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醫(yī)執(zhí)業(yè)官方指導用書較2020版本變化重點列舉_第1頁
2021中醫(yī)執(zhí)業(yè)官方指導用書較2020版本變化重點列舉_第2頁
2021中醫(yī)執(zhí)業(yè)官方指導用書較2020版本變化重點列舉_第3頁
2021中醫(yī)執(zhí)業(yè)官方指導用書較2020版本變化重點列舉_第4頁
2021中醫(yī)執(zhí)業(yè)官方指導用書較2020版本變化重點列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技能重點變化

第一章至第四章變化情況

1、望診“在剛一接觸病人的短暫時間內(nèi)”改為“在觀察時”。

2、邪盛神亂的臨床表現(xiàn)有刪除,臨床意義有變化。

3、焦慮恐懼刪除“卑愫”。

4、呼吸、咳嗽刪除“可借助聽診器聽取肺部呼吸音有無異常、

有無啰音等。”

5、腌穴檢查方法中有增加內(nèi)容。

6、承山刪除“地”。

7、捻物法刪除“要保持針身在腌穴基點上左右旋轉(zhuǎn)運動。如此

反復地捻箱?!?/p>

8、“輕刺、中刺、重刺”改為“弱刺激、中等刺激、強刺激”。

9、中風中經(jīng)絡配穴有刪除。

第五章至第八章變化情況

L掌按法動作要領變化。

2.剪刀步態(tài)臨床意義變化。

3.皮下出血增加常見疾病。

4.心音性質(zhì)的改變增加部分描述。

5.肝臟觸診,觸診方法有變化。

6.腹部叩診音有變化。

7.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方法不再明確左右手。

8.氣囊面罩簡易呼吸器使用略有變化。

9.導尿術物品準備及步驟略有變化。

10.第八章整體無變動。

第九章變化情況(第一站)

1、感冒,與時行感冒鑒別增加"傳染性"。暑濕感冒舌苔描述變化"舌

苔薄黃而膩"改為"舌苔黃膩或白膩"。氣虛感冒證候增加“面色胱白"。

2、咳嗽,肺陰虧耗: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改成滋陰清熱,潤肺止咳。

3、肺脹的痰濁壅肺:化痰降氣,健脾益氣改為化痰降氣,健脾益肺。

4、泄瀉的病機特點改為:脾虛濕盛,脾失健運,水濕不化,腸道清

濁不分,傳導失司而發(fā)生泄瀉,脾虛濕盛是病機特點。肝氣乘脾證表

述改為:腹痛泄瀉,瀉后痛減,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每

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而作,素有胸脅脹悶,曖氣食少,舌淡

紅,脈弦。

5、痢疾概念表述改為: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膿血主癥,是

夏秋季常見的腸道傳染病。病機表述改為病機:主要是邪客腸腑,氣

血壅滯,腸道傳化失司,脂絡受傷,腐敗化為膿血而為痢。病位在腸,

與脾胃腎密切相關。病理因素以濕熱疫毒為主,病理性質(zhì)分寒熱虛實。

6、脅痛,肝膽濕熱主癥為脅肋脹痛(重著改為脹痛)或灼熱疼痛。

7、眩暈,在眩暈與中風的鑒別中,刪除"眩暈暈倒者記憶空白,瞬間

即醒”。

8、中風表述中的口眼歪斜改為口舌歪斜,陽閉證改為除了本身的閉

證主癥外,兼見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痰多而黏,舌質(zhì)紅,

苔黃膩,脈弦滑有力。陰閉證脈改為脈沉滑。

9、郁證,病因病機增加"體質(zhì)偏頗"。病機變?yōu)?氣機郁滯、臟腑陰陽

氣血失調(diào)”。肝氣郁結證,主癥增加"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質(zhì)淡紅"。心

