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概論練習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60a33929b4b8a2422f5e912bbac735/7760a33929b4b8a2422f5e912bbac7351.gif)
![史學概論練習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60a33929b4b8a2422f5e912bbac735/7760a33929b4b8a2422f5e912bbac7352.gif)
![史學概論練習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60a33929b4b8a2422f5e912bbac735/7760a33929b4b8a2422f5e912bbac7353.gif)
![史學概論練習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60a33929b4b8a2422f5e912bbac735/7760a33929b4b8a2422f5e912bbac7354.gif)
![史學概論練習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60a33929b4b8a2422f5e912bbac735/7760a33929b4b8a2422f5e912bbac73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史學概論練習題填空題1.《史學概論》課程是闡述有關(歷史學)學科學習與研究基本問題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2.歷史學的核心內容是(歷史觀)。3.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著作是西漢時期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記》一書。4.“西方史學之父”(希羅多德)撰寫的《歷史》,開創(chuàng)了西方史學的歷史敘事體先河。5.1845-1846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一書標志著唯物史觀理論的正式形成。6.中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著作是李大釗的(《史學要論》)一書。7.古羅馬史學家(塔西佗)的代表作有《日耳曼尼亞志》、《羅馬史》、《編年史》。8.意大利第一位著名的人文主義史學家是(布魯尼),代表作有《佛羅倫薩史》。9.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湯普森)的代表作是《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10.20世紀中國新考證歷史學派中最有史識的史學家是(陳寅恪)。11.美國歷史哲學家(海登·懷特)是后現代主義史學理論的代言人,著作有《元史學:19世紀歐洲的歷史想象》、《話語的比喻:文化批評論集》等。12.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作是東漢史學家(班固)撰寫的《漢書》。13.古代希臘史學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學家是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諾芬。14.唯物史觀從人類(物質生產)的實踐活動出發(fā),揭示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15.宋代史學家司馬光撰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史學巨著。16.現代科學形態(tài)的考古學萌生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17.20世紀法國年鑒學派第二代杰出史學家代表是(布羅代爾)。18.20世紀西方史學界最有影響的史學流派是法國的(年鑒學派)學派。19.1955年英國史學家(巴勒克拉夫)在《處于變動世界中的歷史學》最先提出“全球史”的概念。20.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有關中國思想史研究的代表作是(侯外廬)主編的《中國思想通史》。單選題1.1930年(B)出版《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是運用唯物史觀系統研究中國歷史的開山之作。A、梁啟超B、郭沫若C、胡適D、王國維2.中國古代自(C)正式設立史館,史官制度開始趨于規(guī)范化。A、漢代B、隋代C、唐代D、宋代3.唯物史觀認為:人類區(qū)別于其他動物最重要的特性是(C)。A、思想B、理性C、勞動D、意識4.中國史學家關于世界通史研究的代表作是(B)和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A、周谷城B、吳于廑C、胡繩D、劉大年5.18世紀英國理性主義史學家(B)的代表作是《羅馬帝國衰亡史》。A、孟德斯鳩B、吉本C、麥考萊D、湯因比6.19世紀西方史學中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學派是德國的(D)。A、新史學派B、社會科學派C、年鑒學派D、蘭克學派7.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基礎是(A)。A、物質生產活動B、階級斗爭C、生產力D、生產關系8.英國最杰出的理性主義史學家愛德華*吉本的代表作是(D)。A、《英國教會史》B、《查理三世傳》C、《英國史》D、《羅馬帝國衰亡史》9.美國史學的奠基人是(A),他的代表作有10卷本《美國史》。A、班克羅夫特B、魯賓遜C、比爾德D、海斯10.近代中國史學家王國維首倡的歷史考證方法是(C)。A、歷史演進法B、詩文證史法C、二重證據法D、文獻考證法多選題1.下列歷史觀念中屬于傳統史學的歷史觀有(A\C\D)。A、歷史循環(huán)論B、歷史進化論C、三統三正論D、君權神授論2.20世紀初期中國“新史學”的代表人物有(A\B\C\D)。A、梁啟超B、章太炎C、夏曾佑D、陳黻宸3.20世紀西方批判的歷史學哲學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B\D)。A、維科B、克羅齊C、斯賓格勒D、柯林武德4.20世紀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A、翦伯贊B、范文瀾C、胡繩D、劉大年5.歷史研究可以利用的史類主要包括(A\B\C\D)幾大類型。A、實物史料B、文獻史料C、口碑史料D、行為史料6.20世紀上半葉,中國新歷史考證學派史學家的代表人物有(A\B\C\D)。A、胡適B、顧頡剛C、王國維D、陳垣7.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和歷史理論的代表性著作有(B\C(中國歷史的翻案))。A、《中國史稿》B、《史學要論》C、《歷史哲學教程》D、《中國古代社會研究》8.20世紀法國馬克思方義史學家的代表人物有(A\C\D)。A、費弗爾B、湯普森C、索布爾D、伏維爾9.20世紀西方后現代主義史學的代表人物有(A\B\CD)。A、海登·懷特B、安克斯密特C、托波爾斯基D、詹京斯10.