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以名亂名荀子邏輯思想的兩個問題
荀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偉大唯物主義哲學家,也是先秦的重要邏輯思想家。他不僅提出了比較完整的正名理論和概略的辯說(論證和推理)邏輯體系,而且從名辯理論的高度將戰(zhàn)國時名實相亂的詭辯概括為“三惑”,并作了尖銳的批判,這在中國邏輯思想發(fā)展史上曾發(fā)生過一定的影響.對荀子的“三惑”說究竟應當如何分析和評價,歷來多數(shù)人都持完全肯定的態(tài)度,認為這是批判詭辯的有力武器,并且按照荀子的觀點對名墨思想也持完全否定的態(tài)度。我們認為,這種不作具體分析、完全肯定的觀點實際上是用“以荀子為是”的標準評價荀子的片面觀點,因而是值得商榷的。一、“殺盜非嫌犯”的秘密性《正名》篇曰:“‘見侮不辱’,‘圣人不愛己’‘殺盜非殺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亂名者也。驗之所以為有名而觀其孰行,則能禁之矣?!綔Y平’,‘情欲寡’,‘芻豢不加甘,大鍾不加樂’,此惑于用實以亂名者也,驗之所緣無以同異而觀其孰調(diào),則能禁之矣?!嵌唛?有牛馬非馬也’,此惑于用名以亂實者也。驗之約名,以其所受悖其所辭,則能禁之矣。凡邪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于三惑者矣。故明君知其分而不與辨也?!?見章詩同的《荀了簡注》)這里揭示了“三惑”的錯誤性質,舉出了所犯“三惑”的典型例子,指出了克服“三惑”的具體辦法.一“惑”曰:“用名以亂名者也”。即用“名”在字面上的差異而否定“名”所指內(nèi)容上的關聯(lián)。他舉宋钘的“見侮不辱”和墨家的“殺盜非殺人”等為例。荀子認為“侮”與“辱”所指的內(nèi)容本是相通的,人受欺侮時必然感到恥辱。宋钘利用“侮”與“辱”兩個名詞之有別,而把“侮”與“辱”這兩個名(概念)所指的內(nèi)容完全排斥開來,因而認為受侮則不必感到恥辱。荀子還把“殺盜非殺人”理解為違反常識之“殺盜不是(不屬于)殺人”的命題,因此荀子指出“盜”和“人”雖是兩個不同的名詞,然“盜”所指之實也是(屬于)“人”所指之實,不應該把“盜”之名和“人”之名完全割裂開來。認為墨家的“殺盜非殺人”就是用“盜”和“人”在字面上的區(qū)別來否認“盜”和“人”在事實上的包含關系,因而是一個“以名(詞)亂名(概念)”、違反常識的詭辯。茍子認為,要克服這種“以名亂名”的詭辯,只需要考查一下名之起因,比較一下在通常的說法下是否可行就可以制止。例如,“侮”與“辱”所表示的內(nèi)容本來是不可分的,人們也習慣地以侮為辱或有侮必辱的,因此“見侮不辱”之說是行不通的。二“惑“曰:“用實以亂名者也。”即用個別。例外情況之實以亂反映普遍現(xiàn)象之一般認識。他舉惠施的“山淵平”、宋钘的“情欲寡”和墨子的“芻豢不加甘、大鍾不加樂”(此言牛羊豬的肉味不比普通食物更加甜美,大鐘的聲音也不比普通樂器更加悅耳)為例。荀子認為,“山淵平”、“情欲寡”并不反映普遍的事實和規(guī)律,而普遍、多數(shù)的情況則是山高淵低、情欲為眾、芻豢必加甘、大鍾更悅耳的,因此必須用“山高淵低”來反映山與淵的關系,用“情欲眾”來反映人在情欲上的要求等等,決不能用個別例外情況之實以否定反映普遍情況之名(認識)。因而,“山淵平”、“情欲寡”“芻豢不加甘”、“大鍾不加樂”等命題就是借用個別例外之實以亂普遍認識之名的詭辯之辭。荀子認為要制止這種“以實亂名”的詭辯,只要通過感官的反映,看看那一種說法符合于一般的客觀實際就可以了。因為,人們對于同一事物情況“其天官之感物”(感覺)是相同的.