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年級走進(jìn)文言文譯文_第1頁
六、七年級走進(jìn)文言文譯文_第2頁
六、七年級走進(jìn)文言文譯文_第3頁
六、七年級走進(jìn)文言文譯文_第4頁
六、七年級走進(jìn)文言文譯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69六、七年級《走進(jìn)文言文》1楊修啖dan酪lao翻譯有人進(jìn)貢給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點(diǎn),在杯蓋上寫了一個“合”字給大家看,沒人看懂是什么意思。輪到楊修的時候,他吃了一口,說:“主公叫我們每人吃一口,有什么好懷疑呢?”詞解1.餉:用食物贈送2.魏武:指魏武帝曹操。3.酪:牛、羊等的乳制品。(奶酪)4.題:寫。5.次:依次。6.至:輪到。7.楊修:曹操的謀士。8.教:讓。9.啖:吃。10.復(fù):又。11.便:就。12.以:把。13.莫:沒有。句子解釋以示眾:曹操把蓋子上的字給眾人看。眾莫之解:眾人沒有能夠理解這題字。

復(fù)何疑?:又有什么可懷疑的?次至楊修:輪到給楊修看了問題問:楊修為什么敢吃?

答:因?yàn)闂钚蘩斫饬瞬懿俚囊馑迹骸昂稀弊植痖_就是:一個人一口。所以楊修敢吃。2王戎識李譯

文王戎七歲的時候,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株李樹,結(jié)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過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和他們一起去。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邊上,還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摘來一嘗,果然是這樣。注釋①〔王戎〕晉朝人,竹林七賢之一。②〔嘗〕曾經(jīng)。③〔諸〕眾,一些,這些④〔游〕玩。⑤〔子〕果實(shí)。⑥〔折枝〕壓彎(折)了樹枝。⑦〔競〕爭著。⑧〔走〕跑。⑨〔信然〕真是這樣。⑩〔唯〕只有。⑩〔信〕果真?!踩弧尺@樣。譯

文王戎七歲的時候,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株李樹,結(jié)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過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和他們一起去。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邊上,還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摘來一嘗,果然是這樣。啟示告訴我們要仔細(xì)觀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動腦筋,根據(jù)有關(guān)現(xiàn)象進(jìn)行推理判斷。3諸葛恪得驢諸葛恪字元遜,他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的大兒子。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一天,孫權(quán)聚集大臣們,讓人牽一頭驢來,用筆在紙上寫了諸葛子瑜,貼在驢的臉上。諸葛恪跪下來說:“請求用筆增加兩個字?!庇谑菍O權(quán)聽從給他筆。諸葛恪接下去寫了:“的驢?!痹趫龅娜硕夹α?。于是孫權(quán)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諸葛恪得驢這是一篇文言文歷史故事,說的是諸葛恪如何用他的聰明才智把父親的窘迫轉(zhuǎn)危為安的故事。從側(cè)面襯托出諸葛恪的聰明,可以看出諸葛恪是個才思敏捷、善于應(yīng)對、聰明機(jī)智的人。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dāng)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心煩氣躁地面對,換一種方法或方式,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詞解1.瑾:指諸葛瑾,字子瑜,他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恪得驢諸葛恪得驢2.面長似驢:意為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3.會:聚集,匯合.4.題:書寫,題寫.5.聽:聽從.6.舉:全部.7.以:相當(dāng)于“把,拿,將?!?.使:讓.9.益:增加.10.因:于是.11.與:給.12.益:在本文中指增加還指好處.13.坐:同“座”座位.4謝道韞yun詠絮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不一會兒,雪下得很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yáng)揚(yáng)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彼绺绲呐畠旱理y說:“不如比作風(fēng)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碧蹈吲d得笑了起來。詳細(xì)解釋①內(nèi)集:本族家人的聚會②輩:們。(這類)③俄而:過了一會兒,不久。④驟:急猛。⑤欣然:高興的樣子。⑥差可擬:大約可比擬,差可:尚可,略可,大致可以⑦未若:不如⑧因:乘。⑨兄子:兒子(現(xiàn)譯為侄子);兄女:兄長之女,侄女,指謝道韞。⑾即:就是。⑿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nèi)史等。⒀無奕女:謝無奕的女兒。指謝道韞,東晉有名的才女。無奕,指謝奕,字無奕。5曹沖稱象譯文】曹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dá)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quán)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dá)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dāng)水面也達(dá)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么比較下(東西的總質(zhì)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質(zhì)量)就能知道了?!辈懿俾犃撕芨吲d,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智意:知識和判斷能力致:送給群下:部下,下屬校:比較太祖:曹操第二單元1黃香溫席譯文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是江夏人。當(dāng)時年正好九歲很懂事。每次當(dāng)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搭蚊帳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蟲扇開讓父母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親自用自己的身體使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讓父母睡得溫暖于是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2陳遺貯焦飯注釋1.孫恩:東晉末,孫恩聚眾數(shù)萬,攻陷郡縣。后來攻打臨??r被打敗,跳海死。袁府君:即袁山松,任吳國內(nèi)史(諸侯王封國內(nèi)掌民政的長官,相當(dāng)于太守)。2.未展:未及。3.主簿:縣令的屬官,負(fù)責(zé)文書及印章等。4.斗:舊時量器。5.至:非常6.潰:逃散7.遁:逃8.遺:送給9.釜:鍋10.囊:袋子11.輒:就12.貯:保存13.斂:收14.餒:餓15.陳遺至孝:陳遺非常的孝順;恒備一囊:帶一個袋子后值孫恩掠郡:后來遇上孫恩賊兵侵入?yún)强?;無以為糧:沒有糧食譯文陳遺非常的孝順。他的母親喜歡吃鍋底煮焦的飯。當(dāng)時陳遺是一個郡的負(fù)責(zé)文書的官員,他總是帶著一個袋子。每次煮飯后,就將鍋底燒焦的飯收集起來,等到回家后就給母親。后來遇上孫恩來掠奪陳遺所在的郡,郡守袁山松立刻出兵征戰(zhàn),當(dāng)時陳遺已經(jīng)收存了數(shù)斗焦飯,于是就來不及回家,就帶著這些焦飯從軍作戰(zhàn)。后來與孫恩的戰(zhàn)役失敗,全軍潰散,逃進(jìn)深山沼澤,沒有可以當(dāng)作糧食的東西,很多人都餓死山野,但是唯有陳遺因?yàn)樽约簬У慕癸埧梢猿漯嚩婊钕聛?。人們都認(rèn)為這是陳遺的孝心得到上天的回報了。3啞孝子譯文“啞孝子”生下來就啞,品行很孝順,鄉(xiāng)里人稱贊他為“啞孝子”。他不僅天生喑啞,而且左手蜷曲,靠做傭工來養(yǎng)活父母,并且出入都一定會給父母請安。后來鄉(xiāng)里發(fā)生了一次大饑荒,他在外行乞,別人憐憫他,就給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后把它們放到竹籃中留著,自己則去挖掘野草來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殘疾的父親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籃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這些食物維持生存。一天,他在路上看見了一堆廢紙,(發(fā)現(xiàn))里面有別人遺失的財物,沒等到失主。一個月以后,(仍然)沒有等到來領(lǐng)取的人,他就用錢買了一頭豬飼養(yǎng),豬下仔后,于是就給父母準(zhǔn)備棺材。他待人誠實(shí)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傷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們葬在了荒山,后來不知道啞孝子到哪里去了。注釋1.而:表并列。2.性:性格、性情。3.呼:稱呼。4.既復(fù):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5.攣:蜷曲不能伸直。6.傭工:名詞作動詞,做傭工。7.饑:災(zāi)荒。8.于: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對象,可以翻譯為“在”9.遺(wei):送給。10.易:以金換得11.卒:死。12.蕃息:繁殖。13.憫:同情14.賴:依靠15.慟:極度悲傷16.之:去、到、往17.至:十分18.信:講信用4鄭人實(shí)履lu【譯文】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繩子量好自己的腳,然后把量好的尺碼放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jīng)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褂洲D(zhuǎn)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究沒有買到鞋。有人問他說:「你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注釋】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xiàn)今河南省的新鄭縣。履——音呂,革履,就是鞋子。度——音奪(duó),忖度,這里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dù),作名詞用,就是尺子。之——文言代名詞,這里指量好的尺碼。坐——同座,就是座位,這里指椅子、凳子一類的家具。操——操持,帶上、拿著的意思。罷——罷了,完結(jié)的意思,這里指集市已經(jīng)解散。無——虛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5魯人鋸竿如入城魯國有個拿著長竿要進(jìn)城的人,開始豎立起來拿著,不能進(jìn)城,又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jìn)入城門。實(shí)在想不出辦法。不一會,有一個老人來了,說:“我并不是圣人,但是我了解的事很多。你為什么不用鋸子從中間鋸斷再進(jìn)城呢?”于是那個魯國人就按照老人的辦法截斷了長竿子后進(jìn)城了。詞語注釋1.魯:魯國2.執(zhí):手拿著3.老父:老人。4.圣人:才智超人的人。指孔子。5.亦:也。6.俄:一會兒,不久。7.但:只是;不過。8.計:方法,計策。9.計無所出:一點(diǎn)辦法也想不出。10.遂:于是;就。11.初:起初。12.以鋸:用鋸子。13.依:按照。14.中截:從中間斷開15.者:的人解釋句子1

