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詩歌研究綜述_第1頁
魏晉南北朝詩歌研究綜述_第2頁
魏晉南北朝詩歌研究綜述_第3頁
魏晉南北朝詩歌研究綜述_第4頁
魏晉南北朝詩歌研究綜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魏晉南北朝東漢(建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魏、蜀、吳——西晉——東晉南朝:宋、齊、梁、陳—— 東魏——北齊北朝:(初期)五胡十六國——北魏————北周滅北齊西魏——北齊(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建立隋,隋文帝結束了南北朝對立的局面)有關魏晉南北朝詩歌研究的綜述序言:魏晉南北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分裂時間最長的時期,經(jīng)歷了漢末大亂到三國鼎立,而后由晉實現(xiàn)短暫統(tǒng)一,之后又是南北朝分裂,此時期突出特點是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亂、民族矛盾鋒利。政治上,這一時期一種重要現(xiàn)象是門閥制度的存在。出現(xiàn)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士族與庶族矛盾不停激化,文學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歌功頌德和寒士不平兩個傾向。思想上,首先是玄學興起,另一方面是佛教、道教興起。學術思想的興起影響了文人創(chuàng)作。如名士們追求玄學中寓含的任達狂放的生活沈約、劉勰等與佛教關系甚密,王羲之、嵇康等受道教的影響。文學發(fā)展中,詩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魯迅稱為“文學的自覺時代”(《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也發(fā)生了變化》),文學理論繁華,文學批評興起。這一時期文學發(fā)展的一大特點是文人集團的活躍。建安時代,以曹氏父子為首的文人結成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種文人集團。此外尚有“竹林七賢”、“二十四友”、“竟陵八友”等文人集團。文學發(fā)展中,詩歌形式豐富多樣,曹操及建安文人大量創(chuàng)作五言詩,七言歌行體也得到確立。曹丕《燕歌行》為文學史上完整的七言詩,南朝鮑照深入改善七言詩形式。齊梁時期,沈約發(fā)明“永明體”,為律詩形成鋪平道路。梁陳時期,出現(xiàn)了宮體詩。近幾年有關魏晉詩歌研究的論文高達200多篇,重要集中在建安詩歌研究和陶淵明研究兩個熱點上。[1]王文生《魏晉南北朝文學史》中就把建安詩歌和陶淵明作為兩個獨立的章節(jié)研究;[2]趙東栓《魏晉南北朝文學》則依次對建安時文人詩歌及陶淵明詩歌進行評析,語言風趣易懂。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思想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不一樣形式的詩歌都應受到關注研究。正文:建安正始詩歌建安詩歌源于漢末大亂之際,此時漢統(tǒng)一思想結束,經(jīng)學衰落。思想解放,建安詩風慷慨悲涼慷慨悲涼詩風相適應的是詩歌形式建安文人繼承漢樂府民歌老式,創(chuàng)作大量五言詩,使之成為建安詩歌的基本形式。曹操擅長寫五言詩,首先繼承漢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體現(xiàn)手法,首先進行創(chuàng)新,用樂府古題寫時事。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就采用現(xiàn)實主義體現(xiàn)手法。《步出夏門行》則是創(chuàng)新,用來寫時事和理想。[3]孫明君《論曹操對原始儒學精神的詩化》認為曹操的詩歌第一次把原始儒學的天下意識與憂患意識注入詩的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悲壯雄健的詩風和闊大雄奇的意境,從而使標志著中華民族理性覺醒的原始儒學精神轉化為具有動天地、感鬼神之藝術魅力的詩篇,為中國詩史開一坦途。曹丕則嘗試七言詩創(chuàng)作,如《燕歌行》,對后來鮑照、庾信的雜言、七言詩創(chuàng)作起了推進作用。曹植是建安詩壇上很具有才氣的詩人。《文心雕龍》中對其評價:“文帝認為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盵4]繆軍《走向心靈——曹植〈雜詩〉小議》指出,由于曹植生活環(huán)境、思想及感情變化,其詩體現(xiàn)方式由外向體現(xiàn)走向內(nèi)心展示,由群體走向孤單,其作品充溢著內(nèi)在的熱情,富有生氣和力度;曹植的悲劇是門閥制度嚴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居于社會下層知識分子的普遍悲劇,因此雜詩所體現(xiàn)的,不僅是他個人的心聲,也成為后裔詩人的共同主題。