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注大學生禮貌語言,促進和諧校園建設大學生中的一些不禮貌語言現象制約著和諧校園建設。從研究的意義、理論基礎、大學生語言中的不禮貌現象以及和諧校園建設中培養(yǎng)大學生禮貌素養(yǎng)的途徑,為建設和諧校園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大學生禮貌語言和諧校園一、問題的緣起語言禮貌是校園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和諧語言的核心部分。教育部語信司司長李宇明在給《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5)》一書所寫的序言中提出要“構建健康和諧的語言生活”的理念,“語言生活的和諧,關乎社會的和諧,甚至關乎國家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钡聡娙撕D鶎φZ言的特殊能量曾有過這樣的形象描述:“言語之力,大到可以從墳墓喚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變成巨無霸,把巨無霸徹底打垮?!痹诮浑H中缺乏禮貌,就很難有語言和諧,也直接影響和諧校園建設的進程。因為人活在語言中。在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如果都能注意言語和諧,文明得體,就有可能避免許許多多不必要的矛盾沖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會活動的和諧度。大學生在交際中的失禮現象。如說話生硬,大學生說臟話,校園內墻壁、課桌上亂寫亂畫。有研究者撰文探討大學生禮儀教育,如周其?。?006)《大學,不缺學歷缺禮儀》;劉惠洲、李紅月(2001)《大學生禮儀教育芻議》;韓國勇(2009)《高校學生行為禮儀教育的實踐探討》,姜國忠(2001《高校禮儀教育是以德治國的重要方面》這些文章中均包含語言禮儀,黃明偉《禮儀教育利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指出,大學生禮儀意識淡薄令人擔憂?!白鹬匾庾R淡薄,與人交往缺少謙虛隨和、理解寬容——如今的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就是家人的重點保護對象,一部分人養(yǎng)成了唯我獨尊的心態(tài),不尊重長輩、老師和其他同學,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若遇與他人有分歧,不做絲毫謙讓,導致難以融入集體之中?!北M管多篇文章關注大學生禮儀教育,盡管其中探討包含語言素質,文明語言,禮貌語言,但是專門撰文探討大學生禮貌語言的文章并不多見?!胺嵌Y勿言”,“不學禮,無以立”。語言素質是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校園建設中需要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探討大學生禮貌語言有其客觀性和必要性。二、理論基礎我們認為,成功的交際需要遵守一定的交際理論。合作原則格萊斯在1967的講座中提出了會話含義說的大概框架,對話雙方或者多方為了實現交流的目的,共同遵守一個原則,使自己的話語符合各方目的,Grice在LogicandConversation一文中稱這一原則為“合作原則”(Co-operativePrinciple)。合作原則共有四條準則(maxims)。量準則(MaximofQuantity);質準則(MaximofQuality):努力說真話;關系準則(MaximofRelation):要有關聯,即要切題;方式準則(MaximofManner):要明白清楚。禮貌原則為了彌補和拯救合作原則的不足,Leech(1983)提出了禮貌原則,成功地解釋了合作原則所不能解釋的人們表達意圖是語言的間接性。禮貌原則包括:得體準則(tactmaxim);慷慨準貝U(generositymaxim);贊譽準貝U(approbationmaxim);謙虛準貝U(modestymaxim);一致準貝U(agreementmaxim);同情準貝U(sympathymaxim)。我國學者顧曰國吸收與借鑒了里奇的六條禮貌準則,他對比分析了英漢禮貌現象,指出了英漢文化上的差異,并追溯了現代禮貌概念的歷史淵源,根據禮與禮貌的聯系,歸納了包含五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禮貌原則:貶己尊人準則;稱呼準則;文雅準則;求同準則;德、言、行準則。顧曰國先生的禮貌理論盡管也有不盡人意之處,但他立足于中國本土文化,大膽提出與中國悠久歷史淵源相聯系的禮貌體系,其獨創(chuàng)性的確令世人矚目,具有很高參考價值。倫理原則古人說:“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币簿褪钦f,“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說出有價值的言語,但是能說出有價值言語的人不一定有道德?!彼f明了好的道德品質是好的言語行為的基礎。日常言語生活中涉及的言語道德問題比較多,如污言穢語、謊言、謠言、流言蜚語以及侮辱、誹謗甚至于斷章取義、故意曲解等都關涉道德問題。“倫理”也是一個歷史概念?!皞惱怼倍诌B用,見于《禮記?