筆萄擔者
蟠妻始%
窮陷0以應
Tf朔東程南
2.給下列加著重號的字注音。
高萬仞______
翼州______
窮匱______
婿妻等......
始齪______
。以應______
阿擔者三夫
懲山北之塞
一號朔東。
3.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萬仞______
懲匱______
詼斕妻
始chen
箕b^n______
kui父
long斷。
4.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花了足足30年時間寫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書中蟬善
于利用“心理戰(zhàn)術(shù)”制服敵人,切葉蜂能不憑借任何工具,精確地“剪”下大小適當?shù)膱A葉
片來做巢穴的蓋子。
B.《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作者列子,名寇,鄭國人,戰(zhàn)國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C.抒情散文《我為什么而活著》的作者羅素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shù)學家和作家,文章真實
地展示了他一貫的人生態(tài)度與高尚情懷。
D.《清明上河圖》是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長卷風俗畫,它用現(xiàn)實主義手法,全景式構(gòu)圖,
生動細致地描繪了北宋王都洛陽的繁華景象和豐富的社會生活習俗風情。
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左遷”指降職,中國古代以右為尊。
B.“始枇”指七八歲的孩子,“豆蔻”指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古稀”指七十歲。
C.古人將“水的南面,山的北面”稱作“陰”,《愚公移山》中“達于漢陰”是指“到達漢
水的南面”。
D.古代有很多運用借代的詞語,如:烽煙指戰(zhàn)爭,絲竹指音樂,嬋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
史冊等。
6.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愚公移山
《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枇,跳往助之。寒
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零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雜然相存
③何苛而不平
④河曲智叟亡以應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達于漢陽陰風怒號
B.若妻獻疑曰耳一犬坐于前
C.以君之力以天下之所順
D.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悲守窮廬
(3)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4)翻譯下列句子。
①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②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寫孀妻弱子“跳往助之”,其作用是什么?
7.閱讀《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題。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
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存。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
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砌,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④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
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許:______
徹: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吾與汝畢力平險。
(2)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⑶本文采用了對比手法,鄰人遺男的“”與智叟的“”形成對比,突出了
愚公堅持移山的決心。(用原文回答)
8.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愚公移山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
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
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④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
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年目九十
②雜然相件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3)本文說明了道理。
9.閱讀下文回答以下各題。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也匕跳往助之。寒
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年耳九十/不義而富耳貴
B.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曾益其所不能
C.汝心之用倜國不以山溪之險
D.組我之死/里乘奔御風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②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實現(xiàn)中國夢,任重而道遠。從選文愚公的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精神營養(yǎng)?
10.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河曲智叟笑而比之曰:“!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
曰:“汝心之口,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幸以應?
(節(jié)選自《愚公移山》)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河曲智叟笑而比之曰
②汝心之圉
③河曲智叟亡以應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3)本段通過人物對話,運用了的手法,表明的道理。
11.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她,跳往助之。寒
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己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年耳九十:將近
B.雜然相手贊同
C.寒暑易節(jié):交易
D.固不可圖:通達,這里指改變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池山不加增/學W不思則罔
B.達于漢陰/萬鐘于我何加焉
C晏如土石何弊遠而無所至極邪
D."殘年余力/以中有足樂者
(3)下列對選文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書中記載了許多寓言和傳說故事。
B.主人公苦于山川阻塞,移山的想法一經(jīng)提出便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
C.選文第二段可分為三層,分別是面山而居、聚室而謀、叩石墾壤。
D.選文寫了山之高大,路途之遙遠,移山工程之巨大,顯示了愚公不怕困難的堅毅決心。
12.閱讀《愚公移山》,回答問題。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辭山北之塞,出入之遷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存。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其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品,跳往助之。寒
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①懲:_____
②許:______
③隴斷: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3)你從“愚公移山”這則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啟示?(寫出三點即可)
13.閱讀《愚公移山》(節(jié)選),完成問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日:“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寒
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
①磐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汝心之固,凰不可徹。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兩處劃線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準確表現(xiàn)說話者的不同語氣。
①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文中形成鮮明對比;并主要運用的描寫手法來表現(xiàn)情節(jié)內(nèi)容,塑造人物
形象。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話故事中,還有哪些與《愚公移山》的意義相同?(請寫出故
事的題目,不少于2個。
(5)讀完這則故事后,有人認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認為愚公確實很愚,而智叟才
是有頭腦的人。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請寫出你的真實想法。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成理。
14.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
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p>
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選自《列子?湯問》)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河曲智叟笑而比之日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B.汝心之用,固不可徹凰國不以山溪之險
C.操蛇之神網(wǎng)之菊之愛,陶后鮮有呼
D.帝感其雄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積、高度,體現(xiàn)了愚公移山面臨的巨大困難。
