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燕飲詩與孔子君臣觀_第1頁
《詩經(jīng)》燕飲詩與孔子君臣觀_第2頁
《詩經(jīng)》燕飲詩與孔子君臣觀_第3頁
《詩經(jīng)》燕飲詩與孔子君臣觀_第4頁
《詩經(jīng)》燕飲詩與孔子君臣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經(jīng)》燕飲詩與孔子君臣觀

殷周時期,中國的社會變革極為激烈。正如王國維所說,“殷周的重大變化表明,母系家庭的興衰和首都的轉(zhuǎn)移,舊的制度被廢除,新的制度繁榮,舊文化被廢除,新文化的繁榮?!?p1453)就至上神的觀念而言,殷人的至上神是上帝,而上帝又是與殷人的祖先神合二為一的。正因此,殷人堅信天命不變,祖先會無條件地護佑自己擁有統(tǒng)治大權(quán),以至于商紂王在周人“三分天下有其二”(p17)的情況下仍愚蠢地認為“我生不有命在天”(《尚書·西伯戡黎》)。但周人面對“大邑商”轟然坍塌的戲劇性事實,不得不作出“天命靡常”的深刻反思。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蔡仲之命》)。天為天下人共有,而非哪一姓的祖先,誰有德誰就能得到上天的眷顧。周人成功地將祖先與上帝分立起來,為自己找到了推翻殷商政權(quán)的理論武器。同時,為了鞏固政權(quán)而提出了“以德合天”的思想,認為只有修明其德,才能永保天命。而“明德”的核心是“保民”:“肆王惟用德,和懌先后迷民”;“欲至于萬年,惟子子孫孫永保民”(《梓才》)。周代的統(tǒng)治者既已將“保民”視為天命永固的必要條件,因此就格外注重領(lǐng)導藝術(shù)。其領(lǐng)導藝術(shù)的基本原則就是,以人為本,營建龐大的人力資源網(wǎng)絡(luò),依靠其合力來治理國家。而其具體內(nèi)容可借用《禮記·中庸》的這段話來概括:“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jīng):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倍对娊?jīng)》燕飲詩就具體生動地展現(xiàn)了周代人君的這種領(lǐng)導藝術(shù)。一1周人對威儀的接受與涵養(yǎng)周人明確提出:“聿修厥德”(《文王》),把修身當作關(guān)乎周族命運的大事來抓。由《儀禮·士冠禮》可知,早在為男子行冠禮時,就提出了“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的期望。而自此以后,男人的重大人生課題就是修養(yǎng)自身,不僅要具備外顯的威儀,更要涵養(yǎng)內(nèi)在的美德。所謂威儀,正如《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北宮文子所云:“有威可畏謂之威;有儀可象謂之儀。君有君之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家,令聞長世;臣有臣之威儀,其下畏而愛之,故能守其官職,保族宜家。順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庇纱丝芍苋顺缟型x的真諦。正因此,《詩經(jīng)》特別強調(diào)威儀,“威儀”一詞凡14見,而燕飲詩中就出現(xiàn)了7次。周鑒于殷洶酒而亡國的沉痛教訓,明確反對洶酒,因此,在飲酒之時特別強調(diào)威儀。參加宴會的人(當然包括人君)不斷接受這樣的威儀教育,就會時刻注意保持威儀。這樣,威儀就不僅成為展示個人修養(yǎng)的窗口,而且成為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有效手段了。至于涵養(yǎng)美德,更是人君修身的重中之重?!暗隆弊衷凇对娊?jīng)》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且許多都是針對人君而言的,就是明證。而后稷、文王、武王等周之先公先王,就是周代人君效法的修德榜樣。