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點名稱政治制度含義★★1.政治制度的特征:(1)內在特征:階級性(政治性)、普遍效力和強制性;(2)外在特征:歷史性、多樣性。國家權力配置方式★★2.總統(tǒng)制:典型的“三權分立”。典型國家:美國、巴西、韓國3.議會制:典型國家:英國(稱首相)、德國(稱總理)、日本(稱首相)4.民主集中制:議行合一特征;產生于1871年法國的巴黎公社;典型國家:中國國家結構形式★★5.單一制:典型國家:中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朝鮮6.復合制:包括聯(lián)邦制(始于美國,代表國家:德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巴西)和邦聯(lián)制(歐洲聯(lián)盟(歐盟)和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東盟7.半總統(tǒng)制的國家:法國、俄羅斯。知識點名稱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歷史發(fā)展★★8.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時間:1949年;(2)地點:北平;(3)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作用(4)內容:選舉毛澤東為主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9.從1953年下半年開始至1954年,第一次普選。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部憲法)毛澤東指出:“這次會議,標志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fā)展的里程碑?!?0.1956年4月,《論十大關系》全面闡述了社會主義建設必須正確處理的十種矛盾關系。11.1975年,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取消了國家主席制度。12.1980年8月,鄧小平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總結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干部制度方面的主要弊端,包括“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家長制現象,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13.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規(guī)定黨中央只設總書記,不再設主席和副主席。14.1992年,黨的十四大決定不再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15.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zhàn)略目標。16.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作了統(tǒng)一部署。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內涵★★★17.國體(國家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18.政體(政權組織形式當代中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是當代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19.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20.(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最本質的屬性,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亦構成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礎。(2)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是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宗旨和根本價值取向。(3)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是規(guī)范當代中國國家政權機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也是規(guī)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總體運行機制的基本原則。(4)在發(fā)展中不斷改革和完善知識點名稱中國共產黨的中央組織★★★★21.黨的中央組織,包括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及由其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書記處、中央軍事委員會。1921年,黨的一大召開,標志著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制度正式產生。22.黨的全國代表大會:(1)黨的最高領導機關。(2)代表的名額與選舉辦法由中央委員會決定。(3)每五年舉行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4)提前舉行:中央委員會認為有必要,或者有1/3以上的省一級組織提出要求。(5)職權:聽取和審查中央委員會的報告;聽取和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討論并決定黨的重大問題;修改黨的章程;選舉中央委員會;選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23.黨的中央委員會:(1)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黨的最高領導機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2)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3)全體會議由中央政治局召集。(4)每屆任期五年。(5)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五年以上的黨齡。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的名額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決定。調整和增選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的數額不得超過各自總數的1/5。(6)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書記處。24.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成員的提名權屬于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國共產黨的地方和基層組織★★★25.黨的地方組織:(1)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黨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代表的名額和選舉辦法由同級黨的委員會決定,并報上一級黨的委員會批準。每5年舉行一次。(2)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縣以上的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5年以上的黨齡??h級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3年以上的黨齡。