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重難點:課外文言文閱讀(一)_第1頁
2021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重難點:課外文言文閱讀(一)_第2頁
2021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重難點:課外文言文閱讀(一)_第3頁
2021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重難點:課外文言文閱讀(一)_第4頁
2021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重難點:課外文言文閱讀(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河南省淮濱縣第一中學

2021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重難點專練:課外文言文閱讀(一)

【技巧指導一一劃分句子節(jié)奏】

文言語句的停頓應遵循兩個原則:

①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間不能停頓;

②表示一個完整概念的短語中間不能停頓。

技巧一:弄通文意斷句

給文言文斷句,需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通讀全文,概括

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大致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節(jié)詞占多數(shù)的特點,抓住幾個關(guān)鍵的字

詞進行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

技巧二:利用對話標志斷句

常以"曰""云""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時寫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技巧三:借助文言虛詞斷句

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

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

技巧四:找出動詞,明確句意

古漢語中,找出了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也就區(qū)分出獨立的句子,明確了語句的意思,

從而正確斷句。

技巧五:借助名詞(代詞)斷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謂賓,而主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

描寫、說明或議論的對象,在它們的前后往往要進行斷句。找出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名詞或代

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常見代詞有:"我"(吾、予、余、我),"你"(爾、汝、

女、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止匕)。

技巧六:利用對稱句式斷句

解題時,注意古文講究整齊對稱、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數(shù)和相同的結(jié)構(gòu)等特

點。

【題組訓練】

1.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指車夫)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為相御①,擁大蓋,策駟馬,意

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

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②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

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逼浜?,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

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注釋】①御:趕車。②自下:謙虛。③抑損:謙恭退讓。

(1)解釋下列句中畫線的字。

①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窺:

②其妻請去去:

③夫問其整故:.

④御以實處對:

(2)翻譯句子。

①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

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

(3)這則故事給我們哪些啟示,請簡述。

2.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農(nóng)夫耕田

農(nóng)夫耕于田,數(shù)息①而后一鋤。行者見而哂②之,日:“甚矣,農(nóng)之惰也!數(shù)息而后一鋤,

此田竟月③不成!"農(nóng)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shù)乎?”行者解衣下田,

一息而數(shù)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nóng)夫曰:

“今而后知耕田之難也?!?/p>

農(nóng)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shù)謬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毙姓叻ァ?/p>

【注】①息:呼吸。②哂(sh§n):譏笑。③竟月:滿一月,整整一個月。

(1)下列畫線字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至莫知所以耕/同王者何人

B.埴農(nóng)夫曰/權(quán)埴呂蒙日

C.行者見而哂之/見往事耳

D.行者服而去/揚長而去

(2)下列對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

B.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

C.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

D.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

(3)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發(fā)?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杜甫傳

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位終膳部

員外郎,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

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

曹參軍?十五載,祿山陷京師,肅宗征兵靈武。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謁肅宗于彭原郡,

拜右拾遺。房瑁布衣時與甫善,時瑁為宰相,請自帥師討賊,帝許之。其年十月,培兵敗

于陳濤斜。明年春,瑁罷相。甫上疏言瑁有才,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用為刺史,出甫為

華州司功參軍。時關(guān)畿亂離谷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自負薪采福兒女餓殍者數(shù)人。久

之,召補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zhèn)成都,奏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

賜緋魚袋。武與甫世舊,待遇甚隆。永泰元年夏,武卒,甫無所依。

(節(jié)選自《舊唐書?杜甫傳》有刪節(jié))

(1)下列對文中畫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關(guān)畿亂離/谷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自負薪采相/兒女餓殍者數(shù)人。

B.時/關(guān)畿亂離谷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自負薪/采相兒/女餓殍者數(shù)人。

C.時/關(guān)畿亂離/谷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自負薪采相/兒女餓殍者數(shù)人。

0.時關(guān)畿亂離/谷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自負薪/采相兒/女餓殍者數(shù)人。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出身官宦人家,自己卻并未因科舉而獲取功名。

B.杜甫因肅宗“征兵靈武”而追隨,被封為“右拾遺”。

C.杜甫為房瑁進言,稱其有才,觸怒肅宗,被貶為刺史。

D.杜甫因世交嚴武去世,無所依靠,生活重新陷入困頓。

4.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陶潛,字淵明,或云淵明字元亮,潺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潛少有高趣,嘗著

《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

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zhèn)

軍、建威參軍。后為彭澤令??で捕洁]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日:“我不能為五斗

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義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

里之間要之。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

醉而歸。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

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逼湔媛嗜绱恕?/p>

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元嘉四年卒,時年六十三,世號靖節(jié)

先生。

(1)下列對文中畫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

B.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

C.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

I).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p>

(3)下列對文本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陶淵明年輕的時候就有高尚的志趣。

B.陶淵明曾三次為官并兩次自動離職。

C.陶淵明愛好喝酒而且性情率真不羈。

D.陶淵明不解音律撫琴實屬附庸風雅。

5.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叢②之中,不為無

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③是而無悶者也。蘭

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④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

以時發(fā)者⑤也?

