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鉛酸蓄電池防爆特殊型電源裝置通用技術條件_第1頁
煤礦鉛酸蓄電池防爆特殊型電源裝置通用技術條件_第2頁
煤礦鉛酸蓄電池防爆特殊型電源裝置通用技術條件_第3頁
煤礦鉛酸蓄電池防爆特殊型電源裝置通用技術條件_第4頁
煤礦鉛酸蓄電池防爆特殊型電源裝置通用技術條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煤礦鉛酸蓄電池防爆特殊型電源裝置通用技術條件MT334-93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1993-02-25批準 1993-10-01實施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奉標準規(guī)定了煤礦鉛酸蓄電池防爆特殊型電源裝置(以下簡稱“電源裝置”)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與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本標準適用于有沼氣或煤塵爆炸危險的煤礦井下用的電源裝置。2引用標準GB3836.1爆炸性環(huán)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通用要求GB3836.2爆炸性環(huán)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隔爆型電氣設備“d”GB4942.2低壓電器外殼防護等級GB10978.1煤礦防爆特殊型電源裝置用鉛酸蓄電池技術條件GB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3技術要求1電源裝置應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應按經(jīng)規(guī)定程序批準和國家技術監(jiān)督部門認可的檢驗單位審批的圖樣和技術文件制造,并應取得防爆合格證。2電源裝置運行環(huán)境溫度為一10?+40°C。3防爆特殊型電源裝置,由符合本標準要求的蓄電池組、蓄電池組外殼、連接線:或硬連接條)及礦用隔爆型連接裝置組成。4電源裝置中蓄電池的安裝必須牢固可靠,用隔板將蓄電池隔開并楔緊,隔板的結構應有利于自然通風。5電源裝置中相鄰的蓄電池之間最大放電電壓不大于24V時,極柱之間的爬電距離不小于35mm;當最大放電電壓大于24V時,則每超過2V,爬電距離應增加1mm。6電源裝置內部(不包括蓄電池內部)的任何地方,氫氣濃度(體積比)不得超過0.3%。7電源裝置應有良好的絕緣性能,蓄電池組極柱對蓄電池組外殼(地)的絕緣電阻值應符合表1要求。8電源裝置內部蓄電池連接可用耐酸銅芯軟電纜或鉛銻合金硬連接條與耐酸銅芯軟電纜混合配用。連接線(或硬連接條)和引出線均采用雙線制且每根連接線(或硬連接條)應能承受回路額定電流。9電源裝置中連接線或硬連接條與蓄電池的連接可采用焊接或其他方法,連接須牢固可靠,其接觸電阻(從極柱平面中心到接頭中心)在20C時,應小于20pQ。10電源裝置中連接線(或硬連接條)與蓄電池極柱連接后裸露帶電部分須有可靠的耐酸絕緣護套,并留有測量用的小孔。11電源裝置的引出線與其他電氣設備的連接應采用礦用隔爆型連接裝置,該裝置須牢固地固定在蓄電池組外殼上,引出線通過蓄電池組外殼處應添加絕緣物(如套管),并對絕緣物兩端加以固定。12蓄電池組外殼上蓋與蓄電池頂端間隙應不小于10mm。13電源裝置中連線兩端極柱間的溫差不得大于5C,整個箱內極柱溫差不得超過10C。14礦用隔爆型連接裝置須符合GB3836.2及有關標準的要求;3.15蓄電池須符合GB10978.1規(guī)定。蓄電池組外殼16.1蓄電池組外殼及其他構件應采用機械強度好,耐電解液作用,不易燃的材料制成。16.2蓄電池組金屬外殼及其上蓋的內表面,均應有耐酸絕緣覆蓋層(排液孔應從內側包復至外側)。耐酸絕緣覆蓋層絕緣電阻值不小于5MQ。16.3蓄電池組外殼上蓋應能承受75J的沖擊試驗,試驗后絕緣覆蓋層應不脫離、不開裂及不產(chǎn)生影響使用的變形。16.4蓄電池組外殼須制成氫氣不易積聚的結構(蓄電池組外殼上蓋對于水平方向傾斜度不少于4°)。16.5蓄電池組外殼底部應設有排液孔,排液孔位置應不影響機車性能。