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_第1頁
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_第2頁
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_第3頁
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_第4頁
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講文獻的版本第四講文獻的版本1一、版本和版本學二、古籍的版式及版本類型三、古籍版本的鑒別四、善本與珍本一、版本和版本學2一、版本和版本學

1、版本的定義“版本”,從嚴格意義上說,是刻版(也稱雕版)印書出現(xiàn)后為區(qū)別刻本和寫本而使用的名稱。因最初的印版是以木板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稱“板本”。雕版印刷發(fā)達以后,人們把印本書稱為“版”,而稱未雕的寫本書為“本”。

“版”(“板”)和“本”很早就作為書籍文獻的名稱在使用,后來所指的范圍擴大,泛指雕版印刷以前的簡策、帛和紙的寫本,又指雕版印刷以后的拓本、石印本、影印本、活字本等等形式印成的圖書。所以,廣義的“版本”又可以指稱一切形式的書本。一、版本和版本學

1、版本的定義“版本”,32、現(xiàn)代圖書版本名稱第一版新一版第二版修訂版增訂版普及版通俗版單行本合訂本節(jié)本縮寫本譯本重寫本改寫本審定本橫排本豎排本集成本匯編本簡編本選本抽印本2、現(xiàn)代圖書版本名稱第一版合訂本橫排本43、版本的功用(1)載明各本的特點(2)廣搜眾本比勘(3)用以識別真?zhèn)危?)考訂書史源流(5)顯示多種價值3、版本的功用(1)載明各本的特點5

4、版本學的作用(1)版本學是探討圖書制成情況和發(fā)展演變過程,從而探求文化發(fā)展狀況的一種途徑。(2)版本學的知識是順利地讀書和研究的重要條件之一。

4、版本學的作用(1)版本學是探討圖書制成情況和發(fā)展演6二、古籍的版式及版本類型(一)古籍的版式

版式即古籍每一印頁的格式。印頁上各部分都有特定名稱,主要有:版面、版框、行格、版心、魚尾、書口、書耳等。版面

指每頁上印版所占范圍。版框

版面的四周叫做版框。邊欄版框的邊線叫邊欄。上方叫“上欄”,下方叫“下欄”,兩旁叫“左右欄”。一道粗線的叫“單邊”或“單欄”,粗線內又附一道細線的叫“雙邊”或“雙欄”。有的印頁版框上下欄單粗線,兩旁雙線,被稱為“左右雙邊”或“左右雙欄”。元代版本多四周雙邊,俗稱“文武欄”。二、古籍的版式及版本類型(一)古籍的版式7行格版面之內,用直線分成若干行,每行有若干字,在鑒定和著錄時,人們習慣以半頁計算,叫做“半頁×行×字”,有的徑稱“×行×字”,若每一行中有兩排字(通常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雙行×行×字”,若雙行字數(shù)與單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這種著錄和說明方式,稱為行格,又稱行款。例如:宋槧蜀大字殘本《后漢書》,每半頁5行,行16字,注文雙行。宋大字本《儀禮經(jīng)傳通解》零本,每半頁7行,行15字,小字雙行。元延祜大字本《論語集注》,每半頁7行,行15字,小字雙行。宋殘大字本《周禮》鄭注,每半頁8行,每行大字16字,小字21字。行格版面之內,用直線分成若干行,每行有若干字,在鑒定和著錄8版心每頁版面正中的位置,又叫書口、版口。版心通常有用作對折準繩的黑線和魚尾形圖案,有的還印有書名、卷數(shù)、頁碼及本頁字數(shù),明代以前,版心下方往往還印有刻工姓名。版心中間加印黑線的書,裝訂成包背或線裝之后,書口處就顯出暗黑色,所以被稱為黑口,其中粗線叫大黑口或闊黑口,細線叫小黑口或細黑口。不加線的叫白口。版心中間一段通常印有書名卷數(shù)頁數(shù)字樣的叫花口。

