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大版 初中科學 八上《第三章 浮力》 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dd28736b0f4e2a6027ef5fc45d32ef/d4dd28736b0f4e2a6027ef5fc45d32ef1.gif)
![華師大版 初中科學 八上《第三章 浮力》 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dd28736b0f4e2a6027ef5fc45d32ef/d4dd28736b0f4e2a6027ef5fc45d32ef2.gif)
![華師大版 初中科學 八上《第三章 浮力》 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dd28736b0f4e2a6027ef5fc45d32ef/d4dd28736b0f4e2a6027ef5fc45d32ef3.gif)
![華師大版 初中科學 八上《第三章 浮力》 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dd28736b0f4e2a6027ef5fc45d32ef/d4dd28736b0f4e2a6027ef5fc45d32ef4.gif)
![華師大版 初中科學 八上《第三章 浮力》 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dd28736b0f4e2a6027ef5fc45d32ef/d4dd28736b0f4e2a6027ef5fc45d32ef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華師大版初中科學八上《第三章浮力》測試卷(含答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章浮力測試卷
一.選擇題(共22小題,44分)
1.科學課上,老師將裝滿水的水槽放在斜面上,用細繩一端牽著浸沒在水中的乒乓球(細繩的重力忽略不計),細繩的另一端固定在水槽底部,靜止后乒乓球的狀態(tài)最接近如圖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關于密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不同物質密度一定不同B.物質種類不變,其密度一定不改變
C.體積相同的不同種物質,質量大的密度大D.密度與物質質量或正比,與體積成反比
3.潛水艇由水下10米潛到20米深處時,所受到的壓強和浮力變化情況是()
A.壓強增大,浮力不變B.壓強不變,浮力增大
C.壓強不變,浮力減小D.壓強減小,浮力減小
4.如圖甲所示為水的密度在0~10℃范圍內隨溫度變化的圖象,圖乙為北方冬天湖水溫度分布示意圖,根據(jù)圖象及水的其他性質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
A.溫度等于4℃時,水的密度最大B.在0~4℃范圍內,水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
C.示意圖中從上至下A、B、C、D、E處的溫度分別為4℃、3℃、2℃、1℃、0℃
D.如果沒有水的反常膨脹,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時結冰,水中生物很難越冬
5.如圖所示,是南極海洋冰山的美麗景象。冰山實質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據(jù)科學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山熔化,海平面升高。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B.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會漂浮在水面上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
6.把一個物體掛在彈簧秤下,彈簧秤示數(shù)為3N,把它浸沒在水(密度為1.0g/cm3)中時,彈簧秤示數(shù)變?yōu)?N.假設物體的質量為m,物體的密度為ρ,浸沒在水中時物體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和壓強差分別為ΔF和Δp,則無法求得的是()
A.mB.ρC.ΔFD.Δp
7.將空礦泉水瓶慢慢壓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沒。下列對礦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確的是()
A.礦泉水瓶受到水對它的浮力B.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C.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沒后,壓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8.如圖,浸沒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塊,從開始上浮到最后靜止在水面上一段時間。這一過程浮力的變化是()
A.先減少,后不變B.先不變,后減少,再保持不變
C.先不變,后減少D.先不變,后增大,再保持不變
9.用細繩連在一起的氣球和鐵塊,恰能懸浮在盛水的圓柱形容器內如圖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輕輕撥動一下鐵塊,則氣球和鐵塊的沉浮情況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將()
A.下沉,變小B.下沉,變大C.上浮,變小D.懸浮,不變
10.如圖所示,是游玩海底世界時,小華觀察到的魚吐出氣泡上升情景。氣泡上升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氣泡內氣體的壓強變化情況是()
A.浮力、壓強均變小B.浮力、壓強均變大
C.浮力變大,壓強變小D.浮力、壓強均不變
11.如圖所示,將同一個長方體木塊從甲圖直立浮于水面變?yōu)閳D乙橫浮于水面后,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和下表面受到的壓強所發(fā)生的變化分別是()
A.變大;變小B.變?。蛔兇驝.不變;變小D.以上答案都錯
12.某興趣小組同學把雞蛋放入水中,然后逐漸往水中加入細鹽,雞蛋在水中的浮沉變化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丙圖中鹽水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
B.在甲圖中雞蛋受到的浮力最大
C.要使丙圖中雞蛋受到的浮力變大,應再加一些細鹽
D.根據(jù)二力平衡的原理,在乙圖和丙圖中雞蛋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13.浮在水面上的長方體木塊的密度為ρ,水的密度為ρ0,將木塊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木塊又會上浮,待穩(wěn)定后再次切去水面以上的部分,剩余木塊的體積正好是原來的1/2,則可判斷ρ:ρ0為()
A.1:4B.1:3C.1:2D.1:5
14.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遠洋貨輪從長江駛入大海時,浮力會變大
B.圖乙無論怎樣擠壓礦泉水瓶側面,都無法使瓶內的“浮沉子”懸浮
C.圖丙說明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位置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D.圖丁中,將同一只密度計放在兩種液體中漂浮,所受浮力大小Fa=Fb,液體的密度ρa<ρb
15.小明用如圖裝置將下沉的小重物逐漸緩慢下沉,燒杯中水能沒過重物但不溢出,他作出了重物受F浮、F拉、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壓隨物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變化的圖像,下列四圖可能正確的是()
A.B.CD.