3.16.6蓄電池組外殼的防護等級須符合GB4942.2規(guī)定的IP22要求。3.16.7蓄電池組外殼上蓋應有只有專用工具才能打開的閉鎖裝置,外殼表面應設“離開充電房不準開蓋”的警告牌。3.16.8蓄電池組外殼應設起吊裝置。3.16.9蓄電池組外殼應有與機車固定的裝置。3.16.10吊掛式蓄電池組外殼應設吊掛裝置,并能承受機車以最大速度運行而突然剎車時的慣性,而不影響其安全性能。連接線3.17.1電纜芯線與鉛銻合金接頭的鑄接應牢固可靠,其兩端接觸電阻在20C時應小于24pQ。3.17.2電纜芯線與鉛銻合金接頭的連接處應具有耐酸性能,經(jīng)過耐酸試驗后,其內部結構仍不應呈現(xiàn)有酸液浸蝕現(xiàn)象。4試驗方法4.1 外觀檢查:目測法檢查,結果應符合3. 3、3. 4、3. 8、3.10、3. 11、3.14、3. 15、3.16. 1、3.16. 4、16.5、3.16.7?3.16.9條規(guī)定。2氫氣濃度試驗2.1試驗在下列條件下進行:電源裝置應置于密閉的試驗室內,室內不得使用能引起空氣流動的裝置,試驗室的容積應為電源裝置體積的5?25倍;電源裝置按正常工作狀態(tài)裝配完整,經(jīng)充放電使蓄電池達到額定容量;試驗從電源裝置充電結束后,靜止1?4h開始,以1.25倍5h率電流值的電流放電(放電過程中,電源裝置中心區(qū)蓄電池電解液溫度規(guī)定為37?43°C),每隔30min測量一次電源裝置內部的氫氣濃度。測定點不少于5處,持續(xù)3h為1周期(放電測氫開始時應關閉試驗室門窗,關閉蓄電池特殊排氣栓、蓄電池組外殼上蓋)。2.2被試樣品一臺,試驗須做3個周期,試驗結果應符合3.6條規(guī)定。3電源裝置對地絕緣電阻測定試驗試驗在下列條件下進行:電源裝置應放置在無太陽光照射場所,按正常工作狀態(tài)裝配完整,并外殼接地,經(jīng)充放電使蓄電池達到額定容量;用清水沖洗蓄電池表面電解液;試驗在電源裝置充電結束后2h內進行;,一c1 _測量儀表應用3^數(shù)字式萬用表;測量蓄電池組空載電壓Uz;測量蓄電池組正極對地漏電流+I,及負極對地漏電流一I按式(1)計算對地絕緣電阻Rd。式中:Rd 對地絕緣電阻,kQ;Uz——蓄電池組空載電壓,V;(+I1)——蓄電池組正極對地漏電流,mA;(-I)——蓄電池組負極對地漏電流,mA。3.2試驗結果應符合3.7條規(guī)定。注:井下測試地點在充電峒室。4蓄電池極柱間爬電距離,蓄電池組外殼蓋與蓄電池頂端距離用量具檢查,結果應符合3.5條規(guī)定。5極柱溫度試驗試驗在下列條件下進行:電源裝置按正常工作狀態(tài)裝配完整,并經(jīng)充放電使蓄電池達到額定容量;試驗從充電結束后靜置1?4h開始,以3倍5h率電流值的電流放電,放電30min后,用點溫計測量電源裝置內各蓄電池極柱的溫度,同時用水銀溫度計測量各蓄電池的電解液溫度,在30min內測試完畢。5.2試驗樣品一臺,做1次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3.13條規(guī)定。6蓄電池組外殼上蓋的沖擊試驗將蓄電池組外殼上蓋裝在蓄電池組外殼體上,對其五處結構薄弱處進行沖擊能量為75J(用質量為7.5kg淬火鋼球)的沖擊,每處沖擊1次。試驗結果應符合3.16.3條規(guī)定。7蓄電池組外殼耐酸絕緣覆蓋層絕緣電阻測定將清水灌入蓄電池組外殼內,直至水平面距外殼上邊沿10?15mm;用500V兆歐表測定電阻,表筆一端與外殼(地)外壁接觸(刮除外表面涂漆,保證接觸良好),另一端與浸入水中的耐酸絕緣覆蓋層相接觸。試驗結果應符合3.16.2條規(guī)定。8蓄電池組外殼防護試驗按GB4942.2規(guī)定進行,結果應符合3.16.6條規(guī)定。9吊掛裝置的慣性試驗機車按規(guī)定最大速度運行時突然剎車,試驗進行三次,以吊掛裝置不損壞、不變形和蓄電池組外殼內的蓄電池電解液不溢出為合格。10連接線鑄接質量檢測接觸電阻檢測10.1.1檢測方法在室溫下用TZ型接觸電阻檢測儀,對連接線逐根進行電阻測定,測量部位在連線接頭中心,見圖1。圖1測定單根蓄電池連線接觸電阻位置圖測定位置在A、B、C、D四點上,其中A、B為電壓端,C、D為電流端;記錄測得的電阻值Rz及當時的環(huán)境溫度t;連接兩端接觸電阻Rc可按式(2)進行計算式中:Rc——連接線兩端接觸電阻,pQ;Rz——測得的連接導線總電阻,pQ;l——連接導線的芯線計算長度,m(l=AB);s 連接導線的芯線截面,mm2;p——銅的電阻系數(shù),取0.0175Q,mm2/m。