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游戲手冊0-7個月_第1頁
親子游戲手冊0-7個月_第2頁
親子游戲手冊0-7個月_第3頁
親子游戲手冊0-7個月_第4頁
親子游戲手冊0-7個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前與廣我國教育部頒發(f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后,正式啟動了“0-3歲教育工程”,使我國兒童受教育的年齡從三歲推到了0歲。北京市政府在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中也提出了,到2009年,0-3歲兒童受教育率應達到90%的目標。0-3歲嬰幼兒的教育已引起社會的普遍重視,廣大家長更期望0-3歲教育的開展使他們的孩子擁有一個最佳的人生開端。但目前我國0-3歲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廣大幼兒工作者和家長迫切需要學習有關0-3歲嬰幼兒教育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經驗以及具體教育方法,為此,我收集這套“0-3歲嬰幼兒全功能親子教育”教材,這套親子教育教材有目標明確、內容生動有趣的教育活動設計500多例,可供教師、家長參考。由于編寫時間倉促,難免有疏漏之處,請指正。編號:A01類別:感覺教育(觸覺探索)教案名稱:親愛的,笑一個適用年齡:出生開始教學時間:10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表面光華無尖角的玩具主要目標:刺激幼兒感覺的分化和成長。間接目標:促進幼兒情緒表達的成熟?!罱虒W步驟:在嬰兒剛睡醒時,將被子稍微掀開,讓其雙手得以伸展、活動。用玩具輕觸其臉頰,觀察幼兒的反應。用不同質感的玩具,輕觸嬰兒的皮膚,觀察幼兒的臉部表情變化?!钭⒁馐马棧簨雰簞偹褧r,不宜直接吹風,避免溫度的變化來不及適應,而導致身體感覺不適。觸摸皮膚的玩具要考慮勿對幼兒細嫩的皮膚造成傷害,不要為了給予幼兒太強的刺激,而將玩具過度用力,以免嬰兒不舒適?!钍〉奶幚恚河械挠變簳懦馕锲方咏つw,而有抗拒的行為產生,對于這類幼兒不必勉強,待幼兒慢慢成長后,這種敏感的現象可逐漸減輕,引導者可讓幼兒多睡搖床,洗澡時多刷其身體,可幫助幼兒這種觸覺敏感的減輕。類別:感覺教育(聽覺探索)教案名稱:聲音在哪里?適用年齡:0個月以上教學時間:2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鋪上墊子使用教具:發(fā)條音樂玩具、鈴鼓、響板等可以發(fā)出大、小聲音的用具、墊子主要目標:訓練幼兒聽力和音源的辨識能力。間接目標:培養(yǎng)幼兒對聲音的興趣,訓練注意力集中的持續(xù)能力?!罱虒W步驟:讓幼兒仰臥于墊子上,耳朵勿緊貼墊面,以免影響聽力。先在幼兒右邊作出聲音刺激,幼兒會在瞬間集中注意力傾聽,接著在左邊作音源探索。接下來可以換音量較小的玩具,來刺激幼兒的聽覺反應。待幼兒可以找出音源后,可變換不同的聲音在不同的方向出現,訓練幼兒的反應。注意事項:玩具所發(fā)出的音色、音階過于刺耳或尖銳,避免傷到幼兒的細嫩耳膜。失作聽敗力的處的檢理查:。若幼兒對聲音的刺激反應慢或無反應,則應多試幾次,必要時類別:感覺教育教案名稱:觸感游戲適用年齡:0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20分鐘,可輪流嘗試教學地點:育嬰室使用教具:絨毛玩具、滑溜球、百潔布、高爾夫球主要目標:促進幼兒觸感的發(fā)展,以豐富大腦記憶區(qū)的接收層次。間接目標:可促進幼兒更積極主動的人際關系發(fā)展,并分化其喜怒哀樂的感情和表現方式。教學步驟:讓幼兒背靠引導者坐著,引導者拿絨毛玩具,輕觸幼兒手臂,并上下滑動。觀察幼兒反應。再拿滑溜球碰觸幼兒手臂,并上下滑動看幼兒的反應和絨毛玩具接觸皮膚時,是否一樣的感覺。引導者再分別百潔布和高爾夫球,在幼兒的臂上滑動,觀察幼兒是否因不同材質的碰觸而有不同的反應。注意事項:觸摸幼兒的皮膚,不可太用力以免讓幼兒的皮膚刮傷。失敗的處理:若幼兒有哭鬧、情緒不安的反應時,引導者可先暫停此活動,待幼兒情緒比較平穩(wěn)時再進行此活動。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和眼睛捉迷藏適用年齡:0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積木、墊子主要目標:能對兩塊同時移動的積木做追視。間接目標:能注視及追視移動物體。教學步驟:讓嬰兒仰躺在墊子上,引導者拿一塊積木放在幼兒面前,吸引幼兒的注意,再把積木向左移動,觀察幼兒的反。引導者在自己的左、右手中各放一塊積木,觀察幼兒視覺的焦點。將積木合并放在幼兒的中央視線,讓幼兒注視。之后,引導者再將積木分別朝向左、右方向移動,觀察幼兒視覺的變化?!钭⒁馐马棧悍e木的體積不宜過小。引發(fā)其追蹤意愿?!钍〉奶幚恚禾∮變海?個月前),視覺發(fā)展較差,先從一塊積木開始移動追視。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鈴!鈴!鈴?。ㄒ唬┻m用年齡:0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或墊子上使用教具:小鈴鐺、紙板、墊子主要目標:能發(fā)現小鈴鐺有搖動的幅度,并用手去抓,加強視覺空間,雙手運作能力。間接目標:強化探索意愿,并使運動到更為成熟?!罱虒W步驟:讓幼兒仰躺在墊子上,將紙板放于幼兒眼前,并把小鈴置于紙板上,做小幅度的振動,吸引幼兒的注視。觀察幼兒是否會用手去抓取小鈴。注意事項:小鈴的振動幅度必須大到能夠辨識。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只是注視,而不會用手去抓,引導者可以將小鈴靠近幼兒搖動,引起幼兒的興趣。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探索新世界適用年齡:0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小鈴鐺、墊子主要目標:能用雙手共同探索鐘鈴,并能觀察鐘鈴的移動,加強視覺空間,訓練聽、視覺和身體的協調。間接目標:以感覺的協調,強化幼兒視覺空間和運動企劃的成熟,使積極探索意愿(自信心)能順利發(fā)展。教學步驟:讓幼兒仰躺在墊子上,引導者拿著小鐘鈴從幼兒的左上方接近幼兒,觀察幼兒用哪一只手去抓取鐘鈴。引導者將鐘鈴移向右側,觀察幼兒的反應。在兩側的鐘鈴引逗中,觀察幼兒是否以雙手合作探索鐘鈴,以及視線焦點的改變。重復1、2的動作,觀察幼兒的反應與第一次有什么不同。注意事項:不要限制幼兒慣用右手、避用左手,有的幼兒不管在哪方向,都會用同一只手去抓取,造成探索的困難,可以握住幼兒雙手共同合作探索鐘鈴。失敗的處理:幼兒常會習慣用單方眼或手,為促使身體均衡發(fā)展,宜制造刺激,讓幼兒另一邊也能運作。類別: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看這兒,看那兒適用年齡:2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積木或可移動的玩具主要目標:視覺移動、聯系追視、注視及移動頭部追視。間接目標:刺激視覺,協調嬰兒視覺焦點,并且培養(yǎng)主動積極探索意愿。教學步驟:引導者讓幼兒仰躺在墊子上,先將兩塊積木相對距離50公分,置于幼兒面前約50公分,先讓右邊積木往前移動至幼兒正中央眼前,再讓左邊積木往前移至幼兒正中央眼前,讓兩塊積木會合。接著將兩塊積木置于右邊,一前一后距離10公分同時向左邊前進,前面積木達到幼兒左手前方時停止,再轉反方向向右邊前進,前面積木到達幼兒右手前方時停止,將兩塊積木分放兩邊,相距50公分,以相同速度前進至中間會合。將兩塊積木置于幼兒正中央眼前,以相同速度、相反速度向兩側移動,至相距50公分處停止。全部的過程,皆讓幼兒眼睛注視積木的移動。注意事項:勿讓幼兒被其他事物吸引,而不注意移動的積木,積木的移動也不宜過快,以免幼兒追視不及,但也不要過慢,以免幼兒將目光轉向他處。失敗的處理:每進行一個追視,讓幼兒休息2分鐘,待稍恢復疲勞后,再進行下一個步驟。類別:感覺教育教案名稱:腳底瘙癢適用年齡:2個月以上教學時間:20分鐘,可輪流進行之教學地點:育嬰室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刺激幼兒腳部觸感的發(fā)展,并分化其大腦其大腦對觸覺刺激的層次,使感覺教育更為豐富。間接目標:消除幼兒的觸覺敏感,以發(fā)展其更積極的人際關系及探索能力?!罱虒W步驟:讓幼兒仰躺在墊子上,露出雙腳。引導者用手指輕輕碰幼兒的腳底,觀察幼兒的身體姿勢變化和反應。引導者再用手掌輕拍幼兒的腳底,觀察幼兒的身體姿勢變化和用手指輕觸腳底時有無改變以及幼兒的臉部表情是否有不同?!钭⒁馐马棧阂龑д呱ε變旱哪_底時,不宜太用力,以免傷及幼嫩的肌膚?!