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詩詞鑒賞 · ???ldquo;詩詞鑒賞”_第1頁
2022高考詩詞鑒賞 · 模考“詩詞鑒賞”_第2頁
2022高考詩詞鑒賞 · ???ldquo;詩詞鑒賞”_第3頁
2022高考詩詞鑒賞 · ???ldquo;詩詞鑒賞”_第4頁
2022高考詩詞鑒賞 · 模考“詩詞鑒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高考詩詞鑒賞-最新??肌霸娫~鑒賞”專題

山東省淄博市2022屆高三下學(xué)期4月高考二模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滿江紅-送湯朝美自便歸金壇①

辛棄疾

瘴雨蠻煙,十年夢、尊前休說。春正好、故園桃李,待君

花發(fā)。兒女燈前和淚拜,雞豚社里歸時節(jié)??匆廊?、舌在齒牙

牢,心如鐵。

治國手,封侯骨。騰汗漫,排閶闔②。待十分做了,詩書勛

業(yè)。常日念君歸去好,而今卻恨中年別。笑江頭、明月更多

情,今宵缺。

【注】①湯朝美,江蘇金壇人。曾被謫放到新州(今廣東新

興縣),后遇赦返鄉(xiāng)。辛棄疾作此詞送行。②汗漫,指太空。閶

闔,指天門?!膀v汗漫”兩句喻仕途騰達。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在詞的開篇就希望湯朝美不要提及十年一夢的痛苦

的謫放生活,體現(xiàn)了對朋友的關(guān)心、關(guān)愛之情。

B.聯(lián)想到友人要在春社日與兒女揮淚告別,作者心情沉

重?!疤依睢薄盎ā钡纫庀笃鸬搅艘詷肪耙r哀情的作用。

C.下闋中“治國手,封侯骨”兩句是作者對友人才華的肯

定,“詩書勛業(yè)”則是作者對友人建功立業(yè)的殷切期望。

D.本詞既寫眼前的實景,又描繪想象中的場景,將過去,

現(xiàn)在和未來交織在一起,豐富了詞的內(nèi)容與情感。

16.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賞析“常日念君歸去好,而今卻恨中

年別”這一轉(zhuǎn)折句在表情達意上的妙處。(6分)

15.B(“兒女”一句是作者想象友人返鄉(xiāng)后與家中兒女歡

聚的情景)

16.①''常日念君歸去好”體現(xiàn)了作者對身處蠻荒之地的

朋友的擔心,希望他早日返鄉(xiāng)。②“恨別”表現(xiàn)了作者對朋友

的依依不舍之情,“中年別”更增加了離別之愁苦。③一個

“卻”體現(xiàn)了作者的矛盾心理,更為深沉地表達了與友人的深

厚情誼。

山東省聊城市2022屆高三下學(xué)期4月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

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下面小題。

張問陶

槐黃滿地午陰遲,耐盡炎涼代序時。

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難語夏蟲知。

遍依碧樹終無定,強伴金貂恐未宜。

一枕故園風(fēng)露冷,平蕪落葉悵歸期。

【注】金貂:漢代侍中、中常侍的冠帽上用金鐺、玉蟬、

貂尾作為裝飾,謂之趙惠文冠。后來比喻貴臣。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交代了時令,用“槐黃滿地”暗示“炎涼代序”的

秋季,“耐”字則表達了煎熬難挨的情緒。

B.頷聯(lián)是說,秋蟬的悲苦鳴叫常常會引發(fā)詩人的共情,但

詩人的清高心志卻非秋蟬所能理解感知。

C.尾聯(lián)卒章顯志,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句子,

表達了思鄉(xiāng)歸隱而又不得的惆悵之情。

D.這首詩抓住蟬的特點,結(jié)合作者的情思,詠物和抒情密

切結(jié)合,顯示出詠物詩委婉含蓄、耐人尋味的特色。

16.劉勰認為詠物詩貴在“體物為妙,功在密附”,請結(jié)合

頸聯(lián)簡要分析。

【15~16題答案】

【答案】15.B16.頸聯(lián)句句寫蟬,又句句言志。①秋蟬頻繁

更換樹木棲息,居無定所,暗指作者無人賞識、不被器重的苦

悶之情。②玉蟬不甘作為高官帽飾,喻指作者不想依附權(quán)貴的

高潔之志。頸聯(lián)表達了作者雖懷才不遇但仍不想依附權(quán)貴的清

高。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賞析詩歌內(nèi)容及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