地方各級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至少召開兩次。(3)黨的地區(qū)委員會:黨的省、自治區(qū)委員會在幾個縣、自治縣、市范圍內派出的代表機關。26.黨的基層組織:(1)人數要求:正式黨員3人以上。(2)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一般為3年,其中,村和社區(qū)黨的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均為5年。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27.黨的紀律:對黨員的處分種類: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最長不超過兩年)和開除黨籍(黨內的最高處分)。28.有權決定開除嚴重觸犯刑律的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黨籍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29.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組織體系: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最高紀律檢查機關)、黨的地方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基層紀律檢查委員會。知識點名稱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30.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31.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提出了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32.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著兩大歷史性任務:(1)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3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主要方面1)政治領導(2)思想領導(3)組織領導。中國共產黨黨組制度★★34.黨組制度的前身是黨團制度。1923年6月,湖南水口山建立了水口山黨團,是中國共產黨黨組的雛形。35.有黨員領導成員3人以上的,經批準可以設立黨組。黨組的設立,一般應當由黨的中央委員會或者本級黨的地方委員會審批。黨組不得審批設立黨組。36.黨組成員應當有3年以上黨齡,其中廳局級以上單位的黨組成員應當有5年以上黨齡。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工作機關和制度★★★37.(1)組織部,1924年,設立層級中央和縣級及以上地方黨委,主管人事、黨建方面工作的綜合職能部門。(2)宣傳部,1924年,設立層級中央和縣級及以上地方黨委,主管意識形態(tài)方面工作的綜合職能部門。(3)統(tǒng)戰(zhàn)部,1938年。設立層級中央和縣級及以上地方黨委,主管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職能部門,是黨在統(tǒng)戰(zhàn)工作中的參謀和助手。(4)政法委,1958年,設立層級中央和縣級及以上地方黨委,領導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職能部門知識點名稱中國選舉制度的歷史發(fā)展★★38.現代選舉制度源起最早可追溯至13世紀的英國。39.1953年第一部選舉法的公布實施,標志著我國人民民主政治建設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40.1979年第二部選舉法主要內容:直接選舉的范圍從鄉(xiāng)、鎮(zhèn)一級擴大至縣級。第二部選舉法共有六次修正,涉及重要內容如下:(1)1986年“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選舉委員會受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縣、自治縣的選舉委員會的領導”。由選民直接選舉的代表候選人名額,應多于應選代表名額的1/3至1倍。每一選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過3人。選區(qū)全體選民的過半數參加投票,選舉有效。候選人獲得參加選舉的選民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2)1995年“選區(qū)的大小,按照每一選區(qū)選一名至三名代表劃分”人大代表罷免:縣級和鄉(xiāng)級的人大代表,原選區(qū)選民30人以上聯(lián)名;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舉行會議的時候,主席團或者1/10以上代表聯(lián)名;在人大閉會期間,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或者常委會1/5以上組成人員聯(lián)名。(3)2004年,罷免代表的程序:原選區(qū)選民50人以上聯(lián)名,可以對縣級人大代表提出罷免要求;原選區(qū)選民30人以上聯(lián)名,可以對鄉(xiāng)級人大代表提出罷免要求。選舉的基本原則、組織和程序★★★41.選舉的基本原則:(1)普遍原則。主要受到兩個條件的限制:一是年齡條件的限制,即必須年滿18周歲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二是政治條件的限制,即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應有代表1人。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人口特少的其他聚居民族,至少應有代表1人)。(3)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結合的原則。(4)秘密投票原則。42.縣鄉(xiāng)人大代表的名額規(guī)定:(1)縣級,基數120,每5000人+1,人口超過165萬不得超過450,不足5萬,可以少于120(2)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基數40,每1500人+1,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160,人口不足2000的,總名額可以少于40(3)在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中,人口特少的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至少應有代表一人。43.選民登記確認后,選舉日的20日以前公布選民名單。代表候選人名單匯總之后,在選舉日的15日以前公布。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在選舉日的7日以前公布。44.享有提名代表候選人的主體:(1)各政黨、各人民團體2)選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聯(lián)名。4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縣級以上各級人大常委會主持本級人大代表的選舉,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主席團主持本級人大選舉上一級人大代表。46.分配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設市的區(qū)、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1)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基數350,省、自治區(qū):每15萬人+1,直轄市:每2.5萬人+1,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1000(2)設區(qū)的市、自治州,基數240,每2.5萬人可以+1,人口>1000萬的,不得超過65047.