钍〉奶幚恚河變喝艨奁鼤r可暫停訓練,讓其情緒穩(wěn)定后再嘗試,若有高興反應,則可繼續(xù)嘗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仔細瞧,用力看適用年齡:2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線球、福氏六色線球主要目標:視覺肌肉強化,追視注視能力的加強。間接目標:有探索物源的動機?!罱虒W步驟:把嬰兒置于床上平躺。利用線球置于嬰兒胸前的正中央位置(即左右乳頭的正中央點),高度維持在離眼睛25~30公分之間,讓嬰兒注視目標物。待嬰兒熟悉專心的注視目標物之后,將目標物左右擺動,幅度以不超過45度為原則。用聲音引導嬰而找尋目標無的位置。例如:球在哪里呀?并變換位置,以提高嬰兒的追尋動機。注意事項:嬰兒注視的角度應經常更換,如正上方,右上方,左上方等,以免眼球固定某個方向后,造成斜視的情況。失敗的處理:幼兒的眼睛不會跟著目標物移動時,先觀察幼兒視覺能力是否有障礙,若屬正常,則可先放慢移動的速度,并使目標物伴隨發(fā)出聲音,吸引幼兒注意。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握握手,轉轉身適用年齡:2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懸吊玩具主要目標:以視覺刺激引動手眼協調能力。間接目標:訓練身體的平衡感,強化運動企劃及視覺空間的成熟,對幼兒雙側協調也有實際幫助。教學步驟:讓幼兒平躺于床上,引導者在幼兒身體的正中線位置用吊輪接近幼兒,觀察幼兒身體姿態(tài)的變化。觀察幼兒若嘗試用手抓取懸吊玩具失敗后,是否會改變身體姿勢。當幼兒雙手同時握住懸吊玩具時,引導者再將懸吊玩具稍微提高一些,觀察幼兒手的反應及身體姿勢的變化。注意事項:懸吊玩具應維持靜止狀態(tài),勿搖晃,讓幼兒易于抓握。失敗的處理:手眼協調尚未發(fā)展完成時,常未能準確抓握住,可降低高度在幼兒面前由近而遠,讓幼兒順利抓握一促進其能力發(fā)展。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視覺捉迷藏適用年齡:2個月以上教學時間:2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積木或可推拉玩具,絲巾主要目標:透過視覺空間的變化,引發(fā)幼兒自覺性行動的運動企劃能力。間接目標:引發(fā)對數概念中最重要的保留概念的認識,通過互動加強與人的交往能力?!罱虒W步驟:讓幼兒仰臥,幼兒兩手各握一個積木。將絲巾,輕輕蓋在幼兒的臉上,幼兒會轉動頭部,或將手中的積木放下再取

走臉上的絲巾,再尋找引導者,并尋找剛才丟棄的玩具,若幼兒沒有尋找的

意圖時,引導者可以摸摸幼兒的手,并說“玩具不見了?”提醒幼兒尋找。

幼兒若能夠自己記得要尋找,就表示保留概念已產生,但有的幼兒暫時找不

到,就會放棄,顯示出的概念的意識仍不強。若幼兒在取下臉上的絲巾時,只放掉一手的玩具,則可能會只玩手中的玩具,

不去尋找丟掉的,引導者仍可提醒他,另一個玩具在哪里?!钭⒁馐马棧航z巾最好是質地較輕,蓋住時間不超過10秒鐘,才不會造成危險。失敗的處理:蓋上絲巾5秒后,幼兒仍未取下時,引導者應自行取下,讓幼兒覺得拿掉后看到引導者的臉很愉快,來引導幼兒自己取下絲巾。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相看兩不厭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顏色鮮艷的玩具主要目標:能做大角度的轉頭追視、與移動速度配合較好。間接目標:有探索及追視的意愿,練習雙側協調能力。教學步驟:將嬰兒置于床上平躺。重復胸上中央注視和追視游戲。待嬰兒熟悉之后,引導嬰兒對置于頭部和胸部的移動物體作45度以上的追視。再將目標物朝左右邊90度擺動,讓嬰兒追視。若嬰兒反應良好,可將目標物從左邊向右邊,穿越中央線,進行180度以上的追視。注意事項:注意觀察幼兒的反應,若幼兒有困惑或不耐煩的表情時,可稍停會兒再重新開始。失敗的處理:幼兒的追視速度無法控制得當,因此有時候快,有時候慢,引導者也必須積極配合幼兒的個別發(fā)展差異做調整。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遠望近看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福氏教具八色球主要目標:擴大嬰幼兒視覺空間,使追視能力成熟化。間接目標:加強運動企劃和雙側協調能力。教學步驟:讓嬰兒平躺于床上。以嬰兒的身體為圓的中心,將六色球懸在幼兒身體上方,從頭部的左側繞國腳底,再回到頭部的右側,作360度的大旋轉,如同在幼兒的身體上方畫圓圈。開始時,以緩慢的速度進行,待幼兒熟悉后。在逐漸加快速度。注意事項:角度擴大到360度后,幼兒的配合也越為重要,在移動的過程中,應讓幼兒能容易地看到物體,勿過于大幅度快速旋轉避免幼兒必須費力去尋找移動物體。失敗的處理:角度加大后,幼兒除了靠眼睛的追視,也必須靠頸部來配合,因此肢體的運作能力成熟與否,也會影響到幼兒追視的表現,幼兒有時候只會用眼睛,不會動身體,因此需要指導者幫助幼兒轉動身體的某些部位來配合物體的移動作追視。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玩具會走路(一)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障礙物、會自己動的玩具,紙箱子主要目標:能追視物體,并促進越過玩具和障礙物后,能繼續(xù)追視的空間保留概念的建立。間接目標:刺激保留概念的形成及運動企劃的積極成熟,對幼兒日后數概念成熟幫助很大?!罱虒W步驟:在幼兒面前放一個箱子,將自己會走動的玩具,由右側經過箱子背后向左移動,觀察幼兒視覺的反應。把玩具再從左側穿過箱子背后向右移動,觀察幼兒視覺的反應。同樣的動作反復多次,觀察幼兒的反應。注意事項:開始時,幼兒大多無法理解保留概念,必須有耐心,多次引導之,讓他自己發(fā)現。失敗的處理:玩具走到障礙物后,幼兒因此無法看到玩具,會在搜尋不到時,將眼神調向其他地方,不再做追視,只要幼兒有初步的保留概念后就會尋找不見了的玩具,請給幼兒時間,不要急,但只要會一次,以后便可主動掌握了。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魔鏡里的球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2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鏡子、球、桌子主要目標:從視覺的變化,對自己身體動作與教具間關系有更多經驗的認識。間接目標:對運動企劃及逆向思考等數概念及推理概念及推理概念的逐漸形成有很大幫助?!罱虒W步驟:在幼兒成支坐狀態(tài),并在幼兒面前擺放一面鏡子。觀察幼兒的表情、聲音及其他反應。引導者拿一個球給幼兒,觀察幼兒的反應及對球的擺放位置。引導幼兒將球拿高,再將球放于桌上,觀察幼兒對球移動位置的反應及對鏡中影像的反應。注意事項:幼兒在支坐狀態(tài)中常會不穩(wěn)和晃動,需注意其安全。幼兒的身體和道具的關系,必須讓他自己發(fā)現,不宜強迫。失敗的處理:可在其稍有表現時,積極鼓勵,不可急性強迫幼兒發(fā)現。類別:感覺教育(觸覺探索)教案名稱:來作日光浴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5~10分鐘教學地點:戶外陽光照射得到的地方使用教具:嬰兒床主要目標:強化幼兒的觸覺感受,可使大腦接收上的分化能力加強對觸覺敏感幫助頗大。間接目標:戶外游戲,可改變幼兒視覺空間及聽、嗅、觸感變化,對大腦分化功能的成熟幫助很大。教學步驟:將嬰兒床移至戶外,時間選擇在夏日,陽光不會過于強烈的時候。讓幼兒躺在嬰兒床內,頭部上方遮住陽光照射,照射的部位先從腿部開始,再提高到肚臍部位,接下來再照射到胸部,依序日光浴后,再讓幼兒到陰涼處休息?!钭⒁馐马棧河變焊忻盎蛏眢w不舒服時,應停止日光浴活動,越小的幼兒日光浴的時間越短,以不超過10分鐘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增加日光浴的時間,幼兒的臉部盡量不被陽光直射。日光浴前在曝曬的部分抹上薄薄一層防曬乳液。日光浴后應讓幼兒補充水分,以調節(jié)體內的需要?!钍〉奶幚恚捍祟惢顒訒層變焊惺艿绞孢m,但需要注意勿發(fā)生皮膚曬傷,皮膚曬得紅、痛時,可用溫水擦拭。類別:感覺教育(聽覺探索)教案名稱:九十度大回轉適用年齡:3~7個月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鋪上墊子使用教具:鈴鼓或其他可發(fā)聲之玩具、墊子主要目標:協助幼兒身體各部位及姿態(tài)的協調,并幫助平衡感的發(fā)展。間接目標:能探索音源,隨著音源而改變位置,強化聽覺探索能力?!罱虒W步驟:讓幼兒仰躺在墊子上,引導者從幼兒的右側,以鈴鼓發(fā)出聲音,吸引幼兒的注意和接近。再將鈴鼓轉向右側下方,觀察幼兒為接近鈴鼓時身體如何改變姿態(tài),移動至那個方向。引導者又一次的把鈴鼓往右移動,并發(fā)出聲音,觀察幼兒是否跟隨鈴鼓的移動而改變身體姿勢和位置。觀察幼兒從1~3的動作后,身體是否已回轉成90度的位置。注意事項:幼兒的坐墊需柔軟,不傷肌膚,避免轉動時傷到皮膚。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因活動不靈活而不易轉身,引導者可為其脫去多余的衣物,便于運轉。