B.“詩人的清高心志”錯,詩歌中寫“吟苦每邀秋士和,

心清難語夏蟲知”,詩人寫的是“秋蟬的清高心志”。

故選Bo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煉句的能力。

“體物為妙,功在密附”意為描寫景物,要想極盡其妙,

功夫在于“密附”,即以貼切的語言,如實地顯示景物的特

點,形成情景交融的的境界。

頸聯(lián)寫蟬的舉動,“遍依碧樹終無定,強伴金貂恐未

宜”,蟬不斷尋找綠樹依附,想要尋覓棲息之所,卻終究居無

定所;學(xué)生可聯(lián)系“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

依”“良禽擇木而棲”等相關(guān)詩句、常識,聯(lián)想到這是作者在

借蟬的居無定所,來寫自己終無人賞識的苦悶。

“金貂”指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飾,“強伴金貂恐未宜”也

是寫蟬的清高志向,不愿成為權(quán)貴的冠帶裝飾;同時也表達了

作者的高潔心志,即使懷才不遇,但也不愿依附權(quán)貴。

故而頸聯(lián)是以貼切的語言,寫出蟬尋覓棲身之所的舉動,

顯示蟬在樹間飛忙的特點,又融入了自己的心志表達,借物抒

情,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但仍不愿依附權(quán)貴的高潔品性。

山東省德州市2022屆高三二??荚囌Z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完成15-16題。

老馬

郝經(jīng)?

百戰(zhàn)歸來力不任,消磨神駿老屐,展?o

垂頭自惜千金骨,伏楊仍存萬里心。

歲月淹延官路杳,風(fēng)塵荏苒塞垣深。

短歌聲斷銀壺缺?,常記當年烈士吟。

[注]①郝經(jīng):元初名儒,曾出使被扣,53歲得歸,后受

命出征,晚年創(chuàng)作本詩。②駁殷(qinqin):形容馬跑得很

快,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③銀壺缺:《晉書?王敦傳》記載

說,王敦每酒后輒詠“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

壺,壺口盡缺。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力不任”交待了老馬歷經(jīng)百戰(zhàn)后的狀態(tài),“消磨神

駿”則凸顯了其外在形象。

B.頸聯(lián)中的“風(fēng)塵荏苒”指戰(zhàn)爭延續(xù)時間很長,寫出了老

馬以往戰(zhàn)斗生涯的艱辛。

C.尾聯(lián)運用曹操和王敦的典故,含蓄蘊藉,表達的情感和

曹操的《短歌行》相同。

D.本詩情感濃郁,起伏迭變,低沉昂揚相間,沉郁而又令

人振奮,可謂獨具特色。

16.本詩頷聯(lián)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其精妙之處。(6

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

15.(3分)C(情感相同錯)

16.(6分)①以馬喻人(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雄心猶

在、積極進取、老有所為、昂揚奮進的精神;②“千金骨”運

用典故,自比有千里馬之才,但未得施展,壯志難酬;“伏

物”化用曹操《龜雖壽》里的詩句抒發(fā)了詩人老有雄心的壯

懷;③“自惜”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老馬對自己才能的憐惜,暗

含詩人對得到重用的渴望。

(每條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

酌情給分)

山東省泰安市2022屆高三下學(xué)期4月二輪檢測(二模)語

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T6題。

鵬鴿天-送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guān)》淚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

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yīng)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fēng)波惡,別

有人間行路難!

注:這是一首送別詞,作于公元1178年(宋孝宗淳熙五

年)春作者自豫章赴臨安途中。這時的他在仕途上經(jīng)歷幾番挫

折,因作此詞抒發(fā)感慨。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上片首句直接點題寫送別,“唱徹”“淚未干”五

字,形象生動地道出了無限的傷感。

B.詞上片第二句,作者視功名為余事而勸加餐,運用反語

的修辭,表達了內(nèi)心的激憤之情。

C.詞下片中“只應(yīng)”一詞加強了反向語氣,富有言外之

意,國家分裂、人民苦難更值得。

D.江頭風(fēng)高浪急,十分險惡,有別于人間行路的艱難,表

達了對行人的擔憂和離別的傷痛。

16.請簡要賞析詞上片的后兩句。(6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5.D(“有別于人間行路的艱難”應(yīng)為“哪有人間行路

難”,”對行人的擔憂”應(yīng)為“對世路艱難的感嘆”)

16.①以景映情,烘托渲染。先寫江中之水,好像將兩岸

的樹木送向無窮的遠方,這是對行人別后的關(guān)切;后寫空中之

云,烏云挾帶著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埼埋了一半,暗喻人生之

路幾番挫折,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壓制。②看似寫景,

實則關(guān)聯(lián)著兩種不同的思想感情,而且含而不露,富有余韻。

(答出①4分,答出②2分,意思對即可)

山東省棗莊市2022年下學(xué)期高三二??荚囌Z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水調(diào)歌頭

劉過

弓劍出榆塞,銅渠上蓬山。得之渾不費力,失亦匹如閑。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別,內(nèi)

外與中間。

酒須飲,詩可作,鐵①休彈。人生行樂,何自催得鬢毛斑?

