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rm模型的融雪徑流信息模型評價與分析_第1頁
基于srm模型的融雪徑流信息模型評價與分析_第2頁
基于srm模型的融雪徑流信息模型評價與分析_第3頁
基于srm模型的融雪徑流信息模型評價與分析_第4頁
基于srm模型的融雪徑流信息模型評價與分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于srm模型的融雪徑流信息模型評價與分析

1融雪徑流預測和模型建立的意義地理現(xiàn)象是復雜的,不僅表現(xiàn)為由因素引起的規(guī)律,而且還體現(xiàn)在多個因素的影響上。然后,從你的角度來看,有很多影響。相互轉換的模糊性。還有觀測數(shù)據的不足,導致內部規(guī)律缺失的灰色不確定性。還有自我相似性和自我組織的得分形式的不確定性。因此地理信息建模往往遇到考慮因素繁多復雜的困難。對此,我們研究最多、最普遍的使用量綱分析的方法找出地理相似準則,再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得到遙感新模型;實踐證明這是目前最佳的定量化途徑。作為一種地理現(xiàn)象,融雪徑流對地球表面的諸多地域意義甚大。中緯度干旱和半干旱山區(qū),融雪徑流對河流的補給量在春季甚至可達到75%以上;中國西部一些高海拔山區(qū),融雪水是極其重要的水資源,在春季干旱期間有水貴如油之說;歐洲Alps山區(qū)地區(qū),融雪水在水資源合理利用中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瑞典、法國、意大利和奧地利等國家山區(qū)普遍分布著眾多大小規(guī)模的水電站,融雪水是這些水電站水庫蓄水的主要來源,占60%以上。因此,融雪徑流模擬和預測值得重視。同時隨著遙感/地理信息系統(tǒng)技術的發(fā)展,大面積監(jiān)測雪蓋成為可能。1975年瑞士科學家J.Martinec在法國一個2.65km2的小流域建立了,第一個半物理機制的融雪徑流模型SnowmeltRun-offModel(SRM),使得融雪徑流模擬和預測成為現(xiàn)實,并且不斷發(fā)展,成為與遙感圖像處理、地理信息系統(tǒng)緊密結合的山區(qū)雪蓋分析專家系統(tǒng)。那么,能否利用遙感信息建模理論,吸取SRM中的寶貴成分,從而設計出新的融雪徑流模型?本文就從這個角度進行探討,利用地理相似準則,設計出融雪徑流遙感信息模型,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展望。2a—SRM模型簡述SRM模型公式如下:Qn+1=[Csnan(Tn+ΔΤn)Sn+CRnΡn]A?1000086400(1-Κn+1)+QnΚn+1Tn)Sn+CRnPn]A?1000086400(1?Kn+1)+QnKn+1式中:n,n+1——天數(shù);Qn+1——平均日流量(m3/s);Csn——徑流系數(shù),表示損失比率(徑流量/降水量),即流出水量與可得水量(雪融水+雨水)之間差異。CS——雪的徑流系數(shù),CR——雨的徑流系數(shù);a——度—日因子(cm℃-1d-1),定義為每日溫度上升1℃所融化的積雪深度,其獲取方法是通過野外的實地測量(測量方法請閱讀參考文獻8);Tn——度—日數(shù)(℃d)ˉΤTˉˉˉ=Τmax+Τmin2=Tmax+Tmin2,測量值在地面站獲得。(注:原模型T量綱為℃d,筆者修正為℃,ΔT同;ΔTn——度—日數(shù)的高度校正(℃d),ΔΤ=γ?(hst-ˉh)?1100T=γ?(hst?hˉ)?1100,其中,γ=溫度梯度[℃/(100m)];hst——測量點的海拔高度(m),ˉhhˉ——地區(qū)平均測量高度(m);Sn——雪蓋面積百分比;通過衛(wèi)星影像可以獲取該數(shù)據;Pn——日降水量(cm);(注:原模型量綱為cm,筆者修正為cmd-1);可以實地測量或者應用歷史數(shù)據;A——流域或者分帶面積(km2);可以通過衛(wèi)星影像測量;Kn+1——衰退系數(shù),Κ=Qm+1Qm(m?m+1K=Qm+1Qm(m?m+1是實際融雪期內的天數(shù)序數(shù));(1-k)表示每日融雪水轉化為徑流的百分比,一般運用歷史數(shù)據;n——流量計算期內的天數(shù)序列;10000864001000086400——cmkm2d-1轉化成m3s-1的系數(shù);QnKn+1——根據衰退系數(shù)的物理含義,表示雪水和雨水中由于地表吸收、凹凸不平等原因沒能轉化為當日徑流的比例,QnKn+1表示這些殘留水可以匯入次日徑流而流出故而成為Qn+1的一部分(筆者注)。3基于雪的直徑流的地理模型3.1融雪因子s融雪徑流指的是高山地區(qū)積雪融化產生徑流。