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木案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
20世紀(jì)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新疆博物館對吐魯番阿斯塔納公墓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挖掘,共12次。一、黑彩繪木案特點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的十三次發(fā)掘,共出土木案61件,目前所見實物37件。其中的13件(60TAM315:13、60TAM315:15、60TAM317:26、60TAM339:30、73TAM114:13、73TAM114:14、73TAM114:22、73TAM114:29、73TAM114:127、73TAM197:19-1、73TAM502:4、73TAM504:004、73TAM504:16)殘損嚴(yán)重,只有24件可分類。木案均為手工制作。從制作方式上來看,分單體和組合兩類。單體類木案基本上就是用一整塊木頭掏挖、刻削制成;組合類木案多用加工好的兩塊、三塊或四塊不等的木板經(jīng)木質(zhì)鉚釘鑲嵌拼接而成,有些木案底部還用粗橫木加固墊高,個別木案甚至用一塊整木加工而成。木案平面形狀包括長方形、圓角長方形、鈍角長方形和橢圓形等,有些木案粘接成或刻出矮的立沿,有些為平板。部分木案長徑兩端加工有梯形、扇形或長方形耳。有些木案表面殘留了砍削的刀痕,表面未經(jīng)細(xì)致的加工,也無明顯的使用痕跡,所以并不是墓主人生前的實用器,而是制作的專用冥器。就紋樣而言,大多數(shù)木案以素面為主,少數(shù)木案通體飾紅漆或黑漆,有些在木案表面上用黑彩繪制出長方形、圓形等圖案。依照木案制作方式的特征變化,可將木案分為兩大類別。第一類:5件,單體類。平面形制有長方形、圓角長方形和橢圓形等,耳有長方形耳、梯形耳和扇形耳等。根據(jù)木案平面的形制變化,可將單體類木案分為三個型。A型:2件。木案平面呈長方形或圓角長方形,四周加工有矮的立沿,長方形耳。依據(jù)木案耳部的變化,可分為二式:Ⅰ式,1件。木案兩端長方形耳上翹。06TAM603:34,完整,素面。木案平面呈長方形,四周有矮立沿,耳呈長方形,微上翹,整個器表加工不太精細(xì)。通長20、寬9.6、沿高1.4、底厚0.95、柄長1.9、寬5.4、厚0.8~1.1厘米(圖一,1)。Ⅱ式,1件。木案兩端長方形耳與案面平齊。60TAM323:19,完整,素面,制作粗糙。體為圓角長方形,四周有窄立沿,長方形耳與案面平齊。通長44.5、寬24.8、厚2.9厘米(圖一,2)。B型:2件。木案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案面平齊,梯形耳。72TAM153:25,素面,完整。梯形耳與案面平齊;長60.5、寬20.2厘米(圖一,6)。73TAM525:6,素面,完整。用一塊整木板刻削制成,體呈圓角長方形,兩端刻出了倒梯形耳,截面為長方形,器表制作粗糙;通長59.4、寬26、耳寬15.2~18.8、厚3.5厘米(圖一,5)。C型:1件。木案平面呈橢圓形,扇形耳。60TAM324:6,稍有裂縫。用一塊整木雕刻而成,平面呈橢圓形,柄呈扇形,較厚,敞口,平底,素面。通長51、寬34.7、高3.8厘米(圖一,7)。第二類:拼接組合成,共19件。木案分別由加工好的二塊至四塊不等的木板拼接組合而成,平面形制有長方形、圓角長方形和鈍角長方形等,耳有長方形、梯形耳之別,甚至無耳等。根據(jù)木案底部有無加固的橫木,可將拼接組合型木案分為A、B兩型。