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嘉福路道路工程(K0+000.000~K0+440.000)排水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第1頁共15頁嘉福路道路工程(K0+000.000~K0+440.000)排水施工圖設計說明1設計依據(jù)1.1設計規(guī)范、標準1)《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2006)(2016年版)2)《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3)《城鎮(zhèn)給水排水技術規(guī)范》(GB50788-2012)4)《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332-2002)5)《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69-2002)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guī)劃規(guī)范》(GB50289-2016)7)《城市給水工程規(guī)劃規(guī)范》(GB50282-2016)8)《城市排水工程規(guī)劃規(guī)范》(GB50318-2017)9)《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805-2012)10)《給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圖集號06MS201)12)《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CJJ143-2010)13)《城鎮(zhèn)給水排水構筑物及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108-2010)14)《城鎮(zhèn)道路附屬設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128-2016)1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1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15)17)重慶市建設領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術的通告(第一號至第八號)18)《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設計標準》(DBJ50/T-296-2018)19)《低影響開發(fā)雨水設計標準》(DBJ50/T-292-2018)20)《預制混凝土裝配式檢查井》(DJBT50-121)1.2設計基礎資料、工程資料1)與業(yè)主簽訂的設計合同2)《重慶兩江新區(qū)經濟運行局關于嘉福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渝兩江經審[2018]164號)【重慶兩江新區(qū)建設管理局2018.08】3)《重慶市規(guī)劃區(qū)關于嘉福路道路工程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渝規(guī)兩江新區(qū)方案函[市政][2018]0085號】4)《兩江新區(qū)龍盛片區(qū)總體規(guī)劃》【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5)《重慶市兩江新區(qū)工業(yè)開發(fā)區(qū)龍盛片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重慶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6)《兩江新區(qū)龍興工業(yè)園嘉福路道路工程工程地質勘察報告》【重慶市高新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2018.09】7)《嘉福路道路工程地下綜合管網(wǎng)物探》【重慶市勘測院2017.04】8)《重慶市兩江新區(qū)龍興片區(qū)嘉福路工程管網(wǎng)綜合規(guī)劃(評審稿)》【重慶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2019.01】9)《機場東聯(lián)絡線北線東延伸段(竣工圖)》【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10)《黃胡路工程(一期)》【中機中聯(lián)工程有限公司,2018.09】11)《重慶八中龍興分校給排水總圖(初稿)》【重慶市建筑工程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2019.02】12)《加強工程建設管理提升城市建設品質的實施方案(實行)》【渝兩江管辦發(fā)[2018]70號】13)《龍興工業(yè)園C標準分區(qū)道路一期C-6道路工程設計(K0+000~K0+520段)》【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12】14)《C-2路石龍溝大橋》(施工圖)【中設工程咨詢(重慶)股份有限公司,2018.09】15)業(yè)主提供片區(qū)內1:500地形圖;16)重慶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2018);17)《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13