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慢性蕁麻疹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
慢性皮疹通常用于皮膚科。中醫(yī)被稱為“中毒”。西醫(yī)的治療效果不佳,中醫(yī)的治療效果也有明顯的優(yōu)勢。有關本病的證候標準,普通高等教育中醫(yī)藥類規(guī)劃教材(六版)分為風熱犯表、風寒束表、血虛風燥3種證候,七版教材則增加了胃腸濕熱證。這種證候歸納過于簡單,很難滿足臨床應用。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慢性蕁麻疹的證候分布作進一步的研究。本課題按照傳統中醫(yī)的診療模式結合現代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對239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進行了中醫(yī)證候的專項臨床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1對象和方法1.1研究主題1.1.1風團無效和反復發(fā)作根據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制定的《蕁麻疹診療指南(2007版)》診斷標準:(1)風團大小不等伴瘙癢,幾乎每天發(fā)生;(2)風團反復發(fā)作,持續(xù)6周以上;(3)少數病人表現為間歇性發(fā)作。1.1.2不同證候之分級為便于工作,初步歸納為風濕熱蘊膚證、風濕熱蘊膚兼肺衛(wèi)不固證、風濕熱蘊膚兼衛(wèi)陽虛弱證、血虛風戀證、血虛風戀兼肺衛(wèi)不固證、血虛風戀兼衛(wèi)陽虛弱證、氣陰兩虛證、營衛(wèi)不和證8個證候,不屬以上證候之列者,根據四診綜合得出辨證結果。1.1.3皮膚長期毒性變(1)臨床表現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2)臨床上無明確原因,以皮膚癥狀為主,不并發(fā)嚴重全身癥狀;(3)每周至少2次或2d癥狀發(fā)作,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時間≤24h;(4)患者知情同意。1.1.4免疫病害評定(1)合并感染者;(2)合并嚴重胃腸道癥狀或其他嚴重全身癥狀;(3)孕婦及哺乳期婦女;(4)嚴重肝、腎、心臟、代謝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等;(5)其他類型蕁麻疹,如皮膚劃痕癥、物理刺激引起的蕁麻疹、膽堿能性蕁麻疹、遺傳血管性水腫及有其他明確原因引起的蕁麻疹(藥物、感染等)。1.1.5各地區(qū)性別分布共239例,均來源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河南省中醫(yī)院皮膚科門診患者,主要居住在鄭州及河南其他地市。其中男性95例,女性144例,男女性別比為1∶1.51;年齡最小為2歲,最大為81歲,平均年齡為32.16歲±15.15歲。19歲~39歲共135例占56.5%;病程最短者2月,最長者達30年,平均病程為32.5±52.19月,以2個月~6個月最多占45.6%。1.2學習方法1.2.1患者證候選擇主要根據近10年有關本病證型的文獻分析結果,同時征詢相關專家意見設計《慢性蕁麻疹中醫(yī)證型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人口學資料、過敏家族史、藥物過敏史、治療時癥狀評分、主要臨床四診情況、舌象、脈象等。在病例選擇中為使辨證更具有客觀性,盡可能處理好證候的兼雜及減少人為因素干擾。辨證采用國家標準術語,參照《中醫(yī)證候鑒別診斷學》中“600種常見癥狀的辨證意義”,以各癥狀在證候或證候要素出現比重,確立與本病有關的38個癥狀學指標,除舌脈及女性月經癥狀之外,均采用2級量化評分,0表示無此癥狀,1表示有此癥狀。1.2.2規(guī)范患者臨床調查表采用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四診資料”均由中醫(yī)副主任醫(yī)師以上人員采集。根據統一制定的臨床調查表,現場調查符合入選條件的門診病人,通過問卷方式客觀填寫臨床調查表。從患者和接診醫(yī)師兩個方面嚴格控制調查研究質量,包括被調查者要求合作良好;研究者應按證候調查表要求如實、詳細、認真地記錄表中各項內容,以確保病例報告表內容真實、可靠。調查表收回后,仔細檢查有無錯漏項目對完成的病例調查表采用盲法形式審查和數據庫二次錄入方法保證數據庫中數據真實可靠。1.2.3中小型數據庫中的統計分析所有數據進行規(guī)范化整理并輸入SPSS13.0ForWindows統計軟件包相應的數據庫中進行統計分析。根據需要對證候、常見癥狀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證候規(guī)律研究采用系統聚類分析。2結果2.1風濕熱證的證體表1顯示,臨床采集的慢性蕁麻疹病例的中醫(yī)證候類型以營衛(wèi)不和證最多,其次為風濕熱蘊膚兼肺衛(wèi)不固證、風濕熱蘊膚證、衛(wèi)陽不足兼風濕內蘊、血虛風戀兼衛(wèi)陽虛弱證、血虛風戀證、氣陰兩虛證、血虛風戀兼肺衛(wèi)不固證、肝經郁熱證、風熱蘊膚證、陰虛風戀證、風寒束表證。其中肝經郁熱證、風熱蘊膚證、陰虛風戀證、風寒束表證四證分布最小,均低于5%,這一結果與六版、七版教材《中醫(yī)外科學·癮疹》的證候分類差別很大。2.2不同大小全質檢出率10%以上通過對包括舌象、脈象在內的共31項中醫(yī)癥狀進行分析,現總結如下。除風團反復發(fā)作、瘙癢這兩種必備癥狀外,其癥狀頻次在10%以上者由高到低依次為:面色少華、乏力、易感冒、多夢、口苦、頭身困重、便干、心悸、口干、面色萎黃、失眠、畏寒肢冷、煩躁易怒、自汗、尿清長、手足不溫、便溏、頭暈、尿黃。