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心理咨詢師培訓《心理測量學》課件_第1頁
三級心理咨詢師培訓《心理測量學》課件_第2頁
三級心理咨詢師培訓《心理測量學》課件_第3頁
三級心理咨詢師培訓《心理測量學》課件_第4頁
三級心理咨詢師培訓《心理測量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心理測量學---沖刺串講主要內容一、心理測量主要概念和相關知識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三、信度和效度四、心理測驗的應用一、心理測量主要概念和相關知識

1.測量就是依據(jù)一定的法則用數(shù)字對事物加以確定。三個主要元素:事物;數(shù)字;法則。2.測量要素:參照點(絕對零點和相對零點)和單位(好的單位要:有確定的意義,有相同的價值)。3.量表是一個定有單位和參照點的連續(xù)體。“數(shù)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屬性的量。這些數(shù)字指具有自然數(shù)的特點:(1)區(qū)分性,即1就是1,2就是2,沒有任何數(shù)與1或2這個數(shù)字相同。(2)等級性(序列性),如1〈2〈3(3)等距性,1和2,2和3之間的差的絕對值總是相等的。(4)可加性,某數(shù)與他數(shù)之和必得另一個獨特的數(shù)。一、心理測量主要概念和相關知識

4.根據(jù)量表的精確程度,可把量表從低級到高級分成四種水平:命名量表(數(shù)字只用來做標記和分類)順序量表(無相等單位、無絕對零點,僅表示等級);等距量表(可做加減,不能做乘除);等比量表(可做加減乘除運算)。心理測量是在順序量表上進行。一、心理測量主要概念和相關知識

5、心理測驗的性質:(1).間接性;(2).相對性;(3).客觀性。一、心理測量主要概念和相關知識

6、心理測驗的分類(1).按測驗的功能分:a智力測驗b特殊能力測驗c人格測驗。(2).按測驗材料的性質分:a文字測驗b操作測驗。(3).按測驗材料的嚴謹程度分:a客觀測驗b投射測驗。(4).按測驗的方式分:a個別測驗b團體測驗。(5).按測驗的要求分:a最高作為測驗b典型行為測驗。一、心理測量主要概念和相關知識

7.心理測驗的發(fā)展史記住三個人的名字:⑴首先倡導心理測驗的學者是英國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高爾頓。⑵1890年,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在《心理》雜志上發(fā)表《心理測驗與測量》一文,這是心理測驗第一次出現(xiàn)于心理學文獻上。⑶比內主張用一種測驗的方法去辨別和發(fā)現(xiàn)智力落后的兒童,與助手西蒙發(fā)表量表。一、心理測量主要概念和相關知識

8、心理測驗主要以下幾個方面的發(fā)展:⑴操作測驗的發(fā)展⑵團體智力測驗的發(fā)展⑶能力傾向測驗的發(fā)展⑷人格測驗的發(fā)展。近年來我國的心理學家正在致力于測驗本土化,編制適合我國文化背景的智力測驗、適應行為量表等。模擬試題解析(單項選擇題)1、提出了可算作世界上最早的“分心測驗”

)A.孔子 B.孟子

C.劉勰 D.顏之推

2、公認的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測驗的實踐是(

)A.我國始于漢代,興于隋唐的科舉取士制度

B.中世紀,歐洲的某些大學

C.古希臘D.工業(yè)革命成功后的歐洲

C/A模擬試題解析(單項選擇題)3、下列

不是測量的定義所包括主要元素,(

)A.事物 B.數(shù)字

C.法則 D.規(guī)律

4、MMPI、16PF、EPQ不屬于(

)A.問卷法測驗 B.投射測驗

C.文字測驗 D.典型測驗D/B模擬試題解析(單項選擇題)5、測驗的客觀性不包括

的客觀性。

)A.測驗的刺激B.對反應的量化

C.絕對的標準D.對結果的推論6、

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心理測驗。

)A.高爾登(F.Galton)B.比內(A.Binet)

