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文言文專題訓練:雙文本(《韓非子》《老子》)閱讀(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56f8f5d695b45bce8b6c9ba416285e/5756f8f5d695b45bce8b6c9ba416285e1.gif)
![2024屆高考文言文專題訓練:雙文本(《韓非子》《老子》)閱讀(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56f8f5d695b45bce8b6c9ba416285e/5756f8f5d695b45bce8b6c9ba416285e2.gif)
![2024屆高考文言文專題訓練:雙文本(《韓非子》《老子》)閱讀(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56f8f5d695b45bce8b6c9ba416285e/5756f8f5d695b45bce8b6c9ba416285e3.gif)
![2024屆高考文言文專題訓練:雙文本(《韓非子》《老子》)閱讀(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56f8f5d695b45bce8b6c9ba416285e/5756f8f5d695b45bce8b6c9ba416285e4.gif)
![2024屆高考文言文專題訓練:雙文本(《韓非子》《老子》)閱讀(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56f8f5d695b45bce8b6c9ba416285e/5756f8f5d695b45bce8b6c9ba416285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專題訓練--------雙文本(《韓非子》《老子》)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古者先王盡力于親民,加事于明法。被法明,則忠臣勸;罰必,則邪臣止。忠動邪止而地廣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黨比周,以隱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東是也。亂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強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踐恃大朋之龜與吳戰(zhàn)而不勝,身臣入宦于吳反國棄龜明法親民以報吳則夫差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諸侯者危其國。曹恃齊而不聽宋,齊攻荊而宋滅曹。荊恃吳而不聽齊,趙伐吳而齊滅荊。許恃荊而不聽魏,荊攻宋而魏滅許。鄭恃魏而不聽韓,魏攻荊而韓滅鄭。今者韓國小而恃大國,主慢而聽秦、魏,恃齊、荊為用,而小國愈亡。故恃人不足以廣壤,而韓不見也,荊為攻魏而加兵許、鄢,齊攻任、扈而削魏;不足以存韓,而韓弗知也。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國,恃外以滅其社稷者也。臣故曰:明于治之數(shù),則國雖小,富;賞罰敬信,民雖寡,強。賞罰無度,國雖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無地無民,堯、舜不能以王,三代不能以強。人主又以過予,人臣又以徒取。舍法律而言先王明君之功者,上任之以國。臣故曰:是原古之功,以古之賞,賞今之人也。主以是過予,而臣以此徒取矣。主過予則臣偷幸,臣猶取則功不尊,無功者受賞,則財匱而民望;財匱而民望,則民不盡力矣。故用賞過者失民,用刑過者民不畏。有賞不足以勸,有刑不足以禁,則國雖大,必危。故曰:小知不可使課事,小忠不可使主法?!豆?jié)選自《韓非子·怖邪》,有刪改》材料二:其安易持,其術兆易謀。其脫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術有,治之于術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責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節(jié)選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有刪改》【注】大朋之龜;又稱“十朋之龜”,指用以占古兇、決疑難的十類龜,古人視為大室。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身臣入A宦于吳B反國C棄龜D明法E親民F以報G吳H則夫差為擒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朋黨”,指為爭權奪利,排斥異己而結(jié)合起來的集團,在本文意為拉幫結(jié)派。B.“偷幸”,意思為茍且僥幸,與《鴻門宴》中“婦女無所幸”意思不相同。C.“民望”,民眾心生怨恨,與現(xiàn)代漢語“眾望所歸”的“眾望”意思不同。D.“其安易持”中的“安”與《大學之道》中“靜而后能安”的“安”意思相似,都指安然未變。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開篇運用了舉例和對比論證,以秦國和山東六國的國運對比,來證明彰明法度的重要性。B.材料一選用越王勾踐的故事,也從正面上論證了治理國家要顯明法度。C.材料一中用較大篇幅說明韓國的滅亡,指明其滅亡原因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D.材料二運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自然、社會現(xiàn)象說明“為之于未有,治之于乘亂”的觀點。4.下列對句子的句式類型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判斷句)B.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定語后置句)C.