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章末優(yōu)化提升一、孔子和柏拉圖思想的比較1.相同點(1)時代背景:都處在社會動亂時代,都面臨同樣的社會問題。(2)根本目的:都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都從各自所處的時代出發(fā)提出并發(fā)展了自己的理論。(3)歷史影響方面:都未能實現各自的政治理想,但都對以后的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東西方的先哲。2.不同點(1)社會背景:孔子處在奴隸制崩潰、“禮崩樂壞”的社會轉型期;柏拉圖則生活在希臘奴隸制發(fā)展時期。(2)思想內容: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以“仁”和“禮”為核心;而柏拉圖的思想核心則是理念論和“理想國”。(3)治國主張:孔子是“賢人”治國;而柏拉圖則是“哲學王”治國。(4)政治理想:孔子主張建立一個統(tǒng)一開明的貴族統(tǒng)治的國家;而柏拉圖則帶有極其狹隘的城邦主義,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個希臘的統(tǒng)一。二、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思想的相同之處及其哲學意義1.相同之處:他們三人的哲學思想都注重對人類社會的認識,突出人文主義精神。2.哲學意義(1)蘇格拉底的哲學追求集中在“認識你自己”這一命題上,他開創(chuàng)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使哲學真正成為研究人的學問,他的思想對后世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2)柏拉圖是歐洲哲學史上建立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的第一人,他顛倒了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提出理念世界是真實的,物質世界是虛幻的學說,他的思想對后世西方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3)亞里士多德是集希臘科學文化知識之大成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創(chuàng)立了邏輯學,給后人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三、培養(yǎng)君子人格的歷史意義和現代啟示1.歷史意義(1)在孔子構建的德育思想中,“仁”是核心內容,達到了“仁”也就成就了君子人格,而仁者要做合乎禮的事,要有忠孝的道德情感,有信義的道德認識,有智勇的道德意志??鬃右赃@套完整的理論體系造就了大批能施仁政的仁人君子,進而達到仁政德治的目的。(2)孔子的德育首先用“仁”的總綱把一些道德規(guī)范統(tǒng)一起來,另外他對仁、義、禮、智、忠、孝等道德規(guī)范在社會中的重要意義作了充分的改造,從而引起了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視和大力提倡。這種思想被后來的儒家學者汲取并不斷創(chuàng)新,尤其是到了漢代經董仲舒的發(fā)揚,使儒學達到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頂峰境界。2.現代啟示:孔子構建的這種君子人格,具備了仁、義、禮、智、信、忠、孝、勇等優(yōu)秀的道德品行,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我們當今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要求人民所具備的,可以說造就君子人格對當今社會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當今社會的諸如誠信危機、拜金主義、無榮辱觀念等問題,孔子培養(yǎng)君子人格的途徑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eq\a\vs4\al([真題練])1.材料公元前544年,吳國公子季札出使魯、鄭、衛(wèi)、晉等中原諸國。季札對于各國貴族視為“文明”象征的樂舞與詩歌,皆能一一點評,得其精髓;對于各國政治現狀,他也能做出準確的研判。各國原本視江南為蠻荒之地,為“文身斷發(fā)”的“夷人”聚居之處,季札的到來讓他們眼界一開。季札出使途經徐國,知道徐國國君對他的佩劍十分喜愛,只因要出訪他國,未能相贈。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隨從認為這樣做沒有意義,季札說,我當初知道徐君喜愛我這把劍,“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吳王壽夢認為諸子中季札年齡最小卻有賢能,指定他繼承王位。壽夢死后,吳國人堅決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堅拒,“棄其室而耕”,最終王位由其長兄繼承。季札被歷代儒者尊崇為“賢人”。——據《史記》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歷代儒者尊季札為“賢人”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義。解析(1)根據材料中季札的行為和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則和宗旨分析原因。(2)根據材料信息“吳國”“中原諸國”“原本視江南為蠻荒之地”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利于改變中原諸國對江南的認識、利于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文化認同等方面回答。