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qū)2015-2016第一學期高三歷史期中試卷講評_第1頁
海淀區(qū)2015-2016第一學期高三歷史期中試卷講評_第2頁
海淀區(qū)2015-2016第一學期高三歷史期中試卷講評_第3頁
海淀區(qū)2015-2016第一學期高三歷史期中試卷講評_第4頁
海淀區(qū)2015-2016第一學期高三歷史期中試卷講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淀區(qū)

2015-2016高三歷史期中試卷講評2015.11一、命題意圖主要功能:診斷與適應注重基礎知識的系統(tǒng)理解和運用注重歷史材料的理解和運用注重歷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二、答案解析及評分標準說明選題題部分48分非選擇題部分52分選題題部分48分

1.商朝甲骨文中有卜問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記載,如“帝令雨足年”。還有王親自從事農(nóng)作的記載,如“王黍于南”等。這些卜辭說明

A.商朝是中國原始農(nóng)業(yè)的起源時期

B.占卜活動主要服務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C.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商朝重要的經(jīng)濟活動

D.重農(nóng)抑商政策從商朝開始推行知識調動運用與材料理解2.右圖為青銅器“衛(wèi)盉”,是西周時期的文物。器內蓋所鑄銘文記載了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裘衛(wèi)用價值八十朋(貨幣單位)的玉質禮器和價值二十朋的皮裘禮服換取了矩伯大片耕地。裘衛(wèi)把這件事情報告了執(zhí)政大臣,得到了大臣們的認可,還進行了授田儀式。這說明當時的西周①存在貨幣交易的現(xiàn)象②出現(xiàn)土地轉讓的情況③小農(nóng)經(jīng)濟開始形成④青銅鑄造業(yè)超過商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識調動運用與材料理解3.地圖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幫助我們理解歷史。能夠準確反映下圖所呈現(xiàn)的歷史階段特征的陳述是A.封邦建國,以藩屏周B.王綱解紐,禮崩樂壞C.七國爭雄,變法圖強D.秦國崛起,完成統(tǒng)一知識調動運用與材料理解4.“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罰者,民之所惡也。故圣人陳其所畏以禁其邪,設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用,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以上言論出自A.《論語》B.《道德經(jīng)》C.《孟子》D.《韓非子》材料理解5.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到“秦王掃六合”反映出中國歷史一個重要時期,此時期A.從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B.從諸侯爭霸到設置郡縣C.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D.從封邦建國到中央集權知識調動運用與材料理解6.月球背面的環(huán)形山,都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學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為“石申”。石申的科學成就是A.用赤道坐標記錄了恒星的位置

B.記錄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現(xiàn)象C.制造了天文觀測儀器——渾儀D.推算出一個回歸年為365.2425天知識調動運用7.右圖為出土文物銅方升,是戰(zhàn)國時期商鞅變法時所制??脊艑W家在方升上發(fā)現(xiàn)了如下銘文:廿六年(前221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隈狀)、綰(王綰),法度量則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這說明A.戰(zhàn)國各國普遍采用商鞅的法令B.秦王朝重新規(guī)定了度量衡標準C.統(tǒng)一度量衡標準有利于兼并天下諸侯D.秦朝把商鞅變法的量器標準頒行全國知識調動運用與材料理解8.“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边@一舉措A.導致了七國之亂B.形成郡國并行制度C.削弱了王國勢力D.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知識調動運用與材料理解9.2004年1月,湖南長沙走馬樓發(fā)現(xiàn)1萬余枚漢代的簡牘“經(jīng)初步考證,這些簡牘是漢武帝時期的行政文書,其性質大部分屬于司法文書,涉及到漢代的訴訟制度、法制改革、統(tǒng)計制度、交通郵驛制度及漢長沙國的歷史、法律、職官、郡縣、疆域等諸多方面?!庇梢陨喜牧峡梢酝茢啖俸啝┪淖謶鞘褂每瑫鴷鴮憿跐h武帝時期湖南仍存在封國③考古資料可彌補史籍的不足④完整的司法制度形成于漢朝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知識調動運用與材料理解10.從漢武帝時代開始,儒學成為五經(jīng)博士研究與教授的經(jīng)學。在長安的太學里,五經(jīng)博士對學生的教育,把“通經(jīng)”(精通五經(jīng)及其標準注釋)作為進入官場的途徑。對這一現(xiàn)象理解正確的是①漢代儒學以經(jīng)學為特征②關注社會現(xiàn)實成為治學的基本思想③儒家學術體系日臻完善④儒學成為政治色彩濃厚的正統(tǒng)學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知識調動運用與材料理解中國古代思想流變董仲舒(漢)—韓愈(唐)—程朱陸王(宋明)—顧黃王(明末清初)經(jīng)學(漢:今文經(jīng)和古文經(jīng))—玄學(魏晉)—理學(宋明)—樸學(清)11.北魏孝文帝說:“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為此孝文帝決定A.統(tǒng)一文軌B.整頓吏治C.定都平城D.遷都洛陽材料理解與知識調動《九章算術》《九章算術》全書采用問題集的形式,收有246個與生產(chǎn)、生活實踐有聯(lián)系的應用問題。其中每道題有問(題目)、答(答案)、術(解題的步驟,但沒有證明),有的是一題一術,有的是多題一術或一題多術。方田、粟米、衰(音cui)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及勾股12.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實用性的特點。下列科技成就有助于解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問題的科技著作是