皆起不相愛。(省略句)D.當察亂何自起?(賓語前置句)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2)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兼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楚莊王欲伐越,杜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倍抛釉唬骸俺蓟贾?,智若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于秦、晉,喪地數(shù)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蹻①為盜于境內(nèi)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若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北怡o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北怡o出?;负钤唬骸搬t(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本邮?,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被负畈粦1怡o出?;负钣植粣?。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病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本游迦眨负铙w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负钏焖?。故良醫(yī)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爭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從事焉”。昔晉公子重耳出亡,過鄭,鄭君不禮。叔瞻諫曰:“此賢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積德?!编嵕宦?。叔瞻又諫曰:“不厚待之,不若殺之,無令有后患。”鄭君又不聽。及公子返晉邦,舉兵伐鄭,大破之,取八城焉。晉獻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qū)m之奇諫曰:“不可,唇亡而齒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晉滅虢,明日虞必隨之亡?!庇菥宦牐瑦燮滂刀僦罆x已取虢還反滅虞此二臣者皆爭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則叔瞻、宮之奇亦鄭、虞之扁鵲也,而二君不聽,故鄭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謀也?!保ü?jié)選自《韓非子·喻老》有刪改)②材料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老子》第二十四章)注:①莊蹻(qiāo):當時民間反對派首領。②《韓非子·喻老》出自《韓非子》,韓非子用二十五則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解釋了《老子》,使《老子》抽象的哲學思想有了具體可感的呈現(xiàn),在中國哲學史和訓詁學史上起著發(fā)凡起例的作用。6.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需斷句對應的標號寫在答題卡上。愛A其璧B而假之道C晉D已取E虢F還G反H滅虞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寡人,寡德之人,意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的謙稱。B.“過”與《鴻門宴》“聞大王有意督過之”中的“過”意思相同。C.“假”,意思為“借”,與《勸學》“假舟楫者”中的“假”意思相同。D.材料二中的“伐”與材料一“舉兵伐鄭”中的“伐”意思不同。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楚莊王沒有認識到楚國兵弱政亂的狀況,而認為越國“政亂兵弱”,想要討伐越國,在杜子進諫后,放棄了自己的想法。B.扁鵲認為,病在腸胃用火劑湯可治好,病在骨髓,大夫是無法醫(yī)治的,蔡桓公的病已入骨髓,因此不再請求為他治病了。C.鄭君不聽叔瞻的建議,最終被晉攻取了八座城池;虞君不聽宮之奇諫言,最終被晉所滅。說明做事只爭于腠理沒有意義。D.用“道”的觀點看,踮腳、跨大步、自以為是、自我夸耀等行為就是剩飯、贅瘤,會遭人們厭惡,有道的人不會這樣做。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2)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謀也。”10.《韓非子?喻老》中“自見之謂明”與《老子》中“自見者不明”,是否矛盾?請分析。參考答案:1.BDH2.D3.C4.B5.(1)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時遭致失敗。審慎面對事情的終結(jié),一如開始時那樣,就不會失敗。(2)看待弟弟、兒子與臣子如同自己,為何不慈愛呢?所以不孝不慈愛的人都沒有了?!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自己做俘虜?shù)絽菄シv役,回國以后拋棄龜卜,彰明法度、親近民眾以報復吳國,結(jié)果吳王夫差被他活捉。“入宦于吳”是狀語后置句,中間不斷開,“吳”后B處斷開;“反國棄龜”中“反國”是時間狀語,“棄龜”是動賓結(jié)構(gòu),后面D處斷開;“明法親民以報吳”中“以”表目的,連接“明法親民”的做法和“報吳”的目的,中間不斷開,“吳”后H處斷開。故選BDH。