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學統考心理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教育心理學)_第1頁
考研心理學統考心理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教育心理學)_第2頁
考研心理學統考心理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教育心理學)_第3頁
考研心理學統考心理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教育心理學)_第4頁
考研心理學統考心理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教育心理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研心理學統考心理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教育心理學)-試卷11(總分:74.00,做題時間:90分鐘)一、 單選題(總題數:17,分數:34.00)單項選擇題(分數:2.00)解析:學生通過學習“0和正整數”掌握“數”的概念,后來又學習了“負數”的概念,重新認識了“數”的概念。這種學習屬于(分數:2.00)派生類屬學習相關類屬學習V并列結合學習總括學習解析:解析:學生開始學習0和正整數,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數的概念,后來又學習負數,負數雖然是數的下位概念,但是它卻改變了學生對于數的看法,這種學習是相關類屬學習。奧蘇伯爾認為學習包括上位學習或稱總括學習、下位學習或稱類屬學習、并列結合學習。類屬學習包括派生類屬學習和相關類屬學習。下面屬于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的是(分數:2.00)科學家探索新材料小學生通過編打油詩背誦圓周率兒童嘗試錯誤走迷宮中學生聽講座,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V解析:解析:選項A涉及的學習行為是發(fā)現學習或探究學習。選項B涉及的是通過記憶樹學習,由學生自己完成。選項C涉及的是試誤學習。選項D則是由教師進行講授的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從奧蘇伯爾提出的理論來看,下面不屬于有意義學習的是(分數:2.00)兒童看到狗時父母教他“狗”這個字中學生以“兒騎一把傘”記自然常數e=2.7183V兒童以自己的語言解釋教材中的定義兒童為了理解教材中的原理聯系生活中的例子解析:解析:奧蘇伯爾認為當符號代表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時,有意義學習就發(fā)生了。非人為的聯系是指兩種學習內容具有邏輯上的聯系。本題中選項C和D就屬于這種聯系。實質性的聯系是指多種符號表達同一內容,例如語言符號和表象符號所指同一事物。本題中選項A涉及的是這種聯系。選項B不具備上述聯系中的任一聯系,因此在奧蘇伯爾看來屬于機械學習。奧蘇伯爾將先行組織者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它是指(分數:2.00)一種學習材料V幫助學生學習的教師組織的學生活動幫助學生學習的學生解析:解析:先行組織者是先于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學習材料,當學生不具備同化新知識的原有認知結構時向學生呈現,幫助學生同化新的知識。它具有的特點是能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關聯。在加涅總結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含的結構是(分數:2.00)信息流程中央執(zhí)行系統V期望事項執(zhí)行控制解析:解析:加涅總結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信息流程、期望事項和執(zhí)行控制。信息流程描述了個體對于信息的加工過程。期望事項是指學生期望達到的目標,即學習動機。執(zhí)行控制負責調節(jié)個體的信息加工過程。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中的認知策略與其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式中相似的結構是(分數:2.00)信息流程中央執(zhí)行系統期望事項執(zhí)行控制V解析:解析:二者都是指對認知加工過程的計劃、調節(jié)和監(jiān)控??梢越忉尅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現象的理論是(分數:2.00)認知建構主義V格式塔學習理論社會建構主義社會學習理論解析:解析:認知建構主義強調學習是意義建構的過程。社會建構主義強調人與人的互動在意義獲得中的作用。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的學習應該在具體的實踐場景中進行,這強調的是(分數:2.00)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學習的實踐性學習的社會互動性學習的情境性V解析:解析:建構主義認為當學習是在脫離了知識發(fā)生的具體場景的情形下進行時,學生的學習往往是惰性的,這種學習特征被稱之為學習的去情境性。