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13.04】18)《重慶市市政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技術規(guī)定(2017年版)》【重慶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2017.07】19)現(xiàn)行國家、建設部、重慶市有關工程建設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20)我司設計的本工程道路圖紙;21)業(yè)主提供的其它資料2初設審查意見執(zhí)行情況2.1總體評價總體評價:設計文件齊全,深度基本合理,滿足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2.2初步設計階段設計須修改完善的意見1、補充綜合管網(wǎng)方案相關審查意見及說明?;貜停涸擁椖烤C合管網(wǎng)方案是由重慶市規(guī)劃院完成,僅收集到了綜合管網(wǎng)方案正式版文件,未收集到相關審查意見及說明。2、根據(jù)《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結構壁管道系統(tǒng)》(GB/T18477.3-2009)標準,PVC-U管道應標注公稱外徑和有效內徑(非整),原則上管徑要放大一級,請復核修改?;貜停喊磳<乙庖奝VC-U管道標注工程外徑和有效內徑,同時將管徑放大一級,并在設計說明中補充PVC-U管道公稱外徑與有效內徑對應關系表。3、電力隧道建議調高標高,減少粉壁隧道長度?;貜停焊鶕?jù)建設單位與電力部門溝通結果,不調整電力隧道標高。根據(jù)隧道專業(yè)提供的最新資料,粉壁隧道長度縮短,長度小于500m,為四類隧道。4、本次設計為單坡隧道,在隧道進口處應有專門防止雨水進入隧道的措施(僅加密路邊雨水口不能滿足需求)。回復:隧道口做橫向截水溝,會影響行車舒適性,特別是重車通行時,有一定的安全風險;若雨水進入隧道,隧道兩側設置有排水溝,雨水可通過排水通順利排放,不會對隧道結構造成影響。故本次設計采用在隧道進出口處加密雨水口,盡量減少雨水直接進入隧道。2.3初步設計階段設計建議修改完善的意見1、水力計算表中下穿道暴雨重現(xiàn)期取值和前面參數(shù)不一致。前后工程量表管材不一致,且應明確環(huán)剛度要求。回復:修改暴雨重現(xiàn)期取值參數(shù),確保前后一致。修改后面工程量表,確保前后管材一致,同時明確環(huán)剛度要求。2、臨時道路改道中,在施工過程中拆除現(xiàn)狀管道,現(xiàn)狀管道是否在使用過程中,是否需要順接現(xiàn)狀管道?請復核,且只提供還建工程量不妥?;貜停罕敬卧O計中,因臨時道改引起的現(xiàn)狀管網(wǎng)遷改為臨時管道遷改,本次設計僅為臨時遷改暫估工程量,具體臨時管道遷改方案由施工單位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編制臨時遷改方案報各管線主管部門,得到各管線主管部門認可后方可實施。3、粉壁隧道為三類隧道,是否應該考慮雙水源供水,如需要,建議增加消防水池?;貜停焊鶕?jù)隧道專業(yè)提供的最新資料,縮短了隧道長度,粉壁隧道長度小于500m,粉壁隧道為四類隧道,根據(jù)《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粉壁隧道不需設置水消防。2.4施工圖設計階段須修改完善的意見1、粉壁隧道至龍福路雨污水管埋深較大,加強與龍福路設計單位溝通,保證污水順利接出。龍福路有無修建計劃,如果沒有,臨時污水如何排除,請給出臨時排水方案?;貜停糊埜B芬矠槲宜驹O計,可以確保污水順利接觸。與業(yè)主溝通,業(yè)主單位明確龍福路與嘉福路同步實施。3工程地質條件(摘錄嘉福路地勘報告)3.1地形地貌擬建嘉福路道路工程位于兩江新區(qū)盛唐路東側,下穿機場東聯(lián)絡線北線,有市政公路可以直達場地,交通條件良好。場地地理坐標X=83242.674~85555.120,Y=84344.622~84977.160。勘察區(qū)主要屬構造剝蝕丘陵地貌,且為低山、淺丘、平壩結合區(qū),地勢成北高南低之勢,范圍內有蔣家坪山、雙重巖、吳家山三處較大山體,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均成東西向走勢,其中蔣家坪山高程約390米,雙重巖高程約333米,吳家山高程約336米,山體之間形成相對平緩的壩區(qū);范圍東南部為平壩區(qū),地勢相對平緩,起伏較小。基地內坡度較大區(qū)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山體處,東部壩區(qū)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地形總體坡角12~25°,吳家山、蔣家坪山陡崖(危巖)帶坡角65~82°,其余寬緩溝槽地形坡角3~8°。最高高程位于蔣家坪山頂處,高程為357.63m,最低高程位于嘉福路起點處,高程為248.14m。最大相對高差約109.55m。總體上場地地貌、地形條件復雜。3.2氣象、水文勘察區(qū)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具有空氣濕潤、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季多雨、四季分明的特點。據(jù)市氣象局資料:多年平均氣溫17.72℃,極端最高氣溫41.9℃(2006年8月15日),極端最低氣溫-1.8℃(1975年2月15日);多年無霜期349天,霧日平均30~40天;降雨主要集中于每年5~9月,多大雨或暴雨,占全年總降雨量的76%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區(qū)內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3.9mm,最大日降雨量266.6mm(2007年7月18日,江北區(qū)),歷史年最大降雨量為1357.7mm濕度:多年平均濕度約79%,絕對濕度17.7hpa左右。