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幾教學設計教案3篇_第1頁
9加幾教學設計教案3篇_第2頁
9加幾教學設計教案3篇_第3頁
9加幾教學設計教案3篇_第4頁
9加幾教學設計教案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加幾教學設計教案3篇9加幾教學設計教案1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獨立學會小字格的生字,會認雙橫線里的生字;

2、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初步理解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

閱讀文本,查找資料,分組交流討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大海給我們的歡樂。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中感悟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多少樂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插圖

學習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你們在大海邊嬉戲玩耍過嗎?有什么感受?

2、教師相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根據下列要求初讀課文。

1、讀準每個字的字音,讀通課文。

2、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珍藏、神秘、出航細致

3、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檢查預習情況。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孩子們是怎樣踏浪的?

畫出相關的句子。

2、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出示句子,指導學生想象畫面。

句子:孩子們踩在軟軟的細沙上,笑著,叫著,跳著,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腳印。

3、學生自由讀句子想象畫面。

4、小組交流,全班反饋。

5、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出示cai中孩子們嬉戲玩耍的興奮場面。

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讀出孩子們心中的喜悅,讀出大海給孩子們所帶來的樂趣。

6、另外幾句,著重指導學生讀出浪花的可愛與頑皮,在讀中體會

觀察能力和表現(xiàn)手法。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讀了第二自然段,你想到了什么?

2、他們除了堆城堡還會堆什么?他們在玩沙時會說些什么?

3、小組里演一演。

4、堆城堡多么高興呀,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他們拾到了什么,請用筆在書上勾畫下來。

2、想象一下他們會用貝殼做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出孩子們的好奇之心。

三、學習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新

1、讀了四、五自然段,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夢想?

2、全班交流。

四、總結全文

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9加幾教學設計教案2

活動目標

1、萌發(fā)熱愛海洋的情感

2、了解海洋污染對人類的影響

3、嘗試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討對策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海洋及水質污染的影響

難點:嘗試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討對策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海洋及水污染有初略的了解

物質準備:課件、磁帶、有關水質污染的新聞剪報、各種美工材料及工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神秘的海底世界

1、幼兒自由議論,互相交流海洋里有些什么。

2、觀看有關海洋的課件,知道奇妙的海底世界里,有著不同的海洋生物。

3、一起聆聽錄音帶海洋里的聲音,并嘗試分辨鯨魚、海豚和海獅所發(fā)出的聲音。

二、基本部分海洋污染的原因

1、通過新聞剪報,讓幼兒了解海洋污染對生物以及我們人類的桅。

2、幼兒自由討論、互相交流,嘗試找出污染的原因和商討如何減少日常生活的污水。

3、到附近海門河邊實地觀察水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嗅嗅河水所發(fā)出的`氣味,觀看垃圾船打撈河面垃圾的過程。

三、結束部分我們是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1、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能為海洋做些什么?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改善海洋水質污染活動。

2、設計保護海洋的宣傳單、宣傳口號。

延伸活動

上街向行人派發(fā)宣傳單,呼吁大家一起保護海洋。

9加幾教學設計教案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原創(chuàng))教案教學設計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兒時游戲與學習生活的經歷,感受觀察能力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對知識的渴望。

2、學習寫景狀物的方法。

3.、理解對比和過渡的作用。

4、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追求新鮮知識的童心。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用動漫導入新課

動漫簡介: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之間用足跡連接,意喻從幼兒成長成少年

二、整體感知:

1、簡介作品(《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回顧及主要作品(ppt)

2、從題目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依題目所示,將課文劃分為兩部分,并找出這兩個部分起止句中的過渡段。

3、默讀課文,思考:???????的百草園,并闡述理由。

有趣、樂、奇幻、……

4、“樂”在何處?(園中美景、美女蛇傳奇、雪地捕鳥)

三、品析園中美景語段

1、學生閱讀第二段,思考:百草園里有哪些景物?哪些見過?