C.卡特爾(J.M.Cattell)D.奧蒂斯(A.S.Otis)C/B模擬試題解析(多項選擇題)7、按測試的方式分類,可將測驗分為(

)A.操作測驗B.文字測驗

C.個別測驗D.團體測驗8、測量所用數(shù)字具有自然數(shù)的特點,即具有()A.區(qū)分性B.等級性

C.等距性D.可加性

CD/ABCD模擬試題解析(多項選擇題)9、參考點有兩種,即(

)A.絕對零點B.相對零點

C.絕對定點D.相對定點

10、等距量表中的數(shù)值可以進行

運算。()A.加B.減

C.乘D.除AB/AB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

1、常模團體:常模團體是由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人所組成的一個群體,或是該群體的一個樣本。常模團體的條件:⑴群體的構成必須明確界定⑵常模團體必須是所測群體的代表性樣本⑶樣本的大小要適當(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個;全國性常模,一般應有2000-3000人為宜)⑷標準化樣組是一定時空的產物。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

2.

取樣是指從目標群體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樣本。常模的選擇包括:⑴確定一般總體

⑵確定目標總體

⑶確定樣本取樣的方法:⑴簡單隨機抽樣⑵系統(tǒng)抽樣(組距)⑶分組抽樣⑷分層抽樣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

3.

常模分數(shù):施測常模樣本被試后,將被試者的原始分數(shù)按一定規(guī)則轉換出來的導出分數(shù)。

導出分數(shù)具有一定的參照點,與原始分數(shù)等值,可以進行比較,有意義、等單位、帶參照點。

常模的構成要素:原始分數(shù)、導出分數(shù)、對常模團體的具體描述。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

4、常模的類型⑴.發(fā)展順序量表,最早的一個范例是葛塞爾發(fā)展程序表。⑵.皮亞杰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對守恒概念的研究(7質8重11容)。⑶.比內-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齡(智齡)的概念。智齡的計算方法:假如某兒童6歲組的題目全部通過,7歲組通過4題,8歲組通過3題,9歲組通過2題,其智齡為:6(歲)+4×2(月)+2×2月=6歲+18月=7歲6個月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

5、百分位常模⑴.百分等級:是指在常模樣本中低于這個分數(shù)的人數(shù)百分比。例如:小東在100名同學中評議成績是80分,排列第十五名,則其百分等級為:85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

⑵百分點(百分位數(shù)):百分點和百分等級是對應關系。例如:高考的最高分為695分,其百分等級為100,最低分為103分,其百分等級為1,要錄取20%的學生進入大學,百分等級為80的百分位數(shù)(PP)可以用公式計算得出:得PP=575

分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

6、標準分常模:

是將原始分數(shù)與平均數(shù)的距離以標準差為單位表示出來的量表。因為它的基本單位是標準差,所以叫標準分數(shù)。常見的標準分數(shù)有:z分數(shù)、Z分數(shù)、T分數(shù)、標準十分標準二十分離差智商(IQ)等。正態(tài)分布與標準分關系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高出一個標準差,百分等級為84;高出兩個標準差,百分等級為98;低于一個標準差,百分等級為16;低于兩個標準差,百分等級為2。例:測得某人智商為85,知識分測驗分為16,算術分測驗分為7,數(shù)字符號分測驗分為4,積木圖案分測驗分為7,······。請分析測驗結果的百分等級。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

7、智商及其意義⑴.比率智商:比率智商IQ被定義為心理年齡MA與實足年齡CA之比,乘100為避免小數(shù)。即IQ=

100(MA:心理年齡/CA:實足年齡)⑵.離差智商:心理學家韋克斯勒提出了離差智商的概念,他將離差智商的平均數(shù)定為100,標準差定為15。所以離差智商是建立在統(tǒng)計學的基礎上,它表示的是個體智力在年齡組中所處的位置。因而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種理想指標。不同的測驗獲得的離差智商只有當標準差相同或接近時才可以比較,標準差不同,其分數(shù)的意義便不同。