風向:主要風向為北風,全年平均風速為1.3m/s左右,最大風速為26.1m/s??辈靺^(qū)范圍內無水庫、河流、湖泊等大面積地表水體,但吳家山至蔣家坪山間低洼處耕田中因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常年儲水。勘察區(qū)地處城市市郊區(qū)域,道路里程K1+868~K2+100段現(xiàn)狀耕田中存在少量地表水體。其中大氣降水在K0~K0+560段及道路終點附近主要通過城市地下排水系統(tǒng)排泄,少量由地面滲漏進入地下;其余各段沿地勢由高向低排泄,最終流入場地東側外御臨河中,少量降水由地面滲漏進入地下。勘察區(qū)原始地貌隸屬構造剝蝕丘陵地貌。場區(qū)地下水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巖性及裂隙發(fā)育程度控制,為大氣降雨和地面水體滲漏補給,水量大小與降水因素關系密切,受氣候和季節(jié)性變化較大。地下水在線狀工程范圍內分布不均勻,未形成統(tǒng)一的穩(wěn)定潛水面,所反映地下水屬上層滯水為主。因此線狀工程范圍地下水補、徑、排相對簡單。根據(jù)道路沿線地下水的賦存條件、水理性質及水力特征,場地內地下水可劃分為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水、基巖裂隙水。3.3地質構造勘察區(qū)位于川東南弧形地帶,華鎣山帚狀褶皺束東南部,構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期晚期褶皺運動,屬豐盛場向斜西翼。巖層產狀:傾向100~110,傾角5~10,優(yōu)勢產狀110∠8;吳家山偶見1組傾向320°、傾角8°的扭轉向斜地層,對本項目影響較小,可忽略。層間裂隙為軟弱結構面,隙面分離,有泥夾巖屑充填,延伸5~10m,結構面結合程度很差,區(qū)內無斷層通過。場地巖體中發(fā)育兩組構造裂隙:J1.傾向330~345,傾角80~88,優(yōu)勢產狀335o∠84,裂隙面平直,延伸5~8m,裂隙寬一般3~10mm,偶見砂、泥質充填;間距1~5m不等,主要出現(xiàn)于砂巖層中,在泥巖中少見。裂隙屬軟弱結構面,結合程度很差。J2:傾向15~40,傾角71~79,優(yōu)勢產狀30∠77,延伸2~6m,裂隙寬一般1~3mm,局部有充填;裂隙間距約1~2m,為軟弱結構面,裂隙面平直光滑,無充填,結合程度很差。巖體屬中厚層狀結構,強風化巖體完整程度屬破碎,中風化巖體完整程度屬較完整。綜上所述,勘察區(qū)地質構造簡單。3.4地層巖性經工程地質測繪及以往鉆探揭露,勘察區(qū)內分布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人工填土層(Q4ml)、殘坡積層粉質粘土(Q4el+dl)和侏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J2S)砂質泥巖及砂巖組成,現(xiàn)由新到老分述如下:3.4.1第四系全新統(tǒng)土層(Q4)人工填土(Q4ml):屬素填土,褐灰色為主,由砂、泥巖塊碎石和粉質粘土組成,偶夾瀝青、煤渣和砼等建筑垃圾。填土硬雜物含量不均,一般占總質量25~38%,粒徑20~400mm。填土屬機械拋填堆積,堆填時間約1年,土體結構總體呈稍密,上部松散,稍濕~濕,在道路里程K0~K1+00段和道路終點附近表層分布廣泛,鉆孔揭露厚度0.80m(ZK32)~33.20m(CK32)。粉質粘土(Q4el+dl):黃褐色,一般呈可塑狀,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稍有光澤,切面光滑。殘坡積,道路里程K1+000~終點段內大面積分布,偶見淤泥質土,局部粉質粘土含砂較重。鉆孔揭露厚度0.80m(ZK32)~33.20m(CK32)。3.4.2侏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基巖(J2S)(1)砂質泥巖(J2s-Sm):暗紅紫色,由粘土礦物組成,泥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巖石強風化段較為破碎,強度低,經機械攪動,巖芯多呈泥狀,中風化段巖石含砂質較重,脫水后易呈網(wǎng)狀崩解。該層分布廣泛,為勘察區(qū)主要巖層。鉆孔揭露厚度0.70m(DB12)~25.20m(ZK1)。(2)砂巖(J2s-Ss):呈灰色、灰白色,主要由長石、石英、云母等礦物組成,細~中粒結構,中厚層狀構造,鈣質膠結。巖石強風化段較為破碎,強度低,經機械攪動后,巖芯多呈砂狀、碎塊狀。中風化砂巖巖體較完整。該層與泥巖在區(qū)內呈不等厚互層狀產出。鉆孔揭露厚度1.20m(DB6)~11.00m(BP15)。3.5基面頂面及基巖風化帶特征場地區(qū)域被第四系人工填土覆蓋,基巖面埋深0~19.80m。基巖面總體坡度縱向在1~9°之間,橫向在1~30°之間(各陡崖段基巖面坡度與陡崖坡度一致)。根據(jù)《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DBJ50-174-2014)將場區(qū)內鉆探深度內基巖劃分為強風化帶與中風化帶。基巖強風化帶:風化裂隙發(fā)育,巖質較軟,巖芯多呈碎塊、圓餅狀,巖塊手捏易折斷。根據(jù)鉆孔揭露,強風化帶層厚0.30m(ZX187)~7.90m(ZC39)。基巖中風化帶:巖芯多呈柱狀、長柱狀,巖芯較為完整,偶見裂隙發(fā)育。3.6水文地質條件勘察區(qū)地處城市市郊區(qū)域,道路里程K1+868~K2+100段現(xiàn)狀耕田中存在少量地表水體。