達則牙旗金甲,窮則蹇驢破帽,莫作兩般看。世事只如此,自

有識鵑鸞②。

【注】①鐵(jid)休彈:反用《戰(zhàn)國策?齊策》“馮諼

客孟嘗君”故事。馮諼為求得孟嘗君提高對他的待遇,三次彈

響自己的劍鐵而唱“長鐵,歸來乎”,禮賢下士的孟嘗君一一

滿足了他的要求。這里指:然而當今的統(tǒng)治者卻昏憒無能,彈

鐵又有何用!②鶉(xiao)鸞:貓頭鷹與鳳凰,以喻美惡。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直抒胸臆。作者認為引弓持劍出塞殺敵和持刀上蓬

山砍柴都易如反掌,得不費力,失亦淡然。

B.作者評說世事的是非曲直時,對古人的評價,與辛棄疾

的“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語義有相通之處。

C.“酒須飲,詩可作,鐵休彈”運用典故,表面作者以馮

諼自比,實則表達了對當權(quán)者的憤激、批判之情。

D.作者認為窮困和顯達并無二致,和孟子“窮則獨善其

身,達則兼善天下”看法不完全一致。

16.有人評價這首詞:“這首詞正話反說,貌似牢騷,實則

憤激;看似達觀,實則沉痛?!闭埥Y(jié)合詞句談?wù)勀愕睦斫狻?/p>

【15~16題答案】

【答案】15.A16.(1)“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別,內(nèi)外

與中間”看似牢騷之語,實則表達了詞人滿腹抑郁不平之氣。

(2)“弓劍出榆塞,鉛窠上蓬山。得之渾不費力,失亦匹

如閑”看似奔放曠達,卻并非詞人心中的真實想法,完全是由

于心中激憤難平。

(3)詞人在詞中用了大量篇幅來抒發(fā)內(nèi)心的不滿和無奈,

卻在最后說“自有識鵑鸞”,前后落差巨大,滿腹牢騷和激憤

戛然而止。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賞析詞作內(nèi)容及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