(節(jié)選自黃庭堅《書幽芳亭記》

【注】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叢:貧瘠的叢林。③不見:不被人知道。④蕭艾:指艾

蒿。⑤含章以時發(fā)者: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

(1)下列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何陋之有/清風過之

B.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凌厲而見殺

C.斯是陋室/星所謂遁世無悶

D.同予置何人/不見是而無悶置也

(2)選出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

A.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

B.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

C.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

D.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

(3)請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生于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

②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

(4)文中作者認為什么樣的人才能堪稱君子?請結(jié)合文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6.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

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乃征為廷尉。

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

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

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

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

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日:“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

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挥闷渥h,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

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

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本禹曋?,拜賈生為梁懷

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

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

下/甚幸愛

B.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

下甚幸愛

C.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

下/甚幸愛

D.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

下/甚幸愛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賈誼初入仕途,展現(xiàn)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薦而入仕,當時年僅二十余歲,卻讓諸生

自覺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級提拔,一年之間就當上太中大夫.

B.賈誼熱心政事,遭到權(quán)要忌恨。他認為漢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應當全盤改變秦

朝法令,因此觸及權(quán)貴利益,受到詆毀,文帝后來也疏遠了他。

C.賈誼答復詢問,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詢問鬼神之事,對賈誼的回答很滿意,于是任命他

為自己鐘愛的小兒子梁懷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賈誼。

D.賈誼勸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納。文帝封淮南厲王四個兒子為侯,賈誼認為禍患將自此興

起:數(shù)年之后,梁懷王墮馬死,賈誼覺得未能盡責,悲泣而死。

7.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有盜劫一富室,其黨手炬露刃,迫脅家眾曰:“敢號呼者死!”皆噤不出聲。一灶婢年十

五六,睡廚下,乃密持火種,潛至后院,乘風縱火,焚其積柴。煙焰燭天,闔村驚起,數(shù)

里內(nèi)鄰村亦救視。大眾既集火光下明如白晝?nèi)罕I格斗不能脫竟駢首就擒。主人深感此婢,

欲留為子婦,其子亦首肯,曰:“具此智略,必能作家①,雖灶婢何害?!?/p>

(節(jié)選自紀啊《閱微草堂筆記》)

【注】①作家:理家,治家。

(1)下列選項中畫線詞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黨手炬露刃(火把)B.闔村驚起(全)

C.具此智略(略微)D.雖灶婢何妻(妨礙)

(2)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大眾既集火光下明如白晝?nèi)罕I格斗不能脫竟駢首就擒

(3)文中灶婢的“智”體現(xiàn)在哪里?你學過的古文中還有誰是有智之人,請舉一例并闡述

理由。

8.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①曰:“南陽無令②,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可。”平公

日:“解狐非子之仇耶?”對日:“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逼焦唬骸吧啤!彼煊?/p>

之,國人稱善焉。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

可?!逼焦眨骸拔绶亲又右??”,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

“善?!庇炙煊弥瑖朔Q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

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注】①祁黃羊:晉國大夫0②令:官職,縣令。

(1)下列各項畫線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誰可而為之(擔任)B.非問臣之仇也(的)

C.非子之仇耶(仇恨)D.遂用之(于是,就)

(2)給畫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3)文中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這體現(xiàn)了祁黃羊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

9.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太后嘗問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誰可者?"仁杰曰:“未審陛下欲何所用之?”太

后曰:“欲用為將相。”仁杰對曰:“文學縊藉⑦,則蘇味道、李矯固其選矣;必欲取卓

葷奇才②,則有荊州長史張柬之。其人雖老,宰相才也?!碧筮奂碇疄槁逯菟抉R。數(shù)

日,又問仁杰,對曰:“前薦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日:“已遷矣。”對日:“臣所薦

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乃遷秋官侍郎;久之,卒用為相。仁杰又嘗薦夏官侍郎姚元崇

等數(shù)十人,率為名臣。或謂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仁杰曰:“薦賢為國,

非為私也?!?/p>

【注】①文學縊藉:文采出眾含蓄。②卓牽奇才:卓越出眾的奇才。③擢:提拔。

(1)“久之,卒用為相”中“卒”的意思是o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臣所薦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狄仁杰是“真伯樂”呢?

