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系列 第三章 第四節(jié)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課件(2份打包)_第1頁
2024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系列 第三章 第四節(jié)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課件(2份打包)_第2頁
2024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系列 第三章 第四節(jié)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課件(2份打包)_第3頁
2024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系列 第三章 第四節(jié)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課件(2份打包)_第4頁
2024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系列 第三章 第四節(jié)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課件(2份打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4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系列第三章第四節(jié)氣壓帶、風帶與氣候課件(2份打包)(共51張PPT)

第四節(jié)氣壓帶和風帶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第1課時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

第三章

點擊進入

內(nèi)容概覽

點擊進入

考點1

考點2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

點擊進入

考點3

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課標要求命題趨勢

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并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1.基礎(chǔ)性考法:認識不同地區(qū)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的特點。

2.綜合性考法:綜合分析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和季節(jié)移動;分析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

3.創(chuàng)新性考法:結(jié)合現(xiàn)實中地理現(xiàn)象,進行地理生產(chǎn)生活實踐,運用相關(guān)地理原理服務(wù)生產(chǎn)生活。

考點1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必備知識排查】

1.大氣環(huán)流:

(1)概念:全球性________的大氣運動。

(2)成因:高、低緯度地區(qū)的__________和地轉(zhuǎn)偏向力。

(3)意義:使高、低緯度間、海陸間的______和______得到交換。

2.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1)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

有規(guī)律

受熱不均

熱量

水汽

(2)主要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與成因(以北半球為例)。

①氣壓帶。

名稱成因

A____________氣流受熱膨脹上升

C副熱帶高壓帶氣流下沉

E______________冷暖氣流相遇,暖氣流被迫抬升到冷氣流之上

G極地高壓帶氣流受冷收縮下沉

赤道低壓帶

副極地低壓帶

②風帶。

名稱成因

B東北信風帶副熱帶高壓帶流向____________,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偏轉(zhuǎn)為東北風

D____________副熱帶高壓帶流向副極地低壓帶,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偏轉(zhuǎn)為西南風

F極地東風帶____________流向副極地低壓帶,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偏轉(zhuǎn)為東北風

(3)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guī)律。

①移動原因:____________的南北移動。

②移動規(guī)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

赤道低壓帶

盛行西風帶

極地高壓帶

太陽直射點

偏北

偏南

【填繪】

北半球氣壓帶、風帶

(1)在上圖中適當位置填上氣壓帶的名稱。

(2)在上圖中適當位置畫出風向。

(3)在上圖中適當位置標注極鋒,并畫出極鋒鋒面。

提示:

【點撥】

熱力型氣壓帶和動力型氣壓帶的形成與區(qū)別

(1)熱力型氣壓帶(與溫度有關(guān)):近地面受熱→空氣膨脹上升→赤道低壓帶;近地面冷卻→空氣收縮下沉→極地高壓帶。

(2)動力型氣壓帶(與溫度無關(guān),與氣流垂直運動有關(guān)):高空氣流堆積下沉→副熱帶高壓帶;近地面暖空氣被迫爬升(抬升)→副極地低壓帶。

【核心要點突破】

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guī)律

1.抓“動力”——突破氣壓帶形成:

2.抓“偏轉(zhuǎn)”——突破風帶、風向:

在氣壓帶、風帶分布圖中,先依據(jù)高、低壓帶的分布確定風帶的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再根據(jù)所在半球確定偏轉(zhuǎn)方向從而判定風帶的具體風向(如圖)。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斷:

(1)記憶——看緯度位置:緯線0°、30°、60°、90°附近分別是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極地高壓帶。

(2)辨別——看相間特點:氣壓帶是高低壓相間分布的;氣壓帶和風帶是相間分布的。

(3)判斷——看圖形特點:氣壓帶和風帶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近年來,高考常涉及局部圖和變式圖的考查,但大都離不開以下三種類型:

4.抓“移動”——突破季節(jié)影響:

氣壓帶、風帶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移動。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夏季氣壓帶和風帶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位置如圖所示:

【高考預測精練】

角度1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下圖為三圈環(huán)流中的局部示意圖,甲、乙表示風帶,丙表示氣壓帶。讀圖完成1、2題。

1.若圖中氣流由于熱力因素,氣溫低冷卻下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風帶的風向一定不同

B.甲、乙同屬一個風帶

C.甲、乙中可能有一個為信風帶

D.丙氣壓帶夏季向低緯度移動

2.若甲風帶控制地區(qū)盛行西北風,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冬季可能受到甲風帶影響B(tài).受乙風帶控制的地區(qū)一定溫和多雨

C.我國夏季會受到乙風帶控制D.受丙氣壓帶控制的地區(qū)多晴朗天氣

B

D

【解析】第1題,根據(jù)圖中氣流方向,丙是高氣壓帶,若圖中氣流由于熱力因素,氣溫低冷卻下沉,則丙是極地高壓帶,所以甲、乙可能同屬一個風帶(極地東風帶);甲、乙風帶的風向可能相同;甲、乙中不可能有一個為信風帶;丙氣壓帶夏季向高緯度移動。第2題,若甲風帶控制地區(qū)盛行西北風,則甲為南半球的西風帶,乙風帶為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帶,我國是北半球國家,不可能受甲或乙風帶影響;乙風帶為東南信風帶,受乙風帶控制的地區(qū)一般為少雨天氣;丙氣壓帶為副熱帶高壓帶,受丙氣壓帶控制的地區(qū)多晴朗天氣。

角度2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規(guī)律

讀全球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局部示意圖,回答3、4題。

3.圖中的M氣壓帶是指()

A.赤道低壓帶

B.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

C.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

D.副極地低壓帶

4.下列關(guān)于圖中M、N兩氣壓帶所反映的時間與季節(jié)(北半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A.M表示3月份、春季B.N表示7月份、夏季

C.M表示12月份、夏季D.N表示1月份、冬季

B

B

【解析】第3題,由盛行風向可知M為副熱帶高壓帶,由風向右偏可知M氣壓帶位于北半球。第4題,據(jù)圖判定M氣壓帶為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帶,位于30°N以南,說明此時為北半球冬季,N氣壓帶為赤道低壓帶,位于赤道以北,說明此時為北半球夏季。

【加固訓練】

圖1為沿某經(jīng)線的大氣運動示意圖,圖2為圖1中甲氣壓帶及其南北兩側(cè)風帶的風向圖。讀圖,回答(1)(2)題。

(1)圖示氣壓帶位置反映的時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黃

B.我國東北地區(qū)晝短夜長

C.密西西比河進入枯水季節(jié)

D.北印度洋自東向西的船只順風順水

(2)關(guān)于圖示氣壓帶、風帶的說法正確的是()

A.熱帶草原氣候受甲氣壓帶和丁風帶交替控制B.受乙風帶的影響,西歐全年溫和濕潤

C.甲氣壓帶影響下的地區(qū)總是高溫少雨D.受丁風帶移動影響,南亞夏季多雨

A

B

【解析】第(1)題,由圖2中風帶、風向知甲氣壓帶為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在圖1中其北移了,說明為北半球夏季。第(2)題,圖示乙、丙、丁分別為盛行西風帶、副極地低壓帶、東北信風帶。熱帶草原氣候受信風帶和赤道低壓帶的交替控制;受乙風帶的影響,西歐全年溫和濕潤;甲氣壓帶影響下的地區(qū)若在大陸東岸,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降水多,不總是高溫少雨;南亞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偏轉(zhuǎn)形成的西南季風的影響,并非丁風帶的影響。

考點2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

【必備知識排查】

1.1月份氣壓中心分布與冬季風:

氣壓中心M是______高壓(西伯利亞高壓),其切斷了____________帶。

亞洲

副極地低壓

2.7月份氣壓中心分布與夏季風:

氣壓中心N是______低壓(印度低壓),其切斷了____________帶。

亞洲

副熱帶高壓

3.亞洲季風環(huán)流:

項目1月7月

東亞季風A______風C______風

南亞季風B______風D______風

成因__________差異海陸熱力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

東南

東北

西南

海陸熱力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填繪】

氣壓中心和風向

提示:甲:亞洲高壓(西伯利亞高壓);乙:低壓;丙:亞洲低壓(印度低壓);①是西北季風;②是東北季風;③是西北季風;④是東南季風;⑤是西南季風;⑥是東南信風。

【點撥】

東亞季風最為典型的原因

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陸熱力差異最大→季風環(huán)流最典型。

【深研】

閱讀教材圖3.12、圖3.13,思考:

北半球氣壓帶呈塊狀分布,南半球氣壓帶呈帶狀分布的成因。

提示:南半球緯向分布的氣壓帶比北半球明顯,特別是南緯30°以南的地區(qū),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主要因為南半球陸地面積小,海洋面積廣闊,在陸地上形成的高、低氣壓中心非常微弱,不會切斷氣壓帶,因此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帶和副極地低壓帶大致呈帶狀分布。

【高考真題剖析】

(2022廣東選擇考)某研究統(tǒng)計了50°N以北地區(qū)1979-2023年發(fā)生的所有氣旋,并將中心氣壓值最低的前5%的氣旋定義為超強氣旋。下圖示意該地區(qū)1979-2023年超強氣旋總頻數(shù)空間分布。影響圖中北大西洋地區(qū)超強氣旋生成的氣壓帶、風帶主要是()

①副極地低氣壓帶

②副熱帶高氣壓帶

③極地東風帶

④盛行西風帶

⑤東北信風帶

A.①③④B.①③⑤

C.②③④D.②④⑤

A

[考場速解模式]

抓信息①地點→北大西洋地區(qū);

②事象→超強氣旋形成;

③考查→氣壓帶、風帶的分布

建聯(lián)系超強氣旋頻率最高的位置60°N~70°N→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東風帶和盛行西風帶

【解析】讀圖可知,在北大西洋中超強氣旋頻率最高的位置出現(xiàn)在60°N~70°N。在這個位置主要受到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東風帶和盛行西風帶的影響。

【核心要點突破】

1.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

(1)1月份氣壓中心分布與冬季風(如下圖)。

(2)7月份氣壓中心分布與夏季風(如下圖)。

2.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比較:

項目東亞季風南亞季風季節(jié)冬季夏季冬季夏季

風向西北風東南風東北風西南風

源地蒙古、西伯利亞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亞(亞歐大陸內(nèi)部)印度洋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及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性質(zhì)寒冷干燥溫暖濕潤溫暖干燥高溫高濕

比較冬季風強于夏季風夏季風強于冬季風分布我國東部、朝鮮半島、倭國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我國西南類型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有利雨熱同期不利旱澇、寒潮等災害旱澇災害【高考預測精練】

角度1大氣活動中心的形成及其影響

北半球海陸分布造成緯向氣壓帶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氣壓中心,其位置和強度的異常往往造成各地天氣、氣候的異常。下圖中1028百帕等壓線的分布作為某氣壓中心的分布范圍。據(jù)此完成1、2題。

1.圖中甲地氣壓中心的性質(zhì)及其切斷的氣壓帶最有可能為()

A.冷高壓,副熱帶高壓帶B.暖高壓,副極地低壓帶

C.暖高壓,副熱帶高壓帶D.冷高壓,副極地低壓帶

2.若某年份1028百帕等壓線分布偏南偏東,對我國東部地區(qū)冬季

可能帶來()

A.冬季氣溫距平為正值B.梅雨季節(jié)較往年提前

C.寒潮天氣較往年頻發(fā)D.登陸臺風較往年偏多

D

C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亞歐大陸上形成了高壓中心,說明此時亞歐大陸氣溫低,為冬季,故甲地氣壓中心為西伯利亞高壓。冷高壓切斷了完整的副極地低壓帶。第2題,據(jù)題意,若某年份1028百帕等壓線分布偏南偏東,則西伯利亞冷高壓勢力較強,說明冬季氣溫較低,則冬季氣溫距平為負值;與梅雨天氣早晚和登陸臺風的次數(shù)關(guān)系不大;對我國東部地區(qū)影響較大,使寒潮天氣較往年頻發(fā)。