答案(1)對儒者所崇尚的禮樂與經典有精深的理解;掛劍于墓,與儒者重“信”契合;拒絕繼承王位,符合儒家禮義觀念。(2)顯示出中原文化傳播到江南,有利于改變中原諸國對江南的認識;有利于黃河與長江流域的文化認同。2.材料顏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依然淡泊達觀。顏回天資聰穎,能很快領悟老師的教誨,子貢稱贊他“聞一知十”。每次談到他的求學精神,孔子總是不吝贊賞。顏回尊敬老師,曾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彼`行孔子的學說,認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夠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為世所用,則獨善其身。顏回英年早逝??鬃臃浅1矗骸坝蓄伝卣吆脤W,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漢代以后,歷代統(tǒng)治者給予顏回很高的評價?!段簳吩疲骸敖▏暶?,立教為本;尊師崇道,茲典自昔……釋奠孔顏,乃其時也?!鳖伝刈蕴拼鹋湎砜讖R,與孔子并稱“孔顏”,元代被封為“復圣”,對后世影響深遠?!幾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返?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顏回成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顏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解析(1)根據材料信息“淡泊達觀”“天資聰穎”“尊敬老師……踐行孔子的學說”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孔子對顏回的肯定、統(tǒng)治者的推崇等方面回答。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資聰穎,領悟力強;深諳孔子學說,尊師重道;用儒學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踐行儒家學說不遺余力。(2)孔子對顏回的高度肯定;儒學成為統(tǒng)治思想;統(tǒng)治者的推崇;弘揚儒家道德的現實需要。eq\a\vs4\al([自選練])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材料二1921年,胡適在《〈吳虞文錄〉序》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這個口號……在其去世前兩年所作的《中國傳統(tǒng)與將來》指出:“他看中人的尊嚴,看重人的價值的觀念,他的愛知識,看重人的誠實的教訓,他的‘有教無類’的教育哲學……每逢中國陷入非理性、迷信、出世思想……總是靠孔子的人本主義……努力把這個民族從昏睡里救醒。”他在回顧早年經歷時說:“人家說我打倒孔家店,是的,打倒孔家店并不是打倒孔子?!薄躺兴贾骶帯妒艺摽住?1)據材料一,概括孔子成為“至圣”的理由。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當時孔子受崇敬的社會原因。(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理解胡適“打倒孔家店并不是打倒孔子”。解析(1)第問理由,據材料“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得出孔子強調禮,結合所學,孔子的核心主張是“仁”和“禮”,據材料“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得出孔子影響深遠,據材料“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得出是宗師典范;第問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得出董仲舒對儒學的改造和漢武帝的大力推崇。(2)根據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主張“打倒孔家店”,主要是批判中國傳統(tǒng)儒教,并不是針對孔子本人,體現了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封建統(tǒng)治思想的否定;據材料“他看中人的尊嚴,看重人的價值的觀念……每逢中國陷入非理性、迷信、出世思想……總是靠孔子的人本主義……努力把這個民族從昏睡里救醒”得出孔子的人本思想在中國歷史上起到了積極作用。綜合上述觀點,得出胡適主張要全面、辯證地評價孔子的思想。答案(1)理由:著書立說(提出“仁”“禮”等思想主張);影響深遠,受到廣泛的推崇;成為宗師典范。社會原因:儒家思想經董仲舒改造后,適應了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2)理解:胡適“打倒孔家店”主要是打倒作為封建統(tǒng)治思想的“儒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對封建統(tǒng)治精神支柱的否定;“不是打倒孔子”是孔子的人本思想在中國歷史上起到的積極作用;胡適強調要全面地、辯證地評價孔子思想的地位。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荀子有著作傳世。他批判地吸收當時一些學派的優(yōu)點而發(fā)展了儒家思想體系,如禮治的內容中包含了法的因素。大約公元前285年,荀子到齊國稷下學宮游學,打算說服齊相行“勝人之道”。“如是,則國孰敢不為義矣?賢士愿相國之朝,能士愿相國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齊為歸,是一天下也?!