類別:感覺教育教案名稱:味覺測試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教學時間:5~10分鐘教學地點:育嬰室使用教具:滴管、稀釋檸檬汁、鹽水、糖水主要目標:讓幼兒感覺不同的味道,刺激味覺的發(fā)展。并豐富大腦記憶區(qū)的接收層次。間接目標:促進幼兒情緒分化的發(fā)展及探索能力的形成。教學步驟:引導者用手沾鹽水,伸入幼兒嘴中,碰觸舌頭。觀察幼兒臉部表情的變化。在用滴管吸稀釋的檸檬汁,滴于幼兒的舌頭上,觀察幼兒臉部表情與沾鹽水的表情是否一樣。用滴管西糖水,沾在幼兒的舌頭上,比較幼兒的臉部表情變化,和前兩次有何不同。☆注意事項:鹽水、檸檬汁的份量皆不可過多。準備開水或果汁,協助調和幼兒口內的強烈刺激?!钍〉奶幚恚喝粲變翰辉竾L這些東西的味道,引導者不需勉強。讓幼兒多看別人嘗試,激發(fā)探索的意愿。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造飛機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鮮艷玩具、墊子主要目標:頸部能抬高離開床面,強化身體運作基礎能力,奠定平衡能力發(fā)展。間接目標:手腳能維持如飛機般伸展姿態(tài),對幼兒平衡能力及本體感成熟幫助很大,影響積極發(fā)展和自信心成長?!罱虒W步驟:引導者先讓幼兒趴臥在墊子上,引導幼兒雙手及雙腳騰空舉高,用胸部支撐其身體,觀察幼兒是否會將頭部仰起及其視覺方向的變化。讓幼兒聯系雙手、雙腳抬高放下的姿勢,并觀察幼兒視覺的改變狀況。引導者協助幼兒將雙手、雙腳停留在半空中,呈飛機狀。若幼兒無法做到則勿須勉強??梢宰層變憾嗑毩晭状?,停留的時間,可采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增長。注意事項:頸部運動可以幫助幼兒頸部感覺神經發(fā)展得更好,因此應盡量讓幼兒練習趴臥。失敗的處理:幼兒趴臥是頸部可以抬高,但久了會不舒服而排斥此活動,可在面前放置玩具吸引,協助視覺、聽覺成熟。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我會趴玩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可抓握軟性玩具或球類玩具、墊子主要目標:能在趴臥時,邊用手抓握東西,訓練手指運作及手眼協調。間接目標:能將頸部、胸部腹部抬高、用手掌撐住,對平衡能力及本體感幫助很大。教學步驟:讓幼兒作趴臥在墊子上,將小玩具接近幼兒的右手,觀察幼兒的反應。觀察當幼兒抓到玩具之后,幼兒的身體姿態(tài)是否有所改變。讓幼兒練習把手肘撐起,身體抬高,并用手掌支撐身體的動作。注意事項:墊子應柔軟,使幼兒手肘撐起時不致太吃力也不會受到傷害。失敗的處理:受肘無法撐起,或胸部無法抬離床面時,會使得趴臥抓臥的表現受影響,待慢慢發(fā)展完成后,就可以表現的很好。可多作手肘的緊握或按摩,增強其力量。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喲!誰長尾巴了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八色球、桌子、椅子主要目標:訓練注意力集中。間接目標:強化專注能力,促成大腦分化功能之成熟。教學步驟:讓幼兒坐在椅子上,引導者拿一個附有長帶的八色球,從幼兒的左側向幼兒的中央部分接近,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再將六色球放在桌上中央的位置,觀察幼兒的反應。觀察幼兒抓取八色球后,雙手的動作及視覺方向的變化。注意事項:鼓勵幼兒抓取八色球,并用手和眼去采集八色球和球的線條的不同形狀。失敗的處理:幼兒若對八色球不感興趣,可用色澤較鮮艷或會出聲的玩具吸引之。類別:感覺教育教案名稱:邊緣意識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育嬰室使用教具:桌子(高約45CM)主要目標:訓練幼兒對邊緣的認識及危險的意識的培養(yǎng)。間接目標:促進幼兒肢體的運作及運動中和他人互動關系的健全養(yǎng)成。教學步驟:將幼兒抱到桌上,且讓幼兒自由的爬行。引導者用聲音吸引幼兒朝向邊緣處爬行,觀察幼兒到桌邊時,會不會自己停下來或是會繼續(xù)爬行。若幼兒繼續(xù)爬行時,可讓幼兒再練習一次,第二次時,用聲音提醒幼兒。注意事項:若幼兒不會自動停下來,繼續(xù)爬行時,引導者要扶住幼兒,以免幼兒因落空而掉下桌子,發(fā)生危險。桌下墊上厚棉被以防危險。失敗的處理:若幼兒不知危險,仍向邊緣前進時,可扶持之,讓他有掉下去的感覺,并讓他了解只有在大人的協助下,他才能爬向邊緣的認知能力。類別:感覺教育(聽覺探索)教案名稱:動一動,坐一坐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玩具、會發(fā)出聲音的各種有聲教具(鈴鼓等)主要目標:協助幼兒坐姿的平穩(wěn)及身體操作能力的發(fā)展。加強爬行能力,促進平衡感發(fā)展。間接目標:強化幼兒對身體及外界反應能力,使探索之意愿更強。教學步驟:先讓幼兒支坐在墊子上,背部用靠墊墊著,并讓幼兒搖動雙手及雙腳,以取得平衡上的協調。引導者用聲音及玩具吸引幼兒往前移動,觀察幼兒身體姿勢及四肢的運用。讓兒童再次重復1.2的動作。注意事項:墊子應盡量柔軟,無危險性,避免傷害的發(fā)生,氣氛盡量活潑而快樂。失敗的處理:平衡感不佳的幼兒在進行此游戲時較容易失敗,可加強搖擺及滾浪游戲,加強手和足的運作和按摩。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倒退三步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鋪上墊子使用教具:玩具主要目標:協助幼兒的四肢成熟掌握及手肘支撐力,增強視覺空間的成熟。間接目標:強化平衡感及運動企劃,培養(yǎng)幼兒積極探索意愿及基礎數概能力。教學步驟:讓幼兒作趴在墊子上,兩肘展開支撐住上半身,并放一個玩具于幼兒面前,讓幼兒注視。引導者拉起幼兒使手肘撐高,身體往前拉,再將雙腳往后拉,使身體平趴,反復練習。引導者協助幼兒以手肘的收縮支撐身體的倒退動作,并讓幼兒注意距離的變化。注意事項:倒退的動作較為復雜和困難,引導者在進行時需注意勿傷及幼兒的手肘關節(jié)及骨骼,并不宜作太多強迫。失敗的處理:剛開始幼兒常無法倒退自如,經引導者協助后,應可慢慢完成動作,制造快樂氣氛,鼓勵幼兒接受更多挑戰(zhàn)及嘗試。類別:感覺教育(觸覺探索)教案名稱:會發(fā)亮的紙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錫箔紙、桌子、小椅子主要目標:訓練手掌觸覺、手指運作,加強小肌肉使用能力。間接目標:培養(yǎng)積極的探索意愿。教學步驟:讓幼兒坐在椅子上,并將錫箔紙放在桌子上,引導者可將錫箔紙發(fā)出聲音,來吸引幼兒觸摸。觀察幼兒用雙手觸摸錫箔紙的過程,以及最后幼兒會如何處理錫箔紙。注意事項:勿讓幼兒將錫箔紙放在口中吸吮,或吃下去。失敗的處理:幼兒若對錫箔紙不感興趣,可用其他素材或玩具吸引之,并注意幼兒的支坐能力,月齡太小者不宜太久。有身體不適或情緒不安時,勿勉強之。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玩具在哪里了(一)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鋪上墊子使用教具:能轉動的玩具、墊子主要目標:能由中央追視到左右方各60度,并能從左右兩方追視到中央約60度。間接目標:在支作中變化幼兒視覺空間,強化探索能力,擴展教學步驟:讓幼兒作趴在墊子上,兩肘展開支撐住上半身,并放一個玩具于幼兒面前,讓幼兒注視。引導者拉起幼兒使手肘撐高,身體往前拉,再將雙腳往后拉,使身體平趴,反復練習。引導者協助幼兒以手肘的收縮支撐身體的倒退動作,并讓幼兒注意距離的變化。注意事項:倒退的動作較為復雜和困難,引導者在進行時需注意勿傷及幼兒的手肘關節(jié)及骨骼,并不宜作太多強迫。失敗的處理:剛開始幼兒常無法倒退自如,經引導者協助后,應可慢慢完成動作,制造快樂氣氛,鼓勵幼兒接受更多挑戰(zhàn)及嘗試。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玩具在哪里(二)適用年齡: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鋪上墊子使用教具:能移動的玩具,如車子等主要目標:能從中央追視到左右方約90度,并能從左右方追視到中央約90度。間接目標:能以支坐的姿勢完成,對物體有探索的意愿,并練習保留概念變動位置后仍然存在)。教學步驟:讓幼兒成支坐的姿勢,背部以墊子靠著或由大人輕抓著。哪玩具放在幼兒的正前面,讓幼兒作注視。并觀察幼兒的反應。將玩具由中央向右移動90度,觀察幼兒的反應。亦可作90度由右移向中央的追視反應接下來聯系由中央向左90度移動,再從左移向中央,讓幼兒作追視。注意事項:幼兒因追視的角度及范圍加大,在追視時易倒下,幼兒的四周宜墊上墊子,預防倒下后碰狀以免造成傷害。