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chǔ)化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濟寧醫(yī)學院_第1頁
基礎(chǔ)化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濟寧醫(yī)學院_第2頁
基礎(chǔ)化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濟寧醫(yī)學院_第3頁
基礎(chǔ)化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濟寧醫(yī)學院_第4頁
基礎(chǔ)化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濟寧醫(yī)學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基礎(chǔ)化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濟寧醫(yī)學院濟寧醫(yī)學院

第一章測試

下列溶液滲透壓力最大的是()

A:c(C6H12O6)=0.2mol·L-1B:c(NaCl)=0.1mol·L-1C:c(Na2CO3)=0.1mol·L-1D:c(HAc)=0.3mol·L-1E:c(Na3PO4)=0.1mol·L-1

答案:c(Na3PO4)=0.1mol·L-1

相同質(zhì)量摩爾濃度的下列物質(zhì)(均以分子式作基本單元)溶液中,溶液的凝固點最高的溶液是()

A:ZnSO4B:K2SO4C:NaClD:Al2(SO4)3E:葡萄糖

答案:葡萄糖

關(guān)于溶劑的凝固點降低常數(shù),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A:是溶質(zhì)的質(zhì)量摩爾濃度為lmol·kg-1時的實驗值B:與溶質(zhì)的性質(zhì)有關(guān)C:與溶質(zhì)和溶劑的性質(zhì)都有關(guān)D:與溶質(zhì)的濃度有關(guān)E:只與溶劑的性質(zhì)有關(guān)

答案:只與溶劑的性質(zhì)有關(guān)

一種漂白劑含次氯酸鈉(NaClO)。質(zhì)量摩爾濃度為0.750mol·kg-1的溶液的次氯酸鈉的摩爾分數(shù)為

A:

0.0133B:0.0135C:0.0100D:1.80×10-4E:0.750

答案:

0.0133

難揮發(fā)非電解質(zhì)稀薄溶液的蒸氣壓力下降、沸點升高、凝固點降低的數(shù)值正比于()

A:溶液的體積B:溶液的溫度C: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D:溶液的質(zhì)量摩爾濃度E:溶質(zhì)的質(zhì)量

答案:溶液的質(zhì)量摩爾濃度

若下列溶液為稀薄水溶液,不能用Raoult定律計算其蒸氣壓力的是

A:葡萄糖溶液B:淀粉溶液C:蛋白質(zhì)溶液D:蔗糖溶液E:酒精溶液

答案:酒精溶液

關(guān)于液態(tài)純?nèi)軇┑姆悬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態(tài)純?nèi)軇┑姆悬c是該純?nèi)軇┮欢ㄕ魵鈮合碌臏囟菳:液態(tài)純?nèi)軇┓悬c是100℃(大氣壓101.3kPa下)C:液態(tài)純?nèi)軇┑姆悬c是其蒸氣壓力與大氣壓相等時的溫度D:液態(tài)純?nèi)軇┱魵鈮呵€上任何一點都表示該純?nèi)軇┑姆悬cE:液態(tài)純?nèi)軇┲挥幸粋€沸點

答案:液態(tài)純?nèi)軇┑姆悬c是其蒸氣壓力與大氣壓相等時的溫度

配制萘的稀苯溶液,利用凝固點降低法測定萘的摩爾質(zhì)量,在凝固點時析出的物質(zhì)是

A:苯B:萘、苯C:水D:萘E:組成復雜的未知物質(zhì)

答案:苯

相同溫度下,欲使兩種稀薄溶液間不發(fā)生滲透,應使兩溶液

A:滲透濃度相同B: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C: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D:質(zhì)量摩爾濃度相同

E:質(zhì)量濃度相同

答案:滲透濃度相同

在下列溶液的各種組成標度中,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是

①質(zhì)量摩爾濃度

②物質(zhì)的量濃度

③摩爾分數(shù)

④質(zhì)量濃度

⑤質(zhì)量分數(shù)

A:①③⑤

B: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E:

①③

答案:

①③

第二章測試

已知

H2CO3

:pKa1=6.35,

pKa2=10.33,0.20mol·L-1Na2CO3溶液與0.20mol·L-1HCl溶液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為(

)

A:12.50B:7.00C:10.33D:6.35E:8.34

答案:8.34

在HAc的水溶液中,加入適量NaAc來抑制HAc的解離,這種作用稱為()

A:離子氛B:鹽效應C:緩沖作用D:同離子效應E:稀釋效應

答案:同離子效應

已知某二元弱堿的pKb1=4.0,pKb2=9.0,則其共軛酸的pKa1為()

A:5.0B:6.5C:4.0D:9.0E:10.0

答案:5.0

不是共軛酸堿對的一組物質(zhì)是()

