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電子題庫 第六單元 第26課 知能演練輕松闖關(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頁
高中歷史 電子題庫 第六單元 第26課 知能演練輕松闖關(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頁
高中歷史 電子題庫 第六單元 第26課 知能演練輕松闖關(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頁
高中歷史 電子題庫 第六單元 第26課 知能演練輕松闖關(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頁
高中歷史 電子題庫 第六單元 第26課 知能演練輕松闖關(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岳麓版高二歷史必修3電子題庫(含解析)第六單元第26課知能演練輕松闖關"1.(2023·濟寧高二測試)當今世界不分國家、不分地區(qū),每個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暗厍虼濉庇衫硐胱?yōu)楝F實的最重要條件是()A.原子能工業(yè)的興起 B.遺傳工程的開展C.因特網的開展 D.航天事業(yè)的開展解析:選C。世界各地人與人之間聯系最便捷的是互聯網。2.(2023·南京高二測試)20世紀50年代,在航天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家是()A.蘇聯 B.美國C.中國 D.英國解析:選A。主要考察對美蘇航天技術開展的熟練掌握程度。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美蘇在航天技術領域取得的主要成就可知,由于蘇聯加緊開展與軍事有關的重工業(yè),使它在這一方面成就突出,1957年蘇聯發(fā)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說明其在航天技術領域取得了領先地位。3.把騰云駕霧、遨游太空的神話最早變成現實的是()A.蘇聯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B.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成功C.美國第一架航天飛機試飛成功D.蘇聯發(fā)射“東方一號”載人宇宙飛船解析:選D。據題干分析,騰云駕霧、遨游太空的神話最早變成現實指的是人類飛上太空,蘇聯加加林是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人。4.以下關于生命科學“登月方案”的表述正確的選項是()①正式名稱是國際人類基因組方案②1990年正式啟動③目前已經完成人類基因組的框架圖和對人類基因組圖譜的初步分析④克隆羊“多莉”是這一工程的重要成果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選A。國際人類基因組方案被譽為生命科學“登月方案”,主要對人類基因組的框架圖和對人類基因組圖譜進展初步分析。而克隆技術是人工誘導的無性繁殖,和國際人類基因組方案無關。5.閱讀以下材料:所謂信息化,是指社會經濟的開展從以物質與能量為經濟構造的重心,向以信息與知識為經濟構造的重心轉變的過程?,F代信息技術革命的迅猛開展,正沖擊并進而改變著經濟和社會構造。請答復:(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中期以來,人類是怎樣逐步進入信息化社會的?(2)信息化時代對人類社會帶來哪些變化?解析:第(1)問,結合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出現作答。第(2)問,依據材料分析概括。答案:(1)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根底;20世紀60年代,國際互聯網問世,信息化社會開場出現。(2)信息經濟在世界各地得到全面開展,信息經濟成為國民經濟開展最快的部門;在信息化時代,知識和信息發(fā)揮了更重要的作用,它本身已經成為巨大的實際生產力;知識密集型產業(yè)日益重要;人們更加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信息技術促進了傳統(tǒng)產業(yè)的更新改造;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引發(fā)了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同時也引發(fā)了一場學習的革命。一、選擇題1.把人類帶入信息時代的創(chuàng)造是()A.電影 B.電視C.電話 D.計算機解析:選D。信息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通過網絡獲取各種所需信息,也可以迅速傳遞各種信息。1946年,美國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根底。2.(2023·濟寧一中月考)當今中國,網絡的開展帶給了我們許多便捷和驚喜,也帶來了許多煩惱和擔憂。我們應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網絡,但不包括()A.積極學習網絡知識,學會利用網絡B.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反對無節(jié)制上網C.要以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對待網絡信息D.防止網絡影響學習,嚴禁青少年上網解析:選D。青少年是人生中的重要時期,他們求知欲強,接觸新事物的速度快。在這一時期,要正確引導他們利用網絡來獲取知識,完善自我,而不能制止其接觸網絡。3.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以下哪些是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問題()①信息泛濫、垃圾信息②網絡犯罪③過分沉迷、不能自拔④環(huán)境污染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選B。網絡把人們帶入信息時代的同時,也為不安康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方便;網絡化游戲,易讓青少年沉迷其中;網絡平安、網絡犯罪等隨之出現,給學校、家庭和社會帶來諸多問題。環(huán)境污染并不是網絡帶來的危害。4.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文章說:“美國領導的‘沙漠風暴’行動通過摧毀伊拉克的通訊能力一舉將其擊潰,由此證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導彈一樣得心應手地使用奔騰處理器的勇士能夠決定戰(zhàn)爭的勝負。”這說明()A.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不是人而是武器B.戰(zhàn)爭不再是雙方經濟實力的比賽C.現代技術的應用改變了戰(zhàn)爭的性質D.