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在選舉上一級人大代表,提名、醞釀代表候選人的時間不得少于2天對人大代表的監(jiān)督、罷免★★★48.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舉行會議的時候,主席團或者1/10以上代表聯(lián)名,可以罷免上一級代表。在閉會期間,主任會議或者常務委員會1/5以上組成人員聯(lián)名,可以罷免上一級代表。49.終止代表資格的條件是:(1)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遷出或者調離本行政區(qū)域的;(2)辭職被接受的;(3)未經批準兩次不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4)被罷免的;(5)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6)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7)喪失行為能力的。知識點名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5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1954年憲法規(guī)定,全國人大每屆任期4年,1982年憲法每屆任期調整為5年。推遲選舉和延長任期的條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可以推遲選舉,延長本屆任期。51.全國人大的職權:(1)立法權: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或者1/5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數通過。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2)決定權(3)任免權。根據全國人大主席團確定的正式候選人名單,選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和委員;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選舉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主任;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5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3個以上的代表團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可以提出對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決定的人員的罷免案;1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聯(lián)名,可以書面提出對國務院和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質詢案及詢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5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監(jiān)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如果擔任上述職務,必須向常務委員會辭去常務委員的職務。54.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包括: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批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監(jiān)督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55.工作機構:(1)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2)工作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預算工作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委員會)(3)辦公廳(日常工作的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56.10個專門委員會:民族委員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監(jiān)察和司法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wèi)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農業(yè)與農村委員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新增設)。57.10人以上常委會組成人員聯(lián)名可以提出國務院及其部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質詢案。1/5以上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聯(lián)名可以提議組織關于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58.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主席團或者1/10以上代表書面聯(lián)名,可以向本級人大提議組織關于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知識點名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59.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的職權:地方立法權、監(jiān)督權、重大事項決定權、選舉任免權(選舉省長、副省長,自治區(qū)主席、副主席,市長、副市長,州長、副州長,縣長、副縣長,區(qū)長、副區(qū)長;選舉本級監(jiān)察委員會主任、本級人民法院院長和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選出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須報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準;選舉上一級人大代表)、保證權。60.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經過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本級人大會議。會議形式:預備會議(本級人大常委會主持)、主席團會議、全體會議(預備會議選出的主席團主持)、代表團會議或代表小組會議??h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務委員會★★61.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設立始于1979年。62.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的職權:地方立法權、監(jiān)督權、重大事項決定權(決定授予地方的榮譽稱號)、選舉任免權、決定權(決定副省長、自治區(qū)副主席、副市長、副州長、副縣長、副區(qū)長的個別任免)、保障權、其他職權。鄉(xiāng)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機構63.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64.鄉(xiāng)級人大任期變化:1954年憲法:2年;1982年憲法:3年;2004年以后:5年。65.