代表建安詩風的作家,除曹氏父子外,尚有建安七子和女作家蔡琰。曹丕《典論。論文》中,評價了七子的優(yōu)缺陷。七子中,孔融輩分最高,王粲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劉楨被曹丕稱: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蔡琰的《悲憤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文人創(chuàng)作的五言長篇敘事詩。正始是魏齊王曹芳的年號,此時期以“玄學風流“著名。[5]深刻的理性思索和鋒利的人生悲傷構成正始文學的基本特點。[6]正始文學代表作家是以阮籍、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其中阮籍、嵇康文學成就最高。阮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史上政治抒情組詩的先河。嵇康善于四言詩,脫出《詩經(jīng)》藩籬,既有高潔志趣,也有秀逸風格。兩晉詩歌西晉時,國家統(tǒng)一,社會狀況好轉。以陸機、潘岳等人為代表,開始講究藻飾,重視形式與技巧,形成華麗的風云。目前對西晉詩歌的研究較微弱,但[7]曹道衡《陸機的思想及其詩歌》對陸機的思想品格和在詩歌史上的地位作了較為細致的分析和論述,認為陸機在入晉之后,心理上與晉室的隔閡是次要的,在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政局的穩(wěn)定面前,他可以放棄成見,顧全大局,為晉朝效忠;陸機為司馬穎竭力雖有過錯,但不能說他是“傾仄”或“犯順”。陸機的詩歌對后世產(chǎn)生了多方面的影響,他在文學史上的成就,大抵自晉迄隋,多數(shù)人持贊揚態(tài)度,但宋后來,批評意見占了上風,這有其時代原因,不能因而忽視陸機詩歌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陸機詩多模擬樂府、古詩,內(nèi)容少創(chuàng)新,如《門有車馬客行》,寫吳亡之后對家鄉(xiāng)的懷念之情與亡國感慨?!睹突⑿小穼懭松钠D苦與自己的苦悶。西晉詩壇另一代表是潘岳,潘岳工于言情,今存詩僅十八首,《悼亡詩》占了之首。[8]柏松《潘岳:在超越與沉淪之間》對潘岳的人生軌跡作了描述,認為他在超脫與沉淪中的掙扎帶有一種消滅性的意味,而他的所作所為卻被烙上了深深的時代的印痕。此外,尚有左思、陸機、陸云等作家。左思,作品保留下來的很少,《詠史》八首被譯為“創(chuàng)成一體垂式千秋?!睎|西晉之際,詩壇上代表作家是以慷慨悲歌而著稱的劉琨和以游仙詩為主導的郭璞。東晉時玄言詩興起,代表人物是孫綽和許洵。東晉的玄言詩雖然沒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但對后來謝靈運的山水詩、白居易等人的說理詩以及宋明理學之詩,都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陶淵明在東晉詩壇上獨樹一幟,給詩歌注入新的生機的詩人是陶淵明。他以古樸自然的詩風,把詩歌提高到一種自然之美的境界,又以充斥生活氣息和生活哲理的率真自然的田園詩變化了空談玄理的玄言詩,為后世的田園詩的創(chuàng)作樹起了一面旗幟。[9]袁行霈《陶淵明享年考辨》對長期以來聚訟紛紜的陶淵明享年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考辨,文章首先指出,對于這一問題應有嚴謹?shù)拇胧?,重要包括對于有關的資料作通盤考察,不以偏蓋全;并進行分級,不以次易主;對于陶淵明的作品以各宋本為主,并以精確理解為基礎。[10]張可禮《陶淵明的文藝思想》論述了陶淵明文藝思想的特色及其文學史地位。文章認為,陶淵明文藝思想的重要傾向屬于“非功利說”,他強調(diào)文藝以示志抒情,重視文藝的娛樂作用,把自然作為文藝理想;他“對外在的景物,往往是持有一種既留心又無心的超然態(tài)度。在陶淵明那里,作為主觀的情志和作為客觀的景物,不是簡樸的單向流動,而是雙向感觸,互相交融”;“陶淵明在認識上對言志抒情的重視和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的體現(xiàn),突出的是‘示己志’,是抒個人之情,體現(xiàn)的是他自己的鮮明的個性”;他“在思想上對文藝的娛樂作用的重視,尤其是他的文藝實踐,第一次打破了以悲慷傷感為基調(diào)的格局,使文藝的娛樂作用第一次比較完美地得到了顯現(xiàn),也使娛樂的主題,在文壇藝苑上開始占有一席之地”。陶淵明現(xiàn)存詩歌一百二十多首,最能代表陶淵明思想的是田園詩。