A.“持刀上蓬山砍柴”理解有誤。鉛藜:指寫作、??钡?/p>

文字工作。蓬山:秘書省的別稱?!般U菜上蓬山”代指”著書

立說”。

故選Ao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弓劍出榆塞,鉛菜上蓬山。得之渾不費力,失亦匹如

閑”,詞人認為,引弓持劍出塞殺敵和提筆著書立說都易如反

掌,武功文名得來容易,失去也可以淡然地面對。此處雖看似

奔放曠達,卻并非詞人心中的真實想法,既然才能足以讓人建

功立業(yè),又為何非要“失去”呢?“失”本身就是對有才華有

志向之人的一種不平,故而他說這番話完全是由于心中激憤難

平。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幾句反諷

意味強烈,看似否定古人,實則是對如今世事的無情諷刺。

“老子不分別,內(nèi)外與中間”“老子”二字,刻畫出一個憤世

嫉俗、睥睨一切的豪放文人形象。這兩句看似對“內(nèi)外”、

“中間”所包含的一切充滿懷疑和否定,實則這種憤世嫉俗般

的感慨,更突顯出詞人的滿腹抑郁不平之氣。

“酒須飲,詩可作,鐵休彈”,飲酒可以忘憂,作詩可以

明志,彈鐵卻不能引起統(tǒng)治者的注意。劉過在此自比馮諼,是

將當今昏庸無能、不辨是非的統(tǒng)治者與昔日禮賢下士、親賢遠

佞的孟嘗君進行對比,表達自己有心報國卻不被采用的無奈悲

慨,一個“休”字,包含了作者太多感慨。統(tǒng)治者昏庸無能,

不肯重用人才,詞人一腔愛國情懷無處釋放,自然滿腹憂憤。

作者仿佛認為窮困和顯達并無二致,“牙旗金甲”和“蹇驢破

帽”沒有什么區(qū)別。但這其實并非他心中真實的想法,他滿懷

報國之志,希望建功立業(yè),取得顯達的地位,又怎會無視窮通

之間的巨大差異,只是由于報國無門,心中抑郁難解,所以才

滿腹牢騷。

“世事只如此”僅著五字,卻蘊含萬般無奈。激憤達到頂

點后,作者一掃前文陰霾之氣,一語道破全詞的主旨:“自有

識鵑鸞?!痹谖奶裎滏?、是非不分的環(huán)境下,劉過依然堅信必

定有人能夠辨忠奸、明是非,可見其積極進取的精神和狂放不

羈的氣魄。詞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抒發(fā)內(nèi)心的不滿和無奈,直

到最后一句才點明主旨,前后落差巨大,滿腹牢騷和激憤在最

后一刻戛然而止,其雄渾、豪邁的氣魄令人感動。

山東省濟寧市2022年4月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夢玉人引

范成大①

共登臨處,飄風(fēng)袂、倚空碧。雨卷云飛,長有桂娥②看客。

簫鼓生春,遍錦城如畫,雪山無色。一夢才成,恍天涯南北。

舞余歌罷,料宣華③、回首盡陳跡。萬里秦吳,有情應(yīng)問消息。

我欲歸耕,如何重來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相憶。

【注】①范成大,吳縣(今蘇州)人,南宋名臣、詩人,

曾任成都路制置使。②桂娥,指嫦娥。③宣華,意思是鮮明的

花色。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頭三句回憶與故友一起登高賞景、憑欄遠望,蘊含著

詞人對以往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B.農(nóng)人擊鼓吹簫以慶祝春天

到來,錦官城內(nèi)美景如畫,雪山與春天的勃勃生機相比黯然失

色。

C.“回首盡陳跡”和“萬里秦吳”兩句透露出詞人的落

寞,并通過時空變化增加了滄桑感。

D.“折梅”含有送別遠方朋友的寓意,詞人借此典故贊頌

純潔堅貞的情操,更顯含蓄蘊藉。

16.后人認為“一夢才成,恍天涯南北”與李白《夢游天姥

吟留別》的“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有同工之妙。請

就這一觀點談?wù)勀愕睦斫?。?分)

15.D(“贊頌純潔堅貞的情操”錯,應(yīng)是表達對朋友的相

思之情)

16.①“恍”有猛然、突然的意思。兩句詩都用這個詞,突

出表達了抒情主人公從夢境當中猛然醒來,回到現(xiàn)實之后的失

落不甘和對人生變化的感慨。②這兩句詩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

用,上承描寫夢境,下啟抒發(fā)感情。夢境里的美好與現(xiàn)實中的

失意,一虛一實,對比鮮明,表達效果顯著。(共6分。每點3

分,要點明確、意思對即可)

山東省濰坊市2022年高考二模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15T6題。

題伯時天育騾騎圖二首①

黃庭堅

其一

玉花照夜今無種②,楊上追風(fēng)亦不傳。

想見真龍如此筆,菠藜沙晚草迷川。

其二

明窗槃碑③萬物表,寫出人間真乘黃④。

邂逅今身猶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

[注]①伯時:宋代畫家李公麟的字。天育:天子所畜養(yǎng)的

馬。②玉花:玉花騙。照夜:照夜白。兩者皆為唐玄宗坐騎

名。③槃碑:箕踞而坐,表現(xiàn)不拘形跡的神態(tài)。④乘黃:傳說

中的神馬名。⑤江都王:唐代畫家李緒,善畫馬。

15.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一前兩句反復(fù)強調(diào)玉花、照夜、追風(fēng)等名馬失傳,為

李公麟所畫駿馬的出現(xiàn)蓄足了氣勢。

B.其一第四句緊承上句,以景收結(jié),寫出了詩人欣賞畫作

后想象的駿馬在草原上奔馳的情景。

c.其二后兩句將李公麟與江都王作對比,表明了作者認為

李公麟在畫馬方面技高一籌的態(tài)度。

D.兩首題畫詩立意新,入思深,雖視角不同,但前后照應(yīng),

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宛若一詩。

16.兩首詩在題詠的側(cè)重點和具體寫法方面有何不同?請簡

要分析。(6分)

古詩閱讀專題

山東省青島市2022屆高三下學(xué)期4月一??荚囌Z文試題

四、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兩首清詩,完成下面小題。

菊夢

曹雪芹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蟄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九日登高臺寺

沈輅

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

臺高不盡看楓葉,院凈何須坐菊花

對酒披襟形獨放,憑風(fēng)落帽笑誰加

詩成合座皆珠玉,歸去遲遲滿落霞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菊夢》抒夢中情,寫醒時怨,虛實結(jié)合,寫出了夢境

與現(xiàn)實的距離,讀后令人產(chǎn)生無限悲涼之情。

B.《菊夢》是《紅樓夢》中眾人結(jié)社賦詩時黛玉所作,這

種風(fēng)雅之事已成俗,可從沈詩中得到印證。

C.沈詩首聯(lián)寫登高所見所感,與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

兄弟》所表達的感情是一致的,含蓄而深沉。

D.曹詩借夢表達想與陶淵明那樣的隱士結(jié)交,沈詩“對酒

披襟”則直接描繪出作者率性而為的風(fēng)姿。

16.兩首詩均以景結(jié)情,其意蘊卻迥然不同,請結(jié)合全詩

簡要分析。

15.C

16.①曹詩結(jié)句描寫夢醒后的場景??蔹S的草、寒冷的煙

共同營造出一種凄涼衰敗的意境,表達出滿腹幽怨又無處訴說

的悲涼之情。

②沈詩結(jié)句描寫宴會結(jié)束時,意猶未盡的場景。霞光滿

天,色彩絢爛,營造出一種宏遠闊大的意境,進一步突出了詩

人恣意豪放、自由灑脫的形象特點。

【解析】

15.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賞析詩歌內(nèi)容及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