惫?66年至公元前255年間,荀子赴秦。曾向秦昭王建言:“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人跡所到),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惫?53年左右,荀子游趙。曾對趙國君臣說:“招延募選,隆勢詐,尚功利,是漸(詐欺)之也;禮義教化,是齊之(民齊心)也?!薄幾园讐垡椭骶帯吨袊ㄊ贰?1)根據材料,概括荀子提出的基本主張。(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荀子思想的突出特點,并分析其成因。解析(1)根據材料“禮治的內容中包含了法的因素”得出禮法并用;“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齊為歸,是一天下也”得出統(tǒng)一天下;“儒者法先王,隆禮義”得出王道、仁義;“禮義教化,是齊之(民齊心)也”得出禮義教化人們。(2)第問特點,根據“他批判地吸收當時一些學派的優(yōu)點而發(fā)展了儒家思想體系”可知荀子吸收融合了百家思想;第問成因,根據材料可知荀子創(chuàng)造性地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結合荀子統(tǒng)一天下的思想和戰(zhàn)國末期統(tǒng)一的趨勢,可得出戰(zhàn)國末年社會由分裂割據向大一統(tǒng)過渡。答案(1)主張:禮法并用;統(tǒng)一天下;施政用“王道”“仁義”;禮義教化人們。(2)特點:對百家思想的融合吸收。成因:戰(zhàn)國末年的社會正在一步步地由分裂割據向大一統(tǒng)過渡;荀子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取各家思想之長,融會貫通。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蘇格拉底說:“我屢次在夢里聽到一個督促我的聲音,叫我做詩,和文藝女神結交。我生怕疏忽了自己的責任,想知道個究竟。我且說說我的夢吧。我過去常做同一個夢。夢是各式各樣的,可是說的總是同一句話。它說:‘蘇格拉底啊,創(chuàng)作音樂,培育音樂!’我以前呢,以為這是督促我、鼓勵我鉆研哲學。我生平追隨的就是哲學,而哲學是最高尚、最優(yōu)美的音樂?!薄栋乩瓐D對話集》材料二《蘇格拉底之死》(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柏拉圖的作品有何特點?(2)蘇格拉底之死對柏拉圖的思想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除上述因素外,柏拉圖成為西方古典哲學的代表,還有哪些有利條件?解析(1)應注意分析材料一對話形式這一特點;(2)要求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蘇格拉底之死對柏拉圖的影響;(3)應從柏拉圖所處的時代、受到的良等方面分析有利條件。答案(1)以對話的形式出現。(2)蘇格拉底因不能容于雅典新政權恢復的民主政體而被判處死刑,這一事件改變了柏拉圖對雅典民主政治的態(tài)度,他開始尋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3)柏拉圖少年時代受到良好的教育;游歷各地,廣泛考察各地政治、經濟、法律、宗教制度,與各地學者進行廣泛接觸,為其思想體系的形成奠定了知識基礎。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談到了教育規(guī)劃:兒童6歲開始入男女分校學習,接受同樣的教育,并且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分別進入國家辦的文法、弦琴和體操學習。學習內容很豐富,包括閱讀、書寫、計算、唱歌、音樂、體操、騎馬、射箭等。16歲畢業(yè)后,大多數人,尤其是手工業(yè)者、農民的子弟要進入社會做一個順從的勞動者。而奴隸主子弟在17-20歲期間要接受較高一級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為保衛(wèi)國家的軍人。體育訓練是主要的學習內容,其次還要學習軍人所必須掌握的知識,例如,算術、幾何、天文、音樂。這一階段的學習結束后,大多數奴隸主子弟結束學習,擔負起保衛(wèi)國家的職責,成為軍人。只有極少數的人可進入更高一級的受教育。用20年的時間來研究辯證法,培養(yǎng)學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種事物。這是最后階段的教育,學生50歲畢業(yè)后可擔任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同時也成為“哲學王”?!幾脏崟詼孀g《柏拉圖論教育》(1)據材料,概述柏拉圖的教育思想。(2)你能否依據以上材料對柏拉圖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觀、嚴謹的評價?說明理由。舉出進一步了解柏拉圖教育思想的三種途徑。解析(1)主要考查閱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及歸納的能力,解題時抓住“教育思想”分析歸納,依據材料中“國家辦的文法、弦琴和體操”得出國家主辦教育,“兒童6歲”“16歲畢業(yè)后”“17-20歲”等信息可知按照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征和培養(yǎng)目標進行不同的教學,“男女分校學習”得出男女都必須接受教育,通過學習的內容可知主張全面發(fā)展等教育思想。(2)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理解及史實辨別的能力,僅僅依據材料無法做全面、客觀、嚴謹的評價,因為首先材料單一,孤證不立,其次是所給材料是二手材料,帶有主觀色彩;了解柏拉圖的教育思想可以通過閱讀原著及相關研究著作、上網查找相關資料,還可以請教專家或老師。