神失養(yǎng)證,主癥增加“苔薄白,脈弦細”。心腎陰虛證主癥描述變化。

10、血證,鼻蚓----氣血虧虛證,主癥增加"血色淡紅"。尿血增加“出

血部位的不同"??妊位鸱阜危呵甯螢a火,涼血止血一一瀉白散合黛

蛤散加減,治法改為清肝瀉肺,涼血止血。

11、消渴定義、診斷及鑒別:以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為主

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疾病刪除或尿中有甜味。

12、腰痛:概念說法精簡,腎陽虛腰痛表述稍變化。

13、崩漏,血熱證——虛熱證,選方改為"保陰煎"。腎陽虛證,方藥

刪除"三七"。血瘀證,血多者刪除"烏賊骨"。

14、閉經(jīng)概念變化。癥狀,刪除“畸形"。

15、痛經(jīng),病因——氣滯血瘀描述變化。病機最后"臨床常見”有變化。

論治方法刪除"至于子宮發(fā)育不良……情況選擇治療方法”。寒凝血瘀

證,證候描述變化(終于改了這個2020書上最大的錯誤)。氣血虛

弱證方藥后加減變化。腎氣虧虛證,刪除"痛及腰撕,加續(xù)斷、杜仲"o

16、絕經(jīng)前后諸證,概述變化。論治方法,刪除"并注意有無心肝郁

火、脾虛、痰濕、瘀血之兼夾證而綜合施治"。腎陰虛證,選方改為“左

歸丸“。腎陽虛證,選方改為"右歸丸"。

17、帶下過多,熱毒蘊結證,證候刪除"頭昏暈,午后尤甚"。

18、胎漏胎動不安,病因變化(操作中很多疾病的病因病機都有微小

的變化)。

19.瘤痛概述、病因病機變化,鑒別診斷變化,刪除診斷要點,辨證

論治變化,刪除預防調(diào)護。變化很多。和筆試書的^瘤統(tǒng)一了。氣滯

血瘀證:行氣活血,化瘀消^一一香棱丸或大黃蜃蟲丸痰濕瘀結證:

化痰除濕,活血消癖?一一蒼附導痰丸合桂枝茯苓丸濕熱瘀阻證:清熱

利濕,化瘀消^一一大黃牡丹湯腎虛血瘀證:補腎活血,消'癖散結一一

補腎祛瘀方或益腎調(diào)經(jīng)湯

20、肺炎喘嗽,痰熱閉肺治法改為清熱滌痰,開肺定喘;心陽虛衰改

為溫補心陽,救逆固脫。

21、小兒泄瀉,傷食瀉治法改為運脾和胃,消食化滯;陰竭陽脫證選

方改為生脈散合參附龍牡救逆湯。

22、積滯概念、病因病機、方證描述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

23、鵝口瘡概念、病因病機、方證描述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

24、手足口病概念、病因病機、方證描述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

25、麻疹邪毒閉肺、邪毒攻喉的癥狀描述有很大的改變。

26、紫瘢,風熱傷絡證治法、選方變化:風熱傷絡:疏風清熱,涼血

安絡一一銀翹散。陰虛火旺證選方變化:知柏地黃丸。

特別指出中醫(yī)執(zhí)業(yè)和助理第一站不一樣的地方:

1.頭痛,助理無內(nèi)傷頭痛一一氣虛頭痛這個證型;顫證、瘦病、癌病

助理不要求;脫疽、精癖助理不要求;閉經(jīng)、產(chǎn)后發(fā)熱、^瘤助理不

要求;肺炎喘嗽變證2證型、小兒泄瀉常證的肺脾氣虛及變證的2證

型、水痘變證2證型、瘁腮助理不要求

2.腸癰1、瘀滯證:行氣活血,通腑泄熱一一大黃牡丹湯合紅藤煎劑;

2、濕熱證:通腑泄熱,解毒利濕透膿一一復方大柴胡湯;兩個證型的

治法字眼中,執(zhí)業(yè)都是用泄,助理用的是瀉

3.胎漏、胎動不安執(zhí)業(yè)為1、腎虛證:固腎安胎,佐以益氣一一壽胎

丸2、氣血虛弱:補氣養(yǎng)血,固腎安胎一一胎元飲去當歸,加黃黃、

阿膠3、血熱證:滋陰清熱,養(yǎng)血安胎一一保陰煎加芭麻根4、跌仆傷

胎:補氣和血,安胎一一圣愈湯合壽胎丸5、瘤瘤傷胎:祛瘀消瘤!,

固沖安胎一一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胎漏、胎動不安助理為1、腎虛證:

固腎安胎,佐以益氣一一壽胎丸2、氣血虛弱:補氣養(yǎng)血,固腎安胎

一一胎元飲加減3、血熱證:滋陰清熱,養(yǎng)血安胎一一保陰煎加減4、

跌仆傷胎:補氣和血,安胎一一呈愈湯加菟絲子、桑寄生、續(xù)斷5、

^痛傷胎:祛瘀消固沖安胎一一桂枝茯苓丸加續(xù)斷、杜仲)

第十章變化情況

1、長期家庭氧療增加“目的是使患者在靜息狀態(tài)下,達到PaO2

260mmHg和(或)Sa02>90%?!?/p>

2、增加“(三)分期診斷”

3、2020年“纖維鏡”變動為2021年“支氣管鏡”

4、病情監(jiān)測中2020年“定期復查AIC”變動2021年“定期復查

HbeAlc”

5、乙型肝炎第二點,刪除2020年“前C區(qū)基因變異,不能形成

HBeAg”

6、2020年“綠膿桿菌”變動為2021年“綠膿假單胞菌”

7、刪除急性腎炎第一點中“不恰當?shù)牡拇罅繅乃馈?/p>

筆試重點變化

1、《中醫(yī)基礎理論》變化微小。

(1)肝的功能中主藏血,防止出血:新版為肝主藏血,以防止出血(2020

版本為肝主凝血以防止出血)。

2、《中醫(yī)診斷學》變動不大,個別證型表現(xiàn)有刪減和增加。

(1)望神失神里面,邪盛神亂,這里臨床意義表述有誤,其實就是臨

床表現(xiàn)后面那句話,沒有氣血功能嚴重障礙的說法,給刪除了。

(2)焦慮恐懼:時時恐懼,焦慮不安,心悸氣促,不敢獨處----C?膽氣

虛,心神失養(yǎng):卑博、臟躁,新版本刪除了卑愫,提示多見于臟躁病人

(3)五色主病中的黑色,腎虛、寒證、水飲、瘀血、疼痛(2020版本

為劇痛,改為疼痛)

(4)問寒熱,但熱不寒中的發(fā)熱,潮熱的"骨蒸潮熱",2021改成了"陰

虛潮熱”。

(5)問汗:手足心汗的意義,陰經(jīng)郁熱熏蒸,陽明燥熱內(nèi)結,或陰虛

陽亢或中焦?jié)駸嵊粽?,或陽氣?nèi)郁所致;2021中刪除了"脾虛運化失?!?/p>

這個意義

(6)六淫辨證的濕淫證,2021版本,刪除了由內(nèi)濕導致的濕(編寫者

認為:脾虛致濕,本質(zhì)是脾虛的辨證,并不是六淫證的辨證),所以內(nèi)

容改為

病位偏表:濕郁肌膚,阻滯經(jīng)氣好皮膚濕疹、瘙癢,或有惡寒微熱

病位偏里:阻滯氣機,困遏清陽玲脫腹痞脹、納呆、惡心、便稀等為主

(7)火邪辨證一樣的道理,刪除了過食辛辣食物,情志化火,臟腑氣

機過旺的描述,這里也是考慮到并不是六淫辨證的由來,而是情志辨證

或臟腑辨證的來由。

(8)津液病辨證,溢飲一一飲溢四肢:肢體沉重,酸痛,或浮腫,小便

不利:飲邪流行,溢于四肢(2020版本為飲溢四肢好飲邪流行,溢于四

肢)

(9)第十四單元三焦辨證中的上焦、中焦辨證改了很多,主要是

上焦辨證

①邪犯肺衛(wèi):發(fā)熱,微惡風寒,微汗出,脈浮數(shù):