電腦技術在戰(zhàn)爭中起很大作用解析:選D。充分依據題干材料中的信息解答?!氨简v處理器”即電腦,由此可見電腦技術在戰(zhàn)爭中起了很大作用。5.(2023·濟寧高二質檢)在朝鮮電視臺報道其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逝世后的幾個小時,世界各地QQ新聞、手機短信新聞就已經見到相關的信息,而紙質媒體讀者近一天后才獲知此信息。這不能說明()A.多種傳媒技術存在縮小了全球空間距離B.互聯網便利了信息的交流共享C.電視仍然是傳播信息的重要媒體D.報紙已失去在信息傳遞方面的應有作用解析:選D。由紙質媒體讀者仍可獲知各種信息即可判斷D項錯誤。6.互聯網帶來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包括()①可以利用網絡聊天②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③引起了一場學習革命④使社會交往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選D?;ヂ摼W出現后,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人們能夠通過網絡學習新的知識,出現新的學習方式,可以利用網絡聊天,使社會交往方式發(fā)生變化。7.人們對轉基因食品已經不再陌生,右圖就是一種轉基因西紅柿,人們最早能夠吃到該蔬菜應在()A.1950年 B.1969年C.1993年 D.1997年解析:選C。此題主要考察學生的根底知識和記憶能力。1993年美國生產出最早的轉基因西紅柿并投放市場。8.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人是()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C.楊利偉 D.儒勒·凡爾納解析:選B。加加林于1961年乘坐“東方一號”載人宇宙飛船登上太空,是世界第一人。二、非選擇題9.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不斷開展的產物,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同結晶。閱讀以下材料:材料1:材料2:二戰(zhàn)期間和戰(zhàn)后出現的新興科學技術時間國家新科學技術1945美國原子彈爆炸1946美國電子計算機誕生1947美國晶體管問世1954蘇聯第一座核電站建成1957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上天1960美國激光器出現1969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1972美國重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1977美國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投入使用1981美國第一架航天飛機升空1997英國利用體細胞培養(yǎng)克隆羊“多莉”成功1999美國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請答復:(1)圖一、圖二中所示兩個科技中心形成的因素各有哪些?(2)它們的外傳或擴展對世界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材料2反映了什么問題?(4)由材料1到材料2表格,科技中心的遷移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解析:此題利用圖片和圖表材料,考察有關科技開展的相關知識,考察學生讀圖分析和闡述歷史現象的能力。第(1)問應從政治、經濟、科技、外交等方面分析科技中心形成的因素;第(2)問結合教材中的相關知識背景分析其影響;第(3)問通過比擬新技術創(chuàng)造的國家各自所占的數量,確定美國是二戰(zhàn)后的科技中心;第(4)問從科技的重要性及其影響論述說明的問題。答案:(1)因素:①圖一:中國農耕文明的興旺;科技文化領先世界;政府重視;科學家的努力。②圖二: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確實立;殖民擴張、市場擴大、資本積累。(2)影響:造紙術外傳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傳播交流,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工業(yè)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世界聯系更為密切,使東方附屬于西方。(3)反映的問題:二戰(zhàn)后美國成為世界科技中心。(4)說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文化水平是政治經濟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一、閱讀與思考(教材P113)為什么要制定和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提示:這是因為互聯網的開展為青少年的全面安康開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但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ヂ摼W使垃圾信息、網絡平安、網絡犯罪等問題隨之出現。同時,互聯網創(chuàng)造了一個虛擬的社會,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可能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產生消極影響。特別是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信息通過網絡傳播,更易于腐蝕未成年人的心靈。二、解析與探究(教材P113)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信息網絡化開展帶來的機遇?提示:信息網絡化的迅速開展,使各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的聯系更為便捷,相互影響也更加直接。信息網絡化直接導致了軍事領域的革命性變革,空前地提高了軍隊的信息戰(zhàn)、網絡戰(zhàn)能力,數字化部隊建立已成為興旺國家軍隊建立的重點。信息網絡化還為各種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成為當今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手段等。這是信息網絡化開展給我們帶來的機遇。但我們也要看到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利用信息網絡化刺探軍情、竊取經濟情報、進展思想腐蝕等給國家?guī)淼奈:?。我們要抓住信息網絡化給我們帶來的好的機遇,同時又要提高自身對信息網絡化的負面影響的防衛(wèi)能力。三、自我測評(教材P113)概括說明現代信息技術等高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