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句意:群臣拉幫結(jié)伙,緊密勾結(jié)。B.正確。茍且僥幸;寵幸。句意:君主錯誤地給予獎賞,臣下就會抱有僥幸心理。/婦女沒有被寵幸的。C.正確。民眾心生怨恨;眾人的希望。句意:國家的財力就會匱乏而民眾就會心生怨恨。/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賴。D.錯誤。安然未變;性情安和。句意:事物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性情安和。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鑒賞藝術手法的能力。C.“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錯,原文“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國,恃外以滅其社稷者也”,可見還有“恃外”這個原因。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耙病北砼袛?。句意:臣和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謂的禍亂。B.錯誤。判斷句,“……者,……也”表判斷。句意:不能不鼓勵愛別人,道理就在此。C.正確。省略介詞“于”,正常句式為:皆起(于)不相愛。句意:都是從不相愛而起。D.正確。正常語序為:當察亂自何起?句意:嘗試考察禍亂因何而起。故選B。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民”,一般人;“從事”,做事;“幾”,接近;“慎”,審慎。(2)“視”,看待;“弟子”,弟弟、兒子;“若”,如同;“亡”,通“無”,沒有。參考譯文:材料一:古代的先王盡力于親近民眾,從事于彰明法度。彰明法度,忠臣就能自我勉勵;刑罰必行,奸臣就停止作惡。忠臣自我勉勵,奸臣停止作惡而國土得到拓展,君主因此尊貴,秦國就是這樣的;群臣拉幫結(jié)伙,緊密勾結(jié),來破壞法治,謀私營利因而使國土削弱,君主卑下,崤山以東的六國就是這樣的?;靵y弱小的國家就衰亡,這是人事的常規(guī);社會安定而強盛的國家就稱霸天下,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越王勾踐依仗貴重的龜甲占卜來與吳國打仗而不能取勝,自己做俘虜?shù)絽菄シv役,回國以后拋棄龜卜,彰明法度、親近民眾以報復吳國,結(jié)果吳王夫差被他活捉。所以依仗鬼神保佑的就會忽視法治,依仗別的諸侯國的就會危害自己的國家。曹國依仗齊國而不聽從宋國,齊國進攻楚國的時候宋國便滅掉了曹國。楚國依仗吳國而不聽從齊國,趙國攻打吳國的時候齊國消滅了楚國。許國依仗楚國而不聽從魏國,楚國進攻宋國的時候魏國便滅掉了許國。鄭國依仗魏國而不聽從韓國,魏國攻打楚國的時候韓國就消滅了鄭國?,F(xiàn)在韓國弱小而依仗大國,君主不重視法治而聽從秦國、魏國,依仗齊國、楚國可以利用,而使韓國越來越衰亡。所以依仗別人不能拓廣自己的疆土,但韓國看不到這一點,楚國為了進攻魏國而對許、鄢用兵,齊國進攻任、扈而侵奪魏地;但這些都不足以保存韓國,而韓國不明白這一點。這些都是不彰明法律禁令來治理自己的國家,依仗國外的勢力而使自己的國家滅亡的例子。我所以說:認識到治理國家的法術,那么國家雖然小,可以富足;賞罰謹慎而誠信,民眾雖然少,國家可以強盛。賞罰沒有準則,國家雖廣大,但軍隊弱小,那么土地可能會不屬于自己,民眾也會不屬于自己。沒有了土地和民眾,堯、舜也不能統(tǒng)治天下,夏、商、周三個朝代也不能強盛。君主又錯誤地給予獎勵,臣民又白白地取得賞賜。那些置國法于不顧而談論先王明君功績的人,君主卻把國事委托給他,我所以說:這是指望古代君主那樣的功績,用古代君主給臣下的獎賞賞賜給今天的人;君主用這種形式錯誤地給予獎賞,臣下用這種形式白白地取得賞賜。君主錯誤地給予獎賞,臣下就會抱有僥幸心理,臣下白白地取得了獎賞,那么功勞就不顯得尊貴。沒有功勞的人受到獎賞,國家的財力就會匱乏而民眾就會心生怨恨,國家財力匱乏而民眾埋怨,那么民眾就不會為君主盡力了。所以使用獎賞錯誤就會失去民眾,使用刑罰太濫民眾就不再害怕。有獎賞不能起到鼓勵作用,有刑罰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那么一個國家即使強大,也一定會危險。所以說:一點小聰明不可以去謀劃事情,只對私人效忠的人不能讓他掌管法制。材料二:事物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跡象的時候容易解決,事物脆弱的時候容易分離,事物細微的時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發(fā)生時就做,要在禍亂沒有產(chǎn)生以前就處理妥當。合抱的大木,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從一筐筐泥土建筑起來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舉步走出來的。動手去做就會壞事,有所把持的就會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為,因此不會敗事;不執(zhí)意把持,因此不會喪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時遭致失敗。審慎面對事情的終結(jié),一如開始時那樣,就不會失敗。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愛難得的貨品;學習常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以輔助萬物的自然變化而不加以干預。6.CFG7.B8.C9.(1)又過了十天,扁鵲遠遠地看見桓侯,掉頭就跑,蔡桓公特意派人問他。(2)所以說:“事情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跡象的時候容易解決。”10.不矛盾。《韓非子·喻老》中“自見之謂明”的“見”應解釋為看見、認識,句意為:能夠自我認知的人是明智的(顯明的);而《老子》中“自見者不明”的“見”應該通假為“現(xiàn)”,解釋為自我彰顯、自我夸耀。