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第二中學2024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第二中學2024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第二中學2024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第二中學2024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第二中學2024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第二中學2024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當今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主要包括①全球氣候變化②水資源短缺③臭氧層破壞④酸雨⑤土地荒漠化⑥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2.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會出現手腳不受控制的癥狀。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發(fā)生與患者體內多巴胺(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減少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多巴胺能夠導致突觸后膜電位由外正內負變?yōu)橥庳搩日鼴.多巴胺由突觸前膜分泌釋放出來需要消耗能量C.增強多巴胺受體的敏感性可以緩解帕金森癥狀D.多巴胺作為神經遞質發(fā)揮作用后不被滅活,會持續(xù)發(fā)揮作用3.下列不屬于人體血糖的來源的是()A.肝糖原的分解 B.肌糖原的直接分解C.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和吸收 D.非糖物質的轉化4.某具有趨光性的昆蟲種群中,AA個體所占比例為20%,Aa個體所占比例為50%,aa個體所占比例為30%。因天敵捕食,此種群中AA和Aa個體均以每年10%的速度減少,而aa個體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調查有趨光性的昆蟲的種群密度一般用標志重捕法B.因天敵捕食,此昆蟲種群中Aa個體所占比例約為46.9%C.此昆蟲種群基因庫中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表明其進化成新物種D.此昆蟲的天敵數量呈現J型增長5.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農民進城務工或者居住,大多數農田荒廢后慢慢地長出雜草,開始出現的是一年生雜草,接著是多年生雜草,小灌木也開始扎根其中,再經過一段時間喬木開始出現。此種變化屬于()A.群落的物種組成 B.群落的種間關系C.群落的初生演替 D.群落的次生演替6.某同學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最適濃度的實驗中,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在正式實驗前先做一個預實驗,目的是避免實驗誤差B.插條不能帶幼葉或幼芽,以免自身產生的生長素影響實驗結果C.沾蘸法適用于較低濃度溶液及空氣濕度較大、遮陰環(huán)境D.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扦插枝條,生根數量可能相同7.實驗是研究生物學問題重要方法。下列關于教材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調查分布范圍小,個體較大的瀕危物種的種群密度時,可采用逐個計數的方式B.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時,最好用實體顯微鏡觀察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對照組應盡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D.研究家禽雄激素的功能可采用閹割和移植的方法8.(10分)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或操作正確的是()A.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時,用鹽酸處理細胞,更容易觀察到質壁分離B.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線粒體的實驗時,滴一滴生理鹽水的目的是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C.“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鹽酸的作用之一是使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D.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5S、32P標記同一噬菌體二、非選擇題9.(10分)如圖甲表示某種魚遷入新環(huán)境后種群的增長曲線,圖乙是某時期的該種群的年齡組成模式圖,圖丙是該種群的增長速率曲線?;卮鹣铝袉栴}:(1)若圖甲表示的是某養(yǎng)魚池中鯽魚的數量變化,為了獲得年最大捕獲量,可以進行多次捕獲,每次捕獲后使鯽魚的數量維持在______上,這種做法的依據是______。若圖示為某田鼠種群的數量變化,則應該在田鼠的數量______進行防治,用滅鼠藥殺死田鼠屬于______防治,這種防治的缺點是______。(2)圖乙所示的種群的年齡組成類型為______。(3)圖丙所示的種群增長方式與圖甲中的增長方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超過t1時刻種群增長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______和______。10.(14分)早在2005年,就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生態(tài)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大計。桑基魚塘分布在我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水鄉(xiāng),是一種典型的水陸物質和能量交換型生態(tài)工程,2018年,湖州的?;~塘還被列入了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下圖1為某地?;~塘的能量流動簡圖,下圖2為?;~塘中碳循環(huán)的部分示意圖。據下圖分析下列問題。(1)圖1中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來源有________。與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該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抵抗力穩(wěn)定性較________。(2)圖1中將蠶沙(糞便)投入魚塘供給魚食用,蠶沙中的能量屬于第________營養(yǎng)級。生態(tài)農業(yè)比單一農業(yè)經濟效益高,從能量流動的角度來看,是因為生態(tài)農業(yè)________。(3)圖2中的字母D表示大氣中的CO2,在許多因素的影響下,使其在夏季的含量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冬季。(4)圖2中CO2被生產者吸收轉變成有機物進入生物群落,再被圖中A、B的呼吸作用和________以及E的燃燒,轉變成CO2后再重新循環(huán)。若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群落處在正常演替過程中,生產者吸收的CO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個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11.(14分)新冠肺炎的病原體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CoV。請回答下列問題。(1)當2019-nCoV侵入人體后,吞噬細胞能吞噬消滅部分病毒,此時發(fā)揮作用的是免疫系統(tǒng)的第___________道防線,體現了免疫系統(tǒng)的___________功能。(2)2019-nCoV侵入人體后,抗原呈遞細胞把病毒特有的抗原暴露出來,呈遞給___________,該細胞還能分泌___________。當病毒寄生在宿主細胞內時,免疫系統(tǒng)的___________細胞能識別宿主細胞,并與之密切接觸,使宿主細胞裂解死亡。