C.”與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所表達的感情是一

致的,含蓄而深沉”錯誤,王維詩表達的是登高望遠,思念家

中親人的感情;而本詩中寫的是詩人與朋友們一道登高觀景,

飲酒吟詩的愉悅心情,感情不一致,也并不含蓄深沉。

故選Co

16.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分析詩歌重要句子的能力。

曹詩寫“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夢醒之

后,夢中追尋的美好均不復(fù)存在,只剩下衰草寒煙,讓人感到

無限凄冷。與夢中尋找到的希望、美好相較,現(xiàn)實實在太過孤

獨凄涼,黛玉雖然有視為平生知己的寶玉,但是又沒有誰可傾

訴,表達出滿腹幽怨又無處訴說的悲涼之情。

沈詩寫“詩成合座皆珠玉,歸去遲遲滿落霞”,宴會結(jié)

束,在座眾人詩文皆如珠玉,令人稱贊;而“歸去遲遲”,寫

出詩人與朋友們遲遲不愿散去筵席,意猶未盡的心情。此時的

“滿落霞”,不是黃昏的凄涼,而是絢爛美妙的晚霞之景,

“滿”字營造出宏遠闊大的意境,烘托出詩人愉快自由、灑脫

豪放的心情。

山東省中學(xué)聯(lián)盟高中名校2022屆高三下學(xué)期4月第二次模

擬考試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9分)

別嚴士元①

劉長卿

春風(fēng)倚棹闔閭城②,水國春寒陰復(fù)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③南萬里情。

東道④若逢相識問,青袍⑤今已誤儒生。

【注】①嚴士元:劉長卿的好友。②闔閭城:今江蘇的蘇

州城。相傳春秋時伍子胥為吳王闔閭所筑。③湖:指太湖。④

東道:一作“君去”。⑤青袍:品級低的官服。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從詩的首聯(lián)可推測,這兩位朋友是在城外江邊偶遇,而

且天氣變幻不定。

B.頸聯(lián)實寫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側(cè)面帶出兩人薄暮時分而

戀戀不舍的情景。

C.第八句不僅是作者一句牢騷,也暗含其作于遭貶之后,

郁郁不得志之時。

D.全詩景、事和情交錯復(fù)迭出現(xiàn),寄托了游子遠行和朋友

惜別的特殊感情。

16.前人論此詩,認為觀察入微,情感豐富,對這一觀點應(yīng)

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6分)

【分析】(1)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

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

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

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主題、意

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2)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詩歌中作者

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題時要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標題、注釋和詩

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

【解答】(1)B.“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這是寫作者想象中的景象,由具體的細寫轉(zhuǎn)向宏觀景致的粗

描。故選:Bo(2)頷聯(lián)“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

聲”采用了視覺與聽覺描寫相結(jié)合的手法,詩人和朋友笑談之

際,一陣毛毛細雨飄來,衣服微微潤濕。樹上偶爾飄落幾朵殘

花,聲音全無?!凹氂隄褚隆薄伴e花落地”分別從視覺和聽覺

方面描寫景物,“細”得看不見,“落”得聽不到。詩中景物

之柔美,給人以愜意心情。這寫出兩位久違的朋友相見時的愜

意之情,描繪了送別時的景物氛圍。“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

湖南萬里情”,既有實寫也有虛寫。實寫目送孤帆遠去,虛寫

的是想象中湖南的景物,都是對朋友深摯感情的反映;此外還

運用了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萬里情”直抒胸

臆,惜別之情尤其突出。其次,在感情方面:詩人與友人分別

時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答案:(1)B(2)示例一:①頷聯(lián)

寫出兩人笑談之際,細得看不見卻覺得微濕的雨和落到地上沒

聲音的殘花來反襯人物在欣賞景色時的愜意。②情景交融,從

水國''春寒陰復(fù)晴”的氣候特征、“細雨濕衣”“閑花落地”

的眼前景象、“草綠湖南”的意中之景中豐富了對友人遠去的

無限愁緒,以及相遇而又別離的復(fù)雜情思。③氣韻流暢,音調(diào)