舌質以淡、淡紅、紅三者分布差異不明顯;苔以薄白為主,其次為黃膩、白膩;脈象以弱、沉弱為主,其次為正常脈象、滑脈、細弱脈。2.3慢性麻黃的中醫(yī)證候為進一步探討慢性蕁麻疹的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對收集的239例調查病例中除舌脈外的29項癥狀指標進行聚類分析。為方便統計,刪去出現頻率小于15%的癥狀,共13條癥狀信息作為變量進行系統聚類分析(圖1中,數字1~13分別表示:乏力、易感冒、畏寒肢冷、四肢不溫、面色少華、面色萎黃、頭身困重、心悸、口苦、口干、失眠、多夢、便干13條癥狀)。圖1顯示,以上癥狀經過數次合并后聚合成四類。第一類為畏寒肢冷、四肢不溫、面色萎黃是一組癥狀,屬于陽氣虛弱;第二類為心悸、失眠、多夢是一組癥狀,屬于血虛證;第三類頭身困重、口苦、口干、大便干等是一組癥狀,屬于濕熱證;第四類為乏力、面色少華、易感冒等是一組癥狀,屬于氣虛證。結合臨床調查情況,加上陽性癥狀較少的營衛(wèi)不和類,可將慢性蕁麻疹的中醫(yī)證候分為五大類:衛(wèi)陽虛弱類證、血虛類證、濕熱類證、氣虛類證、營衛(wèi)不和類。此五類中,各證可單獨成一證型,亦能相互兼雜成更復雜的證型。2.4主要以營衛(wèi)不和證的臨床病例為主在以上系統聚類分析的基礎上,對239例慢性蕁麻疹病例重新進行分類,得出大致的證候分布趨勢,第一類為風濕熱蘊膚證(包括氣虛及陽虛兩個兼證)的臨床病例共106例占總數的44.3%;第二類為營衛(wèi)不和證的臨床病例共55例占總數的23.0%;第三類為血虛風戀證(包括氣虛及陽虛兩個兼證)的臨床病例共45例占總數的18.8%,這三大類共占總數的86.1%,此外尚有氣陰兩虛、風邪留戀證占6.3%,肝經郁熱證、風熱蘊膚證、陰虛風戀證、風寒束表證共占6.5%。2.5主綜合征的特點經過對癥狀頻數加權處理,舍去頻率不足20%的癥狀指標,以50%以上的頻率總結出以下證候特征。2.5.1隨癥狀、次要癥狀風團反復發(fā)作,瘙癢,色紅,遇熱增多,青、壯年多見,口苦、口干、頭身困重、煩躁易怒,舌質紅,苔黃膩或白膩,脈滑;大便干、小便黃短等為其伴隨癥狀或次要癥狀。兼肺衛(wèi)不固者,面色少華,乏力、自汗出、易感冒,脈弱;兼衛(wèi)陽不足者,畏寒肢冷、風團遇冷好發(fā)或加重,易感冒,常鼻流清涕,面色少華,乏力、脈沉弱或弱。2.5.2睡眠多夢,一般指征風團發(fā)作日久,瘙癢,晚間多發(fā),女性多見,面色少華,頭暈乏力、心悸,失眠多夢,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女性可伴有月經后期,量少色淡等,為其伴隨癥狀或次要癥狀。兼肺衛(wèi)不固者,氣短乏力,心悸,易感冒,常鼻流清涕,脈虛或弱;兼衛(wèi)陽虛弱者,畏寒肢冷,遇冷加重,易感冒,脈沉弱。2.5.3氣陰、面熱、血法風團反復發(fā)作、瘙癢,中青年患者多見,舌淡紅,苔薄白,脈象多正常。若兼氣虛,則可見面色少華,乏力,易感冒,舌淡或淡紅,苔薄白,脈弱或沉弱;若兼風濕蘊膚,則可見頭身困重,舌質淡紅,苔白膩,脈多正常;若兼血虛,則可見面色少華,心悸,多夢,舌質淡白或淡紅,苔薄白,脈多正常。3濕風熱,虛,傳熱本研究所總結歸納的證候與教材明顯不同,較客觀全面地揭示了慢性蕁麻疹的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表明,慢性蕁麻疹主要是以氣、血、陽氣虛弱為本、風濕熱邪為標的病機特點,即本虛標實。也即《內經》所謂“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慢性蕁麻疹的病因總不離“風邪”,風邪之所以久稽不去,主要是有“濕”與“虛”的存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排水溝工程智能控制系統集成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化魚塘承包與養(yǎng)殖技術支持合同4篇
- 2025年度出租工業(yè)用地并協助注冊生產企業(y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院員工勞動合同示范文本發(fā)布4篇
- 2025年度地下綜合管廊施工合同范本7篇
- 個人自建房工程承包細則合同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儲能技術研發(fā)技術服務合同4篇
- 基于2025年度行業(yè)趨勢的招投標實習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創(chuàng)業(yè)投資借款合同參考樣本3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版高校藝術特長生招生入學合同協議范本4篇
- 勞務協議范本模板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大巴車租車合同范文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療專家共識2024
- 人教版(2024)數學七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國家保密培訓
- 2024年公務員職務任命書3篇
- CFM56-3發(fā)動機構造課件
- 會議讀書交流分享匯報課件-《殺死一只知更鳥》
- 2025屆撫州市高一上數學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霧都孤兒人物分析40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