10.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七歲,能屬文。景德初,張知白①安撫江南,以神童薦

之。帝召殊與進士千余人并試廷中,殊神氣不懾,援筆立成。帝嘉賞,賜同進士出身②。

時相寇準曰:“殊江外人③。"帝曰:“張九齡非江外人邪?”后二日,復試詩、賦、

論,殊奏:“臣嘗私習此賦,請試他題?!钡蹛燮洳黄郏瘸?,數(shù)稱善。擢陶書省正

字、秘閣讀書。命直史館陳彭年察其所與游處者,每稱許之。累官翰林學士⑤,遷⑥左庶子

②。帝每訪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紙細書,已答奏,輒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

(《宋史?晏殊傳》,有刪選)

【注】①張知白:人名。②進士出身:是科舉時代按照中試等第賜予的一種資歷稱

號。③江外人:江南人。④擢:提拔。⑤秘書省正字、秘閣讀書、翰林學士:古代官名。

⑥遷:升遷。⑦左庶子:古代官名。⑧率:一概,都。

(1)解釋下列句子畫線字的意思。

①數(shù)稱疊()

②每稱進之()

③輒并稿封上()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帝召殊與進士千余人并試廷中。

②臣嘗私習此賦,請試他題。

(3)晏殊才華橫溢表現(xiàn)在哪里?請概括其中三點。

參考答案

1.

(1)①偷看,②離開,③原因,④回答

(2)①晏子身長不足六尺,身在齊國當相國,名聲顯赫于諸侯。

②但是你的意思自認為滿足了,我因此請求離開你了。

(3)①要謙虛謹慎,不要驕傲自滿;②有了錯誤要勇于改正,知錯能改,善莫大焉;③人

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乎所以。做人切忌張揚,一定要謙虛。

【解答】

(1)①句意為:他的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偷看。窺:偷看。

②句意為:他妻子請求離開。去:離開。

③句意為:車夫問她是什么原因。故:原因。

④句意為:車夫據(jù)實回答。對:回答。

(2)①長:身長。相:名字作動詞,當相國。名:名聲。

②然:但是。足:滿足。求:請求。去:離開。

(3)本文主要講述了晏子的車夫自己覺得高大而自我驕傲,其妻認為其在晏子之下,沒有

值得驕傲的地方,車夫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后虛心改正了錯誤的故事。依據(jù)“其夫為相御,

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

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

足,妾是以求去也”可知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驕傲自滿,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乎所以,

切忌張揚。依據(jù)“其后,夫自抑損”可知,有了錯誤要勇于改正,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2.

(1)C

(2)D

(3)示例一:做事情要講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目的)。

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颍簺]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

示例三:事非經(jīng)歷不知難。

【解答】

⑴A項,我/我。

B項,對.....說/對......說。

C項,看見/知曉,了解。

D項,離開/離開。

故選Co

(2)“未及移時”意思是沒有多長時間,作時間狀語,應在其后斷開,排除A、C兩項;

“喘喘焉不能作聲”意思是氣喘吁吁,連聲音都發(fā)不出了,語意完整,中間不可斷開,排

除B項。

故選D。

(3)《農(nóng)夫耕田》描述了農(nóng)夫耕種田地的辛苦場景,需要喘幾口氣以后才揮一下鋤頭。過

路人沒有親身實踐,譏笑他懶惰。過路人為農(nóng)夫示范,每鋤一下都用盡全身的力氣。沒有

多長時間,他的力氣用完了,倒在田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掌握節(jié)奏,不能急于求

成,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目的)。也指沒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事非經(jīng)歷不知難。

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3.

(1)A

(2)玄宗認為這賦寫得很奇妙,就召喚他來考作文,并授給他京兆府兵曹參軍一職。

(3)C

【解答】

(1)句意為:當時京城地區(qū)動亂流離,糧食一下子變得很貴,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縣,自

己背柴火采集野菜,餓死的兒女有好幾個。其中“時關(guān)畿亂離”作整個句子的狀語,中間

不可斷開,據(jù)此排除B、C兩項;“負薪采相”的主語是“自”,“兒女”為一個詞,中間

不可斷開,據(jù)此排除D項。

故選Ao

(2)奇:認為……奇妙。召:召喚。授:授予。

(3)C項,根據(jù)“肅宗怒,貶瑁為刺史”可知,“被貶為刺史”的是房培,不是杜甫。

4.