計無所出:想不出什么計策。2

何不以鋸中截之:為什么不用鋸子把它從中間截斷。3世之愚,莫之及也:世上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事了。第三單元1智永退筆冢(zhǒng)”。智永住在吳興永欣寺,多年學(xué)習(xí)書法,之后就有十幾甕寫壞的毛筆頭,每甕都有幾石(那么重)。前來求取墨跡、并請(他)寫匾額的人多得像吵鬧的集市一樣。(他)居住的地方的門檻因此被踏出洞來,于是(就)用鐵皮包裹住門檻,人們稱之為“鐵門檻”。后來(智永)把筆頭全部都埋了,稱之為“退筆冢”。注釋1永公:即智永;公,對人的敬稱。他是陳、隋間著名書法家。2吳興:古地名,今浙江湖州。3積年:許多年。4禿筆頭:寫壞的毛筆頭。5甕:(wèng)口小腹大的容器。6石(dàn):舊時重量的單位。(一石相當(dāng)于60kg)7覓:尋求。8書:墨跡(亦可作“書法”),字。9題額:寫匾額。10戶限為之穿穴:門檻因此被踏出窟窿.。穴:窟窿。11市:熱鬧的市場。成語有門庭若市。12鐵葉:鐵皮。13以:用14瘞:(yì),埋。15甕:口小腹大的容器。16號:被稱為,名詞作動詞。17冢(zhǒng):墳?zāi)埂?8戶限:門檻。19穴:洞,凹陷。20反:通“返”,返回。21號:稱。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需要勤學(xué)苦練,才有機(jī)會成功。任何學(xué)術(shù)要達(dá)到高峰,沒有捷徑可走,亦無秘訣可言,只有勤學(xué)苦練,才是唯一的途徑。2一篋磨穴硯(yíqièmóxuéyàn)古時候有個向別人學(xué)習(xí)書法的人,自以為學(xué)成了,告別師父離去。師父說:“我有一箱東西,不想送給其他人,想讓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蹦莻€人同意了,因?yàn)橄渥由系姆鈼l封得不是很牢,于是就打開來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硯臺,有幾十枚,知道了是師父過去用過的。頓時覺得十分慚愧,于是返回繼續(xù)學(xué)習(xí),直到他精通了技藝。注釋1.篋:竹箱2.書:文字3.辭:告別4.去:離開5.付:托付,寄托6.托:托付7.置:放8.于:向9.受:接受10.封題:封條與封條上的字11.乃:于是12.啟:開啟,打開13.視:看14.穴:穿洞15.方:才16.夙:一直17.反:同“返”,返回18.至:直到19.精:精通簡要這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其中的深意就是講學(xué)無止境。3王羲之書六角扇譯文王羲之是東晉的大書法家。曾經(jīng)在蕺(jí)山看見一個老婦人,拿著六角竹扇在賣。王羲之在她賣的扇子上題字,(每把扇子)各寫了五個字。老婦人起初有點(diǎn)生氣。(于是)王羲之就對老婦人說:“你只要說是王右軍寫的,(憑此)就可以賣到幾百元錢了?!崩蠇D人按照他的話做了,(果真)人人都爭著買扇子。過了幾天,老婦人又拿著扇子去找王羲之,求王羲之再寫一次,王羲之笑著并沒有回答。注釋善良但仍然十分有原則(1)嘗:曾經(jīng)2)蕺(jí)山:古地名,今中國浙江紹興市。(3)姥(mǔ):老婦人。(4)之:代詞,指代六角扇(5)王右軍:即王羲之,因其曾任東晉右軍將軍而得名。(6)慍:惱怒。(7)色:臉色,表情。(8)因:于是,就。(9)但:只要。(10)書:寫。(11)以:用。(12)競:爭著。(13)羲之因謂姥曰:于是王羲之對老婦人說。(14)求其書之:求王羲之寫字。(15)重:看重,推崇。(16)為:是。(17)言:說。(18)求:索取。(19)答:回答。4掩耳盜鐘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鐘②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③;以錘④毀之,鐘況然⑤有聲??秩寺勚鴬Z己也,遽⑥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7)也!注釋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lián)合打敗后,逃在齊國。亡,逃亡。(2)鐘:古代的打擊樂器。(3)則:但是(4)負(fù):用背馱東西。錘(chuí):槌子或棒子。(6)況(huàng)然:形容鐘聲。(7遽(jù):立刻(8)悖(bèi):荒謬。(8)惡(e):害怕。譯文

范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jī)偷了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后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fā)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xù)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寓意

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都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有的人對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rèn)的態(tài)度,以為如此,客觀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xiàn)。5紅毛氈譯文信息英國及荷蘭國,從前是允許與中國進(jìn)行相互貿(mào)易的。守邊主帥看見他們來的人太多,不允許他們上岸。英國人堅持要求只要給他們一塊氈毯大的地方就夠了。主帥想,一塊毛氈毯大的地方容不下幾個人,便答應(yīng)了。英國人把氈毯放在岸邊,上面只站得下兩個人,他們把氈毯拉大,就可以容納四五個人。一邊拉一邊有人登上岸來,頃刻之間那塊氈毯就擴(kuò)大到一畝地左右,上面已站著幾百個人了。英國人同時把短刀抽出來,趁主帥不注意時,搶掠了方圓好幾里地。注釋信息紅毛人:舊時一些人對英國人以及荷蘭人的簡稱。固:堅持。但:只。請:請求。無幾:沒多少。并:同時。且……且……:一邊……一邊……。刃:刀。并:同時;一起。足:足夠。許之:同意。氈大畝許:左右文言知識一百多年前,帝國主義列強(qiáng)就是用這種軟硬兼施的無賴手段瓜分中國的!許。上文有四個“許”,它們的含義分為兩類:“舊許與中國相貿(mào)易”、“不許登岸”、“許之”中的三個“許”,均指“允許”、“答應(yīng)”;“頃刻氈大畝許”中的“許”,指“左右”、“約”、“光景”,意為頃刻之間那塊氈毯就擴(kuò)大到一畝地左右。第四單元1盲子竊錢案1瞽者:盲人。瞽(gǔ):盲。2次晨:第二天早上3錢:銅錢。4哄:爭吵。5鳴官:到官府去告狀。6訊:審問。7記認(rèn):記號。8乃:是。9系:是。10字:有文字的一面。11背:無文字的一面。12對之良是:核對銅錢確實(shí)是這樣。13則:果然。14宛然:清晰的樣子。15為:是。16去:離開。文章譯文有個盲人和小販同住在一家旅店里,盲人偷了小販5000個銅錢。第二天早上他們互相爭吵著報官??h官當(dāng)即提審,問小販銅錢上有沒有做過記號時,小販說:“這是我每日要使用的錢,有什么記號!”縣官問盲人,盲人回答說:“我做記號。我的銅錢是有字的一面對著有字的一面,沒字的一面對著沒字的一面穿起來的。”縣官叫人驗(yàn)證,確實(shí)是這樣。小販不服??h官命令盲人伸開兩手,就看到他兩個掌上留著青黑的顏色,銅錢的痕跡十分清晰,這一定是盲人摸索了一晚后穿成的,沒有疑問。就責(zé)罰盲人,并命令小販拿錢離開。2張佐治遇蛙金華縣郡太守張佐治到一個地方巡查,看見有無數(shù)的青蛙在道路兩旁不停鳴叫,而且一只只都昂著頭,像在訴苦。張佐治感覺很奇怪,便下車步行,邊走邊察看,那些青蛙見他下了車,于是全都蹦跳到他的面前為他引路。到了一處田邊,看見三具尸體堆疊在一起。張佐治發(fā)現(xiàn)最下面那具尸體還在輕微的顫動,于是喂以湯水,一會兒那人蘇醒了,講述起了遇害經(jīng)過:“我是一名商人,一在路上遇見兩個人擔(dān)著兩個筐,里面全是青蛙,于是我便買下了青蛙把它們?nèi)派??!睆堊糁温牶罅⒖袒乜だ?,下令逮捕那殺人越貨的兩人,第二天,便捉住了他們,而且連被搶奪的錢財也盡數(shù)追回。經(jīng)過審訊,那兩人都交代了犯罪的事實(shí),因此判他們死罪,并將他們所搶奪的錢財全部歸還那位商人。1金華:古地名,今浙江金華市。2郡守:郡的長官。3挈:提。4從:跟隨。5斤:斧頭。3焚豬見真情張舉是吳國人,擔(dān)任句章縣官。該縣有一妻子殺丈夫,再放火燒毀自家房屋,謊稱丈夫是被大火燒死。丈夫家的人感到懷疑,便將女人訴訟到張舉那里。妻子不服罪。于是張舉就牽來兩頭豬:一頭殺死它,一頭活著,都用柴火焚燒,活活燒死的豬口里有灰,殺死再燒的口里無灰。接著將丈夫的尸體進(jìn)行檢驗(yàn),口里果然沒有灰,審訊妻子,她認(rèn)罪了。注釋①邑:縣,當(dāng)?shù)?。②說,揚(yáng)言。③吳:即吳地,今江蘇蘇州一帶。④句章:古地名⑤舉:指張舉⑥令:縣令⑦邑:鄉(xiāng)