山與淵比究竟是相平的還是有高低的;人之情欲是寡的還是眾的,通過觀察事實是最能辨別清楚的。荀子認為,如果大家感知到普遍的事實是山高淵低、情欲為眾等等,就可以避免只用個別例外之山淵平、情欲寡等事實來攪亂,否定人們對客觀普遍現(xiàn)象的規(guī)律性認識。三“惑”曰:“用名以亂實者也”。這是用名在結合形式上的不同以亂名所指的客觀事實。他舉“牛馬非馬也”為例?!芭qR非馬”可能是指《墨辯》中提出的“牛馬非?!被颉芭qR非牛非馬”等命題。荀子認為,那種用牛和馬兩個名(詞)合在一起的辦法來否認“牛馬”中包括牛之實和馬之實,這就是“用名以亂實”的詭辯之辭。因為“牛馬”之名不過是“牛”和“馬”這兩個名的合稱,并不是用以反映非牛非馬之實的新名,而是反映牛和馬之實的和,所以應當說“牛馬中有牛也”“牛馬中有馬也”。“牛馬即牛與馬也”,不能說“牛馬非馬”或“牛馬非?!?。荀子指出,對這種“用名以亂實”的詭辯,只需要“驗之名約,以其所受悖其所辭,則能禁之矣。”即通過檢驗所約定之名,用大家都能接受的名(所受)以反駁(悖)大家所反對的名(所辭),就可以避免“用名以亂實”的詭辯。例如,根據(jù)名之約定俗成,“牛”本是指牛之實,“馬”本是指馬之實,“牛馬”就只指牛和馬的實。按照這一約定俗成的原則,就可以制止用所謂“牛馬”之名來否定“?!焙汀榜R”之名本已約定所指之實.二、“以名亂名”的邏輯關系荀子對“三惑”的批判,從理論上揭露和反駁有意混淆名實的詭辯,從而揭示了一個根本的正名原則,即一方面作為語詞之名必須遵守約定俗成的原則,凡用非約定俗成之意來指約定俗成之名則必須加以制止,另一方面作為概念之“名”則必須反映和符合所指之實。因此,名與名的關系也必須反映實與實的關系,普遍之實就要用普遍之名(包括概念和判斷)去反映,特殊的名只能用來反映特殊的實,詞的組合(外形)有所改變不等于概念的改變.荀子在批判“用名以亂名者也”時就認為,不能以名詞在字面上的不同而簡單否認作為反映實的名(概念)或名所指之實所具有的類屬關系。事實上,所用名詞的不同不等于作為概念之名就是完全排斥的。作為概念之名本來是對實的反映,實的類屬關系也必然表現(xiàn)為“名”(概念)的種屬關系.這就揭示了語詞之名與概念之名的區(qū)別與關系.語詞可以表達概念,但語詞之間的區(qū)別和類同不等于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和類同.同一個詞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多義詞),不同的詞也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義詞)或具有種屬關系。荀子在邏輯上強調(diào)“名”有別名(種名)和共名(屬名)之別,別名(種名)的外延是包括在共名(屬名)的外延之中的,別名乃是共名所指外延(大類)中的一個小類之名。“盜”和“人”是兩個不同的詞,但作為概念之名卻是種名和屬名的包含關系,因此要反映盜之實和人之實的類屬關系,就必須承認“盜是人也”“殺盜是殺人也”。如果認為“盜”之字不是“人”之字,就在概念的外延上否認“盜”之名應當隸屬于“人”之名,并進而推出“殺盜不是(不屬于)殺人”的結論,這就是“以名亂名”的邏輯詭辯.荀子所反駁的“用實以亂名也”,揭露了那種用個別例外之實以否定反映普遍現(xiàn)象之一般認識的詭辯之辭,這種詭辯就在邏輯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歸納錯誤.這種詭辯之辭常常是與普遍事實和常識之見相違的,因此只須要列舉普遍事實(那怕只舉其中一個)就可加以駁倒。這就在邏輯理論上揭示了一條規(guī)則,即普遍之實必須用一般之名(這里主要指命題)去反映,個別例外之實只能用特殊之名(特稱命題)去反映。