①《黃帝內經(jīng)》②《九章算術》③《齊民要術》④《傷寒雜病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調動和運用知識13.武則天當皇帝時,有人誣告宰相劉祎之受賄,武則天很生氣,下令劉祎之停職審查。辦案人員奉命向劉祎之出示了皇帝簽發(fā)的敕書(命令)。結果劉祎之很憤怒也很不屑地說了一句:“不經(jīng)鳳閣鸞臺(即中書省和門下省),何得為敕!”武則天大怒,干脆下令劉祎之“即家賜死”。對上述事件認識正確的是A.體現(xiàn)了君主權力至高無上B.三省體制導致宰相專權C.中書門下執(zhí)掌最高決策權D.三省六部體制名存實亡材料理解與知識調動從三省六部制到中書門下

唐初確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權分立,往往產(chǎn)生弊端,尤其是掌握出令權的中書省和掌握政令審核的門下省不時因政見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有鑒于此,唐太宗遂決定三省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仆射)合署辦公,其辦公地點稱為政事堂,最早設置于門下省,后遷往中書省。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議事,并以本官加帶“參知政事”、“參豫朝政”、“同中書門下三品”等名亦為宰相。由于中央使職行政體體系在發(fā)展過程中取得對地方政務的領導權,中樞體制中三省制受到?jīng)_擊,三省制逐漸向三省合一制發(fā)展。玄宗開元十一年(723)中書令張說奏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改政事堂印為“中書門下之印”,是中書門下體制建立的標志。14.右下圖是南宋宮廷畫家李嵩所作《市擔嬰戲圖》。從中我們可以看出①風俗畫在宋朝得到充分發(fā)展②繪畫表現(xiàn)了活躍的商業(yè)活動③宮廷畫的創(chuàng)作題材十分狹窄④畫風忽略寫實注重傳情寫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有效信息與知識的調動李嵩的《市擔嬰戲圖》與《貨郎圖》肩挑重擔那辭疲

奪攘兒童勞護持

莫笑貨郎癡已甚

世人誰不似其癡15.宋真宗準備讓文武雙全且長相俊朗的陳堯咨陪遼使射弓,并允諾授予他高級武官。陳堯咨請示其母親后,其母杖責之:“你們父子均以文章立朝為名臣,你現(xiàn)在竟為了厚祿,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嗎?”這反映出宋朝A.宗族觀念濃厚B.重文輕武傳統(tǒng)C.理學備受推崇D.選官注重才貌有效信息的運用16.右圖引自王禎《農(nóng)書·農(nóng)器圖譜集之十九》。與右圖相關的歷史解釋表述正確的是

A.黃道婆是棉紡織技術的革新和推廣者

B.棉紡織品產(chǎn)量增多,絲織品產(chǎn)量減少

C.棉紡織技術推廣導致官營手工業(yè)衰落

D.王禎的《農(nóng)書》首倡推廣棉紡織技術調動和運用知識17.乾隆年間,“閩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帶買絲,用銀三四十萬至四五十萬不等;至于廣(今廣東地區(qū),下同)商買絲銀兩動至百萬,少亦不下八九十萬兩;此外蘇杭……商人販入廣省尚不知凡幾”,這表明①區(qū)域間長途販運貿易興盛②廣東商人比福建商人資金雄厚③蘇杭是絲織品的主要產(chǎn)地④對外貿易使廣東商人生意興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區(qū)域間長途販運貿易廣東商人資金雄厚蘇杭明清時期的絲織業(yè)推論:一口通商、對外貿易、資金雄厚18.中國古代的天文機構是政府的一個重要部門,從事天象觀測研究的人員都是朝廷官員,有的人甚至擔任高官并擁有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對于廣大民眾,天文學是一門被嚴厲禁止的學問,不準民間私藏和研習天文學書籍。對這一現(xiàn)象的認識,正確的是A.統(tǒng)治者信奉君權神授維護統(tǒng)治B.天文知識有助于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C.觀測天象會打破對君權的迷信D.造成古代天文學研究長期落后有效信息與知識的調動關于古代天文學的理解

