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_第1頁
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_第2頁
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_第3頁
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_第4頁
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歐洲音樂欣賞一.歐洲音樂欣賞1第二章精美高雅的音樂建筑

—室內(nèi)樂一、室內(nèi)樂概述:二、性質(zhì):室內(nèi)樂常常指由單件樂器擔任獨立聲部的器樂重奏和聲樂曲中的浪漫曲、帶伴奏的重唱曲。常見的有鋼琴三重奏(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弦樂四重奏(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五重奏(鋼琴加第二章精美高雅的音樂建筑

2二、性質(zhì):室內(nèi)樂常常指由單件樂器擔任獨立聲部的器樂重奏和聲樂曲中的浪漫曲、帶伴奏的重唱曲。常見的有鋼琴三重奏(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弦樂四重奏(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五重奏(鋼琴加上弦樂四重奏的樂器);銅管五重奏(第一、第二小號、圓號、長號、大號);聲樂的二重、三重、四重唱等。二、性質(zhì):室內(nèi)樂常常指由單件樂3作品介與音樂欣賞1、《降B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

作者介紹:海頓[德國](1732-1809)

作品分析及欣賞:作品介與音樂欣賞1、《降B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4作品介紹與音樂欣賞2、G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作者介紹:莫扎特[奧地利](1756-1791)作品分析及欣賞:作品介紹與音樂欣賞2、G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5作品介紹與音樂欣賞3、如歌的行板作者簡介:柴可夫斯基[俄](1840-1893)

作品分析及欣賞:作品介紹與音樂欣賞3、如歌的行板6第三章寓于詩意的音樂畫卷

——交響詩第一節(jié)交響詩概述第三章寓于詩意的音樂畫卷

7第二節(jié)作品介紹與音樂欣賞1、《在中亞西亞草原上》(交響音畫)(1)作者介紹:鮑羅丁[俄](1833-1887),俄羅斯“強力集團”成員之一,作品作于1880年。(2)作品介紹:(3)作品分析及欣賞:第二節(jié)作品介紹與音樂欣賞1、《在中亞西亞草原上》(交響音82、沃爾塔瓦河(交響詩)(1)作者介紹:斯美塔那[捷克](1824-1884)于1874年所作的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作品,被譽為“捷克音樂之父”。(2)作品介紹:(3)作品分析及欣賞:2、沃爾塔瓦河(交響詩)93、《大?!罚ń豁懺姡?)作者介紹:德彪西[法](1862-1918)1887年,作品《春》受到批評:“由于音樂色彩而導致缺乏嚴密的結(jié)構(gòu),希望謹防那種朦朦朧朧的印象主義色彩?!?782年,德彪西考入了巴黎音樂學院

3、《大?!罚ń豁懺姡?)作者介紹:德彪西[法](1862101881--1882年,兩次受梅克夫人的邀請,任梅克夫人家的家庭教師。1881--1882年,兩次受梅克夫113、德彪西的音樂創(chuàng)作特征:A、善于撲捉某一事物瞬間的景象和特征。并且將其變化著的外觀以流動的音樂為象征。

B、他的音樂是非常感性的。把象征主義詩歌慣用的暗示手法,運用于創(chuàng)作中間。3、德彪西的音樂創(chuàng)作特征:A、善于撲捉某一事物瞬間的景象和特12代表作品:代表作品:13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14晚年的德彪西病魔纏身,在病疾中度過。但他依然掙扎著堅持寫作。1918年3月25日,德彪西逝世于巴黎。晚年的德彪西病魔纏身,在病疾中度過。但他依然掙扎著堅持寫作。15(2)作品介紹:全曲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在海上,從黎明到中午”,第二樂章:“波浪的嬉戲”,第三樂章:“風與海的對話”。

(2)作品介紹:全曲共分三個樂章,164、《彼得與狼》(交響童話)(1)作者介紹:普羅科菲耶夫[俄](1891-1953)于1936年4月成(2)作品介紹:原名《彼得是如何巧勝惡狼的》(3)作品分析及欣賞:的4、《彼得與狼》(交響童話)的17二.西洋樂器二.西洋樂器18西洋樂器及樂隊

第一節(jié)西洋樂器

樂器是人類最早擁有的財富之一。從遙遠的石器時代到現(xiàn)代社會,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樂器逐漸受到重視和發(fā)展。從中國到世界,樂器在各民族之間的流傳,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據(jù)統(tǒng)計,世界上古、近代樂器多達四萬多種。古往今來,樂器不僅用于音樂或其他文藝領(lǐng)域,也普遍用于社會生活和勞動的許多場合。研究表明,通過演奏樂器而產(chǎn)生的音樂,對人類的智力開發(fā)和身心健康均有明顯的益處。本節(jié)所要講述的西洋樂器主要是西洋管弦樂隊所使用的常規(guī)樂器。西洋管弦樂隊的樂器一般可分為四個樂器家族(樂器組)。