②邪熱壅肺:但熱不寒,多汗,煩躁口渴,氣喘,苔黃脈數(shù);

③邪陷心包:高熱,神昏,澹語,舌騫,肢厥,舌質(zhì)紅絳

中焦

①陽明燥熱:身熱、腹?jié)M、便秘、苔黃燥、脈沉實等為主要表現(xiàn);

②太陰濕熱:身熱不揚、皖痞欲嘔、頭身困重、苔黃膩、脈濡數(shù)

3、《中藥學》變動比較大,部分藥物主治應用有刪減或增加,部分

藥物功效使用注意、配伍意義、用法用量、鑒別用藥等內(nèi)容有刪減或

增加。

(1)牛勞子功效改為疏散風熱,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腫;

(2)穿心蓮功效改為瀉火解毒,清熱燥濕,涼血,消腫;

(3)白薇功效改為清虛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4)麥芽功效改為消食除脹,降氣化痰,回乳消脹;

(5)白扁豆功效改為健脾化濕,和中消暑,解毒;

(6)甘草功效改為補脾益氣,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并沒

有刪掉),調(diào)和藥性;

(7)浮小麥功效改為固表止汗,益氣,除熱;

(8)五倍子功效改為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固精止遺,

收濕斂瘡

4、《方劑學》變動比較小,個別方劑配伍特點或配伍意義有刪減。

(1)濟川煎:治腎虛便秘;補中有瀉,降中有升,寓通于補之中,寄

升于降之內(nèi),以補為通之法

(2)黃龍湯主治改為攻下熱結,益氣養(yǎng)血

(3)半夏瀉心湯主治寒熱互結之痞,把寒熱錯雜改為寒熱互結,為治

寒熱互結之痞基礎方。

(4)理中丸主治變化為溫中祛寒,補氣健脾一一(1)脾胃虛寒證;(2)

陽虛失血證;(3)中陽不足,陰寒上乘致胸痹,或脾氣虛寒不能攝津

之多涎唾,或中陽受損木不榮土之小兒慢驚風,或清濁不干升降失常之

霍亂

(5)葛根黃苓黃連湯改為功用主治解表清里一一協(xié)表證未解,邪熱入

里※身熱,下利臭穢,胸脫煩熱,口干作渴,喘而汗出

(6)六味地黃丸功用主治填精滋陰補腎一一腎陰精不足證※腰膝酸

軟,小兒五遲五軟(陰虛+陰虛生熱)

(7)腎氣丸功用主治補腎助陽,化生腎氣一一腎陽氣不足證※腰痛

腳軟,腰以下冷,脈虛弱而尺部尤沉細

(7)桑蝶峭散功用主治調(diào)補心腎,固精止遺----心腎兩虛之尿頻或遺

尿、遺精證※小便頻數(shù),或尿如米淚色

(8)益黃湯功用主治補益脾腎,清熱祛濕,收澀止帶一一脾腎虛弱,

濕熱帶下※腎虛濕熱帶下過多

(9)豬苓湯功用主治利水滲濕,養(yǎng)陰清熱一一水熱互結證※小便不

利,發(fā)熱,口渴欲飲,舌紅,脈細數(shù)

5、《中醫(yī)經(jīng)典》增加的注釋比較多,部分考點有變化或刪減,個別

原文闡述或經(jīng)義索隱有變動或增加。

(1)除內(nèi)經(jīng)外的其他三個經(jīng)典都增加了原文關鍵字、詞的注釋,旨在

幫助考生更好的理解原文。

(2)溫病中個別條文的闡述觀點有修改,如濕熱病篇08此條為濕熱病

后期余濕未盡,胃氣未醒的證治。

6、《中醫(yī)內(nèi)科學》變動不大,個別疾病病因病機、辯證論治、鑒別

診斷有增加或變動。

01咳嗽證型:肺陰虧耗治法改為一一滋陰清熱,潤肺止咳

02頭痛基本病機改為:不通則痛,不榮則通;治療原則虛者以滋陰養(yǎng)血

改為補養(yǎng)氣血

03癡呆基本病機改為基本病機一一髓海不足,神機失用

04脅痛基本病機改為:肝絡失和

05瘧疾的勞瘧治法改為:益氣養(yǎng)血,扶正截瘧

06陽痿證型濕熱下注治法改為:清利濕熱

07郁證的病因病機變化病因:七情所傷、思慮勞倦、臟氣素虛、體質(zhì)偏

頗(增加體質(zhì)偏頗);基本病機改為氣機失常,臟腑陰陽氣血失調(diào)

