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洞室勘察要點_第1頁
地下洞室勘察要點_第2頁
地下洞室勘察要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下洞室勘察要點地下洞室的勘察隨勘察的階段不同開展不同的工作:1.可行性研究勘察應通過搜集區(qū)域地質資料,現(xiàn)場踏勘和調查,了解擬選方案的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環(huán)境條件,做出可行性評價,選擇合適的洞址和洞口。2.初步勘察應采用工程地質測繪、勘探和測試等方法,初步查明選定方案的地質條件和環(huán)境條件,初步確定巖體質量等級(圍巖類別),對洞址和洞口的穩(wěn)定性做出評價,為初步設計提供依據(jù)。初步勘察時,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應初步查明下列問題:地貌形態(tài)或地貌成因;地層巖性、產(chǎn)狀、厚度、風化程度;斷裂和主要裂隙的性質、產(chǎn)狀、充填、膠結、貫通及組合關系;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規(guī)模和分布;地震地質背景;地應力的最大主應力作用方向;地下水類型、埋藏條件、補給、排泄和動態(tài)變化;地表水體的分布及其與地下水的關系,淤積物的特征;洞室穿越地面建筑物、地下構筑物、管道等既有工程時的相互影響。初步勘察時,勘探與測試應符合下列要求:采用淺層地震剖面法或其他有效方法圈定穩(wěn)伏斷裂、構造破碎帶,查明基巖埋深、劃分風化帶;勘探點宜沿洞室外側交叉布置,勘探點間距宜為100~200m,采取試樣和原位測試勘探孔不宜少于勘探孔總數(shù)的2/3;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對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Ι級和ΙΙ級的巖體宜鉆入洞底設計標高下1~3m;對ΙΙΙ級巖體宜鉆入3~5m,對ΙV級、V級的巖體和土層,勘探孔深度應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每一主要巖層和土層均應采取試樣,當有地下水時應采取水試樣;當洞區(qū)存在有害氣體或地溫異常時,應進行有害氣體成分、含量或地溫測定;對高地應力地區(qū),應進行地應力量測;必要時,可進行鉆孔彈性波或聲波測試,鉆孔地震CT或鉆孔電磁波CT測試;3.詳細勘察應采用鉆探、鉆孔物探和測試為主的勘察方法,必要時可結合施工導洞布置洞探,詳細查明洞址、洞口、洞室穿越線路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分段劃分巖體質量等級(圍巖類別),評價洞體和圍巖的穩(wěn)定性,為設計支護結構和確定施工方案提供資料。詳細勘察應進行下列工作:查明地層巖性及其分布,劃分巖組和風化程度,進行巖石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查明斷裂構造和破碎帶的位置、規(guī)模、產(chǎn)狀和力學屬性,劃分巖體結構類型;查明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性質、分布,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議;查明主要含水層的分布、厚度、埋深,地下水的類型、水位、補給排泄條件,預測開挖期間出水狀態(tài)、涌水量和水質的腐蝕性;城市地下洞室需降水施工時,應分段提出工程降水方案和有關參數(shù);查明洞室所在位置及鄰近地段的地面建筑和地下構筑物、管線狀況,預測洞室開挖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提出防護措施。詳細勘察時,勘探與測試應符合下列要求:勘探點宜在洞室中線外側6~8m交叉布置,山區(qū)地下洞室按地質構造布置,且勘探點間距不應大于50m;城市地下洞室的勘探點間距,巖土變化復雜的場地宜小于25m,中等復雜的宜為25~40m,簡單的宜為40~80m;采集試樣和原位測試勘探孔數(shù)量不應少于勘探孔總數(shù)的1/2;第四系中的控制性勘探孔深度應根據(jù)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洞室埋深、防護設計等需要確定;一般性勘探孔可鉆至基底設計標高下6~10m??刂菩钥碧娇咨疃龋瑧铣醪娇辈斓囊?guī)定;詳細勘察的室內試驗和原位測試,除應滿足初步勘察的要求外,對城市地下洞室尚應根據(jù)設計要求進行下列試驗:①采用承壓板邊長為30cm的載荷試驗測求地基基床系數(shù);②采用面熱源法或熱線比較法進行熱物理指標試驗,計算熱物理參數(shù):導溫系數(shù)、導熱系數(shù)和比熱容;③當需提供動力參數(shù)時,可用壓縮波波速Vp和剪切波波速Vs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