(14種,這段文章處處表現(xiàn)出兒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2、小組討論如何來描寫這些景物的?為何這么描寫?

(詳略、空間順序、時間順序、感覺器官、動植物、動靜結合、)

3、學生再讀第二段,進一步體會佳句妙詞。

例:“竄”字用得好,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叫天子的機靈輕捷。

第二課時

一、繼續(xù)分析第一部分:

1、美女蛇故事安排的作用?

(奇幻,神秘)

長媽媽講故事的目的?

為了不讓小孩到角落玩,體現(xiàn)民俗文化。

2、齊讀課文第7節(jié),劃出生動形象寫出捕鳥方法的一連串動詞,并討論:這些動詞的位置可否調換或可刪去部分?

(用“掃開……露出……支起……撒些……系……牽……看……走……拉……罩住”一連串動詞,清晰準確地記下捕鳥的全過程,可見“我”的童年時代,對捕鳥十分愛好,這也反映了魯迅小時的廣泛興趣。一是寫人的動作,二是寫鳥雀的動作,三是寫竹篩的動作)

二、質疑問難:

1、比較三味書屋之樂與百草園之樂的異同。

(未脫孩童稚氣的魯迅對三味書屋簡陋而蘊含深意的陳設、簡單而莊重的禮儀充滿了新奇,對方正、質樸、博學的先生充滿了恭敬,對先生開明、寬容的教育流露出感激,甚至他迂腐的神態(tài)、陶醉的吟誦也令極為歡心(誦讀搖擺),更不用說與眾多伙伴在一起“偷樂“的時光,三味書屋后園里無聲的游玩,課堂上有口無心的唱讀,老師入神時我們的“相宜”而樂(偷偷描畫)。

(說“同“:都是兒童之樂,都表現(xiàn)有兒童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對草木蟲鳥的獨特感受、對有本事的人單純崇拜、對自由歡樂的追求、對成人世界的無知等等。

說“異”:百草園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樂土,三味書屋是嚴肅凝重的學堂;百草園之樂源于自然的厚賜,三味書屋之樂源于對知識與快樂的追求;百草園生活可謂“快樂無極限“,三味書屋里只能暫借片刻逍遙;百草園里有樸素自然的情趣,三味書屋里有于平淡中開掘的美好情調等等。)

2、正因為童年是如此有趣、快樂,才對這段經歷產生依戀之情,請找出有關段落,并朗讀,體會其當時心情。(過渡段,猜測心理)

3、本文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么關系?表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課后練習一3)

(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xiàn)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4、學生提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交流解決。

5、默讀三味書屋部分,思考: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對先生態(tài)度如何?你對先生的理解是怎樣呢?

(“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fā)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境”。先生態(tài)度“和藹”,且又聽說“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要求嚴格,教學認真,因此,“我”對先生的態(tài)度“很恭敬”。)

6、三味書屋中的魯迅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三課時

一、拓展延伸:

文中連續(xù)使用了一系列動詞,準確地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仔細品味,然后自己寫一段話,或敘述做某個游戲的過程,或描寫螞蟻搬家的經過,也試著用上一系列詞。

請學生當場進行寫作片斷練習,可選取游戲、活動或勞動的過程。

二、體驗反思:

你的童年又是怎樣的?談談自己的童年趣事。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二段。

2、完成作業(yè)本

教學反思: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少年時期兩個相鄰的兩個人生驛站,是魯迅在歷經人生滄桑后對童年生活的溫馨回憶。而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把這兩者對立起來,說作品表現(xiàn)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色束縛和損害”,那位先生是一個“體現(xiàn)孔孟之道的不學無術的典型腐儒”,我認為這種解讀存在著教條化、程式化、上綱上線化的傾向。在文中并沒有刻意地將兩者進行比較,推崇百草園而否定三味書屋,只是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自然地寫下來,三味書屋里淋漓痛快的讀書、無拘無束的溜玩、興味盎然地偷畫、嚴而不厲的先生在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