諧美,景物描寫細膩委婉,耐人尋味。詩中抒情,于惜別中流

露出愁哀,使人感到深沉凝重。示例二:①頷聯(lián)通過寫兩人感

到衣服已潤濕,方知下著細雨,努力去望天空,卻是一無所

見,描繪一種極靜的環(huán)境以反襯出二人心中的不靜和無限憂

郁。②本詩情感豐富,蘊含作者對朋友、親人的思念,對仕宦

生涯變化無常的感慨,對前程黯淡、事業(yè)無成的憂愁,還有對

孤帆遠行的寂寞③氣韻流暢,音調(diào)諧美,景物描寫細膩委婉,

耐人尋味。詩中抒情,于惜別中流露出愁哀,使人感到深沉凝

重。譯文:水國的天氣帶著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陰,忽好忽

壞;在這春風(fēng)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蘇州城外。蒙蒙

細雨潤濕了衣服,自己卻沒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飄落到地

上,聽不到聲響。薄暮夕陽下,江上孤帆遠去;太湖之南碧草

如茵,綿延萬里?;蛟S有朋友會問到我的境遇,請轉(zhuǎn)告他們,

我這個一介書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誤。賞析:這首

詩,運用一連串“景語”來敘述事件的進程和人物的行動,即

寫景是為了敘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畫水。然而,畢竟又是

描寫了風(fēng)景,所以畫面是生動的,辭藻是美麗的,詩意也顯得

十分濃厚。詩中的“景語”,既有“春寒陰復(fù)晴”的水國氣候

特征,又有“細雨濕衣”、“閑花落地”的眼前景象,還有

“草綠湖南”的意中之景,幾個層次中,情、景、事同時在讀

者眼前出現(xiàn),寄托了與友人相遇而又別離的復(fù)雜情思。詩人的

這種手法,是很值得借鑒的。

[]如何鑒賞詩歌:(一)標題,明確內(nèi)容和情感標題是

解讀詩歌內(nèi)容和形式的關(guān)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

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nèi)容,可以讓人明了

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jié)構(gòu)及表現(xiàn)手法等,便于快速

理解詩歌。(二)作者,知人論世多關(guān)聯(lián)讀詩講究“知人論

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

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chuàng)作傾向、主要內(nèi)容、作品風(fēng)格特點

等。(三)注釋隱含意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

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

示詩歌的思想主題;或介紹相關(guān)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

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qū)懽黠L(fēng)格。

(四)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

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關(guān)鍵詞句情感意

關(guān)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xiàn)詩人思想情

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體現(xiàn)在只言片語上,要善于把握這樣

的詞句,借此領(lǐng)悟情感。

山東省濟寧市一中2022屆第二學(xué)期高三4月??颊Z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兩首詠柳絮的詞,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

唐多令

林黛玉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①。一團團、逐對成逑②。飄泊亦

如人命?。嚎绽`綣,說風(fēng)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拾誰收!嫁與東風(fēng)

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臨江仙

薛寶釵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fēng)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

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fēng)

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①燕子樓,在今徐州市,唐朝張建封為其愛妾關(guān)盼盼

所建。張死后,關(guān)盼盼獨居此樓十多年。②逐對成逑:形容柳

絮與柳絮碰到時,粘在一起。“逑”即“球”。

15.下面對兩首詞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首柳絮詞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將柳絮自比,來

表達了內(nèi)心的情感。

B.好風(fēng)頻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一意思是柳絮可不斷借助好

風(fēng)之力,直上青云。這里化用了宋朝侯蒙《臨江仙》中“當風(fēng)

輕借力,一舉入高空”、“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之意

境。

C.薛詞“蜂圍蝶陣亂紛紛”一句,以蜂蝶紛飛之狀,來喻

寫柳絮的疏狂自得,著一“亂”字,尤其傳神。

D.黛玉擬的這首詞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詞纏綿凄

惻,催人淚下。全詞語多雙關(guān),明顯有借柳絮隱說人事的用

意,而又渾然無跡,表現(xiàn)出精美的藝術(shù)技巧。

16.同是寫柳絮,但是薛寶釵和林黛玉的詞卻明顯不一樣,

請比較分析兩首詞的不同之處。

【15?16題答案】

【答案】15.C16.(1)柳絮的意象、意境不同:林詞的柳

絮漂泊、命薄、愁苦、傷感、任性,意境靈動,理想主義。薛

詞的柳絮:自信、隨緣、開朗、積極向上,意境渾厚,現(xiàn)實主

義。

(2)情感和形象不一樣:林詞抒發(fā)了自己寄人籬下,漂泊

無依,凄楚哀婉的境況。表達了無依無靠、無力掌握自己命運

的悲哀,抒寫內(nèi)心的孤獨與悲傷。薛詞寫了柳絮不隨流水,不

墮泥土,借風(fēng)力,飛上云霄,積極昂揚的精神,意境渾厚,表

現(xiàn)了薛寶釵的積極入世的心態(tài),不自怨自艾,志存高遠的心

態(tài)。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及分析概括詩人在文中的

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C.“來喻寫柳絮的疏狂自得”錯誤。這一句的意思是“成

群的蜂蝶紛紛追隨柳絮",烘染春意喧鬧的大好時光,并沒有

突出“柳絮的疏狂自得”。

故選Co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鑒賞詩歌形象及評價詩

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柳絮的意象不同,林詞全詞以飄泊的柳絮自比,抒發(fā)了林