⑧、、鞠:審訊⑨為:是.①者:······的人.②因:趁機(jī)③舍:房屋④稱:謊稱⑤訟:告狀⑥服:認(rèn)罪⑦因:于是⑧積:堆⑨薪:柴草翻譯短句訟于官:(夫家)到官府告狀。4蜜中鼠屎案孫亮路過西邊的花園,正在吃生梅,于是就派太監(jiān)到宮中拿蜜來浸泡梅子。但是蜜里有老鼠屎。孫亮把藏吏召過來審問,藏吏跪在地上叩頭、賠罪。孫亮問藏吏說:“太監(jiān)向你要過蜜嗎?”藏吏回答:“太監(jiān)早先索要過,實(shí)在不敢給?!碧O(jiān)不服罪。宮中官員刁玄、張邠陳述:“太監(jiān)、藏吏說的都不同,請讓司法機(jī)關(guān)徹底查問?!睂O亮說:“這很容易知道?!睂O亮叫人破開鼠屎,老鼠屎里是干燥的。孫亮笑著對刁玄、張邠說:“如果鼠屎之前在蜜里,里面和外面都應(yīng)該是濕的;現(xiàn)在外面濕,里面干燥,一定是太監(jiān)所做的?!碧O(jiān)自認(rèn)服罪,左右的大臣沒有一個不驚訝害怕的。詳細(xì)解釋1孫亮:吳國皇帝。2出:路過。3黃門:太監(jiān),官名,無需翻譯4侍中:官職名稱。5啟:陳述。6獄:司法機(jī)關(guān)。7推盡:徹底查問。8矢:同“屎”。9首服:自認(rèn)服罪。10漬:浸泡11左右:指左右的大臣12苑:皇帝游獵的花園。13驚悚:驚訝、感到害怕的14因:于是,因?yàn)?5耳:罷了16向:早些17汝:你18至:到19方:正要20.若:如果,若是5謎語一則王荊公開玩笑寫了一個謎語:“畫的時候是圓形的,寫的時候是方形的;冬天出來的時間比較短,夏天則比較長!”吉甫解釋謎語說:“東海有一條魚,沒有頭也沒有尾巴,再去除脊梁骨,就是這個謎底!”注釋王荊公:即王安石,曾封荊國公,故稱。吉甫:呂吉甫更:再戲:娛樂。時:時間。脊:脊梁。謎:謎語。謎語的謎底答案是日太陽本來是圓的,寫下來相當(dāng)于兩個方塊疊在一起。把太陽寫下來時“日”是方形的。魚這個字如果去掉上面的“刀字頭”,田中的一豎和田下的一橫去掉,就是“日”第五單元鱔救婢翻譯高懷中在揚(yáng)州的小東門賣鱔魚面,他每天要?dú)?shù)千條鱔魚。有一位婢女心生憐憫,每天夜晚偷偷從水缸里撈了一些鱔魚,由后窗拋入河中。這樣經(jīng)過了大約幾年的光景。有一天,店里發(fā)生火災(zāi),婢女倉皇逃出,被火所灼傷,被困在了河濱,到半夜睡著了。醒來以后,發(fā)現(xiàn):不但痛苦減輕了,連灼傷的部位也好了許多。她看到有一些河中的污泥堆積在傷口處,而淤泥上留下鱔魚走過的痕跡。她才知道:是從前所放生的鱔魚來救她。高懷中被女仆的行為感動,于是就停止?fàn)I運(yùn)。等到拆除鍋灶的時候,很多活的鱔魚在里面盤踞著,(高懷中把它們)全部放回河中。詞語翻譯(1)以千數(shù):意為用千來計算,即數(shù)千條。(2)憫:同情。(3)竊:偷(4)比:及,等到。