A型:2件。木案底部無橫木加固,案面形制為圓角長方形,梯形耳。根據(jù)木案耳部的變化,可分為二式:Ⅰ式,1件,木案兩端梯形耳上翹。72TAM177:8,殘。用四塊木板拼合而成,梯形耳微上翹,一端耳上有一個圓形穿孔;從殘存痕跡看,柄、盤沿均為粘接在長方形盤體上,通體飾紅漆。通長68.9、寬46.8、厚1厘米(圖一,3)。Ⅱ式,1件。木案兩端梯形耳與案面平齊。73TAM524:16,素面,完整。由三塊木板拼合而成,梯形耳與案面平齊。通長78.5、寬52.2、厚2厘米(圖一,4)。B型:17件。木案底部均有加固的橫木,案面形制有長方形、圓角長方形和鈍角長方形等,器耳可分為長方形耳和梯形耳。依據(jù)木案的形制特征變化,可再分四個亞型:Ba型:1件。木案平面為一塊整木加工而成,底部兩端各有一根橫木,其上分別鑲嵌有三足,無耳。72TAM177:20,素面,殘。平面呈長方形,底部兩端各鑲嵌一根長方形橫木,其上以榫卯結(jié)構(gòu)各鑲有三根弧形木支架。通高28、長55.5、寬27厘米(圖一,8)。Bb型:2件。木案平面為圓角長方形,長方形耳。依據(jù)木案耳部的變化,可分為二式。Ⅰ式,1件。木案兩端梯形耳與案面平齊。標(biāo)本73TAM524:1,素面,完整。由三塊木板拼合而成,長方形耳與案面平齊。通長66、寬30.5、厚2~3厘米(圖二,1)。Ⅱ式,1件。木案兩端梯形耳上翹。73TAM197:19,完整。由兩塊木板拼接而成,案面中間用黑彩飾有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圓形長方形耳微上翹。通長78.5、寬35、厚2.7厘米(圖二,2)。Bc型:1件。木案形制為鈍角長方形,長方形耳。60TAM338:10,素面,完整。用三塊木板拼合而成。通長74.5、寬39厘米(圖二,3)。Bd型:13件。木案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梯形耳。依據(jù)木案耳部的變化,可分為二式。Ⅰ式,4件。木案兩端梯形耳與案面平齊。72TAM170:93,完整。有三塊木板拼合而成。通長84、寬50、厚3.5厘米(圖二,4)。72TAM200:6,殘存一半。用兩塊木板拼合而成,案面中心用黑彩涂出長方形形狀。長76.8、殘寬8~16.6、厚2.8厘米(圖二,5)。73TAM191:31,完整。用三塊木板拼合而成。通長83.5、寬52、厚1.5厘米(圖三,1)。73TAM197:42,殘。由兩塊木板拼合而成;通長80、寬51、厚2厘米(圖三,2)。Ⅱ式,9件。木案兩端梯形耳上翹,個別木案四周存有矮立沿。65TAM42:38,完整。由三塊木板拼合而成,盤面中間用絳紅彩飾出一個長方形圖案;通長83.5、寬47.8、厚2~3厘米(圖二,6)。72TAM234:2,完整。用三塊木板拼合而成,盤面上用黑彩飾出一個圓角長方形。通長49.5、寬33、厚1.8厘米(圖二,7)。73TAM507:02,兩端柄均有殘缺。由三塊木板拼合而成,從殘存痕跡看,原先盤面應(yīng)有立沿,但大部分已被砍削掉。通長80、寬29~48、厚6.5厘米(圖二,8)。標(biāo)本65TAM40:1,完整。用兩塊木板拼合而成,中心有一個圓形穿孔。通長80.8、寬48.8、厚2~2.8厘米(圖三,3)。73TAM197:31,殘。用兩塊木板拼合而成,案面中心用紅彩繪出一個長方形。通長81、寬52、厚1.7~2厘米(圖三,4)。73TAM198:1,用兩塊木板拼合而成,案面中心鑿出了一個長方形,飾黑彩。通長78.7、寬49.4、柄寬31.7,厚2.9厘米(圖三,5)。72TAM201:4,素面,由三塊長方形木板拼合而成。長72、寬27.2~48、厚1.6厘米(圖三,6)。73TAM507:1,柄殘。由三塊木板拼合而成。通長81、寬50.8、厚2.8厘米(圖三,7)。