其中大氣降水在K0~K0+560段及道路終點附近主要通過城市地下排水系統(tǒng)排泄,少量由地面滲漏進入地下;其余各段沿地勢由高向低排泄,最終流入場地東側外御臨河中,少量降水由地面滲漏進入地下??辈靺^(qū)原始地貌隸屬構造剝蝕丘陵地貌。場區(qū)地下水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巖性及裂隙發(fā)育程度控制,為大氣降雨和地面水體滲漏補給,水量大小與降水因素關系密切,受氣候和季節(jié)性變化較大。地下水在線狀工程范圍內分布不均勻,未形成統(tǒng)一的穩(wěn)定潛水面,所反映地下水屬上層滯水為主。因此線狀工程范圍地下水補、徑、排相對簡單。根據(jù)道路沿線地下水的賦存條件、水理性質及水力特征,場地內地下水可劃分為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水、基巖裂隙水。3.7水、土腐蝕性評價勘察區(qū)內不存在鹽漬土、污染土等特殊性土,場地土層為人工填土和殘坡積粉質粘土,主要地表水體為農業(yè)灌溉水,無其他常年地表水體。根據(jù)周邊資料及環(huán)境地質分析表明,場地內地下水及土層對混凝土、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呈微腐蝕性。3.8不良地質現(xiàn)象經踏勘現(xiàn)場,在吳家山、蔣家坪山南側均存在一條陡崖(危巖)帶。其中吳家山陡崖(危巖)帶長約230m,在平面上大致呈弧線狀展布,危巖體頂端距坡腳高度多在1.90~30.00m,屬于低位危巖,危巖體形態(tài)有薄板狀、塊狀,屬小型危巖體;蔣家坪山陡崖(危巖)帶長約220m,在平面上大致呈弧線狀展布,危巖體頂端距坡腳高度多在2.50~20.00m,屬于低位危巖,危巖體形態(tài)有薄板狀、塊狀,屬小~中型危巖體。除上述危巖外,勘察區(qū)內及相鄰區(qū)域現(xiàn)狀邊坡穩(wěn)定,未發(fā)現(xiàn)斷層、滑坡、崩塌、泥石流、軟弱夾層等其他不良地質現(xiàn)象。4工程概況4.1工程基本情況嘉福路全線樁號范圍為K0+000~K2+512.620,道路全長2512.620m,采用城市次干路設計標準,設計時速40km/h,標準路幅寬度26m,雙向四車道。根據(jù)重慶兩江新區(qū)規(guī)劃分局及龍興公司意見,嘉福路道路工程分階段實施建設,本次設計僅實施嘉福路道路工程設計范圍K0+000~K0+440。本次實施范圍K0+000-K0+440,道路起于C-6號路,止于機東北線,全長440m,為城市次干路,設計時速為40km/h,標準路幅寬度26m。4.2設計內容范圍本次設計范圍為設計道路(K0+000~K0+440段)的排水施工圖設計,包括沿線雨污水管道,其中本次設計在道路樁號K0+000-K0+220道路東側、在道路樁號K0+090-K0+183及K0+230-K0+275道路西側生物滯留溝設計,生物滯留溝設計詳見海綿城市專篇。5排水系統(tǒng)概況5.1片區(qū)排水現(xiàn)狀本次設計道路沿線為八戒小鎮(zhèn)地塊,正在施工,設計起點為C-6號路,根據(jù)C-6地下綜合管網(wǎng)物探資料及C-6施工圖,本次設計起點以東,C-6以完成施工,在道路北側人行道下敷設有d400mm污水管道,污水管道由西向東敷設,最終排至石龍溝截污干管。在道路南側人行道下敷設有雨水管,管道長度約65m,收集該段路面雨水,并收集北側地塊雨水(預留d400mm雨水支管),設計起點處為d1000mm雨水管道,現(xiàn)狀散排至石石龍溝。設計起點以西,還未施工,為自然地貌。本次設計起點以西為C-2號路橋梁,C-2號路橋梁已經出具施工圖,本次設計排水管道避開橋梁構筑物。5.2片區(qū)排水規(guī)劃目前暫無道路所在片區(qū)排水管網(wǎng)規(guī)劃資料。本次道路排水設計根據(jù)《重慶市兩江新區(qū)龍興片區(qū)嘉福路工程管網(wǎng)綜合規(guī)劃》,雨水雙側布置于道路側分帶內,污水單側布置于西側人行道下。5.3排水設計概況本次設計雨水管道雙側布置在人行道下,污水管道單側布置,本次排水設計為長約0.4km的道路排水設計。雨水管道長約0.9km,管道管徑為d600~d1800mm;污水管道長約0.5km,管道管徑為d400mm。5.4設計原則(1)符合規(guī)劃原則。城市排水管道設計應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和片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的基本要求。(2)滿足需求原則。排水管道均按遠期排水需求規(guī)模設計,即排水設計流量按設計范圍內城市建設完成,人員及企業(yè)全部入駐后最大流量考慮。(3)滿足從整體到局部的原則。道路排水設計不能單純地從一條道路出發(fā)來考慮,從整個流域、排水分區(qū)和排水系統(tǒng)著手,根據(jù)其在排水系統(tǒng)中的位置來考慮排水設計,既要滿足轉輸上游流量要求又要保證下游排水接口可靠。(4)滿足技術經濟的原則。從實際出發(fā),在滿足環(huán)境保護和設計標準的要求下,盡量利用或者改造現(xiàn)有的排水設施,將其整合發(fā)揮其工程效益。(5)滿足現(xiàn)行政策的原則。認真執(zhí)行和貫徹國家和地方的現(xiàn)行政策和規(guī)定,積極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不得使用淘汰產品及與國家產業(yè)政策不符的材料產品。6設計標準及基本參數(shù)6.1排水體制本工程排水體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6.2基本設計參數(shù)根據(jù)《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設計標準》DBJ50/T-296-2018規(guī)定:金屬管道最大設計流速:Vmax=10.0m/s塑料管:Vmax=8.0m/s(雨水排放);Vmax=6.0m/s(污水排放)雨水管道按滿流設計;污水按非滿流設計其最大設計充滿度按下表:管徑(mm)最大設計充滿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頂平接。