16.水平桌面上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液體,將兩個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體A、B(VA<VB),按如圖兩種方式放入兩種液體中,待靜止后B剛好浸沒在甲液體中,A剛好浸沒在乙液體中,兩杯中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液體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
B.甲液體對杯底的壓強等于乙液體對杯底的壓強
C.甲液體對B下表面的壓強等于乙液體對A下表面的壓強
D.裝甲液體的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小于裝乙液體的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
17.如圖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輕質彈簧,彈簧上方連有正方體木塊A,容器側面的底部有一個由閥門B控制的出水口,此時木塊A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接著打開閥門B,緩慢放水,直至木塊A完全離開水面時,再關閉閥門B,這個過程中,彈簧彈力F與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V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ρ木=0.7×103kg/m3,木塊體積為V0,不計彈簧所受浮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點彈簧處于原長B.CD段彈簧被壓縮
C.D點的橫坐標d的值為0.3V0D.點C與點E的縱坐標c、e的絕對值之比為2:3
18.如圖所示,玻璃水槽中裝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體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設有固定的水平金屬網(wǎng)?,F(xiàn)緩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內水面上升,直到水面與水槽口相平。則在注水過程中,木塊下底面受到水的壓力變化情況是()
A.先增大,后減小B.先增大,后不變
C.先不變,后增大D.一直增大
19.如圖所示,甲、乙兩個質量相等的實心物塊,其密度為ρ甲=0.8×103kg/m3,ρ乙=0.4×103kg/m3,甲、乙均由彈簧豎直向下拉住浸沒在水中靜止,則()
A.甲、乙所受浮力之比為2:1B.甲、乙所受浮力之比為1:1
C.甲、乙所受彈簧拉力之比為1:6D.甲、乙所受彈簧拉力之比為1:3
20.小寧用彈簧測力計、燒杯、適量的水測量石塊的密度,燒杯的重力為G0、底面積為S。如圖甲所示,他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的重力為G;如圖乙,燒杯內水的深度為h;如圖丙,將石塊浸沒于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已知水的密度為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圖中,燒杯對桌面的壓強B.該石塊的體積為
C.丙圖中,燒杯底受到水的壓強為ρgh+D.石塊的密度為
21.為了測量硬塑料制成的鍋形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先用一圓柱形容器盛滿水,該容器底面積為100cm2(壁厚度不計)。將鍋形物體開口向上放入容器中,物體漂?。ㄈ鐖D所示),溢出了300cm3的水。然后慢慢翻轉使物體浸沒沉底,液面下降了1cm,關于該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0.2kgρ=1.6g/cm3B.m=0.3kgρ=1.5g/cm3
C.m=0.3kgρ=2.0g/cm3D.m=0.2kgρ=1.8g/cm3
22.如圖,體積相同的兩物體A、B用不可伸長的細線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四分之一體積露出水面,細線被拉直。已知A重4N,B受到的浮力為8N,A、B密度之比為2:5。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所受的重力之比為5:2B.A、B所受的浮力之比為1:4
C.細線對A的拉力大小為1ND.B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零
二.填空題(共8小題,每空2分)
23.航母“遼寧號”,艦長304米,艦寬70.5米,滿載時排水量達6.75×107千克。它滿載時所受的浮力為牛,浸入水中的體積是m3(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24.用手將一重為5N的物體全部壓入水中,物體排開的水重8N,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N,放手后物體將(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待物體靜止時所受浮力為N,排開水的體積是m3。
25.室溫條件下,水平桌面上放著一個有裝有不飽和食鹽水的大燒杯,現(xiàn)將用不同材料制成,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球同時放入食鹽水中,靜止后的狀態(tài)如圖所示。
(1)甲、乙兩個球受到的F甲F乙(填“>、=、<”)
(2)往水槽中再加些食鹽充分溶解后,兩球受到的浮力。
A.甲、乙都增大B.甲、乙都不變C.甲不變、乙增大D.甲增大、乙不變
26.三個相同輕彈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別與三個體積相同的實心球相連,向容器內倒入某種液體,待液體和球都穩(wěn)定后,觀察到如圖所示的情況,乙球下方彈簧長度等于原長,這三個球受到浮力的大小關系是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這三個球的密度大小關系是(選填字母)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
其中球(選填“甲”“乙”“丙”)的密度與液體密度相同。
27.圖1是小勇研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物體下表面離水面距離h的關系實驗裝置,其中A是底面積為25cm2的實心均勻圓柱形物體,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物體A,使其緩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與h的關系圖象如圖2中實線所示。完全浸沒時,A受到水的浮力為N,小勇?lián)Q用另一種未知液體重復上述實驗并繪制出圖2中虛線所示圖象,則該液體密度為kg/m3。
28.已知正方體木塊A的體積為1×103m3,重力為6N,與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輕質彈簧相連,未浸入時如圖甲,現(xiàn)向圖甲容器中緩慢注水,直至木塊A完全浸沒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乙。
(1)在向容器中注水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逐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木塊完全浸沒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彈簧對木塊的拉力為。
29.小寧學了浮力的知識后,想制造一臺浮力秤。他將一段質量為20千克、粗細均勻的木料,先進行不吸水處理,再將其豎立水中,如圖所示,這段木料長為50厘米,橫截面積為0.1平方米,其上表面可以作為秤盤,浮力秤的密度為千克/米3,距離下表面厘米處為零刻度線位置,量程為,寫出一種擴大量程的方法。
30.將一小物塊A輕輕地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中,A靜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將其輕輕放入盛滿酒精的大燒杯中,A靜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則A在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N,A的體積是cm3,A的密度是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31.小明利用實驗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系。他把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將它分別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
(1)上述四種情況,圖中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有關。
(3)如圖所示,當彈簧測力計吊著金屬塊緩慢浸入水中,從金屬塊底部接觸水面開始到完全沒入水中直到接觸容器底部的過程中,以下能表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拉與金屬塊底部浸入水中深度h關系的圖象是
32.小金同學在學習了浮力的相關知識后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根據(jù)小明的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具體步驟如下:
A:測出物體的重力G1;
B:準備好如圖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
C: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物體放入溢水杯中,用小桶接住溢出的水,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T1;
D: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和水的重力G2。
(1)小金缺少一個步驟,請補充完整:;
(2)小金補充完步驟后,按照實驗圖正確的要求進行了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得出的數(shù)據(jù)無法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請指出原因。
(3)小金完善了全部實驗步驟和條件后,得出的結果關系式(用五個步驟中的字母表示),則說明阿基米德原理是正確的。
三.解答題(共3小題,6+8+6)
33.上周學校購買了一批水龍頭,據(jù)商家說其材料銅質的,實驗室的老師組織九年級的一些同學通過實驗來驗證商家的說法。他們把一個水龍頭用輕質細線捆好后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在空氣中測得它的重力為1.6N,再把這個水龍頭浸沒在水中,如圖所示,這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1.4N(ρ銅=8.9×103kg/m3,g=10N/kg)。
求:(1)每個水龍頭的質量是多少?