06TAM602:1。完整。用兩塊木板拼合而成,其上放置一個羊后腿和一些粟米薄餅。通長74.5、寬47.8、高5.2厘米(圖三,8)。二、咸安五年c型式木案諸墓葬的年代以上就是對木案類型式進行的劃分,如果把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木案與該墓地發(fā)掘墓葬的數(shù)量相比較,其實木案出土的數(shù)量并不算多。阿斯塔那墓地出土木案多為素面,少數(shù)雖有彩繪紋樣,但紋樣簡單。與該墓地出土的陶器和木器(如木罐、木碗等)上的紋樣相比,木案上的紋樣并無明顯特征。但是,從以上木案的型式分析來看,其形制變化還是比較多樣的。阿斯塔那墓地歷經(jīng)兩晉十六國、麴氏高昌和唐西州時期,隨著朝代的更替,時間的推移,在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宗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木案的型制變化無疑是有一定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的,據(jù)此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初步的分期研究。根據(jù)上述木案的型式特征變化情況及參考木案所在墓葬出土的其它帶有紀(jì)年的遺物或典型器物的時代特征等,可將木案分為三期(附表一)。即一類AⅠ式、二類AⅠ式、Ba型木案等為第一期;一類AⅡ式、B型、C型、二類AⅡ式、BbⅠ式、BdⅠ式木案等為第二期;二類BbⅡ式、Bc型、BdⅡ式木案等為第三期。第一期木案型制不多,僅有三種。其中A型Ⅰ式木案所在的墓葬06TAM603號墓為2006年補充發(fā)掘的,出土的陶器、木器、木雕、織錦等都與同年發(fā)掘的相鄰的06TAM605號墓非常相似,年代可能相近。在06TAM605號墓中出土了東晉咸安五年(375)衣物疏,屬前涼統(tǒng)治的高昌郡時期,兩座墓葬的年代皆屬于這一時期二類A型Ⅰ式木案和Ba型木案屬于同一座墓葬72TAM177號墓中,該墓葬為夫妻合葬墓,其中出土了時代最早、有明確年代的“大涼承平十三年(455)且渠封戴墓表”因此,從以上分析來看,第一期木案所屬的墓葬中或者出土了帶有明確紀(jì)年的遺物,或者出土有時代特征明確的典型器物。因此,可以斷定這些墓葬中所出的一類AⅠ式、二類AⅠ式、Ba型木案的年代均在晉至南北朝中期的范圍之內(nèi),即公元3世紀(jì)中期至公元6世紀(jì)初。第二期木案的型制比較多樣,達到六種,計有10件。其中,一類AⅡ式木案所在的墓葬60TAM323號墓中為夫妻合葬墓,該墓無墓表及隨葬衣物疏出土,但出土了帶有高昌延昌二十七年(587)紀(jì)年的文書一類B型木案所在的墓葬中,72TAM153號墓為夫妻合葬墓,無墓表和隨葬衣物疏出土。女尸先葬,其隨葬文書無明確紀(jì)年,男尸后葬,其紙鞋所出文書中帶有高昌延昌三十六(596)、三十七年(597)的紀(jì)年文書,說明該墓年代的下限當(dāng)晚于公元597年73TAM525號墓為1男2女合葬墓,沒有出土帶有紀(jì)年的隨葬衣物疏及文書,所出墓志亦無紀(jì)年,但是墓志上有文曰:“諮議參軍令狐法奴妻趙氏”,“諮議參軍”為麴氏高昌東宮官吏,官品在第五等級一類C型木案所在的墓葬60TAM324號墓為單人葬,出土有墓磚,其上書有“令狐□府”,無明確紀(jì)年;同墓所出遺物還有麴氏高昌時期的陶杯和木梳二類AⅡ式、BbⅠ式木案出土在同一座墓,所在墓葬73TAM524號墓為1男2女合葬墓,從出土隨葬衣物疏來看,本墓為令狐孝忠及其二妻合葬墓,其一妻先沒,身上出土有高昌章和五年(535)令狐孝忠妻隨葬衣物疏,令狐孝忠身上出土有高昌建昌三年(557)令狐孝忠隨葬衣物疏二類BdⅠ式木案所在的墓葬中,72TAM170號墓為1男2女合葬墓,該墓出土有高昌延昌二年(562)張洪及妻焦氏墓表72TAM200號墓為夫妻合葬墓,該墓出土遺物較多,最為重要的是該墓出土了高昌延和十一年(612)張仲慶妻焦氏墓表73TAM191號墓為一男二女合葬墓,無墓志及隨葬衣物疏出土。