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大舉行會議的時候,選舉主席團。由主席團主持會議,并負責召集下一次的本★★級人大會議。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的職務。主席團或者1/5以上代表聯(lián)名,可以提出對人大主席、副主席,鄉(xiāng)長、副鄉(xiāng)長,鎮(zhèn)長、副鎮(zhèn)長的罷免案,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審議。知識點名稱當代中國國家元首制度的歷史發(fā)展★★66.(1)君主制國家:國家元首稱皇帝、國王或蘇丹等,一般通過世襲或貴族輪替方式產生,并終身任職,如英國、西班牙、日本、泰國等國2)共和制國家:國家元首稱總統(tǒng)或主席等,一般通過公開選舉的方式產生,實行任期制,如美國、德國、法國等國。67.只是國家的象征性首長,被稱為虛位元首,如德國、印度;實行絕對君主制或二元君主制政體的國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約旦等。國家主席的產生與任期★★★68.國家主席的任職資格中的年齡條件,年滿四十五周歲。69.第一屆國家主席:毛澤東;第二屆、第三屆國家主席:劉少奇。70.憲法規(guī)定國家主席的繼任和補選程序:繼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缺位的時候,由副主席繼任國家主席的職位。補選。補選分兩種情形:其一是國家副主席缺位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補選;其二是國家主席和副主席同時缺位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補選,在補選以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暫時代理國家主席職位。國家主席的法律地職權★★71.國家主席的職權1)對內方面:公布法律權、國務院組成人員任免權、國家勛章和榮譽稱號授予權、特赦令發(fā)布權、緊急狀態(tài)宣布權、戰(zhàn)爭狀態(tài)宣布權和動員令發(fā)布權。(2)對外方面:開展國事活動和接受外國使節(jié)的職權、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的職權、批準和廢止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xié)定的職權。知識點名稱國務院的法律地位、組成、任期與職權★★★7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的法律地位可從如下三個方面來理解:(1)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2)國務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3)國務院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73.人員組成:國務院由總理、副總理若干人、國務委員若干人、各部部長、各委會主任、計長和秘書長組成。國務院總理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國家主席的提名決定;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和秘書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74.周恩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任期最長的國務院總理人選。國務院的機構設置★★★★75.現階段國務院的機構設置。(1)國務院辦公廳:由國務院秘書長領導,主持并負責國務院日常工作,統(tǒng)籌管理國務院辦公事務。(2)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各部、各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審計署,名稱可冠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3)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4)國務院直屬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統(tǒng)計局、國家國際發(fā)展合作署、國家醫(yī)療保障局、國務院參事室、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5)國務院辦事機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國務院直屬事業(yè)單位:主要包括新華通訊社、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氣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行政學院。國務院的領導體制與工作規(guī)則★★★76.國務院的領導體制(1)國務院總理國務院的最高負責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首腦,是國家行政事務的最高領導人。每屆任期為五年,現行憲法規(guī)定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2)國務院領導體制: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77.國務院會議制度:(1)國務院全體會議:由全體國務院組成人員組成,總理負責召集和主持,研究和部署國務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一般每半年召開一次。主要任務包括: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部署國務院的重要主要任務包括: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部署國務院的重要工作。(2)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組成,總理負責召集和主持,討論和研究國務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項和法律法規(guī)草案。一般每周召開一次。主要任務包括: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項;討論法律草案、審議行政法規(guī)草案;通報和討論其他重要事項。知識點名稱當代中國一般地方政府制度的歷史發(fā)展★★78.政務院于1949年12月16日決定設立大行政區(qū),簡稱大區(qū)。全國共設立東北、西北、華北、華東、中南和西南6個大區(qū)。1952年被改為行政委員會。1954年憲法和地方組織法有關地方人民委員會的一系列規(guī)定,標志著當代中國一般地方政府制度的正式確立。79.1982年《憲法》第30條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qū)域劃分如下:全國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省、自治區(qū)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縣、自治縣分為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80.2004年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在內的我國地方政府機關的每屆任期均統(tǒng)一為五年。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組成和領導體制★★8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設置。(1)省級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40~50個。經濟發(fā)達、人口眾多的省、自治區(qū):50個左右;經濟比較發(fā)達、人口較多的省、自治區(qū):45個左右;經濟不發(fā)達、人口較少的省、自治區(qū):40個左右。