樂記》:“樂者,通倫理者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說:“倫,輩也;從人,侖聲。一曰道也。”“理,治玉也;從玉,里聲。”日本倫理學家小倉志祥曾解釋說:“倫理的倫是指同伴、伙伴,由此產生出人倫這個詞。理是指條理、理由,說的復雜些,是指法則,道理?!边@些詞語的歷史語義了。而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和現代倫理學意義上的“倫理”,則是指人際關系的法則、秩序。在人際交往中倫理原則制約著說話人說禮貌話、文明話、和諧話。禮貌語言和倫理道德纏繞在一起,大學生是學生,也都是社會人,語言的禮貌與否、文明與否受到倫理道德的判斷。三、大學生禮貌語言缺失現象目前,大學生語言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但有研究者指出大學生缺少禮儀意識和素養(yǎng),如上課不起立向老師致敬,甚至有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請老師上完課給我們留下一張干凈的黑板”,“一個連教誨自己的老師都不尊敬的大學生,又怎么能指望他工作后給社會以積極的影響?又怎么能指望他們以自己的優(yōu)良禮儀行為去提升全社會的禮儀水平?”大學生語言是否禮貌直接影響到校園和諧建設。目前,大學生一些不禮貌語言現象有礙于和諧校園建設。1.流行語中的禮貌缺失有部分大學生使用流行語充斥著語言粗俗、低級、不健康的語匯,不利于和諧校園建設。黃濤先生曾對北京某高校大學生的時尚流行語進行調查。他說:還有一個不好的傾向是世俗化或粗俗化。像“靠”“我靠”“你爹的”、“傻B”這樣的準粗俗話稱謂流行語,雖然比社會上的原裝粗話要文明些,但它們在大學校園中使用頻率過高,也確實粗俗化的表現。他們把戀人稱作“家屬”“老公”“老婆”,或者把同宿舍的好友稱作“老公”“老婆”,表明現在大學生很多不再以清純、嚴謹作為重要的行為美的標準,而是以世俗化為是。當然,這種流行語主要是一種語言幽默,但是這些詞語被廣泛使用的事實,也反映出現代大學生受到了近年來社會出現的人文精神相對失落、語言粗俗化的不良影響。語言的粗俗化等不雅語言對人們生活的負面影響。校園內“課桌文化”現象,手機短信等污染校園精神環(huán)境,反映大學生公德意識薄弱以及語言道德修養(yǎng)不夠。在言語交際沒有遵循禮貌原則、合作原則和倫理原則。禮貌原則中的得體準則、寬宏準則、贊譽準則、謙虛準則、一致準則、同情準則都是為了聽話人的感受,主要是說話者首先要考慮到對方,最大限度地與對方保持友好、合作與和諧。黃先生調查結果中的這種情況,屬于不禮貌語言,出現在這種語言問題涉及到多種因素,社會因素的影響也不可勿略,因為學生也是社會人,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發(fā)展中的各種現象都會對學生語言產生一定的影響。校園中的語言傷害語言傷害也是一種不禮貌語言現象。張國華指出,所謂語言傷害是指用諷刺、挖苦,甚至侮辱、威脅等不良給交際中的對方造成傷害(如情感、自尊)。由于語言失禮引起的沖突和社會危害令人深思。講禮貌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在校園里有時可以看到“以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目中無人”的不禮貌交際現象時有發(fā)生,影響到聽話者的交際心理,也影響到和諧的人際關系。《論語?顏淵》中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依據禮貌理論與話語合作原則,人們交流應在尊重的前提下禮貌地交流。但是在校園中的不禮貌語言,高校內大學生言語交流與互動時常出現一些污言穢語。如罵人話、粗俗化、不文明語言行為等均違背了交際中的禮貌原則。大學生禮貌語言缺失不僅僅限于這兩方面,需要更多學者從不同的視角探討。四、和諧校園建設中培養(yǎng)大學生禮貌素養(yǎng)的途徑1.更新禮貌理念首先更新禮貌觀念。語言禮貌是精神文明、道德文明的重要內容。禮貌語言不僅僅是指“你好”“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而是在交際中遵守禮貌原則、合作原則、倫理原則,交際話語符合為聽者帶來心理上盡可能大的益處,體現出對說話雙方的尊重與理解?!墩撜Z?孟子》(1999:394)孟子曰:“雖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為禮,則就之,禮貌衰,則去之”“禮者,授之以禮貌也;貌者,顏色和順,有樂賢之言”。尊敬、敬意是現代禮貌的社會功能,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融洽與和諧,消除抵觸,促進合作。我們認為,禮貌語言是指在語言交際中使用符合倫理道德的、合適的、得體的、可接受的語言。2.以課堂為主陣地進行禮貌教育,促進和諧校園建設中國是禮儀之邦,“知禮數”“懂禮貌”“禮多人不怪”等傳遞禮貌交際信息早已深入人心?!抖Y記》中,“夫禮者,自卑而尊人”是自古就有的禮貌交際原則。大學生在交際中失禮,與其不懂禮有關,也與中小學禮儀教育的缺失有關。言為心聲,語言表達方式不同將產生不同的效果。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自然引領大學生遵守禮貌原則進行語言交際。引領學生學會:(1)善于傾聽英國學者約翰阿爾代說:“對于真正的交流大使來說,傾聽和講話是相互關聯的,就像一塊布的經線和緯線一樣。當他傾聽的時候,是站在他同伴的心靈入口;而當他講話時,他則邀請他的聽眾站在通往他自己思想的入口(王宇,2006)。”