這兩句是分別從內(nèi)在的自我認知與外在的自我表現(xiàn)兩個角度談“為人”的,所以不矛盾?!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吝惜璧玉而借道給晉國,晉國攻取虢國以后,回來的時候,反過來滅了虞國。根據(jù)前文可知,“愛其璧而假之道”的主語是“虞君”,“愛其璧”“假之道”之間是因果關系,不斷開,故應在“道”后斷開,即C處;“晉已取虢”中,“晉”是主語,“取”是謂語,“虢”是賓語,結(jié)構(gòu)完整,故應在“虢”后斷開,即F處;“還”的主語應為“晉”,二者組成主謂句;“反”作“滅”的狀語,應在“反”前斷開,即G處。故選CFG。7.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B.錯誤。經(jīng)過;責備。句意:經(jīng)過鄭國。/聽說大王有意責備他。C.正確。句意:晉獻公用珍貴的璧玉向虞國借道去攻打虢國。/借助船只的人。D.正確。討伐;夸耀。句意:舉兵討伐鄭國。/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故選B。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做事只爭于腠理沒有意義”錯誤,文章中說二位臣子在小處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國君并未重視,才導致滅國。由此可見應當“爭于腠理”。故選C。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居”,停留,過了;“還”,同“旋”回轉(zhuǎn),調(diào)轉(zhuǎn);“走”,跑;“故”,特意(2)“安”,安定、安然;“持”,持守、維持;“兆”,顯露跡象;“謀”,解決1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不矛盾。《韓非子·喻老》中“自見之謂明”的“見”應解釋為看見、認識,句意為:能夠自我認知的人是明智的(顯明的),由原文“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也可知,了解人的難處不在于看清別人,在于自我認知;而《老子》中“自見者不明”的“見”應該通假為“現(xiàn)”,解釋為自我彰顯、自我夸耀,句意為:自我顯露的人不能顯明。所以這兩句是分別從內(nèi)在的自我認知與外在的自我表現(xiàn)兩個角度談“為人”的,所以不矛盾。參考譯文:材料一:楚莊王想要討伐越國,杜子進諫說:“大王為什么討伐越國呢?”楚王說:“因為越國政治混亂軍事實力衰弱?!倍抛诱f:“我為您這樣的想法感到擔憂,人的智慧就像是眼睛,能看見百里之外的事物卻看不見自己的睫毛。大王的軍隊在與秦晉戰(zhàn)爭中被打敗,丟失了數(shù)百里的土地,這就是軍事實力衰弱的表現(xiàn)。莊蹻在國境內(nèi)做盜賊,官吏們不能禁止他,這是政治混亂的表現(xiàn)。我們國家的政治混亂、軍事衰弱,并不在越國之下,卻想要討伐越國,這就是智慧就像眼睛的體現(xiàn)。”楚王就放棄了討伐越國的想法。所以,了解人的難處不在于看清別人,在于自我認知。所以說:“能自知的人是明智的?!北怡o進見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會兒,扁鵲說:“您的肌膚紋理之間有些小病,不醫(yī)治恐怕會加重?!辈袒腹f:“我沒有病。”扁鵲離開后,蔡桓公說:“醫(yī)生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當作自己的功勞!”過了十天,扁鵲再次進見蔡桓公,說:“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時醫(yī)治恐將會更加嚴重。”蔡桓公不理睬他。扁鵲離開后,蔡桓公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再一次進見蔡桓公,說:“您的病在腸胃里了,不及時治療將要更加嚴重?!辈袒腹?/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文化宣傳合同范例
- 農(nóng)村裝修貸款合同范本
- 2021-2026年中國電力維護合板市場競爭策略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中醫(yī)私承合同范本
- 一租房合同范本個人
- 獸藥代加工合同范本
- 上海汽車租車合同范本
- 保潔補簽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水行業(yè)知識產(chǎn)權保護與糾紛解決合同范本
- 勞務公司之間合同范本
- 廣東大灣區(qū)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上學期期末統(tǒng)一測試英語試題(無答案)
- 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護理
- 2025年四川中煙工業(yè)限責任公司招聘11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山東菏澤投資發(fā)展集團限公司招聘61人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山東能源集團新能源限公司招聘12人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課題申報書:反饋對青少年努力投入的影響機制及干預研究
- 康復評定頸椎病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版)
- 廠房委托經(jīng)營管理合同范本
- 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君》隨堂練習(含答案)
- 部編教材《村居》《詠柳》1-古詩兩首名師公開課獲獎課件百校聯(lián)賽一等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