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為了維持本身的平衡感,常在身體移動至90度時停即止,再用眼睛四處去搜尋,引導者可讓幼兒去練習,漸漸增加角度。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玩具在哪里?(三)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鋪上墊子使用教具:帶輪子能移動的玩具,如車子主要目標:手眼協調能精準地抓取玩具,左右手能越過身體中線到另一邊抓取物品(雙側協調能力)間接目標:能嘗試著用雙手抓取物品,加強視覺空間判斷及運動企劃的成熟?!罱虒W步驟:引導者先協助幼兒呈支坐的姿勢,背部用墊子靠著。拿出玩具觀察幼兒是否會主動來抓取及身體、頭部、視線能否協調在同一方向操作。引導者將玩具向左右移動,讓幼兒作90度的追視及180度的追視,觀察幼兒是否會嘗試抓取玩具。幼兒若試著抓取時,可慢慢移動抓取的距離,讓幼兒能嘗試抓住為原則。移動玩具讓幼兒練習雙手配合移動的方向,試著去抓玩具且左右手可以超越自己身體的中線,到另一邊左手到右邊,右手到左邊去抓取玩具。注意事項:移動玩具時,應偶爾讓幼兒抓住一兩次,讓幼兒有意愿去抓取。失敗的處理:雙手無法超越身體中線作活動的幼兒,可以用雙臂交叉運動來幫助他們發(fā)展此能力。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玩具在哪里(四)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鋪上墊子使用教具:鮮艷、吸引幼兒注意的玩具主要目標:能做由中央到上、下、左、右各90度的追視。間接目標:加強視覺空間,雙側協調及運動企劃能力。教學步驟:讓幼兒成支坐姿勢,背部用墊子靠著。拿玩具讓幼兒練習正面的注視。再作由中央、上、下各90度及左、右各90度的移動讓幼兒追視,并觀察幼兒身體上半部的變化。同時引導者也逗弄幼兒,觀察幼兒是否想要抓住玩具??沙掷m(xù)引導幼兒轉向背后的方向,嘗試作180度的追視,觀察幼兒的視覺反應。注意事項:追視的角度逐漸加大后,移動的方向及內容也比較富于變化,在進行追視時,要注意程序上要有規(guī)律,勿要過于凌亂,讓幼兒無法依循。失敗的處理:逐漸復雜后,幼兒的失敗率也會提高,引導者應與幼兒共同接受失敗的情況,慢慢地練習逐漸地熟悉各種角度的追視。類別:感覺教育(視覺和視覺空間)教案名稱:作起來,轉轉身適用年齡:7個月以上——10個月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小玩具,福祿貝爾玩具——毛線球主要目標:訓練幼兒轉動身體上半身來追視移動物,強化探索意愿和身體協調。間接目標:強化運動企劃及本體感,有助數概念和推理能力的發(fā)展?!罱虒W步驟:讓幼兒呈仰臥的姿態(tài),雙手接觸雙腳。引導者可用小玩具吸引幼兒,聯系轉動視覺方向,帶動身體及雙手、雙腳的轉動。并觀察幼兒手腳的反應。再讓幼兒坐著,背部用墊子靠著,引導者在幼兒的左右側分別用玩具都個幼兒,讓幼兒練習轉動腰部,且視覺可穩(wěn)定的朝固定方向轉動。在幼兒熟悉引導者轉動時,引導者可加快轉動的速度,以吸引幼兒的頭部轉動??勺層變悍磸途毩?,直到幼兒不必扭動,一樣可以追視引導者的移動為止☆注意事項:為了讓幼兒的上半身可以扭動,只要將角度加大即可,盡量逗引,但不要急于求成而速度過快?!钍闹珨“吹奶幠?,理來:強對化身協體調協能調力性。較差的幼兒操作容易失敗,可加強搖晃,翻浪及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坐坐看(一)適用年齡:1個月以上教學時間:5~1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改變視覺空間,體認視覺和身體關系。間接目標:變化視覺,增進幼兒對環(huán)境主動探索意愿?!罱虒W步驟:嬰兒一個月大時,引導者可懷抱幼兒,讓幼兒背靠在引導者胸前,一只手支撐著嬰兒的屁股,另一只手輕壓幼兒肩部,且支撐其臉頰,讓頸部保持抬高姿勢。在觀察幼兒的反應。二個月大時,引導者可用手按住嬰兒腰部,觀察幼兒的反應及動作表現。三個月大時,將肋下嬰而抱住,觀察幼兒的肢體反應、臉上表情及維持的姿勢。注意事項:因為幼兒此階段身體很柔軟,尚未能坐得穩(wěn),引導者在活動時,需注意幼兒頸部的安全。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不喜歡引導者抱坐的姿勢,可能是此姿勢造成身體部位或肌肉的的不舒服可能會動來動去,可以稍加調整到幼兒可以接受的情況。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坐坐看(二)適用年齡:1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手搖鈴、玩具、福祿貝爾玩具——毛線球主要目標:改變視、聽感覺,加強幼兒操作身體能力。間接目標:教學步驟:引導者先讓幼兒背靠在自己的胸前,支撐其身體為支坐姿勢。利用毛線球和手搖鈴等玩具逗弄幼兒,讓其可以轉動頸部。并觀察幼兒手腳的反應。注意事項:幼兒使用的玩具必須考慮安全性、無毒性。失敗的處理:幼兒對玩具的逗弄沒有反應,甚至哭泣時,引導者可以用幼兒熟悉的物品,如奶瓶或食物等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抓抓看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手搖鈴、會發(fā)出聲響的玩具主要目標:強化頸部運動,建立視覺空間和身體關系。間接目標:強化頸部神經機能,并可增進運動企劃能力。教學步驟:1.當幼兒能用自己的力量支撐頸部時,引導者可以試著拿玩具逗弄幼兒,并觀察幼兒的肢體反應及其手指是否已可彎曲,引發(fā)其接近玩具的意愿。注意事項:雖然頸部已能挺直,仍需注意勿過用力,避免傷及頸部肌肉或骨骼。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會很高興看到玩具,但肢體可能不會有所反應,引導者不必過于勉強,以幼兒肢體能活動范圍內加一以引導即可。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飛機起飛了適用年齡:2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墊子主要目標:促使幼兒平衡能力更成熟,與地心引力的協調更好。間接目標:可強化頸、胸及腰部骨骼和肌肉,能有初步的支撐能力。并觸發(fā)和他人互動人際關系。教學步驟:把墊子鋪好,讓幼兒脫去外套及長褲僅留內衣及尿布,仰躺在墊子上。引導者雙手從肋下兩側伸入背下,輕輕向上提起腰部頭部及手腳維持平放,從一數到五之后再放下,重復五次后,休息。接下來,讓幼兒趴臥,雙手從兩側伸入胸下,輕輕向上提起腰部,頭部及手腳自然垂放,從一數到五后在放下,重復五次后休息。注意事項:仰躺及趴臥時的活動都必須注意頭部勿離開地面,動作需輕且慢的進行,角度不宜過大,操作時間最好在進食二小時后進行,避免溢奶。失敗的處理:若幼兒不喜歡或顯出不耐煩的反應時,應暫停,安撫幼兒情緒,若幼兒因不舒服或其他原因而啼哭不止,應立即停止活動,通常幼嬰都會喜歡此游戲,若有不同反應,應注意是否有身體不適現象。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側翻身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桌子主要目標:觀察并協助幼兒身體和大腦的聯系反應。間接目標:改變幼兒各種感覺,促成感情分化之成熟。教學步驟:讓幼兒直立,由引導者雙手放在腋下,支撐著幼兒胸部并讓其站穩(wěn),觀察幼兒的反應。引導者支撐著幼兒,使其一邊手腳離地,另一邊手腳與桌面接觸。左右搖晃,觀察幼兒的反應。引導者將幼兒的腳部抓住,將幼兒倒立搖晃,觀察幼兒的反應。注意事項:所有的動作許注意安全,因為有倒立的動作,所以不可在喂奶之后二小時之內進行,避免引起幼兒的不適。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在搖晃或倒立時會因為不舒適而掙扎抗拒,引導者可安撫之,或間歇地進行。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搖搖擺擺(一)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桌子主要目標:觀察并協助幼兒身體和大腦的連系反應間接目標:改變幼兒各種感覺,促成感情分化之成熟教學步驟:讓幼兒直立,由引導者雙手放在幼兒腋下,支撐著幼兒胸部并讓其站穩(wěn),觀察幼兒的反應。引導者支撐著幼兒,使其一邊手腳離地,另一邊手腳與桌面接觸。左右搖晃,觀察幼兒的反應。引導者將幼兒的腳部抓隹,將幼兒倒立搖晃,觀察幼兒的反應。注意事項:所有的運動需注意安全,因為有倒立的動作,所以不可在喂奶后二小時內進行,避免引起幼兒的不適。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在搖晃或倒立時會為不舒服而掙扎抗拒,引導者可安撫之,或間歇的進行。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搖搖擺擺(二)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強化身體操作能力,使幼兒更有自信。