6.3雨水系統(tǒng)設計參數(shù)雨水設計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強度(q)采用重慶市渝北區(qū)暴雨強度公式:561.0)713.9561.0)713.9()lg945.01(1111tPq·設計暴雨重現(xiàn)期:道路排水系統(tǒng)P=5年,臨時排水管P=1年立交、下穿道系統(tǒng)P=50年,內澇重現(xiàn)期P=50年·設計降雨歷時: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時間:t1=5(min)管渠內雨水流行時間:t2(min)按計算確定。·綜合徑流系數(shù):道路段ψ=0.7,下穿道ψ=0.9?!R水面積(F)分地塊計算(Hm2)?!び晁軠蠑嗝娴挠嬎悖ㄓ晁艿腊礉M流進行計算)其斷面計算如下:Q=V*AV=(1/n)×R(2/3)×I0.5Q:雨水設計流量(m3/s); V:雨水設計流速(m/s);A:過水斷面面積(m2);n:粗糙系數(shù),對鋼筋砼圓管取n=0.014;對塑料管取n=0.011;R:水力半徑(m);I:水力坡度。6.4污水系統(tǒng)設計參數(shù)本次設計人口密度參照其它類似片區(qū)暫按25000人/Km2考慮。人均綜合用水量值取420L/Cap·d,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污水量取用水量的80%~90%。本工程取85%的給水量為污水量。另外,在污水量中計入10%的地下水滲入;Qmax=Qave×Ks×Kz(L/s)式中:Qmax:設計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時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時污水流量(L/s),根據(jù)綜合污水量標準q計算Qave=q×流域計算人口數(shù)(人)/(24×3600)(L/s)q=城市綜合供水量標準×85%(L/Cap·d)Ks:雨水滲入量系數(shù),取1.1Kz:總變化系數(shù),按下表取值: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總變化系數(shù)Kz2.32.01.81.71.61.51.41.37雨水系統(tǒng)設計7.1平面設計本次設計雨水管道雙側布置在道路人行道下(標準路基段),管道中心距離路緣石為1.3m,收集周邊地塊以及道路雨水。具體雨水管道情況如下:1)K0+000~K0+440段,雨水管雙側布設,轉輸上游雨水、周邊地塊及道路雨水最終通過急流槽排入石龍溝。2)K0+240~K0+440段,道路兩側因人行道寬度變窄,人行道寬度有限,故該段將雨水管敷設在車行道下。3)本次設計在道路樁號K0+000-K0+220道路東側、在道路樁號K0+090-K0+183及K0+230-K0+275道路西側生物滯留溝設計,雨水通過雨水豁口排至生物滯留溝,故該段不再設置雨水口。4)在設計起點處,現(xiàn)狀C-6號路d1000mm雨水管,本次設計將該雨水管接至本次設計雨水系統(tǒng),最終通過急流槽排至石龍溝。5)預留接口:本設計在道路沿線預留雨水支管,并設置支管與道路周邊地塊雨水管道銜接。具體位置可根據(jù)周邊地塊開發(fā)實際情況進行局部調整。6)在下游雨水管道系統(tǒng)未形成前,需要采取臨時排水出口措施,在填方段,排水出口伸出邊坡,在挖方段,排水出口布置到地勢低洼地方,并對出口進行防沖刷處理。7.2縱斷面設計雨水管管道坡向與道路坡向基本一致,最小坡度0.003,能確保在設計流量范圍內雨水管道流速大于0.75m/s并小于8m/s。為保證雨水管道能有效避讓其它管線,在本次設計中,雨水管道起點覆土深度為2m。7.3水力計算(1)控制管段水力計算如下表所示。非控制管段實際過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且大于不淤流速。控制管段水力計算如下表所示。非控制管段實際過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且大于不淤流速。序號計算管段服務面積設計流量管徑(內徑)坡度過流能力流速重現(xiàn)期徑流數(shù)(hm2)(L/s)(mm)(‰)(L/s)(m/s)(a)西側1K0+000~K0+48021.94110d1800247732.4350.51東側1排出口30.37800d2000489402.8550.72K0+000~K0+4807.51930d1200222672.050.7經計算,本次設計范圍內的雨水均能滿足雨水排放要求。8污水系統(tǒng)設計8.1平面設計本次設計污水管道單側布置在西側道路人行道下,距離路緣石為2.8m。具體污水管道情況如下:1)K0+000~K0+440段設計污水管道收集機東北現(xiàn)狀污水、周邊地塊污水后,污水最終排至C-6號路現(xiàn)狀d400mm污水管道;2)在下游污水管道未投入使用前,本污水管道不得投入使用。3)預留接口:本設計在道路沿線預留雨水支管,并設置支管與道路周邊地塊雨水管道銜接。具體位置可根據(jù)周邊地塊開發(fā)實際情況進行局部調整。8.2縱斷面設計污水管管道坡向與道路縱坡基本一致,最小坡度0.003,能確保在設計流量范圍內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并小于6m/s,為保證污水管道能接入現(xiàn)狀污水系統(tǒng),污水管道起點覆土深度為2.5m。8.3水力計算控制管段水力計算如下表所示:非控制管段實際過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且大于不淤流速。