版心每頁版面正中的位置,又叫書口、版口。版心通常有用作對折9魚尾版心中間用作折頁基準的圖形,因其酷似魚尾,故名,只有一個魚尾的稱為單魚尾,上下各有一個對稱的魚尾,稱雙魚尾。雙魚尾又有順魚尾、對魚尾。象鼻多數(shù)版心上下各有一道橫線,版心的上下橫線分別與上下邊欄形成的上下兩個界格。書耳版框左欄外上方,有時刻出一個小方格,里面題寫篇名,叫做書耳或耳格。主要見于宋代蝴蝶裝版面上。天頭、地腳、邊上欄以外的空白余紙叫天頭,下欄以外的空白余紙叫地腳。左欄、右欄以外的空白余紙稱為邊,供裝訂用。

魚尾版心中間用作折頁基準的圖形,因其酷似魚尾,故名,只有一10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11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12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13第二節(jié)版本的類別1.寫本的性質與種類。寫本亦稱手寫本,即成書以手寫形式流傳的本子,為印刷術發(fā)明以前書籍的主要版本形式。唐以前的紙書均為手寫本。印刷術發(fā)明后以至明清時期,手寫本仍然存在。一是刻本面世之前,幾乎所有書籍均有寫本之階段,二是有些大型類書或需求量極少的書籍,不便刻印而只能以寫本形式流傳(如明《永樂大典》、清《四庫全書》)。寫本因其性質與作用又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手稿本。作者親筆所寫,多增刪修改,一般有署名和序跋,最能體現(xiàn)作品原貌,反映作者的創(chuàng)作過程。二是稿本。非作者親筆所寫,但經(jīng)過作者校改,一般有作者印鑒。又稱清稿本,也能體現(xiàn)作品原貌。三是抄本。未經(jīng)作者過目,更無作者筆跡?;驈母灞具^錄,價值僅次于稿本;或為傳抄,其價值當視具體情況而定。一些難得珍本正賴抄本得以流傳。時代自唐抄本至清抄本均有。有精抄本、內府抄本,時代難以確定者統(tǒng)稱為舊抄本。第二節(jié)版本的類別142.刻本的歷史與分類。刻本指在板木上刻字刷印而成的書籍。刻本始自唐代,分類復雜,因不同的劃分標準而有不同分類。以刻印版次先后論,有初刻本、原刻本、重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修補本、增修本、重修本、遞修本、三朝本、百衲本、補配本、初印本、后印本等。一般以初刻初印本價值最高。以版式和字體論,有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書帕本、插圖本、批校本、黑口本、白口本、十行本、八行本等。以印刷墨色論,有藍印本、朱印本、墨印本、套印本等。大抵明人多藍印本,清多朱印本。以流通情況論,有通行本、舊刻本、殘本、善本、孤本等。通行本指最為流通的版本。2.刻本的歷史與分類。15

