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是什么(第二課時)課件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_第1頁
聲音是什么(第二課時)課件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_第2頁
聲音是什么(第二課時)課件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_第3頁
聲音是什么(第二課時)課件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_第4頁
聲音是什么(第二課時)課件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聲音是什么(第二課時)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復習回顧:1、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2、聲音的傳播條件是什么?3、聲音在介質(zhì)怎樣傳播的?4、聲音的作用?1.《黃河大合唱》歌詞中的“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里的“吼”、“叫”、“咆哮”的聲源分別是

、

、

。2.人們在曠野地區(qū)常用“伏地聽聲”的辦法來判斷有無馬群到來。這是應用了

的知識。

3.下列各事物中,不屬于聲源的是()A.“聲納”探測敵方潛艇B.編幅在黑夜中飛行C.張緊的橡皮筋D.揮動的手臂4.如圖所示,用牙輕輕咬住鉛筆上端,用手指輕敲鉛筆下端,注意聽這個敲擊聲,然后用手握住鉛筆上端,手指用同樣的力輕敲鉛筆下端,比較這兩次聽到的聲音區(qū)別。這兩次聲音的最主要的不同點是

不同.通過這一實驗,你認為你從中知道了:

.5.如圖所示,將底端蒙著橡皮膜的空塑料瓶的瓶口對著蠟燭火焰,用手敲擊橡皮膜,使橡皮膜發(fā)出聲音,這時可觀察到火焰

,說明聲波具有

.五、聲速

對著遠處的高山喊“你好嗎”,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在教室里大聲回答問題時,有這樣的現(xiàn)象嗎?(聲音傳播比較快,時間很短,人耳反映不過來)秒

聲音的傳播也需要時間。

聲音的傳播到底有多快呢?聲速到底怎樣測量呢?活動:測量聲音的傳播速度原理速度=路程÷時間

v=S/t方案結(jié)論通常情況下空氣中的聲速:340m/s。評估1、該實驗中為什么要選擇較長距離?2、聲音在其他介質(zhì)中傳播一樣快嗎?v固>v液>v氣

聲速還與溫度有關回聲測距:1、定義: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就形成了回聲;2、原理:聲源到障礙物的距離等于聲音傳播路程的一半,即S=vt/23、聽出回聲的條件:回聲和原聲的時間間隔小于時,人耳會分辨不出,即回聲和原聲疊加,從而使原聲加強。所以,人到障礙物的距離至少是17m時,人才能分辨出回聲。一顯身手:1.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_________.甲在足夠長的有水的自來水管的一端敲擊一次,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貼在水管上聽,乙共聽到

次聲音,其中第一次聽到的的聲音是靠_________傳來的.2.科學工作者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jīng)過4s收到回波信號,該處的深度是_______m(聲速為1500m/s);這種方法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3.靜止的汽車正前方有一高山,汽車鳴笛后5s,司機聽到回聲。汽車與高山的距離為______m.4.某次夜晚突然下起了雷雨,小林在看到閃電后約5s聽到雷聲,則小林距雷電產(chǎn)生的地方大約______m(聲速按340m/s計算).5.已知聲音在鐵、空氣中傳播速度分別為5200m/s、340m/s,人耳能分前后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需大于0.1s。有一段長18m的鐵管,將你的耳朵貼在鐵管的一端,請人在另端敲擊一下,請通過計算后判斷你能聽到擊聲的次數(shù)是()A.1次

B.2次

C.3次

D.4次你學到了什么?1.聲音的產(chǎn)生: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2.聲音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固體、液體、氣體能夠傳聲,真空不能傳聲。3.聲音在介質(zhì)中以聲波形式傳播,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4.聲音具有能量(聲能),所以聲音既可以傳遞能量,又可以傳遞信息。

你認為聲音是通過什么物體傳到對方耳朵的?活動:制作土電話

例.如圖所示,小明與小紅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xiàn)10m間的通話,這表明

。(2)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xiàn)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