間接目標:加強運動企劃及身體形象和本體感?!罱虒W步驟:讓幼兒坐在嬰兒床上,由引導者搖動其四肢,觀察幼兒的反應。引導者支撐著幼兒的胸部,并抬高起來,離開床面,讓幼兒的四肢自然伸展垂下。引導者雙手撐住幼兒腹部成懸空姿勢,臉部朝下,并搖動其身體,觀察幼兒的反應。注意事項:身體及四肢的搖動勿過于劇烈,動作不可過猛。失敗的處理:在抬高或懸空時,幼兒會因為不舒服而掙扎,可以放下來休息一下再繼續(xù),勿勉強幼兒。注意幼兒有無平衡失常現象。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手腳擺一擺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手搖鈴或線球、福祿貝爾玩具——八色球主要目標:以視、聽覺刺激、強化身體操作能力。間接目標:增進幼兒主動探索之意愿及自信心?!罱虒W步驟:讓幼兒平躺于床上。引導者試著用手搖鈴或線球逗弄幼兒,觀察幼兒雙手及腳的姿勢。試著讓幼兒練習雙手合攏,雙腳抬高合攏的游戲。待幼兒熟悉合攏的動作之后,試著引導幼兒作單腳舉高的姿勢。持續(xù)地練習雙手、雙腳合攏的姿勢。注意事項:雙手及雙腳的合攏以順其能力所及即可,不需勉強。失敗的處理:幼兒若無法抬高或合攏,或只能維持暫時時間時,可活動幾次后休息幾分鐘再繼續(xù),平??杉訌婋p手及雙腳的神經成熟性訓練,以強化其能力。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轉身瞧一瞧(上)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加強幼兒身體,四肢和左右協調及操作能力。間接目標:強化幼兒之運動企劃能力,并發(fā)展其思考力。教學步驟:先讓幼兒平躺與床上。讓幼兒先伸展雙腳向上,雙手與雙腳互相接觸。身體先轉向左側,再往右側轉動。并讓幼兒重新往左轉動,觀察雙手與雙腳的餓變化及其身體姿勢。將幼兒左腳抬高,使左腳越過右腳,左手亦擺向右邊,觀察幼兒的身體姿勢,讓幼兒把右肘及右膝彎曲向內,左手及左腳引入右側,使幼兒能翻向右邊,觀察幼兒的身體姿勢及頭部是否能抬高,反復練習幾次,讓幼兒熟悉而達到身體運作平衡的狀態(tài)。注意事項:引導者應輕輕地進行翻身的協助,避免翻過去后受到碰撞。失敗的處理:嬰幼兒這方面能力較差時,可加強手腳扭彈,多加練習。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搖搖擺擺(三)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床或軟墊主要目標:訓練大肌肉操作,和平衡能力掌握。間接目標:強化本體感,對幼兒自發(fā)性和自主信鴿培養(yǎng)有幫助。教學步驟:幼兒呈仰臥狀態(tài),再由引導者抬高雙腳,讓幼兒聯系支撐的動作。幼兒呈支坐姿勢,引導者用單手支撐幼兒的右側肋部,觀察幼兒的反應。引導者用雙手支撐幼兒兩側肋部且左右搖晃,觀察幼兒的反應。注意事項:所有支撐動作的維持時間不可超過五秒鐘,注意不可過猛,以免造成傷害。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回因為支撐而覺得不舒服并會抗拒,引導者可安撫之,并減少支撐時間。類別:運動企劃教案名稱:海狗仰首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教學時間:2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布巾主要目標:爬臥時頸部能撐住挺直。間接目標:促進大肌肉成熟。教學步驟:將布巾折疊成長方形放置在胸部下方,將胸部懸吊起來,可以協助幼兒抬頭挺胸,并可練習肘部支撐的臥姿,手指自然彎曲握住。布巾拿掉時,讓幼兒可以很快地作好肘支撐的俯臥位姿勢。注意事項:為了避免肘部細嫩皮膚受到傷害,造成幼兒不愿俯臥,支撐的時間不宜過長。失敗的處理:幼兒在支撐數次后,可能累了,不想再支撐起來抬頭挺胸,而趴著不想動,引導者可以在幼兒正前方,引逗幼兒,讓幼兒抬頭往前看。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轉身瞧一瞧(下)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強化身體操作能力增進自信心及探索力。間接目標:運動企劃增強,激發(fā)幼兒思考力。教學步驟:先讓幼兒平躺于床上,先伸展雙腳向上,雙手與雙腳接觸。身體先轉向右側后,再往左側轉動,并讓幼兒重新往右轉動,觀察雙手與雙腳的變化及其身體姿勢。將幼兒右腳拉高,使右腳超過左腳,右手亦向左轉動,觀察幼兒的身體姿勢。讓幼兒把左肘及左膝彎曲向內,右手及右腳引入左側,使幼兒能翻向左邊,觀察幼兒的身體姿勢及頭部是否能抬高,反復練習幾次,讓幼兒熟悉而達到身體運作平衡的狀態(tài)。注意事項:在操作時,引導者應輕輕地進行對幼兒翻身的協助,避免翻過去后受到碰撞。失敗的處理:幼兒平衡能力較差時,會影響身體運作,可加強搖、跳、四肢按摩,并多加練習即可。類別:運動企劃教案名稱:用力踢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可分組進行教學地點:嬰而床使用教具:木板、鈴鼓(寬面)主要目標:訓練幼兒腿部的伸展運動及力量,并強化下肢力量的雙側協調。間接目標:促進幼兒對環(huán)境積極主動的協調,以協助人際關系的健全成長。教學步驟:1.讓幼兒平躺于床上,引導者把幼兒腳抬高,用木板輕壓幼兒雙腳的腳底,且讓幼兒的餓腿自然彎曲再放開。觀察幼兒是否會用力踢,在換用鈴鼓輕壓幼兒的腳底,讓幼兒用力踢,幼兒踢到鈴鼓有聲響,觀察幼兒的反應。若幼兒反應很興奮,可反復多讓幼兒聯系幾次。注意事項:壓幼兒的力量不太大,以免造成幼兒骨骼和肌肉的不舒服。失敗的處理:若幼兒沒有用反射動作回踢,引導者可試著用聲音吸引幼兒的注意,再做一次練習。并讓他觀察別人的互動學習,模仿即可。類別:運動企劃教案名稱:重量訓練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可分組進行教學地點:育嬰室使用教具:保育者的腿主要目標:訓練幼兒感受支撐重量的感覺,以強化其平衡能力之協調。間接目標:讓幼兒站立的視覺空間變化,產生自己學習的探索能力及運動企劃。教學步驟:先讓幼兒坐在引導這者的大腿上,引導者不停的搖晃大腿,讓幼兒習慣晃動的姿勢。引導者扶著幼兒的雙手,幼兒雙腳站立在引導者的大腿上,讓幼兒練習雙腳承受重量的感覺。若幼兒支站得很穩(wěn),引導者可試著搖動大腿,觀察幼兒的情緒反應。注意事項:讓幼兒支站立的時間不可太長,以免傷害幼兒腿部神經和肌肉的發(fā)展。失敗的處理:若幼兒覺得十分不舒服,則不需勉強幼兒做此動作了,多看別人游戲,吸引其嘗試的興趣即可。類別:姿勢動作、運動企劃教案名稱:仰臥起坐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能在他人協助下挺腰撐起身體坐起來,強化大肌肉及平衡能力。間接目標:觸發(fā)和他人積極互動,接受挑戰(zhàn),培養(yǎng)積極意志。教學步驟:讓幼兒仰臥,只穿內衣及尿布。引導者一手握住幼兒的手腕關節(jié)處,讓幼兒的手握住引導者的大拇指,引導者另一手放在幼兒頸后。引導者慢慢使力,讓幼兒挺腰逐漸撐起身體坐起來,再扶著幼兒慢慢躺下,如此重復三次。注意事項:仰臥起坐需配合運動機能的餓發(fā)展,引導者在牽動時需注意慢慢用力,力量不可過猛,上下的動作不能過于勉強,或操之過急,需慢慢地進行。失敗的處理:幼兒在挺腰時,頭部常會向后仰,使得力氣易集中在關節(jié)部使力,造成骨骼的傷害,引導者需要視幼兒的反應,若有異常應立即停止,幼兒大肌肉的成熟,會有個別差異情況,故不宜太勉強,只需保持快樂氣氛,讓幼兒愿意挑戰(zhàn)。類別:運動企劃教案名稱:爬行追球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手搖鈴主要目標:協助幼兒以爬行姿態(tài),移動身體,以強化其手的能力。間接目標:引導幼兒操作自己的身體,增強運動企劃能力的形成。教學步驟:讓幼兒俯臥趴著,雙手自然伸向前,雙腳向后伸直。引導者蹲在幼兒面前二公尺處,手握一個手搖鈴,是幼兒的眼光集中在手搖鈴上,引導者在慢慢地將手搖鈴由遠處接近近處,最后在停留在二公尺處,引導者再引導幼兒爬過來抓手搖鈴。幼兒爬過來拿玩具,若拿到時,可讓幼兒把玩一下來鼓勵幼兒,引導者也對幼兒說:“好棒喔!”以贊美幼兒。注意事項:此活動主要在引導幼兒向前爬行。失敗的處理:幼兒有個別差異,對較不成熟者,多嘗試強化其能力即可。類別:運動企劃教案名稱:爬行追球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大塑膠吹氣球主要目標:強化幼兒對自己身體,特別是四肢運作以及協調的能力。間接目標:教學步驟:讓幼兒趴臥,頸部抬高,雙手自然向前,雙腳向后伸直。引導者坐在幼兒面前二公尺處,將球推向幼兒處,讓幼兒用手接球,若接不到時,鼓勵幼兒追球,引導者可在幼兒旁邊跟著一起追球,幼兒看到引導者一起追時,會很高興,也會更有興趣以爬行來達到目的。讓幼兒追著球來練習之。注意事項:引導時,注意現場教學氣氛,讓幼兒能努力嘗試。失敗的處理:對操作不佳的幼兒,不必勉強,只要加強大小肌肉訓練,多鼓勵其增加經驗即可。