二、常模和常模分數(shù)

8、轉換表:最簡單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轉換表,有時也叫常模表。9、剖面圖是將測驗分數(shù)的轉換關系用圖形表示出來,

便于直觀地看出被試者在各個分測驗上的表現(xiàn)及其相對位置。模擬試題解析(單項選擇題)1、

是由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人所組成的一個群體,或者是該群體的一個樣本。

)A.團體B.常模團體

C.受測人群D.樣本2、

全國性常模樣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在

之間。

)A.1000~2000B.2000~3000C.3000~4000D.4000~5000B/B模擬試題解析(單項選擇題)3、取樣是指從

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樣本。

)A.總體B.群體

C.目標人群D.樣本4、按照葛塞爾研究的嬰兒行為變化的順序,

周的嬰兒能使頭保持平衡。(

)A.4B.16C.28D.40C/B模擬試題解析(單項選擇題)5、在吳天敏修訂的比內—西蒙量表中,某兒童通過4歲組的全部題目,5歲組通過3題,6歲組通過2題,7歲組通過1題,其智齡為

)A.4歲3個月 B.4歲6個月

C.5歲D.5歲2個月6、王紅在30名同學中物理成績是80分,排列第五名,則其百分等級為

)A.65B.75C.85D.95C/C模擬試題解析(多項選擇題)7、導出分數(shù)的特性(

)A.與原始分數(shù)等值B.具有意義

C.等單位D.具有參照點8、發(fā)展量表中的年齡量表最基本的假設是所測量的特質隨年齡有系統(tǒng)地改變。所以,它的基本要素是()A.一組可以區(qū)分不同年齡組的題目B.智商

C.一個常模團體D.常模表ABCD/ACD模擬試題解析(多項選擇題)9、在分數(shù)量表上,相對于某一百分等級的分數(shù)點就叫

。

)A.百分等級B.四分位數(shù)

C.百分點D.百分位數(shù)10、下面說法正確的有

A.T分數(shù)是以100為平均分,15為標準差B.T分數(shù)是以50為平均分,10為標準差C.標準九分是以5為平均分,2為標準差D.標準十分是以5.5為平均分,1.5為標準差CD/BCD三、信度和效度

1.信度的定義信度是指同一被試在不同時間內用同一測驗(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測驗)重復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只受隨機誤差的影響。2、效度的定義在心理測驗中,效度是指所測量的與所要測量的心理特點之間符合的程度,或者簡單地說是指一個心理測驗的準確性。效度除受隨機誤差的影響外,還受系統(tǒng)誤差的影響。三、信度和效度

信度的評估方法:1.重測信度:又稱穩(wěn)定性系數(shù)2.復本信度:又稱等值性系數(shù)3.內部一致性信度⑴分半信度⑵同質性信度4.評分者信度:三、信度和效度

效度的評估方法:1.內容效度:也稱邏輯效度,2.構想效度:也叫構思效度、結構效度。3.效標效度:又稱實證效度三、信度和效度

3、信度與測驗分數(shù)的解釋確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記數(shù)據(jù)),一般原則是:當rxx

<0.70時,測驗不能用;當0.70

rxx

<0.85時,可用于團體比較;當rxx

≥0.85時,才能用來鑒別或預測個人成績或作為。

解釋個人分數(shù)的意義:從信度可以解釋個人分數(shù)的意義,這就是測量標準誤的應用。它有兩個作用:⑴估計真實分數(shù)的范圍:人們一般采用95%的或然水平,其置信區(qū)為:X-1.96SE<XT≤X+1.96SE大約有95%的可能性真分數(shù)落在所得分數(shù)±1.96SE范圍內,或有5%的可能性落在范圍之外.例:IQ為100,是否反應真實水平?⑵比較不同測驗分數(shù)的差異。例:某被試在韋氏成人智力測驗中言語智商為102,操作智商為110。已知兩個分數(shù)都是100為平均數(shù),15為標準差的標準分數(shù)。假設言語測驗和操作測驗的分半信度分別為0.87和0.88.