戴爾?卡耐基說:“成功的交談,并沒有什么神秘。專心地注意那個對你說話人,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認為交談中的傾聽其實也是在進行禮貌地交流,無聲地和對方進行交流和溝通,為有聲禮貌語言提供條件,為有效交際創(chuàng)造條件。(2)說合適得體的語言合適、得體的語言才會是禮貌的語言(何自然,冉永平,2006)。話語的合適性與命題的真假沒有必然聯系:合適的話語,其命題不一定都“真”。如醫(yī)生確診病人患了胃癌。這時,醫(yī)生可以直言不諱,醫(yī)生也可以說謊“你患了消化道潰瘍”,這從道義上說為了不至于使病人產生思想負擔,加重病情,醫(yī)生使用說謊是常有的。盡管是謊言,但可以認為是合適的。得體。把合適不同語境需要,采用拐彎抹角(間接)方式,說出的話交際效果最佳叫做“得體”(索振羽,2000:88)。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空間(場合)、對適當的人說了適當的話,這便是言語得體。因此引領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說出合適、得體的話語有利于提升其禮貌語言素養(yǎng),有利于和諧校園建設。創(chuàng)設禮貌素養(yǎng)實踐平臺我們引領大學傳遞禮貌語言,推進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建設。青島市在這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孫軍指出青島市22所高校,26萬大學生。青島市委、市政府、各高校注意引導大學生,傳播和引領社會文明。出門講“禮”,大學生文明禮儀宣講演示團成為傳播文明的主力軍。學??梢耘e辦豐富的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學生禮儀素養(yǎng),如“收禮誠信”演講,“語言禮貌,校園和諧”正文活動,“文明語言使者”評選活動,“禮儀講座”,誦讀禮儀經典,如《禮儀》、《周禮》、《禮記》等。也可以借鑒國際禮貌語言??s志在高校創(chuàng)設《禮貌語言》??s志,為提高大學生內在、外在的禮貌素養(yǎng)創(chuàng)建平臺。五、結語青年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關注學校和諧發(fā)展。語言交流中的禮貌和諧程度是衡量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標志。禮貌語言與當代和諧觀念的相互作用,在于幫助人們處理好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任何文明社會,都會注意使用禮貌語言,我們期待更多的研究者關注青年大學生禮貌語言,以更好地促進和諧校園建設。?參考文獻:程榮.和諧語言與和諧社會[J].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9).?[2]陳松岑.禮貌語言[M].商務印書館,1989.陳汝東.語言倫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4-5.18.?[4]馮廣藝.語言和諧論[M].人民出版社,2007.207.[5]韓國勇.高校學生行為禮儀教育的時效性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9,(21):84-85.?[6]黃明偉.中國教育報[N].2008-8-4.化長河.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和諧語言構建原則.新聞愛好者,2010,(1).李濤.中小學禮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7).劉全花.營造高校規(guī)范、和諧、文明的校園語言文字環(huán)境J].中國校外教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電力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出版讀物翻譯委托合同》
- 2025租賃合同中的特約管轄與索賠權訴訟
- 生物學輔助教學材料開發(fā)計劃
- 品牌與客戶的情感連接方式計劃
- 生物教學方法的反饋與調整計劃
- 2025年中文信息處理平臺項目發(fā)展計劃
- 傳統(tǒng)節(jié)日社團傳統(tǒng)文化慶?;顒佑媱?/a>
- 社區(qū)金融知識普及計劃
- 增強班級特色的活動設計思路計劃
- DL-T5508-2015燃氣分布式供能站設計規(guī)范
- 汽車吊裝專項施工方案及流程
-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區(qū)中考一模數學試題
- 危重患者識別和處理-課件
- 智聯招聘測評題庫2024答案
- 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安全教育
- 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訓課件
- 無人生還介紹讀后感課件
- 彝族服飾簡要介紹課件
- 教師職業(yè)道德-愛國守法
- 醫(yī)療糾紛的法律風險與法律防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