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過零丁洋-復(fù)習課件_第1頁
赤壁-過零丁洋-復(fù)習課件_第2頁
赤壁-過零丁洋-復(fù)習課件_第3頁
赤壁-過零丁洋-復(fù)習課件_第4頁
赤壁-過零丁洋-復(fù)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赤壁》《過零丁洋》復(fù)習《赤壁》《過零丁洋》復(fù)習1復(fù)習目標1、掌握文學常識,熟練、準確地默寫詩歌。2、把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及情感。3、賞析詩歌的藝術(shù)特點。復(fù)習目標2

考情及版本導(dǎo)航

近八年古詩文閱讀未考查,古詩文默寫考查1次(2014);RJ版八年級下冊第25課,SJ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誦讀欣賞,YW版八年級上冊第30課。13赤壁杜牧考情及版本導(dǎo)航近八年古詩文閱讀未考查,古詩文默寫考查3

考點梳理原文再現(xiàn)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键c梳理原文再現(xiàn)折戟沉沙鐵未銷,4

精讀導(dǎo)析

作者簡介: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世稱“杜樊川”,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詩人,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其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

主題思想:這首詠史詩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不僅流露出了詩人對歲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而且借古諷今,告誡統(tǒng)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僥幸。同時,既表現(xiàn)出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也抒發(fā)了詩人對國家興亡的慨嘆。精讀導(dǎo)析作者簡介: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世稱“5一、文學常識杜牧,字

,號

,人稱“”,

代詩人。與

并稱“小李杜”。一、文學常識杜牧,字,號,人稱“6

重點字句賞析:

1.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賞析:這兩句詩借物起興。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有斷戟沉埋,點出了此地曾有過歷史風云。戰(zhàn)戟折斷沉落江底卻未被銷蝕,暗含著歲月流逝、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發(fā)現(xiàn)了這一支銹跡斑斑的“折戟”,引起詩人的萬千思緒。詩人將它磨洗干凈后辨認一番,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原來是赤壁之戰(zhàn)遺留下來的兵器。詩人以這件古戰(zhàn)場遺物來興起對前朝英雄人物和戰(zhàn)爭結(jié)果的慨嘆,為后文抒懷作了很好的鋪墊。重點字句賞析:7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賞析:(角度一)這兩句詩是久為人們傳誦的佳句。其妙在不直接敘寫政治軍事情勢的變遷,而是通過寫東吳兩個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zhàn)吳魏形勢的變化。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富于形象性的詩句,以小見大,給詩歌增添了無限的情致,別出心裁。對周瑜的豐功偉績予以懷疑,主意新奇,并寄寓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慨嘆,這正是本詩藝術(shù)上的成功之處。

(角度二)這兩句詩采用用典的表現(xiàn)手法。詩人通過假設(shè)“若不是東風給周瑜方便,使他能火燒曹營,那么大喬、小喬就要被鎖在銅雀臺里成為曹操的人”,感嘆歷史上英雄的成功是有某種機遇的,并借此抒發(fā)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氣。

煉字:一個“鎖”字,形象地寫出重臺密閣,更加重了藏嬌之意。把戰(zhàn)爭勝負寫得很是蘊藉。表現(xiàn)出詩人認為周瑜的取勝具有僥幸性,抒發(fā)了詩人對國家興亡的慨嘆。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8

備戰(zhàn)演練

1.“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詩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名師原創(chuàng))“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3.如果把詩歌最后一句“銅雀春深鎖二喬”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為什么?(3分)

_備戰(zhàn)演練1.“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边@兩9

備戰(zhàn)演練

1.“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边@兩句詩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示例一:前兩句詩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嘆,(1分)為下文論史抒懷作鋪墊。(1分)(共2分)

示例二:前兩句詩寫興感之由。(1分)在那次大戰(zhàn)中,遺留下來的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江底,經(jīng)過了幾百年還沒有被銷蝕掉,經(jīng)過自己一番磨洗,鑒定了它的確是赤壁之戰(zhàn)的遺物,不禁引發(fā)了“懷古之幽情”。(1分)(共2分)

備戰(zhàn)演練1.“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10

2.(名師原創(chuàng))“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表面上是講周郎有幸因東風相助大獲全勝,實際上是強調(diào)機遇的重要性,并委婉地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氣。(意思對即可。2分)

答案2.(名師原創(chuàng))“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11

3.如果把詩歌最后一句“銅雀春深鎖二喬”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為什么?(3分)

示例一:不好。(1分)以二喬的命運代指東吳的命運,更能體現(xiàn)詩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見大,感情表達更含蓄,耐人尋味。(從詩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作答均可。2分)(共3分)