(2)市級、縣級人民政府:自治州、地級市:30~40個,縣、自治縣、市轄區(qū):20~30個。82.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領導體制。(1)行政首長負責制。行政首長的具體職能:全面領導權;最后副職、秘書長和政府組成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由行政首長主持常務會議(由行政首長、行政首長副職、秘書長組成,由行政首長或委托行政首長副職主持專題會議。知識點名稱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歷史發(fā)展★★83.1936年,陜甘寧省豫??h回民自治政府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民族區(qū)域自治政權。194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地方一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8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1955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1958年3月)、寧夏回族自治區(qū)(1958年10月)西藏自治區(qū)(1965年9月)。85.1984年,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86.2001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將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從一項“重要政治制度”更改為“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87.目前,我國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5個,其中,省級自治區(qū)政府5個,自治州政府30個,自治縣 88.在我國,自治機關分為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89.自治權包括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管理地方財政、管理本地經濟和文化建設事業(yè)、使用民族語言文字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職權、組成和體制★★90.自治區(qū)政府是自治區(qū)的行政機關,與省、直轄市平行的一級地方政府。我國有內蒙古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西藏自治區(qū)5個省級自治地方。91.自治州是介于省級和縣級之間的一級行政區(qū)域,它是和設區(qū)、縣的市平行的一級行政區(qū)域單位,相當于省內行政公署一級。目前,我國共有30個自治州政府。92.自治縣政府是自治縣的行政機關,是與縣級政府等同的一級地方國家機關。目前,我國共有自治縣(旗)政府120個(含3個自治旗)。93.民族鄉(xiāng),也被稱為“自治鄉(xiāng)”。民族鄉(xiāng)并不是民族自治地方,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一種必要補充形式。知識點名稱特別行政區(qū)的建立及其法律地位★★94.“一國兩制”最早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在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問題上得以實踐,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先后于1997年和1999年建立。95.“一國兩制”主要內容:“一國兩制”是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臺灣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設立特別行政區(qū),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96.為實現國家的和平統(tǒng)一,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首次宣布和平統(tǒng)一祖國的大政方針。198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國家在必要時設立特別行政區(qū)”,為特別行政區(qū)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憲法依據。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97.行政長官的任職資格1)國籍:必須是中國公民2)年齡:必須年滿40周歲3)居住年限條件:在香港、澳門居住連續(xù)滿20年的永久性居民4)有無外國居留權。98.行政長官的任期為5年,可以連任一次。特別行政區(qū)政府的機構設置與職權★★★99.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的機構設置:(1)“三司”:政務司、財政司和律政司香港第一級政府機構。(2)局:第二級政府機構。(3)署和處。分為兩種類型:政府機關內部的機構等級,特別行政區(qū)各司局外部設立的較為獨立的政府部門,如警務處、廉政公署、審計署。特別行政區(qū)的立法機關與司法機關★★100.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每屆任期四年。101.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主席由立法會議員互選產生。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主席由年滿40周歲,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xù)滿20年并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設主席與副主席,均由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xù)滿15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102.特別行政區(qū)的全國人大代表2/3多數、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全體議員2/3多數和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有權提出《基本法》修改提案。立法會全體議員的1/4聯(lián)合動議(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全體議員的1/3聯(lián)合動議)指控行政長官有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而不辭職,立法會可委托終審法院院長、首席法官(香港)負責組成獨立的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會認為有足夠證據構成上述指控,立法會以全體議員2/3多數通過,可提出彈劾案,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知識點名稱國家監(jiān)察制度的歷史發(fā)展★103.1959年4月,因國家管理體制調整,撤銷監(jiān)察部。2016年11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三省、市設立各級監(jiān)察委員會。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這標志著國家監(jiān)察制度在國家憲法層面和法律層面得以正式確立。國家監(jiān)察機關的職權和組織結構★★104.國家監(jiān)察機關在行使職權時采取的措施1)針對人的措施有談話、訊問、詢問等2)針對財產的措施:查詢、凍結;調取、查封、扣押;勘驗檢查;鑒定。