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中國居民的營養(yǎng)與健康 營養(yǎng)學專業(y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b38c8f26a87588ee28044f864db50a/83b38c8f26a87588ee28044f864db50a1.gif)
![現階段中國居民的營養(yǎng)與健康 營養(yǎng)學專業(y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b38c8f26a87588ee28044f864db50a/83b38c8f26a87588ee28044f864db50a2.gif)
![現階段中國居民的營養(yǎng)與健康 營養(yǎng)學專業(y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b38c8f26a87588ee28044f864db50a/83b38c8f26a87588ee28044f864db50a3.gif)
![現階段中國居民的營養(yǎng)與健康 營養(yǎng)學專業(y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b38c8f26a87588ee28044f864db50a/83b38c8f26a87588ee28044f864db50a4.gif)
![現階段中國居民的營養(yǎng)與健康 營養(yǎng)學專業(y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b38c8f26a87588ee28044f864db50a/83b38c8f26a87588ee28044f864db50a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階段中國居民的營養(yǎng)與健康XXX摘要:本文通過回顧建國來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分析現階段中國居民的食物消費與營養(yǎng)健康狀況,表明:我國居民營養(yǎng)健康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但膳食結構尚不夠合理,一些與膳食模式變化有關的健康問題相繼出現。關鍵字:營養(yǎng)狀況健康狀況膳食結構營養(yǎng)與健康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營養(yǎng)狀況和營養(yǎng)成份的優(yōu)劣則是影響一個民族人口素質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著體能與智能的發(fā)育程度,只有合理膳食,保證平衡的營養(yǎng)元素,才能維持好居民們的身體健康。國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經濟與社會發(fā)展、衛(wèi)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良好的營養(yǎng)和健康狀況既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目標。一近六十年來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總覽(1)建國初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期間,是恢復、發(fā)展生產很有成效的階段。在此期間,糧食生產的增產速度超過人口增長速度,因此人均糧食占有量逐年遞增,由每年人均240公斤增至300公斤以上,平均每日每人熱量、蛋白質和脂肪的估算攝入量增長了20%~30%,其中熱量由7.29兆焦增長到9.41兆焦,蛋白質由48.5克增長到58.0克,脂肪由21.8克增長到29.3克。這是一個逐漸恢復到饑餓線上的時期。(2)1959~1963年,在糧食供應上是一個較大幅度下降的時期。1960年的人均糧食占有量僅為216.74公斤,比1956年下降了近30%,并低于1950年水平。1962年人均糧食消費量也低于1952年水平。估算人均熱量、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量亦低于1950年水平。在此期間,造成了大規(guī)模人群的嚴重營養(yǎng)不良,以及死亡率增高。1960年總死亡率達44.6%,為1955年的兩倍。我們的生產與生活一度跌入低谷。(3)1964~1975年,人均糧食占有量才恢復到1956年水平。而熱量、蛋白質、脂肪攝入量,則到1978年才開始相繼恢復到1956年水平??梢娺@一走彎路后的恢復階段是漫長的。當然,這期間動亂的政治、社會狀態(tài),也是重要的干擾因素。(4)1978~1985年,是農業(yè)生產進入快速增長的新階段。人均糧食占有量由1978年的316公斤,到1984年增長至390公斤。糧食消費量和熱量、蛋白質、脂肪攝入量也均有相應增長。嗣后糧食消費量與熱量攝入量持續(xù)維持穩(wěn)定,公認為80年代中期是在總體上由溫飽邁向小康的轉折點,故稱這一階段為膳食數量的補償階段。(5)1985年以后則進入了膳食結構的調整階段。其特點是糧食消費量逐年下降,而動物性食物消費量則呈交叉上升趨勢;另一方面是人均用于食物支出的消費比例逐漸下降,開始呈現小康社會的特征。近二十多年來,農業(yè)生產一直呈現穩(wěn)定發(fā)展勢態(tài),糧食生產自足有余,而計劃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長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發(fā)展,使人民生活、營養(yǎng)、健康狀況都走上了欣欣向榮的道路。二營養(yǎng)與健康水平明顯提高,但仍任重而道遠無論歷史地縱向回顧,或國內外橫向比較,都可以看出日益改善的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但也存在著與先進國家的明顯差距;而且又有不可忽視的與膳食模式有關的新的健康問題出現。(1)根據全國三次大規(guī)模地實地營養(yǎng)調查結果,可看到熱量由增加到減少和蛋白質的質量不斷提高的規(guī)律,正是反映了膳食結構由數量補償到結構調整的變化。1982年人民膳食中熱量、蛋白質攝入量已達到或接近RDA水平,基本已滿足需要,也說明我國在總體上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2)兒童的身高、體重是用來判斷人群營養(yǎng)狀況的重要指標。