08血證病因的感受外邪、情志過極、飲食不節(jié)、勞倦過度(2021改為

勞欲體虛)、久病或熱病等;血證多個證型證候表現(xiàn)小改,無治法選方

的改變

09消渴定義、診斷及鑒別:以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為主要臨

床表現(xiàn)的一種疾病刪除或尿中有甜味

10內(nèi)傷發(fā)熱病機氣血陰陽失衡(虧虛改為失衡),臟腑功能失調(diào)

11腰痛病位在腎(在腰府改為腎)

7、《中醫(yī)外科學》變化微小。

01白屑風定義增加:相當于西醫(yī)的脂溢性皮炎。特點:頭發(fā)、皮膚多脂

發(fā)亮,油膩,瘙癢,出現(xiàn)紅斑白屑,脫而復生

02乳房疾病中乳巖的乳巖與乳癖、乳核的鑒別

1.乳癖:好發(fā)于25?45歲,與月經(jīng)期密切相關,月經(jīng)期乳房疼痛、脹

大;書上寫30-45歲,與疾病中4對應對應為25-45歲。

8、《中醫(yī)婦科學》的變動主要集中在第七、九、十單元,基本上均

是方藥的刪減變化。個別疾病的證型有增加或刪減。

01.月經(jīng)先期病中辨證論治氣虛證一一脾氣虛,執(zhí)業(yè)和助理統(tǒng)一補中益氣

湯,為腎氣虛的選方固陰煎或歸腎丸,改為固陰煎

02.月經(jīng)后期血寒證實寒證的選方改為溫經(jīng)湯(《婦人大全良方》),

痰濕證選方改為蒼附導痰丸

03.月經(jīng)過多氣虛證選方改為舉元煎,助理的是舉元煎或安沖湯;