當學習是在知識真實使用的場景中進行時,表現了學習的情境性的特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教師的角色是(分數:2.00)知識的灌輸者父母的代言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V學生生活的照看人解析:解析: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學生學習的社會互動性、學生學習的情境性,認為學生不是空著腦子進入教室的,這都要求教師改變角色,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強調學習過程中人格、態(tài)度、價值觀都應得以改變的學習理論派別是(分數:2.00)聯結理論認知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V解析:解析:人本主義理論強調情感在人的行為改變中的作用,強調認知改變的同時,人格、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轉變。馬斯洛強調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分數:2.00)意義學習有意義學習內在學習丿自主學習解析:解析:馬斯洛將學習分為外在學習和內在學習。外在學習(externallearning)是單純依賴強化和條件作用的學習。內在學習(intemallearning)是指依靠學生內在驅動、充分開發(fā)潛能、達到自我實現的學習。因此本題選C。在桑代克的試誤學習實驗中,一只在一個籠子中經過訓練能夠迅速逃出的貓被放入到另一個籠子中,該貓能不能迅速逃出,取決于(分數:2.00)貓是否具備逃出籠子的能力兩只籠子是否相似丿貓是否饑餓貓是否認識到籠子中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解析:解析:桑代克提出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形成情境和反應的聯結,對應的學習遷移理論是共同要素說,即學習遷移發(fā)生的條件是兩種學習情境是否相似。因此本題選B。心理學家訓練小雞在兩種顏色的紙板(淺色和灰色,米在灰色紙板下)找米吃,經過訓練小雞能夠到灰色紙板下找米吃,然后給小雞呈現的紙板是灰色和深色的紙板,多數小雞到深色的紙板下找米吃,這證實了學習遷移的(分數:2.00)形式訓練說關系轉換說V共同要素說概括說解析:解析:題中所述實驗是格式塔心理學家苛勒所做的實驗,根據這個實驗苛勒提出的學習遷移理論是關系轉化說,即學習遷移取決于兩種學習情境中涉及的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是否是一致的或可類比的。因此,本題選B。強調原有的認知結構在學習遷移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心理學家是(分數:2.00)奧蘇伯爾V賈德桑代克苛勒解析:解析:奧蘇伯爾強調先前學習所獲得的認知結構對于后面的學習會產生影響,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習遷移的過程?!皭畚菁盀酢边@個成語中涉及的遷移類型是(分數:2.00)知識遷移技能遷移習慣遷移態(tài)度遷移V解析:解析:根據學習遷移所發(fā)生的領域可將學習遷移分為知識遷移、技能遷移、習慣遷移、態(tài)度遷移等。“愛屋及烏”涉及對一種事物的情感遷移到另一種事物上,屬于態(tài)度遷移。因此本題選D。下列選項中,屬于認知技能的是(分數:2.00)跳繩系鞋帶眨眼使用紙筆計算V解析:解析:技能分為認知技能和動作技能。認知技能是對頭腦中的信息進行操作的技能,動作技能是對骨骼和肌肉進行操作的技能。但需注意的是,動作技能一定通過肌肉和骨骼的操作表現出來,有肌肉和骨骼反應的技能未必是動作技能。使用紙筆計算雖有手指運動,但屬于認知技能。因此本題選D。二、 多選題(總題數:15,分數:30.00)桑代克提出的學習律有(分數:2.00)準備律丿練習律丿效果律丿頻因律解析:解析:桑代克提出的學習律有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準備律是指只有當有機體準備接受某種事物的時候,這種事物才能夠成為令人滿意的事物。效果律是指情境與某反應問聯結因伴隨著滿意的結果而增強,因伴隨著煩惱的結果而減弱。練習律是指一個聯結的應用會增強這個聯結的力量(使用律),不經常使用其力量會減弱(失用律)。具有行為主義思想的心理學家有(分數:2.00)華生丿斯金納丿班杜拉丿苛勒解析:解析:華生是行為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斯金納是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雖蘊含了認知的思想,但仍以行為的形成為研究重點??晾盏雀袷剿睦韺W派的心理學家是早期認知觀點的持有者。下面的心理學家提出的理論具有強化論思想的有(分數:2.00)桑代克丿托爾曼斯金納丿班杜拉解析:解析:桑代克提出的效果律具有斯金納提出的強化論的思想,換句話說,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受到了桑代克效果律的影響。下列屬于一級強化物的是(分數:2.00)食物丿安全丿溫暖丿金錢解析:解析:直接能夠滿足生理需要的強化物被稱之為一級強化物。金錢不能直接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的過程包括(分數:2.00)注意過程丿保持過程丿動作再現過程丿動機過程丿解析:解析: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包括四個過程,分別是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和動機過程。布魯納提出的學科基本結構包括(分數:2.00)學科基本概念丿學科基本原理丿c.發(fā)現學習的態(tài)度丿D.發(fā)現學習的方法丿解析:解析:布魯納強調學習的內容應該是學科基本結構,學科基本結構不僅應該包括該學科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也應該包括如何獲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態(tài)度和方法,即發(fā)現學習的態(tài)度和發(fā)現學習的方法。