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泉州市馬甲中學2024屆高二化學第一學期期中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1、2012年2月27日,昆明市一居民房因液化氣泄漏引發(fā)火災。已知液化氣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關丙烷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是直鏈烴,但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條直線上B.在光照條件下能夠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C.丙烷比丁烷易液化D.1mol丙烷完全燃燒消耗5molO22、T℃時,將V1mLpH=2的H2SO4和V2mL0.02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忽略體積變化),混合后溶液的pH=3,則V1:V2為()A.9:2 B.10:1 C.7:3 D.無法計算3、常溫向20mL0.1mol/LMOH溶液中滴加CH3CO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及導電能力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MOH是強電解質B.CH3COOH溶液的濃度約為0.1mol/LC.水的離子積KW:b>c>aD.溶液的導電能力與可自由移動離子數(shù)目有關4、—定溫度下,0.1molN2(g)與0.3molH2(g)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2(g)+3H2(g)2NH3(g)
△H=-akJ·mol-1(a>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放出0.lakJ熱量B.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v正(NH3):v逆(N2)=2:1C.n(N2):n(H2):n(NH3)=l:3:2時,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D.縮小容器體積,用氮氣表示的反應速率:v正(N2)增大,v逆(N2)減小5、2-丁醇發(fā)生下列反應時,C-O鍵會發(fā)生斷裂的是()A.與金屬Na反應 B.在Cu催化下與O2反應C.與HBr在加熱條件下反應 D.與乙酸在適當條件下發(fā)生酯化反應6、下列化學電池屬于高效、環(huán)境友好電池的是A.鎳鎘電池 B.鋅錳電池 C.氫氧燃料電池 D.鉛蓄電池7、下列變化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活性炭使紅墨水褪色 B.NO遇空氣變色C.SO2使品紅溶液褪色 D.FeCl3溶液遇KSCN溶液變色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解反應是吸熱反應 B.升高溫度可以抑制鹽類的水解C.正鹽水溶液的pH均為7 D.酸式鹽的pH均小于79、如圖所示,隔板Ⅰ固定不動,活塞Ⅱ可自由移動,M、N兩個容器中均發(fā)生反應:X(g)+3Y(g)2Z(g)ΔH=-192kJ·mol-1。向M、N中都通入amolX和bmolY的混合氣體,初始時M、N兩容器的容積相同,保持兩容器的溫度相同且恒定不變。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A.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shù):M<NB.若向N中再充入amolX和bmolY,則平衡時,X的轉化率:M>NC.若a∶b=1∶3,當M中放出172.8kJ熱量時,X的轉化率為90%D.若a=1.2,b=1,并且N中達到平衡時體積為2L,此時含有0.4molZ,則再通入0.36molX時,υ(正)<υ(逆)10、下表中是各組反應的反應物和反應溫度,反應剛開始時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編號金屬(粉末狀)酸的濃度及體積反應溫度AMg,0.1mol6mol·L-1硝酸10mL60℃BMg,0.1mol3mol·L-1鹽酸10mL60℃CFe,0.1mol3mol·L-1L鹽酸10mL60℃DMg,0.1mol3mol·L-1硫酸10mL60℃A.A B.B C.C D.D11、常溫下,有濃度均為0.1mol/L、體積均為100mL的兩種一元酸HX、HY溶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若此時HY溶液的pH=3,則HY是弱酸B.若分別加入0.01molNaOH固體,則酸堿恰好完全中和C.若分別加入0.01molNaOH固體,則所得溶液的pH均為7D.若此時HX溶液的pH=1,則由水電離出的c(H+)=1×10-13mol/L12、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30,下列關于該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基態(tài)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4S2 B.位于第四周期ⅡA族C.屬于過渡金屬元素 D.最高化合價為+3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含有非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非極性分子B.非極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極性鍵C.由極性鍵形成的雙原子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D.兩個原子之間共用兩對電子,形成的化學鍵一定有極性14、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以下溶液:①NH4HSO4②(NH4)2CO3③NH4Fe(SO4)2④NH4NO3⑤NH4HCO3,c(NH)由大到小的順序為()A.