類別:運動企劃教案名稱:爬行練習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強化幼兒四肢運用和身體姿勢的協調能力,使左右腦更均衡運作,平衡能力也有較佳發(fā)展。間接目標:加強身體的運作以及協調,促進幼兒運動企劃能力的成熟,以及思考力的更加純熟。教學步驟:幼兒剛開始練習爬行時,往往不得要領,而有奇怪的肢體反應出現,可以讓幼兒多練習以熟練掌握爬行的要領。將地板清理干凈,首先讓幼兒趴臥,將頸部抬起,先用單手撐住身體,使胸部及腹部都跟著抬高,接著在伸出另一只手撐住身體,將體重輪流放在撐住身體的手上,再使勁地往前一步。雙腳則隨著手的推進而跟著向前,將膝蓋貼住地面,往前行進,先讓手往前,如此一手一腳,一左一右地進行,讓幼兒慢慢地練習。注意事項:從乳爬到四肢支撐的爬行,約有2~3個月的練習時間,這種能力是自然成長,勉強不得。失敗的處理:對能力發(fā)展較慢的幼兒,加強四肢活動訓練,如搖動平衡訓練,以幫助他們爬行時運動企劃能力的增長。類別:姿勢動作和運動企劃教案名稱:超越障礙適用年齡:16個月以上教學時間:3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鋪有地板或軟墊的教室使用教具:障礙物、斜坡、棉被、枕頭主要目標:強化幼兒大小肌肉及雙側協調運作,對運動企劃之養(yǎng)成幫助很大。間接目標:可激發(fā)幼兒更勇敢,積極的探索意愿。教學步驟:先讓幼兒獨自一個人坐著,引導者可觀察幼兒的反應。鼓勵幼兒自己一個人到處爬行和移動,引導者觀察幼兒可能行經的路線及放置障礙物。觀察幼兒在爬行時,遇到障礙物的反應。越過不同的障礙物時,可讓幼兒練習控制自己身體的姿勢,作較高難度的接觸與探索。注意事項:障礙物不可太硬,也不可太柔軟,才不會讓幼兒遇到太多的困難和危險。失敗的處理:對失敗的幼兒,多加以鼓勵,多作嘗試或給予適當的幫助即可。類別:姿勢動作和運動企劃教案名稱:均衡一下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教學時間:20~30分鐘,由引導者輪流和幼兒們互動。教學地點:鋪有毛毯或軟墊的教室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強化幼兒大小肌肉,雙側協調及本體感成熟。間接目標:激發(fā)幼兒自動自發(fā)的能力及積極意愿。教學步驟:讓幼兒平躺與床上,引導者抓住幼兒雙手,協助幼兒作出上半身抬起稍離開床面的姿勢。讓幼兒成45度的彎身姿勢,并觀察幼兒自己的平衡感控制狀況。注意事項:幼兒有反抗狀況時,不要勉強,讓幼兒多看別人的操作便會引起他的意愿。失敗的處理:幼兒的大小肌肉及雙側能力不足時,會反抗這種游戲,多操作搖晃躍動游戲,便可協助這方面能力的成長。類別:姿勢動作和運動企劃教案名稱:腳力平衡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輪流練習,每位幼兒可有5~8次機會。教學地點:室內,可讓幼兒自由行動,引導者與幼兒作輪流互動。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幼兒大肌肉運作,雙側協調能力之增長。間接目標:改變視覺空間,以更多的感覺經驗,引導幼兒自發(fā)行為的增強。教學步驟:引導者以兩手撐住幼兒的肋下,讓幼兒成站姿,并輪流讓身體傾向左邊及右邊各45度的傾斜。觀察幼兒雙腳的反應是否有不自然的彎曲或其他身體現象。注意事項:幼兒興趣不高時勿勉強,應以更有趣的動作引逗之。失敗的處理:對會害怕的幼兒,觀察其觸覺敏感的現象,并以較多的肢體動作幫助幼兒,克服對肌膚接觸或活動時過度敏感的現象。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用力壓適用年齡:0~7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15分鐘,可輪流進行教學地點:育嬰室使用教具:啾啾球主要目標:刺激幼兒小肌肉的發(fā)展。并促進其主動接觸外界東西的意愿。間接目標:透過聽覺的刺激,協助幼兒發(fā)展積極的人際關系及對外界的探索能力。教學步驟:引導者先拿啾啾球在幼兒面前晃動,并用力壓發(fā)出聲音吸引幼兒的注意。讓幼兒背靠著引導者坐著,拿啾啾球給幼兒握著。引導者拉著幼兒的手用力壓啾啾球,直到發(fā)出啾啾的聲音為止。引導者放開幼兒的手,觀察幼兒是否會繼續(xù)壓啾啾球。注意事項:若幼兒無法壓出啾啾球的聲音,引導者不要勉強幼兒。可多示范讓其學習即可。失敗的處理:盡量創(chuàng)造現場的輕松氣氛,以鼓勵幼兒更努力去嘗試。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嗨!腳指頭適用年齡:0~7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15分鐘,可讓幼兒輪流進行教學地點:育嬰室使用教具:幼兒的腳指頭主要目標:讓幼兒發(fā)現腳指頭,并協助本體感的養(yǎng)成。間接目標:建立幼兒對自己喜愛的情感及更完整的感情分化能力。教學步驟:讓幼兒背靠著引導者坐著,引導者觸摸撫弄幼兒腳趾,觀察幼兒的反應。引導者把幼兒的腳趾拉放到幼兒嘴前,引導幼兒發(fā)現自己的腳指頭。觀察幼兒是否發(fā)現了自己的腳指頭。若發(fā)現了,觀察幼兒是否會用手去觸摸撫弄。注意事項:幼兒的腳趾必須是干凈清潔的,放入嘴中不可太深以免感染細菌。失敗的處理:現場的操作氣氛應輕松愉快,以激發(fā)幼兒探索和模仿的意愿。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抓抓看(一)適用年齡:1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線球主要目標:訓練肌肉的張力,抓握能力及視覺空間成熟。間接目標:培養(yǎng)積極主動探索意愿。教學步驟:讓幼兒平躺于嬰兒床上。用線球作上下左右的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轉動線球時,觀察幼兒會不會將單手舉起,試著接近線球,且隨著線球轉動的方向而移動手部。注意事項:線球距離眼球的距離不宜過遠或過近,以手可以向前擎到的距離為準。失敗的處理:若幼兒沒有反應,試著將線球降低高度,碰觸幼兒身體,讓幼兒感受物體存在,吸引幼兒抓取。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動動小腳適用年齡:1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墊子上主要目標:強化幼兒腳關節(jié)力量,協助幼兒的大腦到腿部神經的協調運作。間接目標:通過身體接觸,激發(fā)幼兒和他人接觸的經驗。教學步驟:讓幼兒仰躺在墊子上,脫去外套及長褲,只著內衣及尿布。引導者雙手各握住幼兒腳踝關節(jié),輕輕地將雙腳推向幼兒身體,使腳跟碰到幼兒的大腿后側,來回作約3~5次,再將幼兒的雙腿拉直。幼兒3個月以上時,可依第2點方式進行,但幼兒的雙腳貼向大腿后側,稍作停留,幼兒因不舒服,會用力往前蹬,約3~5次后休息。注意事項:幼兒在往前蹬時,引導者的雙手仍應握住幼兒的腳關節(jié),避免幼兒的不當用力而造成危險。失敗的處理:有時候幼兒因腿部的肌肉較多,而使得活動的過程較為困難,此時不要過于勉強,可先作較小幅度的移動。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手指兒開開(一)適用年齡:1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墊子主要目標:刺激手掌及手指末端神經成熟。間接目標:刺激雙手,促進左右腦平衡發(fā)展。教學步驟:讓幼兒仰躺在墊子上。引導者左手握住幼兒的手掌,右手先將幼兒的右手食指展開,觀察其他四只手指的反應。再將拇指以外的手指張開,讓大拇指也跟著張開。換成左手時,則先將拇指張開,觀察幼兒的反應。把左手大拇指以外的手指張開,觀察幼兒的視線焦點及拇指的反應。注意事項:展開手指的力量不可過猛。失敗的處理:大拇指無法和其他四指分別張開、握合,經常會一起張開、握合,因為小肌肉的運動能力尚未純熟。多作手指運動,對幼兒會有幫助。類別:大小肌肉雙側協調教案名稱:輕輕拉動我的手適用年齡:2個月以上~5個月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墊子主要目標:訓練幼兒手臂及手肘活動能力,并強化雙側協調。間接目標:配合他人進行運動游戲,激發(fā)積極人際關系。教學步驟:將墊子鋪好,讓幼兒仰躺,天氣炎熱時,可以只著尿布,天氣寒冷時,可脫去外衣、長褲,只留內衣和尿布,引導者面向幼兒,坐在幼兒兩腿側,讓幼兒看到引導者的臉部。引導者的大拇指讓幼兒握住,其余四指扣住幼兒的手腕關節(jié),輕輕地將兩只手臂拉至胸前交叉,再輕輕回到兩側。將幼兒的右手拉至左手臂處,輕觸手臂,再慢慢放回,接著將左手拉至右手臂處,碰觸后同樣拉回,練習兩側手臂過身體正中線的活動。注意事項:幼兒的肌肉關節(jié)尚未發(fā)展完成,在進行運動撕,注意不要過于用力,以免損傷幼兒的骨骼及肌肉。此活動最好在喂奶后2小時進行,以免溢奶。失敗的處理:用力可能會造成幼兒疼痛或不舒服,若幼兒無法接受手臂的拉動,可改成手臂輕輕拉高、放下等輕松簡單的動作,練習幼兒手肘關節(jié)的活動力。