(3)強力措施:搜查;留置(留置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月)。105.設區(qū)的市級以下監(jiān)察機關采取留置措施,應當報上一級監(jiān)察機關批準。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應當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留置人員所在單位和家屬。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名稱前冠以“國家”,地方各級監(jiān)察委員會名稱采用“行政區(qū)劃名稱+監(jiān)察委員會”的表述方式,如“北京市監(jiān)察委員會”。國家監(jiān)察機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程序★★106.國家監(jiān)察機關的領導體制1)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監(jiān)察機關的領導。(2)上下級監(jiān)察委員會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107.國家監(jiān)察機關除日常監(jiān)督工作之外,一般要經過問題線索受理、問題線索處置、立案調查、作出處置等關鍵環(huán)節(jié)108.監(jiān)察對象對監(jiān)察機關作出的涉及本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理決定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作出決定的監(jiān)察機關申請復審,復審機關應當在一個月內作出復審決定;監(jiān)察對象對復審決定仍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審決定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上一級監(jiān)察機關申請復核,復核機關應當在二個月內作出復核決定。對國家監(jiān)察機關的監(jiān)督★督。社會組織對國家監(jiān)察權的監(jiān)督,各類社會組織(包括群眾團體、企事業(yè)單位、行業(yè)協(xié)會、中介組織等)對國家監(jiān)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遵守國家法紀情況進行監(jiān)督。社會輿論對國家監(jiān)察權的監(jiān)督,主要是指各類報紙、刊物、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以及自媒體對國家監(jiān)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不正當行為進行監(jiān)督。(5)中國共產黨的監(jiān)督。知識點名稱第人民法院的性質和法律地位★110.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11.人民法院的法律地位:我國憲法規(guī)定,人民法院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jiān)督。具體體現在1)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2)人民代表大會對人民法院的工作監(jiān)督。人民法院的職權與組織結構★★112.人民法院的組織結構1)最高人民法院(我國的最高審判機關2)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3)專門人民法院(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法院知識產權法院、金融法院)。113.行使審判職能和管理職能的機構:專業(yè)審判庭、綜合業(yè)務機構、審判輔助機構和行政管理機構。114.人民法院的人員構成中行使國家審判權的是法官。115.我國法定的審判組織形式有獨任庭、合議庭、審判委員會三種。人民法院的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116.人民法院審判的工作原則。(1)獨立審判原則。(2)平等審判原則。(3)依法審判和未經法院判決不得確定任何人有罪原則。(4)公開審判原則。(5)被告人有權獲得則。117.人民法院審判的工作制度。(1)合議制度(2)兩審終審制度(3)審判監(jiān)督制度(4)回避制度(5)陪審員制度。118.下列三類案件不公開審理:(1)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2)有關公民個人隱私的案件;(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119.擔任人民陪審員的資格: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體健康、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28周歲的公民。一般應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學歷。知識點名稱人民檢察院的性質和法律地位★120.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121.人民檢察院的法律地位1)人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和檢察員由檢察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2)工作監(jiān)督。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人民檢察院的職權和組織結構★★122.人民檢察院的組織結構1)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檢察機關)。(2)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3)專門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鐵路運輸檢察院)。123.行使檢察職能和管理職能的機構分為三類:業(yè)務機構、檢察輔助機構、行政管理機構。124.人民檢察院采用以下三種組織形式辦案1)獨任檢察官(2)檢察官辦案組(3)檢察委員會。125.省級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的任免權屬于省級人大常委會。人民檢察院的領導體制和工作原則★★126.人民檢察院上下級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127.人民檢察院內部實行檢察長負責制和民主集中制的領導體制。128.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原則。(1)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原則。(2)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3)司法公正原則。(4)司法公開原則。(5)司法責任制原則。(6)接受人民群眾監(jiān)督的原則。129.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檢察院行使下列職權1)認為下級人民檢察院的決定錯誤的,指令下級人民檢察院糾正,或者依法撤銷、變更2)可以對下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案件指定管轄3)可以辦理下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案件4)可以統(tǒng)一調用轄區(qū)的檢察人員辦理案件。知識點名稱軍事制度的歷史發(fā)展★130.1981年9月19日,鄧小平在華北某地檢閱軍事演習部隊時,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發(fā)出了“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guī)化的革命軍隊”的偉大號召。131.