(5)業(yè):職業(yè),以...為業(yè),營業(yè),從事。(6)婢:侍女,此指女傭。(7)周:四周。

(8)諸:“之于”的合音。(9)河濱:河岸。(10)向:從前,先前。(11)罷業(yè):停止?fàn)I業(yè)。

(12)是:這。(13)累:積累。(14)累年:許多年。(15)為:被。(16)縱:放走。(17)始:才。

(18)困:困住。(19)揚(yáng)州:今江蘇揚(yáng)州市。(20)之:此指鱔。(21)悉:全部。如是累年:像這樣做了許多年。

高懷中感其異:高懷中因這件事的奇異而感動。二二鵲救友譯文某人的花園里有一棵很古老的樹,喜鵲在上面筑巢,母鵲孵出來的小鵲都已經(jīng)快長成幼鳥了。一天,一只喜鵲在巢上來回地飛,不停地發(fā)出悲傷的鳴叫聲。很快,成群的喜鵲都漸漸聞聲趕來,聚集在了樹上。忽然有兩只喜鵲在樹上對叫,好似在對話一樣,然后便揚(yáng)長而去。過了一會兒,一只鸛從空中飛來,發(fā)出“咯咯”的聲音,兩只喜鵲就跟在它后面。其他喜鵲們見了便喧叫起來,好像有什么事要說。鸛又發(fā)出“咯咯”的叫聲,似乎在答應(yīng)喜鵲的請求。鸛在古樹上盤旋了三圈,于是俯身向鵲巢沖了下來,叼出一條赤練蛇并吞了下去。喜鵲們歡呼飛舞了起來,像在慶祝,并且向鸛致謝。原來兩只喜鵲是去找鸛來救朋友的??!字詞注釋(1)巢:筑巢。(2)鸛(ɡuàn):一種兇猛的鳥。(3)匝(z?。褐埽蝗?。(4)蓋(gai第四聲):原來是。(5)頃之(qing第三聲zhi第一聲):在原文中等同未幾''俄而'',一會兒的意思。(6)已(yi第三聲):停止。(7)作(zuo第四聲):發(fā)出。(8)雛(chu第二聲):變成幼鳥(名作動)。(9)集(ji第二聲):棲躲。(10)巢:筑巢。(11)俄而:一會。(12)尾:在后面跟。(13)遂:就。(14)翔:飛翔。(15)徊:徘徊。(16)俯:向下。(17)上:上方。(18;訴說。(1)鵲巢其上:喜鵲在上面筑巢。(2)若相語狀:好像在互相對話的樣子。3知恩圖報秦穆公外出王宮,丟失了自己的駿馬,親自出去找,看見有人已經(jīng)把自己的馬殺掉了,正在一起吃肉。【文言文《知恩圖報》原文及意思翻譯】文章文言文《知恩圖報》原文及意思翻譯出自/article/1394715587.html,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穆公對他們說:“這是我的馬呀”。這些人都害怕驚恐的站起來。秦穆公說:“我聽說吃駿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是要被殺的?!庇谑墙o他們酒喝。殺馬的人都慚愧的走了。過了三年,晉國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圍困住了。以前那些殺馬吃肉的人互相說:“咱們到了以死報答穆公給我們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時候了?!庇谑菦_散了包圍,穆公終于幸免于難?!疚难晕摹吨鲌D報》原文及意思翻譯】默認(rèn)分類/article/。打敗了晉國,抓了晉惠公回來。1秦穆公:秦國國君2惠公:晉國國君3嘗:曾經(jīng).4亡:丟失.5求:尋找.6是:這是.7懼:恐懼.8去:離開.9居:過了.10卒:最終.11方:正在.12起:站起.13潰:擊潰14殺人:指會有殺人的念頭四蝙蝠譯文:鳳凰生日,所有的鳥都前來祝賀。只有蝙蝠沒來。鳳凰責(zé)問它說:“你屈居我之下,有什么好驕傲的呢?”蝙蝠說:“我有腳,屬于獸類,祝賀你有什么用?”一天,麒麟生日,蝙蝠也沒有去。麒麟也責(zé)問它。蝙蝠說:“我有翅膀,屬于飛禽,憑什么向你祝賀?”后來麒麟和鳳凰見了面,說到蝙蝠的事,相互感嘆說:“現(xiàn)在這世界上風(fēng)氣惡劣,偏偏有一個這樣不禽不獸的家伙,真拿它沒辦法!”鳳凰:傳說中的禽類之王。朝:朝拜唯:只有。倨傲:驕傲自大。麒麟:傳說中的獸類之王。生誕:這里指誕辰。與:同“歟”。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惡?。簮毫訙\薄,指社會風(fēng)氣。語:說。何以:憑什么。居:在。至:到,來。徒:家伙,人汝﹕你。既而:不久相與:互相寓意:比喻一些卑鄙無恥的人沒有明確的立場,常常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改換身份。有時也比喻一些人不愿意站在一個群體的隊(duì)伍當(dāng)中,而特立獨(dú)行,不盲目從俗,保持自己的特點(diǎn)。五沙陀破翁從前有一個人,在甕中存放糧食。一頭駱駝把頭伸到了這甕中偷吃糧食,結(jié)果他的頭卡在里面不能夠出來了。駱駝的頭不能夠出來了,那一個存放糧食的人就為這件事發(fā)愁。有一個老人來到這里見了他就告訴他說:“你不要再發(fā)愁,我來教你一個能讓駱駝頭出來的方法。你把駱駝的頭斬了,自然就能夠使它的頭出來了。”這個人聽了立即就采納了老人的意見,用刀把駱駝頭斬斷了。這樣既殺了駱駝,又打破了甕。像這樣愚蠢的人,是被世世代代的人所恥笑的。1.昔:從前,以往。2.先:先前。3.甕(wèng):一種口小腹大的陶器。4.食:吃。5.首:頭。6.既:已經(jīng)。7.以為憂:為此事而憂慮。8.語:告訴。9.即:就。10.依:依照,按照。11.其:那一個。12.用:采納。13.得:表示情況允許,有“能夠”,“可以”的意思。14.之: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這里指那個既殺死了駱駝,又打破了甕的人。15.汝:你。16.復(fù):還。第六單元一虎畫我的朋友善于畫虎,他房間四壁都掛著老虎畫:有的在翻騰,有的在撲躍,有的在吼叫,有的在狂奔,有的帶著幼仔,有的獨(dú)自行走,形態(tài)各不相同,都像真老虎,惟妙惟肖。我曾經(jīng)向他請求并得到了一幅裝成卷軸形的高二尺并超過一點(diǎn),寬二尺左右的虎畫。畫中有兩只老虎,雌虎和雄虎各一只。雄虎蹲在石頭上,抬起頭向遠(yuǎn)方望去,張開口做出咆嘯的樣子;雌虎趴在雄虎旁邊,爪向前伸,神情愉悅。旁邊有三四塊奇石,像給兩只老虎助威一樣。我把這幅畫掛在東邊的墻壁上,十分喜愛這幅畫。單字翻譯1、予:我。2、工:擅長,善于。3、皆:都。4、或:有的。5、挈:提,帶,領(lǐng)。6、嘗:曾經(jīng)。7、乞:討。8、廬:房子。9、奇:超過一點(diǎn)。10、許:左右。11、狀:…的樣子。12、怡然:愉悅。13、畢肖:都像。14、縣:同“懸”。15、甚:很。16、咸:全部。17、踞:蹲下。18、甚:非常。19、展:伸。中心寫出了虎畫的逼真以及畫工技藝的精湛。二正午牡丹歐陽修曾經(jīng)得到一幅古畫,畫面上是一叢牡丹,牡丹下蹲著一只貓。歐陽修不知道這幅畫的優(yōu)劣。丞相吳育是歐陽修的親家,他看到這幅古畫后說:“這是正午的牡丹。根據(jù)什么來辨別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畫中的牡丹萎靡無力,顏色干燥,這恰是花在正午陽光照射下的樣子;貓的瞳孔縮成一條線,這就是正午時貓的眼睛。如果是帶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攏的,而且顏色顯得光澤滋潤。貓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圓的,太陽漸漸移向正中,貓瞳孔就漸漸變得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边@是善于研究古人筆下的構(gòu)思啊!注釋2其下:牡丹叢下面。其:代詞,代指牡丹叢。3精粗:精良和粗劣。這里指古畫水平的高低。4正肅吳公:即吳育,他謚號為正肅。5姻家:親家。6何以:即“以何”,憑什么,根據(jù)什么。7明之:辨別它。明,辨別。8披哆:張開,下垂。哆,放,張的意思。9燥:干燥。10黑睛:瞳孔。11求:探求。12如線:像一條線。13房:這里指花房,即花冠,花心。14斂:聚攏,收。15澤:滋潤。16此:指吳育說的話。17善求:善于探求。求:探求。18筆意:這里是指畫作的意境。19識:懂得20暮:晚21日:太陽22色澤:色彩鮮艷潤澤23吳公:北宋丞相吳育,字春卿,浦城人三朱元璋畫像明太祖朱元璋曾經(jīng)召集畫工為皇帝畫皇帝的容貌,大多(畫工)畫出來的都不合圣旨。有位畫工寫生本領(lǐng)最高畫得很像,自己認(rèn)為(皇帝)見了一定會獎賞。等到進(jìn)宮給皇帝看,也不合適。一位畫工打聽了解到皇上的心意,形像有一點(diǎn)相似,再把容貌畫得雍容端莊敬獻(xiàn)給皇帝。(皇帝)非常高興,詔令照這幅畫畫若干幅賜給各諸侯王。原來皇上的心思(想法)早已存在,只是其他的畫工不能了解。注釋1、寫御容:畫皇帝的畫像2、及進(jìn)覽:等到呈給(皇帝)看3、穆穆:雍容端莊的樣子4、諸王:各諸侯王5、見:被6、蓋:句首語氣詞,原來7、它:別的8、知:了解9、它:其他的10、寫:畫11、進(jìn):進(jìn)入12、亦:也四蘇東坡畫扇蘇東坡到錢塘就職時,有人告狀說別人虧欠兩萬元錢不還。蘇東坡召見那個人詢問,他說:“我家憑借制作扇子生存,恰巧父親去世,并且從今年春天開始,天天連著下雨,天氣又很寒冷,做好的扇子賣不出去,并不是故意欠他錢。”東坡仔細(xì)看了他很久,對他說:“暫且把你做的扇子拿過來,我來幫你開市賣?!边^了一會兒扇子送到了,蘇東坡拿二十把空白的夾娟扇面,用公文用筆書寫草書和畫枯木竹石,一會兒就完成了。交給那個人說:“快去外面賣了扇子還錢?!蹦莻€人抱著扇子感動流了眼淚,剛越出府門,就有許多人爭著用一千錢購買扇子,手里拿的扇子很快地就賣完了。注釋信息①錢塘:古地名,今浙江杭州市。②訴:狀告,告狀。③負(fù):虧欠。④公:對蘇東坡的尊稱。⑤吾:我。⑥適:恰好。⑦熟:深入,周詳。⑧姑:暫且。⑨發(fā)市:開市。⑩須臾:片刻,一會兒。⑾判筆:公文用筆。⑿涕:眼淚。⒀逾:越過,超越。⒁競:爭逐。⒂不售:賣不出去。⒃草圣:草書。⒄詢:詢問。文言知識1.釋“官”。上文“東坡官”中的“官”,指的是朝廷官職。古代的官場就像現(xiàn)代的國家政府一樣。2.“須臾扇至,公取二十扇,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成。”這句中沒有主語,文言文中,如果只有二三個人對話動作,只對一人進(jìn)行敘述,另一人省略,以起到簡潔作用。但是在現(xiàn)代翻譯中一定要添加適當(dāng)主語,以免句子不通順。規(guī)范格式應(yīng)以“(XX)”來添加,如: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翻譯:(東坡)用公文用筆書畫草和枯木竹石。沒了3.非故負(fù)之也:不是故意欠他錢。之:代詞,代“他(債主)的錢”非:不是故:故意負(fù):欠五鐵杵磨針譯文磨針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還沒完成學(xué)業(yè),就放棄學(xué)業(yè)就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便問她在干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這鐵棒磨成針?!崩畎渍f:“這么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老婦人說:“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堅持磨,總有一天會磨成針的。”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動,李白便回去完成了學(xué)業(yè)。那老婦人自稱姓武。如今那溪邊還有一塊叫武氏巖的石頭。1.眉州:古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帶。2.世傳:世世代代相傳。3.成:完成。4.去:離開。5.逢:碰上。6.媼(ǎo):年老的婦人。7.方:正在。8.鐵杵(chǔ):鐵棍,鐵棒.杵,壓米或捶衣用的棒,一頭粗一頭細(xì)的圓棒.9.欲:想要.10.感:被感動.11.還:回去.12.之:代詞,指代老婦人在做的事。13.卒業(yè):完成學(xué)業(yè)。14.今:現(xiàn)15.氏:姓…的人。16.太白感其意: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動了。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孩子們,如果在學(xué)業(yè)上能認(rèn)真的、努力的、有恒心的,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字面意思是:只要肯下功夫,鐵杵也能磨成針。第七單元一食粥心安范仲淹家里貧窮,他在南都學(xué)院讀書時,天天煮一大鍋粥,經(jīng)過一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塊,早晚各拿兩塊,把腌菜切成幾塊吃。留守有個兒子和他一起學(xué)習(xí),留守的兒子告訴父親范仲淹的事,送給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范仲淹放在了一邊,不久后食物全腐爛了。留守的兒子說:“家父聽說你的生活清淡貧苦,送來這些吃的,可你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說:“不是我不感謝你們的好心,只是因?yàn)槲页灾喑跃昧?,心里安定,你如今要我享用如此豐盛的飯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會平靜安心得再吃下這些粥呢?”詞語解釋1)南都書舍:即南都書院。2)釜(fǔ):鍋。3)畫:劃。4)齏(jī):腌菜。5)啖:吃。6)留守:官職名稱。7)同學(xué):一起學(xué)習(xí)。8)置:放。9)既而:不久。10)悉:全,都。11)?。簤模癄€。12)大人:指自己的父親。13)聞:聽說。14)遺(wèi):饋贈,贈送。15)何:為什么。16)蓋:因?yàn)椤?7)安:安定。18)遽(jù):一下子,立刻。19)饌(zhuàn):飯菜。20)后日:以后。21)歸:返回。22)清苦:清淡貧苦23)遺:贈于。24)饋:委婉地規(guī)勸道理1、此文反映了范仲淹知足常樂以及儉樸的品格。2、范仲淹不要饋贈的原因是因?yàn)橛蓛€入奢易,由奢入儉難。3、有人說,苦難是一所學(xué)校。從某種意義上說,清苦是一件好事,它能催人奮進(jìn),它能培養(yǎng)人的意志。二鑒真東渡日本唐朝有個有名望的和尚叫鑒真,本名叫淳于,是揚(yáng)州江陽人,14歲出家為僧。漸漸長大,周游長安與洛陽,拜訪名師,專門研究佛教清規(guī)戒律。在天寶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請,東渡日本。但是東海風(fēng)急浪高,有時翻船、有時缺少糧食、有時失去方向。經(jīng)歷了12年,5次渡海都沒有成功。那時鑒真已經(jīng)失明,只有志向始終沒變。天寶十二年,終于到達(dá)日本。第二年在奈良東面建起了戒臺,教授佛教的清規(guī)戒律。單字單句解釋[原文】唐高僧鑒真,本姓淳于,揚(yáng)州江陽人,14歲出家為僧。【譯文】唐朝有個名望的和尚叫鑒真,出家前姓淳于,是揚(yáng)州江陽人,14歲出家做了和尚?!驹摹可蚤L,遍游長安、洛陽,尋問名師,專研戒律。【注解】稍:漸漸【譯文】漸漸長大,周游長安與洛陽,拜訪名師,專門研究佛教清規(guī)戒律?!驹摹刻铺鞂氃辏瑧?yīng)日僧普照輩延,東渡日本。【注解】應(yīng)日僧普照輩延:接受日本和尚普照等人邀請【譯文】在天寶元年,接受日本和尚普照等人的邀請,東渡日本?!驹摹咳粬|海風(fēng)驟浪高,或船覆,或糧匱,或失向,歷十二載,五渡未成。【注解】驟:急或:有時覆:傾翻匱:缺少【譯文】但是東海風(fēng)急浪高,有時翻船,有時缺少糧食,有時失去方向(迷路)。經(jīng)歷了12年,5次渡海都沒有成功?!驹摹科鋾r僧目盲,唯志不渝?!咀⒔狻坑澹焊淖儭咀g文】那時鑒真已經(jīng)失明,只是志向始終不變。【原文】天寶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于奈良東建戒臺,授戒法?!咀⒔狻烤梗航K