A:HPO42-,PO43-B:NH3,NH4+

C:HS-,S2-D:NaOH,Na+

E:H2O,OH-

答案:NaOH,Na+

對于強電解質(zhì)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濃度越大,活度系數(shù)越小B:濃度越大,活度系數(shù)越大C:解離度與溶液的溫度和濃度有關(guān)D:活度系數(shù)越小,表觀解離度也越小

E:濃度極稀時,活度系數(shù)接近于1

答案:濃度越大,活度系數(shù)越大

在A2B難溶電解質(zhì)的飽和溶液中,若[A]=xmol·L-1,[B]=ymol·L-1,則Ksp等于

A:2x2yB:4x2yC:x2yD:4xyE:2xy

答案:4x2y

下列哪種物質(zhì)不屬于兩性物質(zhì)

A:甘氨酸B:醋酸銨C:碳酸氫鈉D:乳酸鈉E:磷酸二氫鈉

答案:乳酸鈉

決定酸的強度的因素是

A:濃度與解離平衡常數(shù)的乘積B:解離平衡常數(shù)C:活度D:濃度E:解離度

答案:解離平衡常數(shù)

0.1mol·L-1NaA溶液(HA的Ka=1.0×10-5)的pH為

A:7.0B:2.0C:11.0D:3.0E:9.0

答案:9.0

在0.1mol·L-1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氣體至飽和,則溶液中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CaCO3:Ksp

=3.36

×

10-9;H2CO3:Ka1=4.3

×

10-7,Ka2

=5.6×10-11)

A:先溶解后沉淀B:先沉淀后溶解C:有CaCO3沉淀析出D:不能生成沉淀E:沉淀溶解

答案:不能生成沉淀

第三章測試

1.下列混合溶液中,具有緩沖作用的是

A:50mL0.10mol·L-1的KH2PO4溶液

+50mL0.10mol·L-1的NaOH溶液B:50mL

0.10mol·L-1的HAc溶液

+25mL0.10mol·L-1的NaOH溶液C:l升純水中加入濃度均為0.01mol·L-1的HAc溶液和NaAc溶液各1滴D:50mL0.10mol·L-1的氨水溶液

+25mL0.20mol·L-1的HCl溶液E:500mL

0.10mol·L-1的NaHCO3溶液

+5mLCO2飽和水溶液(常溫下CO2的摩爾溶解度為0.04mol·L-1)

答案:50mL

0.10mol·L-1的HAc溶液

+25mL0.10mol·L-1的NaOH溶液

下列物質(zhì)不能組成緩沖對的是

A:H2CO3-Na2CO3B:NH3-NH4ClC:HAc-NaAcD:H2C8H4O4-KHC8H4OE:NaHCO3-K2CO3

答案:H2CO3-Na2CO3

在氨水中加入適量HCl溶液可用來配制pH=9.0的緩沖溶液(已知氨水的pKb=4.75),則此緩沖溶液的抗堿成分是

A:NH3

B:NH4+

C:H3O+D:HCl

E:H2O

答案:NH4+

NH3-NH4Cl緩沖溶液的pH主要取決于

A:NH4Cl溶液的濃度

B:NH3的Kb

C:NH4+的KaD:NH3溶液和NH4Cl溶液的總濃度E:NH3溶液的濃度

答案:NH4+的Ka

將0.1mol·L-1的HA(Ka=1.0×10-5)溶液和0.1mol·L-1的NaA溶液等體積混合配為1L溶液,再加入10mL水稀釋,則溶液的pH為

A:10B:4

C:9D:7E:5

答案:5

緩沖溶液是能抵抗外來酸堿影響,保持溶液pH絕對不變的溶液。

A:對B:錯

答案:錯

若將堿性緩沖溶液稀釋一倍(如NH3~NH4Cl緩沖系),則溶液中的OH-濃度減小為原來的

。

A:對B:錯

答案:錯

0.1mol·L-1NaH2PO4溶液和0.1mol·L-1HCl溶液適當體積混合后可形成緩沖溶液,所得緩沖溶液中抗酸成分是NaH2PO4,抗堿成分是HCl。

A:對B:錯

答案:錯

將20mL0.1mol·L-1的氨水與10mL0.1mol·L-1的HCl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為9.25。(已知:氨水的pKb=4.75)

A:錯B:對

答案:對

在NaHCO3溶液中通入CO2氣體,即可得到緩沖溶液。

A:錯B:對

答案:錯

第四章測試

溶膠都能產(chǎn)生電泳現(xiàn)象。

A:錯B:對

答案:錯

溶膠是熱力學不穩(wěn)定體系,但具有動力學穩(wěn)定性。

A:錯B:對

答案:對

電解質(zhì)中反離子的價數(shù)越高,對溶膠的聚沉能力越強。

A:錯B:對

答案:對

溶膠中,當膠粒的沉降速度等于擴散速度,膠粒均勻分布,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稱為沉降平衡。