(2)這個水龍頭浸沒在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這批水龍頭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說法是否正確?
34.如圖所示,將一個體積為1.0×10﹣3m3重6N的木球用細線系在底面積為500cm2的圓柱形容器的底部,當容器中倒入足夠的水使木球被浸沒時,(g=10N/kg)求:
(1)木球的密度;
(2)木球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細線對木球的拉力;
(4)剪斷細線,木球處于靜止時,木球露出水面的體積多大?
35.如圖甲所示,一個體積是0.8dm3的立方體木塊,下面用一段細線與木塊相連,
細線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細線與木塊邊長之和大得多)。現(xiàn)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到細線拉直,如圖乙所示。若細線的拉力用表示,倒入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圖丙是浮力隨水深度h變化的圖像。
(1)圖丙中的B點對應木塊在水中的位置是處于狀態(tài)。
(2)C點時,拉力為4N,此時該木塊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牛頓
(3)該木塊的密度為多少?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2小題)
1.科學課上,老師將裝滿水的水槽放在斜面上,用細繩一端牽著浸沒在水中的乒乓球(細繩的重力忽略不計),細繩的另一端固定在水槽底部,靜止后乒乓球的狀態(tài)最接近如圖中的()
A.①B.②C.③D.④
【解答】解:用細繩一端牽著浸沒在水中的乒乓球,靜止后乒乓球乒乓球受到豎直向下的拉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由圖可知,只有②圖拉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故只有②正確。
故選:B。
2.關于密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不同物質密度一定不同
B.物質種類不變,其密度一定不改變
C.體積相同的不同種物質,質量大的密度大
D.密度與物質質量或正比,與體積成反比
【解答】解:A、不同物質密度也可能相同,如煤油和酒精,故A錯誤;
B、物質種類不變,其密度也可能改變,如水和冰,故B錯誤;
C、體積相同的不同種物質,質量大的密度大,故C正確。
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物質的質量或體積的變化而變化,故D錯誤。
故選:C。
3.潛水艇由水下10米潛到20米深處時,所受到的壓強和浮力變化情況是()
A.壓強增大,浮力不變B.壓強不變,浮力增大
C.壓強不變,浮力減小D.壓強減小,浮力減小
【解答】解:潛水艇由水下10米潛到20米深處時,潛水艇所處的深度增加,液體的密度不變,根據(jù)p=ρgh可知,潛水艇受到的壓強增大;
潛水艇由水下10米潛到20米深處時,潛水艇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液體的密度不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潛水艇受到的浮力不變,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4.如圖甲所示為水的密度在0~10℃范圍內隨溫度變化的圖象,圖乙為北方冬天湖水溫度分布示意圖,根據(jù)圖象及水的其他性質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
A.溫度等于4℃時,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圍內,水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
C.示意圖中從上至下A、B、C、D、E處的溫度分別為4℃、3℃、2℃、1℃、0℃
D.如果沒有水的反常膨脹,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時結冰,水中生物很難越冬
【解答】解:A、由圖象可知,在4℃時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故A正確;
B、在0~4℃范圍內,溫度越高,密度越大,體積越小,故在0~4℃范圍內,水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故B正確;
C、因為水的凝固點是0℃,當河面結冰時,冰接觸的河水溫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也為0℃,故A點為0℃,故C錯誤;
D、溫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層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層來。這樣,上層的冷水跟下層的暖水不斷地交換位置,整個的水溫逐漸降低。這種熱的對流現(xiàn)象只能進行到所有水的溫度都達到4℃時為止,故如果沒有水的反常膨脹,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時結冰,水中生物很難越冬,故D正確。
故選:C。
5.如圖所示,是南極海洋冰山的美麗景象。冰山實質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據(jù)科學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山熔化,海平面升高。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會漂浮在水面上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
【解答】解:AB、冰山漂浮在水面上,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它所受的重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冰山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的水的重力,所以冰山所受的重力等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故AB錯誤;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冰山的密度不變,冰山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冰山仍會漂浮在水面上,故C正確;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冰山的重力減小,冰山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冰山受到的浮力變小,根據(jù)F?。溅岩篻V排可知,冰山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故D錯誤。
故選:C。