中國現代史學家陳垣總結的歷史考證方法包括(A\B\D)。A、理證法B、書證法C、實證法D、物證法名詞解釋歷史觀歷史觀是關于人類歷史總體運動及其規(guī)律的系統化、理論化的認識。首先,歷史觀是一種對人類社會總體運動的觀點;其次,歷史觀是關于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再者,歷史觀是關于人類歷史系統化的觀點;最后,歷史觀是關于人類歷史運動的理論化認識全球史觀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一種歷史觀,又稱為整體史觀。它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fā)展和統一性方面考查歷史,認為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過程是從分散向整體發(fā)展轉變的過程,這一轉變開始于新航路的開辟。全球史觀的基本觀點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世界各個地區(qū)、各種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發(fā)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狀態(tài),逐漸融合成密切聯系的全球統一體,這種全球一體化進程是歷史發(fā)展的客觀主導趨勢。二重證據法王國維1925年提出了“二重證據法”,以作為古文獻的“紙上材料”與考古所得的“地下新材料”相結合以考證古史的方法,將乾嘉學派的考據方法與西方資產階級革命以來的科學新方法相結合,“不絀舊以就新,亦不絀新以從舊”,取得了杰出的學術成就,被認為是20世紀中國考古學和考據學的重大革新。歷史比較法歷史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人們通過對不同時空條件下復雜的社會歷史現象進行比較研究,分析異同,可以深入地探討不同事物、不同事件在運動中的本質聯系和基本區(qū)別,揭示歷史矛盾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殊規(guī)律。正確運用歷史比較法的關鍵之一是明確歷史的可比性原則,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有助于克服歷史研究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傾向,有可能發(fā)現一些不應有的偏見。蘭克史學蘭克學派是由德國史學家蘭克開創(chuàng)的學派,其主要觀點有:a,科學歷史學:一是“客觀主義”的態(tài)度,二是科學研究的方法。b,史學本體論:他強調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和動機體現著時代精神,決定著歷史的進程。c,史學研究方法:他強調從精心考證過的第一手史料中領悟精英人物的思想、目的和動機,進而對歷史人物和事件作出具體的“個別描述”,而避免進行任何總體性或理論性的概括,認為這樣才能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6、年鑒學派年鑒學派是由呂西安·費弗爾和馬克·布洛赫于1929年創(chuàng)立的,它得名于是年發(fā)刊的《經濟與社會史年鑒》。他們追求總體史學,反對政治史;提倡運用跨學科和回溯復原的研究方法;關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廣泛采用各種文字與文字史料進行研究。為現當代法國史學和世界史學留下了寶貴的史學遺產。年鑒學派的第二階段是布羅代爾時代,他在繼承總體史的基礎上提出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的三種歷史時段理論。第三個階段是年鑒——新史學派,代表人物勒高夫和拉杜里,他們熱衷于研究歷史人類學和心態(tài)史,重視歷史認識論與方法論的更新。唯物史觀:唯物史觀,亦稱歷史唯物主義,是哲學中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茖W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其與唯心史觀相對。歷史的所有事件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資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guī)律。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等。唯物史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是一個開放的理論系統,具有與時俱進、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的品格。唯心史觀:唯心史觀是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非科學的歷史觀,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人們的思想動機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否認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也叫歷史唯心主義,其與唯物史觀相對。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之一,其主張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世界是精神的產物或表現,精神決定物質;人的認識是先天就有的或在頭腦中自己產生的;其基本形式有兩種: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問答題簡述歷史學的功能有哪些?歷史學的功能主要是學術功能和社會功能。學術功能指歷史認識,即史學的研究成果具有的科學性。史學的社會功能指史學成果對社會整體所產生的作用或效果。概言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類認識活動中的作用,歷史學具有認識功能;二是在人類社會實踐方面的作用,歷史學具有教育功能、文化傳承的功能和資政功能等。試述客觀歷史與撰寫的歷史有何聯系與區(qū)別?聯系:客觀歷史是撰寫歷史的基礎和認識源泉,對撰寫的歷史的基本要求是真實,即撰寫的歷史首先要符合客觀歷史的史實;撰寫歷史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在人的意識上的反映,撰史的過程就是客觀存在的歷史通過史家的主觀認識表現出來的過程。區(qū)別:1)撰寫歷史與客觀歷史相比只是眾多客觀歷史中的滄海一粟2)客觀歷史成為撰寫歷史的時候,史料的記載者有意或無意都不可避免的在其中摻雜了自己的觀點,帶有主觀性,不能“客觀”的反映客觀歷史3唯物史觀從哪些方面揭示了社會歷史的辯證運動?