這些先公先王美德的核心就是保民。《大明》明確指出,天之所以授命于周,在于“乃及王季,維德之行”,“維此文王”,“厥德不回”。而王季之德,承古公亶父而來?!妒酚洝ぶ鼙炯o》就指出:“公季修古公遺道,篤于行義,諸侯順之?!倍殴碌暮诵氖恰氨C瘛?由《周本紀》所載古公這段話可知:“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zhàn),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哉,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惫殴珢勖?王季必效法之。王季之德又直接影響了文王。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p21)《大明》所說的“厥德”,當然包含了以上內(nèi)容,其核心不外乎“保民”??傊?周代人君將威儀美德視作人生修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既塑造威儀,又涵養(yǎng)美德,使自身修養(yǎng)不斷完善,從而向世人展現(xiàn)完善的自我。而完美的自我,是人君取信于臣民的法寶。以自身魅力征服臣民,是周代人君領(lǐng)導藝術(shù)的起點。2立賢之道,即求賢賢者德才兼?zhèn)涞赂咄?富有政治智慧,人君若能得到賢者的輔助,既是人君之福,更是國家之福。因此,周代人君特別注重尊賢。周代有咨詢制度,不言而喻,這種制度本身就體現(xiàn)出人君對賢者價值的尊重?!痘驶收呷A》有“周愛咨諏”等,后鄭以為咨諏等就是向忠信之賢人求善道,杜預(yù)亦云??梢?周有派專職人員出外向忠信之賢人咨詢善道的制度。人君在燕禮上乞言于老者,亦是尊賢的表現(xiàn)。周代燕禮有人君向老者包言而老者談?wù)f善道之事(筆者已有文論此),而《鹿鳴》“示我周行”就再現(xiàn)了此節(jié)。曹氏粹中以此句有“燕樂之際,求賢以自助”(p16)之意,可謂得之。人君在燕禮上殷切希望賢者以善道示己,其尊賢之意不言自明。盛贊賢者美德,充分肯定其表率作用,祝以大福,是人君尊賢的重要方式。《鹿鳴》一詩就盛贊講道之賢者“德音孔昭”,既是民之楷模,又是君子效法的榜樣,其尊賢之情溢于言表?!赌仙接信_》“德音是茂”,極言其德之盛;“萬壽無疆”,則衷心祝其健康長壽。而“德與壽,天下之達尊也”,(朱氏道行引徐氏)(p66),故朱子以為此詩“美其德而祝其壽,所以道達尊賓之意”(p115)。而此“賓”,不是一般賓客,而是賢者。何以知其然也?《詩序》云:“《南山有臺》,樂得賢也。得賢則能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比司鹳t如此,自然會得到賢者誠心輔弼。3克親密周代人君將親親納入領(lǐng)導藝術(shù)范疇,是當時宗法制的必然產(chǎn)物。人君既要親有血緣關(guān)系的兄弟、同姓,還要親妻子、妻之黨、母之黨。(1)不可嘴唇,不可私家車由《常棣》一詩可知周天子確有燕兄弟之禮,此禮本身已說明,天子非常重視兄弟親睦。天子之所以親兄弟,是因為:”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常棣》)。正因兄弟是天子平喪亂、御外侮的中堅力量,所以,兄弟應(yīng)相親相助,不得疏遠,平安時如此,危難時更要如此。雖然兄弟間的嗑嗑碰碰在所難免,但一旦遭遇外侮,定要捐棄前嫌,一致對外,“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wù)”(《常棣》)說的正是這個道理。(2)人君之妻在燕禮上的角色人君妻子的地位與職能,《禮記·昏義》有精當概述:天子夫婦關(guān)系,猶如日月關(guān)系,陰陽關(guān)系,二者相輔相成。夫治外,妻主內(nèi),妻子扮演著治理家庭的重要角色,她的德能是使“家可長久”的重要保障。而由《詩經(jīng)》可以看出,周代人君之妻的確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祭祀中是重要的助祭者,在燕禮上是燕內(nèi)賓的主持人。