黛玉寄人籬下感懷傷逝的悲苦之情。這首詞以“粉墮”“香

殘”開篇,借柳絮的飄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對成

氈”對應(yīng)自身空自纏綿而傷心絕望的愛情。過片將愁生白發(fā)的

郁悶移注給柳絮。結(jié)尾在“憑爾去,忍淹留”以及“誰舍誰

收”的無奈嘆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慘結(jié)局及其周圍人物的冷酷

無情。意境靈動、富有才情、別具一格,理想主義。

薛詞這首詞上片狀物,著力描寫風(fēng)闞柳絮、悠然起舞的情

狀。詞的開頭“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fēng)卷得均勻”,流露出一

種歡愉融洽的欣喜之情。以“蜂團蝶陣亂紛紛”的描寫,來進

一步烘染這春意喧鬧的大好時光,從而唱出了詞人對春光的一

曲贊歌?!叭f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非常細膩地體

現(xiàn)了柳絮盡管四處飄飛,也仍不改初衷,無牽無系,隨緣自適

的曠達襟懷。意境渾厚、淳樸,現(xiàn)實主義。

林詞用語多雙關(guān),明顯有借柳絮隱說人事的用意,其中寄

寓著黛玉對自己不幸身世的悲切哀嘆。她以“粉”“香”暗指

自己人格品質(zhì)的潔白與芬芳,而以“墜”“殘”隱喻自己任憑

命運簸弄的不幸。黛玉發(fā)出“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fēng)

流”的悲嘆。這表面上象是說柳絮命薄,隨風(fēng)飄流,實際上卻

是自嘆命薄,擔心情好雖難分,心事總成空?!安菽疽仓睿?/p>

韶華竟白頭”,當美好春光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白茫茫的柳絮掛

滿樹冠,猶如愁白了頭,而詩行后面卻透露出自傷青春終將逝

去的哀怨之情。她感到自己和柳絮一樣無法逆料最終的結(jié)局,

因而“嘆今生、誰舍誰收",柳絮飄墜,無人收拾自比?!凹?/p>

與東風(fēng)春不管”,既是說柳絮被東風(fēng)吹落,春光不管,更是擔

憂自己將來不知被命運拋向何處,而知己無法過問。

薛詞上片狀物,著力描寫風(fēng)闞柳絮、悠然起舞的情狀。下

片言志,抒寫了柳絮的情志:有離即有合,有散必有聚。這首

詞表面上寫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實際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

委婉地道出薛寶釵青云平步的志向。

“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此處寫柳絮的不愿意隨波

逐流、飄墜塵埃,正好為詞的下片抒寫柳絮直上青云的心愿,

巧妙地埋下了伏線。“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非

常細膩地體現(xiàn)了柳絮盡管四處飄飛,也仍不改初衷,無牽無

系,隨緣自適的曠達襟懷。這首詞表面上寫的是柳絮的姿容和

心理,實際上則是薛寶釵這位“人情練達世事明”的封建“淑

女”自我個性的寫照,表現(xiàn)了薛寶釵的積極入世的心態(tài)。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二中2022屆高三下學(xué)期4月模擬考試

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自賀

陸游

胎發(fā)茸茸綠①映巾,歸耕猶是太平民。

流觴內(nèi)史招同社②,扛鼎將軍與卜鄰。

曾冠六鰲③非俗吏,已開九秩④是陳人。

一杯剩約梅花醉,又見開禧⑤第二春。

【注】①綠:宋代六品、七品官員著綠色官服。②同社:志

趣相同的人。③六鰲:神話中記載海上有五座仙山,因為六只大

龜負載始峙而不動。④九秩:九十歲。⑤開禧:南宋寧宗時的年

號,當時韓院胄漸掌大權(quán),于開禧二年北伐,得到時年81歲的陸

游的支持。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胎發(fā)茸茸”言年齡之小,“綠映巾”寫為官之貌,首

句描繪了自己年輕出仕時的形象。B.“歸耕”一詞表明詩人晚

年歸家田居的境況,看似平常的話語中暗含著失落嘆惋之情。

C.三、四句回憶當年曾與志趣投合的高官飲酒享樂、與定邦

安國的將軍比鄰而居的情景。

D.“非俗吏”與“是陳人”對仗嚴密整齊,通過今昔對照,

也流露出詩人盛時不再的感慨。

16.本詩以“自賀”為題,“賀”中包含了詩人哪些情感?請

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15.B(“失落嘆惋之情”錯)