翌:第二,翌:(yì)【譯文】天寶十二年,終于到達(dá)日本。第二年在奈良東面建起了戒臺,傳授佛教的清規(guī)戒律。三少年志存高遠(yuǎn)從前有一個少年,家里十分貧困,靠砍柴養(yǎng)活自己,晚上就照著月光讀書。附近村莊有一位富人,穿錦繡衣裳,吃肉食,經(jīng)常向眾人炫耀。一天富人出去打獵,左右隨從拿著弓箭,鷹和獵犬跟隨在后面,途中與少年相遇。富人當(dāng)著眾人侮辱他說:“像你這樣貧困,還不如我的鷹和獵犬呢?!鄙倌瓴换卮鹚?。富人又說:“你跟隨在我后面,和我的鷹、獵犬一同追捕狐貍和兔子,誰先追到,我就賞他!”少年改變了臉色,說:“我家里雖然只有四面墻壁,然而追求遠(yuǎn)大的理想,不是你們這些鼠輩可以比的!”左右隨從想要打他,少年瞪大眼睛怒斥他們:“你們這些人也是別人的鷹和獵犬!”少年頭也不回就離開了?;咀⑨?、薪:柴草。2、炫:夸耀、炫耀。3、若等:你或你們。4、羅后:跟隨在后面。5、作色:改變了臉色。6、顧:回頭看。7、去:離開。8、恒:常常。9、昔:從前。10、覽:看見。11、應(yīng):回答。12、逐:追趕。13、毆:驅(qū)趕。14、瞋目:瞪大眼睛。15、斥:斥責(zé)。16、則:否則。17、家徒壁立:家里只有四面墻,形容家境十分貧窮。18、衣:穿上。19、錦:好的衣服。志向啟示人沒有志向,就沒有目標(biāo),沒有目標(biāo),修養(yǎng)身心就成了無源之水。所以,凡是要修養(yǎng)身心,就必需先樹立志向。志存高遠(yuǎn),則心自然就純潔。家徒壁立家徒壁立,成語,基本含義是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也常常說成家徒四壁)形容家中貧窮。四陳蕃有大志譯文陳蕃十五歲時,曾經(jīng)從不打掃自己所住居室,以至庭院房間內(nèi)臟亂不堪。他父親同郡的朋友薛勤來問候。問陳蕃,說:“孩子,你為什么不清掃庭院以迎接賓客呢?”陳蕃答道:“大丈夫做事,應(yīng)該以打掃、清除天下為自己的任務(wù),哪用得著照顧一間房呢?”薛勤知道他有整治天下的治國大志向,很讓他驚奇。1.陳蕃(fán):東漢人。2.嘗:曾經(jīng)。3.宇:屋室。4.蕪穢:雜草叢生臟亂的樣子。蕪,雜草叢生的樣子。穢,不干凈,骯臟的。5.郡:古代行政區(qū)域名稱。6.候:拜訪7.孺子:小伙子8.待:接待。9.安:怎么。10.事:處理。11.清:澄清理解陳蕃要“掃除天下”,他想掃除什么?答:掃除天下的壞人壞事、不良風(fēng)氣,澄清世道。五畫龍點(diǎn)睛譯文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墻壁上畫了四條龍,但沒有畫眼睛,他常常說:“點(diǎn)了眼睛龍就飛走了?!比藗兌颊J(rèn)為很荒誕,就點(diǎn)了其中一條龍的眼睛。一會兒,雷電打破墻壁,一條龍乘云飛上了天,沒有被點(diǎn)上眼睛的龍都在。注釋1

張僧繇(yáo):南朝梁人,中國古代著名的畫家。2金陵:今江蘇南京市。3每:常常,每每。4因:因此,就。5以為:認(rèn)為。6須臾:一會兒。7誕:虛妄,荒唐。8皆:都,全都。后來人們根據(jù)這個傳說引申出“畫龍點(diǎn)睛”這句成語,比喻說話或文章,在主要處用上關(guān)鍵性的、精辟的一兩句話,點(diǎn)明要旨,使內(nèi)容就更加生動有力了。但是在知識改革開放的信息時代,我們可以認(rèn)為這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因?yàn)閺埳o龍點(diǎn)了眼睛就發(fā)生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镜诎藛卧g文】黃仙裳濟(jì)友:泰州太守田雪龕為官清廉,黃仙裳與他交往的時候,一點(diǎn)也不牟取私人利益。后來田雪龕被免官,沒有錢回不了家。黃仙裳正從河南汝南回家,口袋中只有二十兩銀子。于是先到了田雪龕的住所,分出一半(銀子)送給(田雪龕)。后來黃仙裳對別人說:“那天我如果先回到自己家里,由于我家里急需要錢,就不能把錢分給田雪龕了。1泰州守:泰州太守;泰州,古地名,今江蘇泰州市。2廉:清廉。3周旋:交往。4干:求。5罷職:免官。6資:資產(chǎn),指錢。7去:離開。8自:從。9汝寧:古地名,今河南汝南縣。10歸:回來。11囊:一種口袋。12但:只,僅。13金:銀子。14乃:于是。15寓:居所,住處。16語:對……說。17是日:這天。18亟:急。19龕(kān)

20守:太守要善于幫助別人,幫助后也不能時不時把這事拿出來炫耀,而應(yīng)認(rèn)為這是自己應(yīng)該做的”劉氏善舉:劉氏是某一個鄉(xiāng)里的寡婦,生養(yǎng)有一個孩子。她白天在田間耕作,晚上點(diǎn)著燭火在織機(jī)上紡織,一年到頭都像這樣。鄰居中有窮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糧食救濟(jì)他們。偶爾沒有衣服穿的人,她就用自己的衣服贈送給他們,鄉(xiāng)里的人都稱贊她的善良。然而她的兒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母親就告誡他,說:“為別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誰沒有緊急的事情呢?”母親死后的三年,劉家遭遇大火,宿舍衣物幾乎被燒光,劉家只好向鄉(xiāng)鄰們討要衣服穿。大家不僅給他衣服,還為他砍樹建造房屋,這都是懷念劉寡婦的情意呀。這時劉寡婦的兒子才明白母親做好事的原因。1、者:的人2、晝:白天。3、耕:耕種。4、竟年:終年,一年到頭。5、如:像。6、是:代詞,這樣。7、貧:貧窮。8、輒:就。9、相:代“貧困者”。10、濟(jì):救助,幫助。11、偶:偶爾。12、以:把。13、遺(wèi):贈送。14、之:代詞,代“無衣者”。15憾:怨恨,報怨16、咸:皆,全,都。17、稱:稱贊。18、然:然而。19、誡:告誡。20、與:與,偕同之意。21、為:做。22、善:好事。23、本:根本;準(zhǔn)則。24、卒:死。25、殆(daì):幾乎。26、殆盡:幾乎全部燒光。27、給:給予。28、伐:砍。29、方:才。30、第:房屋、府第。31、善舉:慈善的事情。32、舉:行動、舉動。33、疾:快34、劉氏以己之衣遺之:第一個之是助詞“的”,第二個之是代詞“他們”代指鄰居。35、斗升:舊時量器;此指一斗一升。36、育:生養(yǎng),養(yǎng)育37、竟:終。38、竟年如是:終年像這樣。39、輒:總是。40.時:那時41.竟年:終年,一年到頭42.盡:沒有1.晝則耕作于田間,夜則紡織于燭下,竟年如是:(她)白天在田間耕作,晚上就著燭火在織機(jī)上紡織,整年像這樣。2.與人為善,乃為人之本,誰無緩急之事:為別人做(好)事,是作為人的本分,誰不會遭遇緊急的事情呢?李氏之友:黃生,是李氏小時候的朋友。過了十年,二人在路途中相遇。李氏邀請他到家里,殺雞做飯。二更左右,黃生的肚子疼,汗滴像珠子般大小。李氏夫婦非常驚恐,想請醫(yī)生給他醫(yī)治。黃生堅持制止他們,認(rèn)為是老毛病又犯了,沒有關(guān)系。李氏不聽從,就去了。當(dāng)時正在下暴雨,漫天烏黑,山道崎嶇,路滑難走。超過半夜,他帶著醫(yī)生回來了。醫(yī)生給黃生做針灸,一會就痊愈了。黃生說:“你為我吃苦了!有什么可以報答?”李氏夫婦說:“你是我朋友,應(yīng)當(dāng)以全心照顧你,有什么需要報答的呢?”第二天天晴了,黃生告辭離去了。1、二鼓:即二更,約現(xiàn)在晚上10時左右(一鼓為19:00~21:00;二鼓為21:00~23:00;三鼓為1:00~3:00;五鼓為3:00~5:00.一夜共五鼓)。李氏之友2、灸:針灸。3、越:過了。4、要:同“邀”,邀請。5、許:左右。6、固:堅決。7、值:適逢。8、逾:超過。9、悉:全。10、翌日:第二天。11、甚:非常;很。12、延:請。13、逾:超過。14、攜:帶著。15、少:一會兒。16、苦:辛苦。17、當(dāng):應(yīng)。李氏之友的啟示:對待朋友,應(yīng)當(dāng)悉心以待,為了朋友要全力以赴,不求報答。田真兄弟:西漢的時候,京城有位叫田真的兄弟三人,有一天,他們共同商議著要分割家里的財產(chǎn)。他們把家里所有的財產(chǎn)平均分,只有家中種在堂前的那棵紫荊樹,于是兄弟三人決定把樹鋸成三片。明天“走近”它準(zhǔn)備鋸了,可是,大樹死掉了,好象大火燒過一樣。田真看到之后,感到非常的震驚,就跟兩位弟弟說:“一棵樹本身就是同干共株的,因此,當(dāng)聽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片,馬上就憔悴枯萎了!難道我們?nèi)说母星閰s不如樹木嗎?”田真忍不住悲從中來,兄弟三人也因此就決定不砍伐這棵紫荊樹了。這棵樹一聽到田真兄弟說不分割它了,就又活了過來,馬上變成原來一樣枝繁葉茂了。兄弟三人因此而感悟,就把分好的財產(chǎn)又合在一起,成為當(dāng)?shù)厝藗兯Q道的孝悌人家。田真后來當(dāng)官當(dāng)?shù)教写蠓颉=栉锸闱?,通過樹木的感情說明兄弟應(yīng)該團(tuán)結(jié)。句子翻譯1、翌日就截之:第二天就準(zhǔn)備截斷它。2、狀如火然:形狀像被火燃燒過一樣。3、樹木同株,聞將分斫,故憔悴,是人不如木也:樹本來是同根的,聽到要砍斷分開,所以枯死了,我們都不如樹木。4、樹應(yīng)聲榮茂:紫荊樹聽到(田真的)話后(立刻)枝葉繁茂。(1)京兆:京城地區(qū)。(2)生資:生活資料。(3)皆:都。(4)唯:只有。(5)破:使之破為。(6)就:開始。(7)即:立即;立刻。(8)狀:形狀;狀態(tài)。(9)然:通假字,同“燃”,燃燒。(10)愕:驚訝。(11)諸:眾;(12)斫(zhuó):砍。(13)勝:承受;控制。(14)憔悴:枯死。(15)故:所以。(16)解:分解。(17)其:他家的。(18)堂:門。(19)株:棵。(20)應(yīng):相應(yīng)。(21)勝:承受。兄弟之間要和諧共處,同為一家人,卻要分家產(chǎn),雖如此,可是一家人的感情是分不開的,就好比樹一樣,同根樹是分不開的,所以在當(dāng)今社會中一定要與親人和睦相處,否則連樹都不如了張用良不殺蜂:太倉人張用良,小時候揭開蜂窩,曾被蜜蜂刺傷,所以十分憎恨蜜蜂。后來看到蜜蜂就千方百計地?fù)錃ⅰR惶彀恚◤堄昧迹┛匆娨伙w蟲被蜘蛛網(wǎng)粘住,用盡全力卻不能夠離開。蜘蛛急忙纏住蟲子,纏得很緊。忽然看見一只蜜蜂飛來刺蜘蛛,蜘蛛避開了。蜜蜂又多次含水濕潤那只飛蟲,很長時間之后飛蟲才得以逃脫。張用良被這蜜蜂的義氣所感動,從這以后不再去撲殺蜜蜂了。1.螫shì刺2.惡wù憎恨3.數(shù)多次4.薄暮靠近傍晚薄迫近5.遽jù立刻6.急緊7.自是從此是這8.因感于是被...感動9.竭力用盡全力竭用盡10.數(shù)多次11.脫擺脫12.太倉古地名今江蘇太倉市13、義義氣14、避躲避15、投撞上1.竭力而不得去用盡力氣卻不能離開。2.張用良因感其義張用良因此被蜂的道義行為所感動。做人要講仁義尊重生命對待事情要多看幾個方面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一想。【第九單元譯文】賽跑定案:有個老婦人在路上遇到搶劫,連聲呼喊“有強(qiáng)盜”,一個行路人追趕上去為老婦人捉住強(qiáng)盜。強(qiáng)盜反而誣陷行人(搶劫),這時天色已經(jīng)昏黑,沒有人知道其中哪個是(強(qiáng)盜),于是就把他們都押送到(官府)。苻融(在公堂上)見到他們后笑著說:“這是容易知道的,可以讓兩個人一齊跑,先跑出鳳陽門的不是強(qiáng)盜?!保ǘ讼群蟪鲽P陽門,)隨即回到(公堂),苻融嚴(yán)肅地對后跑出(鳳陽門)的人說:“你就是真的強(qiáng)盜,為什么要誣陷別人呢?”強(qiáng)盜終于低頭認(rèn)罪。這是由于強(qiáng)盜如果跑得快,必然不會被(行路人)捉住,苻融正是憑著這樣的分析判斷,因而知道跑得不快的那個人是(強(qiáng)盜)。1姥(mǔ):婦人。賽跑定案2逐:追。3禽:同“擒”,抓、捉。4俱:一同。5蓋:表述理由或原因。6走:逃跑。7唱賊:呼喊捉強(qiáng)盜。8融:指符融。9鳳陽門:城門名。10正色:表情嚴(yán)肅。11劫:強(qiáng)盜。12并:一起13走:跑14禽:捉住個句翻譯莫知其孰是:不知道誰是真的(強(qiáng)盜)。既而還入:不久后回到(衙門)??酱蜓蚱ぢ墩嫦啵捍舐飞?,一個背著鹽袋子的和一個挑柴草的結(jié)伴進(jìn)城。中午時,兩人在樹下歇息,下面鋪著背鹽人帶的一張羊皮,擔(dān)柴人歇了一會后,準(zhǔn)備趕路,扭頭一看,發(fā)現(xiàn)背鹽人睡著了。擔(dān)柴人于是便起了貪心,把羊皮偷走上路了。為爭羊皮,二人告到了縣衙??h令聽了二人的訴訟后,立即令兩名衙役拷打羊皮。打了一會兒后,縣令喝住了衙役,令二人到羊皮跟前看一看,結(jié)果,背鹽人高興了,但擔(dān)柴人嚇得渾身發(fā)抖,只得如實(shí)地交代偷羊皮的經(jīng)過。原來,衙役用木棍拷打羊皮后,從羊皮里散落不少鹽末,證明這張羊皮是背鹽人的。負(fù):背2釋:放下3樹陰:陰,通“蔭”樹蔭,4藉:墊5訟:告狀6官:官府7遂:于是;就8謂:對說9拷:拷打10咸:都11置:放在12且:將近13遣:派14服:承認(rèn)啟示1.對現(xiàn)實(shí)生活的細(xì)致觀察和嚴(yán)謹(jǐn)?shù)倪壿嬐评?。天下事都有一定的?guī)律,只要多思考,多觀察,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2.人與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對待,不能貪圖小利,讓利益蒙蔽了雙眼,做出不良的行為。3.處理問題要具備豐富的生活常識、經(jīng)驗(yàn),再加之細(xì)心觀察,以及善于思考。4.做事要多觀察,多思考,不能貪圖小利。5.合理的推理,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不要盲目推理。錢若賡斷鵝:萬歷(明神宗年號)年間,錢若賡作臨江郡的行政長官,有許多優(yōu)異的政策.有個鄉(xiāng)下人拿著鵝到集市上,寄存在客店中去別的地方.回來后要回自己的鵝,店主貪圖他的鵝,抵賴說:"這群鵝都是我的鵝.''鄉(xiāng)下人到告到衙門.錢大人命人取來店里的鵝,共四只,各給它們一張紙,筆、硯,分在四個地方,讓他們寫供狀.人們?nèi)几械襟@訝.吃完飯,派人問鵝寫完供狀沒有?差役回答說:"沒有.''不一會出來,到堂下看看,說:"鵝已經(jīng)交待了.''并指著一只鵝說:"這是鄉(xiāng)下人的鵝.''人們都對這件事感到奇怪。原來鄉(xiāng)下人的鵝吃野草,鵝糞的顏色是清淡的;店里的鵝吃谷物糧食,鵝糞的顏色是黃的.店主于是認(rèn)罪.注釋1)守:做太守2)持:拿著3)索:討取4)狀:陳述5)食頃:一頓食的時間6)不:同“否”7)萬歷:明神宗的年號8)臨江:在今江西省境內(nèi)9)訟:訴訟,告狀10)公:指錢若賡(gēng)11)索:索要12)不:同“否”,有沒有13)其:它們14)蓋:因?yàn)榈曛鞲矣谫囐~而占有鄉(xiāng)下人的鵝,原因是:1)鵝的外表長得差不多,鄉(xiāng)下人無法辨認(rèn)2)沒人可以證明鄉(xiāng)下人把鵝寄在他店里3)鄉(xiāng)下人好太欺負(fù)4)鄉(xiāng)下人一沒證據(jù),二沒膽量,三沒證人中心:從中可以看出錢太守是個生活經(jīng)驗(yàn)豐富,斷案方法巧妙的人。