這種建模必然考慮許多氣候、光照、地表狀況等等因素。參考SRM建模特點,筆者提出:研究融雪徑流量(Q),需要考慮的第一個因子是雪蓋面積(S);第二個因子是雪蓋地區(qū)的坡度(k);第三個因子自然是每日溫度(度—日數(shù))(Td);第四個因子是度日因子(λ),表示每日溫度升高1℃所融化的積雪深度;第五個因子是高山上的風速(v);第六個因子是地區(qū)雪的比熱(c);第七個因子是徑流系數(shù)(η),表示流出水量與可得水量之間差異。某些地區(qū)在融雪期間可能有降雨,降雨因子的分析相對簡單,而且可以和融雪因子分離;本模型暫不考慮降雨影響。3.2融雪徑流公式模型7個獨立因子得量綱分析方程如下:Q‖F(xiàn)[S,K,T,γ,V,C,η]各個獨立因子得量綱(攝氏度·厘米·克·秒制[引入量綱T(溫度)]):下面用∏定理進行量綱分析,∏定理要求經過運算,∏得量綱為1,即無量綱化。選擇溫度因子(度—日數(shù))Td,面積S,風速V為基準因子,則:對于Q:∏Q=[L3t-1]/[Tt]a[L2]b[Lt-1]c因為[L]∶[Τ]∶[t]∶[L]∶[T]∶[t]∶{3=2b+c0=a-1=a-c?????3=2b+c0=a?1=a?c所以{a=0b=1c=1?????a=0b=1c=1于是∏Q=Q/(SV)(1)對于λ:λ=[LT-1t-1]/[Tt]a[L2]b[Lt-1]c因為[L]∶[Τ]∶[t]∶[L]∶[T]∶[t]∶{1=2b+c-1=a-1=a-c?????1=2b+c?1=a?1=a?c所以{a=-1b=1/2c=0?????a=?1b=1/2c=0于是∏λ=λ/(Τd-1S12)(2)∏λ=λ/(Td?1S12)(2)同理可得:∏C=C/(Τd-1S12V)(3)∏C=C/(Td?1S12V)(3)對于無量綱因子η,以及坡度k,同理易得:∏η=1(4)∏K=1(5)從而我們得到:Q/(SV)=F[λ/(Τd-1S12)?c/(Τd-1S12V),η,Κ]Q/(SV)=F[λ/(Td?1S12)?c/(Td?1S12V),η,K]根據經驗,寫成非線性指數(shù)函數(shù)關系:Q=θ(λ/(Τd-1S12))m(C/(Τd-1S12V)n(ηkSV)(6)Q=θ(λ/(Td?1S12))m(C/(Td?1S12V)n(ηkSV)(6)至此完成量綱分析,得到一個融雪徑流公式。3.3多元線性回歸方程(6)中θ為地理系數(shù),m,n為地理指數(shù)。它們需要通過實測數(shù)據S,K,Td,λ,V,C,η,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對(6)取對數(shù),則有:logQ=logθ+mlog(λΤd/S12)+nlogQ=logθ+mlog(λTd/S12)+nlog(cΤd/S12V))+log(ηkSV)令Y=a0+a1X1+a2X2+a3X3(7)7式為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其中Y=logQa0=logθ,a1=m,a2=n,a3=1X1=log(λΤd/S12),X2=log(CΤd/S12V)?X3=log(ηKSV)回歸系數(shù)a0~a3,由下列方程組求出{L11a1+L12a2+L13=L10L21a1+L22a2+L23=L20L31a1+L32a2+L33=L10當取S×P個像元實測數(shù)據時,式中:Lij=∑{X[i,(s×p)]-ˉXi}{X[j,(s×p)]-ˉXi}i,j=1,2,3Li0=∑{X[i,(s×p)]-ˉXi}{Y(s×p)-ˉY}7式中常數(shù)項a0=ˉY-∑aiˉXi?i=1?2?3回歸平方和(S)與剩余平方和(E)分別為S=∑Li0aiE=∑L00-S式中:L00=∑[Y(s×p)-ˉY]2全相關系數(shù)(R)為R=(S/L00)123.4物理指標的測定以上論述了模型以及計算方法,數(shù)據的獲取主要通過遙感影像以及野外實測。雪蓋面積(S)可以通過衛(wèi)星影像求得;雪蓋地區(qū)的坡度(k)可以通過高精度的DEM求得;每日溫度(度—日數(shù))(Td)可以由基站測定;度日因子(λ),表示每日溫度升高1℃所融化的積雪深度,會因地表狀況不同而呈現(xiàn)差異,要通過野外實測;高山風速(v)可以由氣象資料以及野外實測取得;地區(qū)雪的比熱(c)可以查資料或者室內實驗取得數(shù)據;徑流系數(shù)(η),表示流出水量與可得水量之間差異,也是野外測定。獲取以上數(shù)據后,就可以進行模型求解。4融雪徑流模型總結(1)遙感信息建模理論可以為定量化研究各種地理現(xiàn)象提供一條可行途徑,其應用價值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