被試的差異分數(shù)110-102=8是不顯著的.三、信度和效度

4、效度的功能⑴、預測誤差:效度系數(shù)的實際意義常常以決定性系數(shù)來表示,意指相關系數(shù)的平方,即r2xy

;代表效度系數(shù)的平方,即決定系數(shù);⑵、預測效率指數(shù)見教材386頁公式,大家要掌握(1-K)可作為預測效率的指數(shù)。E值大小表明使用測驗比盲目猜測能減少多少誤差,例如一個測驗的效度系數(shù)為0.80,那么K=0.60,E=40,這表明預測誤差僅為隨機猜測所產生誤差的60%.該測驗的使用,使我們在估計被試的效標分數(shù)減少了40%的誤差.三、信度和效度

5、信度和效度的關系:⑴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⑵效度受信度制約。三、信度和效度

影響信度的因素:1、樣本特征:樣本團體異質性的影響,若獲得信度的取樣團體較為異質的話,往往會高估測驗的信度,相反則會低估測驗的信度。樣本團體平均能力水平的影響,對于不同水平的團體,題目具有不同的難度每個題目在難度上的微小差異累計起來便會影響信度。2、測驗長度:越長越有代表性,被試猜測因素影響越小;遵循報酬遞減原則3、測驗難度若測驗對某個團體太難或太易,則分數(shù)和范圍將縮小,從而降低信度。二選一,難度0.75合適;四選一,難度0.63合適。四、時間間隔以再測法或復本法求信度,兩次測驗相隔時間越短,其信度系數(shù)越大,間隔時間越久,信度系數(shù)便越低。三、信度和效度

影響效度的因素:(1)

測驗本身的因素①

測驗材料必須對整個內容具有代表性

測題設計時應盡量避免容易引起誤差的題型(如是非題);③

測題難度要適中,具有較高的區(qū)分度;④

測驗長度要恰當,即要有一定的測題量;⑤

測題的排列按先易后難順序。(2)

測驗實施中的干擾因素(主試和被試的影響因素);(3)

樣本團體的性質(樣本團體的異質性、干涉變量);(4)

效度的性質

模擬試題解析(單項選擇題)1、

不是內容效度的特性

)A.內容效度是根據(jù)具體情況分析得來

B.最高作為測驗要求較低的表面效度

C.內容效度有時間上的特定性D.表面效度是由外行對測驗作表面上的檢查確定2、E=100(1-K)中,若E=40則表明()A.預測誤差僅為隨機猜測產生的誤差的36%B.預測誤差僅為隨機猜測產生的誤差的64%C.該測驗的使用,使得在估計被試的效標分數(shù)時減少了40%的隨機誤差D.該測驗的使用,使得在估計被試的效標分數(shù)時減少了60%的隨機誤差B/C模擬試題解析(單項選擇題)3、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隨機誤差和系統(tǒng)誤差均能降低測驗的效度

B.被試的反應定勢會降低測驗的效度C.樣本團體越同質,測驗效度越低

D.選拔標準太高,樣本團體的異質性增加4、測驗的效度是0.80,則測驗分數(shù)正確預測效標的比率是

)A.80% B.64%

C.20%D.36%D/B模擬試題解析(單項選擇題)5、關于估計的標準誤,其真正的效標分數(shù)落在預測效標分數(shù)±1.96Sest的范圍內,有

可能性.(

)A.68%B.95%

C.64%D.96%6、不屬于內容效度的評估方法有(

)A.專家判斷法B.因素分析法

C.統(tǒng)計分析法D.經(jīng)驗推測法B/B模擬試題解析(單項選擇題)7、可作為構想效度的證據(jù)的有

)A.測驗的內容效度

B.分析被試者對題目的反應特點

C.相容效度

D.區(qū)分效度8、研究和考察構想效度的宗旨是要回答下面的問題(

)A.一個測驗測量什么心理構想B.對這構想測的有多好C.測驗是否是得到了專業(yè)人士的檢驗D.測驗分數(shù)中有多少比例的變異數(shù)是來自測驗所欲測的構想ABCD/AB模擬試題解析(多項選擇題)9、要保證測驗具有較高效度,測驗本身的因素要做到