角度2季風的形成和分布

東亞季風指數(shù)用來表示東亞特殊的海陸熱力對比對東亞季風的影響,其值大于零表示夏季風占優(yōu),小于零表示冬季風占優(yōu)。讀東亞季風指數(shù)(實線)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緯度(虛線)的季節(jié)變化示意圖(橫坐標表示月份,縱坐標分別表示季風指數(shù)和副高脊線緯度),完成3、4題。

3.東亞季風()

A.夏季風占優(yōu)的月份多于冬季風占優(yōu)的月份

B.冬季風和夏季風的成因不同

C.夏季風7月最強,冬季風1月最強

D.夏季風強弱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緯度高低相關(guān)聯(lián)

4.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緯度偏北的年份()

A.東亞夏季風減弱B.東亞冬季風增強

C.我國夏季北澇南旱D.我國冬季南北溫差顯著增大

D

C

【解析】第3題,讀圖可知,夏季風占優(yōu)的月份小于冬季風占優(yōu)的月份;東亞地區(qū)的冬季風和夏季風的形成都與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有關(guān);東亞地區(qū)夏季風在8月份最強,冬季風在1月份最強;在夏季風占優(yōu)的月份,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緯度越高,夏季風越強。第4題,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緯度偏北的年份,東亞夏季風增強,冬季風減弱;東亞夏季風增強,使夏季風對我國北方地區(qū)的影響程度加大,鋒面雨帶在北方地區(qū)的停留時間延長,使北方地區(qū)降水增多,而雨帶過快地向北推移,將導致南方地區(qū)降水減少,從而出現(xiàn)北澇南旱的現(xiàn)象;東亞冬季風減弱將使我國北方地區(qū)的冬季氣溫偏高,我國南北溫差減小。

【加固訓練】

讀某季節(jié)澳大利亞北部盛行風向和氣壓分布圖,完成(1)(2)題。

(1)圖中甲地盛行風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陸輪廓及其洋流性質(zhì)

B.地勢高低起伏狀況

C.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

D.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

(2)該季節(jié)()

A.甲地盛行西北季風,高溫多雨B.乙地盛行東北信風,炎熱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風,溫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西風,炎熱干燥

D

A

【解析】第(1)題,從圖中看,甲地盛行西北風,其成因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當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時,氣壓帶、風帶南移,北半球的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向左偏轉(zhuǎn)成西北風。第(2)題,該季節(jié)甲地盛行西北季風,西北季風從低緯度海洋吹來,高溫多雨;東北信風在北半球,不可能影響到乙地;丙地是地中海氣候,此時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高溫少雨;丁地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季盛行從海洋吹來的偏東風,高溫多雨。

【必備知識排查】

一、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氣壓帶對氣候的影響:

(1)低壓帶控制的地區(qū),盛行______氣流,水汽容易凝結(jié),降水______,氣候濕潤。

(2)高壓帶控制的地區(qū),盛行______氣流,水汽不易凝結(jié),降水______。暖高壓控制的地區(qū)氣候____

________,冷高壓控制的地區(qū)氣候__________。

2.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氣流,氣溫由____變____,水汽容易凝結(jié),降水較____。

(2)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氣流,氣溫由____變____,水汽不易凝結(jié),降水較____。

(3)從海洋吹向陸地的氣流,水汽充沛,降水較____。

(4)從陸地吹向海洋的氣流,水汽稀少,降水較____。

考點3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上升

豐富

下沉

稀少

熱干燥

寒冷干燥

3.氣壓帶和風帶的交替控制對氣候的影響:

二、氣候與自然景觀

1.______是影響自然景觀的重要因素。

2.主要案例:

地區(qū)氣候自然景觀

撒哈拉沙漠地區(qū)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少雨,溫差大,______作用強,空氣極為干燥,______地貌廣布,河

流稀少;只有少數(shù)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______景觀

我國南方地區(qū)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冬季溫和,降水豐富,河網(wǎng)密集,______作用強,______地貌廣泛發(fā)