6.把一個物體掛在彈簧秤下,彈簧秤示數(shù)為3N,把它浸沒在水(密度為1.0g/cm3)中時,彈簧秤示數(shù)變?yōu)?N.假設物體的質量為m,物體的密度為ρ,浸沒在水中時物體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和壓強差分別為ΔF和Δp,則無法求得的是()
A.mB.ρC.ΔFD.Δp
【解答】解:A、用彈簧秤可測出物體的重力,利用m=可求出物體的質量,因此A選項不符合題意;
B、因為物體完全浸沒于水中,因此物體的體積為:V=V排==,因此物體的密度為:ρ==,因此B選項不符合題意;
C、物體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即為浮力,因此ΔF=F?。紾﹣F′,因此C選項不符合題意;
D、物體的深度未知,無法運用p=ρgh進行壓強計算;因物體的形狀未知,因此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強差無法求得,D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7.將空礦泉水瓶慢慢壓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沒。下列對礦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確的是()
A.礦泉水瓶受到水對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C.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沒后,壓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解答】解:在礦泉水瓶壓入水中的過程中,瓶子排開了水,故瓶子受到向上的水的浮力,故A,B均正確;
由于排開水的體積越來越大,故礦泉水瓶所受浮力越來越大,故C正確;
但當完全浸沒后,由于排開水的體積不再改變,故瓶子所受浮力不再變化,故D不正確;
因本題選擇不正確的,
故選:D。
8.如圖,浸沒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塊,從開始上浮到最后靜止在水面上一段時間。這一過程浮力的變化是()
A.先減少,后不變
B.先不變,后減少,再保持不變
C.先不變,后減少
D.先不變,后增大,再保持不變
【解答】解: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溅岩篻V排,
浸沒在水中的木塊從開始上浮到木塊沒有露出水面前,V排不變,則F浮不變;
木塊開始露出水面直至靜止時,V排逐漸減少,則F浮減小;
木塊靜止后,V排不變,則F浮不變;
所以整個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浮力先不變后減小,再保持不變。
故選:B。
9.用細繩連在一起的氣球和鐵塊,恰能懸浮在盛水的圓柱形容器內如圖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輕輕撥動一下鐵塊,則氣球和鐵塊的沉浮情況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將()
A.下沉,變小B.下沉,變大C.上浮,變小D.懸浮,不變
【解答】解:原來重物和氣球懸浮在水中,F(xiàn)浮=G;
把氣球的位置輕輕向下移動一些,所處的深度增加,
由公式p=ρgh知,
氣球受到水的壓強增大,氣球的體積變小,
所以氣球排開水的體積減小,
由公式F浮=ρ液gV排知,
氣球受到的浮力減小,使得浮力小于自重而向下運動;
浮力變小,V排變小,使得水面下降,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小。
故選:A。
10.如圖所示,是游玩海底世界時,小華觀察到的魚吐出氣泡上升情景。氣泡上升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氣泡內氣體的壓強變化情況是()
A.浮力、壓強均變小B.浮力、壓強均變大
C.浮力變大,壓強變小D.浮力、壓強均不變
【解答】解:∵氣泡上升時,h變小,
∴由P=ρgh得氣泡受到水的壓強變小,使氣泡的體積變大。
∵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變大,壓強變小,
∴氣泡內的壓強p變?。?/p>
∵氣泡的體積變大,排開水的體積變大,
∴由F?。溅阉畍排g得:
氣泡受到水的浮力變大。
故選:C。
11.如圖所示,將同一個長方體木塊從甲圖直立浮于水面變?yōu)閳D乙橫浮于水面后,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和下表面受到的壓強所發(fā)生的變化分別是()
A.變大;變小B.變?。蛔兇?/p>
C.不變;變小D.以上答案都錯
【解答】解:因為木塊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即F?。紾木,
因為木塊放法不同,由于重力不變,
所以木塊受到水的浮力不變;
根據(jù)F浮=ρ水V排g知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則木塊露出水的體積不變;
由圖知甲圖浸入水的深度大于乙圖浸入水的深度,
根據(jù)p=ρgh知甲圖下表面受到的壓強大于乙圖下表面受到的壓強,即下表面受到的壓強變小,故C正確。
故選:C。
12.某興趣小組同學把雞蛋放入水中,然后逐漸往水中加入細鹽,雞蛋在水中的浮沉變化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丙圖中鹽水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
B.在甲圖中雞蛋受到的浮力最大
C.要使丙圖中雞蛋受到的浮力變大,應再加一些細鹽
D.根據(jù)二力平衡的原理,在乙圖和丙圖中雞蛋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解答】解:設三種液體的密度為ρ甲、ρ乙、ρ丙,
雞蛋在甲容器內下沉,則ρ雞蛋>ρ甲,雞蛋受到的浮力F甲<G雞蛋;
雞蛋在乙容器內懸浮,則ρ雞蛋=ρ乙,雞蛋受到的浮力F乙=G雞蛋;
雞蛋在丙容器內漂浮,則ρ雞蛋<ρ丙,雞蛋受到的浮力F丙=G雞蛋;
由此可見,雞蛋在甲容器內受到的浮力最小,甲液體的密度最小,即甲圖中鹽水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故AB錯誤;
F乙=G雞蛋=F丙;故D正確;
加一些細鹽后,溶液濃度增加,雞蛋仍然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浮力不變,故C錯誤。
故選:D。
13.浮在水面上的長方體木塊的密度為ρ,水的密度為ρ0,將木塊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木塊又會上浮,待穩(wěn)定后再次切去水面以上的部分,剩余木塊的體積正好是原來的1/2,則可判斷ρ:ρ0為()
A.1:4B.1:3C.1:2D.1:
【解答】解:設原來木塊的體積為v,
∵原來木塊漂浮在水面上,
∴F?。紾排=G木,
∴ρ水v排1g=ρ木vg,
切去水上部分后,木塊的體積為v′,仍漂浮,此時木塊的體積:
v′=v排1,
∴ρ水v排1g=ρ水v′g=ρ木vg,
可得ρ木vg=ρ水v′g,﹣﹣﹣﹣﹣﹣﹣﹣﹣﹣﹣﹣﹣﹣﹣﹣①
再切去水上部分,剩余木塊的體積等于第二次排開水的體積,
由題知,v剩=v排2=v,
此時:ρ水v排2g=ρ水vg=ρ木v′g,
可得:ρ水vg=ρ木v′g,﹣﹣﹣﹣﹣﹣﹣﹣﹣﹣﹣﹣﹣﹣﹣﹣②
得:
=,
=
∴=。
故選:D。