②①③④⑤B.③①④②⑤C.①③④⑤②D.①④②⑤③15、下列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A.H2O與H2O2B.126C與146CC.正丁烷與異丁烷D.石墨與金剛石16、用丙醛CH3CH2CHO制取聚丙烯的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類型為()①取代反應②消去反應③加聚反應④氧化反應⑤還原反應A.①②③ B.④②③ C.⑤②④ D.⑤②③17、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條件對可逆反應:2SO2(g)+O2(g)2SO3(g)ΔH<0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1研究的是溫度、壓強對平衡的影響,橫軸表示壓強B.圖2研究的是溫度對平衡的影響,Ⅱ采用的溫度更低C.圖3中t0時使用了催化劑,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圖4中t0時增大壓強,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18、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鹽酸與氨水反應:H++OH-=H2OB.氯化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C.Cl2與H2O的反應:Cl2+H2O=2H++Cl-+ClO-D.碳酸鈣溶液與足量稀鹽酸的反應:CO32-+2H+=H2O+CO2↑19、pH=8的NH3·H2O和pH=12的NH3·H2O兩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pHA.略小于9+lg2B.略大9+lg2C.略大12-lg2D.略小于12-lg220、下列過程中化學反應速率的增大對人類有益的是()A.金屬的腐蝕 B.食物的腐敗 C.塑料的老化 D.合成氨21、物質(t-BuNO)2在正庚烷溶劑中發(fā)生如下反應:(t-BuNO)22(t-BuNO),實驗測得該反應的ΔH=+50.5kJ·mol-1,活化能Ea=90.4kJ·mol-1。下列能量關系圖合理的是()A.B.C.D.22、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中和熱測定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向盛裝酸溶液的燒杯中加堿溶液時要小心緩慢B.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是為了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C.使用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既可以攪拌又可以避免損壞溫度計D.測定酸溶液后的溫度計要用蒸餾水清洗、干燥后再測堿溶液的溫度二、非選擇題(共84分)23、(14分)石油通過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乙烯的產(chǎn)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下圖是由乙烯為原料生產(chǎn)某些化工產(chǎn)品的轉化關系圖。(1)乙烯生成B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中含有的官能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4)寫出B+D→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寫出與D同類的E的兩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短周期元素A、B、C、D的位置如圖所示,室溫下D單質為淡黃色固體。回答下列問題:(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其在自然界中常見的氧化物是___晶體。(2)A的單質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得到的產(chǎn)物的結構式是___,其分子是__分子(“極性”或“非極性”)。(3)四種元素中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備,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電離方程式為___。(4)與B同周期最活潑的金屬是___,如何證明它比B活潑?(結合有關的方程式進行說明)__。25、(12分)50mL1.0mol·L-1鹽酸跟50mL1.1mol·L-1氫氧化鈉溶液在下圖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并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來計算中和熱。試回答下列問題:(1)大小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___________。(2)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將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改為環(huán)形銅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對求得中和熱數(shù)值的影響是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無影響”)。