育,植被繁茂,形成____________景觀

塞倫蓋蒂和馬薩伊馬拉熱帶草原氣候5月中下旬,雨帶北移,塞倫蓋蒂地區(qū)進入干季,北側(cè)的馬薩伊馬拉會延遲進入干季,食草動物北遷;每年10月前后,塞倫蓋蒂重返濕季,食草動物南遷

風力

風沙

荒漠

流水

河流

常綠闊葉林

氣候

【思考】

緯度60°附近容易形成降水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緯度60°附近冷暖氣流相遇,暖氣流被冷氣流抬升的過程中,氣溫下降,形成降水,屬于鋒面雨。

【點撥】

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最廣泛的原因

(1)大氣環(huán)流:全年盛行來自大西洋西風→終年溫和濕潤。

(2)地形:南北兩側(cè)山地,中間平原→狹管效應→東西范圍廣。

(3)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向高緯延伸→南北范圍廣。

【思考】

荒漠和沙漠是一回事嗎

提示:荒漠通常是指氣候干燥、降水稀少、蒸發(fā)量大、植被貧乏的地表景象,強調(diào)的是景觀。而沙漠則側(cè)重從地貌的角度分析,強調(diào)的是地表物質(zhì)的組成,如沙丘等。沙漠是荒漠的一種類型,在高山上部或接近極地地帶,因低溫造成植被貧乏的地區(qū),稱“寒漠”,屬于特殊的荒漠類型。

【核心要點突破】

1.氣壓帶或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2.氣壓帶或風帶的性質(zhì):

氣壓帶/風帶氣流運動方向性質(zhì)對氣候的影響

赤道低壓帶上升濕熱高溫多雨

副熱帶高壓帶下沉干熱高溫干燥

副極地低壓帶上升濕冷溫和多雨

極地高壓帶下沉干冷寒冷干燥

極地東風帶高緯→低緯干冷寒冷干燥

中緯西風帶低緯→高緯溫濕溫和多雨

低緯信風帶高緯→低緯干熱高溫干燥

3.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全年受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

氣候類型成因氣候特征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受西風帶控制終年溫

和濕潤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受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終年炎熱干燥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終年高溫多雨

(2)受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

氣候類型成因氣候特征

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干季時受信風帶控制,濕季時受赤道低壓帶控制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高考預測精練】

角度1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下圖為非洲某月盛行風向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此時節(jié)()

A.①地羚羊成群B.②地樹葉枯黃

C.③地陰雨綿綿D.④地酷暑難當

C

A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非洲幾內(nèi)亞灣沿岸盛行西南風,說明氣壓帶、風帶北移,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形成西南季風,是北半球夏季,最可能是7月。第2題,根據(jù)上題分析可知,此時是北半球夏季。①地屬于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正值濕季,羚羊成群;②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樹葉常綠;③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晴朗干燥;④地屬于南半球地中海氣候,受西風帶影響,溫和濕潤。

角度2氣候與自然景觀

下圖為沿20°E經(jīng)線的地形剖面和某季節(jié)的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

3.該經(jīng)線附近的地形特征是()

A.以高原、盆地為主B.山高谷深,崎嶇不平

C.東西高,中間低D.北部多火山、地震

4.甲、乙、丙三地中()

A.甲和乙都為熱帶草原氣候B.乙和丙都為熱帶沙漠氣候

C.乙和丙都為熱帶草原氣候D.甲為地中海氣候,丙為熱帶沙漠氣候

5.此季節(jié)()

A.甲地高溫少雨B.乙地草木枯黃

C.丙地森林茂盛D.丁海區(qū)臺風頻發(fā)

