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護理學課程-課件-41換藥術_第1頁
外科護理學課程-課件-41換藥術_第2頁
外科護理學課程-課件-41換藥術_第3頁
外科護理學課程-課件-41換藥術_第4頁
外科護理學課程-課件-41換藥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科換藥外科換藥1本次實驗課的內容實驗目的換藥的基本步驟換藥前的準備環(huán)境、病人、換藥者、物品示教換藥操作的一般步驟講解換藥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本次實驗課的內容實驗目的2一、實驗目的通過學習,掌握換藥的概念、目的、適應癥和操作要點,熟悉換藥的基本步驟;能夠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靈活正確的處理各類傷口。一、實驗目的通過學習,掌握換藥的概念、目的、適31、換藥的概念換藥又稱更換敷料,是對經(jīng)過初期治療的傷口(包括手術傷口)做進一步處理的總稱。1、換藥的概念換藥又稱更換敷料,是對經(jīng)過初期治療42、換藥的目的動態(tài)觀察傷口引流分泌物除去壞死組織控制感染促進肉芽組織生長2、換藥的目的動態(tài)觀察傷口53、換藥的適應癥手術后的無菌切口感染傷口放置引流的傷口3、換藥的適應癥手術后的無菌切口6二、換藥前的準備1.環(huán)境準備2.病人準備3.換藥者準備4.物品準備光線充足,溫度適宜,空氣清潔的環(huán)境進行。避免在晨間護理、病人進餐、病人睡眠、家屬探視、手術人員上手術臺前換藥心理、姿勢、疼痛問題等

充分了解傷口情況,衣帽整齊,洗手,戴口罩。換藥車、換藥包、消毒棉球、另外根據(jù)傷口實際情況,酌情準備引流條、酒精紗條、油紗條、紗布、紗墊、繃帶等物品。二、換藥前的準備1.環(huán)境準備光線充足,溫度適宜,空氣7換藥用物換藥室一次性換藥包換藥用物換藥室一次性換藥包8常用藥物常用藥物9三、換藥的一般步驟換藥操作中無菌原則的基本要求——“互不接觸”原則三、換藥的一般步驟換藥操作中無菌原則的基本要求10步驟操作要點揭開敷料、暴露創(chuàng)面

觀察傷口消毒傷口周圍正常皮膚處理創(chuàng)面覆蓋創(chuàng)面、包扎固定

動作要輕巧,手取外層、鑷子取內層,揭取方向與傷口縱向一致。周圍皮膚情況,傷口肉芽組織性質,縫合傷口,膿腔傷口等常規(guī)消毒,清潔傷口由內向外消毒,污染傷口由外向內消毒。根據(jù)傷口、創(chuàng)面情況作相應處理。一般覆蓋面積超出傷口四周3-5cm,6-8層適宜,膠布固定方向應與身體長軸方向垂直。安置病人、整理用物步驟操作要點揭開敷料、暴露創(chuàng)面觀察傷口消毒傷口周圍正常皮膚11四、換藥的相關知識(一)不同創(chuàng)面的處理

1.縫合傷口

(1)無引流、無感染者,可拆線時再更換敷料;(2)有引流者,外層紗布濕透者隨時更換敷料;(3)針線反應者,可用酒精濕敷或紅外線照射;(4)針眼有小膿包者,應提前拆除此針縫線;(5)局部感染化膿者,用針頭穿刺,若抽到膿液,應立即將傷口敞開引流,按膿腔傷口處理。四、換藥的相關知識(一)不同創(chuàng)面的處理122.肉芽組織創(chuàng)面類型特點處理方法健康肉芽組織創(chuàng)面色澤鮮紅、表面呈均勻的細顆粒狀、硬實、分泌物不多、觸之易出血,創(chuàng)面一周有新生上皮。用棉球拭凈分泌物后,外敷等滲鹽水或凡士林紗布即可。多能自行愈合,如創(chuàng)面過大應予植皮水腫肉芽組織創(chuàng)面肉芽組織表面光滑晶亮,呈淡紅,觸之不易出血。用3%-5%鹽水濕敷,注意病人全身情況,糾正低蛋白血癥。肉芽組織生長過度高出創(chuàng)面剪刀剪平,棉球壓迫止血或用硝酸銀燒灼,生理鹽水濕敷。膿液肉芽組織創(chuàng)面膿液多而稀?。荒撘撼砗?,壞死組織多,有臭味抗菌溶液的紗布濕敷;用含氯石灰硼酸溶液(優(yōu)瑣濕敷)2.肉芽組織創(chuàng)面類型特點處理方法健康肉芽組織創(chuàng)面色澤鮮紅、表133.膿腔傷口(感染壞死肉芽組織創(chuàng)口)(1)特點:傷口深,不斷有膿液溢出。(2)處理:持續(xù)引流,注意引流是否通暢。

引流不暢:揭除敷料后敷料干燥,拔除引流物時有多量膿液流出。

引流通暢:敷料上有多量膿液而膿腔內積膿少,且膿腔日益變淺變小,肉芽生長快。3.膿腔傷口(感染壞死肉芽組織創(chuàng)口)(1)特點:傷口深,不斷14表1:常見致病菌的膿液性質致病菌膿液性質葡萄球菌稠厚、黃色、無臭鏈球菌膿液呈淡紅色,量多而稀薄大腸桿菌較稀薄、無臭、色灰暗綠膿桿菌綠色、有特殊甜腥臭變形桿菌多見于尿路感染、腹膜炎、燒傷,膿液有惡臭類桿菌專性厭氧菌,膿液有惡臭表1:常見致病菌的膿液性質致病菌膿液性質葡萄球菌稠厚、黃色、154.其它感染傷口中的異物,應盡早取出;手術切口感染,傷口內的線結必須去凈;已形成瘺管或竇道者,應及時切開或手術切除。4.其它感染傷口中的異物,應盡早取出;16四、換藥的相關知識(二)引流物的選擇根據(jù)手術時及手術后傷口情況而定,常用的有片狀、煙卷式和管狀引流物。四、換藥的相關知識(二)引流物的選擇17四、換藥的相關知識(三)蝶形膠布的應用

傷口兩創(chuàng)緣距離較遠或創(chuàng)口拆線后如發(fā)現(xiàn)愈合不良、哆開,可用蝶形膠布牽拉。四、換藥的相關知識(三)蝶形膠布的應用18五、換藥注意事項嚴格無菌操作換藥的順序:清潔傷口→感染傷口→嚴重感染傷口→特異性感染傷口(專人專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