如《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體現(xiàn)其脫離仕途的輕松,返回自然地愉悅?!讹嬀啤菲湮澹航Y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無論其人格還是創(chuàng)作,對后裔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南北朝詩歌南朝先后經(jīng)歷了宋齊梁陳,劉宋至陳,元嘉文學、宮體文學是三個重要發(fā)展階段。元嘉三十年間這一階段,代表作家為謝靈運和顏延之的創(chuàng)作活動,上起宋晉之交,謝靈運開創(chuàng)了山水詩,把自然美景引入詩歌,在詩界獨樹一幟。下及于大明、秦始之際,其間鮑照不僅創(chuàng)作了雄健豪放的詩作,并且為七言、雜言樂府詩的發(fā)展開拓了道路。謝靈運真正完畢了從玄言詩到山水詩的轉變。[11]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山水詩的出現(xiàn),不僅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為中國詩歌增長了一種題材,并且啟動了南朝一代新的詩歌風貌。繼陶淵明之后,山水詩標志著人與自然深入溝通與友好,標志著一種新的自然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的產(chǎn)生?!盵12]王力堅《山水以形媚道——論東晉詩中的山水描寫》,劉宋山水詩的‘性情漸隱’在東晉詩中已體現(xiàn)得相稱突出;東晉詩重山水之形與景物之色的描寫,則肇始了文貴形似、聲色大開的南朝山水詩創(chuàng)作;而謝靈運的山水詩,更是在對‘山水以形媚道’老式的直接繼承與革新中,得到發(fā)展與繁盛?!鳖佈又c謝靈運齊名,詩歌往往一改典雅凝重風格,而流露出一片真情,如《五君詠》、《北使洛》就是這樣的作品。鮑照大力創(chuàng)作七言詩,語言奇特瑰麗、奇腳凌厲、風格豪放。代表作是《擬行路難》十八首。第二階段即“詠明體”形成、興起階段。著名詩人沈約、謝朓等人,將聲韻學的成果運用到詩歌領域,形成永明新詩體。沈約對永明體的產(chǎn)生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詩歌成就也較突出。詩歌有“長于清怨”的風格特色,《八詠》詩是詩集中的壓卷之作。謝朓也是“永明體”創(chuàng)始人之一,詩歌成就杰出。鐘嶸《詩品》中也記載,齊、梁人論詩,認為“謝朓古今獨步”。[13]朱起予《論謝朓的山水詩》將謝朓的山水詩放在六朝田園山水詩發(fā)展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通過與陶淵明、謝靈運、鮑照等人詩作的對比,揭示謝朓山水詩的意蘊特色,認為謝朓山水詩的風格是“蕭散清新”,這表目前其山水詩閑雅曠遠的風致上。謝朓多寫“望”里的山水,從靜止的一點攝入山水風景,在寫景時也將思鄉(xiāng)念友的柔情注入其中,憂郁的感情與清亮的山水相融合,構成一種欣悲交加的溫潤意境。謝朓的詩歌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對詩歌格律比起重要作用,奠定了唐詩基礎,有些基本上到達唐詩風格。第三階段,即以“梁簡文帝蕭綱、梁文帝蕭繹為代表的宮體詩”昌盛階段。宮體詩多描寫女性和宮廷生活,風格輕綺柔靡,在詩歌發(fā)展史上仍有一定積極意義。代表作家有蕭綱、徐陵父子等。北朝詩歌相對南朝稍遜色,但也有自己特色,尤其是庾信的“庾信體”,為南北文學融合、創(chuàng)新作出了杰出奉獻?!稊M詠懷》二十七首是他的代表作。庾信的詩體上更靠近唐詩,可以說開了中唐后來唐詩的先河。此外,北魏、東魏、北齊詩歌也各具特色,蕭綜、溫子昇、邢邵、魏收等為這一時期代表作家。小結;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種長期分裂的時代,不過不一樣的階段,詩歌創(chuàng)作也各具特色。并且正由于這一時期,詩歌不停發(fā)展,并且形式多樣,對后世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參照文獻:[1]王文生《魏晉南北朝文學史》[2]趙東栓《魏晉南北朝文學》[3]孫明君《論曹操對原始儒學精神的詩化》,《陜西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4]繆軍《走向心靈——曹植〈雜詩〉小議》,《廣西師院學報》1997年第4期。[5]章培恒、駱玉明《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6]《三國志。魏書。嵇康傳》[7]曹道衡《陸機的思想及其詩歌》,《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院學報》1996年第1期。[8]柏松《潘岳:在超越與沉淪之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