A

D

B

【解析】第3題,20°E經(jīng)線和赤道的交會處為剛果盆地,故圖中是非洲大陸沿20°E經(jīng)線的地形剖面圖,結(jié)合剖面,圖示的地形主要以高原和盆地為主;高原上相對高度較小,地形較平坦;圖示剖面南北高,中部低;20°E經(jīng)線不穿過東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亞高原,北部主要是撒哈拉沙漠,火山、地震少。第4題,結(jié)合圖中緯度的分布可知:甲地為地中海氣候,乙地為熱帶草原氣候,丙地為熱帶沙漠氣候。第5題,圖中氣壓帶和風帶位置偏北,此時應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甲地溫和多雨,乙地草木枯黃;丙地炎熱干燥;丁海區(qū)為地中海,夏季沒有臺風。

【加固訓練】

里斯本、雅典兩地氣候類型相同,但兩地測得的氣溫和降水量呈現(xiàn)一定的差異。讀圖完成(1)(2)題。

(1)兩地的夏季溫度有差異,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A.受夏季盛行風影響

B.受沿岸暖流影響

C.受副熱帶高壓影響

D.受沿岸寒流影響

(2)兩地的年降水量有差異,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A.緯度位置較低B.受西風影響較弱

C.地勢相對較高D.距地中海較近

D

B

【解析】第(1)題,兩地都屬于地中海氣候,兩地的夏季溫度有差異,里斯本氣溫低于雅典,這是由于里斯本受沿岸寒流的影響,因而氣溫低于同緯度的雅典。第(2)題,兩地的年降水量有差異,雅典降水量低于里斯本,這是由于雅典離大西洋較遠,受西風影響較弱,從大西洋上帶來的水汽較少,所以雅典年降水量小。

本課結(jié)束(共22張PPT)

第2課時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第三章

課標要求命題趨勢

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候?qū)ψ匀坏乩砭坝^形成的影響。1.基礎(chǔ)性考法:認識不同地區(qū)不同氣候類型的特點。

2.綜合性考法:綜合分析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

3.創(chuàng)新性考法:結(jié)合現(xiàn)實中地理現(xiàn)象,進行地理生產(chǎn)生活實踐,運用相關(guān)地理原理服務(wù)生產(chǎn)生活。

【必備知識排查】

1.世界氣溫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

(1)空間分布規(guī)律:平均氣溫由低緯度地區(qū)向高緯度地區(qū)______。

(2)氣溫的時間變化規(guī)律。

①氣溫的日變化規(guī)律:一日之內(nèi)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______,一日之內(nèi)氣溫最低值出現(xiàn)在日

出前后。

②氣溫的年變化規(guī)律:一年之內(nèi)陸地上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_____(北半球)、最低值出現(xiàn)在

_____(北半球),海洋上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_____(北半球)、最低值出現(xiàn)在_____(北半球)。

遞減

14時

7月

1月

8月

2月

2.世界降水分布規(guī)律:

(1)______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

(2)中緯度地區(qū)大陸的沿海地區(qū)降水多,______地區(qū)降水少。

(3)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____岸降水多,大陸____岸降水少。

(4)山地________降水多,________降水少。

赤道

內(nèi)陸

西

迎風坡

背風坡

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__________:太陽輻射從低緯向高緯遞減,決定了氣候的熱量帶和氣溫的高低分布。

(2)__________: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其季節(jié)移動,主要影響降水。

(3)__________:同緯度沿海地區(qū)氣溫年較差小,降水較多,季節(jié)分配均勻;內(nèi)陸地區(qū)相反。

(4)______: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5)______: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__________:通過改變下墊面性質(zhì)、大氣成分等影響區(qū)域氣候。

緯度因素

大氣環(huán)流

海陸分布

地形

洋流

人類活動

4.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填繪】

補繪出35.0℃、35.5℃的兩條等溫線

提示:

【點撥】

南極洲——世界最冷的地方

南極洲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小→獲得太陽輻射少→熱量少→氣溫低;南極洲平均海拔最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約0.6℃→氣溫低;南極洲冰雪覆蓋→反射太陽輻射→到達地面太陽輻射少→氣溫低;南極大陸有南極環(huán)流(寒流)→降溫減濕→氣溫低。

【思考】

為什么南北半球的氣候類型分布不完全對稱

提示:由于海陸分布不同,南北半球的氣候類型分布并不完全對稱,南半球甚至缺失某些氣候類型,如苔原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只在北半球有分布。