16.①對歸鄉(xiāng)生活的滿足之情。詩人回歸鄉(xiāng)村之后,對自己太

平、安適、自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滿意。②對過去輝煌的自豪之

感。詩人回憶起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國家的股肱之臣,與擔負大

任的文官武將志同道合,交往密切,不禁引以為豪,心潮澎湃。

③高興、期盼之情。尾聯(lián)寫詩人聽聞朝廷北伐抗金的消息后高興

不已,期待能夠收復(fù)失地,于是飲酒自樂,甚至與梅花相約在收

到勝利的消息后醉酒慶賀。(共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山東省濰坊市第四中學(xué)2022年高考二輪復(fù)習(xí)語文模擬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15?16題。

念奴嬌-過洞庭‘在'

張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fēng)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

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

妙處難與君說。

應(yīng)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

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p>

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注)孝宗乾道二年,作者被讒言落職,本詞作于其從廣

西經(jīng)洞庭湖北歸途中。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型

孟浩然[唐]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

游長安,以此詩獻之。

15.下列對兩首詩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詞上闋巧用數(shù)量詞“三萬頃”“一葉”對比寫物境與

心境,突出了洞庭湖之大和一己之小。

B.張詞下闋用夸張手法寫自己在清冷月色中泛舟“豪飲”

西江水、敲著船舷發(fā)泄內(nèi)心的愁悶。

C.孟詩前四句運用夸張寫法,描寫洞庭湖的壯闊景象,體

現(xiàn)了詩人自己生氣勃勃的精神狀態(tài)。

D.孟詩中“舟楫”這個典用得極為得體?!岸司訍u圣

明”,言不甘閑居。這是借此向張丞相表白心事。

16.張詞和孟詩都描寫了洞庭湖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

并不完全相同。請結(jié)合相關(guān)內(nèi)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15.B【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和賞析詩歌的能力。

B.“發(fā)泄內(nèi)心的愁悶”錯誤,詩人作主人,請萬象(天地

萬物)作客人,舀盡西去長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

淺酌的招待天地萬物,這是何等氣勢,因此該句表現(xiàn)的“豪邁

的氣概”?!翱巯溪毿Α北憩F(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憤慨。

故選B。

16.不同點:雖同處于貶謫后,但張詞用“表里俱澄

澈”“肝膽皆冰雪”“扣舷獨笑”表達了對自己冰雪般品格的

自信,對奸佞的不屑;而孟詩用“端居恥圣明”“徒有羨魚

情”更多地表達了詩人正當年富力強,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

希望得到引薦,愿為國家效力,做一番事業(yè)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比較鑒賞詩歌情感的能力。

分析詩歌情感需要結(jié)合詩人生平、詩歌意象等進行比較鑒

賞。

張詩中,“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

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中的“表里俱澄澈”是這首詞主旨所

在,它包含了兩層意思,一層是寫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

美在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沒

有一絲一毫渾濁,沒有一絲一毫污染,這樣的清澈明亮,有如

非人間的琉璃世界;另一層是說三萬頃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

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個光明磊落,坦坦蕩蕩,言行一

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漢、大丈夫。所以表里俱澄澈不僅是寫

景,而且也是寫人,寫自己品格之美。“孤光自照,肝膽皆冰

雪”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獨地照耀著;另一方

面想起自己的嶺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時詩人也無需別人

理解,只能與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冰雪的特點是潔

白晶瑩,所以“肝膽皆冰雪”,實際上是說,盡管自己被免

職,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純潔、肝膽照人的;另一層意思

是說,我問心無愧,話語中有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但

主要還夾雜著自豪、感情真摯而又復(fù)雜。“扣舷獨嘯,不知今

夕何夕”中,扣舷是動作,獨嘯是聲音,張孝祥則是敲擊船

沿、仰天長嘯,抒發(fā)出自己的滿腔豪情與憤慨之情,表達了詩

人對對奸佞的不屑。

孟詩中,前四句“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

澤,波撼岳陽城”寫洞庭湖壯麗的景象和磅礴的氣勢,引出下

文抒情?!坝麧鸁o舟楫”,是從眼前景物觸發(fā)出來的,詩人面

對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還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卻沒有人接

引,正如想渡過湖去卻沒有船只一樣。“端居恥圣明”,是說

在這個“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閑居無事,要出來做

一番事業(yè)。最后兩句,再進一步,向張丞相發(fā)出呼吁,說自己

坐在湖邊觀看那些垂竿釣魚的人,卻白白地產(chǎn)生羨慕之情。希

望對方幫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來的。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二中2022屆高三下學(xué)期4月二輪復(fù)習(xí)

測評聯(lián)合考試(二模)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