西洋樂器及樂隊第一節(jié)西洋樂器19弓弦樂器組

弓弦樂器,就是用弓磨擦弦而發(fā)音的樂器的總稱。在管弦樂隊中弓弦樂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種。它們起源于歐洲古代東部斯拉夫的民間樂器,后傳入意大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很早以前,樂器的形狀多變,直到15世紀樂器形狀才被固定下來,17世紀時,廣為流傳于歐洲。歷史上,意大利克雷蒙納地區(qū)著名制琴大師阿瑪?shù)?、瓜?nèi)利、斯特拉地瓦利等人,制作的許多弦樂器深為世人喜愛,如今更被人們視為樂器珍品。他們在樂器研制方面的特殊貢獻被世人認可。弓弦樂器組弓弦樂器,就是用弓磨擦弦而發(fā)音20

弓弦樂器組是構(gòu)成管弦樂隊的基礎(chǔ),這主要與他們在塑造音樂形象的過程中,與自身具備的優(yōu)越性分不開。他們表現(xiàn)力非常強,即可演奏甜蜜、悅耳、感人如歌的抒情旋律,又可演奏熱烈奔放、歡快的旋律,并有多種演奏技巧:斷奏、滑奏、撥弦、跳弓、雙音、和弦等。它還有持續(xù)共鳴的性能,因此,使人聽覺上感到一種舒適感。在管弦樂合奏中,處于重要地位,除擔任主旋律外,也可擔任和聲和低音伴奏。是樂隊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21小提琴

小提琴22

這是一種聲音優(yōu)美,表現(xiàn)動人的弓弦樂器。在近代音樂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得的地位,它不僅是一個非常規(guī)理想的獨奏樂器,又是一個在樂隊合奏中起著主導地位的樂器。如果把鋼琴稱作“樂器之王”,那么小提琴便是“樂器皇后”了。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23中提琴中提琴24

中提琴是管弦樂隊中的一種中音弦樂器。形狀構(gòu)造與小提琴相同,琴身大于小提琴的七分之一。調(diào)律較小提琴低五度,較大提琴高八度,音色介于大、小提琴之間,有較強的鼻音。演奏姿勢同小提琴。它在室內(nèi)樂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中音提琴用中音譜表按實際音記譜,四根弦依次為:C-G-D-A弦。音域為:C-C3或f3。其音色C弦渾厚,深沉和暗啞;G弦柔軟和甜美;A弦尖銳并且鼻音音色較重;中提琴主要承擔內(nèi)聲部,復調(diào)及節(jié)奏型的演奏任務(wù)。

中提琴是管弦樂隊中的一種中音弦樂器。形狀構(gòu)造與小提25大提琴大提琴26

大提琴是管弦樂隊中第三號樂器,形狀、構(gòu)造與小提琴,中提琴相同,琴身比中提琴長一倍,下端有一根支柱,高約四十八英寸。它的重要性僅次于小提琴,用于獨奏、重奏合奏時作用極為重要,它與低音大提琴共同擔負和聲的低音部。大提琴其奏法不同于中提琴和小提琴。演奏者為坐姿,琴被夾在兩腿之間來演奏。大提琴四根弦依次為C弦—G弦--D弦---A弦,其音色C弦厚重粗獷;G弦濃厚飽滿;D弦溫暖優(yōu)美;A弦明亮寬廣,如圣-桑的《動物狂歡節(jié)組曲》中《天鵝》一曲,大提琴在小行板上奏出了溫婉舒展的旋律,形象的描繪出天鵝在蕩漾的碧波上遨游的神態(tài),端莊而高雅,仿佛把人引入了一個純凈崇高的境界。大提琴是管弦樂隊中第三號樂器,形狀、構(gòu)造與27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28

低音大提琴構(gòu)造與大提琴相似,琴的下端有一小支柱,直立于地,演奏者為站姿。低音提琴音色低沉、雄厚、堅實,是整個樂隊的低音基地。撥弦時效果最好,會發(fā)出異常響亮的聲音,演奏持續(xù)長音也很適宜。低音大提琴的演奏在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第三樂章中諧謔曲部分與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開頭部分宣敘調(diào)式問答中有非常出色的表現(xiàn),圣-?!秳游锟駳g節(jié)組曲》中“大象”一曲的主旋律即由低音提琴演奏,而專用來獨奏的曲目則較少。