14.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遠洋貨輪從長江駛入大海時,浮力會變大
B.圖乙無論怎樣擠壓礦泉水瓶側面,都無法使瓶內的“浮沉子”懸浮
C.圖丙說明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位置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D.圖丁中,將同一只密度計放在兩種液體中漂浮,所受浮力大小Fa=Fb,液體的密度ρa<ρb
【解答】解:A、遠洋貨輪由長江駛入大海后,都是漂浮,根據(jù)漂浮條件,漂浮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遠洋貨輪重力不變,所以受到的浮力不變,故A錯誤;
B、壓礦泉水瓶側面,松開手,大瓶內水面上的空氣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浮沉子”里面被壓縮的空氣把水壓出來,此時“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划敻×Φ扔谥亓?,就會懸浮在水中,故B錯誤;
C、由F=p液gV排可得,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故C錯誤;
D、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tài),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由平衡力的特點可得,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即Fa=Fb,由圖丁可得,排開液體的體積關系為Va>Vb,由F=p液gV排可得ρa<ρb,故D正確。
故選:D。
15.小明用如圖裝置將下沉的小重物逐漸緩慢下沉,燒杯中水能沒過重物但不溢出,他作出了重物受F浮、F拉、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壓隨物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變化的圖像,下列四圖可能正確的是()
A.
B.
C.
D.
【解答】解:小明用如圖裝置將下沉的小重物逐漸緩慢下沉,重物排開水得體積先變大,后不變,根據(jù)F?。溅阉甮V排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先變大,后不變;
根據(jù)F拉=G﹣F浮可知重物受到的拉力先減小后不變,根據(jù)G=F拉+F浮可知重物所受拉力和浮力之和保持不變,故AB錯誤;
重物對水的壓力等于水對重物的浮力,根據(jù)F壓=G水+G杯+F浮可知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先變大,后不變,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16.水平桌面上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液體,將兩個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體A、B(VA<VB),按如圖兩種方式放入兩種液體中,待靜止后B剛好浸沒在甲液體中,A剛好浸沒在乙液體中,兩杯中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液體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
B.甲液體對杯底的壓強等于乙液體對杯底的壓強
C.甲液體對B下表面的壓強等于乙液體對A下表面的壓強
D.裝甲液體的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小于裝乙液體的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
【解答】解:
A、把A、B兩物體作為一個整體,由圖知,該整體在兩液體中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
由漂浮條件可知F浮=GA+GB,所以該整體在兩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由圖知V排甲=VB,V排乙=VA,且VA<VB,
所以V排甲>V排乙;
因整體在兩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且排開甲液體的體積較大,
所以,由F浮=ρ液gV排可知,兩液體的密度關系:ρ甲<ρ乙,故A錯誤;
B、已知兩液體的深度h相同,且ρ甲<ρ乙,由p=ρgh可知,甲液體對杯底的壓強小于乙液體對杯底的壓強,故B錯誤;
C、因整體受到的浮力相等(即甲液體中B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乙液體中A物體受到的浮力),且兩物體上表面沒有受到液體的壓力,
所以,由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可知,甲液體中B物體與乙液體中A物體的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相等,
由圖知B的底面積更大,由p=可知,甲液體對B下表面的壓強小于乙液體對A下表面的壓強,故C錯誤;
D、兩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且容器相同,則液體與物塊排開液體的體積之和相同,但V排甲>V排乙,所以甲液體的體積較小,又知ρ甲<ρ乙,則根據(jù)G液=m液g=ρ液gV液可知,甲液體的重力較小;
整個容器水平桌面的壓力F=G容+GA+GB+G液,因容器相同、其重力相同,且A、B兩物體的重力不變,甲液體的重力較小,所以,裝甲液體的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較小,故D正確。
故選:D。
17.如圖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輕質彈簧,彈簧上方連有正方體木塊A,容器側面的底部有一個由閥門B控制的出水口,此時木塊A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接著打開閥門B,緩慢放水,直至木塊A完全離開水面時,再關閉閥門B,這個過程中,彈簧彈力F與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V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ρ木=0.7×103kg/m3,木塊體積為V0,不計彈簧所受浮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點彈簧處于原長
B.CD段彈簧被壓縮
C.D點的橫坐標d的值為0.3V0
D.點C與點E的縱坐標c、e的絕對值之比為2:3
【解答】解:A、由圖乙可知,C點木塊A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
因為ρ水>ρ木,所以此時木塊所受的浮力大于木塊的重力,即F?。綠木,
則彈簧對木塊有豎直向下的拉力,彈簧被拉伸,處于伸長狀態(tài),故A錯誤;
B、在D點時,彈簧彈力F=0N,彈簧處于原長,所以CD段彈簧被拉伸,故B錯誤;
C、在D點時,彈簧彈力F=0N,彈簧處于原長,此時木塊漂浮在水面上,F(xiàn)浮=G木,即ρ水gV排=ρ木gV0,
ρ水g(V0﹣V)=ρ木gV0,