(3)根據相關數據統(tǒng)計,疫情期間,某地11名患有新冠的孕婦生下的嬰兒,IgG抗體水平都可被檢測到,其中五名嬰兒還檢測到IgM抗體,已知IgM是個體發(fā)育過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體,在胚胎發(fā)育晚期的胎兒即能產生,正常IgG在出生三個月后開始合成,3一5個月接近成人水平,但它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圖是人體初次及再次免疫應答產生抗體的一般規(guī)律。①由題可知,感染反應產生的初始抗體是___________(填“IgM”或“IgG”)。②初次接觸抗原經歷潛伏期后,抗體數量呈指數生長,后進入下降期,血清中抗體數量濃度慢慢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③2020年3月,新加坡一名孕婦確診新冠肺炎,11月初她誕下一名嬰兒,結果該嬰兒沒有感染新冠病毒,卻自帶IgG抗體。請嘗試分析該現象出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12.圖為DNA(片段)平面結構模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②、④、⑥的中文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______________方式盤旋成____________結構。(3)DNA在復制時,需要的酶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4)DNA分子復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半保留復制或全保留復制),在真核細胞中進行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當今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主要包括:①

全球氣候變化、②水資源短缺、③臭氧層破壞、④

酸雨、⑤土地荒漠化、

⑥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等,故選D。2、D【解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多巴胺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能引起突觸后神經元興奮。當神經元興奮時,由靜息電位(外正內負)轉變?yōu)閯幼麟娢唬ㄍ庳搩日.斉d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時需要經過突觸,由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神經元電位變化。發(fā)揮作用后,神經遞質被回收或降解?!驹斀狻緼、多巴胺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因此它與突觸后膜受體結合后,會引發(fā)突觸后膜產生興奮,后膜電位由外正內負變?yōu)橥庳搩日?,A正確;B、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分泌釋放的過程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B正確;C、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帕金森病患者體內多巴胺減少,因此增強多巴胺受體的敏感性,讓少量的多巴胺也能發(fā)揮較好的作用,一定程度可以緩解帕金森患者的癥狀,C正確;D、神經遞質發(fā)揮作用后立即被滅活或被回收,不會持續(xù)的發(fā)揮作用,D錯誤。故選D。3、B【解析】血糖來源:食物中的糖類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質的轉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轉化為脂肪、某些氨基酸?!驹斀狻咳梭w血糖的來源有三個:食物中的糖類消化和吸收、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類物質的轉化,其中主要來源是食物中的糖類經消化和吸收;但肌糖原不能分解,B正確,ACD錯誤。故選B。4、B【解析】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種老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提供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進而通過隔離形成新的物種;生物進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協(xié)同進化的過程;生物多樣性是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驹斀狻緼、調查具有趨光性的昆蟲種群密度一般黑光燈誘捕法,A錯誤;B、由題干可知一年后AA個體所占比例為20%-20%10%=18%,Aa個體所占比例為50%-50%10%=45%,aa個體所占比例為30%+30%10%=33%,一年后此昆蟲新種群中Aa個體所占比例約為18%/(18%+45%+33%)≈46.9%,B正確;C、此昆蟲種群基因庫中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說明生物發(fā)生了進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種,C錯誤;D、由于受食物、空間等因素的影響,昆蟲的天敵數量呈現S型增長,D錯誤。故選B5、D【解析】群落演替的類型:1、初生演替(1)定義: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2)過程(裸巖):地衣、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3)舉例:如在火山巖、冰川泥、沙丘上進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1)定義:當某個群落受到洪水、火災或人類活動等因素干擾,該群落中的植被受嚴重破壞所形成的裸地,稱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開始的生物演替,稱為次生演替。(2)過程(棄耕農田):一年生雜草→多年生雜草→灌木→喬木林。(3)舉例:如在火災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驹斀狻垦萏媸侵冈谏锶郝浒l(fā)展變化的過程中,一個群落代替另一個群落的演變現象。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棄耕土地上保留原有的土壤,在棄耕的農田上的演替過程為一年生雜草→多年生雜草→灌木→喬木林,其類型屬于次生演替。故選D。6、D【解析】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實驗,一般先做預實驗,確定最適濃度的大致范圍,然后在預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實驗。處理插條的方法包括浸泡法和沾蘸法,生長素類似物濃度較低時適用于浸泡法,濃度較高時適用沾蘸法?!驹斀狻緼、在正式實驗前先做一個預實驗,目的是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不能避免實驗誤差,A錯誤;B、插條帶幼葉或幼芽容易生根,不同實驗組的插條帶幼葉或幼芽的情況屬于無關變量,各組保持相同即可,B錯誤;C、沾蘸法適用于較高濃度溶液,C錯誤;D、由于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扦插枝條,生根數量可能相同,D正確。故選D。7、C【解析】許多土壤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因此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記重捕法進行調查。在進行這類研究時,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即用一定規(guī)格的捕蟲器(如采集罐、吸蟲器等)進行取樣,采集后用放大鏡或實體鏡進行觀察,通過調查樣本中小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來推測某一區(qū)域內土壤動物的豐富度,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通常有兩種:一是記名計算法;二是目測估計法。【詳解】A、種群密度調查時,若調查對象為瀕危物種,由于存活數量較少,可以采用逐個計數的方式,A正確;B、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中,用肉眼難以分辨的小動物可以借助放大鏡、實體鏡觀察,B正確;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實驗中,自變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無。