B.文章寫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為了反襯出愚公移山的堅定決心。
C.文章以“智叟”來稱呼鼠目寸光、自以為是的老頭,反差強烈,極具諷刺意味。
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15.閱讀《愚公移山》節(jié)選,完成問題。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寒
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己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解釋不F顧的一項是
A.年耳九十:將近
B.雜然相呼:贊同
C.寒暑易節(jié):交易
D.固不可彳如通達,這里指改變
(2)下列句中加點詞用法和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山不加增/學也不思則罔
B.達干漢陰/萬鐘于我何加焉
C.其如土石何/再遠而無所至極邪
D.以殘年余力/以中有足樂者
(3)下面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有送的一項是
A.《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書中記載了許多寓言和傳說故事,對后世哲學、文學等
影響深遠。列子,原名列御寇,戰(zhàn)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
人物。
B.主人公苦于山川阻塞,移山的想法一經(jīng)提出便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且立馬付諸實踐。
C.對比是選文的一大特色,通過“智叟”與“愚公”對比,展現(xiàn)出了“智叟”之愚與“愚公”
之智,使愚公的形象更高大、更感人。
D.選文寫了山之高大,路途之遙遠,移山工程之巨大,顯示了愚公不怕困難的堅毅決心。選
文也在著力表現(xiàn)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堅持不懈的道理。
(4)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16.閱讀《愚公移山》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吁。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品,跳往助之。寒
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許:______
置:______
毛:______
(2)把下面兩句話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3)選文第二段在移山過程中面對的困難有哪些?
17.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p>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
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p>
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己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
一厝朔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選自《愚公移山》)
(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懲/山北之塞
B.且焉/置土石
C.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D.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汝心之凰囤國不以山溪之險
B晏妻獻疑曰基真無馬邪
C.跳往助考友人慚,下車引之
D.何苛而不平必先芮其心志
(3)下列有關(guān)文章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可見愚公移山任務艱巨。
B.文中愚公妻子提出疑問與智叟笑著勸阻,表明二人對愚公移山均不贊同。
C.文章通過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愚公目光長遠、意志堅定、不懼艱險的品質(zhì)。
D.結(jié)尾寫神仙背走大山,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18.閱讀《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題。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山北之塞,出入之遷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品,跳往助之。寒
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①懲:_____
②毛:______
(2)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②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3)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難?(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寫出三點即可)
19.閱讀《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里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寒
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尋!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迂______
惠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從選文看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難?
20.閱讀《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題。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
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
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日:“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
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停目的一項是
A.始一反焉窺谷忘反
B.蟬則千轉(zhuǎn)不方無為無盡
C.承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承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D.懼其不可也弓而之細柳軍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2)你認為愚公精神是怎樣的?國家的發(fā)展任重道遠,請結(jié)合事例,說說愚公精神對于當代的
作用。
21.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她,跳往助之。寒
署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魯公治國,欲鑿池,父曰:“無地置土?!惫熘埂;蛟唬骸巴量蓧旧健!惫浦?/p>
欲行。妻曰:“不畏小兒女顛跋?耶?”公復止。或曰:“筑徑通之設(shè)欄護之又何憂焉?”公
從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園成必添仆婦,下房不足,甚可慮也?!惫q夷②不能決,
事又寢@。
【注】①顛蹦:被東西絆倒。②猶夷:遲疑不決的樣子。③寢:停止。
(1)請用“/”為下面句子斷句(標兩處)。
筑徑通之設(shè)欄護之又何憂焉?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懼募不已也募真無馬邪
B.汝心Z固公善之
C.以殘年余力靜步修身
D.頂山不加增鳴之加不能通其意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②下房不足,甚可慮也。
(4)結(jié)合【甲】【乙】兩文具體內(nèi)容,談談你獲得的啟示。
2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節(jié)選自《愚公移山》【乙】
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
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于野,
而遠尋師學。嘗有它舍雞謬⑤入園中,姑②盜殺而食之,妻對雞不餐而泣。。妻曰:“自傷居
貧?,使食有它肉。”姑竟⑥棄之。
——節(jié)選自《后漢書》【注】①謬:錯誤。②姑:婆婆;古時女子稱丈夫之母親為“姑”。
③自傷居貧:傷心自己生活貧窮。④竟:最終,終于。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甚矣,汝之不事:
②革我之死,有子存焉:
③嘗有它舍雞謬入園中:
④羊子大慚,乃捐金于野: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
B.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
C.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
D.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河曲智叟亡以應。
②姑怪問其故。
(4)【甲】【乙】兩文在刻畫人物時,運用了多種相同的手法。請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就其中的一
種手法作簡要分析。
24.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
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
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跳,跳往助
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節(jié)選自《列子?愚公移山》)【乙】鐵杵磨針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
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罐山北之塞
②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③方磨鐵杵
④媼自言姓武
(2)用現(xiàn)代漢語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②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3)【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
(4)由【乙】文演變的民間俗語為。李白勤學苦讀,終成詩仙。請再舉一個我國古代
名人的勤學事例。
人物:______
事例:______
(5)實現(xiàn)中國夢,任重而道遠。從選文中愚公和李白的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精神營養(yǎng)?