則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
V=(1﹣)V0=(1﹣)V0=0.3V0,
即D點的橫坐標d的值為0.3V0,故C正確;
D、在C點木塊完全浸沒時,木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V0,
此時彈簧彈力F=F浮﹣G木=ρ水gV0﹣ρ木gV0=(ρ水﹣ρ木)gV0;
在E點木塊A完全離開水面時,彈簧被壓縮,此時彈簧彈力等于木塊的重力,即F′=G木=ρ木gV0,
則====,
即點C與點E的縱坐標c、e的絕對值之比為3:7,故D錯誤。
故選:C。
18.如圖所示,玻璃水槽中裝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體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設有固定的水平金屬網(wǎng)?,F(xiàn)緩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內水面上升,直到水面與水槽口相平。則在注水過程中,木塊下底面受到水的壓力變化情況是()
A.先增大,后減小B.先增大,后不變
C.先不變,后增大D.一直增大
【解答】解:木塊在水中是處于漂浮狀態(tài),即隨著向容器中倒水,在木塊沒有接觸金屬網(wǎng)之前,木塊所處的位置變高,但所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是不變的,即h不變,據(jù)公式p=ρgh可知,木塊底部所受的液體的壓強不變,而后再由公式F=pS可知,木塊底部所受的壓力不變;
當木塊接觸到金屬網(wǎng)后,由于金屬網(wǎng)的束縛,使得木塊不能繼續(xù)上升,即隨著倒水,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不斷增加,據(jù)公式p=ρgh可知,木塊底部所受的液體的壓強變大,而后再由公式F=pS可知,木塊底部所受的壓力變大。
故選:C。
19.如圖所示,甲、乙兩個質量相等的實心物塊,其密度為ρ甲=0.8×103kg/m3,ρ乙=0.4×103kg/m3,甲、乙均由彈簧豎直向下拉住浸沒在水中靜止,則()
A.甲、乙所受浮力之比為2:1
B.甲、乙所受浮力之比為1:1
C.甲、乙所受彈簧拉力之比為1:6
D.甲、乙所受彈簧拉力之比為1:3
【解答】解:
AB.由題意可知,甲、乙兩個實心物塊的質量關系為m甲=m乙,密度關系為ρ甲:ρ乙=0.8×103kg/m3:0.4×103kg/m3=2:1,
由ρ=可得,甲、乙兩物體的體積之比:===,則V乙=2V甲,
因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
所以,由F浮=ρ液gV排可得,甲、乙所受浮力之比:===,故AB錯誤;
CD.物體甲、乙靜止時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和豎直向下的彈簧的拉力、重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
由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可得:F浮=G+F拉,
則物體受到彈簧的拉力:F拉=F浮﹣G=ρ水gV物﹣ρ物V物g=(ρ水﹣ρ物)gV物,
所以,甲、乙所受彈簧拉力之比:==×=×=,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20.小寧用彈簧測力計、燒杯、適量的水測量石塊的密度,燒杯的重力為G0、底面積為S。如圖甲所示,他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的重力為G;如圖乙,燒杯內水的深度為h;如圖丙,將石塊浸沒于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已知水的密度為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圖中,燒杯對桌面的壓強
B.該石塊的體積為
C.丙圖中,燒杯底受到水的壓強為ρgh+
D.石塊的密度為
【解答】解:A、由題意得,燒杯中水的質量:m水=ρV水=ρSh,
燒杯中水的重力:G水=m水g=ρShg,
乙圖中,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乙=G水+G0=ρShg+G0,
乙圖中,燒杯對桌面的壓強:p乙===ρhg+,故A錯誤;
B、由稱重法可知,石塊受到的浮力:F浮=G﹣F,
石塊浸沒在水中,石塊的體積:V石塊=V排==,故B錯誤;
C、丙圖中,燒杯底受到水的壓力大?。篎丙=G水+F浮=ρShg+(G﹣F),
燒杯底受到水的壓強:p丙===ρhg+,故C正確;
D.石塊的質量:m石塊=,
石塊的密度:ρ石塊===,故D錯誤。
故選:C。
21.為了測量硬塑料制成的鍋形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先用一圓柱形容器盛滿水,該容器底面積為100cm2(壁厚度不計)。將鍋形物體開口向上放入容器中,物體漂?。ㄈ鐖D所示),溢出了300cm3的水。然后慢慢翻轉使物體浸沒沉底,液面下降了1cm,關于該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0.2kgρ=1.6g/cm3
B.m=0.3kgρ=1.5g/cm3
C.m=0.3kgρ=2.0g/cm3
D.m=0.2kgρ=1.8g/cm3
【解答】解:(1)物體受到的浮力:F?。溅阉甮V排=1×103kg/m3×10N/kg×300×10﹣6m3=3N,
因物體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則物體的重力G=F?。?N,
由G=mg可知,物體的質量:m===0.3kg=300g;
(2)鍋形物體的體積:V=V排﹣S×Δh=300cm3﹣100cm2×1cm=200cm3;
(3)物體的密度:ρ===1.5g/cm3。
故選:B。
22.如圖,體積相同的兩物體A、B用不可伸長的細線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四分之一體積露出水面,細線被拉直。已知A重4N,B受到的浮力為8N,A、B密度之比為2:5。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所受的重力之比為5:2
B.A、B所受的浮力之比為1:4
C.細線對A的拉力大小為1N
D.B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零
【解答】解:A、由題知,A、B密度之比ρA:ρB=2:5,VA:VB=1:1,
由G=mg=ρVg可得A、B所受的重力之比:
GA:GB=ρAVAg:ρBVBg=ρA:ρB=2:5,故A錯誤;
B、已知A、B的體積相同,設均為V,A有四分之一體積露出水面,則A排開水的體積V排A=V,B排開水的體積V排B=V,
則A、B所受的浮力之比:
F浮A:F浮B=ρ水V排Ag:ρ水V排Bg=V:V=3:4,故B錯誤;
C、由題知,B受到的浮力F浮B=8N,
因F浮A:F浮B=3:4,
則A受到的浮力:F浮A=F浮B=×8N=6N,
A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拉力,
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細線對A的拉力大?。?/p>
F拉=F浮A﹣GA=6N﹣4N=2N,故C錯誤;
D、因為GA:GB=2:5,且GA=4N,
所以GB=GA=×4N=10N,