《禮記·祭統(tǒng)》云:“既內(nèi)自盡,又外求助,昏禮是也。故國君取夫之辭曰:‘請君之玉女。與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廟社稷。’此求助之本也。夫祭也者,必夫婦親之。”這充分說明妻子是重要的助祭者?!冻摹肪蛯懥颂熳又笾乐?“君婦莫莫,為豆孔庶”,“諸宰君婦,廢徹不遲”。而在燕禮上,妻子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冻iΑ吩?“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薄多嵐{》云:“王與族人燕,則宗婦內(nèi)宗之屬亦從后于房中?!笨梢?燕禮上妻子(主婦)是內(nèi)賓燕飲的主持人。正因妻子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周代人君將妻子視為“親親”的重要對象。(3)“兄弟,父之黨,母之黨?!薄斗ツ尽肥峭跹嗯笥压逝f的詩,母之黨、妻之黨也應(yīng)邀赴宴,得到了天子的熱情款待:“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本湎隆多嵐{》曰:“兄弟,父之黨,母之黨?!薄犊资琛?“此言兄弟,總上父舅二文,故知父黨、母黨也。”此詩之“兄弟”除了父之黨外,還有妻之黨、母之黨。王親異姓姻親如此,當然也會贏得他們的支持。(4)夜飲之對象應(yīng)為燕同姓天子通過親切的稱呼、設(shè)宴殷勤款待,向同姓的族人、諸侯表示親親之意。以此爭取同姓的支持?!睹珎鳌?“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父?!倍抖Y記》)鄭注云:“稱之以父與舅,親親之辭也?!薄斗ツ尽分械奶熳泳头Q族人為“諸父”。而由《楚茨》“備言燕私”?!墩柯丁贰皡拝捯癸嫛?可以了解人君親同姓的另一重要方式?!睹珎鳌氛J為“夜飲”即“燕私”。而“燕私”,指燕同姓,所以“親骨肉也”(p579)。那么,“夜飲”的對象亦當是同姓,《鄭箋》就指出?!耙癸嬛Y,在宗室同姓諸侯則成之,于庶姓其讓之則止?!倍耙癸嫛钡哪康氖恰氨M其私恩”(p822)。無論是祭畢“燕私”,還是燕諸侯而為同姓諸侯行夜飲之禮,都是為了向同姓示慈惠,盡私恩,以示親親之意。在宗法社會中,人君親親,換來的是一般臣子難以企及的忠心,如若相反,親人親戚的怨恨也足以動搖王權(quán)的穩(wěn)固。因此,周代人君將親親擺到了重要的位置,而且格外謹慎地照顧到了不同群體的情緒與利益,使之盡量向人君靠攏,從而成為人君人力資源網(wǎng)絡(luò)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4第四,人君對《侖弓》的信任大臣是國家的棟梁,人君敬之,國家大事才能賴以順利進行。周代人君敬大臣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重賜有功大臣。諸侯有征伐之功,王以弓矢賜之,而“凡諸侯,賜弓矢,然后專征伐”(p822)。所謂“專征伐”,即東萊呂氏所謂“如四夷入邊,臣子篡弒,不容待報者”。如此信任,足見人君對有功大臣的尊敬。而《彤弓》,《詩序》以為是關(guān)于“天子賜有功諸侯”的詩。王既賜有功諸侯以象征“專征伐”大權(quán)的彤弓,向受賜諸侯表達自己的殷殷之意,不僅如此,還設(shè)鐘鼓饗禮款待之??傊?彤弓之錫,非常賜;鐘鼓之樂,非常樂;大饗之禮,非常禮;中心“貺”之,非常情。此四者,集于有功諸侯一身,天子對其不可謂不敬。除此之外,人君還通過盛贊大臣表敬大臣之意。《六月》中的大臣吉甫在國家危難之時,受王命出征##狁,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于是王以“萬邦為憲”高度評價他。“萬邦為憲”?!犊资琛丰尀椤捌洳怕钥梢詾槿f國之法”,與其意義相當?shù)倪€有《桑扈》“百辟(諸侯)為憲”,《假樂》“四方之綱”,而這些都是用在至尊的天子身上的。所以說天子給予吉甫如此美譽,足顯其對大臣的尊敬。