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_第1頁
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_第2頁
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

近年來,抑郁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已成為嚴重的生理心理疾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社會職業(yè)功能和生活質量。但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主要是神經遞質假說等。目前,中醫(yī)對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逐漸增多,并顯示了一定的優(yōu)勢。1中醫(yī)對抑郁的理解1.1抑郁癥與肝郁氣流自古以來從肝論郁為大多數(shù)醫(yī)家所認同。大多數(shù)醫(yī)家認為,抑郁癥與肝郁氣滯的實證密切相關。但包祖曉等在抑郁癥與肝氣郁結之間的關系方面做了探討,認為如果抑郁癥與肝氣郁結證有關,那可能是“肝氣的虛郁”,與肝臟陽氣虧虛相關。1.3“谷氣”曰“其以為主”,但“其由谷氣而充大”明·王肯堂主張“郁在中焦”,認為中焦脾胃“體乾健之化,具坤靜之德,五性悖而沖和之氣,五臟六腑皆察之以為主,榮衛(wèi)由谷氣之精悍所化,天真亦由谷氣而充大?!逼⑽妇又?“四臟一有不平,則中氣不得其和而先郁矣”。李奕祺認為抑郁癥的主要病因是“思”,即認知障礙“思障”。思則氣結,“因思致病”“因病致思”相互作用,惡性循環(huán)是抑郁癥發(fā)病的主要病機。1.4郁氣之氣乃順氣最佳之證肺主氣,《理虛元鑒》指出“肺氣一病,百病蜂起”。陳秋帆等認為“諸氣郁,皆屬于肺?!薄鹅`樞·本神》說:“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醫(yī)方論·越鞠丸》亦說:“凡郁病必先氣病,氣得流通,郁于何有?”《證治匯補·郁證》亦云:“郁癥雖多,皆因氣不周流,法當順氣為先?!端貑枴ぶ琳嬉笳摗费?“諸氣賁郁,皆屬于肺”,明確指出此癥屬肺臟所司,應該從肺論治。通過調肺可調節(jié)全身之氣,使氣機條暢而治療郁癥。張景岳亦指出:“自古言郁者,但知解郁順氣,通作實邪論治,不無失矣。茲予辨其三證,庶可無誤。蓋一曰怒郁,二曰思郁,三曰憂郁。”明確指出除了肝、脾可致郁外,肺也可致“憂郁”。1.5癥病情機認識雷英菊等認為“從《內經》五氣之郁到歷代醫(yī)家對郁證的論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對抑郁癥病因病機認識雖各有側重,但其病機多不離虛、痰、瘀等病理因素。趙獻可《醫(yī)貫·痰論》云:“腎虛不能制水,則水不歸源。如水逆行,洪水泛濫而為痰?!蹦I氣虛無力行血、陽虛無以溫煦或陰虛內熱血液受煎熬而黏滯等均可導致瘀血的形成。2中醫(yī)對抑郁的治療2.1抑郁癥的中醫(yī)聯(lián)合治療楊正春等認為治療上應充分考慮調理脾胃,鼓舞中州,暢通氣機,使機樞通利,升降有序,才能氣旺流暢,情志正常,諸癥皆除。徐薇等認為,歷代醫(yī)家對抑郁癥的施治注重人的整體觀,在治療上多采用辨證施治、整體調理、病證結合等方法。選方用藥并不拘泥于疏肝理氣、清肝瀉火、化痰開郁等與郁癥的發(fā)病直接相關的治療方法,而是注重整體調理,綜合診治,采用補益心脾、滋養(yǎng)肝腎、理氣活血、理氣導滯、理氣安神等方法綜合施治。熊洪艷等研究結果顯示,補虛藥、理氣藥、安神藥、活血化瘀藥是中醫(yī)治療抑郁癥的常用藥物,其中補虛藥使用頻率最高。張建玲將抑郁癥分為肝郁氣滯、肝郁脾虛、氣郁化火、氣滯痰郁、氣滯血瘀、心脾兩虛的證型進行辨證論治。并指出在用藥時,應著眼于疏導、宣泄、肅降、暢達,力倡因勢利導。既使患者出現(xiàn)氣虛時,所選藥物也是太子參、黃芪、山藥、芡實、扁豆、龍眼肉、薏苡仁等甘淡之補品,而且還要佐枳殼、陳皮、萊菔子等運化之藥,力避氣機塞滯,重在疏導氣機。張金茹用小柴胡湯治療抑郁癥患者40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2.5%,表明小柴胡湯對抑郁癥的療效確切。陳曉陽等用憂慮康湯對40例肝郁腎虛型抑郁癥患者進行臨床治療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憂慮康湯對肝郁腎虛型抑郁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疏肝滋腎法是一種較理想的抗抑郁方法之一。由此可見抑郁癥的中醫(yī)復方治療已經從傳統(tǒng)的疏肝解郁為主,向滋補臟腑虛損的方向轉變,在單味藥的應用頻率上也證實了這一點。就近代中醫(yī)藥治療抑郁癥的臨床治療來看,以臟腑虛損為依據辨證施方的研究逐漸增多。2.2治療后總有效率張小蘭等對35例抑郁癥患者進行針刺內關、印堂、人中、百會、四神聰、神庭、神門、風池、豐隆、足三里、三陰交、太沖等穴位,總有效率達94.29%。喬穎欣等對20例抑郁癥患者,選百會、神門為主穴,加隨癥配穴進行治療,治療4療程后總有效率為95%。黃芳等選取門診及住院輕中度抑郁癥患者46例,以內關、建里為主穴進行電針治療。結果治療前后自身對照,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總有效率達88.1%。中醫(yī)針灸治療抑郁癥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并且安全,不良反應少,但是臨床研究還存在很多問題。安春平等指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研究論文的質量不夠高;多數(shù)試驗樣本量小;試驗觀察時間短,不足以評價長期療效;辨證分型不一致,配穴方法不統(tǒng)一、穴位過于分散等。2.3心理疾病治療方法中醫(yī)學十分重視心理治療與調適,并創(chuàng)立了情志相勝法、從欲順志法、開導勸慰法、移情易性法、暗示療法、轉移注意法等方法治療心理疾病。蔣玲玲等采用中醫(yī)心理療法治療腦卒中病伴有抑郁患者30例。結果不僅能有效調節(jié)患者的情緒,而且對提高療效,縮短康復過程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中醫(yī)病因病機應注意使用“虛”以養(yǎng)神抑郁癥的發(fā)病過程應該是一個多臟腑病變的過程。早在《內經》中就有“五神臟”的理論,人的精神、神志是由五臟分管,但神與神之間、臟與臟之間、神與臟之間的生理、病理是互相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所以在治療上應該五臟均調、防治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中醫(yī)說“久病多虛”從抑郁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看,近年來以“虛”為其機理的研究逐漸增多,這是臨床治療經驗的總結,也是多年來研究摸索的發(fā)現(xiàn),同時也符合《內經》中“五神臟”的理論,五神舍臟,五臟藏精,精氣養(yǎng)神,五臟虛損,精氣虧虛,精不養(yǎng)神。抑郁癥的疾病過程是一個多臟病變互相影響、相互傳變,復雜而長期的過程,所以在治療方面應辨證論治,五臟調補兼施,將是中醫(yī)治療抑郁癥的發(fā)展方向。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