例如,在正常情況下,人都是會思維的動物。因此就應該用“所有的人都是會思維的動物”這一全稱命題去反映,而“山淵平”只是個別例外的情況,只能用“有的山和有的淵同高”這一存在(特稱)的關系命題去反映,而不能用“所有的山和所有的淵同高”這一全稱的關系命題去反映。否則,就是“用實(特稱)以亂名(全稱)”的邏輯詭辯.茍子對“用名以亂實者也”的批判,在—定程度上揭示了名詞和概念的關系.即作為兼名(兩個字組成的詞)的“牛馬”雖與單名(一個字組成的詞)的“?!被颉榜R”是有區(qū)別的,但“牛馬”并不是一個既非牛又非馬的新概念,實際上是“牛”和“馬”這兩個概念的并(合)稱,是一個包括“?!钡耐庋雍汀榜R”的外延在內(nèi)的“集合”名.“牛馬”所反映(代表)的實,只是“牛和“馬”兩個概念所代表之實,“牛馬”之名(詞)并沒有改變“牛”和“馬”這兩合概念的本質。所以不能簡單地把名詞組個上的區(qū)別混同為概念本質上的區(qū)別??傊?荀子對“三惑”的揭露和批判,在理論上堅持了以實正名和名實必須一致的正名原則。要求概念必須正確反映事物的類屬關系;要求判斷必須恰當?shù)胤从呈挛锪康膮^(qū)別。要求區(qū)別語詞之名和概念之名等等,這些都是對邏輯正名理論的貢獻,也是批判故意混淆名實關系和名詞概念之詭辯的有力武器。三、見侮不辱,原為“盜”必須指出,荀子對“三惑”的批判在理論上也包含著某些片面性的錯誤,這首先反映在對“用實以亂名”的批判上.茍子反對用個別例外之實以否定或代替對事物帶有著遍規(guī)律性的認識之名.這是完全正確的.然而荀子卻又把這種反映多數(shù)現(xiàn)象的認識加以絕對化,認為既然多數(shù)現(xiàn)象是山高淵低的,那就只能用“山高淵低”之判斷來反映山與淵的關系,實際上否認了用“山淵平”來反映個別例外現(xiàn)象的合理性,這在邏輯上同樣犯了以多數(shù)為全體、以特稱為全稱的簡單歸納錯誤。此外,在對“用名以亂名”的批判上,也存在著把一般(多數(shù))當必然(全部)的片面性.因為,在一般(多數(shù))情況下受欺侮是會感到恥辱的,但“見侮不辱”的例外也是存在的.盡管作為道德原則,“見侮不辱”是應該反對的,但事實上個別人見侮而不感到恥辱的情況是存在的,因此完全可以用一個特稱判斷恰當?shù)胤从硞€別例外的事實,荀子在這里恰恰也是不自覺地犯了“以實亂名”的錯誤,即將多數(shù)之實誤作普遍(全稱)之理(判斷).茍子之所以犯這種片面性的錯誤,一個重要的邏輯原因,是將某些關系視作性質,把關系判斷理解為性質判斷了。山和淵的高低是一種關系,并不是說山必然具有比淵高的性質;豬、羊肉是否比一般食品甘美,也是一種相比較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并不單純是客觀的,而往往是根據(jù)人們主觀的判定.總不能說豬羊肉本身就必然具有比其它食品更甘美的性質吧!見侮后辱不辱也是人們對侮的一種反映,也不能說侮與辱就是同一現(xiàn)象和同一概念吧!如果我們看不列荀子在理論上的這一片面性,就可能使自己陷入了絕對性和片面性,在邏輯上也會犯名實相違和自相矛盾的錯誤。荀子對制止“三惑”的辦法也是含糊無力的,他過分強調(diào)過去約名的重要性,過分強調(diào)感官的可靠性。實際上光靠約名和感官是不能完全有效地制止“三惑”的。因為,約名并不具有法律意義,而且約名是可以多義或變化的;盡管感覺是可信的,但感覺也可能只反映現(xiàn)象或局部。所以,用“見侮則辱”的多數(shù)現(xiàn)象并不能駁倒“見侮不辱”的個別例外;用“山高淵低”的判斷也概括不了“山淵平”的例外事實。事實上,荀子自己也不相信光靠“驗之約名”和“天官之感”就可以完全制止“三惑”。他痛恨亂名者,強調(diào)必須將亂名者視作與偽造官方證明和偽造度量之罪等同并“禁之以刑”。