B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壓=F浮B+F拉﹣GB=8N+2N﹣10N=0N,故D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共8小題)
23.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艦長304米,艦寬70.5米,滿載時排水量達6.75×107千克。它滿載時所受的浮力為6.75×108牛,浸入水中的體積是6.75×104m3(g取10牛/千克,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解答】解: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遼寧號”航母滿載時所受的浮力:
F?。紾排=m排g=6.75×107kg×10N/kg=6.75×108N;
由F?。溅岩篻V排可得,航母滿載時浸入水中的體積:
V浸=V排===6.75×104m3。
故答案為:6.75×108;6.75×104。
24.用手將一重為5N的物體全部壓入水中,物體排開的水重8N,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8N,放手后物體將上?。ㄟx填““上浮”、“下沉”或“懸浮”),待物體靜止時所受浮力為5N,排開水的體積是5×10﹣4m3。
【解答】解:
(1)物體受到的浮力:
F浮=G排=8N;
(2)∵物體重G=5N,
∴F?。綠,
∴放手后物體將上?。?/p>
(3)待物體靜止時,漂浮在水面上,
F浮′=G=5N,
此時排開水的體積:
V排′===5×10﹣4m3。
故答案為:8;上?。?;5×10﹣4。
25.室溫條件下,水平桌面上放著一個有裝有不飽和食鹽水的大燒杯,現(xiàn)將用不同材料制成,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球同時放入食鹽水中,靜止后的狀態(tài)如圖所示。
(1)甲、乙兩個球受到的F甲>F乙(填“>、=、<”)
(2)往水槽中再加些食鹽充分溶解后,兩球受到的浮力B。
A.甲、乙都增大
B.甲、乙都不變
C.甲不變、乙增大
D.甲增大、乙不變
【解答】解:(1)由圖可知甲、乙兩球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甲>V排乙,
由于兩球放入同種液體中,根據(jù)F?。溅岩篻V排可知兩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
(2)甲球原來懸浮在鹽水中,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往水槽中再加些食鹽充分溶解后,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知甲球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甲球將上浮,最終漂浮,浮力等于甲球的重力,所以最終,甲球受到的浮力不變;
乙球原來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往水槽中再加些食鹽充分溶解后,乙球還是漂浮,浮力等于乙球的重力,所以乙球受到的浮力不變;
故選:B。
故答案為:(1)>;(2)B。
26.三個相同的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別與三個體積相同的實心球相連,向容器內倒入某種液體,待液體和球都穩(wěn)定后,觀察到如圖所示的情況,乙球下方彈簧長度等于原長,這三個球受到浮力的大小關系是C(選填字母);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這三個球的密度大小關系是A(選填字母)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
其中乙球(選填“甲”“乙”“丙”)的密度與液體密度相同。
【解答】解:(1)已知三個實心球體積相同,由于三個球浸沒在同種液體中,則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
根據(jù)F?。溅岩篤排g可知,它們受到的浮力:F浮甲=F浮乙=F浮丙;故選C;
(2)根據(jù)題意可知,乙球下方彈簧長度等于原長,則彈簧對乙球沒有作用力;
觀察如圖情況可知,甲球下方彈簧長度大于原長,則彈簧對甲球有向下的拉力F拉;
丙球下方彈簧長度小于原長,則彈簧對丙球有向上的支持力F支;
由題知,三個球處于靜止,所以F浮甲=G甲+F拉,F(xiàn)浮乙=G乙,F(xiàn)浮丙=G丙﹣F支,
比較可知,F(xiàn)浮甲>G甲,F(xiàn)浮乙=G乙,F(xiàn)浮丙<G丙,
由于它們所受浮力相等,所以三個球的重力關系為:G甲<G乙<G丙;
根據(jù)重力公式可知,三個球的質量關系為:m甲<m乙<m丙;
又三個球的體積相同,根據(jù)ρ=可知:ρ甲<ρ乙<ρ丙,故選A。
(3)根據(jù)前面分析可知,彈簧對乙球沒有作用力,浮力與重力平衡,乙球處于懸浮狀態(tài),
所以,ρ乙=ρ液。
故答案為:C;A;乙。
27.圖1是小勇研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物體下表面離水面距離h的關系實驗裝置,其中A是底面積為25cm2的實心均勻圓柱形物體,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物體A,使其緩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與h的關系圖象如圖2中實線所示。完全浸沒時,A受到水的浮力為2N,小勇?lián)Q用另一種未知液體重復上述實驗并繪制出圖2中虛線所示圖象,則該液體密度為0.8×103kg/m3。
【解答】解:(1)由圖2可知:完全浸沒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F=1N,所以此時受到的浮力為F浮=G﹣F=3N﹣1N=2N;
(2)由F浮=ρgV排可得:物體體積V=V排===2×10﹣4m3;
由圖2虛線所示可知:完全浸沒另一種未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F′=1.4N,所以此時受到的浮力為F浮′=G﹣F=3N﹣1.4N=1.6N;
由F?。溅裧V排可得:
未知液體ρ液===0.8×103kg/m3。
故答案為:2;0.8×103。
28.已知木塊A的體積為1×103m3,重力為6N,與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輕質彈簧相連,如圖甲,現(xiàn)向圖甲容器中緩慢注水,直至木塊A完全浸沒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乙。
(1)在向容器中注水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逐漸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木塊完全浸沒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彈簧對木塊的拉力為4牛。
【解答】解:(1)在向容器中注水的過程中,水的密度不變,但水的深度增大,根據(jù)p=ρgh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逐漸增大;
(2)木塊完全浸沒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1×10﹣3m3=10N,