按時代論,有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民國刻本等。唐刻本現(xiàn)存極少,現(xiàn)存最早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剛經(jīng)》。五代刻本傳世亦甚少,國內現(xiàn)存有杭州雷峰塔所出《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宋代為雕版印刷的黃金時期,??本珜?,刻印精美,堪稱楷?!,F(xiàn)存宋刻本幾乎都是精品。元刻本首推學??瘫?。明清刻本種類多、層次豐富,質量亦參差不齊,需要加以辨別?!霭纯逃r代分: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按時代論,有唐、五代、宋、遼、金、16唐五代版本唐五代版本大多為寫本,尤以敦煌本為多。敦煌遺書是二十世紀人類文化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之一,舉凡儒家經(jīng)典、地志、詩歌、詞曲、契約、信札、帳單等應有盡有,其中佛經(jīng)所占比重最大。雕版印刷術發(fā)明于何時,學術界尚無一致的看法。有人認為唐代貞觀間開始出現(xiàn)。九世紀雕版印刷就已經(jīng)流行,一般認為我們現(xiàn)在能夠見到的最早的雕印本是在唐咸通九年(868)印的《金剛經(jīng)》,現(xiàn)收藏于大英博物院。六十年代在朝鮮發(fā)現(xiàn)新羅王朝的佛寺內有一卷印刷的佛經(jīng),此寺建于751年,此卷佛經(jīng)的印成年代下限在751年,上限704年,則雕版印刷的出現(xiàn)比咸通九年要早一百多年。唐五代版本17宋代版本據(jù)《朝日新聞》報道,阿布隆一經(jīng)過調查,現(xiàn)存宋版數(shù)量為:日本890部,620種;中國大陸1500多,1000種;臺灣840部,500種。從字體上看,宋刻本多采用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諸家楷體。明代張應文說:“大都書寫肥瘦有則,佳者絕有歐、柳筆法?!备咤ヒ舱f:“宋人之書,紙堅刻軟,字畫如寫?!边@是因為歐、柳、顏諸家楷體筆畫有棱角,便于施刀,為刻工所樂用,而北宋諸書法大家此時尚無影響。宋代版本18宋版書的用紙。紙質白而硬。過去搞版本的人認為宋版書的用紙多是白麻紙、黃麻紙或竹紙,經(jīng)技術專家的鑒定,宋代南方的用紙多是桑樹皮或楮樹皮為造紙原料,是為皮紙。或用竹子作原料,是為竹紙。浙、蜀、江西、湖南刻書多用皮紙,福建多用竹紙。古人還有用舊公文檔冊或帳簿紙反過來印書的,版本學上稱之為公文紙印本。宋代前期采用蝴蝶裝,后期則采用包背裝,當然,我們今天見到的宋版書,已經(jīng)由后人改成線裝了。宋刻書,墨色香淡,墨如點漆,與眾不同。宋版書的用紙。紙質白而硬。過去搞版本的人認為宋版書的用紙多是19宋代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統(tǒng)鼎足而立。到了明代,宋版倍受青睞,出現(xiàn)了計頁論價的現(xiàn)象。傳世宋本多經(jīng)過嚴肅認真的???。但宋刻本水平也是不平衡的,蘇軾、陸游都曾對當時“以意改書”、“略不校讎”的現(xiàn)象提出過批評。宋代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統(tǒng)鼎足而立。到了明代,宋版倍受青睞20◆宋版書的特點:

就版式而言,前期多白口,四周單邊,后期多左右雙欄,上下單邊,少數(shù)四周雙邊,南宋晚期出現(xiàn)細黑口。版心有魚尾,上下魚尾間多刻書名、卷次、頁碼。下魚尾下方多鐫刻刻工姓名,刊刻室齋名。就紙張而言,多就地取材,用桑樹皮、竹子為原料。就字體而言,北宋早期盛行歐體,后期逐漸滸顏體和柳體,但各地區(qū)刻書又有分別。宋版書的裝潢多為蝴蝶裝,簡稱蝶裝。◆宋版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①宋版書比較接近古書原本的面貌。

(接近原本面貌有兩個含義:首先就版本的形式而言;其次是就文字內容而言。)

②宋版書大多??本珜?。

③宋版書書法優(yōu)美,各具風格,同時又是藝術品。

④宋版用紙用墨質量較高,外表美觀,經(jīng)久不壞。

◆宋版書的特點:21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22元代版本(公元1279~1368年)

元朝中央政府的刻書機關有秘書監(jiān)的興文署、藝文監(jiān)的廣成局、太史院的印歷局、太醫(yī)院的廣惠局或醫(yī)學提舉司。元代出版書籍最多、質量又高的要推各路儒學和書院刻本。元代私家刻書,其盛況亦不在宋下。據(jù)葉德輝《書林清話》統(tǒng)計,有四十家之多。元代坊肆刻書也很興盛,內容廣泛,以經(jīng)書、子書、字書,以及各種經(jīng)書新注,史書節(jié)本,科舉應試參考書,文章選集為最多。元代版本(公元1279~1368年)23從版式上看,元刻絕大多數(shù)是粗黑口,但元初南方所刻的一些書仍有不少白口書。從字體方面看,元刻本多用趙體(趙孟頫字體)。另外,元刻本基本上不避諱。元刻本尤其是坊刻本愛用簡化字和俗體字。元朝中葉以后,簡體就更多了,如無作無、龐作龐、鹽作鹽、雙作雙、隱作隱、氣作氣、馬作馬等。元代印刷用紙,亦多為竹紙和皮紙。從版式上看,元刻絕大多數(shù)是粗黑口,但元初南方所刻的一24