(《正名》)在這里,荀子實際上是把“正名”看作是治亂的一種手段,但又提不出嚴格的正名辦法以反對寬辯,因而不得不依靠刑法的手段以實現(xiàn)正名治國的目的.尤為明顯的是,荀子在破“三惑”中所舉的一些具體例子,特別是有關名家和墨家的例子多數(shù)是包含著明顯的誤解和偏見的。例如,墨家的“殺盜非殺人”并不是荀子所理解的“盜不屬于人”和“殺盜不是殺人”的意思.《墨子·小取》中清清楚楚地說:“盜,人也;多盜非多人也,無盜非無人也.奚以明之?惡多盜,非惡多人也;欲無盜,非欲無人也?!边€說:“盜,人也;愛盜,非愛人也;不愛盜,非不愛人也;殺盜,非殺人也。”這就是說,從生理屬性(類屬關系)上講,“盜”自然是“人”的一部分(“盜,人也”),但“盜”只是“人”的一部分,“盜”的全部并不等于“人”的全部,所以無盜不等于無人,欲無盜不等于欲無人.此外,人們還常常習慣于從道義上把“盜”與“人”(非盜之人)加以區(qū)別開來,因此“多盜非多人也”;“惡多盜非惡多人也”;“愛盜非愛人也;不愛盜非不愛人也”.正是從這兩個意義上講,“殺盜非殺人也”是言“殺盜”在道義上不同于殺一般的非盜之人,“殺盜”在生理的類屬關系上也不等于要殺所有的人.在這里,“非”并不否認事物的類屬關系,而是杏定了等同關系。所以,“非”在這里不能作“不屬于”講,而只能作“不全同于”、“不全等于”、“有異于”講.此外,荀子對惠施“山淵平”的批判也是武斷的,惠施的“山淵平”并沒有肯定是一個普遍(全稱)命題,惠施作力一個“遍為萬物說”的樸素唯物論者,不可能無視山高淵低的一般事實。如果真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常識詭辯,那么這樣的詭辯命題就毫無深留下來的理論價值.盡管我們?nèi)狈κ妨献鞒浞值恼撟C,但惠施用“山淵平”的特稱命題來反駁把“山高淵低”加以絕對化的可能性更能使人相信,當然惠施沒有標明“個別例外”的數(shù)量限制,是不能使人滿意的。再則,荀子對墨家“牛馬非牛(馬)”的批評也包含著對《墨經(jīng)》中“牛馬之非牛(馬)”這一命題的誤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DPO即服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山東省青島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物業(yè)管理公司勞務合同
- 小額貸款居間合同范文
- 2025展板制作合同
- 連帶共同擔保合同簽訂
- 建設圍墻施工合同
- 提高團隊效能與績效改進
- 2025建筑工程居間合同
- 聘用人才勞動合同
- 旅居管家策劃方案
- 車間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勞動法概述勞動法與新經(jīng)濟業(yè)態(tài)的結合
- 華為經(jīng)營管理-華為的研發(fā)管理(6版)
- 鋰離子電池生產(chǎn)工藝流程圖
- 平衡計分卡-化戰(zhàn)略為行動
-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期末家長會PPT模板
- 礦山安全培訓課件-地下礦山開采安全技術
- GB/T 6417.1-2005金屬熔化焊接頭缺欠分類及說明
-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第三版)》第七章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則論
- 《腰椎間盤突出》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