“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tài)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軍事領導體制★★132.中國的武裝力量由黨和國家的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13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134.中央軍委3大委員會分別是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軍委政法委員會、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135.五大戰(zhàn)區(qū):即東、南、西、北、中五個戰(zhàn)區(qū)。軍事武裝力量構成★★136.中國人民解放軍(1)由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組成。(2)誕生于1927年8月1日。軍(陸地作戰(zhàn)的主力)、海軍(軍以艦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為主體、成立日1949年4月23日)、空軍(擔負國土防空,支援陸、海軍作戰(zhàn),對敵后方實施空襲,進行空運和航空偵察,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火箭軍(新的軍種,戰(zhàn)略威懾的核心,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前身是第二炮兵)和戰(zhàn)略支援部隊(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主要負責情報搜集、技術偵察、電子對抗、網絡攻防、心理戰(zhàn)等五大領域的作戰(zhàn)行動)組成。軍隊政治工作制度★★★137.軍隊政治工作的原則: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138.軍隊政治工作制度1)黨委工作制度。(2)政治委員制度(團級以上單位設立政治委員,營設立政治教導員,連設立政治指導員。政治委員必須是有五年以上黨齡)。(3)政治機關制度(團級以上單位設立政治機關)。(4)黨支部建立在連隊的制度(凡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連級單位,都應設立黨的支部,是1927年秋收起義部隊在三灣改編時毛澤東提出的)。兵役制度和139.兵役制度1)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2)現役的平時征集(征集當年度度★12月31日以前年滿17周歲未滿18周歲的公民服現役)和戰(zhàn)時動員(戰(zhàn)時根據需要,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可以決定征召36周歲至45周歲的男性公民服現役)。140.軍隊干部制度1)軍銜制度:軍官軍銜設3等10級;上將(最高軍銜2)文職人員制度(1988知識點名稱性質、特點與意義★141.2015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正式頒布實施了第一部有關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多黨合作的黨內法規(guī)《中國共142.多黨合作制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擁有政治上的領導地位。方針為“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將多黨合作的方針由“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擴展為“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是中共十二大。143.多黨合作制的特點: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zhí)政、多黨派參政。當代中國的民主黨派(參政黨)★★144.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1)于1948年1月1日正式成立(2)最初的政治主張是推翻蔣介石的獨裁統(tǒng)治,實現中國的獨立、民主與和平。145.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1)前身是1941年3月在重慶成立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2)1944年9月,名稱改為“中國民主同盟”(3)1945年10月,的政治主張。146.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慶成立,成員主要是愛國的民族工商業(yè)者和有聯(lián)系的知識分子。147.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于1945年12月30日共同創(chuàng)立的,以“發(fā)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之實踐”為宗旨。148.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前身是鄧演達于1930年8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時稱“第三黨”。于1947年改稱農工民主黨。149.中國致公黨于1925年10月10日在美國舊金山成立。150.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lián)盟特點的政黨,其前身為“民主科151.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1947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知識點名稱位★人民政治協(xié)位★152.人民政協(xié)的兩大主題:團結和民主。153.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地位:不是國家機關,不能行使任何政府權力,章程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人民政協(xié)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參加人民政協(xié)的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履行政治協(xié)商、民主監(jiān)督、參政議政職能,圍繞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決策過程中進行廣泛協(xié)商、凝聚共識的民主形式。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制度的結構★★154.參與政協(xié)的途徑1)黨派和團體:經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協(xié)商同意,可以參加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倉庫大門轉讓合同范本
- etc押金合同范本
- 出租工地合同范本
- 別墅臨街出售合同范本
- 與安踏合作合同范本
- 供應提成合同范本
- 醫(yī)用設備購銷合同范本
- 上門醫(yī)療服務合同范例
- 中標方轉讓合同范本
- 美發(fā)合租合同范本
- app 購買合同范例
- 高二上學期物理(理科)期末試題(含答案)
- 2024年房地產經紀人《房地產經紀專業(yè)基礎》考前沖刺必會試題庫300題(含詳解)
- 礦山生態(tài)修復工程不穩(wěn)定斜坡治理工程設計
- 躲避球運動用球項目評價分析報告
- 風機盤管更換施工方案
- 河道整治與生態(tài)修復工程監(jiān)理規(guī)劃
- 2024年度委托創(chuàng)作合同:原創(chuàng)美術作品設計與委托制作3篇
- 建設工程招標代理合同(GF-2005-0215)(標準版)
- 剪映專業(yè)版教學課件
- 公司新建電源及大用戶并網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