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江寧校區(qū)環(huán)境地質評價報告_第1頁
河海大學江寧校區(qū)環(huán)境地質評價報告_第2頁
河海大學江寧校區(qū)環(huán)境地質評價報告_第3頁
河海大學江寧校區(qū)環(huán)境地質評價報告_第4頁
河海大學江寧校區(qū)環(huán)境地質評價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海大學江寧校區(qū)環(huán)

境地質評價報告地質二班李鳴威二0一四年四月概述1.1任務來源通過對環(huán)境地質學的學習,我們積累了一些關于環(huán)境地質方面的知識。在這門課將要結束的時候,老師提出讓我們運用所學知識,對我們學校所在的地區(qū)做一個環(huán)境地質評價,這次評價一方面可以讓我們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對校園所在的自然環(huán)境有更深刻的認識。1.2調查對象河海大學江寧校區(qū)位于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中心,東臨機場高速公路,南傍牛首河,西接牛首山風景區(qū),北靠將軍山、翠屏山。2001年9月,江寧校區(qū)第一期建設工程竣工。校區(qū)環(huán)境地質基本情況2.1自然環(huán)境狀況河海大學江寧校區(qū)西區(qū)位于江寧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佛城西路南北兩側。南側以佛城西路以南、隱龍路以西、寧丹路以東、隱龍公墓以北為界,占地189.6畝;北側以寧丹路以東、江寧區(qū)雨化區(qū)分界線以南、佛城西路以北、22萬伏高壓線以西為界,占地402畝。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8°45,24〃,北緯31°54/34〃。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校區(qū)環(huán)境質量現(xiàn)狀3.1校區(qū)西南角環(huán)境地質評價3.1.1環(huán)境地質情況水文地質概況本場地的地下水類型主要為孔隙潛水,其次為基巖裂隙水??紫稘撍饕x存于淺部1層素填土、2層粉質粘土中,含水介質為粘性土,其滲透性差,含水量貧乏?;鶐r裂隙水具有微承壓性,主要賦存于4-1a層、4-1層、4-2a層、4-2ap層裂隙中,富水性和透水性不均一,連通性差。潛水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場地地形平坦,地下水徑流緩慢,處于相對停滯狀態(tài)。潛水排泄方式為自然蒸發(fā)和側向徑流。基巖裂隙水主要為同層水給排。根據(jù)本地區(qū)水文地質資料,地下水水位升降幅度在1.00m左右。地下水對工程的影響由于場地地下水水位較高,所以必須考慮地下水對工程建筑的影響。本地區(qū)地下水對建筑工程的不利影響可能有,a.有些侵蝕性很強的地下水滲入,會逐漸侵蝕施工管材和它的基礎。b.施工排水可能改變地下水的動力條件,促使留存在基礎里面的細顆粒逐漸成為流砂,構成威脅。擬建工程基槽位于弱?微透水層內,水量較小,基槽開挖時需采取簡易排水措施。工程地質概況場地內分布1層素填土,堆填時間約10年,厚度變化較大,最大厚度5.50m,土體結構松散,透水性一般,不均質,強度較低,在外力作用下易產生不均勻沉降,對室內外地坪會產生不利影響,設計時應注意其影響。場地內3層粉質粘土自由膨脹率為27.6?30.5%,可不考慮土的脹縮影響。擬建場地下伏基巖為泥質砂巖、砂質泥巖,巖性不均一,4-1a層泥質砂巖(強風化)、4-1層砂質泥巖(強風化),及4-2ap層破碎狀泥質砂巖(中風化),多呈“砂土狀?碎塊狀”,厚度及起伏變化較大,施工時易產生崩塌、掉塊,對人挖樁施工不利;4-2a層泥質砂巖(中風化)及4-2層砂質泥巖(中風化),裂隙較發(fā)育,巖芯呈短柱?柱狀。上述巖層遇水易軟化、崩解,施工時應避免受水浸泡。(4)地基巖土評價場地屬崗地地貌單元。場地上部第四系地層主要有:淺部1層素填土,堆填時間約10年,松散,不均質,不能直接利用;2層粉質粘土,中壓縮性,中低強度,工程地質條件相對較差;3層粉質粘土,中壓縮性,中高強度,自由膨脹率為27.6?30.5%,可不考慮土的脹縮影響,工程地質條件良好。底部基巖為泥質砂巖、砂質泥巖,風化層厚度變化較大,其中4-1a層泥質砂巖(強風化)及4-1層砂質泥巖(強風化),中高強度,遇水易軟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4-2a層泥質砂巖(中風化)為極軟巖,為軟化巖石,軟化系數(shù)為0.33,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為擬建物較好的樁基持力層;4-2ap層破碎狀泥質砂巖(中風化)為極軟巖,裂隙極發(fā)育,遇水易軟化、崩解;4-2層砂質泥巖(中風化)為極軟巖,為軟化巖石,軟化系數(shù)為0.28,巖體較完整,局部夾泥質砂巖,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為擬建物較好的樁基持力層。