元刻本刻書中心:北方——大都(北京)、平陽南方——江浙、福建、四川◆元代版本的特色和價值表現(xiàn)在:

①元繼宋而起,故在宋本已經(jīng)亡佚的情況下,元本即成為一書現(xiàn)存的最早的版本。

②元代翻刻古書的時候,選用底本比較謹慎,故同一種書元代的翻刻本質量往往勝過現(xiàn)存的宋版書。

③元代各路儒學和書院刻本??本珜彙①|量較高。

④元刻本寫刻皆精。

元刻本25明代版本(公元1368~1644年)明代官私刻書都遠超宋元。刻書單位有經(jīng)廠、國子監(jiān)、藩府,而官場流行的書帕本也很有特點。家刻、坊刻盛行。明正德以后特別是嘉靖以來,無論官私,不但把宋元舊籍內容照樣翻刊,而且在版式風格、款式字體上亦全面仿宋。所用字幾乎都是橫輕豎重、方方正正的仿宋字。紙白墨黑,行格疏朗,左右雙邊,有宋版遺韻。明代版本(公元1368~1644年)26明人刻書有一種惡習,往往刻一書而改頭換面,節(jié)刪易名。如唐劉肅《大唐新語》,馮夢楨刻本改為《唐世說新語》;先少保公(葉夢得)《巖下放言》,商維濬刻《稗?!繁靖臑猷嵕巴睹升S筆談》;郎奎金刻《釋名》,改作《逸雅》,以合《五雅》之目。全屬臆造,不知其意何居。明人刻書有一種惡習,往往刻一書而改頭換面,節(jié)刪易名。如唐劉肅27明刻本

(1)明代官私刻書的數(shù)量都和品種都遠超宋、元,原因在于:

◆明太祖為鞏固政權在中央和地方大力興辦學校;◆明初實行簡約商稅,扶持工商的政策,促進出版事業(yè)的發(fā)展?!敉ㄋ孜乃嚨陌l(fā)達導致了明代刻書數(shù)量的增長。(2)明代刻書的三個時期:

①明初至正德刻本(1506-1521):承襲元代余韻,黑口,趙字。

②明嘉靖刻本(1522-1566)至萬歷(1573-1620):自嘉靖起,刻書風格為之一變,仿宋成為一時風尚。版式:(黑口)→白口,(四周雙邊)→左右雙邊,用仿宋字。原樣仿刻宋本,從而產(chǎn)生了大量的影宋刻本。

③萬歷后期至崇禎刻本(1628-1644):長型字體,白口,有諱字。在版本方面,出現(xiàn)諸多弊?。盒?辈痪?;任意刪減,改竄原書;萬歷以后刻本紙墨轉劣。

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28清刻本(公元1645~1911年)

這一時期,官私刻書業(yè)均達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時期,考據(jù)學興起,學者熱衷于版本??保霈F(xiàn)了大批校核精審,刻印典雅的圖書。現(xiàn)今流傳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學者重視,有不少被列為善本。

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29清代官刻本

殿版:武英殿設修書處,校對官員與寫刻工匠咸集。康熙間還出現(xiàn)了由大臣出資刻書,最著名是曹寅所刻《全唐詩》、《佩文韻府》。雍正一朝用銅活字刻《古今圖書集成》64部,乾隆間刻書最多,多至100余種,最著名的是《十三經(jīng)》、《二十四史》。官書局刻書。官書局創(chuàng)始于咸豐間,至清末大盛。曾國藩刻《王船山遺書》,即為江南書局,即金陵書局的前身。各地書局學者云集,校刊之精,突過殿本。有金陵書局、浙江書局、崇文書局、廣雅書局等。這些書局刻印的書,則稱為“局本”?,F(xiàn)在能看到的局本比較多。清代官刻本30