29木管樂器組

木管樂器因用烏木或硬木制造而得名,在管弦樂隊中,木管樂器通常指的是:長笛、雙簧笛、單簧管、大管,薩克斯管也屬于木管樂器類。這些樂器大多是用木料而制作的,就其外形而言,可分為圓柱形和圓錐形兩種。就其發(fā)音特點而言,可分為氣鳴、單簧、雙簧三類。它們的音色鮮明,各不相同。新式長笛改用金屬制作,但其發(fā)音原理仍同木制長笛,所以仍屬木管樂器。

木管樂器組木管樂器因用烏木或硬木制造而得名,在管30長笛長笛31

長笛是最早的木管樂器之一。大約在埃及時代就有了“長笛”一詞,但它泛指各式各樣的木管樂器。在數(shù)千年的歲月中,長笛經(jīng)歷了許多變化和改造。最早的長笛是用禾木植物的莖作成,而且是直吹的。后來采用木料制作,并且逐漸由原來的直吹變?yōu)闄M吹?,F(xiàn)代長笛的許多方面應(yīng)歸功于特奧巴爾德?鮑姆,他使長笛有可能按照聲學上的準確位置鉆指孔,同時對于長笛的音色和音鍵機械裝置進行改良,使得長笛的音色和表現(xiàn)能力大大豐富。在現(xiàn)代管弦樂隊中,較常見的是金屬制的長笛。

長笛是最早的木管樂器之一。大約在埃及時代就有了32短笛短笛33

短笛發(fā)音比長笛高八度。音色尖銳、清脆并且明亮,在樂隊中很突出,常用于表現(xiàn)勝利凱旋、歡舞喜慶的場面。甚至描寫風嘯和鬼叫等效果。如貝多芬《田園交響曲》中群鳥歌唱的段落和穆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部分段落中都有突出的表現(xiàn)。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34雙簧管雙簧管35

雙簧管可吹奏音階、半音階、跳動較大的音程、分解和弦,演奏低音區(qū)時,音色粗厚而朦朧,演奏中音區(qū)時,是雙簧管的最佳表現(xiàn)區(qū)域,音色甘美,富有田園風格。而演奏高音區(qū)時,音色不免有些生硬尖銳??傮w來講,雙簧管樂器既能演奏抒情、優(yōu)美如歌的旋律,又能演奏愉快活潑、富有彈性的舞蹈性旋律??梢元氉?、重奏,常用于管弦樂隊,在樂隊中有抒情女聲之稱。

雙簧管可吹奏音階、半音階、跳動較大的音程、分36單簧管單簧管37

單簧管在中國稱為黑管,單簧管具有明朗和胸聲的性質(zhì)。低音區(qū)是單簧管的最表現(xiàn)區(qū)域,具有沉穩(wěn)陰暗的鼻音,但中音區(qū)域稍差。極高音區(qū)拌有尖叫刺耳的音色。但這種樂器柔韌性和靈活性強,能夠適應(yīng)各種快速音型,但不適宜八度音程的跳動。

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38大管大管39

大管又稱巴松。這是一種低音雙簧木管樂器,早在1540左右由意大利人阿爾方尼奧(Alfanio)發(fā)明。整個樂器長四英尺,哨嘴裝置在一彎曲長銅管(S管)上,掛在脖子上,整個樂器放于胸前演奏的。大管低區(qū)音色陰暗蒼勁帶有鼻音;中音區(qū)音色溫和、飽滿。高音區(qū)音色明朗、亮澤,并帶有哀傷色彩。大管能演奏單吐、音階、半音階、分解和弦、顫音,斷奏時則具有幽默頑皮的效果。在樂隊中表現(xiàn)詼諧和歡愉。表現(xiàn)莊嚴情緒時常用大管獨奏。

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40銅管樂器組

銅管樂器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管狀吹奏樂器,其中包括:圓號、小號、長號,大號。根據(jù)其發(fā)音體構(gòu)造可分為無鍵的和有鍵的兩種。

銅管樂器組41圓號圓號42圓號,由稱法國號屬有鍵樂器管身呈圓形形狀,似漏斗形。最初出現(xiàn)時為無鍵圓號,稱為“自然圓號”,19世紀30年代時又流行“有鍵圓號”。圓號善于演奏如歌流暢的旋律,但不太適宜演奏快速和跳越大音程。演奏低音區(qū)時,音色朦朧、粗糙并且有些遲鈍;演奏中高音區(qū)時,音色飽滿,輝煌并且燦爛,表現(xiàn)力很強;演奏極高音區(qū)時,音色雄壯、強烈并且似獵號。

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43小號小號44小號,是一種帶有杯形吹嘴的高音銅管樂器。最初的小號沒有活塞,與軍號相似,稱為“自然小號”。到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時,流行了“活塞小號”,能奏半音音階了。小號演奏最多的是表現(xiàn)激烈戰(zhàn)斗、勝利凱歌的場面,人們把它比為樂隊中的“男高音”或“領(lǐng)隊”。另外,小號在加上弱音樂器時,則會發(fā)出一種近似諧謔的意味。