對照實驗中的對照組,就是接近于自然狀態(tài)的一組。而實驗組是將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溫箱中滅菌1h,目的盡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時盡可能防止土壤理化性質發(fā)生改變,C錯誤;D、雄激素主要是指由性腺(睪丸)合成的一類內分泌激素,化學本質為脂質,研究家禽雄激素的功能可采用閹割法和移植法,D正確。故選C。8、C【解析】1、質壁分離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內因: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表現:液泡由大變小,細胞液顏色由淺變深,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2、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詳解】A、鹽酸會殺死細胞,不能觀察到質壁分離,A錯誤;B、高倍顯微鏡下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時,需將刮取的口腔上皮細胞直接置于滴加在載玻片中央的健那綠染液中染色即可,B錯誤;C、實驗中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C正確;D、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應分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32P標記噬菌體,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9、(1)①.K/2②.由于K/2時種群的增長速度最快③.K/2之前④.化學⑤.污染環(huán)境(2)增長型(3)①.相同②.食物短缺③.生存空間降低【解析】據圖分析,甲表示S型曲線,乙表示增長型;丙圖中t0-t1種群增長速率增加,t1-t2群增長速率減小為0,表示S型曲線的種群增長速率。【小問1詳解】由于K/2時種群的增長速度最快,所以捕撈時使這種魚的種群數量保持在K/2水平,有利于保護這種魚類資源不受破壞,還可以獲得年最大捕獲量,同時可以進行多次捕獲。對于有害生物,如老鼠應該在K/2之前進行防治,用滅鼠藥殺死田鼠屬于化學防治,這種防治的缺點是污染環(huán)境?!拘?詳解】乙圖中幼年個體較多,老年個體較少,年齡組成屬于增長型?!拘?詳解】圖丙所示的種群增長方式為S型,圖甲增長方式也是S型,故圖丙所示的種群增長方式與圖甲中的增長方式相同。超過t1時刻種群增長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食物短缺和生存空間降低。【點睛】本題難度中等,關鍵是理解種群增長速率和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的含義,難度不大。10、(1)①.太陽能、餌料(中的化學能)②.弱(2)①.一②.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3)低于(4)①.C的分解作用(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②.大于【解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是指能量輸入、能量傳遞、能量散失的過程。有單向傳遞、逐級遞減等特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斷進行著從無機環(huán)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huán)境的循環(huán)過程。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循環(huán)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碳循環(huán)具有全球性。碳元素從無機環(huán)境進入生物群落主要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碳元素從生物群落進入無機環(huán)境的途徑主要有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燒?!拘?詳解】由圖可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來源有人工輸入和太陽輻射,所以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來源有魚飼料中的化學能和太陽能;物種豐富度越高,生態(tài)系統(tǒng)抵抗力穩(wěn)定性越強,所以與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該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抵抗力穩(wěn)定性較弱;【小問2詳解】糞便為蠶未消耗的部分,屬于第一營養(yǎng)級;從能量流動的角度來看,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能量的利用率高,所以生態(tài)農業(yè)比單一農業(yè)經濟效益高;【小問3詳解】圖中A、B、D、E都指向D,D是大氣中二氧化碳,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比冬季強,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大氣中二氧化碳在夏季的含量低于冬季;【小問4詳解】CO2被生產者吸收轉變成有機物進入生物群落,再被圖中A(生產者)、B(消費者)的呼吸作用和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及E的燃燒,轉變成CO2后再重新循環(huán);若群落正常演替,生產者二氧化碳吸收量會大于整個生物群落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從而使群落有機物積累?!军c睛】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相關知識,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識圖分析能力。11、(1)①.二②.免疫防御(2)①.輔助性T細胞②.細胞因子③.細胞毒性T(3)①.IgM②.抗體自身代謝使抗體數量下降(或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③.母親產生的抗體通過胎盤傳給了嬰兒【解析】1.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它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如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第三道防線主要是免疫器官(扁桃體、淋巴結、胸腺、骨髓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而組成的。其中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

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免疫防御:是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這是免疫系統(tǒng)最基本的功能。該功能正常時,機體能抵抗病原體的入侵;異常時,免疫反應過強、過弱或缺失,可能會導致組織損傷或易被病原體感染等問題。免疫自穩(wěn):是指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jié),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功能。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tǒng)對自身的抗原物質不產生免疫反應;若該功能異常,則容易發(fā)生自身免疫病。免疫監(jiān)視:是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的發(fā)生。機體內的細胞因物理、化學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發(fā)生癌變,這是體內最危險的“敵人”。機體免疫功能正常時,可識別這些突變的腫瘤細胞,然后調動一切免疫因素將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調,機體會有腫瘤發(fā)生或持續(xù)的病毒感染。?!拘?詳解】當2019-nCoV侵入人體后,吞噬細胞能吞噬消滅部分病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