從該墓出土隨葬遺物來看,多表現(xiàn)出唐西州時期的文化特征,說明其延用時間非常長,墓葬年代的下限可達唐睿宗文明元年(684)之后73TAM197號墓為1男2女合葬墓,隨葬遺物也較多。其中包括高昌延昌卅八年(598)張難阤妻孟氏墓表以上從對各型式木案的年代分析來看,各型式基本上均有明確的紀(jì)年遺物或有可對比參考的遺物出土,年代清晰,皆可判定屬于麴氏高昌時期,即約在公元6世紀(jì)初至公元7世紀(jì)中期。第三期木案型制比較單一,與第二期木案相比,減少了一半,只有三種,但是出土木案數(shù)量并沒有減少,計有11件。其中二類Bb型Ⅱ式木案所在的73TAM197號墓上文已經(jīng)探討過,從出土墓志看,該墓年代的下限可達唐貞觀十六年(642),甚至還晚于是年。但至少在唐西州初期,該墓仍在使用。據(jù)本件木案的形制特征來看,推測張難阤的另一位妻子應(yīng)晚于張難阤去世。二類Bc型木案所在的墓葬60TAM338號墓為1男2女合葬墓,但盜擾嚴(yán)重。該墓出土有唐乾封二年(667)范鄉(xiāng)願墓志Bd型Ⅱ式木案所在的墓葬中,65TAM42號墓為1男1女合葬墓,男尸先葬,出土有唐永徽二年(651)杜相墓志73TAM234號墓為男性單人葬,該墓無文書出土,除少量遺物外,最為重要的是出土了一方無紀(jì)年的墓志73TAM507號墓出土2件木案,型制相同。該墓為夫妻合葬墓,出土有無紀(jì)年的“崔延武”墓磚。同墓所出文書中,其一人隨葬文書有紀(jì)年者,最早為唐上元三年(676),最晚為調(diào)露二年(680),可見此人死于調(diào)露二年或之后。另一人隨葬文書有紀(jì)年者,雖多為高昌延壽年間,但其中還有一份唐差科薄,內(nèi)記有儀鳳二年(677)事65TAM40號墓為1男1女合葬墓,男先葬,無墓志出土,但出土文書較多,可惜均無紀(jì)年。其中有一件《杜定歡賃舍契》,經(jīng)查與本墓在同一瑩區(qū)的65TAM42號墓中,出土有唐永徽二年(651)杜相墓志73TAM201號墓為女性單人葬,出土有唐咸亨五年(674)張君行母墓志73TAM197號墓為1男2女合葬墓,上文已有討論。皆因張難阤與其中一妻去世相距四十余年,而其另一位妻子既無墓志,亦無衣物疏出土,是在張難阤之前,還是之后去世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正是由于該墓從麴氏高昌晚期開始使用,直到唐西州時期,這中間相距近半個世紀(jì),出現(xiàn)兩種風(fēng)格的遺物,是完全正常的,就像同一墓地的張雄墓一樣。況且這件木案和同型式的其它木案型制完全相同,應(yīng)屬于唐西州時期的遺物。73TAM198號墓為夫妻合葬墓,無墓志、隨葬衣物疏以及其它帶有紀(jì)年遺物出土。根據(jù)同墓所出隨葬品情況來看,文化特征各異,不僅出土了具有麴氏高昌時期風(fēng)格的各種陶碗,而且也出土了唐西州時期的陶杯,說明該墓從麴氏高昌時期一直沿用到了唐西州時期。同時,結(jié)合這件木案自身的型制特征,推斷其年代應(yīng)為唐西州時期。06TAM602號墓為夫妻合葬墓,無墓志出土。男性個體靠近墓門,后葬;女性個體在里側(cè)靠近墓室后壁,先入,其所穿紙鞋上拆出帶有唐龍朔三年(663)的紀(jì)年文書,可證該墓年代的下限肯定在是年之后以上通過對木案三種型式的分析,可見墓葬中要么出土有帶有紀(jì)年的墓志或文書,要么帶有時代特征鮮明的官職,個別墓葬雖無出土帶有紀(jì)年的墓志或文書,但是出土隨葬品的文化特征非常明顯,呈現(xiàn)出橫跨第二、第三期的現(xiàn)象,說明墓葬年代的下限已經(jīng)到了唐西州時期。