)A.測驗材料必須對整個內容具有代表性B.測題設計時盡量避免容易引起誤差的題型(如是非題)C.測題難度要適中,具有較高的區(qū)分度D.測驗長度要恰當,測題的排列應先易后難ABCD模擬試題解析(多項選擇題)10、效標效度反映的是測驗預測個體在某種情境下行為表現(xiàn)的有效性程度。它可分為

)A.相容效度B.區(qū)分效度

C.同時效度D.預測效度CD四、心理測驗的應用1、正確的測驗觀2、心理測驗在心理咨詢中的應用;3、心理測題的編制4、心理測驗的正確使用。1、正確的測驗觀

1.錯誤的測驗觀:⑴測驗萬能論⑵測驗無用論⑶心理測驗即智力測驗。2.正確的測驗觀:⑴心理測驗昌重要的心理研究方法之一,是決策的輔助工具;⑵心理測驗作為研究方法和測量工具尚不完善。2、心理測驗在咨詢中的應用1、智力測驗在臨床上的應用;①特殊要求,比如學習障礙②智力障礙③精神病性問題,作自知力缺失的判斷時2、人格測驗在臨床上的應用①求助者正常人格特質的了解②求助者病態(tài)人格的了解,如自戀、邊緣性人格障礙③求助者是否屬于精神異常范疇,如MMPI3、心理評定量表在臨床上的應用①檢查心理障礙的存在,嚴重程度如何?②反映病情演變,可作咨詢效果的評估??傊睦頊y評是分析求助者心理問題的重要工具。

3、心理測題的編制要領(一)選擇題1、題干所提的問題必須明確。2、選項切忌冗長,要簡明扼要。3、每題只給一個正確答案,其他屬誘答。4、個選項長度應相等,盡量不要有長有短。5、避免題干用詞與選項用詞一致,否則成了選擇答案的線索。6、最好選用同一形式。(二)是非題編制是非題應注意;1、內容應以有意義的概念、事實或基本原則為基礎,不要在敘述出出現(xiàn)瑣碎的細節(jié)或無關的話語,不要照抄原文。2、每次題只能包含一個概念。3、盡量避免否定的敘述,尤其是要避免用雙重否定的敘述4、若是表達意見的題目,最好說明意見的來源和根據(jù)5、“是”、“非”題的數(shù)目應有適應比例,基本相等,且要隨機排列。(三)簡答題1、宜用問句形式2、如果是填充形式,空格不宜太多。3、每題應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四)操作題1、明確所要測量的目標,并將其操作化2、盡量選用真實性較高的項目。3、指導遇要簡明扼要4、指定評分標準,確定計分方法。4、心理測驗的正確使用

注意事項:1、心理測驗要經(jīng)過本土化,信度、效度、常模團隊等相關資料齊全;2、心理測驗的選用應與求助者的問題相適應;3、主試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和訓練;4、結果的解釋要與求助者的實際情況相結合;5、測驗結果的嚴格保密和控制使用。1、不能把分數(shù)

,更不能僅僅根據(jù)一次測驗的結果輕易下結論。一個人在任何一個測驗上的分數(shù),都是他的遺傳特征,測驗前的學習與經(jīng)驗以及測驗情景的函數(shù)。()A.絕對化 B.神化

C.固定化 D.變成一個

2、在測驗編制過程中,正確答案的位置在整個測驗中出現(xiàn)在各位置的概率

,就可以控制喜好特殊位置定勢。() A.相等 B.較多

C.較少 D.大A/A3、

是指獨立于測驗內容的反應傾向,即由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