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45長號長號46長號的號身是由兩個馬蹄形的管連接在一起而成的,并且可以自由伸縮,沒有音鍵,依據(jù)管的長短可分為七個把位,最短的為一個把位,每伸一次降半音。由于構(gòu)造上的限制,長號只能吹奏出頓音、斷音和持續(xù)音,而吹奏圓滑半音階時,就不那么得心應(yīng)手了。但在吹奏滑音樂句時,確實很方便。也只是在最短的一個把位情況下,能吹奏出半音階樂句。

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47大號大號48

大號,又稱土巴號,是管弦樂隊中使用的最低音銅管樂器,是樂隊的基礎(chǔ)。能增加樂隊的力度,而性能上表現(xiàn)為起吹不靈活,不宜吹大跳音,且耗氣量大。中音區(qū)音色渾厚結(jié)實,粗壯有力,但低音區(qū)音質(zhì)欠佳,善長吹奏和聲的低音部或堅實的節(jié)奏?,F(xiàn)代作曲家,偶爾也用大號吹奏旋律,如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為穆索爾斯基的鋼琴組曲《圖畫展覽會》配器版本中的《牛車》主題音樂,就是用大號來完成的。

49打擊樂器組

打擊樂器組,是一種靠敲打物體發(fā)音的樂器,十七世紀使用于管弦樂隊。十九世紀的管弦樂隊里打擊樂器數(shù)目逐步增加,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色彩性和節(jié)奏樂器,通過敲打物體發(fā)音,產(chǎn)生出不同的色彩和情緒,除此之外,為某種特殊場面和意境,制造出特殊的音響效果。如:歡快、激昂、嚴峻、恐懼、震驚、夢幻、嘈雜、威脅等,打擊樂器組中分為固定音高和無固定音高樂器。

打擊樂器組打擊樂器組,是一種靠敲打物體發(fā)音50定音鼓定音鼓51

定音鼓是鼓槌敲擊發(fā)響的,鼓槌為木制,槌頭用毛氈、海綿包裹,或不包裹任何東西的硬木槌。擊鼓者左右手各執(zhí)一枝鼓槌,定音鼓的音量,從最弱到最強的聲區(qū),非常廣闊,弱音朦朧而柔和,強音結(jié)實酷似雷鳴,無論弱奏還是強奏,都能產(chǎn)生戲劇性的效果。外國音樂欣賞及西洋樂器課件52小軍鼓小軍鼓53小鼓也是軍樂常使用的重要打擊樂器,又稱小軍鼓。它不同于大鼓用來加強強拍節(jié)奏,而是在敲擊過程中擊出密集的節(jié)奏,它的音響輕捷穩(wěn)定,聲音力度很好,可模仿出槍聲、炮聲和描繪軍隊行進時的節(jié)奏效果,是一種表現(xiàn)力豐富,能敲擊出不同氣氛的打擊樂器。小鼓的鼓身由木制或金屬制成,上、下鼓面蒙裹皮革,下方鼓面系有兩條響弦,敲擊之后,沙沙作響,鼓槌為木制,槌頭不用布來包裹,擊鼓者左右手各執(zhí)一個鼓槌,敲擊鼓面中心,小鼓因沒有固定音律,所以在記譜時只須在一條橫線上記錄出長短時值就可以了。小鼓也是軍樂常使用的重要打擊樂器,又稱小軍鼓54鈸

鈸55鈸,是一種由演奏者左右手各拿一枚圓形銅片合擊發(fā)響的打擊樂器,古稱“銅鈸”、“銅盤”。分中國式與土耳其式:后者形狀較大。被廣泛用于民間歌舞、戲曲、吹打樂、鑼鼓樂中,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鈸,沒有一定的音律,聲音穿透力強,是一種純色彩性樂器,加在樂隊中,使氣氛顯得熱烈生輝。常用于大型樂隊中。其演奏方法:1.兩鈸互擊;2.兩鈸輕合;3.兩鈸互擦;4.鼓槌敲擊四種。例如:約翰施特勞斯作品《電閃雷鳴波爾卡》就是用鈸互擊產(chǎn)生出閃電效果的。

鈸,是一種由演奏者左右手各拿一枚圓形銅片合擊56鑼鑼57

鑼,是一種體為平坦圓盤狀青銅制成,靠蒙布的木槌擊奏發(fā)音的打擊樂。它的起源沒有確切的考證,據(jù)說源自西藏,第九世紀傳入爪哇,其后傳入馬來亞群島,隨之又傳入新幾內(nèi)亞等地,鑼是地道的中國樂器,而今最好的鑼是河北周城生產(chǎn)的。

鑼,常用于戲曲伴奏和民間吹打樂和樂隊之中,敲打出的聲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