(4)如果改用60mL1.0mol·L-1鹽酸跟50mL1.1mol·L-1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則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熱量__________(“增加”、“減少”或“不變”),理由是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熱數(shù)值_______(“增加”、“減少”或“不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硫代硫酸鈉晶體(Na2S2O3·5H2O,M=248g·mol-1)可用作定影劑、還原劑?;卮鹣铝袉栴}:(1)利用K2Cr2O7標準溶液定量測定硫代硫酸鈉的純度。測定步驟如下:①溶液配制:稱取1.2000g某硫代硫酸鈉晶體樣品,用新煮沸并冷卻的蒸餾水配制成100mL溶液。②滴定:取0.00950mol/L的K2Cr2O7標準溶液20.00mL,硫酸酸化后加入過量KI,寫出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硫代硫酸鈉樣品溶液滴定至淡黃綠色,發(fā)生反應:I2+2S2O32-=S4O62-+2I-。加入____________作為指示劑,繼續(xù)滴定,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為終點。平行滴定3次,樣品溶液的平均用量為24.80mL,則樣品純度為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數(shù))。(2)①該實驗中應該用____________式滴定管裝K2Cr2O7標準溶液;②開始時,滴定管尖嘴處無氣泡,結束后發(fā)現(xiàn)尖嘴處有氣泡出現(xiàn),則測定結果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無影響”)。(3)Na2S2O3還原性較強,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脫氯劑,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用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1)在操作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熱測定準確性的關鍵是_________(2)做1次完整的中和熱測定實驗,溫度計需使用________次,某同學為了省去清洗溫度計的麻煩,建議實驗時使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酸和堿的溫度,你是否同意該同學的觀點,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簡述理由___________。28、(14分)過渡金屬元素氧化物的應用研究是目前科學研究的前沿之一,試回答下列問題:(1)二氧化鈦作光催化劑能將居室污染物甲醛、苯等有害氣體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達到無害化.有關甲醛、苯、二氧化碳及水說法正確的是_____。①苯與B3N3H6的總電子數(shù)相等;②甲醛、苯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3雜化;③苯、二氧化碳、水和甲醛都是非極性分子;④水的沸點比甲醛高得多,是因為水分子間能存在氫鍵,甲醛分子間不存在氫鍵。(2)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為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爾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巨磁電阻效應(CMR效應)研究方面的成就.某鈣鈦型復合氧化物(如圖1),以A原子為晶胞的頂點,A位可以是Ca,Sr、Ba或Pb,當B位是V、Cr、Mn、Fe時,這種化合物具有CMR效應。①用A,B,O表示這類特殊晶體的化學式:_______。②Cr、Mn的核外特征電子排布式分別為:Cr:[Ar]3d54s1、Mn:[Ar]3d54s2,則它們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_______用“<”排列)。(3)CO2的空間構型為______;固體CO2與SiO2熔沸點差異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4)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間排列方式與金剛石晶胞(其晶胞結構如圖2)類似,其中空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體的頂點或面心,實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體內(nèi))類似.每個冰晶胞平均占有__個水分子;冰晶胞與金剛石晶胞微粒排列方式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29、(10分)已知2A(g)+B(g)?2C(g)ΔH=-akJ·mol-1(a>0),在一個有催化劑、固定容積的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500℃時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C的濃度為xmol·L-1,放出熱量bkJ。請回答下列問題:(1)a_____b(填“>”、“=”或“<”)。(2)下表為不同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由此可推知,表中T1_____T2(填“>”、“<”或“=”)。T/KT1T2T3K1.00×1072.54×1051.88×103若在原來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C,500℃時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吸收熱量ckJ,則C的濃度_____xmol·L-1(填“>”、“=”或“<”),a、b、c之間滿足何種關系?