5“人君體下”,即申請“君探其情而代之言”群臣的忠心效力是政事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而人君體察群臣才能換得群臣的忠心。周代人君體群臣的方式有二。其一,出征之臣有功,出使之臣還,人君皆燕以慰勞之?!堆喽Y》賈疏云:“燕有四等?!赌夸洝吩浦T侯無事而燕,一也;卿大夫有王事之勞,二也;卿大夫又有聘而來,還與之燕,三也;四方聘客與之燕,四也?!逼渲卸齼深愌喽Y是用以慰勞出征或出使之臣的。而《四牡》是“勞使臣之來”(p624)的樂歌,《出車》是“勞還率”(p560)的樂歌,可分別用于以上兩類燕禮(按:這類樂歌的存在,也證明了當時慰勞燕禮的真實性),正是人君體群臣的重要載體。其二,人君還能設(shè)身處地為臣下著想,體察其勞苦之狀、憂思之情?!端哪怠?、《皇皇者華》、《出車》、《采薇》皆是代言體的詩,即人君替使臣、將帥代言勞苦之狀、憂思之情,以示人君體群臣之意。關(guān)于這一點,朱子《詩集傳》如是說:“臣勞于事而不自言,君探其情而代之言,上下之間,可謂各盡其道矣。”(p579)關(guān)于“君探其情而代之言”的目的,朱子如是說:“使臣將命以賦政于四方,乃其職分之所當然,而先王之意,殷勤惻怛,惟恐勞之不至,乃為之探其情意之所不能已而未敢言者,于其燕勞而詠歌之??鬃釉?‘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诖艘娭印!?p103)總之,“君探其情而代之言”,是體群臣的重要方式,以此換來的是臣愈益勤勉地為君效力。6以慰勞農(nóng)人之禮,慰勞區(qū)別于百姓之禮雖然庶民社會地位卑微,但離開了他們,國家將舉步維艱。正因此,子庶民就成為周代人君領(lǐng)導藝術(shù)的重要組成部分了。子庶民之具體方式如下:為政為民:東菜呂氏釋此章最切詩旨:“民之勞逸在下,而其機樞在上。上逸則下勞矣,上勞則下逸矣。不解于位,乃民之所由休息也?!?p13)由此可知,《假樂》卒章落腳點在于傳達周統(tǒng)治者君臣團結(jié)勤政為民的統(tǒng)治意識。而為政為民,首先應(yīng)該做到以百姓基本生活為念,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百姓日常飲食:“民之質(zhì)矣,日用飲食”(《天?!?。使而能勞:《杕杜》為“勞還役”的樂歌,而《七月》是勞農(nóng)之樂歌。役夫出征,農(nóng)夫務(wù)農(nóng),皆極盡辛勞,故設(shè)宴以慰勞之。所不同的是,慰勞役夫是在征戰(zhàn)歸來慰勞將帥之后進行。而慰勞農(nóng)夫,是在一年一度的蠟祭時進行,《禮記·月令》就說,孟冬時節(jié),國祭蠟,“勞農(nóng)而休息之”,后鄭以此為黨正飲民于序而慰勞農(nóng)人之禮,而《七月》末章“朋酒斯饗”等五句即是對勞農(nóng)禮的真實反映。使而能勞,則民無怨。體察人情:“戍者勤苦之情,最切者有四,一則有舍其家室之悲,二則有不遑啟居之勞,三則有載機載渴之苦,四則有不得其家音信之憂”,而《采薇》一詩前兩章就“備道此回事以慰之”(p33)?!稏m杜》一詩則將思婦由去冬十月至今暮春對征夫的思念表現(xiàn)得細致入微。但她的思念都落了空,最后不得不“卜筮偕止”,何氏楷曰:“禮,大事先筮而后卜,小事則龜筮不相襲,今相襲俱作,以心之惶惑不定也?!?p38)人君對思婦細膩微妙的情感變化了如指掌,并代其言,這是在“勞還役”時一并慰勞在家思婦的最佳方式。正如范氏處義所說:“此詩專勞戍役,終始言室家思望,待小人之道,尤貴于切近其情也”(p51)。此可謂一語中的。的確,體察民之情思,是“子庶民”的重要方式。7《周詠有客》諸侯位尊權(quán)重,是維護國家穩(wěn)定的至關(guān)重要的因素。因此,懷諸侯成為周代人君領(lǐng)導藝術(shù)的必選項目:不僅迎來送往以示尊重,設(shè)燕賞賜以示慈惠,而且還高度評價以籠絡(luò)人心。周天子有來迎諸侯之禮?!多嵐{》云:“此說天子之車飾者,諸侯燕見天子,天子必迎車于門,是以云然?!薄犊资琛芬嗾J為“燕有迎法”。既迎來,則必送往?!吨茼灐び锌汀肥菫槲⒆羽T行的樂歌。微子助祭畢,欲歸,時王殷勤挽留曰:“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边€以縶絆其馬足,以示留客之誠(絆馬足留客,周之俗也)。