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繆爾巴伯作品中的浪漫主義_第1頁
塞繆爾巴伯作品中的浪漫主義_第2頁
塞繆爾巴伯作品中的浪漫主義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塞繆爾巴伯作品中的浪漫主義

一、巴伯的藝術風格塞繆爾伯德是美國著名的作曲家。他于1910年出生在西切斯特,7歲時開始寫作。14歲時作為第一批學生進入剛剛成立的柯蒂斯音樂學院,他是當年唯一一名被同事允許主修鋼琴、作曲和聲樂三個主科的學生。他的作品于1933年開始公演,他一生的創(chuàng)作幾乎涉獵了音樂體裁的所有領域,他在世時就獲得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他的歌曲、合唱,鋼琴室內樂作品成為美國音樂家保留曲目的重要部分。巴伯的創(chuàng)作注重抒發(fā)個人情感,旋律悠長、通俗流暢,多數作品運用傳統(tǒng)和聲技法,結構也多采用自由的古典傳統(tǒng)曲式。在這位多產的作曲家的作品中,最能代表他個人風格的是由托斯卡尼尼指揮NBC交響樂團演出過的兩首樂曲:《管弦樂隨筆》和《弦樂柔版》,還有《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等,巴伯在后期雖然也有些運用二十世紀作曲技法、突破傳統(tǒng)的作品《鋼琴協奏曲》等,但作品中仍然保持和延續(xù)了這一主要浪漫主義風格特征。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男中音歌手,巴伯的一些聲樂作品寫得比較成功,例如《諾克斯維爾:1916年之夏》,《隱士之歌》等。二、想象空間的詩歌《雛菊》是巴伯創(chuàng)作于1927年的藝術歌曲,作品題獻給她的母親。當時的巴伯還是科蒂斯音樂學院的一名學生,課余時間,他在離他姨父住所不遠的一個俱樂部兼職。此時的巴伯每周都乘車去費城,他經常穿梭往來于費城的大小書店,如饑似渴地閱讀他的朋友或者同時代流行的詩作。在閱讀中,比起那些非常新奇的詩作,巴伯更善于發(fā)現一些非常抒情的、有節(jié)奏感并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的詩作,每每此時巴伯都愛不釋手。《雛菊》所描繪的畫面是云淡風輕般的,詩詞中的一對戀人牽手漫步在一個花香飄逸的早晨,他們沒有一路為愛而彼此歡唱,反而是靜靜地盡情漫游,詩詞更多表現了戀人之間內心的愉悅和幸福感的自然流露,男主角只是靜靜地拉著愛人的手,并吻了她的雙頰,那么的愜意和浪漫,他們信手相牽,呼吸著微風送來的陣陣花香,望著天邊高飛的云雀,他們彼此間真誠的愛也正在雛菊開放的早晨悄悄地綻放。巴伯對詩歌的愛好或許一部分要歸因于他的姨父霍默的影響,霍默是一個歌曲作曲家,早在1917年,也就是巴伯7歲的時候,霍默就開始選擇愛爾蘭的詹姆斯·斯蒂芬(JamesStephens)和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ButlerYeats)等詩人的詩譜曲,很可能他在當時就已經開始引導巴伯關注自己私藏的愛爾蘭詩作了。另外,在1925年到1935年間,斯蒂芬曾經9次訪問美國,他的詩在當時的美國十分受歡迎,1926年10月,斯蒂芬的詩歌集在美國首版,巴伯在兩年后創(chuàng)作了此曲,他所選擇的這首斯蒂芬的詩也很有可能來自此處,巴伯隨后創(chuàng)作的聲樂作品中也多次選用包括斯蒂芬和葉芝在內的多位愛爾蘭詩人的詩詞。二、音樂分析(1)非重音的音程化《雛菊》為詹姆斯·斯蒂芬的一首短詩,詩詞分三段,共十二個短句,每段四句,分別呈ABAB韻律結構,巴伯在處理歌詞的時候刻意地把每一句押韻的詞放在四分音符的長音位置,幾乎每一句都是如此,使音樂的律動與歌詞本身的律動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而其它非重音的音節(jié)幾乎都配置以八分音符,形成動與靜的完美結合,強化了詩的意境和情緒。全曲F大調,共計23個小節(jié),3/4與/44混合節(jié)拍,每一段都具有一個明晰的和聲終止式,段落結束的旋律音都落在主音F上。兩小節(jié)的引子自然地與旋律線條相連接。