據葛可佑等以美國國家衛(wèi)生統計中心NCHS建議的參考標準進行判斷,仍有相當比例的學前兒童屬營養(yǎng)不良。同時超重兒童在某些地區(qū)也顯著增多,故現狀不能令人滿意。低體重新生兒的發(fā)生率也是反映人群營養(yǎng)狀況的敏感指標。據與國外有關資料比較,顯示中國屬于較好水平。(3)在死亡率和出生時期望壽命等居民健康指標方面,總死亡率由50年代初期的25‰以上下降到現在的6.5‰,嬰兒死亡率由50年代初期的近200‰下降到現在的近30‰,出生時的期望壽命由50年代初期的40歲增加到現在的70歲。這些都標志著中國居民健康水平的明顯提高。上述幾項健康指標與其它國家比較,中國均屬于中等水平。在總死亡率方面,中國并不低于一些發(fā)達國家,也反映了中國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水平的提高。(4)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營養(yǎng)狀況改善的同時,中國居民的疾病譜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死亡原因的位次表現得很明顯。癌癥、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已占到前三位,這與膳食不平衡,某些營養(yǎng)素攝取過多或過少有關。這些疾病逐漸趨向高發(fā),正是一些發(fā)達國家給我們的前車之鑒。我們必須及早加強科學導向,普及營養(yǎng)知識,引導居民走出食物消費誤區(qū),走向合理化營養(yǎng)的道路。(5)近十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一方面為消除營養(yǎng)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經濟、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導致了膳食結構、生活方式和疾病譜的變化。城市居民膳食結構不盡合理。畜肉類及油脂消費過多,谷類食物消費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費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達到35%,超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類食物供能比僅為47%,明顯低于55-65%的合理范圍。此外,奶類、豆類制品攝入過低仍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些營養(yǎng)缺乏病依然存在。兒童營養(yǎng)不良在農村地區(qū)仍然比較嚴重,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和低體重率分別為17.3%和9.3%,貧困農村分別高達29.3%和14.4%。生長遲緩率以1歲組最高,農村平均為20.9%,貧困農村則高達34.6%,說明農村地區(qū)嬰兒輔食添加不合理的問題十分突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高血壓患病率有較大幅度升高糖尿病患病增加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體力活動與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的發(fā)生密切相關;高鹽飲食與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密切相關。綜上所述,建國六十年來,我國人民的營養(yǎng)狀況與健康水平有很大改善和提高,但由于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貧困地區(qū)仍未完全解決溫飽。因此,營養(yǎng)不足仍相當普遍;而營養(yǎng)過剩與不平衡的問題,在很大一部分人群中也日益顯露出來;這也都反映著營養(yǎng)知識的缺乏。過猶不及,針對營養(yǎng)不足和營養(yǎng)過剩的危險并存的狀態(tài),如何制訂營養(yǎng)目標,科學規(guī)劃食品生產,合理調整膳食結構,指導居民攝入平衡膳食,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三合理膳食基本需求根據所學習的營養(yǎng)膳食知識我們知道合理膳食的基本需求包括:(1)熱能。熱能(以現階段中等體力人群計算)每人每日需要熱能12.6MJ。人體所需熱能來源于食物中的三大營養(yǎng)素,合理營養(yǎng)要求熱能的來源中,蛋白質占10%~14%,脂肪占20%~25%,碳水化合物占60%~70%,1g蛋白質、1g脂肪、1g碳水化合物在體內氧化分別可產生l6.7,37.6,16.8kJ熱能(2)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機體和生命的重要物質基礎,參與體內重要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也是一種能源物質。每人每日約需12.6×1000×(10%~14%)/16.7=75.5~105.6g(相當于372~520g瘦牛肉)(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從膳食中獲得熱能最經濟和最主要的來源。神經系統只能靠碳水化合物供給熱能。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的重要組成物質,也是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的基礎。每人每日需12.6×1000×(60%~70%)/16.8=450~525g(相當于584~682g大米)。(4)脂肪。脂肪是人體組織的重要組成成份,也是機體能量貯存物質(含必需脂肪酸的脂肪更重要,其中富含脂溶性維生素A,D,E等)。每人每日需12.6×1000×(20%~25%)/37.6=67~83.8g(相當于73~92g豆油)(5)無機鹽。無機鹽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和轉化,只能從膳食中攝取,并通過一定途徑(如腎、皮膚)排出體外。它不僅是機體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持神經、肌肉興奮的主要物質,是血紅蛋白運輸氧必不可少的物質。每人每日需鈣800mg、鐵12mg、鋅15mg、硒50μg、碘150μg。無機鹽無機鹽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和轉化,只能從膳食中攝取,并通過一定途徑(如腎、皮膚)排出體外。