序號計算管段服務面積流量管徑(內徑)坡度流速充滿度設計流量(hm2)(L/s)(mm)(‰)(m/s)(h/D)(L/s)1K0+000~K0+48018.848.10d40031.050.4049.97水力校核:根據(jù)《龍興工業(yè)園C標準分區(qū)道路一期C-6道路工程設計(K0+000~K0+520段)》(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12),C-6管道管徑為d400mm,下游最小坡度i=0.01,對現(xiàn)狀C-6路污水管道進行水力校核:序號計算管段服務面積流量管徑(內徑)坡度流速充滿度設計流量(hm2)(L/s)(mm)(‰)(m/s)(h/D)(L/s)1現(xiàn)狀C-6路24.761.32d400101.760.3363.67經計算,本次污水管道設計滿足其所服務范圍內的污水排放要求。同時經水力校核,C-6污水管道過流能力能夠滿足嘉福路新增服務面積的污水排放需求。9現(xiàn)狀管網(wǎng)改造在本次設計起點為C-6號路,怡園路為現(xiàn)狀道路,根據(jù)物探資料,C-6號路預留d400mm起點污水管道埋深約2.2m,管內底標高255.92m;嘉福路在道路樁號起點處埋深約3.35m,標高254.99m。故需對C-6現(xiàn)狀污水管網(wǎng)進行改造,廢除C-6號路污水管約35m,并原管位加大埋深還建?,F(xiàn)狀管網(wǎng)改造工程量表:序號名稱單位數(shù)量備注1廢除污水管線m35d4002破壞人行道m(xù)21503廢除污水檢查井座34恢復人行道m(xù)2155現(xiàn)狀管網(wǎng)改造工程量僅為參考,具體以實際發(fā)生量為準。10管材、基礎、接口及附屬構筑物10.1管材及斷面形式(1)按照《兩江新區(qū)工業(yè)開發(fā)區(qū)內工程項目設計的若干標準》(渝兩件投發(fā)【2019】17號),本工程中排水管材采用以下管材,具體管道材質及型號如下:eq\o\ac(○,1)管徑300mm≤d≤1000mm,排水管材采用PVC-U雙層軸向中空壁管,管道埋深小于等于6m,環(huán)剛度SN=8000N/㎡;管道埋深大于6m小于等于9m,環(huán)剛度SN=10000N/㎡;管道埋深大于9m小于等于12m,環(huán)剛度SN=12000N/㎡,管道的制造及安裝應符合《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結構壁管道系統(tǒng)》(GB/T18477.3-2009)第三部分:雙層軸向中空壁管材中的相關規(guī)定及要求。eq\o\ac(○,2)管徑1200mm≤d≤1500mm,排水管材采用新型鋼帶增強聚乙烯(HDPE)螺旋波紋管,管道埋深小于等于6m,環(huán)剛度SN=8000N/㎡;管道埋深大于6m小于等于9m,環(huán)剛度SN=10000N/㎡;管道埋深大于9m小于等于12m,環(huán)剛度SN=12000N/㎡。管道的制造及安裝應符合《埋地排水用鋼帶增強聚乙烯(PE)螺旋波紋管》(GB/T225-2011)中的相關規(guī)定及要求。eq\o\ac(○,3)管徑1600mm≤d≤d2000mm,管道埋深小于等于6m采用II級鋼筋混凝土管,管道埋深大于6m采用III級鋼筋混凝土管。管道制造及安裝應符合《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209)中的相關規(guī)定及要求。eq\o\ac(○,4)斜管跌落段采用球墨鑄鐵管,出廠前完成內外防腐。環(huán)柔性:試樣圓滑、無反向彎曲、無破裂、兩壁無脫開。烘箱試驗:無分裂,無開裂;縱向回縮率:≤5%;二氯甲烷浸漬試驗:表面無變化;耐久性:使用年限不小于50年;沖擊性能(TIR)/%:≤10;外觀:管材內壁和外壁不應有氣泡、砂眼、明顯的雜質和其它影響產品性能的表面缺陷。兩段應平整并與軸線垂直。內、外壁與中間連接筋不應出現(xiàn)脫開現(xiàn)象。內、外表面的顏色應均勻一致。2)雨水口連接管及沉砂井連接至市政雨水系統(tǒng)管道均采用Ⅱ級鋼筋混凝土管,并采用混凝土滿包基礎,臨時排水管道采用III級鋼筋砼管。3)所選材料應為符合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相關標準、規(guī)范的合格產品,優(yōu)先采用具有國家通用標準的管材。4)非金屬管道豎向變形小于0.05Do。10.2接口1)排水管道接口均采用柔性接口;2)PVC-U雙層軸向中空壁管柔性承插密封圈連接,新型鋼帶增強聚乙烯(HDPE)螺旋波紋管采用承插式電熔連接;管徑1600mm≤d≤d2000mmII、III級鋼筋混凝土采用鋼絲網(wǎng)水泥砂漿抹帶接口,具體做法參照06MS201-1,頁28/29。3)雨水連接管接口形式采用采用承插接口,做法參照06MS201-1,頁21。10.3基礎1)塑料管道基礎采用砂石基礎;鋼筋混凝土管管道基礎采用混凝土帶狀基。2)雨水口連接管及沉砂井連接至市政雨水系統(tǒng)管道均為Ⅱ級鋼筋混凝土管,并采用滿包砼基礎形式。做法詳見S-11《滿包混凝土加固大樣圖》。3)混凝土帶狀基礎:當管頂覆土厚度在0.7~5.0m時采用120°混凝土基礎,做法參考06MS201-1,頁17;當管頂覆土厚度在5.0~7.5m時采用180°混凝土基礎,做法參照06MS201-1,頁19;當管頂覆土厚度在小于0.7m或大于7.5m時,采用360°混凝土包封加固,做法詳見S-11《混凝土滿包加固大樣圖》。10.4檢查井1)管道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跌水處以及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檢查井。2)檢查井統(tǒng)一采用防盜防沉降球墨鑄鐵井蓋及蓋座。按其承載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選用C250類型,車行道上最低選用D400類型。井座采用方形,井蓋采用圓形。井蓋蓋座內空應與檢查井砌塊收口尺寸一致(700mm)。