因此,這三種型式木案的年代皆推定為唐西州時期,即七世紀(jì)中期至八世紀(jì)中后期。三、氏高昌時期的木案從目前新疆的考古資料來看,木案除了在阿斯塔那墓地發(fā)現(xiàn)有出土外,在吐魯番地區(qū)的哈拉和卓墓地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木案數(shù)量并不算少,如果加上哈拉和卓墓地和巴達木墓地出土的木案,那么數(shù)量就更大了。從上文對阿斯塔那墓地出土木案的型式和分期討論來看,能參加型式分析的木案雖然不到一半,但木案型制還是比較多樣的,各個時期均有幾種不同型制的木案在同時使用,但主要還是集中在麴氏高昌時期。如第一期墓葬中就有三種型式的木案,第二期墓葬中就有六種型式的木案,第三期墓葬中有三種型式的木案。在第一期墓葬出土的木案中,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木案均存在并同時在使用。帶有矮立沿、長方形耳的一類A型Ⅰ式單體型木案沿用到了第二期麴氏高昌時期的A型Ⅱ式,耳由上翹發(fā)展為平直,但沒有延續(xù)到唐西州時期,而是隨后出現(xiàn)了兩種異型的木案一類B型和C型。如平直的長方形耳出現(xiàn)了梯形耳和扇形耳,案面型制也出現(xiàn)了橢圓形,但這兩種異型木案均僅在麴氏高昌時期使用,也沒有延續(xù)性到唐西州時期。組合型帶有橫木的二類Ba型木案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是最為獨特的一種,僅此1件。其案面為一塊整木加工而成,無耳,底部兩端的橫木不是為了加固案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貨物采購安裝與改造升級專項合同3篇
- 2025年度網(wǎng)絡(luò)直播節(jié)目配音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模具改模及創(chuàng)新研發(fā)合同樣本3篇
- 2025年個人商鋪買賣合同書定制版
- 2025年度電影音樂版權(quán)授權(quán)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羊只代放代牧與銷售代理合同3篇
- 2025年租賃公寓續(xù)租合同樣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道路導(dǎo)向標(biāo)志牌制作與維護合同3篇
- 2025年建筑工程模板工程分包與勞務(wù)派遣合同2篇
- 2025版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xué)校園綠化工程承包合同4篇
- GB/T 3953-2024電工圓銅線
- 發(fā)電機停電故障應(yīng)急預(yù)案
- 接電的施工方案
- 常用藥物作用及副作用課件
- 幼兒阿拉伯?dāng)?shù)字描紅(0-100)打印版
- 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報告模板
- GB/T 12173-2008礦用一般型電氣設(shè)備
- 2023年1月浙江高考英語聽力試題及答案(含MP3+錄音原文)
- 新媒體研究方法教學(xué)ppt課件(完整版)
- 2020新版?zhèn)€人征信報告模板
- 工藝管道儀表流程圖(共68頁).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