A:錯B:對

答案:錯

膠體分散系是非均相分散系。

A:錯B:對

答案:錯

第五章測試

化學反應的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大;化學反應的活化能減小,反應速率常數(shù)也隨之減小。

A:對B:錯

答案:錯

當化學反應時間達一半時的反應物濃度稱半衰期。

A:錯B:對

答案:錯

在復合反應中,速率控制步驟決定著整個反應的速率,但反應總級數(shù)與速率控制步驟的反應級數(shù)不一定相同。

A:錯B:對

答案:錯

反應級數(shù)不可能為負值。

A:錯B:對

答案:錯

反應分子數(shù)不可能為負值。

A:對B:錯

答案:對

實驗測得2ICl(g)+H2(g)→I2(g)+2HCl(g)的反應速率正比于ICl濃度的一次方和H2濃度的一次方。由此可知此反應是

A:雙分子反應,二級反應

B:一級反應C:二級反應D:三分子反應、二級反應E:三分子反應,三級反應

答案:二級反應

元反應:H+Cl2→HCl+Cl的反應分子數(shù)是

A:四分子反應

B:單分子反應

C:零級反應D:三分子反應

E:雙分子反應

答案:雙分子反應

在元反應中

A:反應級數(shù)與反應分子數(shù)一定一致B:反應級數(shù)一定小于反應分子數(shù)C:反應分子數(shù)一定大于反應級數(shù)D:反應級數(shù)一定大于反應分子數(shù)E:反應級數(shù)與反應分子數(shù)不一定總是一致

答案:反應級數(shù)與反應分子數(shù)一定一致

一般情況下,對于元反應,反應速率常數(shù)總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A:錯B:對

答案:對

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根本原因是,改變反應途徑,降低活化能。

A:對B:錯

答案:對

第六章測試

還原性最強的物質(zhì)應該是電極電位最低的電對中的還原型物質(zhì)。

A:錯B:對

答案:對

增加反應I2+2e-=

2I-中I-離子的濃度,則電極電位增加。

A:錯B:對

答案:錯

原電池中標準電極電位高的電對中的氧化型物質(zhì)在電池反應中一定是氧化劑。

A:對B:錯

答案:錯

下列關(guān)于電極電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按同樣比例降低電對中氧化型和還原型物質(zhì)的濃度,電極電位值不變。B:按同樣比例增大電對中氧化型和還原型物質(zhì)的濃度,電極電位值不變。C:增大電對中氧化型物質(zhì)的濃度,電極電位值升高。D:增大電對中氧化型物質(zhì)的濃度,電極電位值降低。E:電極電位是指待測電極和氫電極構(gòu)成的原電池的電動勢,是一個相對值。

答案:增大電對中氧化型物質(zhì)的濃度,電極電位值升高。

下列原電池中,電動勢最大的是

A:

(-)Zn|Zn2+(c)‖Cu2+(c)|Cu(+)B:(-)Zn|Zn2+(0.1c)‖Cu2+(c)|Cu(+)C:(-)Zn|Zn2+(0.1c)‖Cu2+(0.2c)|Cu(+)D:(-)Zn|Zn2+(2c)‖Cu2+(c)|Cu(+)E:(-)Zn|Zn2+(c)‖Cu2+(0.1c)|Cu(+)

答案:(-)Zn|Zn2+(0.1c)‖Cu2+(c)|Cu(+)

電池反應2MnO

+16H++10Cl-==2Mn2++5Cl2+8H2O的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n為

A:1B:8C:5D:10E:2

答案:10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原電池的電動勢等于正極的電極電位減去負極的電極電位B:在原電池中,電極電位較高的電對是原電池的正極C:原電池的電動勢越大,電池反應的趨勢越大D:在原電池中,正極發(fā)生氧化反應,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E:在原電池中,電極電位較低的電對是原電池的負極

答案:在原電池中,正極發(fā)生氧化反應,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下列原電池的符號中,書寫正確的是

A:(-)Zn2+(c)|Zn‖Cu|Cu2+(c)(+)B:(-)Zn|Zn2+(c)‖Cu|Cu2+(c)(+)C:(-)Zn|Zn2+(c)‖Cu2+(c)|Cu(+)D:(-)Zn2+(c)|Zn‖Cu2+(c)|Cu(+)E:(-)Zn,Zn2+(c)‖Cu2+(c),Cu(+)

答案:(-)Zn|Zn2+(c)‖Cu2+(c)|Cu(+)