版式:清初順治刻書,多左右雙欄,或四周雙邊,行狹字細,字體瘦長,多白口,雙魚尾;康熙武英殿本,開本較大,紙張潔白,裝潢考究。

裝幀:以線裝為主。

字體:盛行宋字,或稱為“宋體”、“仿宋體”,嘉道以后逐漸變?yōu)椤敖丑w字”;康熙以后,字體分為硬體(方宋體)和軟體(寫體)兩種。

紙張:清刻印紙名目繁多,如羅紋紙、竹紙、棉紙、宣紙等等。乾隆前多用羅紋紙,內府多開化紙;一般刻書以竹紙居多。

諱字:與宋本一樣,嚴格避諱。版式:清初順治刻書,多左右雙欄,或四周雙邊,行狹31

◆清刻本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①??睒O精,文字內容準確、可靠。

②清本中許多是影刻宋元本,保存了宋元本的原貌。

◆清刻本的缺點:

①整體上給人一種拘謹、壓抑之感,缺乏活潑多樣的風格和豪放氣魄。清代刻本以硬體字居多,字體呆板沉重、版式局促。即使是寫刻本,也是柔美、秀麗有余而剛勁之氣不足,不能使人振奮。

②道光以后,刻書質量下降。

◆清刻本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①校勘極精,文字內容準32■按照刻印的地區(qū)分

古書根據(jù)刻印地點,可分為浙本、蜀本、閩本、吳本、徽本、金陵刻本、京本、平水本等。其中浙本、蜀本、閩本、平水本是最有影響的本子。

■按照刻印的地區(qū)分古書根據(jù)刻331、浙本:浙江是我國古代刻書中心之一,早在唐代中葉,浙江就已刊印了元稹和白居易的詩在市肆出賣。宋代刻書皆在杭州鏤版,監(jiān)本鏤于杭者居半。南宋奠都臨安,浙本進入了黃金時代。元、明、清浙江一直是刻書中心。浙本除杭州本外,還有越州本、嚴州本、衢州本、婺州本。1、浙本:浙江是我國古代刻書中心之一,早在唐代中葉,浙江就已342、建本。又叫閩本,即福建刻本。福建是我國古代刻書中心之一。建本之中又有建陽本、麻沙本、泉州本。麻沙是建陽縣的一個小鎮(zhèn),因刻書而著稱于世,其所刻書稱麻沙本。建本為了節(jié)省費用,字刻得較密,紙多用竹紙,質地較薄,顏色發(fā)暗。??辈痪?,喜歡刪改。為了吸引讀者,宋、元、明建本喜用插圖。麻沙本最為世所詬病,幾乎成了劣本的代稱。2、建本。又叫閩本,即福建刻本。福建是我國古代刻書中心之一。35蜀本。又叫川本,即四川刻本。早在九世紀,四川成都就刻印書籍,宋代蜀本很盛,但元代遭戰(zhàn)亂之后,蜀版毀于戰(zhàn)火,明清以來,東南沿海比較發(fā)達,蜀地偏僻,所以元以后,蜀本名聲不顯?,F(xiàn)存蜀本傳世較少,多為經(jīng)史類書,唐人詩文集。一般為白口,單魚尾,左右雙欄,無書耳。版心下端一般都有刻工姓名。字體多似顏體,正文、小注一致。大字本字大如錢,版式疏朗,賞心悅目。蜀本。又叫川本,即四川刻本。早在九世紀,四川成都就刻印書籍,36(3)按刻書單位分

可分為三類: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圖書。五代以來,歷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書之舉,但所設機構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種不同名稱。主要有:

①監(jiān)本:

歷朝國子監(jiān)刻印的圖書。刻書類型:五代后唐→《九經(jīng)》宋代→正經(jīng)正史、醫(yī)學典籍明代↗南監(jiān)本↘經(jīng)、史↘北監(jiān)本↗

(3)按刻書單位分可分為三類:官刻本、家刻本、坊刻37

②經(jīng)廠本:

明代司禮監(jiān)所轄經(jīng)廠刻印的圖書。

刻書類型:五經(jīng)、四書、《性理大全》等常見古籍以及宮女、太監(jiān)們的讀本。

特點:書品寬大,字大如錢,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辈痪e訛較多。

③藩府本:明代藩府所刻之書,又名藩刻本。

刻書類型:隨藩王所好,內容廣泛。特點:??本珜?,質量上乘。

38④內府本/殿本:

明清兩朝宮廷內部刻印之書。明內府刻書主要是經(jīng)廠本,清康熙于武英殿設刻書處,稱所刻書為殿本。刻書類型:欽定書籍。特點:寫刻工致,紙墨精良,裝訂典雅。⑤局本:清末各地官書局刻本。

刻書類型:傳統(tǒng)經(jīng)史子集。特點:各地水平不一,刻書多,流傳廣。⑥書院本:書院起源于唐代后期,至宋代則大興。元代各路、州、府街設有書院,明清書院仍盛。歷代書院所刻之書,稱為“書院本”??虝愋停航?jīng)史子集。特點:精于校勘,質量上乘。④內府本/殿本:明清兩朝宮廷內部刻印之書。明內府刻書主要是39

◆家刻本:即私家刻本,是指個人出資主持刻印的本子。特點:一、多有學者、藏書家主持;二、以流傳善本、保存作品為目的,不為獲利;三、往往刻于家塾,常冠以室名。

如清代盧文弨的抱經(jīng)堂,鮑廷博的知不足齋,納蘭性德的通志堂,顧嗣立的秀野草堂,黃丕烈的士禮居等,民國董康的誦芬室、陶湘的涉園等◆家刻本:即私家刻本,是指個人出資主持刻印的本子。40

鏈接:

家刻本在我國古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家刻本的刊刻者中不乏藏書家,并有擅長校讎之家。他們將自己多年收藏之書精心???,編成大部頭叢書,付之梨棗,使許多珍貴版本得以流傳。清嘉慶間張海鵬、張金吾叔侄一家所刻的叢書,如《墨海金壺》收書一百一十七種;《借月山房匯鈔》共十六集,收書一百三十四種;《學海討原》共二十集,收書一百六十九種。張氏所刻叢書的版本,在清道光間被錢熙祚重編增刻為《守山閣叢書》、《指?!返葏矔?、錢兩家編印的叢書,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都被出版者影印出版,就是新中國成立后整理出版的古籍,也常采用這些書作為??钡妆尽?/p>

鏈接:41家刻與坊刻都是私人刻書,它們之間有時很難區(qū)別,大體上說,家刻本多由學者或藏書家主持其事,目的主要是為了流通善本,保存自己或親友的著作,而不是專門為了贏利,刻印書籍一般質量很高。坊刻本則由書坊主人主持其事,目的是為了贏利,因而質量參差。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42◆坊刻本:即書坊刻本,是指以刻印書籍為業(yè)的書坊所刻印的本子。

★坊刻的興起與發(fā)展:書商編刻圖書并經(jīng)營書業(yè)的書坊,唐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至兩宋而興盛。北宋的開封、南宋的杭州,都開有很多書坊、書齋、書軒、書林、書堂、書肆、書棚、經(jīng)籍鋪、紙馬鋪等。四川、兩湖、江、浙、皖、贛、閩,尤其是福建建陽的崇化、麻沙等,也都有很多書坊。元代四川書坊衰落,山西平陽(今臨汾)書坊興起,福建書坊繼續(xù)發(fā)展。明代南北兩京,蘇州、揚州、杭州、徽州、常熟、建陽,仍是書坊林立。清代書坊遍布全國各地,但有的已是單純經(jīng)銷并不編刻圖書了?!舴豢瘫荆杭磿豢瘫荆侵敢钥逃疄闃I(yè)的書坊所刻印的本子。43以書坊、書棚、書店、書堂、書肆、書局命名以齋、室命名第四講+文獻的版本課件44★坊刻本的特點:①使用黑口與書耳;②喜刻匯注本;③多刊插圖本;④普遍附刻刊記?!锓豢瘫镜木窒扌裕孩俨糠謺逃〈植?,質量低下;②有的書內容庸俗,價值地下;③文字??彼捷^低,錯誤較多;④好弄虛作假?!锓豢瘫镜奶攸c:453.善本的定義與范圍。