地基巖土層綜合評價見表7.3。巖土體綜合評價一覽表層號土層名稱綜合評價備注1素填土高壓縮性,低強度不均質,堆填時間約10年,不能直接利用2粉質粘土中壓縮性,中低強度工程地質條件相對較差3粉質粘土中壓縮性,中高強度有一定的起伏,工程地質條件較好4-1a泥質砂巖(強風化)中高強度有一定的起伏,遇水易軟化,不均質,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為V級4-1砂質泥巖(強風化)中高強度有一定的起伏,遇水易軟化,不均質,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為V級4-2a泥質砂巖(中風化)高強度為極軟巖,遇水易軟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為V級,可作為擬建物樁基持力層4-2ap破碎狀泥質砂巖(中岡化)中高強度為極軟巖,遇水易軟化、崩解,不均質,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為V級4-2七1/W1U>砂質泥巖(中風化)高強度為極軟巖,遇水易軟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為V級,可作為擬建物樁基持力層(5)地基均勻性評價根據(jù)勘探揭示,勘探深度以內巖土體工程特性有差異,持力層底面或相鄰基底標高的坡度均大于10%,綜合判別各幢地基為不均勻地基。3.1.2地震災害評估南京自公元123年至1979年3月為止的1800余年間發(fā)生過300余例地震,其中震中位于南京的地震有15例,在這15例地震中破壞性地震有五次,大多集中于南京?湖熟斷裂帶東北側。而位于北東向長江斷裂的僅有一次無感地震(1997年4月6日發(fā)生于江寧縣,震中位置在北緯31。49.5,,東經118。36.5,,震級1.4級)說明這一斷裂活動性不大。南京地區(qū)地震活動的特點是:基底由柔性巖石組成,為厚達八、九千米的古生代或中生代地層。區(qū)內各組方向斷裂發(fā)育,巖體切割破碎,對地應力積累不利,因此南京地區(qū)地震活動多以小震活動方式不斷釋放能量。這種小震活動有時頻度較高,但隨時變化的差異較大。破壞性地震的強度不大,頻度亦低。南京地區(qū)的地震活動主要受外地地震波及影響。由于地震烈度衰減較大,這種影響所造成的烈度較低,因此南京是不考慮遠震影響到城市。南京雖然存在著近代弱活動斷裂,但全新世以來地殼活動已基本趨于穩(wěn)定,表現(xiàn)為平穩(wěn)、緩慢上升為主的間歇性、差異性升降活動,其地殼變形速率SvV0.4皿/年。南京地區(qū)地殼現(xiàn)代最大主應力與主要斷裂走向之間的夾角小于24°,大于51°。場地屬崗地地段,根據(jù)野外調查,本場地未見滑坡等地質災害現(xiàn)象,基底巖層穩(wěn)定。因此,從地質構造和地震活動分析,本場地為相對穩(wěn)定區(qū),適宜工程建設。3.2校區(qū)東北角地質評價場地位于丘陵地區(qū),地形高低起伏,標高為10.0—27.0米不等,地質情況復雜,軟硬土體間隔分布。場區(qū)土體成因主要為山區(qū)沖擊形成,土體顆粒均勻性差,離散性大,因此每個單體建筑物均應進行詳細勘察。場區(qū)內層表土,全場分布,不宜直接利用。層粉質粘土,主要分布于沖溝及山坡表面,離散性較大,工程特性一般。層粉質粘士夾粉士。為場區(qū)內軟弱土層,高壓縮性,其大致分布范圍即沖溝分布區(qū)已在勘探點平面布置圖上用形筆標出,工程特性差。一1層粉質粘土為④--層土t的過渡層,埋深起伏較大,工程特性較好。-2層粉質粘土為場區(qū)內硬土層,工程特性良好。層泥巖,主要分布場區(qū)中南部,屬軟質巖石,遇水會發(fā)生軟化,其土工試驗成果亦僅供參考;而場區(qū)北部一帶則以泥質砂巖及砂巖為主,受水的影響較小?;鶐r頂板的情況在基巖頂板標高等值線圖中標出,總體呈出現(xiàn)為北高南低,另外山脊部位基巖頂板較淺,而沖溝部位則較深。場區(qū)地下水屬潛水類型,勘察期間雨天較多,測得鉆孔內穩(wěn)定地下水位深度一般為0.5?3.5米。地下水位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據(jù)臨近區(qū)域地下水水質分析資料,表明地下水對地下鋼筋混凝土不具侵蝕性。擬建區(qū)內不良地質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以軟土分布為主的沖溝呈條帶狀,同以堅硬土層為主的山脊間隔分布。建筑物布置在山脊同沖溝過渡帶時易產生不均勻沉降及地基向沖溝區(qū)產生滑移趨勢?;鶐r頂板標高起伏較大,土體在附加荷載影響下可能會產生滑移。另外,土體為山區(qū)沖積形成,均勻性差,離散性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