答案(1)教育思想:教育由國家主辦;按理想國三個等級的設想構建教育體系;按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征與培養(yǎng)目的進行不同的教學;男女都必須接受教育;主張全面發(fā)展;以“哲學王”為最終培養(yǎng)目的;重視教育對國家和社會的作用。(答出四點即可)(2)不能。理由:因為材料單一,無法求證(孤證不立);材料為二手資料,且可能帶有材料選取者的主觀色彩。途徑:閱讀原著及相關研究著作;上網查找相關資料;請教專家或老師。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可是,一個城邦之所以被名之為正義的,那是由于在它之中存在著三個本性上不同的屬類,每一個屬類從事于它自身的工作;并且,又由于某些其他的由這些屬類而來的氣質和風度?!乩瓐D《理想國》材料二由相同身份的人組成政治體系時,公民自然認為他們大家應該輪流執(zhí)掌治理的職司(治理的職司主要是致力于被統(tǒng)治者的利益,所以這些義務應該由大眾輪流分擔,而統(tǒng)治者作為公民團體中的一員,也附帶地獲得共同的利益)。這原來是一個合乎自然的制度。所以,從一個方面,我們說公正就是給予和維護幸福?!盍己玫恼w不是一般現存城邦所可實現的,優(yōu)良的立法家和真實的政治家不應一心向往絕對至善的政體,他還須注意到本邦現實條件而尋求同它相適應的最良好政體。——亞里士多德《政治學》請回答:(1)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三個屬類的“氣質和風度”的內涵分別是什么?指出柏拉圖認為一個正義的城邦應該處于什么狀態(tài)。(2)根據材料二,概括亞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具有哪些特征。從公民在城邦中所扮演的角色看,兩則材料有何差異?(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城邦體制探索的共同點。解析(1)第問內涵,根據所學可知智慧之德,勇敢之德,節(jié)制之德;第問狀態(tài),根據材料一“每一個屬類從事于它自身的工作;并且,又由于某些其他的由這些屬類而來的氣質和風度”得出在城邦制度之下公民各司其職,確保城邦有序運轉。(2)第問特征,由材料二“由相同身份的人組成政治體系時,公民自然認為他們大家應該輪流執(zhí)掌治理的職司”可知主張城邦公民應該參與到政治活動中來,通過輪流執(zhí)政的形式來達成目標;由“須注意到本邦現實條件而尋求同它相適應的最良好政體”可知城邦政治制度必須要與實際情況相符合,才能最大限度的體現城邦政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第問差異,根據材料一“它之中存在著三個本性上不同的屬類,每一個屬類從事于它自身的工作”可知柏拉圖認為公民之間應有明確等級之分;根據材料二“由相同身份的人組成政治體系時,公民自然認為他們大家應該輪流執(zhí)掌治理的職司”“從一個方面,我們說公正就是給予和維護幸?!钡刃畔⒖芍獊喞锸慷嗟吕硐胫械某前钪贫认碌墓袷瞧降鹊摹?3)據材料一“一個城邦之所以被名之為正義的”和材料二“最良好的政體不是一般現存城邦所可實現的,優(yōu)良的立法家和真實的政治家不應一心向往絕對至善的政體,他還須注意到本邦現實條件而尋求同它相適應的最良好政體”可以看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是從探索城邦的政體的角度反思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答案(1)內涵:智慧之德;勇敢之德;節(jié)制之德。狀態(tài):三個階級能夠各具其德,各司其事或各守其位。(2)特征:公民都應參與政治活動,輪流執(zhí)政;必須以全體公民的共同利益為重;公正平等;適應本城邦現實條件。差異:材料一主張公民之間有等級之分,材料二主張公民之間是平等關系。(3)共同點:反思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探索符合本城邦的政體。6.孔子和亞里士多德是東西方兩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20405.5-2025失禁者用尿液吸收劑聚丙烯酸酯高吸水性粉末第5部分:在鹽溶液中用稱重法測定吸水率
- 度畜牧養(yǎng)殖基地承包合同書
- 四川成都典型離婚合同范例
- 兼職導師勞動合同
- 6 將相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
- Module 2 Unit 6 E-friends Period 1(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滬教牛津版(深圳用) 英語六年級上冊
- 全新融資租賃合同法律文本
- 派遣廚師勞動合同
- Module 10 Unit 2 Go straight on!(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上冊
- 度禮品銷售合同書
- 臨床中藥學-課件
- 2023年山東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綜合素質考試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警察行政法課件
- 水利工程施工質量與安全管理知識講稿ppt版(共243)
- 幼兒園實習指導課件
- 幼兒園繪本故事:《昆蟲運動會》 課件
- 數學與生活小報
- 挖掘數學專業(yè)課程的思政元素-以空間解析幾何為例
- 兒科學教學課件腎病綜合征
-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大一輪 第四章 專題強化七 圓周運動的臨界問題
- Q∕GDW 12152-2021 輸變電工程建設施工安全風險管理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