歐陽曄破案:宋朝人歐陽曄(字日華)治理鄂州政事時,有州民為爭船互毆而死,案子懸了很久沒有判決。歐陽曄親自到監(jiān)獄,把囚犯帶出來,讓他們坐在庭院中,除去他們的手銬與腳鐐,給他們吃食物。吃完后,善加慰問后再送回監(jiān)獄,只留一個人在大廳上,這個人顯得很惶恐不安。歐陽曄說:“殺人的是你!”這個人假裝不承認(rèn),歐陽曄說:“我觀察飲食的人都使用右手拿筷子,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殺的人傷在右邊胸部,不是你還是誰?”這個人才哭著認(rèn)罪。1.致:致使。2.獄:案件。3.臨:到。4.獄:監(jiān)。5.訖:終了,完畢。6.色:臉色。7.惶:恐懼,驚慌。8.顧:回頭看。9.佯:假裝。10.治:治理,管理。11.勞:安慰。12.箸zhù:筷子。13.歐陽曄:復(fù)姓歐陽,名曄。14.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內(nèi)。15.決:決斷。16.獨(dú):只。注:1)歐陽曄yè:復(fù)姓歐陽,名曄。單句解釋(走進(jìn)文言文六、七年級P44答案)1、民有爭舟而相毆致死者:百姓有因?yàn)闋幹鄱ハ啻蚣艿娜恕?、坐囚于庭中:讓嫌疑犯坐在院子里。3、去其桎梏而飲食之:脫去他們的腳鐐手銬而且給他們喝的吃的。4、囚佯為不知所以:疑犯假裝不知道什么原因。5、囚無以對:囚犯沒什么可回答的。疑問解答(1)、“死者傷在右肋”與嫌疑犯“左手持箸”有什么關(guān)系?答:左手打在右肋上(對面打仗時,用刀、棍等一般打到對方的右部,慣用右手者,則多打在對方的左側(cè),所以證明這個嫌疑犯是左撇子。)(2)、“獄”在本文中的不同釋義:“獄久不決”(訴訟案子)“曄自臨其獄”(監(jiān)獄)(3)、“而獨(dú)以左”之后省略了持箸。螳螂殺蛇:有個姓張的人,偶爾行走在溪流山谷之間,聽到山崖上有聲音非常凄厲。找路爬上去觀看,看見巨蛇身圍像碗口一樣粗,在樹叢中甩擺跌撲,用尾巴擊打樹木,樹枝(隨之)崩裂斷折。(看它)翻轉(zhuǎn)摔跌的樣子,好象是有東西制住了它。但是仔細(xì)察看實(shí)在沒見到什么,非常奇怪。漸漸地臨近它,(原來)是一只螳螂蹲坐在它的頭上,用刺刀抓住它的頭,顛不掉(它)。時間長了,(蛇)最終死了??矗ㄉ叩模╊~頭上的皮肉,已經(jīng)破裂啦。1、制:禁止,遏制2、覘:探看;偷看3、厲:凄厲4、圍:身圍5、反側(cè);身子翻來覆去6、審視:仔細(xì)看7、剌刀:螳螂前足8、攫:抓住9、革肉:去了毛的獸皮10、竟:最終11、張姓者:姓張的人12、覘:看13、臨:面對14、則:連詞,表示因果,原來15、頂:(蛇的)頭頂單句解釋1,然熟視無所見,大惑:但是仔細(xì)察看實(shí)在沒見到什么,非常奇怪。2,以刀攫其首,掉不可去:用刺刀抓住它的頭,顛不掉(它)。要點(diǎn)引導(dǎo)短文通過了“張姓者”的眼睛為我們呈現(xiàn)了小螳螂與大蛇的生死搏斗的驚險場面。作者正面詳寫蛇形體之巨大:“粗如碗”;力量之巨大:“樹枝崩折”。又通過“張姓者”:熟視而無所見“,從側(cè)面表現(xiàn)螳螂的小,如此之巨大的差異讓讀者感受到了螳螂殺蛇場面的奇特。【第十單元譯文】人有賣駿馬者:有個要出賣駿馬的人,接連三天呆在市上,沒有人知道。這人就去見相馬的專家伯樂說:“我有匹好馬要賣掉它,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來過問,希望您給幫幫忙,去圍著我的馬轉(zhuǎn)個兒圈看看它,臨走時再回過頭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給您一天的花費(fèi)。”伯樂接受了這個請求,就去圍著馬轉(zhuǎn)圈而看了一看,臨走的時候又回頭看了一眼。這匹馬的價錢立刻暴漲了十倍。1、比:接連。2、莫:沒有誰。3、知:了解。4、見:拜見,謁見。5、臣:先秦時代,普通人之間有時也謙稱自己為“臣”。6、旦:天。7、立:站立。8、于:在。9、言:交談。10、愿:希望。11、子:你12、還:音義通“旋”,圍繞。13、顧:回頭看。14、一朝之賈:一天的費(fèi)用;賈:通“價”,這里指報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15、乃:就,于是。16、去:離開。17、之:代詞,這里指千里馬。18、一旦:這里是“一會兒”的意思。句譯1)人莫知之:人們不知道那是(一匹好馬)。2)人莫與言:人們不跟他交談。3)臣請獻(xiàn)一朝之賈:我愿意奉送給你一天做買賣所得的錢。4)愿子還而視之:希望您環(huán)繞著馬看它5)人有賣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有賣駿馬的人,連續(xù)三天站在集市上賣馬,人們也不知道他賣的是好馬6)去而顧之:離開的時候再回頭看它(馬)7)愿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希望您環(huán)繞著馬看它,離開的時候再回頭看看它8)伯樂乃(13)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9)伯樂就走過去圍著那匹馬查看它,離開的時候又回頭看了一眼。一天過后這匹馬的價錢漲了十倍。[2]“的盧”救主:劉備在樊城駐扎兵馬,這時荊州刺史劉表對他很有禮貌,然而劉備不怎么相信。劉表曾經(jīng)邀請劉備去赴宴,他手下蔡瑁等人想要就此殺掉劉備。劉備覺察到了,假裝上廁所,悄悄逃走了。他所騎乘的馬名字叫做“的盧”。劉備騎著“的盧”逃跑時掉進(jìn)了城西的檀溪河里,出不來了。劉備著急地說:“的盧啊,的盧?。〗裉煳kU了!你要努力??!”“的盧”就一下躍起三丈,于是得以渡過河水。1.屯:駐扎2.延:邀請3.亟(jí):急4.踴:跳5.樊(fán)城:古城名,今湖北境內(nèi)6.荊州:古州名,今湖北一帶7.刺史:州的長官叫“刺史”8.如:往,到9.嘗:曾經(jīng)10因:乘機(jī)11.佯:假裝12.潛:悄悄地,悄無聲息地13.遁:逃離句子翻譯1.劉表禮焉:劉表對他有禮貌。2.其下蔡瑁等欲因取備:他的手下蔡瑁等人想趁這個機(jī)會抓住劉備。3.佯如廁,潛遁去:(劉備)假裝去上廁所,悄悄地逃跑離開了。馬嚙盜髻:董熙載收到朋友邀請,到朋友家赴宴喝酒吃飯,(董熙載)從中午飲至傍晚已經(jīng)大醉,朋友見喝醉酒想要留他住宿,董熙載說:"不用擔(dān)心,我還能騎馬回家."當(dāng)天夜黑風(fēng)大,(董熙載)不一會因醉酒而從馬上掉下來,直挺挺地臥在路邊,韁繩還握在手里,一會兒有一個小偷路過,見狀很是高興,自言自語到"老天爺幫助我啊!”就脫掉他的衣服,又想盜他的馬.(賊)彎腰拿起韁繩,馬便急忙用牙齒緊緊咬住賊的發(fā)髻,(賊)雖極力掙扎也不得逃去,等到董熙載酒醒后,又把所失的東西都穿戴好,馬才把賊放了.1.延:邀請。2.其:代詞,(朋友)他的。3.豪飲:大量飲酒。4.毋庸:不需要。5.未幾:不久,一會兒。6.髻(ji第二聲):古代男女盤在頭上的發(fā)髻。7.贊:幫助。8.反:同“返”,返回。9.去:離開。10.盜:小偷。11.方:正在。12.?。浩冉?。13.驟:急。14.仆:向前倒下,倒在。15.應(yīng):答應(yīng)。16.及:到。17.酩酊:大醉。18.宿:住宿。19.尚:還。20.俯:彎下。句子翻譯天贊我也:是老天爺幫助我??!馬遽嚙其髻:馬便立刻用牙齒緊緊咬住賊的發(fā)髻。馬乃縱盜:馬才放了這竊盜。王行思愛馬:一個有錢的人叫王行思,曾經(jīng)養(yǎng)一匹馬,十分喜歡,喂養(yǎng)的草料比其他馬好。一天王行思騎這匹馬去本地,正遇夏天水流突然漲高。船夫先渡馬過去,回來后去接王行思,到河中間,風(fēng)突然刮起把船掀翻了,他的馬從岸上跳入使人驚駭?shù)拇罄死?,救他的主人,(使他)在開闊的水面上,就沒有被淹死。1本郡:本地;郡,古代行政區(qū)域。2蒼茫:曠遠(yuǎn)無邊,此處指開闊的水面。3舟子:船夫。4濟(jì):渡。5駭:讓人驚嚇。6遽:于是。7甚:十分,極其,尤其。8驟:突然9秣:草料10.嘗:曾經(jīng)11.于:介詞。表示比較,相當(dāng)于“過”12.值“碰上的時候13.溺:淹沒14覆:翻15暴:突然16引:拉句子注釋飼秣甚于他馬:喂養(yǎng)的草料比其他馬好。值夏潦暴漲:正值夏天,水流突然漲高。至中流,風(fēng)聚起船覆:到河中間,突然刮起大風(fēng)把船掀翻了。齊人攫金:從前齊國有一個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去了市場。他去賣金子的地方時,正好看見別人買了金子,于是搶了那人的金子離開。衙役把他逮住了,當(dāng)官的審問他:“人都在那兒,你為什么就搶別人的金子?”齊人回答他說:“我搶金子的時候,沒有看見人,只看見金子罷了?!?.昔:以前。2.欲金者:想要金子的人。3.有…者:有一個…的人。4.清旦:清早。5.衣冠:穿衣戴帽。6.往:前往?!卜?wù)僅此一種〕7.市:集市。8.適:往,到。9.所:地方。10.因:于是,乘機(jī)11.焉:語氣詞12.攫(jué):偷,動詞。13.去:離開。14.鬻(yù)金者:賣金子的人。15.徒:只,僅僅。16.對曰:回答道。17.皆:都。18.捕:抓捕。19.之:代詞,代指齊人。20.子:你,指代小偷。21.焉:作兼詞,此處指這里。22.何:為什么。23.對:回答。24.徒:只,僅僅。25.操:拿。句子翻譯1.清旦衣冠而之市: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集市上去2.子攫人之金何?:你為什么當(dāng)著那么多人的面搶金子?【第十一單元譯文】烏鴉喜諛:廣西桂林,附近是荒村,有很多樹,樹上棲息著很多烏鴉.一只狗抬頭看著枝頭,一只烏鴉正在它的上方吃食.犬想爬上樹,無奈爬不上去,趴在地上喃喃自語,抬頭望著烏鴉等待時機(jī),贊嘆道:"烏鴉老兄,久仰你的大名,沒有親身體會你的指導(dǎo),我一直敬仰你的歌聲,如果能唱一曲,便撫慰了我的一生,我的心也滿足了."烏鴉聽了,十分開心,伸伸腰,展開翅膀,喔喔了幾聲,食物全都掉進(jìn)了狗的口中.狗說:"你的歌聲我已經(jīng)聽了,我的心愿也滿足了,多謝你給的美味,我會終生不忘."烏鴉驚訝地說:"你并非是為了聽我唱歌,而是想奪去我口中的食物."(烏鴉)后悔莫及.1:粵西桂林:廣西桂林。2:棲:(鳥類)停留,歇宿。3:緣:沿著。4:恨無何:可恨也沒有辦法。5:喃喃:自言自語。6:頌:贊美。7:高:高尚。8:風(fēng):風(fēng)范,風(fēng)格。9:素:一向。10:賜:賞。11:尤:便。12:喜不自勝:聽了十分開心。勝:禁。13:喎喎(wāiwāi):象聲詞,烏鴉的叫聲。14:墜:落。15:聆:聽。16:銘:記。單句譯文恨無何:狗怨恨沒有辦法未親雅教,素仰雅曲:沒有親身體會你的指導(dǎo),我一直敬仰你的歌聲。非聞曲之為,乃欲吾口中食耶!:你并非是為了聽我唱歌,而是想要我口中的食物!喜歡聽奉承話的人不會有好結(jié)果。不要在花言巧語中迷失自我,要從別人的災(zāi)難中吸取一定的教訓(xùn)黠鼠:蘇軾夜里閑坐,聽到有老鼠咬東西的聲音,便拍了一下床,咬的聲音就停止了。一會兒咬的聲音又響了起來,讓書童(即蘇軾)點(diǎn)著蠟燭照照看,聽到皮箱中發(fā)出嘐嘐聱聱的叫聲。驚奇地說:“呵!這老鼠被關(guān)閉而沒法逃跑。”輕輕打開皮箱一看,空空的什么也沒有。將蠟燭舉起來尋找,(發(fā)現(xiàn))皮箱里有一只死老鼠。童子驚訝地說:“(這老鼠)剛才還發(fā)出咬東西的聲音,怎么突然就死了剛才那是什么聲音,難道有鬼嗎?”(童子)將皮箱翻過來倒出死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1.蘇子:指蘇軾,即蘇東坡。2.撫(fú):拍打。3.童子:指書童。4.橐(tuó):箱形或袋形的盛物器具5方:正在;剛才。6.驚:驚訝。7.遽(jù):就,立刻。8.選自《東坡全集》,黠:狡猾。9.嚙:咬。10.拊:拍。既:已經(jīng)……之后11.使:讓。這里作動詞用。12.橐:袋子。13.嘐嘐聱聱: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聲音。14.見閉:被關(guān)閉。見:表被動。15之:結(jié)構(gòu)助詞,不譯。16.是:這。17.向:剛才。18是:這(老鼠)。19穴:咬洞,這里作動詞用。20.致:招引。20.擾龍伐蛟:擾,馴服。伐,擊,刺殺。21.登:捉取。役:役使。22.君:統(tǒng)治,這里作動詞用。23.見使:被役使。墮:陷入。24.脫兔于處女:起初像處女一樣沉靜,使敵方不做防備,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樣突然行動,使對方來不及出擊,這里指老鼠從靜到動的突變。25.烏:何,哪里。26.惟:只。27.識:認(rèn)識。28.覺:醒悟。29.狩:狩獵。30.復(fù):又。31.使:讓。32.索:搜索。343發(fā):打開。34.覆:翻過來。35走:逃跑。36莫措其手措:放。37.以形求脫形:假象。38.燭:用蠟燭照。39耶:語氣詞,嗎40止:使...停止