下列關(guān)于氧化值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多原子分子中,各元素的氧化值的代數(shù)和為零B:氧化值與化合價完全相同C:氧的氧化值一般為-2D:單質(zhì)的氧化值為零E:

氧化值可以為整數(shù)或分數(shù)

答案:氧化值與化合價完全相同

兩個Cu2+/Cu電對可以組合成原電池

A:對B:錯

答案:對

第七章測試

波函數(shù)是指電子在核外某區(qū)周圍微單位體積中電子出現(xiàn)的概率。

A:錯B:對

答案:對

s區(qū)元素原子的內(nèi)電子層都是全充滿的。

A:錯B:對

答案:錯

氫原子的1s電子激發(fā)到3s軌道要比激發(fā)到3p軌道所需的能量少。

A:對B:錯

答案:錯

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均大于2。

A:錯B:對

答案:錯

p區(qū)和d區(qū)元素多有可變的氧化值,s區(qū)元素(H除外)沒有

A:錯B:對

答案:對

根據(jù)洪特規(guī)則,原子處于全充滿、半充滿或全空時,整個原子處于能量較低狀態(tài)

A:對B:錯

答案:對

最外層電子組態(tài)為ns1或ns2的元素,都在s區(qū)。

A:錯B:對

答案:錯

若原子中某一電子處于n=3、l=2、m=1的運動狀態(tài),則該電子是3p電子

A:對B:錯

答案:錯

當主量子數(shù)n=3時,有3s、3p和3d三個原子軌道。

A:錯B:對

答案:錯

依據(jù)能級由低到高順序、遵守Pauli不相容原理排布電子就可以寫出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組態(tài)

A:錯B:對

答案:錯

第八章測試

原子形成的共價鍵數(shù)目可以超過該基態(tài)原子的單電子數(shù)

A:對B:錯

答案:對

一般來說,共價單鍵是σ鍵,在共價雙鍵或叁鍵中只有1個σ鍵。

A:對B:錯

答案:對

BF3分子中,B原子的s軌道與F原子的p軌道進行等性sp2雜化,分子的空間構(gòu)型為平面三角形。

A:對B:錯

答案:錯

根據(jù)MO法,在中存在1個單電子σ鍵和2個π鍵

A:錯B:對

答案:對

O2分子是順磁性,N2分子是反磁性的

A:對B:錯

答案:對

下列分子其中心原子以sp2雜化的是

A:BF3B:C2H2C:C2H6D:PBr3E:CO2

答案:BF3

AB3分子中,中心原子A有3個價電子,配位原子B各提供1個價電子,其空間構(gòu)型為

A:∠BAB=90O的三角錐體

B:T形C:V形D:∠BAB<90O的三角錐體E:平面正三角形

答案:平面正三角形

關(guān)于H?O?的結(jié)構(gòu)特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O為不等性sp2雜化,3條O-H鍵在同一平面上B:

O為等性sp2雜化,3條O-H鍵在同一平面上C:O為不等性sp3雜化,3條O-H鍵不在同一平面上D:

O為等性sp3雜化,3條在O-H鍵在同一平面上E:O為不等性sp2雜化,3條O-H鍵不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O為不等性sp3雜化,3條O-H鍵不在同一平面上

根據(jù)VSEPR理論,SF4的空間構(gòu)型為

(

)A.T形

B.V形

C.

變形四面體

D.三角錐

E.正四面體

A:T形B:變形四面體C:V形D:三角錐

E:正四面體

答案:變形四面體

第九章測試

在[Co(en)(C2O4)2]-中,Co3+的配位數(shù)是

A:3B:2C:5D:6E:4

答案:6

已知[Ni(CO)4]中,Ni以dsp2雜化軌道與C成鍵,[Ni(CO)4]的空間構(gòu)型應為

A:平面正方形B:三角錐形

C:八面體D:直線型E:

正四面體

答案:平面正方形

實驗測定[Co(NH3)6]3+是內(nèi)軌配離子,則Co3+未成對電子數(shù)和雜化軌道類型是

A:4,d2sp3B:0,d2sp3C:

4,sp3d2

D:6,d2sp3E:

0,sp3d2

答案:0,d2sp3

下列同一濃度的溶液中,所含粒子數(shù)最多的是

A:FeSO4

B:(NH4)2Fe(SO4)2C:

Fe2[Fe(CN)6]

D:(NH4)3[Fe(CN)6]E:Fe[Fe(CN)6]

答案:(NH4)2Fe(SO4)2

配合物的空間構(gòu)型主要取決于雜化軌道的類型。

A:錯B:對

答案:對

第十章測試

滴定分析中,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劑恰好發(fā)生顏色突變時即為計量點

A:錯B:對

答案:錯

強酸滴定強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