_____(用代數(shù)式表示)(3)在相同條件下要想得到2akJ熱量,加入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可能是_____(填字母)。A.4molA和2molBB.4molA、2molB和2molCC.4molA和4molBD.6molA和4molB(4)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_____(填字母)。A.及時分離出C氣體B.適當升高溫度C.增大B的濃度D.選擇高效的催化劑(5)若將上述容器改為恒壓容器(反應前體積相同),起始時加入2molA和1molB,500℃時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放出熱量dkJ,則d_____b(填“>”、“=”或“<”),理由是_____。(6)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個容積不變的容器中通入2molA和1molB及適量固體催化劑,使反應達到平衡。保持同一反應溫度,在相同容器中,將起始物質改為4molA和2molB,則平衡時A的轉化率_____(填“不變”、“變大”、“變小”或“不能確定”)。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1、C【解題分析】烷烴分子中有多個碳原子應呈鋸齒形,丙烷呈V形,3個碳原子不在一條直線上,A正確;丙烷等烷烴在光照的條件下可以和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B正確;烷烴中碳原子個數(shù)越多沸點越高,丙烷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小于丁烷,故丁烷沸點高,更易液化,C錯誤;由丙烷燃燒方程式C3H8+5O23CO2+4H2O可知,1mol丙烷完全燃燒消耗5molO2,故D正確;正確選項C。點睛:烷烴分子中有多個碳原子應呈鋸齒形,丙烷呈V形;烷烴中碳原子個數(shù)越多沸點越高,注意氣態(tài)烷烴的沸點低于0℃。2、C【題目詳解】V1mLpH=2的硫酸溶液,n(H+)=c1V1=1×10-2×V1×10-3=10-5mol,V2mL0.02mol/LNaOH溶液,n(OH-)=c2V2=2×10-2×V2×10-3=2V210-5mol,兩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故n(H+)>n(OH-),混合后溶液中c(H+)==10-3,將n(H+)和n(OH-)帶入,解得V1:V2=7:3,故C正確。3、B【題目詳解】A.0.1mol/LMOH的pH=8,則表明MOH部分電離,它是弱電解質,A不正確;B.設CH3COOH溶液的濃度為x,b點達到滴定終點,此時恰好中和,有,x≈0.1mol/L,由此得出CH3COOH溶液的濃度約為0.1mol/L,B正確;C.溫度不變時,水的離子積KW不變,C不正確;D.溶液的導電能力與可自由移動離子數(shù)目不成比例關系,與離子的總濃度有關,D不正確;故選B。4、B【解題分析】反應可逆,0.1molN2(g)與0.3molH2(g)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2(g)+3H2(g)2NH3(g)反應,生成氨氣小于0.2mol,反應放出熱量小于0.lakJ,故A錯誤;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比等于系數(shù)比,故B正確;n(N2):n(H2):n(NH3)=l:3:2時,濃度不一定不變,,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故B錯誤;n(N2):n(H2):n(NH3)=l:3:2時,濃度不一定不變,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故C錯誤;縮小容器體積,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故D錯誤。5、C【題目詳解】A.2-丁醇與金屬Na反應斷裂的是O-H鍵,故A錯誤;B.在Cu催化下與O2反應斷裂的是C-H鍵和O-H鍵,故B錯誤;C.與HBr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斷裂的是C-O鍵,故C正確;D.與乙酸在適當條件下發(fā)生酯化反應斷裂的是O-H鍵,故D錯誤;故答案選C。6、C【題目詳解】化學電池屬于高效、環(huán)境友好電池,說明該電池中沒有對環(huán)境污染的物質,且其生成物中也不產(chǎn)生對環(huán)境有污染的物質,A.鎳鎘電池中含有鎳、鎘重金屬,對環(huán)境有污染,故A不選;B.鋅錳電池中含有鋅、錳元素,對環(huán)境有污染,故B不選;C.氫氧燃料電池最終生成水,水對環(huán)境無污染,故C選;D.鉛蓄電池中含有鉛重金屬,對環(huán)境有污染,故D不選;綜上所述,屬于高效、環(huán)境友好電池的是C項,故答案為C。7、A【分析】化學變化的特征是:在原子核不變的情況下,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據(jù)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題目詳解】A.活性炭使紅墨水褪色是吸附作用,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故A正確;
B.NO遇空氣變色有新物質二氧化氮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
C.SO2使品紅溶液褪色是亞硫酸與品紅結合生成無色物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誤;