它不僅是機體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持神經、肌肉興奮的主要物質,是血紅蛋白運輸氧必不可少的物質。每人每日需鈣800mg、鐵12mg、鋅15mg、硒50μg、碘150μg。水和膳食纖維。水是構成體液的最主要物質,對水的需要量與代謝、機體的狀況等有關,如出汗或攝入鹽、蛋白質多對水的需求量就大,每人每日一般為2000ml。膳食纖維能夠吸收和保持腸道內水分,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有害物質對腸粘膜的刺激,是久坐學習的人更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每人每日攝入以20~30g為宜。四合理改善膳食結構我國為改善我國居民膳食結構做了很大努力。(1)1993年6月國務院批準頒布了《九十年代中國食物結構改革與發(fā)展綱要》,是我國建國以來第一個由國家正式頒布的有關食物營養(yǎng)方面的文件。與此同時,正式成立了“國家食物與營養(yǎng)咨詢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對我國食物與營養(yǎng)及相關工作進行調查研究,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建議,提供咨詢與服務。幾年來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2)1997年12月國務院頒發(fā)了《中國營養(yǎng)改善行動計劃》,這表明國家領導對提高人民營養(yǎng)水平,改善人民身體素質的高度重視。該項計劃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方針與政策、策略與措施、組織與領導一系列關鍵問題。這是履行我國在世界營養(yǎng)大會上所作的承諾,標志著營養(yǎng)改善行動是一項國際義務。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是我國對全人類健康事業(yè)的重大貢獻。(3)為貫徹實現上述目標,中國營養(yǎng)學會受衛(wèi)生部委托,于1998年完善與制訂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并已由衛(wèi)生部頒發(fā)。其目的在于普及營養(yǎng)知識,指導居民科學選擇食物,組織平衡膳食,滿足合理營養(yǎng)要求,以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4)2002年8-12月,在衛(wèi)生部、科技部和國家統計局的共同領導下,由衛(wèi)生部具體組織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相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這是我國首次進行的營養(yǎng)與健康綜合性調查。它將以往由不同專業(yè)分別進行的營養(yǎng)、高血壓、糖尿病等專項調查進行有機整合,并結合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增加了新的相關指標和內容,在充分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統一組織、設計和實施。調查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及臺灣),對全國和不同類型地區(qū)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調查設計科學,內容豐富,充分體現了多部門、多學科合作的優(yōu)勢,不僅大量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資源,而且避免了調查內容和指標的重復,并為深入分析相互之間的關系奠定了基礎。五結論。從以上分析,我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水平明顯提高,但仍任重而道遠。無論歷史地縱向回顧,或國內外橫向比較,都可以看出日益改善的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但也存在著與發(fā)達國家的一些差距;而且又有不可忽視的與膳食模式有關的新的健康問題出現,合理調整膳食結構,提供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是我們函需解決的重要課題。參考文獻1中國膳食指南專家委員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境保護行業(yè)污染物排放治理方案
- 2025年益陽c1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
- 2025年廊坊貨運上崗證考試題答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口算題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口算練習試題
- 2025年東營貨運運輸駕駛員從業(yè)資格證考試試題
- 2024-2025版高中化學第4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3節(jié)第1課時硫和硫的氧化物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社區(qū)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 初中班主任下學期工作總結
- 醫(yī)務人員工作計劃
- 萜類天然藥物化學
- 婦產科學女性生殖系統解剖優(yōu)秀課件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課件
- 上課用03工程中的價值利益與公正課件
- 《滅火器維修》GA95-2015(全文)
- 皮膚科疑難病例討論課件
- 通信系統防雷與接地下篇的知識
- Q∕GDW 12118.2-2021 人工智能平臺架構及技術要求 第2部分:算法模型共享應用要求
- 管理者完成目標的五步19法姜洋講義
- 亳州市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
- 復查(復核)信訪事項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