善本即珍貴難得的古籍刻本、寫本,其具有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價值。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屬于善本,經(jīng)過名家精校的版本均可視為善本?!吧票局x有三:一、足本,無闕卷,未刪削。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舊本,一舊刻,一舊鈔?!?.善本的定義與范圍。46善本的范圍,《中國古籍善本書總目》列有九條:(一)元及元以前刻印、抄寫的圖書(含殘本與零頁)。(二)明代刻印、抄寫的圖書(含具有特殊價值的殘本與零頁),不含印版模糊、流傳尚多者。(三)清乾隆以前流傳較少之刻本、抄本。(四)辛亥革命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或集眾說較有系統(tǒng)之稿本,以及流傳很少之刻本、抄本。(五)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時期、某一領域或某一事件資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六)有名人學者親筆批校、題跋、評論的刻本、抄本。(七)印刷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技術發(fā)展、代表一定時期技術水平的各種活字本,或有較精版畫、插圖的刻本。(八)太平天國及歷代農(nóng)民革命政權所刊行的圖書。(九)明代印譜,清代的集古印譜、名家篆刻印譜,有特色又系足本,或有親筆題記者。善本的范圍,《中國古籍善本書總目》列有九條:47孤本指現(xiàn)存唯一版本。孤本指現(xiàn)存唯一版本。484.活字本與影印本概況。寫本、刻本之外,還有活字本和影印本?;钭直炯从没钭峙庞≈畷?。根據(jù)活字原料,有泥活字本、磁活字本、木活字本、銅活字本、錫活字本、鉛活字本。活字排版技術于北宋成熟。泥、鉛、錫活字本圖書流傳甚少,主要為木活字和銅活字本。木活字本最著名者為清武英殿聚珍版,共印書134種。銅活字最著為清《古今圖書集成》10000卷,自康熙三十九年(1700)至雍正四年(1726)。近代西方活字排版技術引進后,雕版于傳統(tǒng)活字技術逐漸淘汰,鉛活字本成為近代主要版本形態(tài)。目前,激光排照技術已普遍運用,即為電子版或電子活字本。影印本指采用照像制版等工藝使原書或原稿得以再現(xiàn)的復制本。有石印本、膠印本等。影印本能保持文獻原貌,出版成本相對亦較低。但影印本的價值主要依賴其所依據(jù)的原本價值。4.活字本與影印本概況。49三、古籍版本的鑒別(雕印本的鑒定)(一)、什么是版本鑒別

所謂版本鑒別,就是對特定版本(包括寫本、刻本)的出版時間、出版地點、出版人、版次,以及內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該版本在同書的各版本中處于什么地位等等,進行鑒別,從而確定其版本價值。(二)、古籍版本的鑒別方法

1、依據(jù)版本形式進行鑒別三、古籍版本的鑒別(雕印本的鑒定)(一)、什么是版本鑒別50(1)驗牌記

牌記又名碑牌、木記、墨圍,俗稱書牌子,是刻書的一種版本記錄.相當于今天的版權頁。一般認為牌記興起于宋?!衽朴浀男问剑阂话銥殚L方形,也有作鐘形、鼎形、琴形等其他形狀的。通常為一行或兩行字,用以說明刻書的時間、地點或刻書人、刻書鋪號等。●牌記的作用:牌記都能反映該書的出版時間、出版地點和出版人有的牌記反映了刻書過程有的牌記記載了所刻字數(shù)有的牌記反映了用紙情況(1)驗牌記51有的牌記印有刻書部數(shù)及售價有的牌記強調了版權有的牌記顯示了版本的類型有的牌記反映了版本的源流(2)考刻工