爬梯采用球墨鑄鐵成品。3)根據(jù)最新規(guī)范要求,檢查井需設置防墜落設施。檢查井安全網(wǎng)做法詳見《井筒安全網(wǎng)示意圖》(S-14)。4)本工程中,排水檢查井無特殊說明外,應優(yōu)先采用裝配式檢查井,若不能采用裝配式檢查井則采用混凝土現(xiàn)澆檢查井,禁止使用混凝土砌塊及磚砌檢查井。eq\o\ac(○,1)裝配式檢查井:管徑d≤800mm且井深小于等于5.5m的檢查井均采用預制裝配式檢查井,具體情況如下:a直徑1000mm圓形預制混凝土檢查井(管徑D=400~500mm),參照DJBT50-121,頁15;b直徑1200mm圓形預制混凝土檢查井(管徑D=600mm),參照DJBT50-121,頁20;c直徑1500mm圓形預制混凝土檢查井(管徑D=700~800mm),參照DJBT50-121,頁25;eq\o\ac(○,2)鋼筋混凝土檢查井,管徑d>800mm且井深小于等于5.5m的檢查井均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檢查井,具體情況如下:a矩形直線混凝土雨水檢查井(D=1000~2000mm)參照國標圖集06MS201-3,頁32;b矩形90°三通混凝土雨水檢查井(D=1000~2000mm)參照國標圖集06MS201-3,頁34;c矩形90°四通混凝土雨水檢查井(D=900~2000mm)參照國標圖集06MS201-3,頁36;d扇形135°混凝土雨水檢查井(D=1000~2000mm)參照國標圖集06MS201-3,頁61;e扇形150°混凝土雨水檢查井(D=1000~2000mm)參照國標圖集06MS201-3,頁62;以上檢查井做法參照06MS201-3,但需將該圖集中的HPB235級鋼改為HPB300級鋼,HRB335級鋼改為HRB400級鋼,其余做法參照06MS201-3相關圖集。eq\o\ac(○,3)深型檢查井本工程中,井深大于5.5m的檢查井均采用深型檢查井,具體做法詳見深型檢查井大樣圖。5)檢查井井蓋采用具有防盜功能的井蓋,井蓋應有標識。位于路面上的井蓋,宜與路面持平;位于綠化帶內的井蓋,不低于地面。人行道上井蓋外觀宜與人行道鋪裝相一致。在車行道下井蓋基座與井體分離。10.5跌水井當?shù)渌^大于1.5m、管道穿越地下障礙物或管內計算流速超過最大設計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時,設置跌水井。跌水方式采用矩形豎槽。跌水井大樣及深型檢查井大樣中增設有防人員跌落的措施。10.6沉砂井部分道路截、排水溝雨水需接入道路雨水系統(tǒng),為防止泥沙阻塞管道,需要設置沉砂井。沉砂井在實施時應調整至該段水溝最低點。雨季時應及時清通沉砂井格柵,防止堵塞。沉砂井連接管若未特殊說明,則采用Ⅱ級鋼筋混凝土管,若位于車行道下采用混凝土滿包加固處理。10.7雨水口1)本工程采用C30砼砌塊雙箅雨水口,雨水箅為鑄鐵材料成品。本次設計按雙箅雨水口泄流能力25L/s原則進行計算、布設雨水口。2)雨水口連接管管徑為d300mm,以>1.0%的坡度接入臨近雨水檢查井。3)道路豎曲線最低點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實施時應調整至實際路面的最低點。道路坡度特別平緩、道路陡坡變緩坡處、立交及道路變坡凹點處需要加密設置雨水口,以保證有效收水,雨水口標高比路面低3cm。4)雨水連接管均采用滿包混凝土加固處理。5)本次設計在道路樁號K0+000-K0+220道路東側、在道路樁號K0+090-K0+183及K0+230-K0+275道路西側生物滯留溝設計,雨水通過雨水豁口排至生物滯留溝,故該段不再設置雨水口。6)根據(jù)道路資料,在道路樁號K0+201.78處為凹點,故在該處設置雨水口,避免此處路面積水,影響行車。10.8急流槽本工程中在雨水排出口末端因高差較大,故設置急流槽,雨水通過急流槽排至石龍溝,在急流槽末端設置護砌,以防雨水對河床沖刷,護砌做法參照06MS201-9,頁20。急流槽采用階梯跌水,階梯跌水構筑物每隔兩個階梯設一道沉降縫,在地質條件發(fā)生變化的地方應加設沉降縫,沉降縫縫寬20~30mm。沉降縫在階梯跌水構筑物基礎用瀝青木板嵌填,階梯跌水構筑物側墻外側5cm以熱瀝青浸麻絲填塞,內側以1:3水泥砂漿填塞15cm,中間嵌瀝青木板。10.9結構采用材料要求本工程所有現(xiàn)澆和預制混凝土構件均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鋼材采用普通熱軋鋼筋(I級鋼筋為HPB300;II級鋼筋為HRB400);石料采用微風化的砂巖,強度等級不下于Mu30。11綜合管線預留過街管涵本次設計考慮到通信及燃氣管線的埋設有可能滯后于道路實施,不與其同步完成,因此本次設計管線過街預埋采用鋼筋混凝土Ⅱ級圓管的結構形式(覆土不小于1m),用于將來各種市政管網(wǎng)穿線,避免將來破路。平面布置結合道路和排水管線進行合理埋設,詳見平面圖內容,斷面及做法詳見《綜合管線過街套管大樣圖》,過街預埋管可根據(jù)兩側地塊實際情況需求進行調整。12溝槽開挖及回填(1)管渠溝槽開挖1)管溝槽開挖放坡坡比根據(jù)所開挖的地質巖層情況和地勘報告確定,同時應滿足《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第4.3條的要求。排水管溝溝槽開挖要求及開挖時工作面寬度詳見管道溝槽開挖斷面圖。2)開挖時如發(fā)現(xiàn)不良地質,則需根據(jù)有關施工規(guī)范對溝槽作支撐處理,防止垮塌事故,同時應確保周邊建構筑物的安全。3)溝槽開挖建議采用人工開挖,溝槽開挖應控制超挖。對于填方地段,填方應按道路路基要求進行,須在填方進行至管頂標高1.0m且不小于1倍管徑之上后方可開挖管道溝槽。(2)地基處理1)排水管道布置在道路路基范圍內,地基處理按道路路基處理執(zhí)行。2)管道及構筑物地基承載力不小于0.15Mpa。(3)溝槽回填1)溝槽回填時,需對稱回填并分層壓實。