在巴伯的手稿上可以看出,原稿為和弦與低音所構成的織體,而出版稿則變成了簡單的單旋律線條,這個引子動機較和弦織體更能有效連接第三小節(jié)的旋律線條:此外,更改的地方還有作品的5-8小節(jié),這里與最后出版的定稿(6-9小節(jié))有所不同。經分析比較,在出版稿中,巴伯將一些不協和音程進行了修改,至于是何種原因無從得知,但至少這樣以來旋律線條因伴奏織體的明晰簡約而變得更加容易把握。顯然,巴伯進行這樣的修改是非常恰當的?!峨r菊》為再現的三段體,曲式結構如下:(2)第2/3小節(jié)全曲旋律以級進為主伴有四度以內跳進,僅有一處七度下行大跳,旋律線條規(guī)整、流暢,以第2、3小節(jié)為基礎表現為統(tǒng)一的節(jié)奏形態(tài),保持了良好的歌唱性和律動性,每一句旋律都由弱起開始,每一段旋律均結束在主音上。伴奏織體簡潔明了,描繪了在云淡風輕的早晨,詩人與愛人的浪漫之旅。(3)缺少三音的空五度屬和弦全曲明朗的F大調與歌詞所描寫的溫暖畫面相匹配。在調性上僅有一個短暫的向g小調的離調(11-12小節(jié)),而此處也是全曲和聲序進中造成沖突與緊張因素的一個關節(jié)點,出現了增三和弦:《雛菊》的和聲用法極其傳統(tǒng),和聲終止式明晰可辨。值得注意的是在第6小節(jié)處的半終止,這是一個缺少三音的空五度屬和弦,巴伯有意將三音省去,給人一種飄飄忽忽的感覺,與它的歌詞“正當草場隨風波動時”所表現的意境高度地融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從后來巴伯的許多作品中看到省略三音的空五度和弦,這顯然是巴伯的興趣所在,這首創(chuàng)作于巴伯17歲時的歌曲從某種程度上多多少少預示了巴伯的一些特殊審美趣味,它深深地影響了巴伯隨后的音樂創(chuàng)作。透過這首歌曲我們不僅可以聽到他們具有十分優(yōu)美流暢的旋律,而且顯示了巴伯將特定的情景和具體的文學內容達到高度融合的結構能力,在歌曲伴奏中,巴伯加強了和弦織體的表現力,運用簡約的作曲技法在和聲、調性、音區(qū)、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表現形式來充分表達詩歌的意境,刻畫人物情趣和場景,從而大大提高了歌曲的藝術表現力。巴伯的創(chuàng)作風格巴伯生活在20世紀,目睹了20世紀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戰(zhàn)爭等各個方面的歷史變遷,同時也經歷了20世紀音樂思潮中層出不窮、風起云涌的各種流派的爭奇斗艷,然而,巴伯的音樂與二十世紀上半業(yè)占主流地位的三大流派(表現主義、新古典主義、民族主義)以及二戰(zhàn)后的先鋒派音樂相比又顯得相對“傳統(tǒng)”和“保守”,但是他的作品決不是基于保守層面上的“傳統(tǒng)”,他的這種傳統(tǒng)和保守決不是停滯不前和故步自封的,也不是在試驗音樂中的激流勇退,巴伯始終堅持隨著自己的感覺自然而然地寫作,他的音樂也隨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的創(chuàng)新,而他濃郁的抒情性風格卻自始至終滲透在自己各個時期的音樂生涯里,他的創(chuàng)作雖然沒有明顯的體現出所謂的“美國精神”或“美國風格”,但是他卻良好地延續(xù)了歐洲浪漫主義的音樂傳統(tǒng),巴伯從來沒有隨波逐流,毅然堅守自我的心靈長城,在尊重傳統(tǒng)的“調性”架構中,他以高超的作曲技法,自如運用20世紀新的音樂表現手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兼容并蓄的多元化抒情風格,他的音樂語言雖稱不上激進,卻具有強烈的個人印記,在“遺忘音樂”一統(tǒng)天下的二十世紀音樂國度里,他卻賦予作品以人性化的關懷,而70年代后,巴伯的音樂又成為后現代主義及美國新浪漫主義音樂的“先知”。關于巴伯的創(chuàng)作風格,眾說紛紜,有人稱他為新浪漫主義者,有人稱他為保守主義者,還有人稱他為折中主義者,但無論如何,他的作品都受到音樂家的廣泛關注。巴伯的一生獲獎無數,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