古代刻書的刻字工匠以刻板計酬.出資人為了便于付酬,往往要求刻工在所刻書板上附刻自己的姓名或姓名的一部分,以便核驗??坦榱藢λ虝遑撠?,也許還有借以自我宣傳的考慮,也樂于刻上自己的姓名。(3)看版式版式即書版的祥式,包括欄線、行款、版心等部分。有的牌記印有刻書部數(shù)及售價52(4)查諱字①什么是諱字?②古人如何避諱?③謹慎使用諱字鑒別一是覆刻本常常按原本覆刻,原本的諱字也照樣保留,容易形成誤判。二是書賈往往利用人們以諱字來鑒別版本的習慣,假造諱字以作偽,給版本鑒定帶來困難。三是同時代不同類型的版本的避諱情況不完全相同,如宋代的官刻本避諱頗嚴,而家到本、坊刻本避諱就不那么嚴,不能以官刻本避諱例來衡量家到本和坊刻本,否則也會作出錯誤的判斷。(4)查諱字535.看字體

古人刻書頗重書法,而一個時期一個地域往往有某一種或幾種流行的字體,這與時代風氣和文化傳統(tǒng)有關。因此,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所刻的書板,其字體也會有不同的特色。6.看紙墨(1)紙北宋的監(jiān)本和南宋的浙本、蜀本,多用白麻紙,南宋的閩本一般用黃麻紙。這種麻紙,簾紋寬若兩指,是用樹皮為原料制成,質地細薄堅韌,如不受潮,經(jīng)久不變質。此時以四川麻紙最負盛名。建本多用竹紙。浙本也用本地產(chǎn)的桑皮紙。但現(xiàn)存桑皮紙印本甚少。宋建本多用竹紙。元代浙江官刻本《重校圣濟總錄》(1299年—1300年)是用樹皮與麻料的混料紙。元朝后期,多用黃麻紙,簾紋變窄,寬約一指。平水本用紙類似浙本,建本則仍用竹紙。5.看字體54明代盛行一種棉紙,南方稱“皮紙”,分黑、白兩種。白棉紙潔白細柔,韌性較強。黑棉紙色呈黃黑,韌性稍差。嘉靖以前的棉紙比較細薄,明前期印書多用這種棉紙。《永樂大典》便是用白棉紙抄寫。隆慶以后,棉紙略為粗厚,用作印書的漸少。清人喜用開化紙,因產(chǎn)于浙江開化而得名,南方也叫“桃花紙”。開化紙質地細膩,潔白柔軟,無簾紋,韌性較強,印書美觀?!端膸烊珪芳从瞄_化紙鈔寫,武英殿本也多用開化紙。乾隆以后印書常用連史紙或毛邊紙。連史紙白而勻細,與棉紙相似,韌性稍差。毛邊紙色呈米黃,亦簡稱黃紙,質地略脆,韌性次于連史紙。后有機器連史紙,與連史紙類似,顏色暗黃,由機器生產(chǎn),清末民初被用來印書,中華書局印《四部備要》即用此紙。明代盛行一種棉紙,南方稱“皮紙”,分黑、白兩種。白棉紙潔白細55晚清以來印刷金石、考古、書畫、印譜多用宣紙。宣紙因產(chǎn)于安徽宣城而得名,種類繁多,常用來印書的有“玉版”、“棉連”、“科半”等。從整體上看,明、猜的造紙槽坊多在南方,主要以竹為原料,所以竹紙的使用也最為普遍。(2)墨

各時代各地方印書用墨情況也不一致。宋本用墨質料梢良,用松煙或油煙制成.色黑似漆,有香味,雖受潮或水濕而不浸潤濡染。元刻本用墨略遜于宋,香味全無。明刻本用墨較差,其劣者甚至以煤和面粉代替墨汁,不僅顏色浮淺,而且容易浸染脫落,使版面模糊成為大花臉,被稱為“邋遢本”。清代制墨原料較精,工藝也較先進,故印本用墨優(yōu)于明本。

晚清以來印刷金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