D.FeCl3溶液遇KSCN溶液變色有新物質硫氰化鐵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誤;綜上所述,本題選A。8、A【題目詳解】A、鹽類水解反應是中和反應的逆過程,中和反應屬于放熱反應,則的水解反應屬于吸熱反應,故A正確;B、鹽類水解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促進水解,故B錯誤;C、常溫下正鹽的水溶液不一定為7,如Na2CO3溶液,其水溶液顯堿性,pH>7,故C錯誤;D、酸式鹽水溶液的pH不一定小于7,需要判斷是以水解為主還是電離為主,如NaHCO3溶液,HCO3-的水解能力大于其電離能力,溶液顯堿性,其pH>7,故D錯誤。9、D【分析】A.N中為恒壓,M中隨反應進行壓強減小,反應過程中N中壓強大于M中壓強,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向N中再充入amolX和bmolY后達到平衡時的狀態(tài)與未充入X、Y前相同,即互為等效平衡,根據(jù)A的分析可以知道N中轉化率較大;C.反應初始時X的物質的量未知,故轉化率未知;D.反應溫度不變,故通入X前后平衡常數(shù)不變,將通入X后反應的濃度商與平衡常數(shù)比較,即可知道正逆反應速率的大??;【題目詳解】A.N中為恒壓,M中隨反應進行壓強減小,反應過程中N中壓強大于M中壓強,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shù):M>N,故A項錯誤;B.向N中再充入amolX和bmolY后達到平衡時的狀態(tài)與未充入X、Y前相同,即互為等效平衡,根據(jù)A的分析可以知道,平衡時X的轉化率:M<N,故B項錯誤;C.反應初始時X的物質的量未知,故轉化率未知,故C項錯誤;D.若a=1.2,b=1,并且N中達到平衡時體積為2L,此時含有0.4molZ,則:
X(g)+3Y(g)?2Z(g)
n01.2mol
1mol
0mol
Δn0.2mol
0.6mol
0.4mol
n平1mol
0.4mol
0.4mol
則平衡常數(shù)K=(0.4/2)2/(1/2)×(0.4/2)3=10L2/mol2,反應溫度不變,故通入X前后平衡常數(shù)不變,未再通入X前,平衡時氣體總物質的量為1.8mol,通入0.36molX后,氣體總物質的量為2.16mol,由體積比與物質的量比成正比可以知道:1.8/2.16=2/V,計算得出通入X后的體積V=2.4L,濃度商Qc=(0.4/2.4)2/(1.36/2.4)×(0.4/2.4)3=10.59>K,故反應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則通入0.36molX時,υ(正)<υ(逆),故D項正確。綜上,本題選D?!绢}目點撥】本題的易錯項是C、D,C項中a:b=1:3錯誤的以X、Y起始物質的量依次為1mol、3mol進行計算;D項中忽略向平衡后的N中通入0.36molX的瞬間引起容器體積的變化。10、D【解題分析】金屬與硝酸反應不能放出氫氣;金屬活潑性越強與酸反應越快;氫離子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Mg的活潑性大于Fe,3mol·L-1硫酸中氫離子濃度大于3mol·L-1鹽酸,所以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D,故選D。11、C【題目詳解】A.濃度為0.1mol/LHY溶液,若此時pH=3,則說明HY不完全電離,即HY是弱酸,故A正確;B.濃度均為0.1mol/L、體積均為100mL的兩種一元酸HX、HY溶液與NaOH恰好中和消耗NaOH為0.01mol,則酸堿恰好完全中和,故B正確;C.若分別加入0.01molNaOH固體,則酸堿恰好完全中和,由于酸的強弱未知,可能生成強堿強酸鹽或強堿弱酸鹽,則所得溶液的pH7,故C錯誤;D.濃度為0.1mol/LHX溶液,若此時pH=1,說明HX為強酸,則由水電離出的c(H+)=mol/L=1×10-13mol/L,故D正確。故選C。12、C【分析】原子序數(shù)是30的元素為Zn,位于第4周期,ⅡB族,以此分析?!绢}目詳解】A.基態(tài)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104S2,故A錯誤;B.位于第四周期ⅡB族,故B錯誤;C.過渡金屬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d區(qū)和ds區(qū)的一系列金屬元素,又稱過渡金屬。一般來說,這一區(qū)域包括3到12列、共十個族的元素。鋅位于第12列,屬于過渡金屬元素,故C正確;D.最高化合價為+2,故D錯誤;故選C。13、C【解題分析】A.含有非極性鍵的分子可能是極性分子,如H2O2為極性分子,也可能是非極性分子,如CH2=CH2是非極性分子,A不正確;B.CH4分子為非極性分子,但其只含有極性鍵,B不正確;C.由極性鍵形成的雙原子分子,其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一定為極性分子,C正確;D.同種元素的原子共用兩對電子,形成的化學鍵為非極性鍵,不同元素的原子共用兩對電子,形成的化學鍵為極性鍵,D不正確;綜上所述,本題選C。【題目點撥】鍵的極性是產(chǎn)生分子極性的前提,但含極性鍵的分子若電荷分布是對稱的,則鍵產(chǎn)生的極性可以互相抵消,此時,可形成非極性分子;若電荷分布不對稱,則鍵產(chǎn)生的極性沒有互相抵消,此時形成極性分子。14、A【題目詳解】1mol(NH4)2CO3可以電離出2molNH銨根,其他物質均電離出1mol銨根,水解是微弱的,所以②最大;NH4HSO4會電離出氫離子抑制銨根水解,NH4Fe(SO4)2溶液中鐵離子的水解會抑制銨根的水解,但抑制作用沒有NH4HSO4電離出氫離子抑制作用強,所以①>③;NH4HCO3溶液中碳酸氫根的水解會促進銨根的電離,所以⑤最小,硝酸銨中銨根正常水解,介于③和⑤之間,綜上所述c(NH)由大到小的順序為②①③④⑤,故答案為A。15、C【解題分析】A.H2O與H2O2是氫與氧組成的兩種化合物,不屬于同分異構體,故A錯誤;B.126C與146C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屬于同位素,故B錯誤;C.正丁烷()和異丁烷()的分子式相同,但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故C正確;D.石墨與金剛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屬于同素異形體,故D錯誤;故選C?!绢}目點撥】本題考查了同分異構體的判斷,掌握概念是解題的關鍵。