布魯納提出的學科學習的基本過程包括(分數:2.00)TOC\o"1-5"\h\z知識的獲得 V知識的轉化 Vc.知識的評價 VD.知識的應用解析:解析:布魯納認為學習時差不多同時發(fā)生三個過程,分別是新知識的獲得、知識的轉化和評價。新知識的獲得是指對新知識的記憶。知識的轉化是指超越給定信息,運用各種方法將它們變成另外的形式,以適合新任務。評價是指對知識轉化的一種檢查,檢查經過轉化后的知識是否適合新的任務、運用得是否正確、是否合理。本題涉及的過程是知識的轉化。布魯納認為,在人類智慧生長期間,經歷了幾種表征系統的階段,即(分數:2.00)動作性表征 V映像性表征 Vc.知識性表征D.符號性表征V解析:解析:布魯納受到維果茨基工具說的影響,認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使用三種不同的工具進行生活和思考,導致有三種表征形式,分別是使用生產工具時產生的動作性表征、使用篝火等知覺工具時產生的映像性表征以及使用語言符號等抽象符號時產生的符號性表征。奧蘇伯爾提出的教學原則包括(分數:2.00)漸進分化原則V直觀性原則c.綜合貫通原則VD.可接受性原則解析:解析:奧蘇伯爾提出漸進分化和綜合貫通的教學原則。漸進分化原則要求教學時從一般和抽象的知識開始教,漸次教那些更為具體的知識,保證下位學習或類屬學習的順利進行。綜合貫通原則則是在學生學習了具體的知識之后,再去學習抽象概括性水平較高的知識,以保證上位學習(又稱總括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的進行。具有認知思想的心理學家有(分數:2.00)布魯納V斯金納c.托爾曼VD.苛勒V解析:解析:早期的認知學派的學習理論的提出者有苛勒等格式塔學派心理學家、托爾曼,20世紀中后期具有影響的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家有布魯納和奧蘇伯爾。斯金納則是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建構主義學習觀包括(分數:2.00)學習的主動建構性 V學習的社會互動性 Vc.學習的情境性VD.學習的目的性解析:解析: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應具備三種特征: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情境性。主動建構性是指學習者通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發(fā)展智慧。社會互動性是指個體通過與他人的互動進行學習。情境性是指學習者要在知識發(fā)生的場景進行學習。根據知識及其應用的復雜多變程度,斯皮羅等把知識分為(分數:2.00)結構良好領域的知識丿結構不良領域的知識丿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解析:解析:斯皮羅(spiro)根據知識及其應用的復雜程度將知識分為結構良好領域的知識和結構不良領域的知識。安德森(Anderson)根據信息的表征方式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班杜拉提出的強化類型有(分數:2.00)外部強化丿間接強化替代強化丿自我強化丿解析:解析:班杜拉將強化分為外部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他人對自己行為的強化屬于外部強化,也叫直接強化。觀察到榜樣行為的后果,同樣影響觀察者的行為表現,屬于替代強化。人們對達到自己預期標準的行為進行自我獎勵,以激勵自己,這是自我強化。在奧蘇伯爾看來,有意義學習的前提包括(分數:2.00)學習材料應具有邏輯意義丿學習者應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向丿學習者需積極主動地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丿學習者擁有同化學習材料的先前知識丿解析:解析:奧蘇伯爾認為有意義學習的條件包括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客觀條件是指學習材料本身要具備邏輯意義,主要條件是指學習者要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學習者具備同化新知識的認知結構、學習者積極主動地使新舊知識發(fā)生相互作用。因此本題選ABCD。概念獲得的方式包括(分數:2.00)概念轉變概念形成丿概念同化丿概念整合解析:解析:概念獲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概念,被稱之為概念形成。一種是通過間接經驗即通過定義的方式獲得概念,被稱之為概念同化。加涅提出的具體概念、奧蘇伯爾提到的初級概念、維果茨基提到的日常生活中的概念的獲得方式是概念形成。與此對應的定義性概念、二級概念和科學概念獲得方式是概念同化。三、 簡答題(總題數:3,分數:6.00)簡述班杜拉關于觀察學習中動機過程的論述。(分數:2.00)正確答案:(正確答案:班杜拉把觀察學習分為四個過程,分別是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和動機過程。他認為動機過程與三種強化類型有關:(1)直接強化。班杜拉認為如果按照榜樣行為去行動會導致有價值的結果,而不會導致無獎勵或懲罰的后果,人們傾向于展現這一行為,屬于外部強化,也叫直接強化。(2)替代強化。觀察到榜樣行為的后果,同樣影響觀察者的行為表現,屬于替代強化。(3)自我強化。人們傾向于做出自我滿意的行為,拒絕那些個人厭惡的東西,這是一種自我強化。)解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學習理論的內容。斯金納認為使用強化理論解釋人類的學習,強調個體的學習的發(fā)生必須依賴親歷親為以及在此過程中獲得的強化。