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抬手抓抓看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線球主要目標:手臂可以抬高,雙手可以伸展至不同角度,并作抓取的動作以強化手眼協調能力及小肌肉成熟。間接目標:增加本體感及運動企劃,培養(yǎng)幼兒自信及數概能力。教學步驟:首先讓幼兒平躺于嬰兒床上。將線球放于幼兒的胸上中央線,并用聲音吸引他注意看線球。當幼兒的左右手配合線球的轉動,伸展向不同的方位時,引導幼兒的雙手,抬高到與肩部平行的位置。轉動線球,引導幼兒雙手舉高,手指彎曲作出抓取狀且能平行攤開雙手。觀察幼兒的頭部和視線是否同時作橫向的移動。停止線球的轉動,觀察幼兒是否會注視引導者。注意事項:引導者的動作不宜太快,需主動引逗,配合幼兒之意愿。失敗的處理:躺著時舉高手部后,因為角度的關系,抓握的能力會受到影響,而不易準確抓握到,可以讓幼兒在平躺時多練習。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好朋友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可敲擊出聲的玩具、墊子主要目標:練習雙手協調運作、促進雙側協調成熟,左右腦平衡發(fā)展。間接目標:敲擊和打擊出聲,協助幼兒自我意識的啟發(fā)和成長,確定其自信心。教學步驟:讓幼兒坐著或平躺著,引導者雙手拿著玩具,可以用發(fā)出聲音的玩具或其他物品逗弄幼兒,使幼兒的視線停留在引導者手中的玩具或物品上。試著引導幼兒將雙手的玩具互相碰觸,并觀察幼兒是否有其他反應?!钭⒁馐马棧翰恍枰獜娖扔變阂欢ㄒ獙⒌绞值耐婢呋ハ嗯鲇|。需注意幼兒手指抓握玩具的適當位置,不要在玩具碰觸是敲擊到手指?!钍〉奶幚恚撼嘶ハ嗲脫敉?,幼兒也喜歡用玩具敲擊其他地方,這樣聲響會帶給幼兒很大的感官刺激,而感到興奮快樂,引導者要注意幼兒切勿敲擊過度,而傷到自己。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抓到了嗎?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抓握玩具、軟塑膠棒或福祿貝爾玩具——八色球主要目標:強化手指抓握力量和手指指尖細膩動作的成長。間接目標:訓練幼兒對環(huán)境的積極探索意愿和能力?!罱虒W步驟:引導者將玩具拿到靠近幼兒處,觀察幼兒反應。再持續(xù)逗弄幼兒,讓幼兒有機會用手去抓取玩具,觀察幼兒若沒抓到玩具會不會更換手或繼續(xù)嘗試。注意事項:鼓勵幼兒用手抓握時,最好能讓幼兒抓到玩具兩次,這樣才能保持探索的興趣。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的某只手抓不到玩具時,不會改換另一只手嘗試,只想用原來那只手來抓玩具,此時引導者可以將物體移到另一只手旁,用玩具輕觸這只手,讓幼兒有所反應。類別:大小肌肉、雙側協調教案名稱:輕輕觸摸我的胸適用年齡:3個月~5個月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讓幼兒的手肘力量更靈活,也可建立較佳的本體感(幼兒對自我身體的掌握)間接目標:能愉快地與他人進行活動,激發(fā)基本人際關系概念。教學步驟:讓幼兒脫去外套坐在引導者腿上,背靠著引導者。首先讓幼兒的雙手各握住引導者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各扣住幼兒的手腕關節(jié),右手抬起往左碰到左胸,再伸回右邊,左手再抬起向右碰到右邊胸部,再伸回左邊,每邊各作約10下。引導者環(huán)抱幼兒,雙手維持前述姿勢,引導者頭傾向一邊,讓幼兒雙手做手臂交叉運動,引導者在幼兒耳朵邊數:1、2、1、2“,來增加趣味性,約各做10下。注意事項:幼兒除了可坐引導者腿上,也可以和引導者面對面坐著,因為坐得仍不穩(wěn),要特別注意活動時的安全。失敗的處理:幼兒逐漸有自主能力后,在肢體的控制上也越靈活,可能會抗拒手臂的運動,或者兩腳踢來踢去,這時應增加趣味性來引導幼兒。類別:大小肌肉、雙側協調教案名稱:抓住、放開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積木,(可用福氏第3號和4號玩具)主要目標:促進手掌力量成熟及增進手眼協調能力。間接目標:確定擁有意識,激發(fā)幼兒探索能力教學步驟:引導者將積木放在幼兒的手中,觀察幼兒是否會抓住積木。反復讓幼兒聯系抓積木,并觀察幼兒是否注視著積木。試著讓幼兒握著積木移動手臂或手腕,看看積木是否會掉落。同樣的動作,讓幼兒反復練習到能握著積木,并配合手部的移動,來操作積木,注意事項:積木以質輕,易抓握為主。失敗的處理:邊抓握積木邊移動手時,若不夠專心,會使得積木掉落,引導者應培養(yǎng)幼兒的專心度,也可用圓形或長形的積木,增加其把握經驗。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手指兒開開(五)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刺激手指末端神經,增進手指分化功能。間接目標:刺激大腦功能的均衡發(fā)展,及促進層次分化成熟。教學步驟:引導者將幼兒的右手食指張開后,觀察幼兒的反應。再將右手大拇指以外的手指展開,觀察幼兒的反應。相同的動作,換成左手,觀察幼兒的反應及其手指成熟發(fā)展的階段。注意事項:展開手指的力量不可過猛。失敗的處理:幼兒的手指展開及握合的動作不靈活或僵硬而不能配合引導者的引導時,可用玩具的抓握來訓練幼兒手指的開與合。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敲敲打打適用年齡:3~7個月教學時間:10~15分鐘教學地點:育嬰室使用教具:木制湯勺、鍋、鍋蓋、筷子、空茶葉罐。主要目標:透過敲擊協助發(fā)展大小肌肉和雙側協調能力。間接目標:刺激幼兒聽覺以及節(jié)奏韻律感的發(fā)展?!罱虒W步驟:讓幼兒卡著引導者坐著。引導者先用筷子敲擊鍋、鍋蓋、茶葉罐。拿木湯勺讓幼兒握著,引導者拉著幼兒的手,敲擊鍋、鍋蓋和空茶葉罐。引導者放開幼兒的手,觀察幼兒會不會自己主動去敲擊鍋、鍋蓋和茶葉罐。若幼兒會主動去敲擊,可讓幼兒多敲擊幾次?!钭⒁馐马棧罕M情放開讓幼兒去嘗試,不必作任何限制。鼓勵他盡量用力,以激發(fā)探索,嘗試的情緒?!钍〉奶幚恚汗?jié)奏感不佳的幼兒,多讓他練習即可,不必以過多正確規(guī)則要求幼兒。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抓一抓適用年齡:3個月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搖晃會發(fā)出聲音的玩具。主要目標:能移動身體去接近想抓握的物品。間接目標:有興趣探索身旁的物品,對引導者的逗弄有反應,激發(fā)人際關系和積極探索能力。☆教學步驟:讓幼兒平躺或支坐著,與引導者面對面。引導者搖動玩具,吸引幼兒的視覺注意,并觀察幼兒的手所拜訪的位置。接下來觀察幼兒雙手的反應及是否會挪動身體去接近玩具。將玩具放到幼兒身體的正中央處,讓幼兒能用手抓到,觀察幼兒的表情及其反應。若幼兒因無法接近玩具而哭泣,引導者可以將玩具放在幼兒伸手可及之處,再觀察幼兒的反應。注意事項:適當引發(fā)幼兒積極情緒后,再進行游戲。失敗的處理:缺乏主動及信心的幼兒常會失敗,應降低難度,讓東西離身體更近,更容易抓到,以便透過其成功經驗,來建立其成就感。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拔河比賽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7個月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手搖鈴主要目標:能與別人共同拉扯同一物品,并適當用力。間接目標:強化本體感和人際關系。教學步驟:讓幼兒平躺與嬰兒床上。將可以抓搖的玩具,如手搖鈴,放在幼兒手上。引導者用手去搖動幼兒的一只手,觀察幼兒的反應及手部動作。引導者試著用力將幼兒的玩具拿走時,觀察幼兒有何反應。注意事項:拿開幼兒手中東西時,需注意其情緒反應,幼兒生氣和挫折時的餓哭鬧,也是重要的感情分化學習,引導者不必為了害怕幼兒不愉快而不讓幼兒表達情緒。失敗的處理:幼兒如果配合意愿不高或注意力集中較差,可能有觸覺敏感現象,宜多作觸摸、松弛及戶外活動等游戲。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他是誰呀?適用年齡:3個月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杯子、積木主要目標:訓練幼兒將物品放入容器內的大小肌肉操作能力,以及注意力集中的訓練。間接目標:可強化手眼協調,促成運動企劃的成熟。教學步驟:引導者先讓幼兒成支坐狀,雙手各抓住一個積木引導者牽著幼兒的一手,將手中的積木放入杯子中。且將其中的1個積木放入杯子中,觀察幼兒的反應。觀察幼兒是否會將杯子中的積木取出,以及對另一只手里的積木如何處理。觀察幼兒是否會放棄積木,而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杯子上。注意事項:杯子,瓶口需大,方便幼兒伸入拿取物品。