木塊在水中靜止,所以F?。紾+F拉,
則彈簧對木塊的拉力F拉=F浮﹣G=10N﹣6N=4N。
故答案為:(1)增大;(2)4。
29.小寧學了浮力的知識后,想制造一臺浮力秤。他將一段質量為20千克、粗細均勻的木料,先進行不吸水處理,再將其豎立水中,如圖所示,這段木料長為50厘米,橫截面積為0.1平方米,其上表面可以作為秤盤,
浮力秤的密度為千克/米3,距離下表面厘米處為零刻度線位置,量程為,寫出一種擴大量程的方法。
答案:0.4×103千克/米3,離距下表面20厘米處為零刻度線位置,0-30千克,增加液體密度。
30.將一小物塊A輕輕地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中,A靜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將其輕輕放入盛滿酒精的大燒杯中,A靜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則A在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0.72N,A的體積是80cm3,A的密度是0.9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解答】解:該物塊放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紾排=mg=0.072kg×10N/kg=0.72N;
該物塊放在酒精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G排′=mg=0.064kg×10N/kg=0.64N;
通過上面的計算可得,物體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物塊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而物塊的重力不變,因此物塊放入酒精中是下沉,
則根據(jù)F浮=ρ液gV排得:
V物=V排酒精===8×10﹣5m3=80cm3,
排開水的體積V排水===7.2×10﹣5m3;
因為排開水的體積小于排開酒精的體積,所以在水中漂浮。
因為漂浮,所以物體的重力等于浮力(排開水的重力),則mA=m排水=72g=0.072kg。
則ρA===0.9×103kg/m3=0.9g/cm3。
故答案為:0.72;80;0.9。
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
31.小明利用實驗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系。他把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將它分別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
(1)上述四種情況,甲圖中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密度有關。
(3)如圖所示,當彈簧測力計吊著金屬塊緩慢浸入水中,從金屬塊底部接觸水面開始到完全沒入水中直到接觸容器底部的過程中,以下能表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拉與金屬塊底部浸入水中深度h關系的圖象是C
【解答】解:(1)根據(jù)稱重法測浮力,F(xiàn)浮=G﹣F示,因甲中測力計示數(shù)最小,故甲圖中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丙、丁兩次實驗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排開液體的密度不同,故實驗是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密度有關;
(3)如圖所示,當彈簧測力計吊著金屬塊緩慢浸入水中,從金屬塊底部接觸水面開始到完全沒入水中直到接觸容器底部的過程中,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在浸沒前,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大,浸沒后,受到浮力不變,根據(jù)稱重法測浮力,F(xiàn)浮=G﹣F示
表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拉與金屬塊底部浸入水中深度h關系的圖象是C;
故答案為:(1)甲;(2)排開液體的密度;(3)C。
32.小金同學在學習了浮力的相關知識后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根據(jù)小明的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具體步驟如下:
A:測出物體的重力G1;
B:準備好如圖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
C: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物體放入溢水杯中,用小桶接住溢出的水,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T1;
D: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和水的重力G2。
(1)小金缺少一個步驟,請補充完整: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桶的重力G桶;
(2)小金補充完步驟后,按照正確的要求進行了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得出的數(shù)據(jù)無法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請指出原因溢水杯中的水沒有裝滿。
(3)小金完善了全部實驗步驟和條件后,得出G1﹣T1=G2﹣G桶的結果關系式(用五個步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小學宿舍管理人員聘用合同
- 個人貸款合同范本(簡化版)
- 中非發(fā)展貸款合同范本
- 個人股份買賣合同范文
- 2025年建筑安裝協(xié)議書樣式
- 個人服務合同協(xié)議書:勞務合同篇
- 二人合營餐飲店合作協(xié)議合同
- 有機肥購買合同書樣本
- 工程建設招投標合同
- 墊資合作協(xié)議合同范本
- 課題申報參考:生活服務數(shù)字化轉型下社區(qū)生活圈建設理念、模式與路徑研究
- DCMM練習題練習試題
- 廢舊保溫棉處置合同范例
- 2024年數(shù)據(jù)編織價值評估指南白皮書-Aloudata
- 托育園老師培訓
- 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1-10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專項訓練
- 脊柱外科護理進修心得
- 4.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護理工作中的人文關懷
- 完整液壓系統(tǒng)課件
- 班級建設方案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能力大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