解答本題需要注意同分異構體、同系物、同素異形體、同位素的區(qū)別。16、D【題目詳解】由CH3CH2CHO制,需先制得單體丙烯CH3CH=CH2,然后加聚;而要制得丙烯,丙醛應先加氫還原成1—丙醇CH3CH2CH2OH,然后1—丙醇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丙烯;由此可確定發(fā)生反應的類型為:還原(或加成)—消去—加聚,即⑤②③,故選D。17、D【題目詳解】A、橫軸表示壓強,增大壓強,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SO2的轉化率增大,但圖1是隨著壓強增大,SO2的轉化率降低,故A錯誤;B、根據(jù)圖2,II先達到平衡,說明II的溫度高于I,故B錯誤;C、使用催化劑,化學平衡不移動,故C錯誤;D、增大壓強,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D正確;答案選D。18、B【解題分析】A.氨水是弱電解質不能改寫成離子,離子方程式為:NH3·H2O+H+=NH4++H2O,故A錯誤;B.氯化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鋁和氯化銨,離子方程式為:Al3++3NH3?H2O=Al(OH)3↓+3NH4+,故B正確;C.Cl2與H2O反應生成的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改寫成離子:離子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故C錯誤;D.碳酸鈣是難溶于水的沉淀,不能改寫成離子,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CO2↑+H2O,故D錯誤。故選B?!绢}目點撥】判斷離子方程式書寫正誤的方法:“一看”電荷是否守恒:在離子方程式中,兩邊的電荷數(shù)及原子數(shù)必須守恒;“二看”拆分是否恰當:在離子方程式中,強酸、強堿和易溶于水的鹽拆分成離子形式;難溶物、難電離物質、易揮發(fā)物質、單質、氧化物、非電解質等均不能拆分,要寫成化學式;“三看”是否符合客觀事實:離子反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必須是客觀事實相吻合。19、C【解題分析】若一元強堿pH=8的NH3·H2O和pH=12的NH3·H2O兩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pHpH=8的NH3·H2O中c(OH-)=1×10-6mol/L,pH=12的NH3·H2O中c(OH-)=1×10-2mol/L,假如不考慮混合后一水合氨的電離,則混合后c(OH-)=10-6+10-22mol/L≈10-22mol/L,則溶液中的c(H+)=KWc(OH-)=10-1410-2220、D【題目詳解】A.金屬的腐蝕會造成資源消耗和建筑損毀,則應降低反應速率,故A錯誤;B.食物腐敗使食品的保質縮短,則應降低反應速率,故B錯誤;C.塑料老化會縮短塑料制品的使用壽命,則應降低反應速率,故C錯誤;D.氨氣是人類需要的重要化工原料,則工業(yè)合成氨需要增大反應速率,故D正確;答案選D?!绢}目點撥】本題讓學生體會了化學反應速率與日常生活和工業(yè)生產(chǎn)等之間的關系。21、C【解題分析】試題分析:實驗測得該反應的ΔH=+50.5kJ·mol-1,活化能Ea=90.4kJ·mol-1,該反應是吸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活化能數(shù)值與反應熱數(shù)值的比值小于2,C圖符合,答案選C;考點:考查能量變化示意圖分析22、A【題目詳解】A.向盛裝酸的燒杯中加堿應迅速,減少熱量的散失,故A錯誤;B.因泡沫塑料能隔熱,則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故A正確;C.中和熱測定實驗中若使用溫度計攪拌,會使溫度計水銀球破損,會造成實驗安全隱患,環(huán)形玻璃棒能上下攪拌液體,所以使用環(huán)形玻璃棒既可以攪拌又避免損壞溫度計,故C正確;D.測了酸后的溫度計用水清洗,干燥后再測定堿的溫度,不會發(fā)生酸堿反應,測定數(shù)據(jù)較準確,故D正確;答案選A。二、非選擇題(共84分)23、加成聚乙烯醛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題目詳解】C2H4發(fā)生加聚反應得到A,A為聚乙烯,乙烯與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B,B為CH3CH2OH,乙醇在催化劑條件下發(fā)生氧化反應C,C為CH3CHO,CH3CHO可進一步氧化生成D,D為CH3COOH,CH3CH2OH和CH3COOH在濃硫酸作用下反應生成E,E為CH3COOCH2CH3。(1)乙烯與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CH3CH2OH,故答案為加成反應;(2)C2H4發(fā)生加聚反應得到的A為聚乙烯,故答案為聚乙烯;(3)C為CH3CHO,含有的官能團為醛基,故答案為醛基;(4)反應B+D→E是乙醇與乙酸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反應方程式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故答案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5)D(CH3COOH)屬于羧酸,與D同類的E的兩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故答案為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24、第三周期第ⅣA族原子O=C=O非極性H++AlO2-+H2OAl(OH)3Al3++3OH-NaNaOH的堿性強于Al(OH)3,Al(OH)3+NaOH=NaAlO2+2H2O【分析】室溫下D單質為淡黃色固體,說明D為硫單質,根據(jù)圖,可得出A為C,B為Al,C為Si?!