04.月經(jīng)過少辨證論治選方的或方后面全刪除,助理痰濕證蒼附導痰丸

或二陳加萼歸湯

腎虛證:補腎益精,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一一歸腎丸

血虛證:養(yǎng)血益氣調(diào)經(jīng)一一滋血湯

血瘀證:活血化瘀調(diào)經(jīng)——桃紅四物湯

痰濕證:化痰燥濕調(diào)經(jīng)一一蒼附導痰丸

05.崩漏的脾虛證選方改為固本止崩湯,去掉或方;腎陽虛改為右歸丸

加黨參、黃黃;腎陰虛改為左歸丸合二至丸

06.閉經(jīng)實證痰濕阻滯選方改為蒼附導痰丸,助理為蒼附導痰丸合四君

子湯加當歸、川萼

07.經(jīng)行乳房脹痛證型肝氣郁結選方改為柴胡疏肝散,肝腎虧虛選方改

為一貫煎

08.經(jīng)行吐蜘肺腎陰虛選方改為順經(jīng)湯

09.經(jīng)行口糜陰虛火旺滋陰降火選方改為知柏地黃湯

10.絕經(jīng)前后諸證腎陰虛證選方改為左歸丸,腎陽虛證選方改為右歸丸,

腎陰陽俱虛選方改為二仙湯

11.胎漏、胎動不安辨證論治大改,

腎虛證補腎健脾,益氣安胎壽胎丸

血熱證清熱涼血,養(yǎng)血安胎保陰煎

氣血虛弱補氣養(yǎng)血,固腎安胎胎元飲

跌仆傷胎補氣和血,安胎圣愈湯合壽胎丸

瘤痕傷胎祛瘀消感;,固沖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

12.滑胎去掉證型脾腎虛弱

13.子腫脾虛證選方改為白術散加砂仁

14.產(chǎn)后發(fā)熱證選方改為荊穗四物湯

15.產(chǎn)后腹痛氣血兩虛證選方改為腸寧湯,瘀滯子宮證選方改為生化湯

加益母草

16.產(chǎn)后身痛風寒證改為外感證選方改為獨活寄生湯

17.產(chǎn)后抑郁心脾兩虛證選方改為歸脾湯

18.產(chǎn)后小便不通氣虛證選方改為補中益氣湯去升麻,加桔梗、茯苓、

通草

19.產(chǎn)后小便淋痛腎陰虧虛證選方改為知柏地黃湯

9、《中醫(yī)兒科學》變化不大,部分疾病的辯證治法方藥有刪減或變

化,只有個別疾病的病因病機和辨證論治有較大的變化。如"抽動障

礙"(助理不考)一病內(nèi)容劇變,全部更新。

01.體重1歲以上體重(kg)=8+2x年齡(2020版本是2歲以上);

02.肺炎喘嗽治療原則改為宣肺開閉、化痰平喘;

03.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診斷:突然的心率加快(改變),嬰兒超過180

次/分、幼兒超過160次/分、呼吸加快超過60次/分,極度煩躁不

安,面色明顯發(fā)組;心音低鈍,有奔馬律,頸靜脈怒張,X線檢查示心

臟擴大;肝臟迅速擴大;顏面、眼瞼或下肢水腫等;

04.哮喘辨證論治風寒束肺、痰熱阻肺證型改為:寒性哮喘、熱性哮喘;

05.泄瀉辨證論治變證氣陰兩傷、陰竭陽脫治法分別改為:益氣養(yǎng)陰、

回陽固脫;

06.厭食辨證論治中脾胃氣虛代表方異功散、參苓白術散改為異功散;

脾胃陰虛代表方養(yǎng)胃增液湯、益湯改為養(yǎng)胃增液湯;

07.抽動障礙辨證論治:以八綱辨證為主,重在辨陰陽虛實;其標在風

火痰濕,其本在肝脾腎三臟,尤與肝最為密切;治療原則一一息風止動;

外風引動:疏風解表,息風止動一一銀翹散

肝亢風動:平肝潛陽,息風止動一一天麻鉤藤飲

痰火擾神:清熱化痰,息風止動一一黃連溫膽湯

脾虛肝旺:扶土抑木,調(diào)和肝脾一一緩肝理脾湯

陰虛風動:滋水涵木,柔肝息風一一大定風珠

08.水腫辨證論治風水相搏的治法改為疏風宣肺,利水消腫選方改為: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苓散;濕熱內(nèi)侵的治法改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選方改為五味消毒飲合小薊飲子。

水凌心肺治法改為瀉肺逐水,溫陽扶正,水毒內(nèi)閉治法改為辛開苦降,

解毒利尿;

09.遺尿證型脾肺氣虛改為肺脾氣虛;

10.麻疹辨證論治逆證的邪陷心肝治法改為平肝息風,清心開竅;

11.痹腮辨證論治證候熱毒壅盛改為熱毒蘊結,邪陷心肝選方改為清瘟

敗毒飲;

12.紫瘢證型風熱傷絡治法改為疏風清熱,涼血安絡,選方改為銀翹散;

證型陰虛火旺去掉大補陰丸。

10、《針灸學》變動不大,刺法中部分有內(nèi)容刪減,個別數(shù)值有變化。

在針灸治療中少部分疾病辯證或穴位有增加或變動。

01第四單元腌穴的主治特點和規(guī)律任脈分經(jīng)主治規(guī)律回陽、回脫、強

壯作用、中風脫證、虛寒、下焦病,刪除"回陽、回脫、強壯作用"改為

“中風脫證、虛寒、下焦病”