示例二:不好。(1分)若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雖詩意未改,但詩味盡無。用形象思維觀察生活,別出心裁地反映生活是詩的生命。杜牧運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富于形象性的詩句,以小見大,正是此詩藝術(shù)處理上獨特的成功之處。(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3分)答案3.如果把詩歌最后一句“銅雀春深鎖二喬”改為“國破12

考情及版本導(dǎo)航

近八年古詩文閱讀考查1次(2012),古詩文默寫考查1次(2015);RJ版八年級下冊第25課,SJ版八年級上冊第9課,YW版八年級上冊第30課。14過零丁洋文天祥考情及版本導(dǎo)航近八年古詩文閱讀考查1次(2012),13

考點梳理原文再現(xiàn)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键c梳理原文再現(xiàn)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14

精讀導(dǎo)析

作者簡介: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有《文山先生全集》。

寫作背景: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兵敗被俘。第二年(1279年)正月,元軍出珠江口,進攻南宋最后據(jù)點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張弘范逼迫他寫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張世杰、陸秀夫等人,文天祥不從,過零丁洋時作此詩,決心以死殉國。

主題思想:詩人通過回顧自己一生的主要經(jīng)歷——進入仕途、起兵抗元,抒寫了國破家亡的悲哀,表現(xiàn)出其憂國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精讀導(dǎo)析作者簡介: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15

重點字句賞析:

1.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賞析:對仗工整,比喻貼切。“風飄絮”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詩句以對偶和比喻的修辭方法,把國家與個人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現(xiàn)了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同時抒發(fā)了詩人憂憤悲苦的情感。

重點字句賞析:16

重點字句賞析:

2.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賞析:上句追憶當年兵敗心憂國事的心情;下句寫此時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用雙關(guān)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表達了詩人因國家覆亡和自己遭遇危難的痛苦心情。煉字:“說”字高度概括出詩人追憶過去,表明自己對當時時局的憂懼不安?!皣@”的是眼前之狀,感慨自己不幸戰(zhàn)敗,只身被俘,漂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伶仃。重點字句賞析:17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賞析:一問一答,由現(xiàn)在過渡到將來,由殘酷現(xiàn)實到人生理想,詩人直抒胸臆,以磅礴的氣勢收束全篇,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這一聯(lián)將前三聯(lián)的悲憤、壓抑之情一掃而去,盡顯激昂、高亢之感。

18

備戰(zhàn)演練

1.(2012河南)從運用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分)

2.頸聯(lián)中的“惶恐”“零丁”語用雙關(guān),請談?wù)動心膬蓪雍x。(2分)

3.

(2012河南改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影響深遠。請說說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2分)

答案備戰(zhàn)演練1.(2012河南)從運用修辭方法的角度賞19

備戰(zhàn)演練1.(2012河南)從運用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分)

示例一: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1分)把危亡的國勢比作風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1分)生動形象地抒寫了國破家亡的悲哀。(1分)(共3分)

示例二:運用對偶的修辭方法,(1分)“山河破碎”對“身世浮沉”,“風飄絮”對“雨打萍”,(1分)句式整齊,增強了詩歌的韻律美。(1分)(共3分)答案備戰(zhàn)演練1.(2012河南)從運用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20

2.頸聯(lián)中的“惶恐”“零丁”語用雙關(guān),請談?wù)動心膬蓪雍x。(2分)

一是指地名,二是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唷#?分)“惶恐灘頭說惶恐”追憶過去,表明詩人對當時艱難時局的憂懼不安;“零丁洋里嘆零丁”感慨眼前,述說自己不幸戰(zhàn)敗,只身被俘,漂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伶仃。(1分)(意思對即可。共2分)答案2.頸聯(lián)中的“惶恐”“零丁”語用雙關(guān),請談?wù)動心膬蓪雍?1

3.

(2012河南改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影響深遠。請說說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2分)

示例一:這兩句詩表現(xiàn)了詩人愿意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2分)

示例二: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為救國而死,舍生取義,一片丹心將永垂史冊,映照千古。(2分)

示例三:這兩句詩直抒胸臆,表明了詩人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民族氣節(jié)。(2分)答案3.(2012河南改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22默寫1.在汶川地震搶險救援過程中,十五名傘兵在黨和人民需要的關(guān)鍵時刻,堅定地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決然地高空勇跳,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詩篇。2.人生自古誰無死?

。(文天祥《過零丁洋》)3.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運用比喻表現(xiàn)宋朝國勢危亡、個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敗,面臨生死抉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思想,在《過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

?!蹦瑢?3默寫1.在汶川地震搶險救援過程中,十五名傘兵在黨和人民需要的關(guān)鍵時刻,堅定地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決然地高空勇跳,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詩篇。2.人生自古誰無死?

。(文天祥《過零丁洋》)3.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運用比喻表現(xiàn)宋朝國勢危亡、個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