至不可留,又設(shè)燕錢送之,“與之歡燕,以安樂其心,是厚之無已”(p51)。鄭玄明確指出:“諸侯朝覲會同,天子與之燕,所以示慈惠。”(p1341)《湛露》即為天了燕諸侯之詩,有“厭厭夜飲,不醉無歸”,孔氏穎達以為此句表達了天子留諸侯夜飲之意:“首章言土燕諸侯,雖至于夜,留與飲燕,無問同姓異姓,皆不醉無歸,是天子恩厚之義也?!?p621)當然,天子錫于諸侯車服,無非是為了歡悅其心。除以上兩方面以外,天子還通過高度評價諸侯以籠絡(luò)其心。《湛露》“豈弟君子,莫不令儀”?!恫奢摹贰俺嘬涝诠?邪幅在下,彼交匪紓”,顯然是在夸諸侯有威儀。而《湛露》還贊美諸侯有德:“顯允君子,莫不令德”,《采菽》則充分肯定他們在國家事務(wù)中的重要作用:“殿天子之邦”,“平平左右,亦是率從”。8遠國侯的兄弟關(guān)系《禮記·中庸》云:“柔遠人則四方歸之。”孔氏穎達指出:遠人,“謂蕃國諸侯”(p621)。而《周禮》曰:“九州之外,謂之蕃國。”《蓼蕭》之詩即寫蕃國諸侯朝王而得燕慶。應(yīng)是“柔遠人”之詩?!掇な挕分械奶熳邮侨绾巍叭徇h人”的呢?其一、“燕笑語兮”,這是說天子燕飲遠國之君,并與之笑談,可謂恩意深厚。其二,該詩有“為龍為光”,孔氏穎達釋曰:“為君所寵遇,為君所光榮”。換言之,天子以巧妙的手段恩寵遠國諸侯,使他們感到無限榮耀。其三,遠國諸侯美天子曰:“宜兄宜弟”,由此可知,遠國諸侯在天子這里得到了兄弟般的待遇。其四,天子親迎遠國諸侯,“爵不過子爵”(p1443)的遠國諸侯,初見天子時必惶恐不安,而天子乘車親迎之,設(shè)宴款待之,待其如兄弟,又恩寵有加,這樣他定會衷心擁戴天子??梢哉f,《蓼蕭》一詩是周天子“柔遠人”的活化石。人君修身、親親、尊賢、敬大臣、體群臣、懷諸侯、柔遠人、子庶民,其功效正如《禮記·中庸》所言:“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徇h人則四方歸之?!瓚阎T侯則天下畏之?!笨傊?人君通過各種方式,取信于臣民,營造了包括妻子、妻之黨,母之黨、族人及臣、庶民在內(nèi)的龐大的人力資源網(wǎng)絡(luò),而這人力資源的合力是人君治理國家的必不可少的堅實基礎(chǔ)。周代所倡導的這種人君領(lǐng)導藝術(shù),至今仍有借鑒意義。人君注重個人修養(yǎng),以自身魅力征服臣民、取信于臣民,是其領(lǐng)導藝術(shù)的第一個亮點。而將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落到實處,是其成功的關(guān)鍵。正是以人為本,人君才了解了臣民的需要,并最大限度滿足了其需要,比如,滿足賢者、大臣尊重的需要;滿足群臣、庶民理解的需要;滿足親人、親戚歸屬和愛的需要;滿足人臣諸侯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等等,這樣,人君就得到了臣民忠心的擁戴。如此,其龐大的人力資源網(wǎng)絡(luò)中的每一分子的能量就會得到最大限度發(fā)揮,其合力才能最大化,而國家得到有效的治理也就由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了?,F(xiàn)代的領(lǐng)導干部如果能從這些領(lǐng)導藝術(shù)中汲取營養(yǎng),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就會提升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而時下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如果能在各級領(lǐng)導、管理人員的努力下得以充分落實,那么最大限度發(fā)揮各類人才的優(yōu)勢,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不無可能。二君君權(quán)是絕對君權(quán)的源頭人君做到了尊賢、敬大臣、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