失敗的處理:幼兒會觀察杯中的積木,而不會馬上伸手去拿,引導者可以伸手到杯中拿積木讓幼兒看進行過程并來模仿。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拉拉看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8個月教學時間:10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皮帶輪、線球主要目標:雙手手指可以合住,促進肌肉的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成熟化。間接目標:強化運動企劃及本體感的成熟,培養(yǎng)探索意愿。教學步驟:讓幼兒平躺與床上。將皮帶輪放在胸上中央線,做上、下或左右的移動。吸引幼兒持續(xù)注視皮帶輪的移動。觀察幼兒是否會將雙手的手指合住,并放于胸前。而雙腳也會皮帶輪做出類似的動作。注意事項:皮帶輪的移動應在幼兒的視線范圍內進行,搖晃不要太快,配合幼兒視覺動線的成熟度做練習。失敗的處理:手指或腳的分合動作尚未熟練時,引導者可以利用幼兒練習拍手、并腿的方式來體會雙手、雙腳的分合動作。類別:大小肌肉及雙側協調教案名稱:你要哪一個?適用年齡:4個月以上教學時間:2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積木主要目標:能用小肌肉來進行積木的操作,并做自我選擇。間接目標:以手眼協調游戲,訓練幼兒注意力集中。教學步驟:先將不同顏色及不同形狀的積木放在幼兒前方發(fā)出聲音來引導幼兒的注意力。再將積木放在幼兒視線正前方并觀察幼兒對玩具的選擇情形,讓幼兒伸手出來觸摸積木,拿起積木,并操作。幼兒在玩積木的同時,以其他積木來逗引幼兒,看幼兒有何反應,若幼兒沒有抓積木的意愿時,則可以將其他積木放在他手中,讓幼兒的手抓握住積木。放置許多塊積木于幼兒面前,讓幼兒自行抓取,放下。注意事項:積木的選擇以質料輕,易抓握為原則,以便幼兒抓取。失敗的處理:幼兒的手指抓握能力尚未發(fā)展完成,因此會有抓不起來或拿不穩(wěn)而掉落的現象,引導者可以在旁邊稍加威脅,但主控權仍在幼兒,平常可多練習手掌和手指的把握。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雙手拔河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7個月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可抓握的玩具主要目標:訓練幼兒大小肌肉及雙側的協調,并可強化其手指力量。間接目標:讓幼兒和他人間積極互動,觸發(fā)其人際關系的成熟。教學步驟:拿兩個可抓握的玩具,讓幼兒雙手各抓住一個,觀察幼兒視覺的方向及其抓到玩具后手的反應。引導者試著先抓住幼兒左手的玩具,觀察有熱的反應。再用力拉右手的玩具,觀察幼兒的兩手擺放,活動及視線的焦點在哪里。試著拿走左手的玩具,觀察幼兒是否會用左手去保護剩下的玩具和視線焦點是否轉移。以相同的方法,取走右手的玩具,觀察幼兒的反應是否和左手的狀況相同。注意事項:引導者用力拉幼兒的手時,需注意力量不要過猛,以免造成幼兒的不愉快和傷害。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對于物品被拿走的反應激烈,有的則毫無反應,這些都需要由引導者引導幼兒適當地表達情緒,不要過或不及。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來!拿去喲!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7個月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抓握會發(fā)出聲音的玩具、墊子。主要目標:視覺及視覺空間成熟,以及手眼協調的訓練間接目標:積極和他人互動的人際關系,以及對周圍環(huán)境適當的判斷和回應力。教學步驟:引導者讓幼兒坐在墊子上將玩具放在幼兒右邊肩膀的位置,吸引幼兒注意,并觀察幼兒的反應。再將玩具移至幼兒面前,并向幼兒兩側及中央移動玩具,觀察幼兒的視線及雙手的變化。讓幼兒雙手都來抓取玩具,觀察幼兒的反應。若引導者用手去拉動右手(或左手)的玩具,觀察幼兒的視覺移動及其他反應。注意事項:引逗幼兒來抓取時,同時給予成功和挫折的機會,使喜怒感情能平衡發(fā)展。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會不管引導者移動物品的位置,只是自己玩自己的,或被其他事物吸引,而尚未能追視移動物品,引導者可用聲音或呼喊幼兒的名字,來喚回其注意力,但不可急噪或過分催促,使幼兒受到驚嚇。類別:大小肌肉教案名稱:抓到了!適用年齡:5個月以上——7個月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下鈴、低桌子主要目標:視覺空間判斷及手眼協調成熟化。間接目標:強化運動企劃,促進思考力和積極性。教學步驟:幼兒坐在墊子上,背靠著墊子,將桌子置于其面前,引導者先將小鈴放在距離幼兒30公分左右的桌子上,觀察幼兒手的動作變化。引導者逐漸調整手與小鈴之間的距離,讓幼兒練習左手配合右手抓取東西。持續(xù)反復練習,直到幼兒可以成功的抓住小鈴。注意事項:調整距離時視幼兒可以抓到的范圍內而定,速度不宜過快,要讓幼兒有抓到的可能。失敗的處理:幼兒有時候會追視物體的移動,而忘了用手去抓握,應多加練習,引導者不可過于急躁,要給幼兒更多的學習機會。類別:人際關系教案名稱:授乳時間適用年齡:0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音樂帶或會出聲的玩具主要目標:聯系幼兒在等待中保持愉快情緒,強化其人際關系。間接目標:喂食后的愉快情緒,可養(yǎng)成幼兒積極的飲食習慣,對身體和生活健康幫助很大。教學步驟:飲食前后播放輕音樂,幼兒在喂食時間到或未到時,會因為饑餓而不安,甚至會大聲啼哭,引導者(照顧者)在沖泡奶粉時,應熟練快速地完成,同時需兼顧衛(wèi)生干凈。幼兒若不耐饑餓就會大哭不已,引導者應在沖泡過程中邊告訴幼兒“等一下”“馬上就泡好了”“不要哭,我知道你很餓了”等等,讓幼兒看到沖泡的過程,可以減少其哭泣或不安。幼兒在喝奶時,照顧者懷抱著幼兒,輕聲地安撫幼兒,擦拭淚水,讓幼兒輕松地進食。注意事項:在沖泡的過程中,不要離開幼兒單獨一人,或不理會,不管幼兒的哭泣,以免引起幼兒更大的不安。失敗的處理:授乳前的準備工作,宜盡量制造活潑愉快的氣氛,可放輕音樂(古典或輕音樂),平撫幼兒因肚子餓,可能產生的情緒。類別:人際關系教案名稱:我們都是好朋友適用年齡:0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分鐘教學地點:室內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和幼兒作積極互動,以建立基礎人際關系間接目標:讓幼兒在肢體語言和態(tài)度上,有積極和對方溝通的意愿,有助于語言能力的成長和成就。教學步驟:讓幼兒躺著或坐著(背靠著墊子),身體放輕松,引導者拉著幼兒的雙手,與幼兒面對面,眼神注視著幼兒,輕輕地和幼兒說話,讓幼兒也看著引導者說話。引導者拉著幼兒的雙手,邊唱歌邊作動作,拉拉小手,動動腳、搖搖頭,讓幼兒有愉快的律動時間,和引導者一起同樂。注意事項:進行活動時,引導者與幼兒的眼神應該互相交換,幼兒可以從引導者的延伸及舉止間,了解自己是被人疼愛的。失敗的處理:有的幼兒在活動時不會注視著引導者,或被動地讓引導者牽著手活動,無自主的活動意愿,有的幼兒則傾向于自行活動,引導者可視幼兒情況做調整,不必過于勉強。類別:人際關系教案名稱:和陌生人打招呼適用年齡:1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5分鐘教學地點:室內或戶外均可使用教具:無主要目標:無觸動幼兒和他人間的互動關系,為人際關系建立基礎。間接目標:與他人互動中,培養(yǎng)自我意識。教學步驟:幼兒由主要照顧者抱著,有引導者用聲音來引逗,接著伸出雙手,表示欲擁抱幼兒,幼兒被聲音吸引后,會注視著引導者,引導者再接近觸摸幼兒,幼兒可能會縮向照顧著懷抱,這時主要照顧者可以拍拍幼兒的背,讓幼兒放松。引導者可以對幼兒微笑,和幼兒打招呼,照顧者也在一旁輕聲地鼓勵幼兒作出反應,幼兒在照顧者的鼓勵下可能就會伸出手,和引導者有所接觸。注意事項:引導的方式以不驚嚇幼兒為主。失敗的處理:幼兒因怕生而驚慌地大哭時,應先暫停教學,待幼兒恢復情緒,轉移至對其他事物的注意后,再嘗試一次,若結果還是如此,則可以考慮由其他人或在其他情境中來進行。類別:人際關系教案名稱:躲貓貓(一)適用年齡:2個月以上教學時間:10分鐘教學地點:嬰兒床使用教具:不透明絲巾主要目標:透過視覺的“有”及“無”的變化,建立幼兒和他人間成熟的互動關系。間接目標:激發(fā)保留概念的順利發(fā)展。教學步驟:讓幼兒平躺著,保持著愉快及平靜的情緒,將絲巾蓋住平躺著幼兒的臉,觀察幼兒的雙手和雙腳的反應。再將絲巾掀開,觀察幼兒的雙手和雙腳的反應和蓋著絲巾是有什么不同。重復一次蓋住和掀開絲巾的動作,觀察幼兒的反映和上次有何不同。重復一次蓋住和掀開絲巾的動作,觀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