(1)C

(2)陶潛嘆息說:“我不能為五斗米(這些俸祿)彎腰(喪失尊嚴)替鄉(xiāng)下的小人做事

??!”

(3)D

【解答】

(1)句意:郡將(官職名)看望陶潛,正趕上他釀的酒熟了,(陶潛)就用頭上葛布制的

頭巾過濾酒液,過濾完了又把頭巾戴在頭上?“之”,代詞,指代陶淵明,“郡將嘗候

之”句意完整,其后斷開,排除B、D兩項;“漉酒”是一個動作,中間不可斷開,排除A

項。

故選Co

(2)嘆:嘆息。折腰:彎腰行禮,屈身事人。

(3)D項,原文“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是說,陶

淵明每喝酒恰到好處時,就撫弄它以便寄托自己的情感,并非“附庸風雅”。

5.

(1)D

(2)C

(3)①生長在深山和貧瘠的叢林里,不因為沒有人知道就不發(fā)出香味。

②蘭花雖然含著香味形狀美好潔凈,但平時與艾蒿沒有什么兩樣。

(4)①無人賞識的時候能耐得住寂寞。

②屢遭打擊而不改其操守。

③不被理解賞識而不為此煩惱。

④善于把握時機施展才華。

【解答】

(DA項,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代詞,指蘭花。

B項,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承接。

C項,動詞,表判斷/代詞,這。

D項,兩個都是代詞.......的人。

故選Do

(2)“雪霜凌厲而見殺”意思是在遭受雪霜殘酷的摧殘后,語意完整,應在其后停頓;

“來歲”的意思是來年,作時間狀語,一般前后停頓。因此正確的朗讀停頓應劃分為:雪

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

故選Co

(3)①為:因為。芳:香味。

②體:形狀。平居:平時,平日。殊:不同。

(4)從文中“生于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可知,作者認為君子在無人賞識的時

候能耐得住寂寞;從“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可知,作者認為君子屢遭打擊

而不改其操守;從“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可知,作者認為君子不被理解

賞識而不為此煩惱;從“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fā)者

也”可知,作者認為君子要善于把握時機施展才華。

6.

(1)c

(2)賈生屢次上奏,說諸侯封地有的接連數(shù)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漸削減其封地。

(3)C

【解答】

(1)“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是狀語后置句,“于郡中”作“聞”的狀語,中間不能斷

開,排除D項?!皡峭⑽尽笔菍S忻~(“廷尉”官職名,“吳廷尉”意思為“姓吳的廷

尉”),作“為河南守”的主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項。“召置門下”是一個事件,

且是省略句,“置”后省略“于”,中間不應斷開,排除B項。

故選Co

(2)數(shù):屢次,多次?;颍河械?。連:接連。稍:逐漸。

(3)C項,“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沒有提及,只是“征見”;”任命他為自己鐘愛的小兒

子梁懷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賈誼”順序不當,應該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賈

誼”,然后才“任命他為自己鐘愛的小兒子梁懷王的太傅”。

7.

(1)C

(2)大眾既集/火光下明如白晝/群盜格斗不能脫/竟駢首就擒

(3)她在危急情況面前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用放火引來眾人救火,并抓住盜賊,使主人

一家得救。例如《河中石獸》里的老河兵他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判斷,找到石獸,充滿

智慧。孫權(quán)智在先指出學習的必要性,然后指出學習的目的和方法,再現(xiàn)身說法強調(diào)學習

的作用,讓呂蒙心服口服并開始學習。

【解答】

(1)C項,句意:有這樣的智慧膽識。略:膽識。

(2)解答此類題,應根據(jù)句意劃分句子節(jié)奏。句意為:眾人聚集后,火光之下像白天一樣

明亮,強盜們與眾人格斗,無法逃脫,竟全部被擒。故斷句為:大眾既集/火光下明如白晝

/群盜格斗不能脫/竟駢首就擒。

(3)閱讀語段內(nèi)容,由“乃密持火種,潛至后院,乘風縱火,焚其積柴”可以看出灶婢的

“智”體現(xiàn)她在危急情況面前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用放火引來眾人救火,并抓住盜賊,

使主人一家得救。我們學過的《河中石獸》里的老河兵他能夠根據(jù)實際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