25.閱讀下文回答以下各題。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
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
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寒
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列子?湯問》(乙)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
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
“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睏钭悠萑蛔?nèi)荩谎哉?/p>
移時,不笑者竟日。
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
弟子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與孟孫陽偕入,而問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齊魯
之間,同師而學,進仁義之道而歸。其父曰:'仁義之道若何?‘伯曰:‘仁義使我愛身而
后名?!僭唬骸柿x使我殺身以成名?!逶唬?仁義使我身名并全。'彼三術(shù)相反,而
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楊子曰:“人有濱河而居者,習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②,利供百口。裹糧?就學者成徒,
而溺死者幾半。本學泅,不學溺,而利害如此。若以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孫
陽讓之日:“何吾子問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p>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
歸同反一,為亡得喪久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列子?說符》【注釋】①昆弟:兄弟。②操舟鬻渡:以劃船擺渡為生.③裹糧:背著糧食,
這里說自帶糧食。④為亡得喪:才不會迷失方向。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投語渤海之尾
②箕翁運于渤海之尾
③吾不知所之
④孟孫陽4之曰
(2)概括兩文闡發(fā)的共同主張。
(3)簡要說明兩文在寫法上的相同及不同之處。
2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
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p>
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
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乙】魯公治?園,欲鑿池,父曰:“無地置土。”公遂止?;蛟唬骸巴量蓧旧健!惫浦?
欲行。妻日:“不畏小兒女顛蹶②耶?”公復止?;蛟唬骸爸酵ㄖO(shè)欄護之,又何忱焉?”
公從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園成必添仆婦下房不足甚可慮也。”公猶夷不能決,
事又寢。
【注釋】①治:修建。②顛蹶:被東西絆倒。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雜然相件許:贊同
B.子子孫孫無窮明也匱:窮盡
C.公猶夷不能決決:決斷或決定
D.隼山北之塞懲:懲罰
(2)下列句子中,加點“何”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又何憂焉?
A.何苦而不平?
B.如太行、王屋回?
C.徐公田能及君也?
D.水田澹澹,山島竦峙。
(3)選出對【甲】【乙】兩文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
A.【甲】文中“荷擔者三夫”“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從人力之少、運輸工具簡陋等方面表
現(xiàn)了移山的艱難,襯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決心。
B.【乙】文中魯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園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是魯公最終沒有建成園子
的原因主要是擔心小女兒被東西絆倒。
C.在當時生產(chǎn)力極不發(fā)達的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現(xiàn)征服自然
的愿望。因此,【甲】文采用了神話式的結(jié)尾,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
D.魯公行事缺乏主見,最終一事無成;愚公行事目標清晰,迎難而上,所以最終獲得幫助
移山成功。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5)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園成必添仆婦下房不足甚可慮也。
27.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問題。
【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
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p>
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
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二】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①于郊衢②,撫節(jié)⑥
悲歌咒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選自《列子》)注解:①餞:餞行,就是用酒食送行。②衢:大路,四通八達的道路。③
撫節(jié):節(jié),是一種樂器。撫節(jié),就是彈奏樂器,可譯作“彈琴”。④悲歌:高歌。悲,表示
聲音高亢,不是悲傷的意思。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河曲智叟笑而由之
②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③自謂盡之
(2)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面山則居潭西南頂望
B.餞于郊衢達于漢陰
C.懲山北本塞未窮青年技
D.以殘年余力屬予作文以記之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其如土石何?
②薛譚乃謝求反。
(4)《愚公移山》體現(xiàn)的是一種什么精神?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簡要寫出你的體會。
(5)請你對薛譚作全面而簡要的評價。
28.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各小題。
I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
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
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
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選自《愚公移山》)[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鄉(xiāng),惟叟一人而己。一日,
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游冀、雍②,然未嘗登泰山,君有
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至Σ粍?。”乙翁曰:“差矣,汝之言!甲
翁日:“甚善?!币钊?,二翁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
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無需相扶。”自日出至薄幕,已至半山矣。
(選自《二翁登泰山》)[注釋]①向:從前。②冀、雍:古代兩個州的名稱。③曩:以往,
過去。④絕:橫渡。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A、隼山北之塞
B、寒暑冬節(jié),始一反焉。
C、號山余亦未登
D、自日出至淳暮
(2)下列各句中的“而”字,與“面山而居”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聚室而謀
B、同邑而居
C、惟叟一人而已
D、而至泰陰
(3)給乙文劃線處斷句(斷兩處)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4)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差矣,汝之言!