02五輸穴的臨床運用(1)按五輸穴主病特點選用,刪除“經(jīng)穴治療作用

不典型”的表述

03原穴、絡穴的分布特點與組成:十二經(jīng)絡穴在肘膝關節(jié)以下,任脈之

絡穴鳩尾散于腹,督脈之絡穴長強散于頭上,脾之大絡大包穴布于胸脅,

共十五穴,故稱為"十五絡穴"表述改為:十二經(jīng)絡穴在肘膝關節(jié)以下,

任脈之絡穴鳩尾位于上腹部,督脈之絡穴長強位于尾舐部,脾之大絡大

包位于胸脅部,共十五穴,故稱為"十五絡穴"

04背俞穴、募穴的臨床應用第三點:相配使用,稱為俞募配穴法(前后

配穴法),用來治療相應的臟腑病證;增加表述:明代《圖注八十一難

經(jīng)辨真》"陰病行陽,當以陽引陰,其治在俞;陽病行陰,當以陰引陽,

其治在募”

05交會穴保留大椎穴、關元、中極、三陰交、風池、中脫的交會表述

06人迎主治增加④假性延髓麻痹

07睛明主治改為①目赤腫痛、流淚等目疾;②急性腰痛,坐骨神經(jīng)痛;

③心悸等心疾

08陽陵泉主治增加④腳氣

09第二十單元毫針刺法針刺方向、角度和深度:方向依據(jù)針尖朝向,依

據(jù)經(jīng)脈循行、腌穴位置、依病性、依病位定方向

10穴位注射法的劑量注意有一定的更改:凡是針灸治療的適應證大部分

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證、腰腿痛等;劑量:耳穴0.1-0.2ml,頭面部

0.1-05.ml,腹背及四肢腰臀部2-5ml

11第二十七單元治療總論針灸的治療原則針灸原則中實則瀉之(井

穴,募穴),苑陳則除之表述改為:清除瘀血的刺血療法,如三棱針、

皮膚針,天澤、委中、井穴、十宣等

12針灸治療作用: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和陰陽、扶正祛邪增加論述調(diào)和陰陽的

說法:陽虛陰盛之證常補陰瀉陽;陽虛陰盛之證常補陽瀉陰;如不寐補

陰蹺(照海),瀉陽蹺(申脈),多寐補陽蹺(申脈),瀉陰蹺(照海),

這個考點在考試中較常出現(xiàn)

13頭痛主穴改為百會風池阿是穴合谷,刪除了太陽

14面痛治法表述改為:疏通經(jīng)絡,祛風止痛。取面部月俞穴、手足陽明和

足太陽經(jīng)穴為主

15眩暈配穴增加:高血壓:曲池、足三里;頸性眩暈:風池、天柱、頸

夾脊

16面癱配穴變化:眼瞼閉合不全改為:魚腰、申脈;舌麻、味覺減退改

為廉泉、足三里;

增加聽覺過敏:聽宮、中渚

17癇病間歇期治法改為:取任脈、督脈及手足厥陰經(jīng)穴為主

18癡呆配穴瘀血阻絡改為:膈俞、內(nèi)關

19胃痛治法改為和胃止痛。取胃的募穴、足陽明經(jīng)穴為主

20便秘的配穴熱秘改為:曲池、內(nèi)庭

21癮疹主穴增加委中,改為:曲池合谷血海膈俞委中三陰交

22頸椎病配穴變化:

病在手陽明經(jīng):頸項、肩、臂放射性疼痛、麻木,或伴有拇指、食指和

中指麻木---合谷

病在手太陽經(jīng):伴有無名指、小指麻木---申脈;

病在督脈、足太陽:以頸項后枕部疼痛,頸部僵緊不舒一一后溪;