管兩側及管頂以上1m范圍內采用輕夯壓實,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應超過0.3m?;靥畋仨氃诠芗敖Y構物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后才可進行。2)槽底至管頂以上1m范圍內,回填不得含有機物及大于50mm的磚、石等硬塊。在抹帶接口處應采用細粒土回填。3)排水管道溝槽回填時,柔性排水管道管胸腔兩側及管頂回填土的壓實系數(shù)詳柔性管道溝槽回填大樣圖;混凝土排水管道管胸腔兩側及管頂回填土的壓實系數(shù)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第4.6條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排水管道溝槽回填的填料、回填方法及其他要求嚴格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第4.5條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4)檢查井周圍的回填要求:a現(xiàn)澆砼需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允許回填。b井室及井筒周圍的回填應與管溝槽回填同時進行。c井室及井筒周圍回填壓實時應沿井室中心對稱進行,且不得漏夯。d路面范圍內的井室及井筒周圍0.5m范圍內應采用砂卵石或碎石回填。5)未盡事項按圖紙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13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在設計起點處C-2號路橋梁已完成施工圖,建議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充分與該橋梁施工單位進行接洽,避免雨水管網(wǎng)實施對橋梁造成影響,若有沖突,請施工單位及時提出,不可盲目施工。14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單位在施工前,須復核上、下游市政排水管道(溝)接入處標高,避免水接不進來和排不出去的事故發(fā)生,如測量結果與本次設計標高相沖突,及時與設計方聯(lián)系,以作出調整,只有待設計方調整完后方能施工。同時施工單位進場后應先對施工范圍內的地下管線進行排查,確定現(xiàn)狀管線位置高程,及時告知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及設計單位,得到明確處置方案后方可施工。(2)工程正式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組織一次圖紙技術交底。施工單位在施工前請認真仔細讀圖,若本設計圖中有實際情況與設計不符之處或錯漏之處,請及時與設計單位聯(lián)系作出調整后方能施工。(3)如果工程現(xiàn)場與設計基礎資料有較大出入或者有障礙物影響施工,需要變更設計的,由施工方提出,監(jiān)理同意,業(yè)主發(fā)送設計變更函件給設計單位,設計方調整變更完后,施工方根據(jù)正式的設計變更文件進行施工。(4)檢查井井面標高應根據(jù)實際路面標高合理調整,保持與完成后路面齊平。當井面實際標高與設計標高有較大出入時,應及時通知設計人員進行復核確認。(5)過街預留管管端用磚封堵,并作好隱蔽記錄,以利于支路的管道接入。過街預埋共用管溝處也應作好隱蔽記錄,便于遠期的穿管和接線。(6)溝槽開挖時應注意施工安全,開挖放坡坡度根據(jù)實際地質情況和地勘報告求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防止跨塌傷人事故發(fā)生。同時開挖中必須嚴格注意開挖邊線與周邊現(xiàn)狀建構筑物的關系,溝槽開挖不得影響建構筑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物流信息系統(tǒng)建設中的標準化問題
- 掛繩高空作業(yè)施工方案
- 拆除臨時用電施工方案
- 生態(tài)文明教育在校園的實踐與推廣
- 現(xiàn)代企業(yè)綜合管理能力提升及領導力培訓方案研究報告
- 國慶節(jié)營銷活動方案模板
- 2023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習作:猜猜他是誰說課稿 新人教版
- Unit 2 AnimaIs Lesson 1 Enjoy the story(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4秋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1章 機械運動 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說課稿2(新版)新人教版
- 2025仿石漆施工合同
- 《心臟血管的解剖》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并購基金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河道清淤安全培訓課件
- 2024年湖南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 7.3.1印度(第1課時)七年級地理下冊(人教版)
- 骨科手術中常被忽略的操作課件
- 《湖南師范大學》課件
- 《病原與感染性疾病》課程教學大綱
-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作文題目
- 2024年高壓電工操作證考試復習題庫及答案(共三套)
- 《糖拌西紅柿 》 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