绢}目詳解】⑴C元素為硅元素,14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ⅣA族,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ⅣA族;硅在自然界中常見的氧化物為二氧化硅,它為原子晶體,故答案為原子晶體;⑵A為C元素,單質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得到的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其結構式是O=C=O,故答案為O=C=O;二氧化碳是直線形分子,分子中正負電中心重合,其分子是非極性分子,故答案為非極性;⑶四種元素中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備,其應該為Al元素,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氫氧化鋁,氫氧化鋁的電離有酸式電離和堿式電離,其電離方程式為H++AlO2-+H2OAl(OH)3Al3++3OH-,故答案為H++AlO2-+H2OAl(OH)3Al3++3OH-;⑷與B同周期最活潑的金屬是最左邊的金屬Na,證明Na比Al活潑,可證明NaOH的堿性強于Al(OH)3,利用氫氧化鋁的兩性,溶于強堿的性質來證明,即Al(OH)3+NaOH=NaAlO2+2H2O,故答案為NaOH的堿性強于Al(OH)3,Al(OH)3+NaOH=NaAlO2+2H2O。25、減少熱量散失不能銅導熱,會使熱量散失偏低增加生成H2O量增多不變因為中和熱指的是生成1mol水時所放出的熱量【解題分析】(1)因為該實驗中要盡可能的減少熱量的損失,所以大小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2)銅是熱的良導體,易損失熱量,所以不能將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改為環(huán)形銅棒。⑶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則熱量會損失,測定結果偏低。(4)改變酸、堿的用量,則反應中放出的熱量發(fā)生變化,但中和熱是不變的,因為中和熱是指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摩爾H2O時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26、Cr2O72-+6I-+14H+=3I2+2Cr3++7H2O淀粉溶液藍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鐘不恢復95.0%酸偏高S2O32-+4Cl2+5H2O=2SO42-+8Cl-+10H+【題目詳解】(1)②根據(jù)硫代硫酸鈉與I2的反應,可以推出K2Cr2O7將I-氧化成I2,本身被還原為Cr3+,然后根據(jù)化合價升降法進行配平,得出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r2O72-+6I-+14H+=3I2+2Cr3++7H2O;根據(jù)I2+2S2O32-=S4O62-+2I-,應用淀粉溶液為指示劑;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中藍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鐘不恢復,說明滴定到終點;建立關系式為Cr2O72-~3I2~6S2O32-,24.80mL溶液中n(Na2S2O3)=20×10-3L×0.00950mol·L-1×6=1.14×10-3mol,則100mL溶液中n(Na2S2O3)=1.14×10-3mol×100mL/24.80mL=4.6×10-3mol,樣品純度為4.6×10-3mol×248g·mol-1/1.2000g×100%=95%;(2)①K2Cr2O7溶液具有強氧化性,能腐蝕橡膠,應用酸式滴定管盛放K2Cr2O7;②開始時滴定管尖嘴處無氣泡,結束后發(fā)現(xiàn)尖嘴處有氣泡,末讀數(shù)偏小,則相當于樣品溶液用量偏小,樣品溶液的濃度偏大,即100mL溶液中Na2S2O3物質的量或質量增大,測定結果(樣品純度)偏高;(3)Cl2作氧化劑,被還原成Cl-,S2O32-被氧化成SO42-,根據(jù)化合價升降法進行配平,離子方程式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題目點撥】難點是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如最后一空,Cl2作氧化劑,被還原成Cl-,S2O32-作還原劑,被氧化成SO42-,即有Cl2+S2O32-→Cl-+SO42-,根據(jù)化合價升降法進行配平,得出:S2O32-+4Cl2→2SO42-+8Cl-,根據(jù)氧原子守恒,反應前應有含氧物質參與,即有H2O參與,根據(jù)電荷守恒,反應后有H+生成,進行配平即可。27、保溫3不同意因為不同的溫度計誤差不同不相等相等因為中和熱是指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解題分析】(1).在測定中和熱的實驗中,應確保熱量不損失,盡可能提高裝置的保溫效果,故答案為:保溫;(2).做1次完整的中和熱測定實驗,要分別測定反應前酸溶液和堿溶液的溫度及發(fā)生中和反應時的最高溫度,一共3次;因不同溫度計的誤差不同,所以不能使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酸和堿的溫度,故答案為:3;不同意;因為不同的溫度計誤差不同;(3).反應放出的熱量和所用酸以及堿的量的多少有關,若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熱量也增多,但中和熱均是強酸和強堿的稀溶液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則所求中和熱的數(shù)值相等,故答案為:不相等;相等;因為中和熱是指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绢}目點撥】本題考查中和熱的測定,明確中和熱測定的實驗原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試題難度不大,最后一問是易錯點,要注意反應放出的熱量和中和熱的區(qū)別。28、①④ABO3Cr<Mn直線型分子CO2是分子間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體,SiO2是共價鍵形成的空間網(wǎng)狀原子晶體8水中的O和金剛石中的C都是sp3雜化,且水分子間的氫鍵具有方向性,每個水分子可與相鄰的4個水分子形成氫鍵,且為正四面體結構【分析】(1)①苯的電子總數(shù)為6×6+6=42,B3N3H6的的電子總數(shù)為3×5+3×7+6=42;