41卒:最后42索:尋找。<<黠鼠>>,看其表面題旨當(dāng)是通過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機(jī)狡猾脫逃的日常小事,來說明人須集中精神,發(fā)揮智力,方能搏猛虎、役萬物,否則將猝不及防,而“見使于一鼠”的道理?;浟詈谜槪簭V東縣令喜歡聽奉承話,每實(shí)施一個政令,他的手下都交口稱贊,哄他開心。一個差役想拍他馬屁,故意在一旁和人家悄悄地說:“但凡做官之人,都喜歡聽人家拍馬屁,只有我們的主人不一樣,蔑視他人的贊譽(yù)!”廣東縣令聽見了,急急把他叫過去,拍著胸口跳起來,不停地贊賞,說道:“理解我的人,只有你呀!好差役啊!”之后就與他越來越親近了。1.布:發(fā)布。2.咸:都,全。3.唯:只有。4.然:一樣。5.耳:聽見。6.亟:急。7.昵:親近。子產(chǎn)受騙:從前有人送條活魚給鄭國的子產(chǎn),子產(chǎn)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畜養(yǎng)在池塘里。那人卻把魚煮來吃了,回報說:“剛放進(jìn)池塘里時,它還要死不活的;一會兒便搖擺著尾巴活動起來了;突然間,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子產(chǎn)說:“它去了它應(yīng)該去的地方啦!”那人從子產(chǎn)那里出來后說:“誰說子產(chǎn)聰明呢?我早就已經(jīng)把魚煮來吃了,可他還說‘它去了它應(yīng)該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應(yīng)該去的地方啦!’”所以,君子可能被合乎情理的方法所欺騙,但難以被不合情理的方法所欺騙。1.校人:主管池沼的小吏2.圉圉焉(yǔyǔ):困乏懶動的樣子。3.洋洋:舒緩搖尾的樣子。4.悠然:悠閑的樣子。5.反命:返回來稟報。反:通“返”,命:稟報。6.舍:放生。7.逝:游走。8.孰:誰9.既:已經(jīng)10.饋:贈送11.鄭子產(chǎn):鄭國的子產(chǎn)。子產(chǎn)是鄭國的國相。12.得其所哉:它去了它應(yīng)該去的地方啦!13.既往不咎:譯為過去的事情不再追究;其中“既”解釋為已經(jīng),“咎”解釋為責(zé)怪。句子翻譯得其所哉:它找到適合它的地方了!成語解釋既往不咎: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zé)備。既:已經(jīng),咎:責(zé)怪。獅子王與豺:以前有一只在山上當(dāng)王的獅子,一天在深山中抓到了一只豺狼,準(zhǔn)備吃掉它.豺狼說:"我將為大王你每月送來兩只鹿來贖回我的小命".獅子王很高興.豺狼按照約定時間每月給獅子王送去了鹿.自己也靠捕獲狐理,兔子等維生,數(shù)年之后,鹿都被吃光了,豺狼沒有什么可以送給獅子了.一天獅子遇到豺狼,說"你殺太多生命了!今天輪到你了.你好好考慮這事兒吧!"豺狼無言相對,于是被獅子吃掉了。1、其:作語氣副詞用,相當(dāng)于“還是”獅子王與豺2、曩(nǎng):以前3、于:在4、攫(jue):抓5、月:每月6、以時:按時7、盡:抓盡8、汝:你9、亦:也10、次至:輪到11、其:還是12、圖:考慮13、遂:就,于是14、為:被15、存:生存基本訓(xùn)練①于深山攫一豺攫:抓②已亦攫得貍、兔自存存:生存③汝殺眾生亦多矣亦:也④遂為獅所食為:成為4個字概括豺的行為:害人害己【第十二單元譯文】鶴亦知人意:盧仁養(yǎng)了兩只鶴,非常馴服。后來有一只受傷死了,另一只哀鳴不吃東西。盧仁盡力喂養(yǎng)它,它才進(jìn)食。一天早上,那只鶴在盧仁旁邊邊繞邊叫。盧仁說:“你要走的話,我不羈留你?!蹦曲Q于是振翅飛上云際,徘徊好長時間才走了。盧仁年老體病又沒有子女,過了三年,回到鄉(xiāng)間養(yǎng)病,晚景凄涼,拄著拐杖在林間,忽然看見一只鶴盤旋在空中,叫聲十分凄涼。盧仁說:“你不是我的同伴嗎?如果是,馬上下來?!柄Q竟然慢慢地下來了,,投到盧仁的懷里,用嘴牽著衣服,旋轉(zhuǎn)飛舞著不停。盧仁馬上帶它回家。盧仁看它像看嬰兒一樣,鶴也通曉人的意思,對盧仁像親人一樣。后來盧仁死了,鶴最終因?yàn)橐恢辈怀詵|西而死了,族人把它葬在盧仁的墓旁。爾欲去,吾不爾羈也:

你想離去,我不束縛你。若非我侶也?:

你不是我的同伴嗎?注釋1、畜:養(yǎng)2、馴:溫順、馴服3、創(chuàng):受傷4、喙:禽類動物的嘴5、引:牽,帶6、羈:拴?。╦ī)7、曳:拉拖;此指拄著8、卒:死9、若:像10、去:離開11、即:就12、釋:放開明義法師之鳩:浙江鹽官縣慶善寺明義法師,退居鄉(xiāng)里。有一天早晨出門,走在小路上,看見有一只小鳩掉在地上,便帶它回去,親自喂食。兩個月后就能飛了。白天就在林間飛翔,晚上就投宿在法師家屏風(fēng)和幾案間。十月后,明義法師的徒弟惠月主持了慶善寺,迎接他師傅回來。到了晚上鳩回去,屋里寂靜沒有人,沒看見法師,便繞著房間盤旋,不停悲傷地鳴叫??捶孔拥娜丝蓱z它,說:“我送你回到法師那兒?!钡诙欤麑ⅧF裝在籠子里出發(fā),到法師那兒。從此不再飛出去,天天和法師作伴,(法師)用手撫摸(它)都不動,但當(dāng)別人靠近它時,就驚慌地飛走。嗚呼!誰說禽獸無情?1法師:對和尚的尊稱。明義法師之鳩2屏居:退居。3徑:小路。4鳩:斑鳩。5乃:就。6日:白天。7縱:被。8則:就。9旋:圍繞。10適:到。11暮:晚上。12匝(z?。褐?。13鳴:叫。14已:停。15墮:墜落。16攜:帶。17自是:從此。18輒:總是。19投宿:寄宿,住宿。20是歲:這年。21歸:歸來。22至:到。23情:情義。24籠:詞性活用,名作動,裝進(jìn)籠子。25復(fù):再,又。26孰:誰。27、躬:親自。28、憐:可憐,憐憫。29、明日:第二天。30.主掌:主管。句子翻譯1躬自哺飼:(法師)親自喂養(yǎng)它。2籠而行:他將(斑鳩)裝在籠子里出發(fā)。鹿亦有知:博山有個姓李的人,憑借砍柴謀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撿到一只鹿仔,就帶回家喂養(yǎng)。鹿?jié)u漸長大,十分馴良,見到人就呦呦叫。他們家周圍都是大山,鹿出去,到傍晚必然回來。到了秋祭的時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由官府監(jiān)督,打獵的人很著急,限期要送上,那個獵戶十幾天都沒有打到鹿,就向這個姓李的人請求(把鹿給他),姓李的人不給。獵戶一個勁地哀求。姓李的人遲疑道:"等我考慮這件事。"當(dāng)夜鹿就逃走了,再也沒有回來。姓李的人十分后悔。詞語解釋1、者:……的人。2、伐:砍。3、值:遇上。4、乃:就。5、是:這。6、稍:漸漸。7、旬日:十天。8、固:堅持。9、鹿稍長,甚馴:鹿?jié)u漸長大,十分馴良。10、與:給。11、馴:溫順。12、薪:柴。句子翻譯以伐薪為生:憑借砍柴謀生獵者固請:獵人堅持請求把鹿給他待吾慮之:等我考慮一下成語“千絲萬縷”中的“縷”,是指線;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千條絲,萬條線。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數(shù)也數(shù)不清?,F(xiàn)多形容相互之間種種密切而復(fù)雜的聯(lián)系。喜嗔之人:從前,有很多人聚集在一間屋子里,其中有一個人感嘆另外一個人德行很好,但就是有兩個缺點(diǎn):一是容易發(fā)怒,二是做事倉促不沉穩(wěn)。這個時候,正好被說到的那個人從門外經(jīng)過,聽到這個話,非常惱怒,就闖進(jìn)去,抓住剛才說他缺點(diǎn)的人,用手擊打他。其他人就問:“你為什么要打他呢?”那個人說:“我什么時候發(fā)怒了,又怎么毛毛躁躁了?但這個人卻把我說成這種人,我當(dāng)然要打他了?!边吷系娜苏f:“現(xiàn)在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