(5)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填空.
[甲]文中寫到鄰居家的小孩來幫忙挖山,其作用是:
[乙]文中提到愚公移山的事,其作用是:
29.閱讀(甲)(乙)兩則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
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
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鼠,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
一區(qū)
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千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
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③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
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節(jié)選自《愚公移山》)
(乙)
滄州有轎夫田某,母患般"將殆②。聞景和鎮(zhèn)一醫(yī)有奇藥,相距百余里。昧爽③狂奔去,薄暮己
狂奔歸,氣息僅屬。。乃仰天大號,淚隨聲下。眾雖哀之,而無如何。忽一舟子解纜呼曰:
“尊
有神理,此人不溺,來來,吾渡爾?!眾^然鼓楫,橫沖白浪而行。一彈指頃,已抵東岸。
(節(jié)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注釋:①朦(gu):鼓脹,中醫(yī)病名。②殆:危險。③昧爽:拂曉;黎明。
(1)請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始一反焉反:
②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毛:
③固不可徹徹:
④可有神理茍:
(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乙)兩文中的畫線句。
①且焉置土石?
②然是夕衛(wèi)河暴漲,舟不敢渡。
(3)閱讀(甲)(乙)兩文,根據(jù)提示,填寫表格。
人物原文描寫方法人物心理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
妻子語言描寫A_____
屋何?
智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B_____嘲諷
田某C_____動作描寫焦急
(4)兩文都借“神力”結(jié)尾,在內(nèi)容上有何共同作用?請任選一點結(jié)合選文具體分析。
30.文言文閱讀。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
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
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
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
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齊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②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嘆曰:“天之于民厚矣!
殖五谷,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如響。鮑氏之子年十二,預于次?,進曰:“不如君
言。天地萬物與我并生類也。類無貴賤,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④相食,非相為而生之,A
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蛇⑤喈@膚,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蛇生人、虎狼生
肉者哉。”
【注釋】①祖:古代祭祀的名稱.原指出行時祭祀路神,這里指祭祀。②坐:通“座”,坐
席,座位。③預于次:參與在末座。預,參與。次,末座。④迭:更。交替地,輪流地。⑤
蚊期:rui,吸血昆蟲。⑥喳:zan,叮咬。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河曲智叟亡以應'身*所寄
B.虎狼管肉\拿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天之干民厚矣
D.以殘年余力、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
(2)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B.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C.眾客/和之如響
D.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
(3)下列對選文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由表及里塑造人物形象,又帶有神話色
彩,給讀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B.乙文運用語言描寫刻畫人物,通過鮑氏之子反駁齊田氏的一番話,表現(xiàn)鮑氏之子不盲從
權(quán)威、不阿諛奉承、善于思考、敢于表達的形象特點。
C.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對比的寫法。甲文中愚公家人的“雜然相許”對愚公形象起到反襯作
用;乙文中眾客的“和之如響”對鮑氏之子的形象則起正襯作用。
D.甲乙兩文主題鮮明。甲文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
氣魄和堅強毅力;乙文通過鮑氏之子對齊田氏的反駁,啟示我們要獨立思考。
(4)把選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②人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
(5)甲乙兩文都涉及對人與自然關(guān)系問題的認識,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
(6)乙文中,鮑氏之子面對長輩們的一致贊嘆,不隨波逐流,從容地發(fā)表了自己的獨立見解。
初中階段所學的課文中也曾給我們介紹了不少聰慧且善辯的人物,請你從中任選一個,簡述
他(她)的事跡。
31.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愚公移山
《列子》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蚌埠國資委管理辦法規(guī)定
- 行政執(zhí)法制服裝管理辦法
- 西安市無證項目管理辦法
- 衡陽市食品衛(wèi)生管理辦法
- 襄陽市電子證照管理辦法
- 西藏園林給排水管理辦法
- 許昌市公車管理辦法細則
- 課程標準制訂及管理辦法
- 財務管理與人資管理辦法
- 貴州企業(yè)管理培訓管理辦法
- 2025年高考湖北卷物理真題(解析版)
- 專題:任務型閱讀30篇 中考英語高分提升之最 新題速遞第三輯(答案+解析)
- 中國隱身材料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譯林版(2024)七年級下冊英語期末復習綜合練習試卷(含答案)
- 汽車構(gòu)造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國摩擦材料及制動產(chǎn)品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報告
- 11人制足球競賽規(guī)則
- 放射職業(yè)衛(wèi)生培訓課件
-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
- 親子消防演練活動方案
- 地理●廣東卷丨2024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地理試卷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