e. 接觸電阻Rc按式(3)換算到20^時的值式中:RC20——2°°c時的接觸電阻,pQ;a——電阻溫度系數(shù),取0.00395^-1;t——檢測時的環(huán)境溫度,°C。10.1.2試驗結果應符合3.17.1條規(guī)定。10.2耐酸試驗將連接線全部浸泡在密度為1.260g/cm3(25C)的硫酸溶液中連續(xù)168h,然后將連接線從硫酸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清洗至表面呈中性反應后烘干解剖接頭,用水潤濕的pH試紙檢驗電纜芯線,以無酸性反應為合格。11連接線(或硬連接條)與極柱焊接質量檢測11.1檢測方法用TZ型接觸電阻檢測儀,在室溫下對連接線接頭(或硬連接條)與蓄電池極柱的每個焊接頭進行檢測,檢測時將檢測儀的測筆分別觸及連接線的接頭(或硬連接條)和蓄電池極柱的A、B、C、D四點上,見圖2;圖2測定連接線與蓄電池極柱接觸電阻位置圖記錄測得的電阻值尺,及當時的環(huán)境溫度t;Rt按式(4)換算到20C時的值式中:Rt20——20C時的接觸電阻,pQ;Rt——tC時的接觸電阻,pQ;a——電阻溫度系數(shù),取0.00395C—1;t——檢測時的環(huán)境溫度,C。11.2試驗結果應符合3.9條規(guī)定。5檢驗規(guī)則1產(chǎn)品須經(jīng)制造廠檢驗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出廠時應附有證明質量合格的文件。2電源裝置除蓄電池,隔爆連接裝置按各自標準檢驗外,產(chǎn)品還須按表2所列項目進行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新技術、新工藝的產(chǎn)品應進行下井工業(yè)性試驗。5.35.3.型式檢驗1在下列情況之一應進行型式檢驗:a.新產(chǎn)品或老產(chǎn)品轉廠生產(chǎn)時;產(chǎn)品的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chǎn)品性能時;型式檢驗滿五年時;出廠檢驗結果與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國家質量監(jiān)督機關提出要求時。4下井工業(yè)性試驗4.1新試制的電源裝置應進行下井工業(yè)性試驗,時間不得少于3個月,每臺電源裝置充電次數(shù)不得少于50次。4.2取得防爆合格證的產(chǎn)品如防爆結構和有關工藝改變而影響安全性能時應重新進行下井工業(yè)性試驗。5判定規(guī)則5.1出廠檢驗:每臺電源裝置必須符合出廠檢驗項目要求,如有不合格者,則需返修至合格。5.2型式檢驗:從三臺電源裝置中,任取一臺做型式檢驗,檢驗項目必須全部合格。如有任何一項不合格,應對該項目加倍復驗,檢驗結果如達到要求該產(chǎn)品仍屬合格品。如仍不符合要求,則該產(chǎn)品為不合格品。6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1標志1.1須在蓄電池組外殼的明顯位置牢固地設置銘牌、警告牌、安全標志牌和“ExsI”凸紋標志。1.2銘牌、警告牌、安全標志牌用厚度不小于1mm的黃銅板制造。1.3銘牌內容名稱和型號;右上方有明顯“Ex”標志;防爆類型“sI”;防爆合格證號;電源裝置額定電壓、額定容量、額定電流;電源裝置制造廠名、出廠日期或編號;安全標志編號。2包裝2.1電源裝置隨電機車運輸時,應與電機車固定牢靠。單獨運輸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運輸時不受損壞及受潮。2.2電源裝置包裝箱內應附有產(chǎn)品合格證、使用說明書、裝箱單、備件、專用工具等。6.3運輸3.1在運輸中不得受劇烈機械碰撞、疊壓曝曬、雨雪的侵襲。3.2貯運圖示“向上”、“防潮濕”標志應按GB191規(guī)定。6.4貯存6.4.1應貯存在室溫5?40°C的干燥、清潔及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6.4.2應不受陽光直射,離熱源不得少于2m。6.4.3避免與任何液體和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