②甲醛、苯分子中碳原子均形成3個σ鍵,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均形成2個σ鍵,均沒有孤電子對;
③分子中正負電荷中心重合的為非極性分子,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的為極性分子;
④水分子之間形成氫鍵,沸點較高;
(2)①利用均攤法計算晶胞中所含各原子的個數(shù),再根據(jù)原子數(shù)之比確定化學式;②Mn的4s上有2個電子,4s處于全充滿,較穩(wěn)定;Cr的4s上只有1個電子。(3)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確定其空間構型,根據(jù)不同類型晶體的性質差異比較熔沸點;
(4)利用均攤法確定每個冰晶胞含有的水分子個數(shù),根據(jù)氧原子和碳原子的雜化方式以及氫鍵的特點,分析冰晶胞與金剛石晶胞微粒排列方式相同的原因?!绢}目詳解】(1)①苯的電子總數(shù)為6×6+6=42,B3N3H6的的電子總數(shù)為3×5+3×7+6=42,所以苯與B3N3H6的總電子數(shù)相等,故①正確;
②甲醛、苯分子中碳原子均形成3個σ鍵,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形成2個σ鍵,均沒有孤電子對,甲醛、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2雜化,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采取sp雜化,故②錯誤;
③苯、二氧化碳分子的空間結構對稱是非極性分子,甲醛分子的空間結構不對稱屬于極性分子,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有孤對電子,水分子為V形,水分子是極性分子,故③錯誤;
③水的沸點比甲醛高得多,是因為水分子間能形成氫鍵,故④正確。
故答案為①④。
(2)①由圖1可知,晶胞中A位于頂點,晶胞中含有A為8×1/8=1個,B位于晶胞的體心,含有1個,O位于面心,晶胞中含有O的個數(shù)為6×1/2=3,則化學式為ABO3,
故答案為ABO3。②Mn的4s上有2個電子,4s處于全充滿,較穩(wěn)定;Cr的4s上只有1個電子,Cr失去4s上的1個電子形成較穩(wěn)定的價電子結構(3d5);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為:Cr<Mn,故答案為Cr<Mn。(3)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是2,且不含孤電子對,所以其空間構型是直線形。CO2是分子晶體,分子間是范德華力,SiO2是空間網(wǎng)狀結構的原子晶體,原子之間是共價鍵,共價鍵鍵能遠大于范德華力,所以固體CO2的熔沸點比SiO2熔沸點要小得多,
故答案為直線型分子;CO2是分子間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體,SiO2是共價鍵形成的空間網(wǎng)狀原子晶體。
(4)每個冰晶胞平均占有分子個數(shù)=4+8×1/8+6×1/2=8,H2O的氧原子形成2個σ鍵、含2對孤電子對,金剛石中每個碳原子含有4個σ鍵且沒有孤電子對,所以水中的O和金剛石中的C都是sp3雜化,且水分子間的氫鍵具有方向性,每個水分子中一個氧原子可以和另外2個水分子形成氫鍵,2個氫原子可以和另外2個水分子形成氫鍵,所以每個水分子可與相鄰的4個水分子形成氫鍵,導致冰晶胞與金剛石晶胞微粒排列方式相似,
故答案為8;水中的O和金剛石中的C都是sp3雜化,且水分子間的氫鍵具有方向性,每個水分子可與相鄰的4個水分子形成氫鍵,且為正四面體結構。2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光伏發(fā)電項目工程付款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超市租賃合同排他性節(jié)假日營業(yè)時間協(xié)議
- 2025年度品牌使用權轉讓協(xié)議書模板
- 2025年度地磅租賃及智能數(shù)據(jù)分析合同
- 2025年度交通事故人身傷害賠償標準合同
- 2025-2030年中國摩配把座總成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股權贈與及公司股東權益調整及風險控制合同
- 歐式裝修合同樣本專業(yè)版
- 2025年度文化產(chǎn)業(yè)扶持借款協(xié)議
- 2025年度信息安全保密技術審查合同樣本
- 車輛采購論證方案
- 《ZARA服裝品牌策劃》課件
- 員工賠償金保密協(xié)議書(2篇)
- GB/T 44828-2024葡萄糖氧化酶活性檢測方法
- GB/T 44865-2024物聯(lián)網(wǎng)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和傳感網(wǎng)技術的動產(chǎn)監(jiān)管集成平臺系統(tǒng)要求
- 燃氣公司績效考核管理制度
- 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人教版)
- 第三章-自然語言的處理(共152張課件)
- 2023版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 人音版音樂一年級上冊第3課《國旗國旗真美麗》說課稿
- GB/T 44255-2024土方機械純電動液壓挖掘機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