【核心要點突破】

一、氣候類型判讀方法

1.根據(jù)地理位置判讀氣候類型:

(1)根據(jù)熱量帶判斷氣候類型:0°~30°為熱帶,30°~40°為亞熱帶,40°~60°為溫帶。(受大氣環(huán)流、地形、洋流等影響,實際分布略有誤差,如我國的亞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約34°N,而倭國的為40°N)

(2)依據(jù)海陸位置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僅分布在大陸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部分分布在大陸西岸;季風氣候僅分布在大陸東岸(溫帶季風、熱帶季風氣候只分布在北半球)。

2.根據(jù)區(qū)域自然特征判讀氣候類型:

區(qū)域自然特征主要受氣候類型影響,如典型植被、典型動物、水文特征、土壤等。如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只分布在地中海氣候區(qū),再如斑馬是熱帶草原的典型動物,平時要注意知識的積累。

3.根據(jù)氣溫和降水資料判斷氣候類型:

(1)從文字材料或氣候資料圖中獲取氣溫和降水的相關(guān)信息進行判斷,其判讀關(guān)鍵是從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中讀出最熱月和最冷月的氣溫及降水。

(2)根據(jù)氣溫和降水判讀氣候類型的步驟及方法。

步驟依據(jù)因素變化結(jié)論

以形定位氣溫變化6、7、8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峰線)北半球

12、1、2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谷線)南半球

以溫定帶最冷(熱)月均溫最冷月平均氣溫>15℃熱帶氣候

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15℃亞熱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5℃~0℃溫帶氣候

最熱月平均氣溫2000mm熱帶雨林氣候

年降水量700~1000mm溫帶海洋性氣候

步驟依據(jù)因素變化結(jié)論

以水定型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降水類型)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1500~2000mm熱帶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750~1000mm熱帶草原氣候

年降水量800~1500mm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400~800mm溫帶季風氣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年降水量300~1000mm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終年少雨)年降水量<250mm熱帶沙漠氣候、極地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冷月均溫在0℃以上,但依然屬于溫帶,其判讀時注意最熱月均溫在

20℃以下,即氣溫的年較差小,可將其與亞熱帶氣候類型區(qū)分。

二、特殊地區(qū)氣候類型成因的分析

1.四處(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高原東南部和中美洲東北部)熱帶雨林氣候——遠離赤道的熱帶雨林氣候——“來自海洋的信風+迎風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區(qū)的熱帶草原氣候——“地勢高”。如東非高原地勢較高,上升氣流弱,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3.西風帶內(nèi)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位于西風帶內(nèi),但處于山脈的背風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脈東側(cè),受山地阻擋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4.大陸東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澳大利亞東南部)。

5.南北美洲西海岸氣候的分布范圍僅局限于沿海地帶,并呈南北延伸、狹長分布的特征,主要是因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響,氣候分布不能深入內(nèi)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帶。

6.北半球同一種氣候,在中高緯度大陸東岸分布的緯度較低,這是受沿岸寒流影響的結(jié)果;而在大陸西岸分布的緯度較高,這是受沿岸暖流影響的結(jié)果。

【高考預測精練】

角度1氣候類型的判讀

非洲大陸有甲、乙、丙三個氣象測站,三地緯度大致相當,氣候類型相同,但由于所處海拔、離海洋遠近不同,溫度與降水量存在一定差異。讀圖,回答1~3題。

1.三個氣象測站所在地的氣候類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B.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D.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

2.三個測站部分月份降水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

一氣壓帶或風帶的影響。該氣壓帶或風帶是()

A.赤道低壓帶B.東南信風帶C.西風帶D.東北信風帶

3.根據(jù)溫度資料,可以推測三個測站的海拔由高到低依次為()

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

D

A

B

【解析】第1題,根據(jù)氣溫曲線可知三個氣象測站7月氣溫均在一年當中最低,得知三個測站位于南半球。再根據(jù)三個測站氣溫高時降水多,氣溫低時降水少,可斷定不可能是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氣溫與降水變化與圖中一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