班杜拉認為強化不是決定學習發(fā)生的關鍵因素強化是決定學習的結果是否表現出來的決定因素,并且他認為強化除了斯金納論述的直接強化外,還存在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什么是先行組織者?簡述它的類型和功能。(分數:2.00)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先行組織者是一種教學策略,它是先于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先行組織者分為陳述性組織者和比較性組織者??偟膩碚f,組織者能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關聯,給新的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定點。陳述性組織者使新的學習可以有類屬者,當學習者不存在同化新知識的原有認知結構時使用。比較性組織者使新舊知識得以辨別清晰,當學習者對新舊知識無法辨別、容易產生混淆時使用。)解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說的內容。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教育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但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是有條件的,強調學習者在學習新的知識之前擁有同化新知識的認知結構。如果學習者沒有擁有同化新的知識的認知結構,就需要教師采用先行組織者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之前先給學生提供先行組織者,以使學生擁有同化新知識的認知結構。簡述合作學習的要點。(分數:2.00)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合作學習是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發(fā)揮這一教學模式的作用要遵循的技術要點:(1)面對面的互動;(2)良性的內部依賴,每個小組成員都要感受到自身的價值;(3)每個小組成員要明晰自己的責任;(4)要具備合作技能;(5)要有合作學習的監(jiān)督機制。)解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的建構理論的內容。新課程實施以來,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有流于形式的缺陷。要保證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達成教育目標,必須通過一些技術手段保證其有效運行。四、 綜合題(總題數:2,分數:4.00)試述奧蘇伯爾和羅杰斯關于學習與教學的觀點,并比較其不同之處。(分數:2.00)正確答案:(正確答案:(1)奧蘇伯爾關于學習與教學的觀點學校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有意義學習指的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的聯系。接受學習指的是教師講授的學習方式。為了使學校教學中能夠保證有意義學習的進行,教師需要采取先行組織者的教學策略。(2)羅杰斯關于學習與教學的觀點羅杰斯提出了“自由學習”和“學生中心”的教學觀。羅杰斯特別強調人類具有天生的學習愿望,當他們理解到學習與自身需要的關系時,當學習是自我發(fā)起時,他們特別愿意學習。教師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造好的氣氛,以學生為中心,使其能夠自由學習。羅杰斯提出了學習的兩種類型,認知學習和經驗學習,對應的學習方式是無意義學習和有意義學習。認知學習等同于有無意義學習,經驗學習等同于有意義學習。當個體認識到學習對自身的價值時,有意義學習發(fā)生了。(3)二者的比較二者都提到了“有意義學習”,但卻有不同之處。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闡釋的是學生認知的發(fā)展,強調前后知識聯系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強調學生認知結構的發(fā)展。羅杰斯的有意義學習強調情感因素在個體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強調知情統一,強調學生人格和價值觀的發(fā)展。)解析:解析:本題考查認知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奧蘇伯爾和羅杰斯提出的學習與教學觀點,能夠在深刻理解兩種理論的基礎上分析其不同之處。奧蘇伯爾的meaningfulleaming和羅杰斯的significantlearning翻譯成中文都可譯為“有意義學習”,但是二者的含義卻相差甚遠。奧蘇伯爾是認知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強調學生認知結構的發(fā)展。羅杰斯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強調知情統一,強調全面的發(fā)展。在影片《窈窕紳士》中有這么幾個情節(jié):(1)主人公曾天高(孫紅雷飾演)帶外甥女參加酒會,可是外甥女卻要回家看電視劇大結局。曾天高不許她回去看,她便大哭。曾天高的態(tài)度有所松動,她繼續(xù)哭。最終曾天高讓司機送她回家看電視。(2)曾天高有吸煙、說臟話的習慣,影片中他的老師用戒煙器(帶戒煙器吸煙時能夠自動擠壓手腕造成吸煙者痛苦)、辣氣劑(噴到眼鏡上使人很痛苦)促使他改變這些習慣。(3)曾天高變得有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