天文學的特點: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致用性.這致用性是為滿足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需要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席澤宗《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特點》……古代天文學經(jīng)過魏、晉、隋唐時期的長足發(fā)展,到了宋、遼、金、元時期最終進入了極盛時期。形成這種發(fā)展的局面,主要是因為自秦漢以來,歷代王朝的統(tǒng)治者在“君權神授”的天命思想影響下,都設立專門的天文機構(太史令、司天監(jiān)、欽天監(jiān)等),積極支持天文學的發(fā)展,使天文學成為古代自然科學領域中研究條件最好的一門學科。陳剛《簡論中西古代天文學的特點》19.乾隆和嘉慶時期學者官員大都熱衷于刊印自己的詩集,但道光時期的學者官員大多出版與時政有關的著作。這種變化說明了道光年間A.經(jīng)世思想得到發(fā)展

B.思想控制逐漸加強C.傳統(tǒng)文化日趨衰落D.“中體西用”的影響材料理解與知識調動和運用20.閱讀右圖中晚清時期外國領事館給其本國國民頒發(fā)的護照的具體內容。從中可以看出該護照A.頒布的依據(jù)是片面最惠國待遇B.證明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C.便利列強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D.促使外國人必須遵守中國法律

本領事遵行兩國議定和約章程第八款,內載:準許法國人請照赴內地游歷等因。茲有本國人名□□請照赴十八省游歷,本領事深知系我國良民,為此給照,準其前往。故請煩大清執(zhí)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員驗照放行,絲毫不得留難,并望以賓禮相待,隨時照料。材料理解與知識調動和運用21.鄭觀應在《商務嘆》中寫道:”輪船招商開平礦,創(chuàng)自商人盡商股。辦有成效倏忽變,官奪商權難自主。名為保商實剝商,官督商辦勢如虎。“作者實際上A.贊揚商辦企業(yè)取得的成就B.肯定商界企業(yè)主的積極性C.否定官督商辦的經(jīng)營模式D.主張政府加強對企業(yè)控制材料理解22.讀圖,判斷下列各項表述正確的是

A.太平天國在②發(fā)動起義,定都于④B.洋務派在①創(chuàng)辦了最早的軍工企業(yè)

C.八國聯(lián)軍在①登陸,最終攻占③D.在④曾出現(xiàn)以中華民國為國號的政權知識調動和運用空間知識需強化23.清末愛國人士黃遵憲在給好友的信中說:“新約規(guī)定,天旋地轉”,因為這個條約不僅把“東南諸省所恃以為藩籬者,拱手而讓之他人”,而且“敲骨吸髓,輸此巨款,設機造貨,奪我生產(chǎn)?!秉S遵憲信中的“新約”是指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材料理解與知識調動和運用25.近代著名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陳天華在《猛回頭》中寫道:“這義和團心思是很好的?,卻有幾件大大的不好處,不操切實本領,靠著那邪術??!宰仓笕耍装椎乃土诵悦??!f到那圍攻公使館,燒毀天主堂,尤為無識??!币韵聦@段言論理解錯誤的是A.肯定義和團的愛國精神B.反對義和團的盲目排外C.批判義和團的愚味落后D.義和團助長了列強侵略材料理解與知識調動和運用24.實業(yè)救國是近代社會的進步思潮,受此影響,甲午戰(zhàn)后興辦的企業(yè)是

A.發(fā)昌機器廠B.繼昌隆繅絲廠

C.湖北織布局D.大生紗廠知識調動和運用26.1905年春,中國現(xiàn)代化的兩位先驅者嚴復與孫中山曾在倫敦就改造中國的問題進行辯論。嚴復主張漸進、啟蒙,他直言不諱地答道:“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君為思想家,鄙人乃實行家也?!弊鳛椤皩嵭屑摇?,這一年孫中山

A.建立興中會,開始民主革命

B.組織統(tǒng)一的革命政黨同盟會

C.發(fā)動新軍,籌備武昌起義

D.起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知識調動和運用27.《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這是因為《臨時約法》的頒布A.導致清帝退位,帝制結束B.制約了袁世凱的獨裁C.為民主共和提供憲法支持D.改變了中國社會性質知識調動和運用28.1912年5月7日梁啟超發(fā)表《中國立國大方針商榷書》指出:“今雖新政治之建設,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數(shù)千年來惡政治之巢穴,為國家進步之一大障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較前為寬,其機會較前為多,其用力較前為易?!边@表明梁啟超當時A.全面肯定維新變法綱領B.力主實行君主立憲制C.反對以暴力推翻清政府D.接受共和體制的現(xiàn)實材料理解與知識調動和運用30.某同學編制了中國近代化發(fā)展示意圖,空白處應填寫A.林則徐在虎門銷毀鴉片 B.洪秀全發(fā)動金田起義C.清政府實行“預備立憲”D.孫中山發(fā)起護法運動1840年1919年

李鴻章創(chuàng)辦輪船招商局康有為組織保國會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知識調動和運用新結構中歷史知識運用29.孫中山認為,“今日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民族、民權兩主義俱達到、唯有民生主義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當致力的即在此事?!睘榇怂?/p>

A.核定地價,解決農(nóng)民土地問題

B.發(fā)展實業(yè),推動全國鐵路建設

C.領導革命,推翻北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