唯物史觀正確的揭示了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殊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運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的內部矛盾,人類社會是一個向前發(fā)展的運動過程;揭示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指出歷史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透過紛繁復雜的偶然現象去揭示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即歷史的必然性;揭示了歷史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階段性,充分的注意到社會歷史發(fā)展存在著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統一的關系;揭示了歷史發(fā)展的動力,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揭示了人民群眾與杰出人物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充分肯定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但也十分重視杰出人物和領袖人物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簡述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歷史觀上有哪些重大變革?唯物史觀首先發(fā)現了歷史發(fā)展的終極原因及動力——物質資料生產實踐活動唯物史觀正確的揭示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社會形態(tài)演進規(guī)律,人類社會是從低級向高級不斷發(fā)展的首次恢復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主體地位唯物史觀提出了推動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階級斗爭5.當代人類學對歷史學研究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1)人類學強調關注下層平民,眼光向下,更加重視普通百姓的歷史和日常生活2)人類學的田野研究是一種基本的方法,更加重視田野研究和對歷史現場的體驗3)重視地方文獻、民間文書和口述資料的收集和利用4)為從事個案研究和區(qū)域研究的歷史學家提供建構理論模型的可供借鑒的途徑6.史學的經世作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第一,史學是認識歷史的基本途徑,只有當人們真正認識了歷史,才可能繼承優(yōu)秀的歷史遺產,為現實的歷史運動提供借鑒和經驗第二,史學對于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這種積極作用以政治、文化、教育三個方面最為突出。第三,史學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發(fā)展的記錄和紐帶。史書對于對于多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史書作為文化形式影響著周邊少數歷史文化的發(fā)展第四,史學還是人生修養(yǎng)的重要的教科書。史學的全部社會功能,都是通過人的認識的提高和人的社會實踐來實現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史學的社會作用,本質上是歷史教育作用簡述歷史認識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的方法要求歷史學家從歷史的總體、從歷史事實的相互聯系去掌握事實,在唯物辯證法的基礎上使歷史敘述證據確鑿歷史主義原則,就是在深刻地歷史辯證法的基礎上,從客觀的歷史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理解歷史人物的思想和行為,以及各種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得以存在的理由階級分析原則,要歷史地看待歷史上的階級和階級斗爭問題,注意把某一時代的階級和階級斗爭問題置于其所存在的具體的歷史環(huán)境中考察,得出更加接近歷史實際的結論整體研究原則,在歷史研究中堅持整體研究的原則,就是要在歷史過程各種因素的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中,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脈絡8.中國近代“新史學”的理論意義和主要成就有哪些?1)揭示舊史學存在的缺陷和弊端2)反對“君史”,倡寫“民史”3)提倡研究歷史進化的因果關系,把“求得公理公例”放在歷史研究的首要地位4)宣傳史學的重要社會功能,“新史學”具有憂患意識5)促成一批新的史學成果的問世,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夏曾佑的《最新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同時甲骨文、漢晉簡牘的整理促進了新史學和新歷史考證學的結合簡述20世紀西方史學發(fā)展的特點有哪些?第一,倡導新史學。進入20世紀之后,西方史學在“新史學”的旗幟下,批判地繼承19世紀史學成果,開始了新的歷程第二,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影響不斷擴大。俄國十月革命之后,馬克思主義史學引起西方史學家的廣泛關注,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fā)后,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影響迅速擴大第三,出現了歷史學分支學科和跨學科史學方法。在學術研究中跨學科方法的影響和推動下,歷史學和相關學科建立了密切的關系第四,關注現實和歷史研究問題意識的加強。如,在二戰(zhàn)后,美國史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商場餐飲品牌授權許可合同
- 服裝鞋帽居間合同模板
- 眼鏡店改造維修合同
- 居家裝修設計合同模板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核心辦公室文員職責合同
- 高端半導體制造廠房租賃合同樣本(二零二五年度)
- 小型機動車輛抵押合同年
- 水產養(yǎng)殖管理操作手冊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塑料作業(yè)指導書
- 移動應用開發(fā)實戰(zhàn)作業(yè)指導書
- 患者發(fā)生輸液反應的應急預案
- 銷售團隊組建和管理課件
- 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及指南
- 銀行個人業(yè)務培訓課件
- 2024年ISTQB認證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
- tpu顆粒生產工藝
- 《體檢中心培訓》課件
- 《跟著音樂去旅行》課件
- 初中數學深度學習與核心素養(yǎng)探討
- 特殊教育導論 課件 第1-6章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智力異常兒童的教育
- 辭職申請表-中英文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