23落枕配穴變化:病在少陽經(jīng)外關、肩井

11,《內(nèi)科學》變動比較小,只有個別檢查數(shù)值有變化。

01內(nèi)科學中阿司匹林表述統(tǒng)一改為腸溶阿司匹林

02個別單位,詞句表達的錯誤,不存在對做題的干擾

12、《診斷學基礎》變化不大,部分數(shù)值有變化,少部分內(nèi)容有增加

或刪減。如血清鐵的參考值。

01全身狀態(tài)檢查血壓測量增加說法:未服高血壓藥,至少三次非同日測

02鼻部檢查鼻竇:額竇、篩竇、上頜竇、蝶竇統(tǒng)稱為鼻竇;鼻竇區(qū)壓痛

多為鼻竇炎,多伴鼻塞、流涕、頭痛

03肺與胸膜檢查觸診增加胸廓擴張度檢查:一側(cè)擴張受限,見于大量胸

腔積液、氣胸、胸膜增厚和肺不張等

04心臟、血管檢查中心包摩擦感表述改為:干性心包炎體征----小前區(qū)

胸骨左緣第4肋間聽診最清楚;坐位稍前傾或深呼氣更易觸及

05正常心音及其產(chǎn)生機制(正常情況:青少年P2>A2,成年P2=A2,

老年P2<A2)

06口服抗凝藥物檢測參考值:1.0+0.2;INR為首選口服抗凝藥物檢測

試驗

※維持2.0-2.5為宜,一般不超過3,小于1.5提示抗凝無效

07ALP(堿性磷酸酶)參考值改為:成人40-150U/L,兒童V500U/L

08血尿酸(UA):150-416umol/L;

09血清鐵(Tf)參考值變化:男10.6-36.7umol/L女7.8-32.2umol/L兒

童9-32.2umol/L

10心電圖個別說法有變化

13、《傳染病學》部分疾病內(nèi)容有增加或變化,第一單元和第四單元

增加內(nèi)容較多。

01傳染病學總論細目一感染與免疫的感染的概念,增加了一大段話,

02傳染病的流行過程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傳染源中受感染的動物,增加

了嚙齒動物最為常見的說法

03第一單元最后傳染病的預防中管理傳染源增加了:甲類發(fā)現(xiàn)后2小

時內(nèi)通過傳染病疫情監(jiān)測信息系統(tǒng)上報,乙類24小時內(nèi)上報的說明!

04.病肝的病原學中補充了HAV:IgM抗體是近期感染的標志;IgG型抗

體是過去感染的標志;的說法,這個說法筆記中整合在輔助檢查病原學

檢查中去了。

05.發(fā)病機制及病理的病理重型肝炎增加了急性、亞急性、慢加急性、

慢性等重型肝炎的病理變化情況:其中急性肝細胞呈一次性大量壞死,

亞急性新舊不等大塊壞死,慢加急是慢性損害基礎上新的肝細胞壞死病

變,慢性重型表現(xiàn)為肝纖維化及慢性結節(jié)形成合并肝細胞壞死

06流行性感冒中實驗室與其他檢查:血常規(guī)(中性粒細胞顯著減少,淋

巴細胞相對增加)、病毒分離等改為血常規(guī)(白細胞總數(shù)正?;蚪档?,

淋巴細胞相對增加)、病毒分離

0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學表述改為:其中H5和H7亞型為高致

病型,以H5N1致病性最強;感染H5N1、H7N9亞型患者病情重,死亡

率高;臨床表現(xiàn)表述改為:H7N9患者病情嚴重可出現(xiàn)急性呼吸窘迫綜

合征、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表現(xiàn)

08艾滋病的傳染源說法中增加:HIV主要存在于傳染源的血液、精液、

陰道分泌物、胸腹水、腦脊液、羊水、乳汁等體液中;流行特征增加說

法:一旦確診,無論CD4+T淋巴細胞高低,均應建議立即治療(ART:

抗反轉(zhuǎn)錄病毒治療)

09艾滋病實驗室檢查增加說法:抗體檢測是感染診斷的"金標準",抗體

確認試驗最常用的方法是免疫印跡法(WB);診斷中增加說法CD4+T

淋巴細胞<200/ul也可診斷;預防的切斷傳播途徑增加:暴露后預防采

用三聯(lián)藥物治療:首選方案為恩替卡韋/恩曲他濱+整合酶抑制劑)

10流行性出血熱臨床表現(xiàn)多尿期內(nèi)容增加:多尿期9-14病日,持續(xù)7~14

日,長者數(shù)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